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四首》名师课件(第2课时)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0556998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2.3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古代诗歌四首》名师课件(第2课时)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四首》名师课件(第2课时)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四首》名师课件(第2课时)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四首》名师课件(第2课时)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古代诗歌四首》名师课件(第2课时)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古代诗歌四首》名师课件(第2课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诗歌四首》名师课件(第2课时)(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24/8/5古代诗歌四首第2课时目 录学习目标问题探究课后作业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感受中国诗歌的思乡旋律。 2能理解天净沙秋思所描写的意象和表达的思想感情。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 王湾王湾一、感知人物:一、感知人物: 问题探究问题探究羁旅漂泊2.诗中哪些字词还可以告诉我们这个信息呢?客、行、乡书、归雁1.诗歌的题目“次”表明诗人此时处于一种怎样的状态? 二、理解情感二、理解情感 3.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直接抒情?哪些句子属于写景?能说出来这是什么写作手法吗? 第四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其他三句属于写景。先写景,再抒情,景为情设,情因景生,这是诗歌里常用的情景交融写作手法。 4

2、前面三句写景,各有特色,请问你最喜欢哪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和理由?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a.“青山”指北固山,绿水指长江。此处加了“外”“前”两字,将北固山的位置,确定得不能用于别处,见得旅程介于水陆之间,因此和下联“两岸”“一帆”描写水陆发生密切关系。b.诗人以平实之笔开篇,犹如画家作画以前在纸上铺设的底色,为抒情言志创设出收缩自如的挥洒空间。诗人一落笔写自己岸上的旅途在望不到的青山之外,显然这里是诗人的想象,这就隐含了诗人并没有到达终点,可见旅途是艰辛的,而走得越远,离家乡也就越远,乡愁也就越浓,这为下面的抒情交待了缘由。c.此外,这里首句对仗工整对仗工整,超出了一

3、般律诗的要求,也是诗人的匠心独运,把“青山”和“绿水”分别镶嵌在诗句中,更显得色彩明亮,意境优美。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a.完全是写景,其中“平平”“阔阔”“正正”“悬悬”都是诗眼。潮平两岸即阔,风正一帆正挂着,表明积雪已慢慢融化,因汇集了千山万壑雪化之水,长江的水量逐渐大了起来,江面因之愈发宽广,再加上江水中央一片船帆高高挂起,第二参照物的切入,使得长江两岸的距离愈显阔大。b.渐渐上涨的江水与恰到好处的正风吹拂二者相合,才有这“风正一帆悬”,句内的因果呼应,一是勾勒出壮美的大江行船图,二是承接首联、引发下联的巧妙过渡。江春悄悄闯入旧年,山才会青,水才会绿,才会有“潮

4、平两岸阔。”这两句以白描白描的手法写出了江面的景象,构图精美,意境开阔,与与“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陆的陆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地风光有异曲同工之妙。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a.“生生”和“入入”的选用的第一妙处,在于诗人把个昼夜更替的壮观景象与新旧相接的时光荏苒描绘的传神入化,给人开辟出自由想象的无限空间。b.二在于诗人把“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与“一江春水向东流”相关联,道出流年似水、岁月暗换的人生感悟。c.三在于诗人把思归盼归的乡情暗暗融入这“海日、江春”之中,人在此昼夜更替、新旧相接之时萌发思归盼归的乡情是自然而然。d.四诗人借物言志:“海日”能冲破黎明前的

5、黑暗喷薄而出,“江春”能跨越天堑奋力北上,人也应顺应天时在一元复始的大好春光中有所作为,只有如此,思归盼归乡情的萌生和付出才最有价值。5最后一句“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点名了诗的主题,你是怎么理解这种乡愁的?三、把握主旨三、把握主旨 大雁也叫鸿雁,是一种大的候鸟,春来北国,秋去南方。诗歌中常以“雁归人未归”来寄托游子(或征夫,或迁客)思乡的感情。天净沙天净沙 秋思秋思 马致远马致远问题探究问题探究一、感受形式美一、感受形式美1.读出节奏,体会这首词在形式上带给你怎样的感受。 这首小令一、三、五句押尾韵“a”,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

6、式工整,最后一句是散句,曲折跌宕,整首小令整散相间,长短结合,颇具形式美感。二、理解情感二、理解情感2.从题目来看,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思思3.诗歌中是如何传达出这种情感的? 因为“断肠人在天涯”,在天涯的断肠人的精神家园已化作了一片荒芜,他眼中的景自然是满目萧然。于是作者眼中的藤、树、马、水都是萧条的、凄凉的、无助的,其实是人的落拓与哀愁的写照,这是以景托情,融情于景。这景无疑传达出浪迹天涯的游子思乡之情,这景与人,境与情,自然意象与社会境遇,和谐的统一于这首小令中,充分的道出了游子羁旅之悲。三、把握体裁和写作手法三、把握体裁和写作手法1.本课涉及哪些古代诗歌体裁? 观沧海是四言诗

7、,这是历史最悠久的一种诗体,盛行于先秦时代。诗经集四言诗之大成。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是绝句,次北固山下是五律,它们都要遵循格律。天净沙秋思是散曲,“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这篇作品的具体名称。散曲的不同曲牌,对于句式、字数、平仄也都有相应的要求,只是不像格律诗那样严苛,允许添衬字,有的曲牌还可以增句,押韵也稍灵活,平仄韵通押。2.如何理解这四首古代诗歌情景交融的特点?(1)各篇景物描写特点不同,决定情感不同特点。 观沧海是以宏观视角看天地、大海的,写的都是大景象,因此场面宏大,体现一种壮阔、宏伟的气象,表达一种壮美、豪迈的情感。 次北固山下也有壮阔景象,“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包含着开阔的胸怀、雄放的激情、立志功名的志气等。(2)关键词语传达出景中情。 景: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提到“杨花”“子规”,点明了“龙标”“五溪”“夜郎”等,也写了“明月”,这些都是客体意象; 情:“愁心”给这些客体意象涂上了一层忧郁的色彩;天净沙秋思中景物描写所带的修饰词:“枯”“老”“昏”“古”“瘦”等,本身就传达一种衰落、颓败情境的特点,再加上“断肠人”,痛苦、低落情感的表达水到渠成,情与景融洽无隙。课后作业课后作业背诵并默写次北固山下天净沙秋思退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