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

M****1
实名认证
店铺
PPT
3.22MB
约45页
文档ID:570368180
高三地理一轮复习 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1/45

第二章第二章 宇宙中的地球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第三节 地球公转及其地理地球公转及其地理意义意义 考点集训考点集训知能提升知能提升核心考点核心考点回归教材回归教材01020304Contents目录 一、地球公转概况一、地球公转概况方向方向自西向东自西向东从北极上空看,呈从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公转;时针方向公转;从南极上空看,呈从南极上空看,呈    时针方向公转时针方向公转周期周期恒星年:恒星年:365365日日6 6时时9 9分分1010秒;回归年:秒;回归年:365365日日5 5时时4848分分4646秒轨道轨道(1)(1)近似正圆的椭圆;近似正圆的椭圆; (2)(2)近日点:近日点:    月初,日地距离最月初,日地距离最    ;; (3)(3)远日点:远日点:    月初,日地距离最月初,日地距离最    速度速度    日点最快;日点最快;    日点最慢日点最慢逆顺17近远近远回归教材回归教材 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二、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234核心考点核心考点微专题五 太阳视运动微专题一 黄赤交角和回归运动微专题二 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微专题三 正午太阳高度微专题四 地球运动中的对称5 【【微专题一微专题一】】黄赤交角和回归运动黄赤交角和回归运动1.黄赤交角的地理意义(1)黄赤交角=回归线的纬度值。

2)回归线的纬度值+极圈的纬度值=90°3)黄赤交角=南/北寒带纬度范围=1/2热带纬度范围4)黄赤交角=极昼/夜的最大纬度跨度范围 2.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1)太阳直射点在南、北移动的同时始终往西移动;(2)把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看作匀速运动时,其纬度方向的移动速度约8°/月,或约1°/4天  【例题1】(2016·重庆市巴蜀中学高三三诊)下图是拍摄于北京时间11月20日20时,位于21°W,极圈附近某海域的卫星云图读图,回答(1)~(2)题 (1)图中天气系统(  )A.为北半球反气旋 B.生成于太平洋面C.带来强雨雪天气   D.会发展成强台风(2)拍摄云图时(  )A.当地时间是20日上午B.该区域可见“午夜太阳”C.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远日点D.太阳直射点逐渐向赤道移动AC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该天气系统水平气流呈逆时针旋转流入,为北半球气旋,A错;从该气旋的经纬度(66.5°N,21°W)判断,该气旋生成于大西洋,B错;气旋附近气流上升,可能带来强雨雪天气,C对;该气旋纬度高,不会发展为强台风,D错 第(2)题,拍摄云图时为北京时间11月20日20时,当地时间和北京相差9小时,当地时间是20日上午11时,A正确。

11月20日,太阳直射南半球,北极圈附近出现极夜,不会出现午夜太阳,B错;地球接近公转轨道的近日点,C错;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以南,逐渐向南回归线附近移动,D错 【名师指津】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1)移动范围:南北回归线之间2)移动位置:3月21日春分,太阳直射赤道;过后,直射点北 移,到夏至6月22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以后直射点南移,秋分 (9月23日)时又直射赤道;继续南移,冬至日(12月22日)直射南回归线,以后又北移3)移动周期:一回归年,为365日5时48分46秒4)移动速度:1月初,地球位于近日点,移动速度快,7月初,地球位于远日点,移动速度慢,大约每4日移动1纬度 【跟踪训练1】(2016·北京东城)人们习惯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第一个九天叫做“一九”,第二个九天叫做“二九”,以此类推我国某区域的“九九歌”为: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据此,回答(1)~(2)题1)资料中“九九歌”所描述区域( )A.河流结冰期六个月以上   B.河网密布水运发达C.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D.经济作物以甘蔗为主(2)与“一九二九”相比,“三九四九”气温更低的主要原因是( )①正午太阳高度更低 ②黑夜时间更长③地面温度更低 ④冬季风较强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CB 解析:第(1)题,由材料可知,“九九歌”所描述区域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植被以落叶阔叶林为主,经济作物以小麦为主,河流结冰期不超过六个月,C正确。

第(2)题,从冬至起开始“数九”,每九天算一个“九”,与“一九二九”相比,“三九四九”气温更低,主要原因是此时地面温度更低、冬季风较强;此时正午太阳高度变高,黑夜时间变短,B正确考向预测】二十四节气、数九歌等是与黄赤交角、回归运动紧密结合的,用来指导我国农事生产的优秀传统文化在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出要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背景下,结合二十四节气、数九歌等优秀传统文化考查该考点将是今后高考的命题趋势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微专题二微专题二】】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昼夜长短的分布和变化1.昼夜长短的纬度分布 2.昼夜长短的季节变化 【例题2】下图表示一年中大气上界单位面积水平面上每日接收到的太阳辐射随纬度的变化,单位为MJ/m2,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完成(1)~(2)题1)图中M日最接近(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2)a、b两点太阳辐射差异的影响因素主要为(  )A.太阳高度 B.白昼长短 C.海陆位置 D.天气状况AB 解析:第(1)题,“图中阴影部分表示没有太阳辐射”说明区域处于极夜,结合图中纬度可知图示为北半球,故图中最左侧和最右侧的日期为冬至日,进而推断M为夏至日。

第(2)题,a、b两点对应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排除B;图示为大气上界接收到的太阳辐射,与发生在大气圈内的天气状况及地表海陆位置无关,排除C、D在昼长相同的前提下,到达大气上界的太阳辐射多少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差异,即太阳高度的大小差异,A正确名师指津】根据阴影部分的纬度范围及其变化,判断图中两个阴影部分起止点对应的日期 【跟踪训练2】(2016·无锡市高三一模)家住南京(32°03′N,118°46′E)的小明每天早晨沿着玄武湖边绿道(如下图)跑步锻炼他从A地出发,按照顺时针方向的线路匀速绕湖一圈据此,完成(1)~(3)题1)若不考虑天气因素,小明想要做到每天都在日出时出发跑步,有关其出发时间(北京时间)的叙述,正确的是( )A.3月1日到5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B.4月1日到6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C.5月1日到7月1日出发时间推迟D.6月1日到8月1日出发时间提前(2)某日小明出发时观测到太阳刚好从正东方的湖面升起,他看了一下手表,下列时间最接近的是( )A.5时30分 B.6时00分 C.6时07分 D.6时12分BC (3)湖面的漂浮物在风和湖岸的共同的作用下不断地运动聚集,形成“漂浮体”。

在一年中下列地点看到“漂浮体”的概率最大的是( )A.A地附近   B.B地附近 C.C地附近   D.D地附近解析:第(1)题,从12月22日到次年6月22日,北半球各地昼长逐渐变长,则日出时间会越来越早;从春分即3月21日至夏至即6月22日,昼长于夜,所以这个时间段出发时间提前,B正确第(2)题,太阳刚好从正东升起,则为二分日,地方时6点日出,已知当地为118°46′E,则北京时间(120°E)接近6时07分第(3)题,从风向玫瑰图,看出该湖主导风向为东南风,故B附近堆积物较多B 夏至日昼长夏至日昼长冬至日昼长冬至日昼长6060°°N N1818小时小时2929分分5 5小时小时3131分分4040°°N N1414小时小时5151分分9 9小时小时9 9分分2020°°N N1313小时小时1313分分1010小时小时4747分分【【研题悟法研题悟法】】掌握特定纬线二至日昼长有利于快速解题  【跟踪训练3】(2016·湖南省七市联考)下图为我国M、N两地某日的日出和日落时刻示意图,图示时间为北京时间读图,回答(1)~(2)题1)该日最接近的日期是( )A.10月1日  B.7月1日C.4月1日  D.1月1日(2)M地位于N地的( )A.东南方向 B.东北方向C.西南方向 D.西北方向BC 解析:第(1)题,据日出、日落时间计算出M地昼长12小时33分,N地昼长12小时24分,两地昼长均大于12小时,说明此时为我国夏半年。

结合昼长时间稍长于12小时的特点,可以确定最接近的日期是临近春分日的4月1日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此时为北半球夏半年,我国纬度越高,昼越长;M地昼长长于N地,可以判断M地位于N地北方;M、N两地日出时间同为北京时间,M地日出更早,说明M地位于N地以东,故M地位于N地东北方向考向预测】本考点是高频考点,常结合具体区域的昼夜分布及其长短变化判断其所属区域或所处季节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微专题三微专题三】】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正午太阳高度是地表某地在地方时12时的太阳高度,是该地点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此时,太阳直射点与该地点在同一条经线 上1.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H=90°-两地纬度距离(1)“H”指观测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两地”指太阳直射点和观测点;(2)如果“两地”同在北半球或同在南半球,则“两地纬度距离”是两地纬度值的差;如果“两地”分别位于南、北半球,则“两地纬度距离”是两地纬度值的和 2.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及其变化(1)同一日期全球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近大远小”观测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近,其正午太阳高度越大;观测点离太阳直射点越远,其正午太阳高度越小即正午太阳高度从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往南、北两侧递减;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各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2)同一地点正午太阳高度季节变化规律——“来增去减”太阳直射点移近观测点,两地纬度距离缩短,其正午太阳高度增大;太阳直射点远离观测点,两地纬度距离扩大,其正午太阳高度减小 3.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1)正午太阳高度与采光①正午太阳高度角小,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大;正午太阳高度角大,室内正午太阳光照面积小②在向阳墙壁开窗最有利于采光2)正午太阳高度角与集热——以太阳能热水器为例以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为例,为保证充分发挥太阳能集热板的最大效应,在朝向上,集热板应朝向正南;在角度上,集热板应与阳光垂直 【例题3】(2016·上海卷)北京(40°N)某中学高中生开展地理课外活动,在连续三个月内三次测量正午太阳高度角,获得测量的数据(见下表)据此,回答(1)~(2)题 (1)从第一次到第三次测量期间,该地昼夜长短状况及其变化是(  )A.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昼渐短B.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夜渐短C.先昼短夜长,后昼长夜短,夜渐短D.先昼长夜短,后昼短夜长,昼渐短(2)三次测量中,其中一次测量的当天,正值(  )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第一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三次6060°°5050°°4040°°CD 解析:第(1)题,由资料可知,在连续3个月,该地太阳高度在递减;由公式正午太阳高度=90°—当地纬度±直射点的纬度,第一次测量时,太阳直射北半球,第二次测量时太阳直射赤道,第三次测量时太阳直射点在南半球,北京昼长变化是先昼长夜短,后昼渐短夜渐长,再到昼短夜长,选D。

第(2)题,据上题分析可知,从第一次到第三次太阳直射点由北向南移动,说明第2次测量时是当地的秋分日,选C名师指津】两分日当地正午太阳高度与当地纬度互余由此可以从材料中读出隐含信息而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递减性,可知为秋分日 【跟踪训练4】(2016·镇江市一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可调节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应保持正午太阳光与集热板垂直,若当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H,则集热板与地面的夹角应为90°-H,如下图所示读图,回答(1)~(2)题1)郑州一年中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月份是( )A.3月  B.6月 C.9月 D.12月(2)同一时间,为使集热效率达到最高,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城市是( )A.哈尔滨 B.北京 C.郑州  D.上海 D A 解析:第(1)题,据题意可知,郑州一年中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的月份对应郑州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月份郑州位于北半球,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小的日期是冬至日,对应12月份第(2)题,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则意味着该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选项中的四座城市均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在任何一天,均是纬度最高的那个城市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

四座城市中,哈尔滨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小,其集热板和地面夹角最大考向预测】正午太阳高度角数值计算方面的试题呈减少趋势,趋向于考查正午太阳高度的应用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微专题四微专题四】】地球运动中的对称地球运动中的对称 高中阶段对地球运动的考查,多对地球形状、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这两个知识点作简化处理,即认为地球是一个正球体,认为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是匀速的在此前提下,地球上很多地理现象具有时间、空间上的对称性1)南北半球纬度值相同的地区昼夜长短对称分布,即北半球各地的昼长(夜长)与南半球同纬度地区的夜长(昼长)相等例如同一天中40°N的昼长等于40°S的夜长具体如图所示: (2)同一地点在关于二至日前后对称的两天,因太阳直射同一纬线,这两天的昼夜长短相同,日出日落时刻和方位相同如某地11月22日前后7时日出,则1月22日前后7时日出3)一年中,同一地点在关于二分日前后对称的两天,因太阳分别直射θ°N和θ°S,故这两天的昼夜长短相反,如秋分日后一个月(10月23日左右)和前一个月(8月23日左右)昼夜长短大致相反相应地,这两天的日出、日落方位关于赤道对称如我国某地秋分日后一个月(10月23日左右)是东南日出,而秋分前一个月(8月23日左右)是东北日出。

4)以太阳直射的纬线为对称轴,在南北对称分布的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相等如太阳直射20°N,则50°N和10°S太阳高度相等5)日出日落时刻关于正午对称如某地地方时5时日出,则地方时19时日落,该日昼长14小时6)某地一天中的太阳方位及太阳高度以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为对称轴对称分布如某地地方时8时太阳位于东北方位,太阳高度为30°;则地方时16时太阳位于西北方位,太阳高度为30° 【例题4】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可看到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图1是天赤道与黄道的示意图,图2是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读图,回答(1)~(2)题1)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  )A.甲 B.乙 C.丙   D.丁(2)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  )A.地球公转速度相同 B.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同C.日地距离相同 D.同一地点日出方位相同DD 解析:第(1)题,据图可知天赤道与地球赤道位于同一个平面;黄道与地球公转轨道位于同一个平面在地球公转过程中,若以地球为参照系,视觉上感觉是太阳在黄道上运行,当太阳运动到夏至点时,则对应地球处于夏至日6月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是从春分移向夏至且接近夏至日,对应图中丁。

第(2)题,太阳处于甲、乙位置时,实际上是地球处于冬至日两侧的对应点,即太阳直射同一纬线,故同一地点的日出方位相同,D正确甲、乙两点虽然是太阳直射同一纬线,但移动趋势相反,甲点太阳直射点即将往北移,乙点太阳直射点即将往南移,故同一地点昼长变化趋势相反,B错误太阳位置从乙到甲,对应地球先靠近近日点,再远离近日点,C错误;因地球公转轨道是一个椭圆,故太阳位置在甲、乙两点时,日地距离不相同,相应地,地球公转速度不同,A错误名师指津】理解太阳在黄道上的视运行轨迹图对应地球公转轨迹是解题关键本题亦可借助图2中的二分二至点判断甲、乙、丙、丁对应的日期,在此基础上再结合设问解题 【跟踪训练5】(2016·河南省郑州市一中高三联考)北京时间7月14日3点20分世界杯决赛在里约热内卢(22°57′S,43°12′W)的球场正式开始,直播期间电视台播放雕像(位于山顶,高30m)拥抱太阳画面成功抢镜(左图为地理位置示意图,右图为直播画面),据此,回答(1)~(2)题1)图中直升机航拍的可能拍摄地点是( )A.①   B.② C.③   D.④(2)若在同一地点同一时刻再次拍摄同样场景,选择的日期是( )A.3月1日前后   B.6月1日前后C.9月1日前后   D.12月1日前后CB 解析:第(1)题,根据经度可知,里约热内卢位于西3区。

北京时间7月14日3点20分时,里约热内卢的区时是7月13日16点20分7月份南半球是冬季,昼短夜长,此时是日落时间7月份日落西北方向,所以太阳位于西北部地平线上读右图,拍摄点应在雕像东南边③处,朝西北方向拍摄,C对第(2)题,直射点再次回到该位置,应是7月14日关于6月22日对称的时间,大约在6月1日前后,B对考向预测】通常借助著名地理景观考查“对称”的地球运动出现的两个“对称”日期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微专题五微专题五】】太阳视运动太阳视运动1.特殊时刻的太阳方位(1)日出、日落方位规律非极昼极夜地区非极昼极夜地区极昼地区极昼地区( (极点除外极点除外) ) 刚结束极夜刚结束极夜的地点的地点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直射北半球东北日出东北日出西北日落西北日落正北日出正北日出正北日落正北日落太阳直射赤道太阳直射赤道正东日出正东日出正西日落正西日落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南半球东南日出东南日出西南日落西南日落正南日出正南日出正南日落正南日落 注注:①纬度越高,其日出、日落方位年变化越大;②同一地点,夏至、冬至两日的日出(日落)方位偏离正东(正西)的角度最大;③就非极昼的某一地点而言,在太阳直射点往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方位逐渐偏北;在太阳直射点往南运动期间,太阳升落方位逐渐偏南。

2)正午太阳方位规律①太阳直射点以北地区(极夜地区和处于极昼的极点除外),正午时太阳位于观测地的正南;②太阳直射点以南地区(极夜地区和处于极昼的极点除外),正午时太阳位于观测地的正北;③太阳直射点所在纬线,正午时太阳位于观测地的上中天3)处于极昼期间的极点的太阳方位①对于处于极昼的北极点而言,太阳始终位于正北;②对于处于极昼的南极点而言,太阳始终位于正南 2.太阳视运动(1)非极昼地区的太阳视运动规律①太阳东升西落;②日出时太阳高度为0°正午时太阳高度达一天中的最大日落时太阳高度为0°(2)极昼地区的太阳视运动①非极点地区,太阳高度最小时为日出、日落,太阳高度最大时为正午;②忽略太阳直射点南北移动日内变化的前提下,极点的太阳高度终日保持不变;③从北半球极昼地区的地面观测点观察,太阳视运动呈逆时针方向运动;从南半球极昼地区的地面观测点观察,太阳视运动呈顺时针方向运动 【例题5】下图示意我国30°N某地正午时房屋内的光照情况,表格数据为正午时阳光照射在室内地面上的面积统计读图,回答(1)~(2)题1)根据图文材料信息,判断该地可能位于(  )A.青藏高原 B.四川盆地 C.江南丘陵  D.华北平原(2)下列地理现象中,符合该地此时期情况的是(  )A.地球公转速度加快   B.正处于6月C.白昼逐渐增长     D.黑夜逐渐增长时间时间第一天第一天第二天第二天第三天第三天第四天第四天第五天第五天面积面积(m(m2 2) )7 76.996.996.986.986.976.976.986.98BA 解析:第(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时间14:00时,太阳从该地正南方射入窗户,此时该地地方时为12:00,因此该地经度为90°E,结合其纬度可知,该地位于青藏高原。

第(2)题,由表格中窗影面积先变小后变大的变化可知,此时该地正午太阳高度先变大后变小,经过北半球夏至日此时地球公转速度较慢;该地白昼较长,昼长变化为先变大后变小名师指津】注意不同日期日出方位的同时,还需注意日出时刻必须两者吻合,才符合设问要求 【跟踪训练6】(2016·怀化市调研)下图中白点是在美国同一地点全年不同月份部分日期早上8:30拍摄的太阳曝光照片甲、乙、丙是在两分两至日内从日出到上午8:30对太阳连续曝光拍摄而成的光弧据此,完成(1)~(2)题1)拍摄镜头朝向( )A.东北 B.西南C.东南  D.西北(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光弧拍摄日日落时直立旗杆影子指向东南方B.甲光弧拍摄日美国朝南开窗的房间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达全年最大值C.乙光弧拍摄日北京应在北京时间6:00日出D.丙光弧拍摄日武汉的白昼达一年中最长CA 解析:第(1)题,美国位于北半球,夏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大,冬至日正午太阳高度最小,春、秋分正午太阳高度居中,故甲、乙、丙依次对应夏至日、二分日、冬至日的太阳视运动美国夏至东北日出、二分日正东日出、冬至东南日出据图可知拍摄镜头朝向乙、丙所示光弧之间,即正东与东南之间,故拍摄镜头朝向东南。

第(2)题,由上题分析可知,甲、乙、丙依次对应夏至、二分日和冬至美国夏至日落西北,旗杆影子朝向东南A正确;美国夏至正午太阳高度最大,朝南开窗的房间内正午阳光照射面积达全年最小值,B错;北京时间是东八区的区时,而非北京的地方时,故二分日北京日出的时刻不是北京时间6时,C错;武汉冬至日的白昼达一年中最短,D错考向预测】在摒弃计算繁琐的抽象光照图的命题理念指导下,同样能考查考生空间思维的太阳视运动受到了命题者的青睐该考点多以生活中的景观图为情境,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太阳方位推断季节、南北半球位置等题型以选择题为主 【典例图示】北极点上的中国结影子景观图知能提升知能提升 【名师析图】物体影子景观图的判读主要掌握两个方面:1.物体影子的长短(1)物体影子长短与太阳高度成反相关;(2)正午时的物体影子为一天中的最短;(3)北回归线及其以北地区,物体影子在夏至日正午时达到一年中的最短;南回归线及其以南地区,物体影子在冬至日正午时达到一年中的最短4)南北回归线及其之间地区,当太阳直射该地时,物体影子达到一年中的最短2.物体影子的方位(1)非极点地区的物体影子朝向与太阳方位关于物体对称分布;(2)北极点的物体影子朝向正南;南极点的物体影子朝向正北。

如图示中国结影子较长,说明此时太阳高度角较小;因为中国结位于北极点上,故影子朝向正南,拍摄者位于中国结正南 【迁移应用】【例题】(2017·湖南衡阳八中高三月考)4月16日北京时间15:30,王先生在武汉某动车站拍摄照片,此时正好一列动车启动出发,据图判断该列车的行驶方向是(  )A.东南 B.西南  C.东北  D.西北思维点拨:根据主要城市分布可以推断武汉位于110°E以东的东八区内;注意关键词信息的提取,由此时是“北京时间15:30”,可以推断武汉所在东八区都位于该日的下午;根据一天中太阳所处方位变化:北回归线以北地区上午太阳处于东南、中午正南、下午处于西南,那么此时太阳位于西南方;根据日影朝向与太阳所处方位相反,而图中人影和列车车头平行且朝向相反,可以判定列车行驶方向为西南方向。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