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二课时课件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70619099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PPT 页数:17 大小:1.1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二课时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二课时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二课时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二课时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二课时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二课时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二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27短文两篇答谢中书书(陶弘景)第二课时课件(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答谢中书书陶弘景写景小品文答谢中书书 谢中书即谢中书即谢征谢征,字元度,曾作,字元度,曾作中书鸿胪中书鸿胪,所以称之为所以称之为谢中书谢中书。 书即书即书信书信,古人的书信又叫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尺牍”或曰或曰”信札信札”,是一种是一种应用性应用性文体。多文体。多记事陈情记事陈情,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中国古代的抒情散文即始于书信,书信的书信,书信的实用性和审美性实用性和审美性结合得十结合得十分完美。分完美。 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南北朝时,因政局动荡,矛盾尖锐,不少文人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往往遁迹山林,从自然美中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因而他们在书信中

2、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而他们在书信中常常描山绘水,表明自己所好,并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作为对友人的安慰,如吴均的与顾章节与顾章节与朱与朱元思书元思书、陶弘景的、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答谢中书书都属于此类。都属于此类。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这类作品虽没有表现积极进步的政治观点,但却以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其高超的艺术笔力,创作了具有相当美学价值的精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品,具有较高的鉴赏意义。作者简介 陶弘景(陶弘景(452536),),字通明字通明,南朝南朝梁时丹阳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秣陵(今江苏省江宁县)

3、人。他曾经担任诸王的侍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读,因看透了混浊的人世,后隐居句曲山,可是“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国家每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前以咨询,月中常有数信,时人谓为有数信,时人谓为山中宰相山中宰相”。 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陶弘景给谢征的这封回信,称道江南山水江南山水之美,之美,笔笼山川笔笼山川,纸纳四时纸纳四时,文辞清丽文辞清丽,为,为六朝山水小品六朝山水小品名作名作。(全文仅。(全文仅68字)字)美文诵读(1)自读)自读读准。读准。(2)范读)范读读通。读通。(3)译读)译读读懂。读懂。(4)诵读)诵读读熟。读熟。1、总领全文的一句话、总领

4、全文的一句话是什么?是什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山川之美,古来共谈。2、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全文围绕哪个字展开?美美本文美在哪里?本文美在哪里?山水相映之美山水相映之美色彩配合之美色彩配合之美晨昏变化之美晨昏变化之美动静相衬之美动静相衬之美课文理解写作思路:古古来来共共谈谈山山川川之之高峰入云高峰入云清流见底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两岸石壁,五色交辉实实是是欲欲界界之之仙仙都都未未复复有有能能与与其其奇奇者者晓晓雾将歇,雾将歇,猿鸟乱鸣;猿鸟乱鸣;夕夕日欲颓,日欲颓,沉鳞竞跃。沉鳞竞跃。(静景)(静景)(动景)(动景)美美自自康康乐乐以以来来青林翠竹,四时俱备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仰视)(仰

5、视)(俯视)(俯视)(平视)(平视)总总 领领写写 景景抒抒 怀怀高峰高峰入云,入云,清流清流见底。见底。两岸两岸石壁石壁,五色五色交辉。交辉。青林翠竹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四时俱备晓雾晓雾将将歇,猿鸟歇,猿鸟乱乱鸣鸣夕日夕日欲颓欲颓,沉鳞,沉鳞竞跃。竞跃。品味探究(品味探究(1):): 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最能体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语句是什么? 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表达了作者沉醉山水的愉悦之情和与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 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

6、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有能与其奇者。 品味探究(2)2、作者是怎样描绘“山川之美”的? 先仰视“高峰入云 ”,再俯视“清流见底 ”,又平看“两岸石壁 ”“青林翠竹 ”,最后 又按时间分“晓”“夕”来写,一句一景,次第井然。同时注意了色彩的配合、晨夕的变化、动静的结合。课文翻译(一)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山河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人们共同赞叹的。 这里巍峨的山峰耸入云霄,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在阳光下)各种色彩交相辉映。 青葱的树木,碧绿的竹子,四季长存。 课文翻译(二)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清晨,夜雾将要消散的时候,可听到猿猴鸟儿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傍晚,夕阳将要落山的时候,可见到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跃 。 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人能够欣赏这种奇丽的景色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