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0208720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23 大小:6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实验三_细胞凝集反应Stillwatersrundeep.流静水深流静水深,人静心深人静心深Wherethereislife,thereishope。有生命必有希望。有生命必有希望一、实验目的一、实验目的学习研究细胞凝集反应的方法,了解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的原因。了解颗粒性抗原与可溶性抗原凝集反应的原理。 二、实验原理二、实验原理 红细胞凝集包括由病毒、细胞凝集素和抗体而引起的三红细胞凝集包括由病毒、细胞凝集素和抗体而引起的三种类型的细胞凝集现象。种类型的细胞凝集现象。凝集素(凝集素(lectinlectin)是从各种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组织中提取)是从各种植物的种子和动物组织中提取的糖蛋白或结合糖蛋

2、白,因为能凝集红细胞,故名凝集的糖蛋白或结合糖蛋白,因为能凝集红细胞,故名凝集素。素。凝集素最大的特点是能识别糖蛋白和糖脂中,特别是细胞凝集素最大的特点是能识别糖蛋白和糖脂中,特别是细胞膜中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结构,即细胞表面的糖基。通过膜中复杂的碳水化合物结构,即细胞表面的糖基。通过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相连,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引起与细胞表面的糖分子相连,在细胞间形成桥,从而引起细胞的凝集。一种凝集素只对某一种特异的糖基具有细胞的凝集。一种凝集素只对某一种特异的糖基具有特异结合的能力,如刀豆素A与吡喃糖基甘露糖结合,马铃薯凝集素专一结合的是N-乙酰氨基葡萄糖二聚体和N-乙酰氨基半乳糖。加入与凝集素

3、互补的糖可以抑制细胞的凝集作用。另外,凝集素还具有多价结合的能力,能与荧光素、酶生物素、铁蛋白、胶体金结合而不影响其生物活性,可用于光镜或电镜水平的免疫细胞化学研究。三、相关理论知识 颗粒性凝集反应(agglutinationagglutination)是一种血清学)是一种血清学反应。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红细胞等)反应。颗粒性抗原(完整的病原微生物或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电介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与相应抗体结合,在有电介质存在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参与凝集反应的定时间,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小块。参与凝集反应的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可分为直接凝

4、集抗原称为凝集原,抗体称为凝集素。可分为直接凝集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两类反应和间接凝集反应两类。1.直接凝集反应 颗粒状抗原颗粒状抗原(如(如细菌细菌、红细胞红细胞等)与相应抗体直接等)与相应抗体直接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分为结合所出现的凝集现象。分为玻片法玻片法和和试管法试管法。 1 1) )玻片法玻片法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是一种定性试验方法。可用已知抗体来检测未知抗原。若鉴定新分离的菌种时,可取已知抗体滴未知抗原。若鉴定新分离的菌种时,可取已知抗体滴加在玻片上,将待检菌液一滴与其混匀。数分种后,加在玻片上,将待检菌液一滴与其混匀。数分种后,如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为阳性反

5、应。该法简便如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为阳性反应。该法简便快速,除鉴定菌种外,尚可用于菌种分型、测定人类快速,除鉴定菌种外,尚可用于菌种分型、测定人类红细胞的红细胞的ABOABO血型等。血型等。2)2)试管法试管法是一种定量试验的经典方法。可用已知抗原来是一种定量试验的经典方法。可用已知抗原来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某抗体及抗体的含量。用来协助临检测受检血清中有无某抗体及抗体的含量。用来协助临床诊断或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操作时,将待检血清用床诊断或供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操作时,将待检血清用生理盐水连续成倍稀释,然后加入等量抗原,最高稀释生理盐水连续成倍稀释,然后加入等量抗原,最高稀释度仍有凝集现象者,

6、为血清的效价,也称滴度,以表示度仍有凝集现象者,为血清的效价,也称滴度,以表示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诊断伤寒、副伤寒病的肥达氏血清中抗体的相对含量。诊断伤寒、副伤寒病的肥达氏反应(反应(WidaltestWidaltest)、布氏病的瑞特氏反应()、布氏病的瑞特氏反应(Wright Wright testtest)均属定量凝集反应。)均属定量凝集反应。2.间接凝集反应 将将可溶性抗原可溶性抗原(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或抗体)先吸附于一种与免疫无关的、一定大小的颗粒状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关的、一定大小的颗粒状载体的表面,然后与相应抗体(或抗原)作用。在有电介质存在的适宜条件抗体(或抗原

7、)作用。在有电介质存在的适宜条件下,即可发生凝集,称为间接凝集反应。用做载体下,即可发生凝集,称为间接凝集反应。用做载体的微球可用天然的微粒性物质,如人(的微球可用天然的微粒性物质,如人(OO型)和动型)和动物(绵羊、家兔等)的红细胞、活性炭颗粒或硅酸物(绵羊、家兔等)的红细胞、活性炭颗粒或硅酸铝颗粒等;也可用人工合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铝颗粒等;也可用人工合成或天然高分子材料制成,如聚苯乙烯胶乳微球等。由于载体颗粒增大了可溶如聚苯乙烯胶乳微球等。由于载体颗粒增大了可溶性抗原的反应面积,当颗粒上的抗原与微量抗体结性抗原的反应面积,当颗粒上的抗原与微量抗体结合后,就足以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敏感

8、性比直接合后,就足以出现肉眼可见的反应,敏感性比直接凝集反应高得多。凝集反应高得多。四、实验用品四、实验用品 1 1、器材和仪器、器材和仪器 仪器:电子天平,大烧杯,小烧杯,显微镜,移液仪器:电子天平,大烧杯,小烧杯,显微镜,移液器,离心机,玻璃棒,镊子。器,离心机,玻璃棒,镊子。 耗材:耗材:10ml10ml小试剂瓶,载玻片,盖玻片,小试剂瓶,载玻片,盖玻片,1.5ml1.5ml离心离心管,擦镜纸,吸头。管,擦镜纸,吸头。 2 2、材料:、材料: 马铃薯块茎、鸡血马铃薯块茎、鸡血2、实验试剂: PBS缓冲液:称取7.2g NaCl ,1.48g NaH2PO4 ,0.46g KH2PO4 ,

9、用蒸馏水定容至1000ml,调pH为7.2。生理盐水:称取0.9g NaCl加水定容至100ml。3.8%柠檬酸钠溶液:称取3.8g柠檬酸钠(或是4.33g带结晶水的柠檬酸钠)加水定容至100ml。五、实验步骤1、凝集素的制备:用1/100电子天平称取2g去皮土豆块茎,加10ml PBS缓冲液在烧杯中浸泡2h,粗提液中即含有土豆凝集素。2、2%鸡血红细胞的制备 用烧杯取5ml 3.8%的柠檬酸钠溶液,取一只鸡的鸡血于烧杯中,不断轻轻搅拌防止血凝。(注:一只鸡的血大约50ml左右,按10%的用量加入3.8%的柠檬酸钠。) 用1.5ml的离心管取血液1ml,2000rpm离心5min,用移液器轻轻

10、吸取上清去除;加入1ml生理盐水清洗红细胞,2000rpm离心5min,重复洗23次(注:从离心机内拿出离心管时切勿震荡,不要倾倒离心管倒上清,以免红细胞流出。清洗红细胞时用移液器缓缓抽打,防止红细胞破裂)。 在小试剂瓶中加入9.8ml生理盐水,用移液器吸取200l血红细胞加入小试剂瓶中,混匀,即是2%的红细胞悬液,贴上标签备用(注:吸取红细胞加入试剂瓶时可吸取生理盐水清洗几次吸头,使得红细胞全部在悬液中)。凝集反应现象用移液器吸取红细胞悬液,在三片载玻片上各滴一滴,其中一片加一滴土豆凝集素,一片再加一滴PBS缓冲液,充分混匀,另外一片只有红细胞悬液做空白对照,盖上盖玻片,待干后于显微镜下观察

11、血细胞凝集现象(注:红细胞悬液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生沉降,取用之前应当轻轻摇匀)。六、实验结果与分析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肉眼观察实验结果图1 左边是血红细胞加PBS缓冲液;中间是血细胞加凝集素;右边是血红细胞悬液(如图(如图1 1所示,加土豆凝集素的血红细胞在肉眼下明显可以所示,加土豆凝集素的血红细胞在肉眼下明显可以看到红细胞发生凝集,未加土豆凝集素的红细胞则没有变看到红细胞发生凝集,未加土豆凝集素的红细胞则没有变化,加入化,加入PBSPBS缓冲液的红细胞可以保存时间较长。)缓冲液的红细胞可以保存时间较长。)2、显微镜下观察实验结果鸡 血 红 细 胞(非哺乳类)未凝血凝血图2 左图为红细胞未发生

12、凝集,右图为加入土豆凝集素红细胞发生凝集如图左所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红细胞是分散的;加入土豆凝集素后红细胞就发生凝集,由于许多的红细胞凝集,重叠一起使得颜色变得更深。七七、注意事、注意事项及改及改进(1)离心机使用时,要将配平后的离心管对称放置在离心机内,禁止未配平就放入离心机和非对称放置离心管。(2)从离心机内拿出离心管时切勿震荡,不要倾倒离心管倒上清,以免红细胞流出。清洗红细胞时用移液器缓缓抽打,防止红细胞破裂。(3)红细胞悬液放置一段时间会发生沉降,取用之前应当轻轻摇匀。(4)红细胞长时间放置后,滴在载玻片上干了细胞容易破裂,会影响实验的观察,所以红细胞应改当天制备使用。八 、实验报告要求绘制鸡血红细胞图。简图示意细胞的凝集现象。九 、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1. 大豆中有没有凝集素?食用时如何去除?2. 植物凝集素中毒的原理是什么?九 、思考题思考题思考题1. 大豆中有没有凝集素?食用时如何去除?答:大豆中也含有凝集素,植物凝集素为一种蛋白质,加热即被破坏。食用时要加热到100C以上充分煮熟煮透去除大豆中的凝集素,以防止食物中毒。2. 植物凝集素中毒的原理是什么?答:植物中含有的凝集素,对胃肠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并对血红细胞有凝集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