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05947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70204530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DF 页数:81 大小:4.8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05947_第1页
第1页 / 共8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05947_第2页
第2页 / 共8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05947_第3页
第3页 / 共8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05947_第4页
第4页 / 共81页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05947_第5页
第5页 / 共8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05947》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105947(8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 引言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各种有趣的物理现象 (2 )知道物理实验是物理研究的基本方法 (3 )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动手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1 ) 让学生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学习描述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培养他们初步的观察能力。 (2 )培养学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 (3 ) 让学生在熟悉的情景中,用生活中常见的物品进行实验探究,从而感受物理和生活的联系。 3 、情感、态

2、度与价值观 (1 )使学生初步感受物理现象的好奇,产生对物理现象的热爱、亲近的情感 (2 )在探究中体验成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对科学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使学生产生对物理学的兴趣 2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仔细观察的能力,提出问题的勇气 三、教学器材 电脑、投影仪、烧瓶、蜡烛、玻璃钟罩、 四、教学设计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大家一定都听说过“嫦娥奔月”、“千里眼、顺风耳”等神话故事,过去的神话,如今正一步步地变成现实。我们今天的生活,在古人眼里,应该就是神仙的生活了,下面,请同学们欣赏一段录象 (多媒体:繁

3、华的街市夜景、潜水艇发射导弹、发射卫星) 师:在这些镜头里,隐藏着无数的物理知识。离开了物理知识,就没有这繁华的街市、没有这海中的钢铁蛟龙,人类就无法实现登天的梦想。物理是有用的,而且也是有趣的,就让我们一起进入这美妙的物理世界吧! 二、演示实验 1 、钟罩里的蜡烛 师:我们一起来看一个简单的现象。 演示:教师取出一长一短两支蜡烛和一个玻璃钟罩,点燃蜡烛(在罩上钟罩时让学生猜测一下会发生什么现象蜡烛会熄灭并预测哪支蜡烛先熄灭) 师:刚才大家都做出了猜测,猜对猜错没有关系,重要的是要勇于调动自己的双手和大脑。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

4、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 第一章 物态及其变化 第一节 物态 学习目标: (1 ) 知识与技能:能列举自然界和生活中不同状态的物质,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知道在一定条件下,物质存在的状态可以发生变化。能举例说明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 (2 ) 过程与方法:通过对大量不同状态物质按照固、液、气三种不同状态分类体会对物质分类的方法。通过观察水的物态变化实验感受物质发生物态变化的条件。通过用物质结构的微观模型解释三种物态的特征,了解一种研究问题的方法。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冰化成水的实验反映出的事物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事实,感受用辩证唯物主义观

5、点看待问题。通过参与数学活动,产生对物理学习的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物质存在状态、特征及变化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物质存在的状态 观察一组图片:晶莹剔透的冰雕、飞流而下的瀑布、古老的蒸汽机 思考讨论:这三幅图有什么联系?作为一组图片我们希望对比什么?由此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情景二:物体分类比赛 第一组:(男生做) 矿泉水、光盘、酒精、铅球、氟、醋、水、气球中的氢气、牛奶、肥皂、冬天在户外说话时哈出的“白气”、针管、可口可乐、薯条、水银、瓶中的氯气 第二组:(女生做) 洗发液、抹布、充气的救生图、食盐、感冒冲剂、露珠、川贝枇

6、杷露、冰棍、水银、煤气罐、食用油、篮球、自行车轮胎 问题:1 、将所有物质进行分类,并指出分类的依据 2 、固、液、气的不同特征是什么? 任务二:物态变化 实验:化冰(用酒精灯加热烧杯中的冰块) 提示:认真观察,注意安全,正确使用酒精灯 问题:化冰实验说明了什么? 提示:实验的现象是_,条件是_。 得到的结论是_。 举例交流:列举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的事例。 任务三:解释物质三态的特征和发生物态变化的原因: 观看动画模拟,建立微观模型的概念,通过自学课本讨论交流完成任务。 1 、物质由_组成。2 、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_力和_力。 3 、分子间有一定的 _。4 、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问

7、题:1 、当物质处于固态、液态、气态时,分子间的距离及分子的运动情况如何? 2 、当物体的温度升高时,分子运动的剧然程度及分子间的距离会发生如何变化。 二、自我检测 1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称为_。 2 、固体具有一定的_和_,液体没有_却有一定的_,气体既没有_,也没有_。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 3 、自然界中物体常见的三种状态是_、_、_。 4 、举出三个物态变化的例子_ 5 、下列属于液态的是( ) A 、冰 B 、铁钉 C 、树木 D 、啤酒 6 、下列现象中,属

8、于物态变化的是( ) A 、钢块轧制钢板 B 、木头制成课桌 C 、冰糕化成糖水 D 、生米煮成熟饭 三、系统总结 李节课学到的知识主要有哪些?知识间存在哪些联系?学习这些知识主要运用了什么方法? 四、课后反思 学习本节课,你的收获是什么?有哪些成功的做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你准备如何解决?哪些同学的表现值得学习。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 第二节 温度的测量 学习目标: (1 ) 知识与技能:理解温度的概念。知道常用温度计的制作原理以及温度计的构造和刻度方法。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

9、2 )过程与方法:通过测量温度,掌握温度计的使用方法。通过对物体温度的估测,提高估测温度的能力。 (3 )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环境温度的了解,养成爱护环境的意识。在使用温度计的过程中,养成爱护仪器,实事求是的品格。 学生重点难点:温度计的使用方法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温度 做一做:1 、将手放入一杯冷水和一杯热水中,描述一下感受。 2 、将手分别插入冰凉的水中和足够热的热水中,过一会儿,再把手同时插入温水中,描述一下感受。 3 、用手触摸长时间放在教室中的金属块、木块和泡沫塑料块描述感受。 问题: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凭感觉判断温度可靠吗?要准确地知道物体的冷热程度,你认为

10、该如何做? 任务二:实验室温度计 看看议议:观察实验室温度计,了解温度计的构造,思考讨论以下问题: 1 、玻璃泡的作用是什么?玻璃管的内径为什么很细,刻度为什么是均匀的? 2 、“”字母的意义是什么?怎样读? 3 、0 是怎样确定的。 4 、100是怎样确定的。 5 、1 又是怎样确定的。 6 、摄氏温标的分度法怎样扩大到 0 以下和 100以上? 做中学:自己看课本,动手做一做,总结温度计的使用方法,思考如下问题: 1 、使用温度计时,玻璃泡为什么要用与被测物体充分接触? 2 、温度计在被测液体中要呆足够长的时间,为什么? 3 、读取数据时,温度计为什么不能离开被测液体? 4 、读数时,俯视

11、或仰视对测量结果有什么影响? 练一练:课本 P8.1 任务三:体温计 看看做做:观察体温计的结构特点与实验室的温度计有可区别?用体温计测量一下自己的体温,总结体温计使用规则,思考以下问题: 1 、水银体温计在读数时,为什么可以离开人体? 2 、体温计为什么做成三棱柱体,在一个侧面涂上乳白剂,目的是什么? 二、自我检测 1 、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 _性质制成的,体温表的变化范围是_。 2 、物体的_用温度来表示,“热的物体”其“热”字表示的是_。 3 、摄氏温度 是把 一个标准大气 压下 _的温度规 定为零摄氏度 ,把_的温度规定为 100。 4 、使用温度计时应使被测物体_,其中被测物体的

12、温度不能超过_,读数时视线要_。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 5 、去年冬季某地气温最低达-5,正确的读法是( ) A 、负 5 摄氏度 B 、负摄氏 5 度 C 、摄氏负 5 度 零下 5 度 6 、体温计是一种常用医疗设备,给体温计消毒应该( ) A 、用自来水冲洗 B 、在沸水中煮 20min至 30min C 、用医用棉球擦洗 D 、在火焰上烧 7 、用体温计测得甲的体温是 37.8,未经甩过,又先后用它去测量乙和丙的体温,若乙和丙的实际体温分别是 36.8和 38.6,则在测量时两次

13、读数分别是( ) A 、36.8和 38.6 B 、37.8和 38.6 C 、37.8和 37.8 D 、36.8和 37.8 三、系统总结 学到了哪些知识,知识间有何联系,学习本节你主要用到了哪些方法? 四、课后反思 本节课的学习,你的成功点有哪些?不足之处有哪些?存在什么问题?准备如何改进?哪些同学的表现值得去学习。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 第三节 熔化和凝固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了解熔化、凝

14、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固体熔化是温度变化的规律,感知发生状态变化的条件。 了解有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是区别晶体和非晶体的一种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了解图象是一种比较直观的表示物理量变化的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关心,产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的情感。 教具、学具、实验器材 学生实验,四人一组。每组配备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火柴、坐标纸。A组同学另配备烧杯和冰块,B 组同学另配备易拉罐和松香。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观察固体的熔化现象 难点:晶体熔化时吸热而温度不变 【随

15、堂检测】 下列现象属于什么物态变化? 1 、 春天,冰雪消融是:_; 2 、 铁水浇入模子铸成铁件是:_。 固体分晶体和_两类。在松香、萘、冰、玻璃、铁、蜂蜡中,属于晶体的是:_,它们都有固定的 _ 3 、夏天喝饮料常加些冰块,这种做法用到的物理知识是:_。 4 、如图所示的是萘的熔化图象,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1)萘在 AB 过程中是_态,该过程中要不断 _热,温度_。 (2)萘在 BC 过程中是_态,温度_,但需要不断_热,这个过程用了_分,萘的熔点是 _。 (3)萘在4 分时是_态,在8 分时是_态,在12分时是_态。 教学过程 教学阶段与时间分配 教师引导 学生活动 说明 新课引入 3

16、 播放录像:滚滚而来的长江水及长江的源头各拉丹冬雪山。 师:望着这气势磅礴的滔滔大江,同学们可曾想到,这万古不竭的巨流最初的水源竟是各拉丹冬雪山冰雪消融后形成的呢? 师:在刚才的录像里,固态的冰变成了液态的水。 由壮美 的 录 像画 面 引 入课 题 , 引起 学 生 的好 奇 心 ,激 发 他 们的 学 习 兴趣。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 新课 引出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4 师:同学们还见过哪些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现象? 师:物质可以由液态变为固态吗?同学们见过哪些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17、 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刚才我们提到的冰化成水是熔化,水结冰是凝固。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液态是熔化,铁水铸成工件是凝固。 除此之外,蜡、松香、沥青、玻璃等物质也能熔化和凝固。 生:固态的铁、铝等金属块在高温下变成了液态、蜡烛在点燃后变成液态。 生:冬天到了,湖面上的水结成冰;工厂的铸造车间里,工人将铁水浇在模子里,冷却后,铁水变成了固态的铸件。 让学生 列 举 生活 中 的 熔化 、 凝 固现 象 , 引导 他 们 进入 探 索 物理 知 识 的角色。 设计实验,研究固体的熔化过程 15 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是一下变成液体还是有一个过程?固体

18、在熔化过程中温度是如何变化的呢?下面我们用实验来探究这个问题。 我提供给大家两种固体:冰块和松香,它们分别被装在烧杯和易拉罐中。同学们对哪种固体感兴趣,就可用实验探究这种固体的熔化特点。 同学们在使用温度计时要注意不要让玻璃泡接触试管壁和底,要埋在固体 中。研究冰块熔化过程的同学要等到插入冰块的温度计示数不怎么变化时再开始加热冰块。 提出问 题 , 激发 学 生 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 自 由 选择 实 验 对象 , 增 强他 们 自 主实验的 意识。 请同学们每隔半分钟记录一次固体的温度,并观察固体的状态。直到固体全部熔化完后5min为止。最后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坐标纸上画出固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

19、图线。 每组的二位同学要分工合作。一位同学读数,并观察物体的状态;第二位同学记录温度和状态。 学生分组实验。 讲解实 验 注 意事 项 , 使学 生 能 更好 地 完 成实验。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8 分析实验数据,找出固体熔化的规律 10 请同学们将记录下的数据绘制成图像。 教师选择一个做冰熔化实验的组,请该组同学将他们得出的实验表格和图像绘制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冰熔化的实验记录,大家可以发现哪些特点? 教师再选择一个做松香熔化实验的组,请该组同学将他们得出的实验表格和图像绘制在

20、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松香熔化的实验记录,大家又可以发现哪些特点? 师:这两种固体在熔化过程中,我们都要对它加热,也就是说,它们在熔化过程中都要吸热。 师:请大家比较一下冰和松香熔化的实验图像,大家发现有什么不同? 师:也就是说,冰有一定的熔化温度而松香没有。象冰这样,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晶体;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而象松香这样没有一定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除松香外,玻璃、沥青等物质也是非晶体。 学生绘制图像 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 生:当冰全部是固体以及冰全熔化成液体后,温度要上升。 生:冰在熔化过程中,我们要不断对它加热。 生:松香在熔化过程中温度要上升。 生:松香在熔化过

21、程中,我们要不断对它加热。 生:冰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而松香的温度要上升。 学生根 据 实 验图 像 回 答问 题 , 培养 他 们 分析 问 题 的能力。 分析熔点表 4 简要叙述 凝 固 现象。 3 请同学们看教材第40 页几种物质的熔点表,请问这些物质中哪些是晶体,哪些是非晶体?为什么? 请同学们观察熔点表,你可以从中发现些什么呀? 师:萘的熔点是多少?它表示什么含义? 萘在 85时是什么状态?萘在20时是什么状态? 教师再提问几种物质的熔点、表示的含义、在不同温度下的状态。让学生加以练习。 液体在凝固的时候有些什么规律呢?由于时间关系,不能让大家在课堂上做实验了,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课后利

22、用冰箱来探究水的凝固过程。 实验研究表明:晶体凝固时也有一定的凝固温度,称为凝固点。同种晶体的熔点与凝固点相同,而非晶体则没有凝固点。液体在凝固时都会放热。 师:水的凝固点是多少?它表示生:全都是晶体,因为它们都有熔点。 生:可以知道某固体的熔点;金属的熔点一般较高;常温下是气态的物质熔点很低。 生 : 萘 的 熔 点 是80.5 , 它 表 示 萘 在80.5时熔化,熔化时温度不变。 生 : 85 时 是 液态、20时是固态。 生:水的凝固点是0 ,它表示水在0 时凝固成冰,凝固时温度不变。 培养学 生 根 据表 格 、 数据 归 纳 、总 结 物 理规 律 的 能力。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

23、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9 什么含义? 熔化、凝固的应用 4 师:请大家说说熔化、凝固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师:为何可以利用冰袋为高烧病人降温? 师:熔化、凝固会对我们产生不利的影响吗? 师:同学们知道如何避免产生这些不利的影响吗? 生 : 冷 冻 食 品 保鲜、利用冰袋为高烧病人降温、将熔融状态的玻璃在成玻璃板等。 生:因为固体熔化时会吸热。 生:冬天时,自来水管会因为结冰而冻裂。夏天冰冻的食物放在室温下会很快熔化而变质。 生:可以在自来水管上包上布以防结冰;可以把食物放在冰箱里。 引导学 生 将 所学 的

24、知 识与 实 际 生活 联 系 起来 小结并布置作业 2 小结本课。 布置课后练习1 、2 、3 。 找 小 组 总结 板书 熔化和凝固 熔化和凝固现象 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现象称为熔化。 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现象称为凝固。 探究熔化的特点 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变。 非晶体熔化时吸热,温度不断上升。 晶体熔化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熔点。 晶体凝固的温度叫凝固点,非晶体没有凝固点。 熔化、凝固的应用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突出对学生实验能力的的培养,将原来作为演示实验的“固体熔化过程”改成了学生实验。,使学生充分认识固体熔化时的特点,并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能力,小组合作共同研究问题的能力,动手

25、能力和利用实验数据绘制图象分析问题的能力。由于课时较紧,可让部分学生做晶体的熔化实验,部分学生做非晶体的熔化实验,然后再相互交流。 在课堂上多给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真正参与到探索物理规律的活动中来。比如让学生自己选择感兴趣的固体进行实验;自己根据图像说出不同固体熔化时的特点;自己通过看熔点表分析物理规律等。 教材删去了观察凝固现象的实验,教师与学生共同分析凝固的整个过程,并画出图像使学生一目了然。这个实验可布置学生回家利用冰箱来做。具体做法可由学生自己设计。这样节约了课堂时间。 由于这节课内容较多,再加上这节课实验不太好做,课堂时间不够充足,导致有些组实验不太成功,也有的因为熔化时间比较

26、短没能得到熔化时温度不变的特点等等。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0 第四节 汽化和液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和技能 知道什么是汽化、液化。理解液化是汽化的逆过程。 了解沸腾现象,知道什么是沸点。 知道蒸发可以致冷。 2 、过程和方法 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通过探究活动了解液体沸腾时的温度特点。 3 、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使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中的物理规律。 重、难点: 蒸发、沸腾的相同点与不同点。 分析一些常见的

27、汽化、液化引起的现象。 教学器材: 杯、水、温度计、酒精灯 教学课时:2 课时 教学过程: 一、前提测评: 1 、物质由一种状态变为另一种状态叫做_。物质从固 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_,物质从液态变为固态的过程叫_。 2 、一切晶体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晶体的熔化温度叫_;晶体的凝固温度叫_;同一晶体的熔化温度和凝固温度是_的。 3 、铝的熔点是 660,那么温度为 660的铝是:( ) A 、液态; B、固态; C、固液共存;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无前面无相关内容 二、导学达标: 引入课题:晒在太阳下的衣服一会儿就干了,衣服上的水那 里去了? 学生猜想: 进行新课: 1 、探究:水的沸腾 (

28、 )_提出问题 ( )_设计试验 如何进行、需要器材、注意事项 仪器安装、酒精灯的使用等 ( )_进行试验 数据记录: 时间/min 1 2 3 4 5 6 7 8 9 海波的温度/ 蜡的温度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1 / 评估 温度/ 分析和论证 交流和合作 利 用 数 据 作 出 图像,学生探究、寻找规律,教师总结如下: 2 、沸腾: (1 )、在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2 )、液体要达到一定的温度才沸腾,沸腾时温度不 变,液体沸腾的温度叫沸点。 (3 )、不同液体

29、的沸点不同。 问题:衣服干了是否沸腾现象? 3 、蒸发: (1 )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的汽化现象。 (2 )蒸发只发生在液体的表面。 沸腾与蒸发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可以使温度下 降,是汽化的两种方式。 分析一些常见的汽化现象:课本 81 页的想想做做。 4 、液化: 举例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 压缩体积也可以使气体液化 (1 )、降低温度与压缩体积是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 (2 )、液化要放热 3 、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 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 课后活动: 完成物理套餐中课堂未完成的内容。 课本后练习。 教学后记: 液化、汽化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

30、见,可以举较多的例 子进行分析 可以讨论:吸热、放热是必要条件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2 第五节 升华和凝华 一、教学设计: 升华和凝华是自然界中常见的自然现象,是物质在固态和气态之间直接转变的过程,但我们的同学们,对这种转变的过程和转变过程中的吸放热情况并不非常熟悉,而且也很难直接观察到,因此要掌握好这一节内容,我们可以在实际教学中把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过程变成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活动的过程。 二、具体步骤: (1 ) 布置同学们课前复习归纳。 自然界中存在的物质三态是固态、液态、气态,固体

31、和液体之间的转化、液体和气体之间的转化都已学过,通过对已学知识的归纳和总结,提高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巩固所学的知识。同时让同学们自觉体会和产生固态与气态之间是否会转变的疑问,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 (2 )布置学生收集有关资料。 布置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图书,收集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弄清人工降雨的常用方法、使用材料和原理等。通过对课外知识的阅读,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3 )观察生活中的现象。 在学习了前面关于固态和液态、液态和气态之间的物态变化之后,观察日常的生活中有没有固态与气态之间直接转化的过程,并做好记录、与同学进行交流和探讨,培养

32、同学们观察能力和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的精神。 最后在课堂上引导同学通过小组活动完成课本中设计的实验,并通过实验归纳课本中的重点知识。同时,再用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一些前面讨论的现象和问题。然后,对学生收集的知识进行讨论和交流,并给予一定的评价和指导。 三、教学目标 : 1 、知道什么叫升华,什么叫凝华。 2 、知道升华是一个吸热过程,凝华是一个放热过程。 3 、能够解释生活中常见的升华、凝华现象。 4 、通过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归纳总结,收集材料和对日常现象实验的观察,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探求知识的欲望。 5 、通过小组活动、课外和课堂的讨论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自

33、主学习的能力。 四、教具、学具、实验仪器: 1 、学具: 收集的文字资料、实物、图片。 2 、教具: 实物投影仪、照片、铁架台、烧瓶、酒精灯、细线、碘 五、教学重点、难点: 1 、知道升华、凝华现象及它们各自的吸放热情况。 2 、解释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 3 、了解升华、凝华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六、课前学习的内容: 1 、归纳前面所学的物态变化并了解其吸放热的情况。 2 、查阅有关人工降雨的资料,了解其中的原理和涉及的物态变化情况。 3 、观察生活中的物态变化,了解那些发生在固体和气体之间的。 4 、与同学交流观察学习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问题和想法,并做适当的记录整理。 教学过程:(教学阶

34、段与时间分配、教学指导、学生活动) 一、复习引入(3 分钟) 前面我们已学习了有关自然界中物质状态及其变化的情况。下面来做一个简单的回忆和归纳。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3 1 、自然界中的物质常见的存在状态主要有哪些? 2 、发生在固态和液态之间的转化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3 、生活中有哪些现象属熔化?哪些属于凝固? 4 、发生在液态和气态之间的转变过程分别叫什么?吸热还是放热? 5 、汽化的两种方式是什么?它们有哪些相同点和不同点? 6 、那么我们来猜一猜:自然界中,固态与气态

35、之间能否转变呢?举例说明。 学生 1 答:固态、液态、气态。 学生 2答: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熔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凝固,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 3答:如冰化成水、铁变成铁水等是熔化;水结成冰、油变成固态油脂、蜡烛油变硬等是凝固。 学生 4答: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汽化,是一个吸热过程;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叫液化,是一个放热过程。 学生 5答:蒸发和沸腾 它们的相同点:都是汽化现象,都要吸热。不同点:温度条件不同;发生地点不同;剧烈程度不同。 学生 6答:能;如:衣柜中的卫生球变小冰冻的衣服干了;冬天的雪人变小了;雪花的形成等。复习巩固前面所学的知识,提高学生整理归纳知识的能力

36、。老师要帮助学生整理纠正一些不正确的答案。 二、教学过程(35 分钟) 教师引导下面我们通过活动来观察物质在固态与气态之间的变化: 1 、先装置好实验仪器 2 、观察瓶中碘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3 、移去酒精灯,然后观察瓶中的变化。 4 、棉线上析出的碘像什么? 5 、下面我们来归纳一下活动中发现的一些现象。 (1 )碘是怎样变成气体的? (2 )什么是升华? (3 )升华时我们必须给碘加热,这说明这是一个什么过程? (4 )什么叫凝华?它吸热还是放热? 6 、课前同学们收集的物态变化中,哪些是升华?哪些是凝华? 学生活动:在锥型瓶中放入少量的碘粒,在靠近碘粒的上方悬挂一段棉线,用酒精灯微微加热

37、。学生观察:瓶底有紫色的碘蒸汽冒出,但没有看到液态的碘。学生观察:瓶中紫色的碘蒸汽消失,瓶中细线上出现针状碘固体,非常漂亮。 学生 1 答:像雪(人造雪) 学生 2 答:由固态直接变成气态。 学生 3 答: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升华。 学生 4 答:吸热学生答: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凝华。它是一个放热过程。 (说明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教会学生如何记录实验现象。培养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归纳知识的能力。) 三、教学小结(7 分钟) 四、作业布置、教师引导: 1 、同学们在课前收集了有关人工降雨的一些资料和图片。下面请同学们分别交流。 (1 )在这种方法中涉及哪些物理原理和现象? (2 )人工降雨的

38、第二种方法是什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3 )人工降雨的第三种方法是什么?又涉及哪些学过的知识? 2 、除了人工降雨外,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了升华、凝华,它们帮助人们解决了哪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4 些问题? 1 、学生归纳总结本课内容。 2 、归纳出物态变化的网络图或循环图。 (1 )食物保鲜(2 )舞台制造白雾(3 )利用卫生球除虫 (说明活动鼓励同学们质疑、提问、补充,提高学生合作学习和多向思维。老师提一些问题让学生解决或有的同学不太清楚的问题请学生帮助解决,使学生体会成功和帮助

39、人的喜悦。培养学生联系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梳理知识的能力。另外,通过对日常现象的观察和比较,使同学们体会到生活、物理、社会的关系,学会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激发学生学习知识为人们的日常生活、生产服务的欲) 板书设计 : 升华和凝华 一、活动: 1 、过程 2 、观察、记录现象 3 、结论 二、升华是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的过程; 凝华是物质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的过程。 三、升华吸热 凝华放热 四、生活中的升华、凝华现象及应用。 升华和凝华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5 第六节

40、生活和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进一步认识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概念及其相互间的联系。 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中的物态变化的学习,辨别不同的物态变化形式。 能够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一些水的循环现象,总结水的三态循环规律。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生活和生产技术的物态变化的学习,体会物理与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 通过引导学生检索资料、调查研究、学习文献探究和调查探究的学习方法。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自然界水三态的循环的学习了解我国水资源的紧张状况,认识水对于人类的重要意义,从而产生强烈的水环境保护意识和节水

41、意识。 通过在教学活动中与生活实际的联感受物理有用,从而乐于探索一些自然现象的物理学道理。 学习重点难点:水的三态变化及高压锅、电冰箱的物态变化 学习过程: 一、探究新知 任务一:自然界中的水循环 自学课本后思考下列问题,并与同学们讨论交流。 1 、你知道蓝天里朵朵白云是怎样形成的吗? 2 、你遇到茫茫大雾是怎么回事? 3 、你知道霜和露是怎样形成的吗? 4 、你知道雨雪霜雹各从何而来的吗?试着写一篇小论文。 5 、你知道地球上水资源面临危机吗? 6 、调查一下自己家里或学校里的用水情况,写一个简单的调查报告。 任务二:高压锅、电冰箱及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自学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 、高压锅

42、主要有几部分构成? 2 、为什么食物用高压锅容易煮熟? 3 、高压锅是怎样快速煮熟食物的? 4 、高压锅的工作过程中涉及哪些热学知识? 5 、高压锅中的易熔片起什么作用? 对于电冰箱: 1 、电冰箱是如何制冷的?制冷物质是如何循环的? 2 、电冰箱的致冷物质氟利昂对环境有什么破坏作用?有没有可以替代氟利昂作致冷剂的环保冰箱。 对于航天技术中的物态变化: 1 、我国航天技术有什么显著的成果? 2 、航天技术中在什么地方涉及到物态变化的知识? 二、自我检测 1 、地面上的水_后,在高空遇到冷空气,会_成小水滴或_为小冰晶。 2 、高压锅的易熔片的作用是为了防止在_时起保护作用。 3 、火箭的液氢、

43、液氧、居民用的液化石油气、气体打火机中的液态丁烷,都是采用_的方法_得到的,最大优点是可以 _。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6 4 、用飞机在云层上施放固态二氧化碳可以形成人工降雨,这主要是由于( ) A 、增加了局部区域的空气密度,迫使云层下降而降雨。 B 、减少了局部区域的空气比热,使这些空气中的水汽放出热量,液化成水,下降为雨。 C 、固态二氧化碳粉末成为空气中水汽的凝结中心,并使水汽凝结成冰下降为雨。 D 、固态二氧化碳升华时吸收热量、空气温度降低,使空气中的水汽液化和凝化变成水或冰晶

44、,下降为雨。 5 、下面关于电冰箱的一些说法,其中正确的是( ) A 、冰箱内的温度之所以低,是因为冰箱内冷凝剂蒸发吸吸热造成的。 B 、冰箱后的散热器摸起来烫手,主要是电流通过导体发热造成的。 C 、夏天,打开冰箱门看到的“白雾”,是冰箱内食品蒸发产生的水蒸气。 D 、从冰箱中拿出的雪糕,包装纸上沾着“白粉”,这是水凝固形成的。 三、系统总结 本节课你学到哪些知识?掌握了哪些方法? 四、课后反思 自己有哪些特殊的收获,有哪些成功的表现,还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应该向哪些同学学习,学习什么?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

45、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7 第二章物质性质的初步认识 第一节 物体的尺度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1 、学会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能正确地记录测量结果。 2 、知道读数时要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数字。 3 、知道测量有误差,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以减小误差。知道误差和错误有区别。 4 、学会用量筒和量杯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的体积。 5 、培养学生初步应用物理知识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1 、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的方法。 2 、用量筒和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的方法。 教学难点 1 、估读的方法。 2 、量筒读数时的注意点。 3 、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实验器材 教师:示教刻度尺、方体木块、卷尺

46、、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 学生:学生自备透明三角尺、木块、量筒、石块、水、细线 学生课前准备 透明三角尺 教学过程 一、物质世界的几何尺度 让学生观察教师预先准备好的挂图,比较两条线段和两个圆面积的大小,再让学生上台用尺子量量,回答视觉总是可靠吗? 继而举例说明,对于时间长短、温度高低等,靠我们的感觉去直接判断,并不总是可靠。不仅很难精确,有时甚至会出错误。 在观察和实验中,经常需要对各种物理量做出准确的判断,得到准确的数据,就必须用测量仪器来测量。例如,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用秤来测量物体的质量,用钟表来测量时间的长短,用温度计来测量温度的高低。 长度是最基本的物理量,要求学生看书第 25

47、页图,了解宇宙、地球、上海的金茂大厦、微粒的尺度。在生产、生活中,在物理实验中经常要测量长度。( 举例) 测量长度的方法和仪器有许多种,其中刻度尺是常用的测量长度的工具。同时学会使用刻度尺,有助于我们学会使用其他测量仪器和了解测量的初步知识。 二、长度的单位 测量任何物理量都必须规定它的单位。学生已经知道 米 是长度单位。应告诉学生,米是国际统一的长度基本单位,其他的长度单位是由米派生的。米的代表符号是 m 。其他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它们的代表符号分别是km、dm、cm、mm、 m 、nm。( 通常刻度尺的单位标注是用符号表示,为使学生能顺利观察刻度尺,应介绍单

48、位的代表符号。) 通过列举事例使学生对米、分米、厘米、毫米等单位长度能心中有数,有个粗略的概念。例如:常用铅笔笔芯直径大约1 毫米,小姆指宽约有 1 厘米,手掌的宽大约有 1 分米,成年人的腿长大约 1 米左右,光年的长度。 三. 正确使用刻度尺 对单位用单位的长度有所了解后,介绍几种测量长度的工具,分别介绍刻度尺、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说明螺旋测微器、游标卡尺用于精确的测量,我们目前只需掌握普通刻度尺的使用。那么如何使用刻度尺呢?对于刻度尺的总结一下,有四个字,那就是认、量、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

49、理教案 18 读、记。 认:就是认识刻度尺,认识认识刻度尺的零刻线是否磨损,量程以及分度值是多少?量程就是刻度尺能测量的最大范围;分度值是指两刻度线之间的距离,在以前叫做最小刻度值。 量:就是如何测量,在测量是要注意两点, 零刻线对准被测物体, 如果零刻线磨损了,则应让其它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 未端读数与起点读数之差, 就是被测物体长度。刻度线应紧贴并平行被测物体, 说明厚刻度尺的使用( 图 2-7)。 读:在读数时,视线应与尺面垂直,此外,在物理实验中,测量长度往往要求比较精确, 此时, 就要进行估读, 即: 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难点) 。估读值不是一个精确的值,但也是一个有效值。 让

50、学生用透明三角板测量一纸条的宽度。首先分清三角板的正、反面,然后要求学生把三角板反着用(即有刻度的一面朝上)。学生在测量时,故意让学生身体向左偏、向右偏,让学生回答两次读数是否一样?(不一样,且尺子越厚,两次读数差别越大) 。这两个读数哪一个对?(都不对) 。怎样读才能得到正确的数值? 引导学生总结出读数的视线规则: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可参照课本图 2-7)。在将零刻度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时,也要按这一规则去做。 让学生把三角尺翻过来,重复上面的测量,这时身体偏左、偏右的两次读数基本一致。由此得到,测量时刻度尺的正确放置方法是:让刻度尺刻度紧贴被测物体的始、末两端。如果刻度尺不透明(

51、如钢尺、木尺) 应怎样放置? 利用课本图 2-7总结出刻度尺使用中的放置规则:刻度尺应 立 着放正,不能歪斜。( 应使刻度尺面垂直被测物体表面,学生还不理解这些立体几何术语,改用 立 着的说法。可通过示范的方法,帮助学生理解。 ) 要求学生按上述放置和视线规则,正确放置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纸条的一个边,看纸条的另一条边靠近那一条刻度线,读取这一刻度的数值,就是纸条的宽。如果要求测量更精确些,则应估读到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这就是刻度尺使用时的估读规则。 有效数字只要求学生有所了解,着重讲清最后一位估读数字是有意义的,因此,估读的数字及其前面的数字都是有效数字。 记:测量完了,就要记录测量结果,

52、测量结果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只有数字而没有单位是不行的,应懂得根据记录来判断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难点)。列举几个无单位数字,说用这组数是无用的。测量结果的记录应由数字和单位组成。对于任何物理量的测量结果,只有标明单位数据才有意义。 四、误差 测量时,要用眼睛估读出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数字,是估读就不可能非常准确,测量的数值和真实值之间必然存在着差异,这个差异就叫误差。任何测量都存在着误差。或许有的同学会认为物体的末端恰好对着刻度线,测量的结果应是准确的。其实,任何刻度线都有一定的宽度, 恰好对着刻度线 也是估计的,这时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数字是零。( 估读数字为 零 ,容易被忽视,要提醒学生

53、注意。) 由此可见,测量中存在误差是不可避免的。 误差跟错误不同。测量中,由于视线的偏斜而导致测量的错误,这是由于没有按规则去做而造成的。错误是应该而且可能避免的。 测量的误差是不可避免的,除了估读的误差外,还有其他原因造成的误差。如仪器本身不准确,环境温度、湿度变化的影响等,这都是造成误差的原因。误差不可能消除,只能尽量的减小。减小误差的措施比较多,其中求平均值的方法,简单而有效。 测量中有时估计偏大,有时会偏小,这样多次测量值的平均值更接近于真实值。 五、体积的测量 学习了长度的测量后,在我们的生活中体积的测量也是非常重要的,任何物体都要占据一定的立体空间,也就是具有一定的体积,对于具有规

54、则形状的物体,如长方体、正方体、球体等,只要测量出它们的长、宽、高或直径,就可以算出它们的体积。但是对于液体的体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19 积,就要用专门的仪器测量,如量筒、量杯。并且对于形状不规则的固体,就要用特殊的方法间接测量它们的体积。 要求学生观察桌上的量筒,结合书第 28 页图 2-9,认清量筒和量杯的结构特点。 1 、体积的单位:国际单位是米3 ,实际应用中还有分米3 、厘米3 、毫米3 、升、毫升,它们的符号分别是 m3、dm3、cm3、mm3、L 、mL,1L=1dm3。并简

55、单介绍体积单位的换算。 2 、认识量筒的量程、分度值。 3 、量筒读数时要注意视线要同凹形水面的底相平,或与凸形水银面的顶相平。 实验:让学生在量筒中到入一定体积的水,并正确读出水的体积。明白了量筒的使用,再简单介绍量杯,强调量杯的示数特点与量筒不同,由于量杯的形状特点,所以量杯上的刻度是不均匀的。 在介绍完量筒的使用后,提出问题:如何测出你们桌面上的不规则形状的石块的体积呢?(要求学生看书第28 页的做一做,并思考测量石块体积的方法) 教师讲解:我们只要借助排开水的体积间接测量出这个石块的体积,先在量筒中到入一定体积的水,然后用细线绑住小石块,慢慢放入水中(说明为什么要用细线绑着慢慢放入水中

56、),此时水面上升,分别读出前、后两次量筒的示数,将两次的示数相减,就可以得到石块的体积。这种方法测量不规则形状固体的体积,以后在学习中将经常用到。 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并对个别学生的操作提出更正。(实验结束后,要求学生整理实验器材) 六、课堂小结 我们学习了利用刻度尺和量筒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注意刻度尺的使用规则和读数。 再次强调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重复利用量筒测量不规则形状物体体积的方法。 七、布置作业 课文第 28 页作业第 1 、2 、3 题。 在家中利用刻度尺测量自己物理书的长和宽,要求估读,并作好记录。 课时作业设计 1 、用刻度尺测量时, 尺要沿着物体的, 不利用磨损的,

57、读数时, 视线要与尺面, 在精确测量时, 要估读到 的下一位。 2 、某人测得一本字典正 400页厚度为 18.0mm,则该字典正文每张纸厚度为 mm。 3 、如图所示, 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cm。 4 、给下面的测量数据填上适当单位 某同学身高是 15.86 教室的黑板长度是 33.5 课本纸张的厚度约为 0.08 武汉长江大桥全长为 1750。 5 、某同学利用柔软棉线测出地图上长江长 63.00cm,北京至郑州铁路线长 6.95cm。经查书, 长江实际长度为 6300km。则此地图的比例尺为 ,北京至郑州实际铁路线长为。 6 、下列单位换算的写法中正确的是: A.12cm121/1000.

58、12m B.12cm12cm1/100=0.12m C.12cm12cm1/100m0.12m D.12cm121/100m0.12m 7 、给你一段涤良线(柔软、弹性较小的一种线)和一把刻度尺, 你怎样测出如图所示曲线的长度? 8 、如图,把金属块放入装有70cm3水的量筒内,量筒中水面如图2 所示,则金属块的体积是 cm3。 9 、完成下列单位换算: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0 (1 )156cm=m=nm (2 )500mL=L (3 )300cm3=m3=mm3 补充资料 纳米材料的

59、特殊性质 随着颗粒尺寸的量变,在一定条件下会引起颗粒性质的质变。由于颗粒尺寸变小所引起的宏观物理性质的变化称为小尺寸效应。对超微颗粒而言,尺寸变小,同时其比表面积亦显著增加,从而产生如下一系列新奇的性质。(1 )特殊的光学性质 当黄金被细分到小于光波波长的尺寸时,即失去了原有的富贵光泽而呈黑色。事实上,所有的金属在超微颗粒状态都呈现为黑色。尺寸越小,颜色愈黑,银白色的铂(白金)变成铂黑,金属铬变成铬黑。由此可见,金属超微颗粒对光的反射率很低,通常可低于 l ,大约几微米的厚度就能完全消光。利用这个特性可以作为高效率的光热、光电等转换材料,可以高效率地将太阳能转变为热能、电能。此外又有可能应用于

60、红外敏感元件、红外隐身技术等。 (2 ) 特殊的热学性质 固态物质在其形态为大尺寸时,其熔点是固定的,超细微化后却发现其熔点将显著降低,当颗粒小于 10 纳米量级时尤为显著。例如,金的常规熔点为 1064C,当颗粒尺寸减小到 10 纳米尺寸时,则降低 27,2纳米尺寸时的熔点仅为 327C左右;银的常规熔点为 670C,而超微银颗粒的熔点可低于 100。因此,超细银粉制成的导电浆料可以进行低温烧结,此时元件的基片不必采用耐高温的陶瓷材料,甚至可用塑料。采用超细银粉浆料,可使膜厚均匀,覆盖面积大,既省料又具高质量。日本川崎制铁公司采用 0 1 1微米的铜、镍超微颗粒制成导电浆料可代替钯与银等贵金

61、属。超微颗粒熔点下降的性质对粉末冶金工业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例如,在钨颗粒中附加 0.10.5重量比的超微镍颗粒后,可使烧结温度从 3000降低到 12001300,以致可在较低的温度下烧制成大功率半导体管的基片。(3 )特殊的磁学性质人们发现鸽子、海豚、蝴蝶、蜜蜂以及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等生物体中存在超微的磁性颗粒,使这类生物在地磁场导航下能辨别方向,具有回归的本领。磁性超微颗粒实质上是一个生物磁罗盘,生活在水中的趋磁细菌依靠它游向营养丰富的水底。通过电子显微镜的研究表明,在趋磁细菌体内通常含有直径约为 2 10-2微米的磁性氧化物颗粒。小尺寸的超微颗粒磁性与大块材料显著的不同,大块的纯铁矫顽

62、力约为 80 安米,而当颗粒尺寸减小到2 10-2微米以下时,其矫顽力可增加1 千倍,若进一步减小其尺寸,大约小于6 10-3微米时,其矫顽力反而降低到零,呈现出超顺磁性。利用磁性超微颗粒具有高矫顽力的特性,已作成高贮存密度的磁记录磁粉,大量应用于磁带、磁盘、磁卡以及磁性钥匙等。利用超顺磁性,人们已将磁性超微颗粒制成用途广泛的磁性液体。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1 第二节 物体的质量及其测量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换算。 2 、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

63、母,会使用游码,会正确使用托盘天平称质量。 3 、对常见事物的质量形成较为具体的量级观念。 二、过程与方法 1 、通过观察、动手、比较,形成对质量概念的初步认识。 2 、通过观察和操作学会调节托盘天平,并利用托盘天平测量质量。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培养学生认真操作,自觉遵守操作规范的良好习惯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 1 、质量的概念 2 、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教学仪器 托盘天平、砝码(每组一台) 教学方法 自学、研讨、实验相结合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如果仔细观察一下我们生活的世界,有许多东西我们称它为物体,如木椅、铁锤、铝锅等,而这些物体是由

64、木头、铁、铝等各种材料制成的,这些材料称之为物质。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铁钉和铁锤都是由铁组成,它们含有的铁一样多吗?一杯水和一碗水都是由水组成,它们含有的水一样多吗?(学生体会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有差别) 物理上用质量来表示每个物体含有物质的量的多少。 二、进行新课: (一)质量 1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符号是(m ) 2 、让学生观察、思考以下几种情况物体的质量有没有变化,即含有的物质有无增加或减少? (1 )一块橡皮泥将它捏成各种形状,它的质量变吗? (2 )将它传给后排的同学,位置变了,它的质量变吗? (3 )一块冰熔化成水,状态变了,它的质量变吗?

65、(学生在分析含有的物质多少有无变化的过程中理解质量是物质本身的属性) 小结: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质量的单位 和长度一样,物体质量的大小也要确定单位,自学书上 29-30页的内容。(学生通过自学掌握质量的单位及单位换算) 让学生回答以下问题: 质量的国际单位及符号 质量的常用单位及符号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2 2.5kg=_mg=_t 0.3g=_mg=_ g 举出质量约为 1 千克的物体( 通过举例建立质量的具体概念) (二)质量

66、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1 、生活中测量质量的仪器很多,你知道的有哪些? 学生回答后指出:在实验室常用天平称质量 2 、托盘天平的构造和正确使用 让学生观察桌上的托盘太平,根据书上 30 页的图 2-14熟悉托盘天平的结构和各部分名称,3 分钟后每组派一个代表,看谁说出天平各部分名称所用时间最短。 让学生对照天平及说明书自己探究托盘天平的调节和使用方法注意思考以下问题: 为什么不许用手,一定要用镊子拨动砝码和拿放砝码? 我们吃的食盐、刚从水中拿出的小铁块能否直接用天平测量,为什么? 为什么要把游码放到左侧的零位? 观察你所用的天平的平衡螺母在什么位置,如果横梁左臂偏高,应该向哪个方向移

67、动平衡螺母? 动手做一下,总结天平调平衡的方法。 你砝码盒中最小砝码的质量是多少,你所用天平的最小分度是多少? 左盘放好准备秤量的物体,向右盘中尝试着加砝码时,应先加质量大的还是质量小的?为什么? 你认为托盘天平的使用还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 请学生根据自己学习、思考的结果,回答以上几个问题。 完成课本 31 页做一做:用托盘天平测量钢笔、书本的质量,并与其他同学比较测量的结果。 三、小结 质量的概念、单位、单位换算 托盘天平的使用规则 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 游码+ 单位) 四、课后作业:课本 32 页作业 1 、2 五、板书设计: 一

68、、质量(m ): 1 、物体内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2 、物体的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与物体的形状、状态和所处空间位置的变化无关。 3 、单位:国际单位:千克(kg) 常用单位:吨(t )、克(g )、毫克(mg) 1t=1000Kg 1Kg=1000g 1g=1000mg 二、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的正确使用 1 、构造 2 、使用 调节横梁平衡(水平、归零、调平衡) 测量(左物右码、镊子操作、先大后小、砝码 + 游码+ 单位)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3 第三节 密度

69、教学目的要求: 1 、掌握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2 、知道密度是物质特性,在一定条件下,同种物质密度是一定的; 3 、初步培养学生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概括、归纳物理概念的能力; 重难点: 1 、理解密度的概念; 2 、密度单位的换算;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辨认物质,在现实生活中,如根据颜色辨别红色墨水和水,根据气味辨别水和酒精。此中颜色和气味是物体所具有的特性,可以据以区分不同物质。 如何区分外观上相同的不同物质: 如:体积一样的铁块和铜块;质量一样的水和酒精。 提出:有时仅仅根据物质的形态、颜色、气味和外部特征,很难鉴别不同物质,需要

70、找出物质的其他特征密度。 二、实验(密度概念的建立) 取体积为 10 立方厘米的铁块和铝块各三块,用天平分别称出它们的质量,其结果如下: 分析实验数据可得: 1 、对同一种物质,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即两块铁的体积是一块铁的体积的 2倍;二块铁的质量是一块铁质量的 2 倍;两块铁和一块铁的质量和体积的比值是一定的; 2 、对不同物资,体积相同时,它们的质量不等,即它们的m/v值不同; 3 、质量跟体积的比值等于单位体积的质量,不同种类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一般不同,可见单位体积的质量反映了物体的特性。 三、密度 1 、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2 、密度的公式: 知道

71、物质的质量和体积,由密度定义可得到计算密度的公式: 密度=_通常用 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v表示体积,公式变为:_ =_ 辨析:a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成正比; b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c 、物质的质量跟它的体积成正比; d 、物质的密度跟它的质量、体积无关。 4 、物理意义:铝的密度 2.7103kg/m3物理意义:表示每立方米的铝的质量是 2.7103千克。 千克,密度为8.8103kg/m3,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_;将它截去一半,剩余的密度是_;如果再截 0.5千克,则密度为_。 5 、密度的单位 密度的单位四由质量单位和体积单位组成; 在国际单位中,密度的单位是:千克/ 米

72、 3 ,符号:kg/m3,读作:千克每立方米;常用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4 单位:克/ 厘米 3 ,符号:g/cm3。 6 、密度单位之间的换算 单位换算依先换后算的原则 例:铜的密度是 8.9103千克/ 米 3 ,等于多少克/ 厘米 3 ? 解:8.9103千克/ 米 3=8.9103_=8.9克/ 厘米 3 练习: 金=19.3103kg/m3=_g/dm3; 银=10.5103kg/m3=_g/cm3。 四、总结 1 、对同一种物质,质量和体积成正比; 2 、密度是表示物体特性的物

73、理量,和质量、体积无关; 3 、密度是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 4 、密度=_; 5 、密度的国际单位和常用单位。 五、布置作业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5 第四节 新材料及其应用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的安排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到时代科技发展的脉搏,形成并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初步认识科技发展对人类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鼓励学生努力学习,力争将来能在新材料的开发和应用上做贡献,有对国家和人民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对于知识方面不做具体的要求。 教材上所涉及到的知

74、识也只是起到一个抛砖引玉的作用,对新材料的认识还给同学和老师留了很广阔的空间,搜集资料的过程和同学们交流的过程是本节课的关键在内容的实施过程中,老师对学生的活动过程的监控就显得非常重要,及时发现学生准备过程中的问题,既保证了交流活动的顺利进行,也在过程培养了学生有计划完成调查研究的科学素养教师在这节课中重点突出了引导者的角色和参与者的角色。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了解纳米材料、“绿色能源”和记忆合金等新材料在现代科技、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 、了解其它新材料的有关应用,培养收集整理信息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利用不同的渠道收集信息,体验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尝试一种新的

75、学习方法。 2 、通过研究小组交流调查、研究结果,了解新材料的广泛应用和未来发展前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 、通过了解新材料的应用,初步认识科技对现代社会生活的影响,引导学生关心社会发展。 2 、通过学习新材料的有关知识,了解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3 、培养学生乐于参加调查、收集资料等社会实践活动的品质在合作中培养协作精神。 教学重点:对学生收集、整理信息的过程的指导 教学难点:对学生整理信息、加工信息的指导以及交流过程的指导 教学方式:教师指导下学生自主学习 课前准备:课前布置学生上网查询有关资料 提出问题:提前两周向学生提供如下的调查研究的问题,要求学生完成调

76、查报告问题如下: 1.纳米技术、 2.记忆合金、 3.单晶硅、多晶硅(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 4.钕铁硼材料;液晶材料; 5.防弹衣、贫铀弹、不锈钢; 6.高温超导陶瓷、航天飞机、宇航服、合成材料、稀土材料; 7.交通标志和反光涂料、光导纤维、光缆; 以下此表格可作为参考,但又不拘一格,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了解新材料 材 料的名称 起源 性质 特点 属性 应用 发展方向 前景展望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6 分工合作: 由于内容太多,对所有的同学来说,不可能在有限的时间内把所有的以上涉及的材

77、料都查找清楚,为避免学生在自由组合过程中将一些比较内向的同学遗漏,采取按教室里的座位分成 6 组可 7 组,由学生自己选出组长,每组认领课题可以是上面的问题,也可以是与新材料有关的其李课题。指导学生利用互联网、图书馆、音像、报刊杂志等各种渠道收集与研究问题有关的资料。选出全班总活动的主持人。 教学过程: 在课堂上每组派一名代表向同学汇报可以借助幻灯片等软件的方式汇报,可以用实物演示,可以演讲。每组成员汇报完毕,下面的同学可以提问、质疑。 评价的标准:评价可有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两种方式可以设单项评奖,也可综合评奖或以学生选票的方式评出以下几种奖项;例如:材料最详实的,讲解最深入浅出的(能让同学听

78、懂的),讲解最清楚的 交流、学习 学生做主持,各组选派代表汇报本组的调查情况最后教师对整个活动做简要概括。 资料的内容见媒体素材 为了更充分地调动全体学生的参与意识,特设置以下表格,使学生更好地完成任务。表格如下: 奖项 组 最佳组织奖 最佳风采奖 最佳制作奖 最佳想象奖 最佳深入浅出奖 最佳内容丰富奖 1 2 3 4 5 6 7 参考资料 太阳能的利用 人类生存和发展基本上依赖于太阳能,地球上除了核能以外,其他各种形式的能源,包括化石燃料(煤、石油、天然气等)能、生物质能(柴草、树木等)、风能、水力能、潮汐能和海洋能等都起源于太阳能。地球表面上每年所接受的太阳辐射能,大约是目前人类全年所消耗

79、能量的 1 2万倍。太阳能起源于太阳内部物质在高温、高压状态下的聚变反应。据推算,太阳这个巨型聚变反应球还可能维持 100亿年以上。地球上常规能源的储量被大量开发而迅速减少,促使人们更加重视太阳能的利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期,各国政府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开始有计划有组织进行太阳能利用的研究工作,目前,很多方面已经得到实际应用并且已经形成产业,不仅且有巨大的社会效益,同时也具有很大的经济效益。太阳能的优越性还在于它不需要开采和运输,干净清洁,不会造成污染。太阳能必将逐步取代常规能源,同核能一起成为未来人类社会两大主要能源。 我国的太阳能利用起步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主要是光热、光电转换方面的利用。在光

80、热转换方面,全国拥有太阳灶十几万台,居世界第一位,转换器的性能和使用效果居发展中国家前列。热水器超过了 150万平方米,被动式太阳房已建成上千幢。在光电转换方面,近年来主攻方向是研制各种太阳能电池,通过自身开发和引进生产线,目前已开成 (3 。5 4 。0 )兆瓦的生产能力,转换效率达到 10。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7 纳米塑料 所谓“纳米塑料”是指无机填充物以纳米尺寸分散在有机聚合物基体中形成的有机无机纳米复合材料。在纳米复合材料中,分散相的尺寸至少在一维方向小于 100nm。由于分散

81、性的纳米尺寸效应、大比表面积和强界面结合,纳米复合材料具有一般工程塑料所不具备的优异性能,因此是一种全新的高技术新材料,具有广阔的商业开发和应用前景。 经济实用的制备工艺 纳米塑料中用作纳米无机相材料的蒙脱土(MMT),是我国丰产的一类天然粘土矿物,是一种层状硅酸盐。其结构片层是纳米尺度的,包含有三个亚层,在两个硅氧四面体亚层中间夹含一个铝氧八面体亚层。亚层之问通过共用氧原子以共价键连接、结合极为牢固。整个结构片层约厚 1nm,长宽约 100nm,由于铝氧八面体亚层中的部分铝原子被低价原子取代,片层带有负电荷。过剩的负电荷靠游离于层间的 Na、Ca 和 Mg 等阳离子平衡,因此容易与烷基季铵盐

82、或其它有机阳离子进行离子交换反应生成有机化蒙脱土,交换后的蒙税土成亲油性,并且层间的距离增大。有机蒙脱土能进一步与单体或聚合物熔体反应,在单体聚合或聚合物熔体混合的过程中剥离为纳米尺度的结构片层,均匀分散到聚合物基体中,从而形成纳米塑料。这种插层复合技术是基于在传统工艺基础上的技术革新,不需要新的高昂设备投资,工艺简单,操作方便,环境友好,特别适合于聚合物改性,容易实现工业化生产。可以根据要求提供多种规格的纳米土和设计、制造纳米塑料生产线。 优异的物理力学性能 高强度和耐热性 插层复合技术能够实现有机物基体与天机物分散相在纳米尺度上的复合,所得的纳米塑料能够将无机物的刚性、尺寸稳定性和热稳定性

83、与聚合物的韧性、可加工性及介电性完美地结合起来。纳米塑料中含蒙脱土量较少,一般在 10wt。以下,通常仅 3 5wt。但其刚性、强度、耐热性等性能与常规玻纤或矿物填充增强复合材料( 填充量30wt左右甚至更高)相当,因而纳米塑料的比重较低,比强度和比模量高而又不损失其抗冲击强度。能够有效地降低制品重量,方便运输。同时,由于纳米粒子尺寸小于可见光波长,纳米塑料具有高的光泽和良好的透明度。 高阻隔及自熄灭性 纳米技术在医学上的应用 随着纳米技术的发展,在医学上该技术也开始崭露头脚。研究人员发现,生物体内的RNA蛋白质复合体,其线度在 1520nm之间,并且生物体内的多种病毒,也是纳米粒子。10nm

84、以下的粒子比血液中的红血球还要小,因而可以在血管中自由流动。如果将超微粒子注入到血液中,输送到人体的各个部位,作为监测和诊断疾病的手段。科研人员已经成功利用纳米 SiO2微粒进行了细胞分离,用金的纳米粒子进行定位病变治疗,以减少副作用等。另外,利用纳米颗粒作为载体的病毒诱导物已经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现在已用于临床动物实验,估计不久的将来即可服务于人类。 研究纳米技术在生命医学上的应用,可以在纳米尺度上了解生物大分子的精细结构及其与功能的关系,获取生命信息。科学家们设想利用纳米技术制造出分子机器人,在血液中循环,对身体各部位进行检测、诊断,并实施特殊治疗,疏通脑血管中的血栓,清除心脏动脉脂肪沉积物

85、,甚至可以用其吞噬病毒,杀死癌细胞。这样,在不久的将来,被视为当今疑难病症的爱滋病、高血压、癌症等都将迎刃而解,从而将使医学研究发生一次革命。 纳米技术在陶瓷领域方面的应用 陶瓷材料作为材料的三大支柱之一,在日常生活及工业生产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由于传统陶瓷材料质地较脆,韧性、强度较差,因而使其应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随着纳米技术的广泛应用,纳米陶瓷随之产生,希望以此来克服陶瓷材料的脆性,使陶瓷具有像金属一样的柔韧性和可加工性。英国材料学家 Cahn指出纳米陶瓷是解决陶瓷脆性的战略途径。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

86、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8 所谓纳米陶瓷,是指显微结构中的物相具有纳米级尺度的陶瓷材料,也就是说晶粒尺寸、晶界宽度、第二相分布、缺陷尺寸等都是在纳米量级的水平上。要制备纳米陶瓷,这就需要解决:粉体尺寸形貌和粒径分布的控制,团聚体的控制和分散,块体形态、缺陷、粗糙度以及成分的控制。 Gleiter指出,如果多晶陶瓷是由大小为几个纳米的晶粒组成,则能够在低温下变为延性的,能够发生 100%的范性形变。并且发现,纳米 TiO2陶瓷材料在室温下具有优良的韧性,在 180经受弯曲而不产生裂纹。许多专家认为,如能解决单相纳米陶瓷的烧结过程中抑制晶粒长大的技术问题,从而控制陶瓷晶粒尺寸在 50nm以下的

87、纳米陶瓷,则它将具有的高硬度、高韧性、低温超塑性、易加工等传统陶瓷无与伦比的优点。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在纳米陶瓷的制备方面起步较早,他们研究发现,纳米3Y-TZP陶瓷(100nm左右) 在经室温循环拉伸试验后,在纳米 3Y-TZP样品的断口区域发生了局部超塑性形变,形变量高达 380%,并从断口侧面观察到了大量通常出现在金属断口的滑移线。Tatsuki等人对制得的 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进行拉伸蠕变实验,结果发现伴随晶界的滑移,Al2O3晶界处的纳米 SiC粒子发生旋转并嵌入 Al2O3晶粒之中,从而增强了晶界滑动的阻力,也即提高了 Al2O3-SiC纳米复相陶瓷的蠕变能力。 虽然纳米陶瓷

88、还有许多关键技术需要解决,但其优良的室温和高温力学性能、抗弯强度、断裂韧性,使其在切削刀具、轴承、汽车发动机部件等诸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并在许多超高温、强腐蚀等苛刻的环境下起着其他材料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纳米材料的特性 1 、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 纳米材料的表面效应是指纳米粒子的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的变小而急剧增大后所引起的性质上的变化,粒径在 10nm以下,将迅速增加表面原子的比例。当粒径降到1nm时,表面原子数比例达到约 90%以上,原子几乎全部集中到纳米粒子的表面。由于纳米粒子表面原子数增多,表面原子配位数不足和高的表面能,使这些原子易与其它原子相结合而稳定下

89、来,故具有很高的化学活性。 2 、纳米材料的体积效应 由于纳米粒子体积极小,所包含的原子数很少,相应的质量极小。因此,许多现象就不能用通常有无限个原子的块状物质的性质加以说明,这种特殊的现象通常称之为体积效应。其中有名的久保理论就是体积效应的典型例子,久保理论是针对金属纳米粒子费米面附近电子能级状态分布而提出的。久保把金属纳米粒子靠近费米面附近的电子状态看作是受尺寸限制的简并电子态,并进一步假设它们的能级为准粒子态的不连续能级,并认为相邻电子能级间距 和金属纳米粒子的直径 d 的关系为: =4EF/3N V-1 1/d3 其中 N 为一个金属纳米粒子的总导电电子数,V 为纳米粒子的体积;EF

90、为费米能级。随着纳米粒子的直径减小,能级间隔增大,电子移动困难,电阻率增大,从而使能隙变宽,金属导体将变为绝缘体。 3 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 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下降到某一值时,金属粒子费米面附近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散能级;并且纳米半导体微粒存在不连续的最高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和最低未被占据的分子轨道能级,使得能隙变宽的现象,被称为纳米材料的量子尺寸效应。在纳米粒子中处于分立的量子化能级中的电子的波动性带来了纳米粒子的一系列特殊性质,如高的光学非线性,特异的催化和光催化性质等。当纳米粒子的尺寸与光波波长,德布罗意波长,超导态的相干长度或与磁场穿透深度相当或更小时,晶体周期性边界条件将被破坏,非

91、晶态纳米微粒的颗粒表面层附近的原子密度减小,导致声、光、电、磁、热力学等特性出现异常。如光吸收显著增加,超导相向正常相转变,金属熔点降低,增强微波吸收等。利用等离子共振频移随颗粒尺寸变化的性质,可以改变颗粒尺寸,控制吸收边的位移,制造具有一定频宽的微波吸收纳米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29 材料,用于电磁波屏蔽、隐型飞机等。 由于纳米粒子细化,晶界数量大幅度的增加,可使材料的强度、韧性和超塑性大为提高。其结构颗粒对光,机械应力和电的反应完全不同于微米或毫米级的结构颗粒,使得纳米材料在宏观上显示出

92、许多奇妙的特性,例如:纳米相铜强度比普通铜高 5倍;纳米相陶瓷是摔不碎的,这与大颗粒组成的普通陶瓷完全不一样。纳米材料从根本上改变了材料的结构,可望得到诸如高强度金属和合金、塑性陶瓷、金属间化合物以及性能特异的原子规模复合材料等新一代材料,为克服材料科学研究领域中长期未能解决的问题开拓了新的途径。 载人航天与太空碎片 太空碎片是指人类的太空活动过程中遗留在太空的废弃物,从航天飞机的飞行实践和国际空间站为时不长的飞行记录来看,太空碎片的问题已经不容忽视了,特别是载人航天,随着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突破,长期的载人航天势在必行,太空碎片的防护研究也应及早进行。太空碎片对所有的航天器都有破坏作用,载人航

93、天器更需要防护,原因如下: “人”是最宝贵的,也是最脆弱的 载人航天器的最大特点就是有“人”,而“人”是最宝贵的,也是最脆弱的,其价值是所有其他航天器所无法比拟的,它需要的环境条件也远远超过其他航天器,载人航天需要有更高的可靠性,这是无庸置疑的。如果说目前的太空碎片对一般航天器造成的威胁还能承受的话,对载人航天来说就已经是必须采取措施了。 载人航天器是大型航天器 因为宇航员必须带有生命保障系统,宇航员还需要有一定的活动空间,所以载人航天器的体积一般都比较大,现在航天飞机的尺度在数十米,空间站的尺度在数百米的量级。而我们知道太空碎片造成的风险是与航天器的面积(尺度的平方)成正比的,面积越大,受太

94、空碎片碰撞的概率也越大。 载人航天器是复杂和易损的 载人航天器除了要具备一般航天器所具备的功能以外,它还需要保证宇航员的生命和健康,为宇航员的工作提供必要的条件。因此载人航天器比一般的卫星更为复杂,需要采用更多的新技术,这不可避免地使它更容易受到损坏。 载人航天器有密封加压舱 在宇航员生活、居住的舱段里,需要为宇航员营造一个与地面相近的舒适的环境,必定要有一个大气环境,气压接近一个大气压。而太空碎片打在舱壁上造成的直接后果是穿孔,它将立即造成舱内大气迅速向外泄漏,直接威胁宇航员的生命安全。它比不充加压气体的航天器更容易受到太空碎片的损伤。 载人航天器需要及时抢修 随着航天技术的发展,在太空对航

95、天器进行维修将越来越普遍,但往往需要较长的等候时间,这对一般的应用卫星来说是不成问题的,但是对载人航天器来说,一旦受到损伤就必须立即抢救,时间就是生命,给抢救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事后抢救的困难转嫁到事前防范工作的加强上,更需要周密细致的防范。 载人航天器在低高度上运行 为了避开地球辐射带对航天器的辐射效应,载人航天的轨道一般选择在低地球轨道上,虽然它不是太空碎片最密集的区域,但是太空碎片的密度仍然很大。而且由于大气的作用,所有轨道比它高的碎片最后都要通过它飞行的高度并最后陨落。最近在考虑减少太空碎片影响的措施时,还有人提出工作任务完毕的航天器要“离轨”,方向之一就是将这些航天器的轨道降低到寿命

96、较短的轨道上来,就是说将它们移到低高度轨道上来,这必然要增加低高度上的太空碎片密度,增加在这个轨道上运行的载人航天器的风险。 载人航天器将在太空长期飞行 空间站是今后载人航天的重要形式,它的特点是将在太空长时间运行,在轨道上运行的时间将在十余年到数十年之间。航天飞机每次飞行的时间虽然都不长,但多次反复使用的结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0 果,一艘航天飞机总的飞行时间积累也将很长。而太空碎片的威胁是和运行时间成正比的,这也是载人航天更需要考虑太空碎片防护的重要原因。 太空碎片的研究工作是十分广泛

97、的,与载人航天项目关系最密切,需要载人航天项目支持的有: 1 、载人航天器运行轨道附近的太空碎片模式; 2 、太空碎片模式必须能给出运行轨道。 第三章 简单运动 第一节 运动与静止 【自学提示】 1 、看课文 P39上回答: 一切物质都在永不停息地_着。 2 、自学课文“参照物”部分,回答: (1 )什么是机械运动? (2 )什么是参照物?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 与什么有关? (3 )对照课本图 3-3,说明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3 、自学课文“运动的分类”部分,回答: 什么是直线运动?什么是曲线运动?举例说明。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 2.知道物体运动还是

98、静止是相对参照物而言的。 3.知道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视听参与让学生了解运动相对在各个领域的运用。 2.从运动欣赏的角度引导学生加深对参照物的理解。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列举运动相对性在生活、科技、文学等方面的应用, 激发学生对这一课题及科学的兴趣。 (2)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物理, 并引导学生把简单的现象上升到知识的高度。 (3)从物理上对参照物的选取问题来启发学生: 看待事物应从多个角度去分析。 【重点难点】 参照物的选取问题与判断问题。 运动相对性的理解。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 具】多媒体课件;斜面,小车;带细线的小球 【教 法】讲授

99、;讨论;观看图片等与提问想结合。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创设情景: 请学生看几组运动画面和动画, 发现:我们生活在一个运动的世界里。 请举出一些你认为运动的例子。 (学生举例,让学生积极参与并了解他们眼中的运动是什么) 二、引出课题: 运动与静止 人们用不同的方式描述运动的世界 (1 )诗人用语言的韵律和意境赞美运动; 如:“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1 (2 )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表现运动。 请听我国非常著名的一首古筝曲(“高山流水”)。 三、进行新课

100、 A.物理学中如何描述运动呢?什么是运动和静止? (1)我们用比较的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2)设疑提问讨论 a)李明背着书包向学校走去,李明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b)小王骑自行车上街,自行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小王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c)正在行驶的汽车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汽车上的坐椅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3)分析 上面的三个场景中有不少的物体,我们看 书包 对 李 明 位置不变 小王 对 自行车 位置不变 静止 坐椅 对 汽 车 位置不变 李 明 对 学 校 位置改变 自行车 对 树 木 位置改变 运动 汽 车 对 电线杆 位置改变 (4)概括 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

101、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B.引导学生进一步认识有关参照物的问题 课本图 3-3 相对于大树小男孩_运动, 相对于小女孩小男孩_静止 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参照物的选择原则:任意性;根据需要和方便。 思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 2000米的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有一个小东西, 令他吃惊的是: 当他抓到这个小东西发现竟然是颗子弹. 你们认为这种事情有可能发生吗? 为什么? C.运动相对性应用举例, 加深理解。 (应用举例

102、)空中受油机和加油机;并排跑步的同学等. 例 1:同学们坐在教室里上课, 以教室为参照物, 你们 是_的, 以太阳为参照物, 你们是_的;以窗外飞过的小鸟为参照物, 你们是_的; 例2:满眼风光多闪烁, 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 , 是船行。”诗人在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 所选在的参照物分别是( ) A 风和水 B 船和地面 C 山和船 D 风和地面 D.机械运动分类 演示 1 让一小车从斜面上自由滑下。直线运动 ) 演示 2 用一细绳系一小球, 让小球做圆周运动。( 曲线运动) 看动画加深理解: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四、课堂小结

103、提出自己不明白的问题与大家讨论,提出新的运动事例与大家交流等。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2 五、课堂练习 1.利用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可以为人类服务,航天飞机在飞行中航天员可以用机械臂对运行的行天器进行维修,这是因为航天飞机相对于航天器是_。 2.观察不同时刻拍摄的 A 、B 两组照片(如图 2 ),其中能判断是飞机还是汽车在运动的是_组。 3.随着航天技术的飞速发展,我国已成功实现两次载入航天飞行。在火箭推动飞船上升阶段,航天员是被固定在飞船座舱内的。在这一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以

104、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B 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 C 以火箭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 D 以火箭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 【布置作业】:P40 1 2 3 【课后反思】: 【板书设计】 1.机械运动: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参照物:事先被选定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静止:如果一个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称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 3.机械运动分类 直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直线的运动 曲线运动:经过的路线是曲线的运动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

105、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3 第二节 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教师寄语:观察和实验是学好物理的一把钥匙! 【预习提示】 1 学生阅读教材 P41 小组合作交流讨论并设计实验方案: 2 阅读课本 P42前两自然段,完成下列习题。 物体在_的路程叫做速度。 速度的计算公式是_。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_,常用的还有_。 1m/s =_km/h_1km/h =_m/s 3m/s的物理意义是_。 3 自学课本 P42 如果物体_,并且速度_,我们称这种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 观察 P42图像请回答: 物体运动 5s 所通过的路程_? 物体运动 20m所用

106、的时间_?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知道物体运动快慢用速度表示 (2 )知道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单位是m/s (3 )会用公式计算物体的速度并能进行单位换算 (4 )能够根据图像说明物体的运动情况 过程与方法: (1 ) 通过“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的方法建立速度概念,使学生体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控制变量法。 (2 )指导速度图像是描述物体运动的一种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严谨的科学态度. 【重点难点】 (1 )学会并掌握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2 )路程-时间图像的理解。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 具】电脑多媒体、玩具汽车、斜面(

107、长木板)、刻度尺、钟表等 【教 法】讲授、探究实验、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我们已经知道物质都在不停的运动着。比如同时启程的步行人和骑车人,我们怎样看出他们谁快谁慢?同是百米运动员,我们是怎样比较他们运动快慢的?百米短跑同万米冠军的长跑比一比,要知道谁快谁慢,应该怎么办? 实验探究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4 问题 1 :如何定性比较小车 A 和小球 B 的运动快慢?可以有哪些方法? 小组讨论,设计实验: 让小车 A 和小球 B 分别在木板上运动,观察它们的运动情况观察实验并记录

108、现象:思考讨论判断 A 、B 运动快慢的依据是什么? 交流讨论:你可以和其它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判断 A 、B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是什么? 问题 2 :如何定量比较小车A 和小球B 的运动快慢? (1 ) 在轨道上标出_m,让 A 、B 先后分别运动,记录所用的时间并填表,比较A 、B 运动的快慢。 (2 )让 A 、B 分别都运动_s,量出 A 、B 通过的路程并填表,比较 A 、B 运动的快慢。 数据记录表一 物体 路程(cm) 时间(s ) 物体 A 60 物体 B 60 数据记录表二 物体 路程(cm) 时间(s ) 物体 A 0.5 物体 B 0.5 数据记录表三 物体 路程(cm)

109、时间(s ) 物体 A 100 2 物体 B 200 5 (3 )小组内或小组之间交流实验情况,讨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依据和条件。 通过以上探究,得到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有: 1 、_路程相同,比时间_ 2 、_时间相同,比路程_ 二、速度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比较物体运动快慢要用到路程和时间这两个物理量。如果A 、B 来两物体的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我们还能否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 例如:小车A 运动 1m,所用时间2s,小球B 运动 2m 所用时间5s。 大家讨论能否比较它们运动的快慢?如果可以,应如何比较? 我们物理上有一个专门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速度 阅读课本P42前两

110、自然段,自学“速度”的定义、公式、单位、单位换算、计算。 请你试一试 例题: 2004年第 28 届奥运会上,我国选手刘翔以 12、91s的成绩,夺得男子 110m栏金牌。他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5 跨栏的速度是多少?(时间可取 13s) 规范解题格式和单位换算 当堂检测:(见附:练习) 三、匀速直线运动 师:生活中有没有速度的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运动,也就是匀速直线运动? 学生举例并讨论得出结论 师:有没有近似的匀速直线运动? 如:在自动扶梯上的人运动;正常行驶的列车和平直公路上平稳行驶的

111、汽车。 教师板书匀速直线运动的定义。 我们可以用图线形象、直观地描述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 ( 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观察图像请回答: 体运动 5s 所通过的路程是多少? 体运动 20m所用的时间是多少? 体的速度怎样计算? 课堂小结:本节课学习了哪些知识?你知道几种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 【布置作业】 P43 1、2 【课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 二、探究-比较物体运动的快慢 一、探究活动 1 提出问题 (1 )如何比较物体的运动快慢 (2 )有几种方法 2 猜想与假设 3 定性探究 4 定量探究实验方案 器材 实验步骤 实验记录 实验结论 1 2 3 4 S/m 25 20 15 1

112、05 0 t/s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6 5 分析论证 二、速度 定义: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公式:V=S/t 单位:国际制 m/s 常用 Km/h 物理意义: 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 三、匀速直线运动 附:练习: 1 一架飞机匀速飞行,它在 5min内飞过的路程是 72km , 它的速度是多少 km/h? (答案:864km/h) 2 发射的无线电波到达月球并返回地面共用时间 2.56s。无线电波的传播速度是 3 108 m/s,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多少? (答案:3.84108

113、km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7 第三节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预习提示】 阅读教材 44 页平均速度部分,回答下列问题?(时间 2 分钟) 1 平均速度是描述_的物理量。 2 平均速度是表示_的快慢程度。用_表示。 3 计算公式是_。 4 利用平均速度计算是应注意什么? 阅读教材 44 页倒数 1-3自然段,回答下列问题?(时间 2 分钟) 1 _叫做瞬时速度。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是什么? 3 一个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它的瞬时速度和平均速度有什么特点? 【教学目标】 1 、知道

114、变速运动,知道变速运动的平均速度和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 2 、知道什么是瞬时速度。 3 、知道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4 、能应用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解决生活中的物理问题。 【重点难点】1 、平均速度的概念和计算。 2 、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 具】投影仪 三角板 物理小车 【教 法】讲授、探究实验、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很少见到匀速直线运动,常见的运动物体的速度是变化的,这种运动叫做变速运动。例如从北京到天津的火车启动和进站时运动得较慢,中间运行时运动得较快,有时还要在中途车站停下来,火车运动的速度是变化的。下面请同学们看书

115、第 43 页图,分析这四幅图的运动特点。 (学生讨论并回答)教师总结:变速运动的情况比匀速运动复杂,在不要求很精确,只做粗略研究的情况下,也可以用 v=s/t求出它的速度。不过这时求出的速度 v ,表示的是物体在通过路程 s 中的平均快慢程度,应该叫做平均速度。 二、新课教学 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1.计算公式: 师:用平均速度来描述做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计算时要注意 s是物体运动的全部路程,t是通过全部路程所需时间,求出的平均速度是表示物体通过这一段路程的平均速度,而不能表示运动中任何一段路程,或任何一段时间内的情况。 tsv 欢迎您阅读

116、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8 在实际应用中,一些做曲线运动的物体运动的快慢,也常用平均速度来描述。通常所说的某某物体的速度,一般指的就是平均速度。 下面请同学们看书第 44 页的表,了解一些物体的运动速度。 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我们上节课学习的匀速直线运动中速度的计算方法完全相同,下面我们就来举几个例子,来学习一下平均速度的计算。 例题 1 :请同学们看书第 44 页的例题(教师分析并讲解)。 例题 2 :(投影) 一辆汽车刚启动时,第 1 秒内运动 2m,第 2 秒内运动 4m,第 3 秒内运动 6m

117、,求: (1 )汽车在前 2 秒内的平均速度。 (2 )汽车在前 3 秒内的平均速度。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草图,帮助同学分析。 师:前 2 秒通过的路程是第 1 秒的 2m 和第 2 秒的 4m 之和,所用的时间是 2 秒,求平均速度要用汽车前 2 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 2 秒,求前 3 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与求前 2 秒的平均速度的方法是相同的,用汽车前 3 秒通过的总路程除以 3 秒。 请同学们将例 2做在练习本上,同时发几片胶片给几位同学。请他们将题目解在胶片上,准备用投影仪将所做结果打在屏幕上,教师巡视,答疑。 教师再一次强调解题方法,注意写出所依据的公式,运算时要注明各物理量的单位。 师

118、:我们求出了汽车在前3s 内运动的平均速度是4m/s,能不能说汽车在第3s 内运动速度是 4m/s呢? 生:不能,前 3s 的平均速度是汽车前 3s 运动的全部路程 12m除以 3s 钟的时间得出的4m/s,若求第 3 秒内的运动速度,应用第 3s 通过的路程 6m 除以 1s,得出 6m/s。 瞬时速度在交通管理中,警察需要测定司机是否超速驾驶;在兵器试验中,需要测量子弹或炮弹冲出枪口或炮口的速度,以检验武器是否合格。在这些情况下测量的速度,是运动物体在极短的时间内的速度,例如汽车在某一瞬间的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平均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整个运动过程中的整体运动情况,而

119、瞬时速度反映的是物体在运动过程的某一时刻或者某一位置的运动情况。 那么在匀速直线运动中,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如果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它在运动过程中速度保持不变,那么它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都相同,并且任何时刻的瞬时速度和整个运动过程中的平均速度也相同。 三、课堂小结 1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均速度,平均速度的计算方法与上节学习的速度的计算方法是相同的。 2 、要懂得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的区别。 四、当堂检测 1 、一运动物体在第1s内通过的距离是1m,第2s内通过的路程是2m,第 3s 内通过的路程是 3m,则这个物体做的是_运动,物体在第 1s 末时瞬时速度是_m/s物体在 3s

120、内的平均速度是_m/s 五、课后作业 第1秒内 第2秒内 第3秒内 1m 23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39 1 课文第 44 页作业 1 、2 题。 六、课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 三、平均速度和瞬时速度 1 平均速度:表示运动物体在某一路程内(或某一段时间内)平均快慢程度的物理量。 2 计算公式: 3 瞬时速度:运动物体在某一瞬间的速度叫做瞬时速度。 附:练习题 1 一运动物体通过 240m的路程,前一半路程用了 1min,后一半路程用了 40s,求: (1 )前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2m/

121、s) (2 )后一半路程中的平均速度;(3m/s) (3 )全程的 平均速度。(2.4m/s) 2 作直线运动的物体,在开始 10s内通过 10m的路程,接着静止了 3s,在最后 7s 内通过 8m 的路程,物体在这 20s内的平均速度是_。(0.9m/s) tsv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0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预习提示】 阅读本节内容,找出本节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以及生活中相关测速度的方法都有哪些。 【教学目标】 1 学会使用停表和刻度尺正确的测量时间和距离,并求出平均速

122、度。 2 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重点难点】 1 平均速度的测量方法。 2 如何准确的测出时间和路程。 【教学时数】1 课时 【教 具】投影仪,刻度尺,秒表,物理小车,斜面。 【教 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1 总结上节课学习哪些知识点? 2 同步训练:某同学从家里步行到学校, 他先以 2m/s的速度前进 5min,休息 1min后, 又以 1.5m/s的速度前进 10min到达学校, 该同学从家里到学校的平均速度为多少? 二、讨论交流:请结合你们桌上的实验器材,设计一种测量平均速度的方法吗? 请说出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实验方法;注意事项。 三、教师强调: 1 实验目

123、的:利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 2 实验原理: 3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 金属片(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4 实验步骤: (1 )将斜面固定,确定起点位置; (2 )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 )测量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 )计算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5 实验表格:见幻灯片 6 注意事项:(1 )、明确停表每个小各代表多少秒? (2 )小车从斜面下滑时,一定要做直线运动,可以多试几次; (3 )测量时间一定要同步。 7 观看教学动画 【实践活动】 1 请设计“测量从家里到学校骑自行车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 要点提示

124、:通过测量车轮的周长和记录车轮转动的圈数,可计算自行车行使的路程。 2 设计“测量汽车或出租车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 3 设计“测量火车的平均速度”的活动方案: tsv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1 【课外调查】1 汽车里程表的记录内容; 2 出租车专用发票项目; 3 火车时刻表的记录内容。 【课堂小结】 学会使用刻度尺和停表正确地测量路程、时间,并求出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 【作业布置】用一根米尺和一块手表,怎样既方便又较正确地测出从你家门口到学校门口的路程?简要说出测量步骤。 【

125、课后反思】 附:板书设计 第四节 平均速度的测量 1 实验目的:利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平均速度。 2 实验原理: 3 实验器材:小车、斜面、 金属片(小木块)、刻度尺、停表。 4 实验步骤: (1 )将斜面固定,确定起点位置; (2 )测量全程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3 )测量上半段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4 )计算下半段的平均速度,将实验结果记录在表格中 当堂检测 (1 ) 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_, (2 )需要的器材有:斜面、金属片、物理小车 、 _和_。 (3 )本实验必须用_测出_;还要用_测出_ (4 )根据数据计算出(图中秒表每小格代表1 秒)

126、小车在前半段的平均速度_;在后半段的平均速度_;在全程的平均速度_。 tsv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2 第四章 声现象 第一节 声音的产生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什么是声源。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物体发声与不发声的差异,培养观察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领略声音的和谐美;乐于探究身边的声现象。 教学重点:物体发声是由振动产生的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概括的能力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方法:实验探究 讨论交流 教学用具:录音机 音

127、叉 烧杯 水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示 1 声音是由物体的_而发生的,发声物体的振动停止,发声也_。 2 如图,当敲响音叉后用悬吊着泡沫塑料接触发声的叉股时,泡沫球会被_,这个实验说明一切正在发声物体都在_。 3 敲响的音叉接触水面能溅起水花,敲打铜锣,锣面振动而发出声音,这些例子说明_。要想使发音的锣面停止发声,最简单的方法是_。“耳边响起了驼铃声”这句歌词中,声源是 _。 4 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响声 B 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 球皮破裂时引起周围空

128、气振动发出的响声 二、导入新课 先用录音机播放一段音乐,大家听到了美妙动听的音乐声。 声音与我们生活和生产劳动有密切的联系,本节课学习声音是怎样发生的。 三、新课教学 ( 一) 声音产生的条件 1 做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用手拨动钢尺,钢尺发出声音,同时尺也在上下振动; 发声的音叉激起水花。 分析归纳: (1 )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2 )固体、液体和气体都可以因振动而发声。 2 讨论交流: 远处山上瀑布声是怎样产生的?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3 分析:声音都是由物体

129、振动产生的,生活中一些发声现象表面看不出振动,但其实质都是振动。本题中水和水里的空气和山壁地面摩擦撞击引起振动发声。 结果:由于瀑布(水)和瀑布(水)中的空气与山岩和地面相互摩擦振动而产生的。 3 进一步探究 用手摸着喉头发出声音,这时手有怎样的感觉? 弹拨吉他的一根琴弦后,立即把你的手轻放在琴体上,手有怎样的感觉? 利用薄面包纸或树叶等吹奏乐曲时,嘴唇有怎样的感觉? 击打音叉,把发声音叉的尖端接触面颊,你有什么感觉? 归纳总结:只要物体产生振动,就能发出声音。振动停止了,声音也就停止了。实验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 二) 声源 让学生总结出什么是声源。 讨论交流(1 )人是怎样发声

130、的? 当人说话或唱歌时,空气从肺部通过气管,被挤压的空气引起声带振动发声; 讨论交流(2 )蝉是怎样发声的? 只有雄蝉才会鸣叫,因雄蝉腹部有发声器,而雌蝉没有发音器。雄蝉腹部下有一层薄薄的发音膜,当发音肌收缩时,引起发音膜振动,这些振动通过共鸣室放大而发出响亮的声音来; 讨论交流(3 )乐器是怎样发声的?乐器分打击乐器、弦乐器和管乐器。 鼓、锣等打击乐器受到打击时发生振动而产生声音。鼓就是靠打击时鼓皮振动发声; 二胡、小提琴及箜篌等弦乐器,通过弦的振动发声。它们常有一个木制共鸣箱使声音洪亮; 长笛、箫及铜号等管乐器,靠吹口处到第一个被手指打开孔之间空气柱振动而发声。如果用手指将侧孔全堵上则振动

131、空气柱最长,音调最低,如果全打开,空气柱最短。铜号为了增加空气柱长度,将管道盘卷成一圈一圈的,有的还能伸长或缩短。 四、课堂小结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 发声的物体叫声源 五、当堂检测 1 、在敲响大古钟时,有的同学发现,停止对大钟的撞击后,大钟“余音未止”其原因是( ) A.一定是大钟的回声 B.有“余音”说明大钟仍在振动 C.是人的听觉发生“延长”的缘故 D.大钟虽已停止振动,但空气仍在振动 2 、吹笛子发声的主要是( ) A.笛子本身(竹管)振动发声 B.笛子中空部分的空气柱振动发声 C.演员的嘴唇振动发出的声音 D.。以上说法都不

132、正确 3 、小孩用嘴巴把一个气球吹大,由于小孩用力太大,气球被吹破了,发出“嘭”的响声,这响声是由于( ) A.球皮被吹大时,振动发出的声音 B.吹气时,球内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C.破裂时球皮振动发出的响声 D.球破裂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发出响声 4 、如图是甲骨文中的“声殳”(古代打击乐器),其意思是手拿木槌(字左部)敲打三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4 角形石块(字右部),使石块_而发出声音。 5 、如图甲,用槌敲打鼓面使之发声,这时会看到_,这说明_。图乙优美小提琴是由琴弦_产生的,图丙中青蛙

133、“呱呱”的叫声是由于它的鸣囊在 _。 6 、在爵士乐队表演时,经常可以看到鼓手在用力敲击鼓面后又_达到“骤止”的效果,这一做法说明_。 7 、你知道下列各种声音分别是由什么振动发出的吗?将答案填在横线上。 (1 )人说话、唱歌声_; (2 )蜜蜂飞行的“嗡嗡”声_; (3 )雷声_; (4 )优美的箜篌声_; (5 )圆号声_; (6 )笑树发出的笑声_。 8 、如图所示,将薄橡皮膜绷紧在杯口上,在上面撒一些泡沫塑料屑,敲动盆子,你可能看到什么现象?解释其中的原因。 六、课后作业 板书设计: 第一节声音的产生 1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 一切发声体都在振动, 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3 发声

134、的物体叫声源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5 第二节 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知道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知道声速在固体中最大、气体中最小;知道回声现象和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和“真空罩中的闹钟”的实验,锻炼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研究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自

135、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注意在活动中培养学生善于交流和合作的意识。 重点难点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声音传播的条件,应该作为本节教学的中心环节。对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学生联系生活会有一些肤浅的认识,而对于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速度不同,学生可能就知之甚少,所以实验探究声音的传播条件和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是本节的关键所在。因此,本节课的重点应是使学生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传播速度不同及回声现象。本节课的难点是引导学生观察、探究声音传播的条件以及解释生活中的声传播现象和回声现象。所以本节课堂组织教学的过程应突出体现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最终实现本节教学的三维目标。 教学方法

136、: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是本节教学的中心环节,我采用教师演示实验、质疑、引导学生观察等实验探究的方法,启发引导学生认识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声,而真空不能传声。俗话说:“真理越辩越明”因此对于声速、回声的知识,我采用先提出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得出初步的猜想或者判断,设立悬念、激疑,在学生中营造各持己见、百家争鸣的讨论氛围,然后以“信息平台”、“信息快递”等板块形式向学生提供相关的知识信息,再让学生分组讨论提出的问题,学生结合提供的信息进行讨论交流,肯定或者否定了自己原来的想法,最后再选出代表发言在全班交流,在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归纳出问题的正确答案。这样既加深了学生对于这些问题正确观点的认识,又通过

137、这些观点的形成过程,锻炼学生的思维行为和合作交流的科学精神。因此本节教法我设计为实验探究法、质疑诱导法、自学讨论法相结合,组织学生获取和掌握相关知识,同时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用具: 本节教学中,实验器材牵涉较多,要恰当合理正确地操作使用,增加直观性和可信度,创设物理情景,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认真细致进行观察,让学生贴近生活,探索其中的奥秘。 演示气体、液体、固体都能传声要用到声传播演示器、学生电源、水、玻璃杯等。实验前,向学生介绍装置。实验时,引导学生观察塑料容器中分别充满空气、水以及塑料棒时,从扬声器中能够听到声音。 探究真空不能传声的实验,要用到真空罩、闹钟、

138、抽气机等。实验时,注意让学生体会“随着抽气时间的延长,罩内空气越来越少,声音越来越小”这样一个逐渐变化的过程。然后引导学生推断罩内接近真空或达到真空时,还能听到闹钟声吗?最后再慢慢地打开橡皮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6 塞,使罩内进入空气,同时让学生注意听闹钟声的大小变化,通过前后对比,引导学生总结“真空不能传声”。这样做,增强了实验的可比性和可信度。 对于声波的概念,学生不好认识,为了帮助学生认识这一抽象概念,我运用水波和声波进行类比的方法,通过演示水波的形成,变抽象为直观,达到使学生认识声

139、波的目的。这个实验用到的器材有:音叉、小锤、圆形水槽、水、投影仪等。 教学过程 一、自学提示 1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2 、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 3 、【生活中的物理】 (1 ) 在课堂上,在座的各位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_的传声。 (2 ) 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 ) 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吗?说明什

140、么问题? 4 、雷雨天,我们总是看见闪电一闪即逝,而后却听到隆隆不绝的雷声,你知道为什么吗? 5 、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野外说话要响亮的多? 二、新课导入 今年10月15日,我国航天员_驾驶的“_”号宇宙飞船进入太空,在宇宙中航行 20 个小时,并与国际空间站的宇航员进行了交谈。10 月 16 日,飞船顺利安全返回地球。因此_成为我国历史上遨游太空的第一人,我国也成为继俄罗斯和美国之后,能把人类送入太空的国家。 听到这一令人激动和振奋的好消息后,我禁不住要问大家: 你们知道在宇宙中,宇航员之间是通过什么进行交谈的吗?他们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 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 让我们

141、一起来继续探究声音世界的奥秘吧! (在导入新课的同时,引导学生关注人类现代科技成果,树立远大理想。) 三、新课教学 (一)声音的传播 【实验探究】 用声传播演示器分别演示气体、固体、液体都能传播声音。 【学生讨论】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 空气、玻璃、金属、墙壁、水等 【生活中的物理】 1.在课堂上,在座的各位都能听到老师讲课的声音,同学们之间讨论问题时彼此能听到对方说话的声音,说明了_的传声。 2.古代的侦察兵用一个铁筒插入地下,耳朵贴着铁筒就能知道很远处队伍行进时的步伐声和马蹄声,你知道其中的道理吗? 3.在电视上,我们经常看到多名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水中做着非常整齐一致的动作,你知道

142、他们是怎样做到整齐一致吗?说明什么问题? 【提出问题】 宇航员在宇宙中为什么不能直接进行交谈呢? 【实验探究】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7 演示“真空罩中的闹钟”实验,探究真空能否传播声音。引导学生回答课前提出的问题。 【小结一】 气体、固体、液体都 _传声,而真空_传声。能传播声音的物质叫 _。 【智慧点击】 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几次敲击声?同学们猜想一下,相互讨论交流自己的意见。 【信息平台】 声音的传播需要时间,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声音的传播

143、还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下面是常温时在一些物质中的声速: 空气 340m/s 水 1500m/s 松木 3320m/s 花岗岩 3800m/s 玻璃 5000m/s 钢铁 5200m/s 学生讨论交流,归纳总结规律。 【小结二】: 1 、常温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 2 、常温时声音在_中传播速度最大,在_中传播速度最小。( 填固体、液体、气体) 【能力拓展】: 评议刚才自己的猜想是否正确,进一步问: 3 次敲击声分别是沿着什么物质传来的? (二)回声现象 【提出问题】 1 、雷雨天,我们总是看见闪电一闪即逝,而后却听到隆隆不绝的雷声,你知道为什么吗? 2 、在空旷的房间里说话,为什么比在

144、野外说话要响亮的多? 学生讨论,交流意见。 【信息快递】 声音在传播的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回声。 听到回声的条件: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 。1s 以上,人耳才能听到回声。如果相差不到 0 。1s,回声就会和原声混在一声,使原声加强。 展示回声现象示意图,帮助同学理解认识回声。 【知识拓展】 根据上面提供的听到回声的条件,请同学们算一算,要听到回声,人离障碍物的最短距离是多少? 引导学生利用上一章有关速度、距离的知识计算,结合回声示意图理解声音走的路程是一来回。 (三)人耳是怎样听到声音的呢? 演示音叉振动后在水中溅起水波的实验,帮助学生认识声波,学生结合生理知识阅读课文,理

145、解人耳接收声波、产生听觉的过程。 【小结三】 声源介质人耳 ( ) ( ) ( ) 四、当堂检测 事实证明,声音必须通过一定的_才能传播出去,_、_、_都能传声,_不能传声。 一般情况下,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m/s。气体中的声速_液体和固体中的声速。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8 3 、一根装满水的很长的钢管,在一端敲击一次,在另一端能听到_次敲击声。听到的声音分别是通过_传播的。 4 、利用回声可测海底深度,声音在海水中的速度是1531m/s,从船底发生装置向下发出的声音,经 1 。2

146、s 后,船底声音的接受装置收到回声,那么海底深度是_m。 5 、联系生活列举气体、固体、液体传声以及回声的实例。 6 、两个人一组,以细绳(棉线、棉绳、金属丝)、纸杯(塑料杯、易拉罐、饮料桶)等为原料,制作一个土电话,验证固体能传声。 五、课后作业 作业设计为两道题,第一题是让学生联系生活列举气体、固体、液体传声以及回声的实例,引导和强化学生“物理来源于生活”的学习意识。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第二题设计为实践活动题,让学生两个人一组,以细绳(棉线、棉绳、金属丝)、纸杯(塑料杯、易拉罐、饮料桶)等为原料,制作一个土电话,两个人一组实验,验证固体能传声。要求学生写出实验报告。 作业

147、设计体现和巩固了本节课的重难点知识,同时又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和学习兴趣。 板书设计 1 、介质 一、声音的传播 2 、声速 1 、现象 二、声音的反射 2、回声 3 、听到回声的条件 三、人怎样听到声声波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49 第三节 乐音和噪声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了解乐音的特性;知道影响乐音的三要素;了解噪音的来源、危害及防治;知道分贝的含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探究,体验音调与频率、响度与振幅之间的关系;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 3 、情感、态度与价

148、值观:体会生活中声音的奇妙;增强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 1 、了解乐音的三要素; 2 、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 教学难点:乐音的三要素 课时安排:1 课时 教学方法:讨论交流 实验探究 教学用具:录音机 鼓 音叉 齿轮 教学过程: 一、预习提示 1 乐音的三个特征是_、_、_。 2 响度和发声体的有关。_越大,响度越大;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_有关。 3 从物理学角度看,噪声强弱是指发声体做_时发出的声音,计量噪声强弱常用_做单位。要保证睡眠和休息应控制噪声不超过_dB,要保证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_dB。 4 摩托车加上消音器是在_处减弱噪声;把门窗关上,是在_处减弱噪声;“掩耳盗铃”是在

149、 _处减弱噪声。 5 “无声手枪”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放鞭炮时,用棉花塞住耳孔,这是在_处减弱噪声的;在马路和住宅间植树造林,这是在_中减弱噪声的。 二、引入新课 用收录机放有高音部和低音部的合唱歌曲的磁带。 !讲述:同学们刚才欣赏到的是悦耳动听的歌曲,但是在日常生活中还常听到一些令为烦燥不安刺耳的噪声。同样是乐音,有的音调高,有的音高低;有时声音大,有时声音小;有的用钢琴伴奏,有的用小提琴或我国的民族乐器二胡、三弦等伴奏。学了这节课后,同学们将知道其中的奥妙。( 板书课题:第二节音调、响度和音色) 三、新课教学 1 、音调 (1)讲述:唱歌时,一首歌曲音调可以唱高一些,也可以唱低一些。刚才同

150、学们听到的一首合唱歌曲,高音部的音调高,低音部的音调低,我们把 声音的高低叫做音调(教师板书) 。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0 (2)演示:先介绍发声齿轮,请一位学生上台观察在同一轴上的几个发声齿轮的齿数,并告诉全体同学,每个齿轮的齿数不同。 转动齿轮,用塑料硬片接触齿轮的齿,使塑料硬片振动发声。让学生注意观察,硬片接触不同齿数的齿轮时,发出的声音的高低有何不同,哪个高? 哪个低? 引导学生分析:塑料硬片接触齿数多的齿轮时,振动快,发出的音调高;接触齿数少的齿轮时,硬片振动慢,发出的音调低。

151、 讲述: 物体在 1 秒钟内振动的次数叫做频率 。由演示得出: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 (3)学生随堂实验:用塑料硬片在梳子上快慢不同地划过,请同学们注意观察,塑料硬片快划时和慢划时,发出的声音的音调哪个高? 哪个振动的频率大? 哪个振动的频率小? 进一步认识音高是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 (4)学生随堂实验:学生利用橡皮盘做课本的实验,进一步加深学生对 音调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 的认识。 2 、响度 (1)演示 轻敲队鼓,请同学听发出的声音,并观察鼓皮上彩色纸人的跳动情况,跳动缓慢,犹如轻歌曼舞;敲击由轻逐渐加重,再听声音大小的变化,并观察纸

152、人跳动的变化,跳动由慢到快,犹如从轻歌曼舞过渡到狂欢。引导学生分析说出:鼓皮振动的振幅大,声音大;振动的振幅小,声音小。教师讲述:我们把 声音的大小叫做响度。响度跟物体振动的振幅有关。 (2)拿出闹钟让同学们听。前排同学可以清晰地听见闹钟滴答的声音,后面几排的同学几乎听不见。表明:响度还跟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 3 、音色 除以上音调、响度外,音色也是乐音的一个特征。( 板书:音调、响度和音色是乐音的三个特征。) 接着,在讲桌下( 不让学生看见) 敲响铜锣、摇动响铃,请同学们说出所听到的声音是什么物体振动而发出的声音?(肯定学生都能说正确) ,那么你们是凭什么分辨出来的呢? 当同学们带着疑问的眼

153、光望着老师时,教师及时指出:在音调、响度都相同时,不同的物体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这就是音色。 平常人们常说: 未见其人,先闻其声 ,就是根据各人声带振动发出的声音不同,即各人的音色不同分辨是谁的声音的。 同一个人的音色,随着年龄的增大,以及饮食、起居和本人健康状况等因素而变化。 四、课堂小结 本课学习了乐音的三个特征,即音调、响度和音色。恰当的乐音给人以精神上的调节,艺术上的享受,激励人们奋发向上。通过本课学习,希望同学们知道: 1 、什么是音调? 音调是由什么因素决定? 2 、什么是响度? 响度跟哪些因素有关? 3 、人们能分辨不同物体发出的声音是根据乐音的哪一个特征? 4 、知道什么是噪声

154、,如何防治噪声的危害。 五、课堂检测: 1 下列哪些声音是噪声( ) A 教室里老师讲课的声音 B 马路上拖拉机行驶的声音 C 火车的鸣笛声 D 公园里悠扬的声音 2 为了减弱噪声,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 将噪声大的机器换成噪声小的机器 B 在马路旁或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 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3 下面关于乐音和噪声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噪声使人烦燥不安,有害于健康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1 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

155、器发出的声音 C 乐音的振动遵循一定的规律;噪声的振动杂乱无章,无规律可循 4 下面措施中哪一个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的( ) A 做一个外罩将声源罩住 B 在耳孔中塞一团棉花 C 在马路旁植树造林 D 换用噪声小的机器 5 一位同学晚上在家里看电视,为了不影响家人休息,他应采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用棉被把电视机捂住 B把音量开关关上,不让电视机发生声音 C 插上耳机,自己用耳机听 D让家人把耳朵塞住 6 下列哪种措施可以减弱噪声( ) A 停止使用一次性白色泡沫饭盒 B科学家研制氟里昂的代用品 C 在摩托车内燃机排气管上装消音器 D为了推销商品,商场在门口安装高音喇叭 7 为了消减噪声,

156、下列措施可行的是:( ) A.将噪声大的机械换成噪声小的机械 B.在马路和住宅间设立屏障或植树造林 C.在耳孔中塞上一小团棉花 D.关闭所有声源 8 下列不属于噪声的是( ) A 马路上车辆的鸣笛声 B.在沉静的夜晚突然有大声谈笑 C 音乐欣赏会上演奏的钢琴声声 D.自由市场喧闹的叫卖声 9 下列措施中不能减弱噪声的是( ) A 在噪声声源外加个外罩 B.砍掉马路和住宅之间的树 C.带耳塞 D 使装有噪声声源的厂房门窗背向居民区 10.从环境保护角度看,以下不属于噪声的是( ) A 图书阅览室内的絮絮细语声 B.上数学课时,听到音乐教室传来的歌声 C.夜晚,人们正要入睡,忽然传来弹奏很熟练的钢

157、琴声 D 吸引着人们的雄辩有利的演讲声 六、课后作业: 1 在健翔桥立交桥的两侧一般都装有隔板,这是为什么? 2.调查学校(或社区)噪声污染的情况及采取的防护措施,提出进一步减少噪声污染的建议。 板书设计 乐声和噪声 音调 1 乐音的三要素 响度 音色 2 噪声的危害 3 减弱噪声的途径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2 第四节 超声波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 、知道什么是超声波。 2 、了解现代技术中与超声波有关知识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参观或看录像等有关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获

158、得社会生活中超声波利用方面的知识。 通过介绍知道一些动物对超声波的利用,扩展知识面。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通过学习,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增强科学的热爱。 2 、通过一些自然界的动物对超声波利用的了解,激发学生的兴趣。 重点:超声波的概念及其应用 难点:如何利用物理知识来激发学生探究科学的欲望。 教学方法 本节课程的重点应放在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上。课前应要求学生广泛地收集有关超声波应用方面的资料,在课堂上学生一起讨论、分享,这样既能让大家了解超声波的知识,又能在无形中使学生认识到物理与生活、与科学技术的关系密不可分,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对科学进行探究的欲望。 教学准备 录像

159、片、播放设备 教学过程 预习提示 1 、阅读课文了解什么是超声波? 2 、收集超声波应用方面的资料 一、引入新课 播放录象或动画:蝙蝠在夜里飞行,还能扑捉飞蛾和蚊子,而且无论怎样飞行,从来没见过它跟什么东西相撞。 【提出问题】 到底蝙蝠夜里飞行的原理是什么?为什么人听不见蝙蝠发出的声音呢? 【交流合作】 学生认真观看蝙蝠在夜间飞行的录像。同学之间互相讨论、交流:蝙蝠一边飞,一边从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遇到障碍物就会反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里,蝙蝠就立即改变飞行方向。 二、进行新课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

160、级上册物理教案 53 介绍超声波的概念: 超过 20000Hz的声波叫超声波; 低于 20Hz声波叫次声波; 人正常耳朵听到的声波为 20Hz20000Hz。 【讲述故事】 1912年“泰坦尼克号”首次出航即触礁沉没。这件事震惊世界。随即有人提出用声学方法遥测航道上的冰山,制造出声呐。紧接着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出于探测敌方潜水艇的需要,对声呐的研究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 那么到目前为止超声波有哪些应用呢? 【交流讨论】 根据课前搜集的有关超声波应用的资料,踊跃发言,和同学一起交流、讨论。 【播放超声波应用的有关录像】 渔船与潜水艇等使用的声呐所付出的声是超声波;选用超声波可以检查人体内患病的部位

161、和范围,也可以看到母体内的胎儿;工业上适用超声波探测仪,能够检查出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用超声波的高频率,也可以清洗浸在溶剂中精密机械或工具;医生用超声波击碎体内的胆结石,使之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组内讨论】 发挥自己的想象,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可以使用超声波。 三、课堂小结 让学生概括本节内容,并发言。 四、当堂检测 1 人耳能听到声音的范围是 20Hz20000Hz。比 20Hz低的声波称为_,比20000Hz高的声波称为 _。 2.声波容易被聚成一束_发射,遇到物体又会_,并且在水中能够传播得_。人们根据这些特征制造出了声纳,利用声纳可以探测海洋的_、_、_和敌方的_等。 3.超声波

162、在人体内不同组织的交界面上会产生_,利用“_”可以观察胎儿和脏器;工业上使用_,能够检查金属零件内部的裂纹等隐患;利用_可以进行清洗污物;医生用_击碎人体内的胆结石,使它可以顺畅地排出体外。 1.耳能听到的声音的范围主要取决于声音的( ) A 、响度 B、频率 C、振幅 D、音色 2.医用“B ”超机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人们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 、声音的响度太大 B、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C 、声音的响度太小 D、声音的频率小于人能听到的声音频率 3.下列声源发出的声音,人耳能听到的是( ) A 、医院里的“B 超” B 、国旗在风中振动 C 、蝴蝶飞行时

163、扑打翅膀 D 、地震前震源发出的次生波 4.下列不属于超声波应用的是( ) A 、利用声波清晰精细的机械 B 、外科医生利用声波的振动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 C 、医生利用声波检查胎儿和器脏 D 、医生用“叩诊法”给病人诊病 五、拓展练习 1 苍蝇飞行时翅膀每秒振动147200次,蝴蝶飞行时每秒振动5 6 次,为什么你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4 凭听觉能发觉飞行中的苍蝇,却不能发觉飞行中的蝴蝶? 2 马戏团的驯狗员,在舞台上用一种特殊的信号驯狗,观众们完全没有察觉,狗却准确地听到信号做各种动作。

164、你能说一说这其中的奥秘吗? 3 家用燃气热水器内部有许多弯曲的管道,使用时间长了以后,管子的外壁上会附着碳粒,内壁结有水垢,影响正常使用,必须清除。请你想出一种合适的方法,除去这些碳粒和水垢。 4 电影泰坦尼克号描述的是 1912年一艘名叫“泰坦尼克号”的大海轮,因为跟冰山相撞而沉没的悲剧。为了避免悲剧的重演,现在的海轮都装置了“声纳”。它能够及时发现冰山或暗礁。请你分析声纳在工作时为何能及时发现障碍物及船离障碍物的距离的表达式。 板书设计 第四节 超声波 一、什么是超声波 二、超声波的应用 参考答案 当堂检测 1 、次声波 超声波 2 、B 3 、D 拓展练习 苍蝇翅膀振动的频率在人的听觉范

165、围内,而蝴蝶翅膀振动的频率不在人的听觉范围内。 狗的听觉范围比人的听觉范围大,驯狗员发出的声波狗能听到,而人听不到。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5 第五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传播 教学案例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6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7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

166、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8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59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0 教学设计 根据学生的认知规律,先由感性认识(直接观察光在空气中、水中和果冻中传播的实验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1 现象)逐步上升到理性认识(由

167、学生概括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通过对日食、月食成因的教学,对学生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教育。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同时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为此,教学中先利用视频资料,展示自然界和人们生活中有关光的现象,并通过点燃蜡烛引出光源的概念。接下来在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自己设计实验,设法将光的传播路径显示出来。在得出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后,列举日常生活中的一些自然现象, 由此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通过讨论使学生对小孔成像、日食、月食及影子的形成等现象有一个科学的认识。通过对光速的介绍,使学生了解光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快,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近似等

168、于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而在其他介质中光传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慢。课题引入从学生身边的实际现象出发,引导学生寻找规律,并用规律解释一些自然现象。教学设计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扩展了光的折射现象,但是为得出“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服务的,即光在其他均匀介质中也是沿直线传播的。在实验中观察到了光由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时发生了偏折的现象,指出这是光的折射现象,这一点不是重点,可一带而过。 教案点评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并且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一些现象,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在教学中起到了很好的引导作用。 在课题的引入阶段,通过播放日常生活

169、中我们司空见惯的五彩缤纷的世界,使同学们感受到大自然的美丽,生活的美好。同时引起同学们的思考:正是因为有了光,才使我们的生活绚丽多彩。这样设计课题的引入达到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可以将枯燥的物理知识的学习,与学生的情感体验有机地结合起来。 在探究光的传播规律时,教师提供果冻、装有水的小烧杯、半个可乐瓶等学生熟悉的物品,配上激光笔、香、火柴等,引导学生探究光在固体、液体、气体中究竟是怎样传播的。通过自己动手实验,学生们概括出了“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毋庸置疑,他们对这一结论的掌握将是非常深刻的。在此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概括能力又锻炼了他们严谨的语言表述能力。在探究过程中

170、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物理并不神秘,物理与生活是密切联系的,物理就在同学们的身边。此环节的设计注重了物理过程与方法的教学。 用“光在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规律”解释一些现象这一教学环节中,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参与手影表演,并用所学知识解释影子的形成;通过讲解日食、月食的成因,对学生进行反对迷信、崇尚科学的科学世界观的教育;通过对墨经中记载的小孔成像实验的介绍及演示,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一系列教学设计,达到了物理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之“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目标。 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及探究性学习。学以致用,密切联系实际,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教师的教学设计注

171、重了新课程的三维培养目标,在知识学习、能力培养中包含着情感教育。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2 第二节 光的反射 教学案例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3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4 教学设计 本节课研究的是光的反射,主要内容有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实验探究得到光的反射定律,二是在生活中随处可见的

172、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实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是本节的重点,也是本章的重点知识,是理解平面镜、球面镜作用的基础。本节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只进行探究光的反射定律。如何使学生认识光在反射时所遵循的规律是本节的关键:从“空间平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5 面半边角度”的顺序和用数学分析实验现象三线、两角的关系,并在分析这些关系的基础上逐步揭示物理本质,形成物理概念,建立物理规律。第二课时进行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及其应用。本节的难点在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特别是漫反射学生不易理解,利用平行光束射到平面镜上和表面凸凹

173、不平的自行车尾灯上,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获得全面的活动体验。光的反射是我们生活中常见的现象,我们能看清本身不发光的物体大多都是由于发生了光的反射,通过大量生动的实例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教育学生热爱科学,培养积极向上的情感。 教案点评 本节课老师在教学设计上,使用新奇的实验引出光的反射现象,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创造条件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 在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阶段,通过激光演示器,介绍什么是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入射角、反射角等基本概念,这样做直观清晰。然后让学生分组做实验,亲自动手找到三线(入射光线、反射光线、法线)共面,两角(反

174、射角、入射角)相等。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起到引导学生分析现象、处理实验数据的作用。接着让学生将入射光线改为从反射光线处入射,发现这时的反射光沿原来的入射光方向出射,从而得出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光路可逆。这对学生通过参与科学探究,学习从物理现象和实验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学习信息处理的方法都大有益处。 在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的教学设计中,教师通过“在镜子表面和一张白纸表面上发生的反射现象一样吗? ”这一问题的提出,再一次从学生身边的常见现象入手,引出镜面反射与漫反射。接着又让学生观察用镜子和白纸反射太阳光或灯光、观察自行车的尾灯、解释黑板反光的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等,设计了一系列活动,使学生真切体验了“从

175、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本节课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了通过自然、生活到物理的认识过程,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6 第三节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 教学案例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7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8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

176、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69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0 教学设计 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是本章的重点。在教学设计上,没有像以往那样由教师提出问题,而是让学生依据生活经验来猜想,自己选择实验器材,设计实验方案,通过实验来验证猜想从而得出结论。 为体现物理课程标准之基本理念“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教学引入环节的设计上,我从“小魔术”入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愿望。 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教师只是起到

177、一个引导者的作用。用平板玻璃取代平面镜来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用物体与像重合,来比较像与物的关系。这两个“替代”是实验的关键,是本节课设计上的重点和难点。教师应适当做好铺垫,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在实验探究中观察、体验、获得实验结论。从而获得成功的喜悦。这些不仅可以满足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更重要的是在学生动手实验的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教案点评 本节教学设计的新课引入、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制定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交流与总结、探究过程的评估等各环节中,教师能够做到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实现了教师角色的转变。在本节教学设计中教师在学生探究学习中起到了较好的“引

178、导者”的作用。 在引出问题时教师表演了两个小魔术,既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又通过破解魔术,为后面用“物”来替代“像”进行探究实验做了很好的铺垫。接下来要研究什么问题?教师提问:“平面镜和玻璃都能成像,它们有什么不同?”这一问题提出的目的,是为用平板玻璃“替代”平面镜,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做铺垫。这样的问题就把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的思维活动了起来。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1 怎样才能找到像?在设计制定实验方案环节教师除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外,还表现出让学生重点体验的要素重

179、点突出的特点。引课中教师表演的“浇不灭的蜡烛”魔术,已经做好了铺垫:用“同样的物”代替“像”,即用“替代法”。关于平面镜所成的像始终与物等大、形状相同、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像与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等规律,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充分的探究,让学生通过探究、交流、讨论,体验科学研究的过程,学习科学研究的方法,获得感性认识。在学生交流了探究成果之后,教师又适时地做了总结归纳,使平面镜成像规律明了,起到了教师的引导作用。 关于虚像、实像的认识,老师通过实验使学生认识到:平面镜所成的像不能用屏接到,所以成的是虚像。 最后通过反馈练习、应用提高,揭开了魔术盒子的秘密,解释了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水中倒影”问题

180、。课后作业留的是一个小制作利用所学物理知识制作“魔术盒子”,与家人和朋友分享。体现了教师“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教学理念。 整节课上得活泼生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得到了充分的发挥。教师抓住了探究课的设计要点,保证了探究课实施的实效性。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2 第四节 光的反射 教学案例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3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

181、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4 教学设计 本节课基本知识包括两方面内容:一是知道光的折射现象;二是通过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在教学设计中,要体现新的教育理念,改变以往教学中过分注重知识与技能目标落实的做法,从课程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设计教学内容。在过程与方法上,通过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培养学生从物理现象中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并用所学知识解释简单的问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全反射知识应用的介绍,使学生树立学科学、用科学服务于人类的意识。为此在教学设计中,教师利用多媒体材料及各种实验,使学生对光的折射有一个感性认识。接着为突破画大致的光的折射光

182、路图这一难点,教学中采取类比的方法,介绍入射光线、折射光线、法线、入射角、折射角概念。在教学组织形式上,充分调动学生动手动脑,参与分析和讨论。教师与学生共同进行实验探究,调动同学们的积极性,找出光从空气进入玻璃中的传播方向究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由于使用了激光笔做光源,所以这个实验效果是比较好的,使同学们能够体会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案点评 本节课在教学设计上,注重学生积极参与认知过程,教师积极指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解释生活中光的折射现象,反映了“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的教学理念。 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这一环节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分组实验,总结出了“光由空气斜射入玻璃中,传播方向发

183、生了偏折;再由玻璃射入空气中,传播方向又发生偏折”的规律。将实验结果描在纸上,通过分析实验信息,总结出了“无论光从空气斜射入玻璃中,还是从玻璃斜射入空气中,总是空气中的角大”。然后又将光从空气垂直射向玻璃砖时,发现光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5 的传播方向并不改变。如果将光从最后折射出来的位置方向沿反方向照射玻璃砖,发现在光的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这一点与光的反射相同)。在学习了光的折射规律后,落实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折射现象,如:水中的筷子看起来向上弯折、水中的鱼看起来比实际位置

184、要浅,以及科学窗中海市蜃楼、阅读材料中的全反射、光导纤维等。教学设计中还十分注重培养学生在“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后,能简单描述所观察物理现象的主要特征”,注重交流与协作,在分组实验后,通过小组汇报,很好地锻炼了学生的分析实验数据的能力、表述能力。在进行实验与收集数据时,要培养学生具有安全操作的意识(实验中一定要强调安全,不能用激光笔直接照眼睛)。 在课后作业中,布置了这样一道题:“找出一种与光的折射有关的光现象,并解释它的形成原因”,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进一步延伸到了课外。这样做有利于培养学生“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道理,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实践的意识”。 欢迎您阅读

185、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6 第五节 物体的颜色 教学案例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7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8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79 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

186、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80 教学设计 本节内容包括三个方面:知道太阳光的颜色组成,知道光的三基色和颜料的三原色;知道透明物体和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知道光具有能量。学生对光的色彩、物体的颜色有着丰富欢迎您阅读并下载本文档,本文档来源于互联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我们将竭诚为您提供优质的文档!北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81 的感性认识;同时又存在很多的疑惑,教师应抓住这一特点,通过适时引导,激发他们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教学过程中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树立全新的教学理念,具体做到以下几点: 1.注重全体学生的发展。本课是以实验的观察

187、、对比、分析来得出结论。这就决定了课堂的主要内容是学生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增长知识,培养能力。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和促进者。只有让全体学生全方位地活动起来,才能达到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2.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本课教学的素材必须从生活中来,从学生最感知的现象中来。这样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同时应用知识解释现象应该是具体的,与生活生产相联系的。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科学实践能力。 3.注重科学探究,注重方法培养。本课不应以掌握知识为目的,而应注重学生的探究过程,重视探究方法的培养。要紧紧抓住对比这种研究方法的教学,注重过程才是我们教学的主要目标。 教案点评 我们生活在绚丽多彩的世界,每

188、天都能看到五彩缤纷的各种色光,学生对无处不在的色光、物体的颜色有着丰富的感性认识,但对这些千差万别的色彩、千变万化的色光是怎样形成的,却不是十分清楚。教师抓住了学生认知上的这一盲点,利用生动的多媒体设备,以及引人入胜的一个养花故事,将同学们带入了一个研究物体颜色的物理世界。 首先引导学生进行白光色散实验,得出“白光由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组成的结论。接着“以养花人为了把花养护得更好而实施的一系列措施”为线索,通过故事提出问题:不透明物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透明体的颜色由什么决定? 在探究环节,教师将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发给第一小组学生各种颜色的透明玻璃,给学生充分的自由探究时间,得出

189、“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结论。第二小组同学得到各种色彩纸贴成的色板,并进行分析讨论,得出“不透明体的颜色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的结论。在引导学生分析过程中,教师适当补充“植物生长需要吸收阳光中的红光和蓝光”的知识,指出“用绿色的透明玻璃给温室做房顶和四壁”的错误。植物的叶子是绿色的,是因为它反射绿光。而由于透明玻璃是绿色的,它只能透过绿光,所以植物几乎不能吸收阳光,长此以往就枯萎了。这样爱花,只能是害花。通过这节课使学生从中体会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初步认识科学及其相关技术对于社会发展、自然环境及人类生活的影响”。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对与本节课相关但超出本节课内容的知识进行了适当的扩展,这对培养学生关心科技发展大有益处,也反映了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从过去注重考试内容的教学,转变为重视学生创新意识以及科学精神的培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