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0377344 上传时间:2024-08-04 格式:PPT 页数:20 大小:7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课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业余体育训练的组织与管理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谢谢 彬彬o国家体委曾在70年代末期提出业余训练要“全国一盘棋,组织一条龙,训练一贯制”,建立全国从上至下的业训体制。事实上,这一体制由于地域限制、经济条件、教练员的水平、训练大纲的制定、各级领导对成绩的追求等等因素,虽经十多年的努力,并没有得到完善,也还没有真正地建立起一条龙和一贯制的体制。尤其是“训练一贯制”,由于各项目的训练大纲与基层情况脱节太多,各基层单位又过于考虑自身比赛的利益,因此十多年来各级训练层只能各自为政和我行我素,并没有达到预定的效果。随着我国社会经济体制的变动,改革开放的深入,目前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已从各地的

2、实际情况出发,建立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形式,呈现出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并存的局面。 一、课余体育训练组织的基本形式一、课余体育训练组织的基本形式(一)学校运动队o这是目前我国课余体育训练最常见、最普遍的组织形式。学校运动队的组织是以教育体制中各种组织单元自然构成的。它包括班级代表队、年级代表队、学校代表队等。由于这类代表队的成绩直接关系到本单位的荣誉,因此这类组织结构严密,各项工作有保障,训练也颇有成效,尤其是学校代表队。如果说,班级、年级代表队绝大多数是为完成某项比赛而建立的,多少还带有一定的松散性的话,则学校代表队往往是师资与物质较为有保障、常年训练、工作有序、训练较为系统的。可以认为,学校

3、代表队是目前我国课余体育训练最富活力的训练组织之一。 o这类代表队主要根据学校师资力量、场地设备条件建立。受训的对象则是挑选在某运动项目有浓厚兴趣及有一定培养潜力的学生。 o这类代表队的目标非常明确,主要是提高运动水平,代表本单位参加一定级别的比赛。由于在学校的范围内活动,因此全面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打好运动素质、必要的技术和战术等项其他任务,均能得到适度的完成。同时,由于受训对象与本单位其他学生的联系紧密,在推动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普及运动技术方面能起到相当好的作用。 (二)体育传统项目学校o体育传统项目学校是指多年来该校在一或两个运动项目上已具有广泛的群众性和相当的

4、运动水平,长期以来形成传统的学校。由于这类学校受教育与体委有关部门的关心或就是它们创办的,它们可能是省级、市级或县级的学校。这类学校有上级或有关部门的支持,从某种程度上看所获得的荣誉也已形成该校的精神财富,所以学校各方面的积极性得到调动。除学校代表队外,整个学校的训练工作都纳入常年的计划,有的学校在各年级已形成自觉、系统的训练组织。在这类学校中,相当多学校的训练是极有成效的。 o传统校通常具有较强的专项师资力量,拥有相应的场地设施条件,以及逐级训练的长期组织,因此,这类学校是课余体育训练中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它只能把整所学校作为一种训练形式来评价。 (三)业余体校o50年代以来这类学校就是我国

5、课余体育训练的组织形式,它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它们的主要任务是运动提高的。 o业余体校根据其办学方式与级别待遇,可分为重点与普通两种。它们的主管部门或以体委为主或以教育部门为主。有的又是两家合办的。 o这类学校配备有专职干部与教练员,有较为完好的场地、设备和器材,有相对固定的训练时间、系统的训练大纲、教材和训练计划。 o目前有的业余体校已纳入中专职业教育系列,有的则还是单纯性的训练。 (四)培养体育运动后备人才试点校o近年来,随着改革的深化,以教委为主,选择一批学校领导重视,师资力量雄厚,教学质量较高,场地设备条件好的学校,试办了这一类型的学校。目的在于对部分德、智、体、美

6、、劳全面发展的学生,加强系统、科学的训练,不断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创造优异运动成绩,培养优秀体育后备人才。 (五)竞技学校o这是体委系统主办的培养优秀竞技后备运动员的专业性训练学校。目前这类学校隶属于体育院校。办学的条件和经费相当充足,训练条件优越,技术指导力量极强。但是这类学校依然只能属于业余性质,因为虽然安排的训练时间较多,但学生尚需参加其他课程的学习,相当于半训半读,所以,训练基本上还是属于“课余”的性质。 o在全国这类学校不多,但所起作用不小,十多年来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运动员,并在国际比赛中为国家争得了较多的荣誉。 (六)体育俱乐部o这是近年随着经济改革出现的新型训练形式。体育俱乐部由企

7、业赞助,体委或教委出面组织。中、小学中优秀的体育苗子被选送到俱乐部进行系统的培训,然后以企业的名义参加比赛,既为企业经济利益服务,又可参加本单位的和校际间的比赛活动。这种组织形式依托于经济实体,物质条件有充分的保障,是于企业和学校均有利的形式。 (七)体育特长班及其他形式o体育特长班由教师或教练员在业余时间招收有一定体育特长的学生进行课余体育训练。组织方式采用自愿、业余、有偿。这种组织形式体现了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特点。 o其他组织形式有民办公助的训练中心、民间协会、训练站点等等,其中有些属于纯民办的性质,但是不能排除这些组织训练的学生可能出现高水平的运动成绩。而且发挥社会各个方面的积极性

8、也符合目前我国的国情。 二、课余体育训练的任务与目标o学校体育训练的任务总的来说,主要是提高学生对体育的认识,掌握一些专项与非专项的技术、战术和知识,打好身体和技术基础,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心理素质,为提高我国运动技术水平输送优秀的后备人才,以及培养一批开展群众体育活动的骨干。o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任务可由当地教育部门、体委、具体的学校、体育教师等根据学校的具体条件与需要、学生与教师的可能情况予以制定。所制定的各项任务,可以适当地有所侧重。但课余体育训练的任务与目标是决定其组织管理的根本出发点。 对高等学校来说,这些任务具体为:o1发挥各学校传统项目优势,不断提高这些项目的运动技术水平,培养德、

9、智、体、美全面发展的、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大学生运动员。 o2培养开展高等学校群众体育活动的骨干,促进高校体育工作的发展。 o3以学校高水平运动成绩带动全体大学生参加体育锻炼,吸引与培养大学生对体育运动的专门兴趣和爱好,进而激发大学生养成终生锻炼的习惯及提高他们的身体素质、健康水平、观赏能力。 o4通过课余体育训练,树立良好的体育道德作风、顽强的意志与拼搏精神,融思想教育、品德教育于体育运动之中。 o5在可能的条件下,创造优异的运动成绩,为校、为国争光,并完成国家计划内的各项比赛任务。对中、小学来说,这些任务具体为:o1加强身体训练,全面发展运动素质,促进身体正常发育,提高与逐步完善有机体各机能

10、系统的机能能力,打好专项训练的身体基础。 o2学习和掌握某些运动项目的基本技术、战术和知识,培养对某运动专项的兴趣,为从事专项运动训练建立必要的基础。 o3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优良的体育道德作风和顽强的意志品质,为进一步进行专项训练提供思想品德与心理品质的准备。 o4为各级运动队伍、高等学校培养和输送后备力量。 o5为群众体育活动的开展培养骨干。 o6对某些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与业余体校的个别特殊人才来说,则还需要担负参加较高水平的比赛。 三、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o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组织形式的多样化、多层次、多渠道,是课余体育训练发展的需要与必然。虽然这种组织现状给管理工作

11、带来一定的难度,但由于学生都有一定的组织,他们都受到组织纪律的约束,领导这些组织的部门又有较为严密的组织机构,因此它们的管理相对来说是可以有条不紊进行的。 (一)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组织管理我国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组织管理的回顾的回顾 o第一阶段:19541965,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初建阶段。o第二阶段:19661971,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严重破坏阶段。o第三阶段:19721978,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恢复发展阶段。o第四阶段:1979年至今,青少年业余体育训练的多元化阶段。(二)学校课余体育训练任务与目标是管理工作的总纲 o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是为了实现学校体育训练的任务与目标,不断提高

12、其效率所进行的计划、组织、控制等等一系列的综合活动。 o对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实施管理牵涉到各个单位的直接利益、训练对象、本单位各部门之间的关系、财物,等等一系列因素。良好的管理就是要把它们有机地综合在一起,使这些相互关联的各个部分协调起来,形成一个运转正常的整体,从而完成预定的任务与目标。为此,在实施管理工作时,任何环节与工作完全应该围绕学校课余体育训练的任务与目标进行,舍此则将一事无成。 o课余体育训练的管理是一个动态的、周期性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整个训练的组织者和领导者要遵循学习与训练活动的客观规律,采用最佳的手段和方法,对训练及其它有关活动进行计划、实施、检验,使有限的人力、财力、物力发

13、挥最大的效益,人尽其才,物尽其用,从而实现训练的预定目标。 (三)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任务 o课余体育训练管理的任务可概括为: o1用科学的预测和决策,修订不同发展时期的目标和计划,并且为实现这些目标和计划奠定良好的认识基础。 o2科学地组织实施训练计划,保证目标的顺利实现。 o3不断完善队伍内部的管理机制,合理地组织、分配和使用人力、财力和物力,充分地发挥它们的作用,协调各项工作,并为完成这些工作提供和创造必要的条件。 o4全面系统地运用管理机制的各种方法、技术和手段,合理有效地发挥教练员与受训对象、有关工作人员的作用,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保证各项工作能高效率地顺利进行。 o5积极运用各项科技新

14、成果,使之与运动训练有机地结合起来,努力实现训练的科学化。 (四)运动队的组建o课余体育训练的最基本训练单位是运动队。训练工作的好坏取决于运动队的建设。要使工作有成效,从一开始组队时就应抓好。为此,各级运动队的组建必须有必要的工作步骤及内容。 o招生选材是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队组建工作的第一步,也是整个训练工作的第一步。因此,招生时要严格选材,尽可能选那些思想品德好、勤奋学习,而身体形态、机能、心理、素质等又符合某项运动选材标准的少年,经专项技术和运动素质测验合格后入队,入队前要征求家长和学校同意,再办理入队手续。具体步骤: o1初选。经推荐,体检,征求有关单位或主管人员的意见,必要的机能测试和素

15、质测验(或专项测验),调查和家访,审核,而后办理试训手续。 o2试训筛选。初选的学生,可经过一定的试训期,重点观察运动能力和潜力,掌握技术的快慢,和身体素质的提高幅度等方面进行复选。对正式录取的学生发通知书,正式开始系统训练。对被筛选下来的学生要热情地做好思想工作,向推荐单位介绍未选上的原因。 对选入中专性质学校的学生,由于学员被录取后一般就获得了中专的学籍,所以招生组队时往往需要有较为严格的文化考试。文化考试一般是在当地教育部门的监督下举行的。在文化考试通过后,其它工作步骤则可参考上述做法办。 o3必要的干部配备与制订运动队内部的规章制度。学校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队组建后,应该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与

16、他们原来的组织情况进行干部的选举,发挥学生的作用,才能使运动队建立良好的作风。在选举干部后,必须及时制订切实可行的规章制度,以必要的纪律和组织保证运动队形成一个能听从指挥的整体。 (五)课余体育训练过程中实施管理的基本内容 o1、要加强教学训练工作的计划性。o2要注意基础训练。o3要密切关注学生的文化学习。o4严格执行学籍管理制度,考勤制度和其它规章制度。 o5加强生活管理。 o6输送工作。 (六)管理工作中必须处理好一些相关制约因素之间的关系 o1课余体育训练运动队中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o2训练投入与多出人才的关系。 o3纪律约束与政治思想工作的关系。o4充分发挥教练员的主导作用与其自我提高的关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