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

上传人:夏** 文档编号:570325350 上传时间:2024-08-03 格式:PPT 页数:16 大小:4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 第一单元《书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ppt(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把、了解陆游的生平,知人论世,披文入情,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握作者的思想感情。2、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通过对南宋朝代背景的了解,掌握南宋爱国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诗人和词人的思想感情。3、引导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引导学生初步鉴赏诗歌的语言、表现技巧。4、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学习陆游的爱国精神和人格力量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陆游(陆游(陆游(陆游(11251210112512101125121011251210),字务观,号),字务观,号),字务观,号),字务观,号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放翁。汉族,越州山阴(

2、今浙江绍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放翁。汉族,越州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兴)人。南宋诗人。少年时即受家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庭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试,为秦桧所黜。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

3、家乡,但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至宝章阁待制。晚年退居家乡,但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收复中原信念始终不渝。创作诗歌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很多,今存九千多首,内容极为丰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富。抒发政治抱负,反映人民疾苦,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风格雄浑豪放;抒写日常生活,也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多清新之作。

4、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多清新之作。词作量不如诗篇巨大,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但和诗同样贯穿了气吞残虏的爱国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主义精神。杨慎谓其词纤丽处似秦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观,雄慨处似苏轼。著有剑南诗剑南诗剑南诗剑南诗稿稿稿稿渭南文集渭南文集渭南文集渭南文集南唐书南唐书南唐书南唐书老老老老学庵笔记学庵笔记学庵笔记学庵笔记等。等。等。等。写作背景写作背景此诗作于孝宗淳熙十三年此诗作

5、于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春,这春,这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时陆游退居于山阴家中,已是六十二岁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的老人。从淳熙七年起,他罢官已六年,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挂着一个空衔在故乡蛰居。直到作此诗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时,才以朝奉大夫、权知严州军州事起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用。因此,诗的内容兼有追怀往事和重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新立誓报国的两重感情。书书愤愤陆陆 游游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

6、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解解 题题书:写书:写愤:愤懑,悲愤愤:愤懑,悲愤 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前两联回忆过去,抒写他的抗敌抱负。“气如山气如山”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一语提挈全诗,须重读;“楼船楼船夜雪夜雪” “” “铁马秋风铁马秋风”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写诗人的向往,要用炽热的感情读出。热的感情读出。 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后两联侧重写现在。“塞上塞上”两句集中两句集中表现了诗人的悲愤;表现了诗人的悲愤;“出师出师”两句是诗人以两句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诸葛亮自况,矢志北伐,死而后已。

7、 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这首诗的基调是悲愤,然而并不绝望,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还有豪壮的感情蕴藉其中。 诗歌的感情基调诗歌的感情基调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这一联忆过去,塑造了诗人早年的自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我形象。那时他有满腔的爱国热忱,却不懂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得世道的艰难,遥望着北方被金人占领的中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原地带,胸中的愤恨郁积如山。这是暗写他欲图恢复失地。欲图恢复失地。“世事艰世事艰”,暗指投降派把,暗指投降派把持朝政,这是为下文持朝政,

8、这是为下文“空自许空自许”作铺垫。从作铺垫。从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章法上说,点了诗题中的“愤愤”字。字。 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这一联将诗人的恢复之志具体化。瓜洲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渡击退金兵的进犯,大散关失而复得,这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表明南宋人民有力量保卫自己的国土。诗人用人用“楼船夜雪楼船夜雪”“铁马秋风铁马秋风”形象地概形象地概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括了这两次胜利的战斗,可见他当年很想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投身到这样的战斗中去。这两次战斗都发生在绍兴

9、三十一年生在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年),当时诗人才,当时诗人才36岁。岁。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此联说现在,抒岁月蹉跎、壮志未酬的感慨。壮志未酬的感慨。“塞上长城塞上长城”,点明诗人之志。,点明诗人之志。“空自许空自许”,跟跟“世事艰世事艰”照应,是对投降派照应,是对投降派的愤怒指责。的愤怒指责。 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这是诗的表达方式,实际上是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诗人以诸葛亮自况。诸葛亮在后后出师表出师表曾说过曾说过“鞠躬尽瘁,死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后已”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的话,诗人正是以此自勉,表明他至死也

10、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表明他至死也不会放弃恢复中原之志。志。 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这首诗是诗人几十年生活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经历的生动概括。它借北望中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原,回顾了青年时的凌云壮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和火热的战斗生活。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 探究主题探究主题拓展:诗题为书愤,就全诗来看作者有哪些可“愤”之事?这些“愤”的根源是什么?所愤之一:“愤”于金人占我河山。所愤之二:“愤”于投降派把持朝政,朝廷“主和”,阻挠北

11、伐。所愤之三:“愤”于壮志难酬、请缨无路。(诗人年轻时认为自己就像万里长城一样,可以抵挡千军万马。可入仕以后多次因力主抗金而被罢官,壮志难酬、请缨无路。)所愤之四:“愤”于岁月蹉跎,年华空老。(早年豪气如山,以“塞上长城”自许,如今已两鬓斑白,祖国山河依然破碎,广大人民依然受难。)所愤之五:“愤”于南宋朝廷畏敌如虎、苟且偷安、无人领军。这五“愤”的根源,其实全在于南宋朝廷“主和派”。因为他们是抗金救国的绊脚石,是绞杀爱国力量的刽子手。本诗主要表现手法。对比手法:诗中的“愤”,主要通过两个对比表现出来。一是理想和现实的对比:诗人北望中原,豪气如山,自以为是“塞上长城”,然而世事多艰。理想被现实击得粉碎。二是诗人早年形象与晚年形象的对比:早年气壮如山,“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何等豪迈,如今对镜自照,衰鬓苍颜,岁月不居,年华空老!而这一切的根源就是朝廷的主和派,诗人心中之“愤”焉得不涌上笔端?借古讽今:诗中对诸葛亮的高度颂扬,实则是对南宋朝廷苟且偷安、偏安江南的愤恨。颂古在于非今,落笔千载以上,旨在千载以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