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0课《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0545058 上传时间:2024-08-05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1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0课《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0课《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0课《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0课《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0课《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0课《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年级语文下册 第40课《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课件 上海版(五四制)(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40课 口能言之,身能行之 教学目教学目标1.熟读、背诵课文。2.理清课文脉络,学习先分析后下结论的写作方法。3.理解课文内涵,激发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浓厚兴趣。【学习目标】掌握几个文言实词。学习先作分析后下结论的说理方法。懂得文中所说的“言”和“行”的关系。教学重点教学重点熟读、背诵课文,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学习用现实生活中的事例来说明课文阐述的道理,激励学生刻苦“修身”,身体力行,努力成为国家可用之才。教学教学难点点理解荀子所述的“言”和“行”之间的关系,领悟先哲识“人”、用“人”的智慧。【课文翻译】原文: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翻译:嘴巴能正确表达,自己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至宝。原

2、文:口不能言,身能行之,国器也。翻译:嘴巴不善于表达,自己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器物。原文:口能言之,身不能行,国用也。翻译:嘴巴能正确表达,自己不能付诸行动的是国家的用具。原文:口言善,身行恶,国妖也。翻译:嘴巴上说好听的,自己行动丑恶的则是国家的妖孽。原文: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翻译:治国的人敬重国家的至宝,爱惜国家的器物,使用国家的用具,铲除国家的妖孽。【课文分析】通过分类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荀子对“能言”又“能行”的人赞美(“敬”),而对“言善”却“行恶”人的憎恶(“除”)。在表明对这两类人态度的同时荀子还辨证地分析了另两种人:“不能言”但“能行”的人;“能言”但“不能行”

3、的人。这两种人虽然有一方面的“短处“,但也有一方面的“长处”,那么就要“用”他们的“长处”。所以,对这两种人也要“爱”和“任”。荀子的这个观点,今天看来仍是可去取的。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激趣导入由言善行恶的大贪官成克杰说起,激发学生从文中找出晏子对言善行恶者的态度,让学生明白文本与我们的生活很切近。整体感知采取“整体部分整体”的活动过程,引导学生扫除文字障碍,理清文章脉络,整体把握文章。针对“言”和“行”的四种表现引导学生体会晏子这样依次排列的原则。中国传统文化历来重视“行”,强调“做”的重要性,从古至今,有许多名言阐述这个道理,请学生讨论补充。研读探究针对晏子对“言”和“行”的四种表现所持的不同

4、态度,要求学生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和生活实例来说明课文阐述的道理,领悟先哲识“人”用“人”的智慧。拓展延伸拓展延伸假如你是一个招纳人才的人,面对“不能言”而“能行”和“能言”而“不能行”的两种人,你会作出如何的选择?为什么?课后作业布置写一则短文,谈谈对“口能言之,身能行之,国宝也”这句名言的感受。思路点拨思路点拨此文先分析人的“言”和“行”的四种情况:能言、能行(国宝);不能言、能行(国器);能言、不能行(国用);言善、行恶(国妖),再分别表明自己的敬、爱、任、除等四种态度,脉络清晰,文字障碍较少,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反复诵读,能够把握大致内容。但学生要真正理解其阐述的深刻道理,却不易。教学

5、时,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鲜活实例来辅以说明,能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生活化,通俗易懂。如,对“国器”、“国用”和“国妖”可以这样理解:“国器”往往是“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的人,虽然他们不会头头是道、天衣无缝地长篇大论,然而却是以不善辞令、多做实事、身体力行、踏实苦干来处世立命的,他们是真正默默无闻的实干家;“国用”是有思想、有主见、有韬略,懂策略的士人,他们在总体上来看,是“谋士”角色;“国妖”则表现为口是心非,口蜜腹剑,言善行恶,伪善真恶,有时大奸似忠,道貌岸然,其实是一伙奸滑小人,无耻歹徒等。【思维训练】在言行关系方面,文章列举了哪几种不同的表现?第一种:能言、能行;第二种:不能言、能行;第

6、三种:能言、不能行;第四种:言善、行恶。作者对言行关系方面的不同的表现,给予什么评价?作者评价:第一种人是国宝;第二种人是国器;第三种人是国用;第四种人是国妖。作者对上述四种人,应该如何处理?对这四种情况,应该分别对待:敬、爱、任、除。本文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用人要任人唯贤,对不同的人要取其长处,对“言善行恶”的人不能姑息,而要坚决清除、摈弃。练习举隅练习举隅1.解释下面句子中指定的实词。口能言之,身能行之行国器也器国用也用治国者敬其宝,爱其器,任其用,除其妖敬爱任除2.当前社会上有这样一种“马论”:苦了当牛做马,肥了溜须拍马,亏了单枪匹马,牵就害群之马,冷落千里宝马。对于这种似乎很偏激的说法,你是怎么看的?3.有人说,现代社会需要善辩之才,会说就行,对此,你是如何看的感谢您的欣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