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 学 精 品 课 件北 师 大 版成才之路成才之路 · 数学数学路漫漫其修远兮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吾将上下而求索北师大版北师大版 · 选修选修2-2 推理与证明推理与证明第一章第一章§3 反证法 反证法第一章第一章课堂典例探究课堂典例探究2课课 时时 作作 业业4课前自主预习课前自主预习1课前自主预习课前自主预习了解间接证明的一种基本方法——反证法;了解反证法的思考过程、特点.本节重点:反证法概念的理解以及反证法的解题步骤.本节难点:应用反证法解决问题.间接证明是不同于直接证明的又一类证明方法,不是直接从原命题的条件逐步推得命题成立的方法._________就是一种常用的间接证明方法.间接证明 反证法1.(1)概念:假定命题结论的___________在这个前提下,若推出的结果与____________________矛盾,或与命题中的________相矛盾,或与假定相矛盾,从而断定_____________不可能成立,由此断定命题的结论成立.这样的证明方法叫作反证法(有时也叫归谬法).反证法 反面成立.定义、公理、定理已知条件命题结论的反面2.反证法的证题步骤包括以下三个步骤:(1)作出否定结论的假设(反设)——假设命题的结论不成立,即假定原命题的反面为真;(2)逐步推理,导出矛盾(归谬)——从假设和已知条件出发,经过一系列正确的逻辑推理,得出矛盾结果;(3)否定假设,肯定结论(存真)——由矛盾结果,断定假设不真,从而肯定原结论成立.1.用反证法证明问题的本质反证法是一种间接证法,它是先提出一个与命题的结论相反的假设,然后,从这个假设出发,经过正确的推理,导致矛盾,从而否定假设,达到肯定原命题正确的一种方法.反证法可以分为归谬反证法(结论的反面只有一种)与穷举反证法(结论的反面不只一种).用反证法证明一个命题的步骤,大体上分为:(1)反设;(2)归谬;(3)存真.也就是说,反证法是由证明p⇒q转向证明:¬q⇒r⇒…⇒t,t与假设或与某个真命题矛盾,¬q为假,推出q为真的方法.从逻辑角度看,命题“若p则q”的否定是“若p则¬q”由此进行推理,如果发生矛盾,那么“若p则¬q”为假,因此可知“若p则q”为真.可以看出,反证法与证逆否命题是不同的.由于受“反证法就是证逆否命题”的错误影响,在否定结论后的推理过程中,往往一味寻求与原题设的矛盾,而不注意寻求其他形式的矛盾,这样就大大限制和影响了解题思路.归谬是反证法的关键,导出矛盾的过程没有固定的模式,但必须从反设出发,否则推导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推理必须严谨.导出的矛盾有如下几种类型:与已知条件矛盾;与已知的公理、定义、定理、公式矛盾;与反设矛盾;自相矛盾.2.适宜用反证法证明的数学命题(1)结论本身是以否定形式出现的一类命题;(2)关于唯一性、存在性的命题;(3)结论是以“至多”“至少”等形式出现的命题;(4)结论的反面比原结论更具体、更容易研究的命题;(5)一些基本命题、定理.3.用反证法证明不等式,常用的否定形式有:“≥”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的反面为“≠”或“>及<”.4.一些常见的“结论词”与“反设词”原结论词反设词原结论词反设词至少有一个一个也没有对所有x成立存在某个x不成立至多有一个至少有两个对任意x不成立存在某个x成立至少有n个至多有n-1个p或q非p且非q至多有n个至少有n+1个p且q非p或非q1.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整系数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0)有有理根,那么a、b、c中至少有一个是偶数”时,下列假设中正确的是( )A.假设a、b、c都是偶数B.假设a、b、c都不是偶数C.假设a、b、c至多有一个偶数D.假设a、b、c至多有两个是偶数[答案] B[解析] “至少有一个”的对立面是“一个都没有”.2.反证法证明“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有三个步骤:①∠A+∠B+∠C=90°+90°+∠C>180°,这与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矛盾,故假设错误.②所以一个三角形不能有两个直角.③假设△ABC中有两个直角,不妨设∠A=90°,∠B=90°.上述步骤的正确顺序为________.[答案] ③①②[解析] 考查反证法的证题步骤.3.用反证法证明命题“若x2-(a+b)x+ab≠0,则x≠a且x≠b”时,应假设为________.[答案] x=a或x=b[解析] 对“且”的否定应为“或”,所以“x≠a且x≠b”的否定应为“x=a或x=b”.求证:当x2+bx+c2=0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数根时,bc≠0.[分析] bc≠0的否定形式为bc=0,包括①b=0,c=0;②b=0,c≠0;③b≠0,c=0三种情况,要注意分类讨论.反证法证明“否定性”命题 [证明] 假设bc=0.(1)若b=0,c=0,方程变为x2=0,则x1=x2=0是方程x2+bx+c2=0的两根,这与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矛盾.(2)若b=0,c≠0,方程变为x2+c2=0,但c≠0,此时方程无解,与x2+bx+c2=0有两个不相等的非零实根相矛盾.(3)若b≠0,c=0,方程变为x2+bx=0,方程根为x1=0,x2=-b,这与方程有两个非零实数根相矛盾.综上所述,可知bc≠0.[点评] 结论中出现“不”、“不是”、“不存在”、“不等于”等词语的命题,其反面比较具体,通过反设,转化为肯定性命题,作为条件应用,进行推理.此时用反证法更方便.已知a≠0,求证:关于x的方程ax=b有且只有一个根.[证明] 假设方程ax=b(a≠0)至少存在两个实根,不妨设其中的实根分别为x1,x2,且x1≠x2,则ax1=b,ax2=b,ax1=ax2,ax1-ax2=0,∴a(x1-x2)=0.又∵x1≠x2,x1-x2≠0,∴a=0,这与已知a≠0矛盾,故假设不成立,原命题成立.“至少”“至多”型命题 [点评] 该命题中有“至少……”,直接方法很难证明,故可采用反证法.此题解法揭示:当命题中出现“至少……”、“至多……”、“不都……”、“都不……”、“没有……”、“唯一”等指示性词语时,宜用反证法.注意“至少有一个”、“至多有一个”、“都是”的否定形式分别为“一个也没有”、“至少有两个”、“不都是”如图,AB,CD为圆的两条相交弦,且不全为直径.求证:AB,CD不能互相平分. 反证法在几何中的应用 [分析] 本题要证明的是AB、CD能不能互相平分,能与不能二者必居其一.由于不易证明“AB、CD不能互相平分”,不妨假设“AB、CD能互相平分”,以此为出发点,得出与条件“AB,CD不全为直径”矛盾的结论.[证明] 假设AB、CD互相平分,则四边形ACBD为平行四边形,所以∠ACB=∠ADB,∠CAD=∠CBD.因为四边形ACBD为圆内接四边形,所以∠ACB+∠ADB=180°,∠CAD+∠CBD=180°.因此∠ACB=90°,∠CAD=90°,所以对角线AB,CD均为直径,这与已知中“AB,CD不全为直径”相矛盾.因此AB,CD不能互相平分.[点评] 用反证法证明该几何问题时,反设之后,以反设为出发点,并且结合圆的内接四边形的性质得出与已知相矛盾的结论,从而证明了原命题成立.如图所示,设SA,SB是圆锥的两条母线,O是底面圆心,C是SB上一点,求证:AC与平面SOB不垂直.[证明] 假设AC⊥平面SOB,连接AB.因为直线SO在平面SOB内,所以SO⊥AC.又因为SO⊥底面圆O,所以SO⊥AB.又因为AC∩AB=A,所以SO⊥面SAB.所以平面SAB∥底面圆O.这显然不成立,所以假设不成立,即AC与平面SOB不垂直.反证法在数列中的应用 [点评] 当结论为否定形式时,通过反设,转化为肯定形式,可作为条件进行推理,此时应用反证法很方便.已知a+b+c>0,abc>0,ab+bc+ca>0,求证:a,b,c都大于0.反证法的综合应用 [分析] [证明] 假设a>0不成立,则a≤0.分两种情况证明:(1)当a<0时,∵abc>0,∴bc<0.又∵a+b+c>0,∴b+c>-a>0,a(b+c)<0.∴ab+bc+ca=a(b+c)+bc<0,与已知矛盾.(2)当a=0时,abc=0,与abc>0矛盾,由以上分析可知,假设不成立.因此,a>0.同理可得,b>0,c>0.综上a,b,c都大于0.[点评] 分类讨论的关键是要全面,考虑周到,不能遗漏.比如,本题“a>0”的反面是“a≤0”,即有两种情况“a<0”或“a=0”,分类讨论时,不能遗漏其中任何一种情况.已知a是整数,a2是偶数,求证:a也是偶数.[分析] 本题直接证明不易找思路,我们用间接证明的方法:反证法. [证明] 假设a不是偶数,则a为奇数.设a=2m+1(m为整数),则a2=4m2+4m+1.∵4(m2+m)是偶数,∴4m2+4m+1为奇数,即a2为奇数,与已知矛盾.∴a一定是偶数.[点评] 否定结论时,没有全面否定.[点评] 利用反证法进行证题时,首先要对所要证明的结论作出否定性的假设,并以此为条件进行正确的推理,导出矛盾,从而证明原命题成立.即利用反证法证题时必须严格按照“否定—推理—否定”的步骤进行.错解在证明的过程中并没有用到假设的结论,因而证明方法不是反证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