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

上传人:新** 文档编号:570254236 上传时间:2024-08-03 格式:PPT 页数:230 大小:18.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_第1页
第1页 / 共230页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_第2页
第2页 / 共230页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_第3页
第3页 / 共230页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_第4页
第4页 / 共230页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_第5页
第5页 / 共2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基础理论:中药学(2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中 药药 学学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提提 纲纲总 论各 论总总 论论中药能作什么?中药能作什么?能治病能保健能美容一、相关概念一、相关概念1.1.什么是中药?什么是中药? 中药中药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认识和应用的药物。中药的内涵中药的内涵指导理论指导理论 中医理论用途用途 防病、治病物质来源物质来源 天然药物(植物、动物、矿物) 简单加工品(物理、化学、生物加工)2.2.什么是中药学?什么是中药学? 是研究中药的基本理论和各种中药的来源、采集、炮制、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等知识的一门学科。n神农尝百草史记载:神农以赭鞭鞭草木,始尝百草,始有医药。n中药是人民群

2、众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二、中药的起源二、中药的起源 中药起源图解尝百草主动尝试偶然中毒口述至文字知性能 效佳、微毒效差、剧毒淘汰反复实践知疗效反复实践指导实践检验理论理论肯定 三、中药学发展概况三、中药学发展概况n东汉神农本草经 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n南朝雷公炮制论 第一部制药专著第一部制药专著n唐新修本草 世界最早的药典世界最早的药典n明本草纲目 载药载药1892种,科学巨著种,科学巨著四、中药的来源四、中药的来源n根据物质来源划分、植物类、植物类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动物类、动物类全虫、角、甲片、皮、贝壳、甲壳、胆、病理产物、 n 粪便 、矿物类、矿物类 硫化物、

3、氧化物、卤化物 碳酸盐、硼酸盐、硫酸盐n根据地理位置来源划分云广川藏东北江浙 海 外道地药材?道地药材?特定地区、特定气候、土质生长的优质药材。 如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如内蒙的黄芪,东北的人参、细辛、五味子,宁夏的枸杞子细辛、五味子,宁夏的枸杞子五、中药采集五、中药采集n 用药法象:用药法象:“凡诸草木昆虫,产之有地;根叶药实,采之有时。失其地则性味少异,失其时则性味不全。”u植物类中药的采收植物类中药的采收 全草 叶类n 花类 果实和种子类药材 根和根茎类药材 树皮或根皮类药材u动物类中药的采收动物类中药的采收u矿物类中药的采收矿物类中药的采收根据需要药效最高六、中药的炮制六、中药的炮制

4、n定义定义 根据临床用药的目的以及储存、配方或制剂的不同,并结合药材的自身特点,进行必要的加工处理,称为炮制。也即是一项传统的制药技术。n炮制目的炮制目的 1 1、增加药效:、增加药效:如醋元胡可使止痛作用增强 2 2、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烈性或副作用:降低或消除药物毒性、烈性或副作用:如炮附子 3 3、转变药物的性能:转变药物的性能:如生地与熟地 4、矫臭和矫味 5、便于制剂和贮藏 6、除去杂质和非药用部分n炮制方法炮制方法修制修制(非火非水)水制水制火制火制水火共制水火共制纯净、粉碎、切制水飞、洗、淋、泡、漂、浸、润。水飞:水飞:借药物在水中的沉降性质分取药材极细粉末的方法。用火加热处理药

5、物的方法,有炒、炙、煅、煨、烘焙等既要用水又要用火七、中药的性能七、中药的性能The Characters and Function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Drugs中药性能中药性能:是对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又称药性。 四气五味归 经升降浮沉毒 性性能性能核核心心理理论论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能中药的性状中药的性状概念概念中药作用的基本性质和特征的高度概括是指药物形状、颜色、气味、滋味和质地等外在特征参照物参照物机体反应药物自身研究性质研究性质化学反应物理现象中药的性能性能不等于性状性状n中空疏气发表(苏梗、荷梗、木通)n诸花皆散(红花、玫瑰花、辛夷)n介

6、类潜阳(石决明、牡蛎)n虫类搜风(地龙、蜈蚣、全蝎)n种仁滑肠(牛蒡子、桃仁、火麻仁)n芳香通气(藿香、砂仁、陈皮)n根多补益(人参、何首乌)n刺善祛风(钩藤、蒺藜)n藤类通络(夜交藤、络石藤)n血肉填精(鹿茸、鳖甲)中药中药性状性状影响影响性能性能 (一)(一)四气五味四气五味u四气四气 1. 1.定义:定义:四气即温温热热寒寒凉凉四种药性,又称作四性四性。是根据 药物作用于机体所发生的反应概括出来的。 2. 2.平性药平性药:指药物的寒热之性不明显。 3. 3.四气与作用:四气与作用: 温热药温热药温中、散寒、助阳、益气 寒凉药寒凉药清热、泻火、解毒、平肝 u五味五味1.1.定定义义:就是

7、药物的辛辛、甘甘、酸酸、苦苦、咸咸五种不同的味道(臭觉和味觉)。此外还有淡淡味味和涩涩味味。淡淡附于甘,涩涩附于酸,故习称五味。 2 2、五味作用、五味作用 五味五味辛辛发散、行气、活血、开窍甘甘补益、和中、缓急酸(涩)酸(涩)收敛、固涩咸(淡)咸(淡)软坚散结、泻下、渗湿、利尿泄泄清泄、降泄、通泄燥湿燥湿苦苦u如何运用四气、五味如何运用四气、五味 气与味合参气与味合参:四气、五味从不同角度说明药物作用,二者合参才能较全面地认识药物的作用和性质。 辛温解表风寒感冒辛凉解表风热感冒 辛辛n (二)(二)升降浮沉升降浮沉n 脏腑功能及各种疾病在发病机理和证候表现上的趋势不同。 n 向上呕吐、咳喘向

8、下泻痢、崩漏、脱肛向外虚汗向内表证不解、疹毒内攻n1.1.升降浮沉的定义升降浮沉的定义 药物在人体内作用的趋势升浮和沉降2.2.升降浮沉的作用升降浮沉的作用升浮升浮向上向外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 开窍沉降沉降向下向内泻下、清热、利尿渗湿、重镇 安神、消导积滞、降逆、收敛、止咳平喘3.3.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关系升降浮沉与四气五味关系4.4.升降浮沉的临床指导意义升降浮沉的临床指导意义 可以更好地指导临床用药,以纠正机体功能的失调;或因势利导,有助于祛邪外出。升、浮沉、降味:味:辛、甘气:气:温、热味:味:苦、酸、咸气:气:寒、凉n(三)(三)归经归经n nn 1.1.定义定义:归是作用的归属

9、,经是脏腑经络的概称,指药物对于机体某些脏腑经络的疾病有特殊的治疗作用。肝火肺火心火肾火脾胃湿热寒性药物龙胆草石膏黄连黄柏茵陈蒿2.2.依据:依据: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以所治具体病证为 依据。如:肺脏病变症状:咳嗽、气喘、胸闷、气短 用药:桔梗、杏仁归肺经3.3.归经理论的临床意义归经理论的临床意义提升疗效。协调脏腑功能。(四)有毒无毒(四)有毒无毒 1.1.毒的定义毒的定义:分广义、狭义 1 1)狭义的毒)狭义的毒指用药后引起机体损害性反应,往往因用药剂量过大或用药时间过长而引起,与人的体质因素也有关。 2)广义的毒 药物的总称 药物的偏性 2. 2.确定有毒无毒的依据确定有毒无毒的依据

10、 1)药物是否含有有毒成分(偏性突出) 乌头:乌头碱 蟾酥:巨毒 2)用量是否适当,服药方法是否正确。八、中药的应用八、中药的应用配配伍伍禁禁忌忌煎煎服服法法(一)配伍配伍1.1.定义:定义:根据药物性能和临床治疗的需要,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中药配合应用的方法称为“配伍”。相使(增效)相使(增效)相须(增效)相须(增效)相恶(减效)相恶(减效)相畏(减毒)相畏(减毒)相杀(减毒)相杀(减毒)相反(增毒)相反(增毒)配伍关系配伍关系单行单行2.2.基本配伍基本配伍 单行:单行:单味药,无须配伍。 相须:相须:两种功效相似的药同用,互相增强疗效。 (并列关系并列关系,如石膏与知母;乳香与没药) 相使

11、:相使:有共性的药同用,辅药增强主药疗效。 (主次关系主次关系,如茯苓与黄芪,黄芪可增强茯苓利 水作用) 相畏:相畏:一种药物的毒性受到另一种药物的抑制。 (半夏畏生姜) 相杀:相杀:一种药物能抑制另一种药物的毒性。 (生姜杀半夏) 相恶:相恶:一种药物能降低另一种药物的功效。 (莱菔子可降低人参的补气功效) 相反:相反:二药合用,产生或增强毒性或副作用。 (半夏增加乌头的毒性)3.3.配伍关系的目的与使用原则配伍关系的目的与使用原则增强疗效增强疗效相须、相使充分利用充分利用降低毒性降低毒性相畏、相杀降低疗效降低疗效相恶避免或严禁避免或严禁增强毒性增强毒性相反配伍禁忌配伍禁忌“十八反”本草名言

12、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本草名言十八反,半蒌贝蔹及攻乌。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藻戟芫遂俱战草,诸参辛芍叛藜芦。“十九畏”妊娠禁忌妊娠禁忌、原理:有损胎元,有损母体,有损产程、分类:禁用毒性较强或药性猛烈的药物慎用通经祛瘀、行气破滞以及辛热的药物饮食禁忌饮食禁忌(忌口)(二)禁(二)禁 忌忌(三)煎服法1、煎药法、煎药法用具用具用水用水火候火候方法方法一付药煎两次,两次药汁混合,分两次饮服 砂锅,忌铁锅 水质纯净,漫过药物cm先武后文2.2.内服药用药法内服药用药法方法方法温服时间时间滋补药和对胃肠刺激较大的药物饭后服驱虫药和泻下药空腹服截疟药发作前2小时服安眠药睡前0.51小时服次数

13、次数般早晚两次各各 论论第一章 解表药Drugs for Treating Exterior Syndromes一、含义一、含义 凡以解除表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解表药。 功 效:发散表邪 适应证:邪在皮肤、肌肉、筋脉及肺系疾病初期的病证。二、性味、归经特点二、性味、归经特点 辛味,主入肺、膀胱经三、衍申作用及适应证三、衍申作用及适应证 水肿、咳喘、皮肤病初起、关节痛等。发汗,邪随汗出发汗,邪随汗出解表药四、解表药分类四、解表药分类 辛温解表药麻黄、桂枝、防风等 辛凉解表药薄荷、金银花、连翘等解表药 辛温解表药辛温解表药 性性 味:味:辛、温功功 效:效:发散风寒适应证:适应证:外感风寒证:

14、恶寒重,发热轻,头身疼痛, 无汗或有汗,苔白,脉浮紧等;常用药:常用药:麻黄、桂枝、紫苏(子、叶、梗)、荆芥、 防风、白芷、细辛、葱白、生姜等。辛温解表药麻 黄(地上部分)处方用名:处方用名: 麻黄,麻黄绒,炙麻黄绒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微苦,温。归肺,膀胱经。辛温解表药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麻黄峻汗表实寒,风水痹痛与咳喘麻黄峻汗表实寒,风水痹痛与咳喘 发汗解表发汗解表风寒实证:常与桂枝相须为用 风寒喘咳(三拗汤)宣肺平喘宣肺平喘喘咳实证:寒饮喘咳(小青龙汤) 肺热喘咳(麻杏石甘汤) 利水消肿利水消肿水肿兼有表证(越婢加术汤)温经止痛温经止痛风湿痹痛,阴疽及痰核等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3

15、-10g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多汗及体虚者慎用附:麻黄根:具有敛汗的作用。附:麻黄根:具有敛汗的作用。麻 黄(地上部分)辛温解表药桂桂 枝枝(用桂树的嫩枝)(用桂树的嫩枝)处方用名:处方用名:桂枝,蜜桂枝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 肺,膀胱经辛温解表药功效应用功效应用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桂枝温卫善解肌,温经通脉化水气 表实无汗(麻黄汤)1.发汗解表发汗解表风寒表证 表虚有汗(桂枝汤) 风寒湿痹(桂枝附子汤)2.温经止痛温经止痛寒凝血滞诸痛证 胃寒腹痛(小建中汤) 血寒经闭,痛经(温经汤) 胸痹心痛(枳实薤白桂枝汤)3.助阳化气助阳化气阳虚水肿。桂桂 枝枝辛温解表药用法用量用

16、法用量:3-10g使用注意使用注意 外感热病,阴虚火旺,血热妄行忌用本品辛温助热,易伤阴动血 孕妇及月经过多者慎用麻黄与桂枝的功效比较麻黄与桂枝的功效比较桂桂 枝枝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麻黄麻黄发汗解表辛散苦降,重在宣肺平喘,并能利水、通滞桂枝桂枝辛甘助阳,重在助阳化气,并能活血、通脉 辛温解表药 紫紫 苏苏 (叶) 附:苏梗、苏子处方用名:处方用名:紫苏、苏叶、苏梗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温。归肺、脾经辛温解表药紫紫 苏苏功效应用:功效应用: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紫苏散寒兼理气,风寒气滞两相宜 1 发汗解表发汗解表外感风寒,咳嗽痰多(杏苏散) 气滞胸闷(香苏散) 行气和胃行气和胃脾

17、胃气滞、胸闷呕吐 解解毒毒鱼蟹毒 安安胎胎气滞胎动不安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 ,3-10g。不宜久煎。 辛温解表药荆荆 芥芥 (地上部分,附荆芥穗)(地上部分,附荆芥穗)性性 味:味:辛 温归归 经经:肺、肝经辛温解表药荆荆 芥芥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微温。归肺、肝经功效应用功效应用: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荆芥辛散肌表邪,感冒痒疹及出血 1解表解表外感表证(性平和) 风寒者(荆防败毒散) 风热者(银翘散)2透疹透疹麻疹不透(透疹汤);风疹瘙痒(消风散)3消疮消疮疮疡初起兼有表证 偏风寒(败毒散) 偏风热(银翘败毒散)4止血止血吐血、纽血、便血、痔血、崩漏下血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3-

18、10g 不宜久煎辛温解表药防防 风风(根)性性 味:味:辛甘温归归 经:经:归膀胱、肝、脾经辛温解表药防防 风风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膀胱、肝、脾经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防风辛散表里风,胜湿疗痹止风痉 祛风解表祛风解表本品微温而不燥、甘缓而不峻, 为风药中润剂 胜湿止痛胜湿止痛风湿痹痛(蠲痹汤)止止痉痉破伤风(玉真散) 止止泻泻肝郁乘脾,腹痛泄泻(痛泻要方) 止止血血肠风下血(槐花散)辛温解表药细细 辛辛(用全草)(用全草)性味:性味:辛温归经:归经:归心、肺、肾经辛温解表药细细 辛辛功效应用:功效应用:细辛散寒鼻窍通,诸般寒痛肺饮通细辛散寒鼻窍通,诸般寒痛

19、肺饮通 发表散寒:发表散寒:治风寒感冒,鼻塞头痛,牙痛身痛等证, 配防风、白芷。 祛风止痛:祛风止痛:用于风寒湿侵袭关节所致关节疼痛,屈 伸不利(关节炎)等证,常配桂枝、防风 等药。温肺化痰:温肺化痰:用于肺寒咳喘,痰多清稀等证。辛温解表药用量:用量:3克,一般小于3克,古人云“细辛不过钱”,反藜芦。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含挥发油,具有镇静作用,动物试验证明大量应用对呼吸中枢初期呈现兴奋,渐致中枢麻痹,最后呼吸停止而死亡,故不宜过量使用。细细 辛辛辛温解表药白白 芷芷(用根)(用根)性味:性味:辛温。归经:归经:归肺、胃、大肠经。辛温解表药功效应用:功效应用:白芷通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白芷通

20、窍止额痛,燥湿止带消痈脓 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散风除湿、通窍止痛:用于风寒湿盛之前额疼 痛,牙痛,眉棱骨痛以及鼻炎、鼻窦 炎等证。头风痛胶囊头风痛胶囊(单味白芷)。消肿排脓:消肿排脓:治疗各种疮疡肿毒,常配银花、赤 芍、贝母等。用量:用量:310克。 白白 芷芷辛温解表药辛凉解表药辛凉解表药 性性 味:味:辛凉 功功 效:效:发散风热 适应证:适应证:用于发热重,恶寒轻,有汗或无汗, 口渴咽痛,苔微黄,脉浮数的外感风 热证。 常用药:常用药:金银花、桑叶、菊花、薄荷、蝉蜕、 牛蒡子、柴胡、蔓荆子、升麻、葛根等。辛凉解表药桑桑 叶叶(用叶,深秋霜降后采摘)(用叶,深秋霜降后采摘)性味:性味:甘、苦

21、归经:归经:归肺、肝经辛凉解表药桑桑 叶叶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桑叶清肺兼平肝,风热燥咳目昏眩桑叶清肺兼平肝,风热燥咳目昏眩 疏散风热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桑菊饮)清肺润燥清肺润燥肺热燥咳(桑杏汤)平肝明目平肝明目目赤涩痛、多泪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5-10g或入丸散 辛凉解表药附:桑桑 枝:枝:清热祛风通络,治疗关节红肿热痛,如 急性风湿性关节炎。桑桑 椹:椹:滋补肝肾、润肠通便,治疗血虚白发, 头痛,便秘等证。桑白皮:桑白皮:桑树的根皮,功用化痰止咳,用于治疗 肺热咳嗽,痰多色黄等证。桑桑 叶叶辛凉解表药菊菊 花花( (白菊花、黄菊花、杭菊花、滁菊花等)白菊花、黄菊花、杭菊花、滁菊花等)性

22、味性味: :辛甘苦,归经:归经:微寒,归肺、肝经辛凉解表药菊菊 花花功效应用:功效应用:菊花疏散风热咳,明目平肝热毒解菊花疏散风热咳,明目平肝热毒解 疏散风热:疏散风热:风热感冒(桑菊饮)。平肝明目平肝明目:肝阳上亢或风热之头痛,眩晕,目赤 肿痛或两眼昏花。(明目地黄丸)用量:用量:1015克。 偏方:桑叶为末,空腹温米饮调下治盗汗。偏方:桑叶为末,空腹温米饮调下治盗汗。 辛凉解表药 附:野菊花附:野菊花 性性 味味:苦寒, 功功 效:效:清热解毒、平肝明目 适应证:适应证:痈肿疮毒及肝阳上亢之头晕目眩。 参参考考资资料料:能使外周血管扩张而有降压作用,配草决明降压、降脂;制成野菊花栓,肛门用

23、药以治疗妇科炎症。菊菊 花花辛凉解表药性味:性味:辛、凉,归经:归经:归肺、肝经。薄薄 荷荷(用茎叶)(用茎叶)辛凉解表药功效应用:功效应用:蝉蜕轻透止痒奇,疏肝解郁又退翳蝉蜕轻透止痒奇,疏肝解郁又退翳疏散风热、利咽疏散风热、利咽:外感风热感冒、咽痛(桑菊饮)。疏肝解郁:疏肝解郁:肝郁气滞所致胁肋胀满(逍遥散)明目退翳:明目退翳: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蝉花散)用用 量:量:36克,宜后下。 薄薄 荷荷辛凉解表药牛蒡子牛蒡子(果实)(果实)别名:别名:恶实、鼠粘子、黍粘子、大 力子、毛然然子、黑风性味:性味:辛苦寒归经:归经:归肺、胃经。辛凉解表药功效应用:功效应用: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24、牛蒡透疹散风热,解毒利咽疗痄腮 疏散风热、利咽:疏散风热、利咽:外感风热之发热,头痛,咳嗽, 咽喉肿痛(银翘散)。透透 疹:疹:麻疹初期,透发不畅(透疹汤)。解毒散肿解毒散肿:热毒疮肿、痄腮(普济消毒饮)用用 量:量:510克,性偏滑利。气虚便溏慎用。牛蒡子牛蒡子辛凉解表药蝉蝉 蜕蜕(蝉的皮壳)(蝉的皮壳)性味:性味:甘寒。归经:归经:归肺、肝经辛凉解表药蝉蝉 蜕蜕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蝉蜕轻透止痒奇,息风止痉又退翳蝉蜕轻透止痒奇,息风止痉又退翳疏散风热:疏散风热:外感风热之发热咽痛,声音嘶哑等症。透疹止痒:透疹止痒:风热外束,麻疹不透;风疹湿疹,皮肤瘙痒息风止痉:息风止痉:小儿高热痉厥,夜啼

25、不安或破伤风发痉等证。明目退翳明目退翳:目赤肿痛,翳膜遮睛(蝉花散)用用 量:量:3 31010克克 辛凉解表药葛葛 根根(用根)(用根)性味:性味:甘、辛、平归经:归经:归脾胃经。辛凉解表药 葛葛 根根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葛根解肌治项强,透疹生津升清阳葛根解肌治项强,透疹生津升清阳 风热(柴葛解肌汤)解肌退热解肌退热 表证发热,项背强痛 风寒(葛根汤)生津止渴生津止渴 热病口渴及消渴证(玉泉丸) 湿热泻痢(葛根芩连汤)升阳止泻升阳止泻 脾虚泄泻(白术七味散)透疹透疹麻疹初起,透发不畅(升麻葛根汤)辛凉解表药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葛根主要含淀粉。能扩张心脑血管,降低血糖,并有较强的解热作用,

26、对高血压引起的头痛项强有较好的疗效。葛葛 根根辛凉解表药柴柴 胡胡(用根或全草)(用根或全草)性味性味: :苦、微寒归经:归经:归肝、胆、脾经辛凉解表药处方用名处方用名:柴胡、北柴胡、南柴胡、醋柴胡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解少阳柴胡解热又疏肝,升举阳气解少阳 少阳证寒热往来(小柴胡汤) 和解退热 外感发热(柴葛解肌汤) 疏肝解郁肝郁气滞、胸胁疼痛、月经不调(逍遥散) 升阳举陷气虚下陷、久泻、脏器下垂(补中益气汤)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3-10g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肝阳上亢、肝风内动忌用;阴虚火旺忌用。柴柴 胡胡辛凉解表药清热药清热药HeatHeat- -clearin

27、g Drugsclearing Drugs一、含义一、含义 凡以清泄里热清泄里热,治疗里热证里热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清热药。二、性味特点:二、性味特点: 药性寒凉,入脏腑。 三、分三、分 类:类: 清热泻火气分热证 清热凉血营血分热证 清热解毒火毒热盛 清热燥湿湿热证 清退虚热阴虚发热 四、使用注意四、使用注意 1、辨证准确,只用于里热证。 2、苦寒易伤脾胃,脾胃虚寒者慎用 3、苦燥易伤津液,阴津不足者慎用。 4、寒凉生津,助湿恋邪,湿热者慎用,寒湿者忌用。 5、中病即止,以免损伤正气。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清热泻火药清热泻火药 性性 味:味:甘寒功功 效:效:清热泻火主主 治:治:

28、气分热证:高热,怕热,烦躁,口渴多饮等。常用药:常用药:生石膏、寒水石、知母、竹叶、芦根、决 明子(草决明)、青箱 子、密蒙花、夜明砂。清热泻火生石膏生石膏(矿石,(矿石,CaSO4)性味:性味:辛甘寒归经:归经:归肺胃经清热泻火石石 膏膏 处方用名处方用名 生石膏、煅石膏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石膏辛寒归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石膏辛寒归肺胃,除烦止渴高热退 气分实热常与知母相须为用(白虎汤)1 清热泻火 温邪渐入血分,气血两燔(化斑汤)除烦止渴 肺热喘咳(麻杏石甘汤) 胃火上炎,牙痛,牙龈肿痛(玉女煎)收敛生肌(煅用)疮疡不敛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15-60g,打碎先煎,外用适量使用注意使用注

29、意; ;脾胃虚寒忌用;阴虚内热忌用清热泻火知知 母母(用根茎)(用根茎)性味:性味:苦寒归经:归经:归肺、胃、肾经清热泻火知知 母母 清热泻火:清热泻火:用于外感热病,高热烦渴,常配生 石膏。 滋阴润燥滋阴润燥:用于阴虚发热,盗汗,常配黄柏、 生地。用用 量量:612克,有滑肠作用,脾虚便溏者不宜用。 清热泻火竹竹 叶叶(附竹茹)(附竹茹)性味性味:甘淡寒归经归经:归心、肺、胃经。清热泻火清心利尿除烦:清心利尿除烦:用于心火炽盛引起的口舌生疮, 尿少而痛等证,如急性泌尿系感 染,常配生地、木通、甘草梢 导赤散;用用 量:量:生用610克。竹竹 叶叶清热泻火芦根芦根(芦苇的地下根茎)(芦苇的地下

30、根茎)性味:性味:甘寒归经:归经:归肺、胃经清热泻火清热生津、止呕除烦:清热生津、止呕除烦:用于热性病初起或热邪伤 津引起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及肺热咳 嗽、呕吐等证。用量:用量:1530克芦芦 根根清热泻火决明子决明子(用种子,称草决明)(用种子,称草决明)性味:性味:甘苦咸微寒归经:归经:入肝、胆经清热泻火决明子决明子清肝明目:清肝明目:用于肝胆郁热所致目赤肿痛,畏光 流泪,常配菊花、黄芩治急性结膜 炎;配夏枯草治疗高血压。散风清热:散风清热:用于风热或肝火上炎之头痛。用用 量:量:69克,润肠通便,大便泄泻者忌用。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有降血压及降低胆固醇作用。 清热泻火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

31、清热燥湿药清热燥湿药性味:性味:苦寒,功效:功效:清热燥湿,主治:主治:黄疸、痢疾、泄泻、湿疹带下, 痈肿疮毒等证。常用药:常用药:黄芩、黄连、黄柏、栀子、 龙胆草、苦参、秦皮、白癣皮。清热燥湿黄黄 芩芩(用根)(用根)性味:性味:苦寒归经:归经:归肺、胆、大肠经清热燥湿黄黄 芩芩清泻肺火:清泻肺火:肺热咳嗽,痰多色黄,常配桑 白皮、鱼腥草等。清大肠湿热:清大肠湿热:湿热郁滞之下痢脓血,里急 后重,常配白头翁、黄连等。清热安胎:清热安胎:血热之胎动不安,常配白术增 强安胎之效。用量:用量:510克 清热燥湿黄黄 连连(用根)(用根)性味性味:苦寒归经:归经:归心、肝、胃、大肠经清热燥湿黄黄 连

32、连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黄连燥湿清心火,胃火痢疾疮毒瘥 清心除烦:清心除烦:心火亢盛之心烦不寐,高热神昏谵语, 常配栀子、莲子心等。清泻胃火:清泻胃火:胃火上炎之牙龈肿痛,口舌生疮以及 肝热胁痛,目赤肿痛,痈肿疮毒。清大肠湿热:清大肠湿热:用于湿热下痢,常配木香(香连丸)用用 量量:610克清热燥湿黄黄 柏柏(用皮)(用皮)性味:性味:苦寒。归经:归经:归肾、膀胱、大甩经。清热燥湿黄黄 柏柏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黄柏入肾主下焦,燥湿泻火虚热疗黄柏入肾主下焦,燥湿泻火虚热疗 清湿热:清湿热:用于湿热引起的痢疾、黄疸、带 下、泌尿系感染、皮肤湿疹等证, 常配白头翁、黄连

33、、栀子、茵陈;退虚热:退虚热:用于阴虚火旺之遗精、低热、盗 汗等证,常配知母、生地。泻火解毒:泻火解毒:热毒疮疡(黄连解毒汤)用量:用量:5-10克,外用适量 清热燥湿黄芩、黄连与黄柏的功效比较黄芩、黄连与黄柏的功效比较相同点不同点黄芩请热燥湿泻火解毒 善清上焦上焦湿热,泻肺火,并能止血安胎黄连 善清中焦中焦湿热,泻心火,并能除烦止呕黄柏善清下焦下焦湿热,泻肾火(虚热)清热燥湿栀栀 子子性味:苦寒归经:心、肝、肺、胃、三焦清热燥湿栀栀 子子功效应用:功效应用:栀子苦寒除烦躁,凉血通淋疸衄妙栀子苦寒除烦躁,凉血通淋疸衄妙泻火除烦发热,心烦不安。(栀子豉汤)清热利湿黄疸、淋证凉血止血血热妄行之吐血

34、、衄血、尿血等消肿止痛热毒疮疡,跌打损伤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有利胆和降低血中胆红素及降压作用。有利胆和降低血中胆红素及降压作用。清热燥湿龙胆草龙胆草(用根)(用根)性味:性味:苦寒归经:归经:归肝胆、膀胱经清热燥湿龙胆草龙胆草功效应:功效应:胆草燥湿泻肝胆,下焦湿热肝火炎胆草燥湿泻肝胆,下焦湿热肝火炎 泻泻肝肝胆胆实实火火:用于肝胆实火或湿热所致目赤肿痛,耳 聋耳肿,口苦咽干,胸胁疼痛等证,常配栀子、 黄芩、柴胡等龙胆泻肝汤。清清下下焦焦湿湿热热:用于下焦湿热之淋浊、带下、睾丸肿痛、 阴囊湿疹等证,常配黄柏、木通、车前子等药。用量:用量:3 3

35、9 9克克 清热燥湿 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药清热凉血水牛角水牛角(附犀牛角)(附犀牛角)性味:性味:苦咸寒归经:归经: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水牛角水牛角清热解毒定惊:清热解毒定惊:用于外感热病,邪入心包之高热、 神昏谵语,小儿惊厥抽搐等。凉血止血:凉血止血:用于内热亢盛,迫血妄行之吐血、衄 血等证。用量:用量:煎服,6-15g,锉末冲服,1-3g。 水牛角 力弱,常为犀角代用品 清热凉血解毒犀 角 力强清热凉血生黄地生黄地(用根)(用根)性味:性味:甘苦寒归经:归经:心、肝、肾经清热凉血 功效应用:功效应用:生地凉血养阴津,吐衄崩中热伤阴生地凉血养阴津,吐衄崩中热伤阴养阴生津:养阴生津:热病伤

36、阴,烦渴多饮;消渴病(糖尿病) 等口干,便干。凉血止血凉血止血:温病热入营血,神志异常;阴虚内热之 吐血、衄血、崩漏等证。用 量:用1030克。参参考考资资料料:含木蜜醇、葡萄糖成分,可促进血液凝固有凝血作用,同时可强心、利尿,降低 血糖。生地黄生地黄 清热凉血丹丹 皮皮(根皮根皮)性味:性味:辛苦寒归经:归经:归心、肝、肾经清热凉血丹丹 皮皮丹皮凉血散瘀血,内外痈肿骨蒸热丹皮凉血散瘀血,内外痈肿骨蒸热 清热凉血:清热凉血:热入血分之出血发斑、肠痈证。活血祛瘀:活血祛瘀:血瘀之闭经、跌打肿痛等证。 用量:用量:610克 清热凉血赤赤 芍芍(用根)(用根)性味:性味:苦,微寒归经:归经:归肝经清

37、热凉血赤赤 芍芍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尝赤芍凉血兼清肝,瘀滞肿痛经闭尝清热凉血:清热凉血:用于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等 证,常配生地、丹皮。散瘀止痛散瘀止痛:用于血瘀或血滞所致月经不调、痛经 及心胸痛。用用 量量:615克,反藜芦反藜芦,月经过多者慎用。 清热凉血紫紫 草草(用根)(用根)性味:性味:甘咸寒归经:归经:归心、肝经清热凉血紫草凉血又消斑,透疹收湿兼敛疮紫草凉血又消斑,透疹收湿兼敛疮凉血活血凉血活血:热病发斑解毒透疹解毒透疹:麻疹不透收湿敛疮收湿敛疮:痈疽疮疡、湿疹阴痒、水火烫伤用用 量:量:310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单味服用预防麻疹,制成紫草油外敷治烫伤、冻疮、皮炎

38、、湿疹、阴痒。紫紫 草草清热凉血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性性 味:味:苦甘寒功功 能:能:清热解毒 适应证:适应证:瘟疫、丹毒、痈疖、喉痹、痢疾等证, 即感染性疾病。常用药:常用药:金银花、连翘、蒲公英、板蓝根、 白头翁、紫花地丁、鱼腥草、败酱草、 马齿苋、红藤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药清热解毒金银花金银花(用花蕾,藤茎名忍冬藤)(用花蕾,藤茎名忍冬藤)性味:性味:甘寒归经:归经:肺、胃、心经清热解毒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内外清银花解毒散风热,痈肿毒痢内外清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外感热病,疮疖痈肿以及外科感染疾病等。凉血止痢:凉血止痢:热毒痢疾。用量:用量:1015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银花

39、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肺炎球菌、痢疾杆菌都有较强的抗菌作用,临床用于治疗多种感染性疾病。金银花金银花清热解毒连连 翘翘(果实,连翘心,种子)(果实,连翘心,种子)性味:性味:苦,微寒归经:归经:归心、胆经清热解毒连连 翘翘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疮家圣连翘解毒散肿结,清心透散疮家圣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长于清心火,散上焦风热消痈散结:消痈散结:疮家圣药(常与金银花相须为用)清心利尿清心利尿:热淋涩痛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6-15g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抗菌作用同银花,可增强毛细血管的抵抗力,减少炎症渗出, 清热解毒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金银花金银花清热解毒清热解

40、毒解毒力强解毒力强连翘连翘散结力优散结力优金银花与连翘的功效比较清热解毒蒲公英蒲公英(用全草)(用全草)性味:性味:苦甘寒归经:归经:归肝、胃经清热解毒公英解毒消痈肿,诸痈肿痛目赤痛公英解毒消痈肿,诸痈肿痛目赤痛 清热解毒:清热解毒:乳痈、肠痈、肺痈等利湿通淋:利湿通淋:湿热所致的尿路感染、黄疸;清肝明目:清肝明目:肝火上炎,目赤肿痛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10-30g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痢疾杆菌等有抗菌作用,可治疗流感、急性扁桃腺炎、流行性腮腺炎、尿路感染、传染性肝炎、急性胆囊炎等病。蒲公英蒲公英清热解毒板蓝根板蓝根、大青叶、青黛大青叶、青黛原植物:原植物:十字花科植物菘蓝

41、药材:药材:叶或根或色素粉末性性 味:味:苦寒归归 经:经:归心、肺、胃经清热解毒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的功效比较大青叶、板蓝根与青黛的功效比较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大青叶大青叶解毒消斑解毒消斑凉血化斑力强凉血化斑力强板蓝根板蓝根散结利咽效佳散结利咽效佳青青 黛黛清肝定惊功著清肝定惊功著清热解毒板兰根、大青叶、青黛板兰根、大青叶、青黛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对多种革兰氏阴性及阳性细菌均有抗菌作用,可治疗流感、流脑、乙脑、丹毒、斑疹伤寒、扁桃体炎、腮腺炎及肝炎等。 板兰根30克,甘草10克,煎服可以用治便秘。 清热解毒紫花地丁紫花地丁(用全草)(用全草)性味:苦辛寒归经:归心、肝经清热解毒疔疮肿

42、毒与痈疡,毒蛇咬伤亦能疗疔疮肿毒与痈疡,毒蛇咬伤亦能疗清热解毒、清热解毒、凉血消肿凉血消肿:乳痈、肠痈、丹毒等。解蛇毒:解蛇毒:用于毒蛇咬伤用用 量:量:1015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有广谱的抗菌作用。紫花地丁紫花地丁清热解毒白头翁白头翁(用根)(用根)性味:性味:苦寒归经:归经:归胃、大肠经清热解毒功效应用:功效应用:白头翁解毒凉血,热毒血痢归大肠白头翁解毒凉血,热毒血痢归大肠 清热解毒,止痢清热解毒,止痢:热毒泻痢,为治痢要药杀虫止痒杀虫止痒:阴痒(配秦皮)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6-15g;使用注意:使用注意:虚寒泻痢慎用白头翁白头翁清热解毒清虚热药清虚热药清虚热性味:性味:苦寒、芳

43、香。归经:归经:归肝胆经。青青 蒿蒿清清虚虚热热功功效效应应用用:青青蒿蒿透透散散阴阴分分热热,除除蒸蒸解解暑暑截截疟疟邪邪 清虚热:温邪伤阴,夜热早凉退骨蒸:阴虚发热,劳热骨解 暑:外感暑热,发热头痛截 疟:疟疾寒热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3-10g 不宜久煎青青 蒿蒿清清虚虚热热地骨皮地骨皮清清虚虚热热性味:性味:甘、淡、寒。归经:归经:归肺、肝、肾经功效应用功效应用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热止血妄行地骨皮凉血退蒸,清肺热止血妄行 退骨蒸阴虚潮热,骨蒸盗汗清肺热肺热喘咳凉血止血血热妄行的吐血衄血等养阴生津消渴内热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6-15g地骨皮地骨皮清清虚虚热热 补益药(补养药)补

44、益药(补养药)Tonics 凡以补益人体气血阴阳之不足,或增强人体机能活动,治疗各种虚证的药物,统称为补益药。 人体亏虚,概括起来不外气虚、血虚、阴虚、阳虚四个方面,补益药亦根据它的性能与应用范围分为: 补气药 补血药 补阴药 补阳药 补益药补气药补气药Qi Tonics 补气药性味多甘温,具有益气补虚的作用,可以补益脾肺,适用于肢体倦怠,食欲不振,脘腹胀满,大便溏稀,脱肛,少气懒言,言语低微,自汗等证。 补气药多偏温,凡实证、热证慎用。 常用药:人参、党参、黄芪、白术、山药、黄精、甘草、白扁豆、大枣等。补气药人人 参参(用根)(用根)性味:性味:甘,微苦,微温归经:归经:归肺、脾经补气药补气

45、药 气虚欲脱须人参,补气生津心神安气虚欲脱须人参,补气生津心神安 、大补元气元气虚脱证。 2. 补脾益肺脾肺气虚。 3. 生津止渴津伤口渴、消渴。 4. 安神增智气血不足引起的心神不安、失眠健忘(配养心安神药) 还可用治血虚、阳痿及正虚邪盛等证,均取本品气旺生血、气旺阳自强及扶正抗邪之功。用法用量用法用量人参入汤剂,510g;用于急重证,剂量酌增为1530g。宜文火另煎兑服。研末吞服,每次1.52g。 人人 参参党党 参参(用根)(用根)性味:性味:甘平归经:归经:归脾、肺经补气药补中益气,生津补中益气,生津:治脾胃虚弱,肺气不足,津伤口渴等证。用量:1015克参考资料: 能使红血球及血红蛋白

46、增高,治疗营养不良,缺铁性贫血,降压,与黄芪合用治疗蛋白尿。党党 参参补气药人参、西洋参、党参与太子参的功效比较人参、西洋参、党参与太子参的功效比较相同点相同点不同点不同点人参人参补气生津补气生津峻补之品,补气力强,善大补元气,还能补脾益肺,安神增智西洋参西洋参清补之品,补气之力不及人参,但长于养阴清火生津党参党参平补之品,补气力较缓,专补脾肺,并能养血太子参太子参清补之品,补气力弱,生津力好补气药黄黄 芪芪(用根)(用根)性味:性味:甘微温归经:归经:归脾、肺经补气药黄芪补气且升阳,固表利水亦托疮黄芪补气且升阳,固表利水亦托疮 托毒生肌托毒生肌用于气血不足之痈疽不溃或溃后久不收口。益卫固表益

47、卫固表用于肺气虚及表虚自汗,气虚外感诸证。利水消肿利水消肿用于气虚水湿失运的浮肿,小便不利补气升阳补气升阳用于脾胃气虚及中气下陷诸证。用量:用量:1030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含维生素 ,硒,可提高免疫,防癌。 补气药黄黄 芪芪白白 术术(用根)(用根)性味归经:甘微苦温,归脾、胃经甘微苦温,归脾、胃经 补气药白白 术术健脾燥湿:健脾燥湿:用于脾胃虚弱之腹胀便溏,水肿, 配黄芪、党参补中益气;配黄芩清热安 胎。固表止汗固表止汗:用于气虚卫外不固之自汗,配黄芪、 浮小麦。用量:用量:1012克。 补气药山药山药(用块根)(用块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肺、肾经甘平,归脾、肺、肾经 补气

48、药山山 药药山药补气又养阴,固精能治喘带遗山药补气又养阴,固精能治喘带遗补脾胃:补脾胃:用于脾胃虚弱、中气不足所致食少 倦怠,慢性腹泻等证。益肺肾:益肺肾:肾阴虚之遗精,白带过多;肺阴虚 干咳无痰。 本品补而不燥,双补气阴,为补气药中最为平和之药。 用量:用量:930克,水煎服或入丸散剂。补气药甘甘 草草(用根茎)(用根茎)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平,归十二经 补气药甘甘 草草甘草补气热毒清,止咳缓急调药性甘草补气热毒清,止咳缓急调药性 补脾益气、润肺止咳:补脾益气、润肺止咳:用于脾胃虚弱,倦怠食少,气短 乏力,大便溏稀等证,泻火解毒:泻火解毒:用于各种疮疡肿毒等证, 缓急止痛:缓急止痛:治胃脘

49、疼痛,痛经调调和诸药:和诸药:缓和其它药物的烈性及解毒,并协调诸药。用量:用量:39克炙甘草偏补脾益气生甘草偏清热解毒甘草梢用于尿道疾补气药补血药补血药Blood Tonics补血药补血药 补血药具有补血养血的作用,适用于血虚病证,如面色唇苍白,皮肤枯涩,头晕眼花,心悸健忘,失眠多梦及妇女月经不调,闭经等。 补血药药性滋腻,妨碍消化,湿热或脾胃虚弱,大便溏泻者忌用,常用药: 熟地、当归、白芍、阿胶、龙眼肉、何首乌、紫河车等。补血药熟地黄熟地黄(用块根)(用块根)性味归经:甘微温,归心、肝、肾经 补血药熟地补血滋阴精,血虚潮热精亏证熟地补血滋阴精,血虚潮热精亏证养血调经:养血调经:用于血虚及肝血

50、不足所致面色苍白,头 晕目眩,心悸心慌,月经不调,闭经等证,滋阴益肾:滋阴益肾:用于肾阴亏虚所致骨蒸潮热,盗汗遗精, 腰腿酸软,须发早白,消渴等证。用量:用量:10103030克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本品有强心、利尿及抑制血糖的作用。补血药熟地黄熟地黄(用块根)(用块根)当当 归归(用块根)(用块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甘温,归心、肝、脾经 补血药当当 归归补血活血全当归,调经止痛润肠秘补血活血全当归,调经止痛润肠秘补血活血、调经止痛:补血活血、调经止痛:用于血虚,月经不调,经闭 痛经,痈疮肿毒,肢体麻木等证。润肠通便:润肠通便:本品养血润燥,用于年老体虚大便秘结, 配生首乌、火麻仁、肉苁

51、蓉等。 用量:用量:615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含挥发油,对子宫有兴奋和抑制作用,并有抗维生素E缺乏症之作用。补血药白芍白芍(用根)(用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酸寒,归肝、脾经 补血药白白 芍芍 白芍补血善柔肝,调经止痛敛虚汗白芍补血善柔肝,调经止痛敛虚汗养血调经:养血调经:适用于月经不调、崩漏、行经腹痛。柔肝止痛:柔肝止痛:治血虚肝旺之头晕目眩及胸胁腹痛,四肢挛急等证,敛阴止汗敛阴止汗:阴虚盗汗及营卫不和的表虚自汗证。用用 量:量:1030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白芍总苷具有免疫调节作用,用于风湿免疫病的治疗; 芍药甘草汤的药理实验证明,对中枢性和末梢性肌肉痉挛以及因痉挛引起的疼痛有效。

52、 补血药阿阿 胶胶(驴皮去毛熬制成的胶块)(驴皮去毛熬制成的胶块)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平,归肺、肝、肾经 补补血血药药阿阿 胶胶阿胶补血止血好,滋阴润燥阴伤疗阿胶补血止血好,滋阴润燥阴伤疗 补补 血:血: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等止止 血:血:用于多种出血证。止血作用良好。滋阴润燥:滋阴润燥:用于阴虚证及燥证。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入汤剂,515g,烊化兑服; 止血常用阿胶珠,可以同煎。补血药龙眼肉龙眼肉(桂圆肉,用果实)(桂圆肉,用果实)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温,归心、脾经 补血药桂桂 圆圆补益心脾、养血安神:补益心脾、养血安神:用于心脾两虚,气血不 足所致惊悸健忘,失眠多梦等证。 配酸枣仁治

53、失眠。 配菖蒲、远志治健忘。用量:用量:1015克, 补补血血药药何首乌何首乌(用块根)(用块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甘涩,归肝、肾经 补血药何首乌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制何首乌补肝肾、益精血:制何首乌治肝肾精血亏虚,腰膝 酸痛,遗精带下,须发早白,头晕耳鸣,贫 血等证。润肠通便、解疮毒:润肠通便、解疮毒:生首乌治肠燥便秘,疮毒瘰疠。 用量:用量:1 1020克注:注:因生首乌可致肝损伤,现已很少使用。补血药补阴药补阴药Yin Tonics补阴药补阴药 性性 味:味:甘寒 功功 效:效:养阴生津润澡 适应证:适应证:阴虚证所致的口干,口渴,盗汗等。 常用药:常用药:沙参、麦门冬、天门冬、元参

54、、石斛、玉竹、枸杞子、女贞子、旱莲草、龟板、鳖甲。补补阴阴药药沙参沙参(用根,有南北沙参之分)(用根,有南北沙参之分)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寒,归肺、胃经补补阴阴药药南、北沙参南、北沙参南沙参润肺止咳:南沙参润肺止咳:用于肺阴虚之干咳无痰,久咳声哑, 配麦冬、贝母等。北沙参养胃生津:北沙参养胃生津:用于胃阴虚、津液不足之咽干口渴, 常配麦冬、花粉。 用量:用量:1015克反藜芦反藜芦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北沙参含生物碱,南沙参含皂甙,临床上可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肺结核、肺不张、肺脓疡、干燥综合征等证。 补补阴阴药药麦门冬麦门冬(用块根)(用块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心经 补

55、补阴阴药药麦门冬麦门冬养胃生津、润肺止咳:养胃生津、润肺止咳:适用于肺胃阴虚之咽 干口渴,干咳无痰,或咽喉疼痛等证, 常配沙参、川贝等药。清心除烦:清心除烦:治久病、热病伤阴之心烦心悸等 证。用量:用量:1012克克 补补阴阴药药天门冬天门冬(用块根)(用块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苦寒,归肺、肾经补补阴阴药药天门冬天门冬养阴清肺止咳:养阴清肺止咳:用于肺肾阴虚有热所喘, 咳痰不爽,或咳血,常配麦冬。 润肠通便:润肠通便:用于阴虚津液亏损所致口渴, 便秘等证。用量:用量:1012克 补补阴阴药药元元 参参(玄参,用根)(玄参,用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咸寒,归肾经补补阴阴药药元元 参参滋阴降

56、火、解毒软坚:滋阴降火、解毒软坚:用于阴虚火旺及热病伤 阴之口渴咽干,便秘,常与生地、麦冬 相配。用量:1015克,反藜芦补补阴阴药药补补阴阴药药石石 斛斛(用茎)(用茎)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胃、肾经补补阴阴药药石石 斛斛滋养胃阴、清热生津:滋养胃阴、清热生津:适用于热病伤津, 舌降烦渴,口燥唇干,或阴虚津 亏,虚热不退,常配麦冬、玉竹、 沙参等药。用量:用量:615克;鲜用1530克补补阴阴药药百百 合合(用干燥地下鳞茎)(用干燥地下鳞茎)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淡微寒,归心、肺经补补阴阴药药百百 合合润肺止咳:润肺止咳:用于肺燥阴虚所致干咳、久咳、 咽喉燥痛等证,常与川贝、麦冬、生地

57、、 桔梗相配。清心安神:清心安神:适用于热病后期,余热未清之烦 躁不安,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等证,常 与知母、生地相配。用用 量:量:1012克,风寒咳嗽忌用。补补阴阴药药枸杞子枸杞子(用果实)(用果实)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平,归肝、肾经补补阴阴药药枸杞子枸杞子功效应用功效应用 补肝肾,明目。 肾虚遗精(配熟地黄、沙苑子、菟丝子等) 肝肾阴虚,视力模糊(杞菊地黄丸) 消渴(配生地、麦冬、天花粉等) 用法用量用法用量 煎服,1015g补补阴阴药药补阳药补阳药Yang Tonics补补阳阳药药补阳药(助阳药)补阳药(助阳药)性性 味:味:甘温功功 效:效:温阳补肾适应证适应证:阳虚证候,畏寒,怕冷

58、,腰腿酸痛, 遗尿等。常用药常用药:鹿茸、巴戟天、仙灵脾、仙茅、续断、 杜仲、补骨脂、肉苁蓉、菟丝子、狗 脊补补阳阳药药巴戟天巴戟天(用根)(用根)性味归经:辛甘微温,归肾经辛甘微温,归肾经补补阳阳药药巴戟天巴戟天温补肾阳、强壮筋骨:温补肾阳、强壮筋骨:用于肾虚阳痿早泄, 女子宫寒不孕及小腹冷痛用量:用量:615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含维生素等成分,临床配仙茅、仙灵脾、知母、黄柏、当归等治疗妇女更年期,高血压等。补补阳阳药药仙灵脾仙灵脾(用茎叶,亦称淫羊藿)(用茎叶,亦称淫羊藿)性味归经:辛甘温,归肝、肾经辛甘温,归肝、肾经补补阳阳药药仙灵脾仙灵脾 祛风湿:祛风湿:用于肾虚或风寒湿所致之风湿

59、痹痛,四肢拘挛, 麻木等证,常与威灵仙、桂枝相配。温补肾阳、强壮筋骨:温补肾阳、强壮筋骨:用于肾虚阳痿,腰膝无力,尿频, 常与巴戟天、仙茅相配。用量:用量:615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1.为性神经兴奋药,有促进精液分泌作用。 2.动物试验证明:有降压作用。 补补阳阳药药杜仲杜仲(用树皮)(用树皮)续断续断(用根)(用根)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温,苦微温,归肝、肾经补补阳阳药药补肝肾、强筋骨、安胎:补肝肾、强筋骨、安胎:用于肝肾不足所致腰膝 酸痛,筋骨无力,胎动不安,配菟丝子、白 术预防或治疗习惯性流产。用量:用量:10101 15 5克克鉴别:鉴别: 杜仲补肝肾之力较续断为胜,并有降压作用

60、; 续断兼能通血脉,治风湿痛,关节不利,又可止血治崩漏。补补阳阳药药杜仲杜仲、续断续断肉苁蓉肉苁蓉(用茎)(用茎)性味归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甘咸温,归肾、大肠经补补阳阳药药 肉苁蓉肉苁蓉补肾壮阳:补肾壮阳:用于肾阳不足、精血亏虚之阳痿、早泄、腰 膝冷痛及女子不孕等证,常配菟丝子、熟地、 巴戟天等药。润肠通便:润肠通便:用于津枯肠燥便秘,配火麻仁、当归等药。用量:用量:10103030克克 补补阳阳药药第四章第四章 理血药理血药Drugs for Regulating Blood Conditions 理血药理血药 凡以调理血分疾病,疏通血脉,消散瘀血或止血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理血药。 理

61、血药分为行血、止血行血、止血药两类。理理血血药药行血药行血药 性性 味:味:辛温 功功 效:效:散瘀化滞,通行血脉,消肿止痛, 适应证:适应证:血液瘀滞所致的疼痛,癥瘕,痛经闭经 等症。 常用药常用药:川芎、丹参、桃仁、红花、益母草等。 行行血血药药川川 芎芎(用根茎)(用根茎)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温、归肝、心包经行行血血药药川川 芎芎活血活血 行气:行气:用于血瘀气滞之胁痛,腹痛,月经不 畅,经闭,痛经等症。常配当归、白芍、熟 地,如四物汤。散风止痛:散风止痛:用于外感头痛,身痛,风湿痛。常配 白芷、细辛、羌活等。用用 量:量:3-10克。 参考资料:参考资料: 有扩张血管,降低血压的作用

62、;另对大肠、痢疾、变形、绿脓杆菌等有抑制作用。 行行血血药药丹参丹参(用根)(用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微寒,归心、肝经行行血血药药丹丹 参参活活血血祛祛瘀瘀:用于血瘀之月经不调,经闭,痛经,腹部肿块等症。凉凉血血除除烦烦:用于热性病热伤营血之心烦不眠,胸闷刺痛等证。用量:用量:1010- -3 30 0克。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丹参能扩张外周血管、降压,用于冠心病、心绞痛。对肝炎或血吸虫病引起的肝脾肿大有缩小变软的作用。行行血血药药桃仁桃仁(用种子)(用种子)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甘平,归肝、心包经行行血血药药桃桃 仁仁破破血血祛祛瘀瘀:用于瘀血不行之经闭腹痛,腹部肿块及跌打损伤等证,常

63、配红花。润润燥燥滑滑肠肠:味甘能缓,滑润多脂,用于津枯肠燥之大便秘结,常配杏仁、麻仁。 用量:用量:6 6- -1 10 0克克。行行血血药药红红 花花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辛温,归心、肝经。行行血血药药红红 花花活活血血通通经经、祛祛瘀瘀止止痛痛:用于血瘀之经闭,痛经,胸腹疼痛,癥瘕肿块及产后恶露不尽等证,常配桃仁、当归、川芎、白芍。用量:用量:1012克,月经过多及孕妇忌服。行行血血药药止血药止血药一、含义 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主治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功效:制止体内外出血 适应证:出血证二、性味特点: 苦涩或甘,性温或寒,主入心、肝经,兼入脾经,均入血分。止止血血药药三、选

64、择用药及配伍 1、血热出血者:选择凉血止血药, 实证配清热泻火药和清热凉血药; 虚证配滋阴降火、潜阳药 2、瘀滞出血者:选择化瘀止血药,配行气活血药 3、出血过多,气随血脱者:选择收敛止血药,配大补元气药 4、虚寒性出血者,选择温经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配益气健脾温阳药四、使用注意 1、注意止血不留瘀 2、止血药多炒炭,但有些宜生用止止血血药药 大蓟大蓟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甘、凉。归心、肝经止止血血药药大蓟善治热出血,散瘀解毒消痈结大蓟善治热出血,散瘀解毒消痈结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之吐血、咯血、崩 漏、尿血、散瘀消痈热毒痈肿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10-15-30克,外用适量 大蓟大蓟止止血

65、血药药白茅根白茅根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寒。归肺、胃、膀胱经止止血血药药茅根甘寒凉血热,肺胃膀胱热均泻茅根甘寒凉血热,肺胃膀胱热均泻 、凉血止血血热出血之咳血、衄血、 吐血、尿血、清热利尿热淋、水肿、清泻肺胃肺热咳嗽胃热呕吐,热病 烦渴及湿热黄疸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生用30-60克,煎服15-30克白白 茅茅 根根止止血血药药三七三七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微苦、温。归肝、胃经止止血血药药三七化瘀善止血,内外出血痛伤跌三七化瘀善止血,内外出血痛伤跌 、化瘀止血、化瘀止血用于体内外多种出血,尤以有 瘀者为宜本品止血不留瘀,化瘀不 伤正,为止血良药、活血定痛、活血定痛跌打损伤,瘀滞疼痛,本

66、品为 伤科要药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研末服1-1.5克;煎服3-10克;外用适量三七三七止止血血药药茜草茜草止止血血药药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寒。归肝经茜草凉血化瘀血,通经疗伤止出血茜草凉血化瘀血,通经疗伤止出血 血热夹瘀的出血(配生地、丹皮)、化瘀止血无瘀滞者(配大蓟、侧柏叶) 血滞经闭(配当归、香附)、通经 跌打损伤(配红花、川芎) 风湿痹痛(配鸡血藤、海风藤)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茜草茜草止止血血药药白及白及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甘、苦、涩、微寒。归肺、胃、肝经止止血血药药白及白及止止血血药药白及止血靠敛涩,咳吐呕血及皲裂白及止血靠敛涩,咳吐呕血及皲裂 、收敛止血、收敛止血:体内

67、外多种出血。本品止血作用强,多 用于肺胃出血 、消肿生肌:、消肿生肌:疮痈肿痛、久溃不敛、手足皲裂(研末麻 油调涂)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3-10克;散剂,2-5克/次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反乌头消食药消食药一、含义 凡以消积导滞,促进消化为主要功效,主治饮食积滞证的药物,称为消食药。 功效:消积导滞 适应证:饮食积滞证二、性味特点: 甘平,作用缓和,主入脾、胃经三、选择用药及配伍 1、宿食停积,脾胃气滞者:配理气药 2、脾胃气虚,运化无力者:配健脾益胃药 3、素体脾胃虚寒者:配温里药 4、兼湿浊中阻者:配芳香化湿药 5、食积化热者:配清热药或苦寒轻下之品消食药消食药消消食食药药山楂山楂性味归

68、经:性味归经: 酸、甘、微温。归脾、胃、肝经消消食食药药山楂山楂山楂善消肉食积,胸腹痛泻兼化瘀山楂善消肉食积,胸腹痛泻兼化瘀 消食化积肉食积滞。本品为消化油腻肉食积滞之要药产后瘀阻腹痛 活血散瘀瘀滞胸胁疼痛泻痢腹痛 行气止痛疝气、睾丸肿痛消消食食药药处方用名处方用名麦芽、炒麦芽、焦麦芽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平。归脾、胃、肝经麦芽消化米面积,回乳消胀解肝郁麦芽消化米面积,回乳消胀解肝郁 、消食健胃米面薯芋食滞、回乳消胀断乳或乳汁郁积乳房胀痛、疏肝解郁肝气郁滞或肝胃不和之证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10-15克,30-120克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哺乳期不宜使用麦芽麦芽消消食食药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化痰止咳

69、平喘药一、含义 凡能祛痰或消痰,治疗“痰证”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为化痰药;以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为主要作用的药物,称止咳平喘药。 1、功效:祛痰或消痰、制止或减轻咳嗽和喘息 2、适应证:痰证 咳嗽和喘息二、性味特点: 辛、苦或甘,药性寒、温、润、燥皆有。主入肺、脾、肝经。三、分类及适应证 1、化痰药痰证(有形之痰和无形之痰) 温化寒痰药寒痰、湿痰 清化热痰药热痰、燥痰 2、止咳平喘药咳嗽和喘息(外感或内伤)化化痰痰平平喘喘半半 夏夏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化化痰痰平平喘喘半夏辛温燥湿痰,消痞散结降呕眩半夏辛温燥湿痰,消痞散结降呕眩 1.燥湿化痰湿痰、寒痰证。为燥

70、湿化痰,温化寒痰之要药。 湿痰咳嗽(二陈汤) 寒痰咳嗽(小青龙汤)2.降逆止呕为止呕要药(小半夏汤) 与不同药配伍可用于多种呕吐。3.消痞散结胸痹,结胸,心下痞,梅核气4.消肿止痛瘰疬瘿瘤,痈疽肿毒和毒蛇咬伤等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多制用。 半半 夏夏化化痰痰平平喘喘天南星(附:胆南星)天南星(附:胆南星)性味归经性味归经 味辛,性温。有毒。归脾、胃、肺经。化化痰痰平平喘喘化化痰痰平平喘喘1.燥湿化痰燥湿化痰湿痰、寒痰证。 为燥湿化痰功似半夏而温燥 之性更强2.祛风解痉祛风解痉风痰眩晕,中风,癫痫及破伤风。为治风痰 之要药3.消肿止痛消肿止痛瘰疬瘿瘤,痈疽肿毒和毒蛇咬伤等。用法用

71、量:用法用量:煎服,310克,多制用。使用注意:使用注意:阴虚燥痰及孕妇忌用。天南星(附:胆南星)天南星(附:胆南星)化化痰痰平平喘喘化化痰痰平平喘喘浙贝母浙贝母性味归经: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浙贝化痰散郁结,热痰瘿瘤瘰疬解浙贝化痰散郁结,热痰瘿瘤瘰疬解 1、清热化痰止咳外感风热,燥热和热痰 咳嗽2、散结疮痈肺痈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310克。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反乌头瓜瓜 蒌蒌处方用名:处方用名:瓜蒌、全瓜蒌、瓜蒌皮、瓜蒌仁、 瓜蒌霜 性味归经:性味归经:甘、微苦、寒。归肺、胃、大肠经。 化化痰痰平平喘喘瓜蒌清肺化热痰,宽胸散结通大便瓜蒌清肺化热痰,宽胸散结通大便 1.清热化痰热痰、燥痰。2.利气宽胸胸痹,结胸。3.散结消痈肺痈,乳痈,肠痈等。4.润肠通便用于肠燥便秘。用法用量:用法用量:煎服,全瓜蒌1015克。瓜蒌皮510克, 瓜蒌仁1015克,打碎入煎。使用注意:使用注意:反乌头瓜瓜 蒌蒌化化痰痰平平喘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