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

上传人:人*** 文档编号:570187060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13 大小:85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多元治理视角下我国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研究*研究综述学者观点刘云生:必须要高度重视社会养老保障体制建设,并且纳入政府责任考核;要加大政府对社会养老保障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的力度,把社会养老体系建设作为一个产业加以引导和扶持。叶惠丽:要丰富社区居家养老服务项目,有效满足老人的需求,做到服务有的放矢;要加快养老服务队伍的专业化发展,可以有计划地把养老服务纳入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课程,培养更多专业化人才;探索丧失能力老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建立老年机构意外伤害保险制度,尽快使丧失能力老人的长期护理服务专业化、规范化、标准化。孙济洲:就完善对低龄老人社会管理服务体系提出建议:改进社区组织管理模式,对低龄老

2、人进行摸底调查,实现对低龄老人人力资本的再利用;建立目标考核制度,把对低龄老人的社会管理纳入社区考核目标,建立健全相配套的制度,增加政府对社区低龄老人管理服务活动经费的投入;实现社会资源老少共享,针对低龄老人接受再教育的愿望和正规老年大学紧缺的实际,在低龄老人中发掘教师资源,以无偿或低偿服务为主。小结: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家庭小型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的养老问题日渐凸显,建立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社会化养老机构作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迫在眉睫。除加大财政支出、培养专业化服务队伍、政策优惠等措施外,还可以在社会养老保险、民营化养老机构、协调城乡和区域养老水平等方面作进一步研究。研究方法1、方法途径:文

3、献研究与实地研究相结合2、研究思路:严峻的老龄化形势涉及多领域的养老措施政府财政投入、政策慈善机构投入企业参与个人积极推动养老体系日趋完善研究内容目录(一)养老体制建设的背景环境(二)社区养老的研究(三)机构养老的研究(四)企业与养老制度的建设(五)政府与养老制度的建设养老体制建设的背景环境1、老龄化严重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老龄化速度直通世界之最。根据联合国规定,在一个国家或地区,如果60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10%,或者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7%,这一国家或地区就属于老年型国家或地区。据国家统计局最新数据显示,2000年我国60岁以上人口已经达到1.3亿人。有专家预测,今后几

4、十年内,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将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递增,而80岁以上的高龄老年人则每年以5%的速度递增,可见我国已经走上了高速人口老龄化的道路。2、传统养老面临新的挑战家庭养老,即由家庭成员为老年人提供经济保障和服务保障,已成为中国目前最主要的养老方式。根据中国老年人供养体系的调查,全国有98.1%的老年人依靠家庭提供生活照料和精神慰藉的服务。随着人口结构的改变以及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传统的家庭养老方式正受到严重的冲击。一方面,与工业化伴随而生的城市化与高速的社会流动使得子女与父母之间的地理上产生隔离,客观上造成家庭养老的障碍。如今出现的空巢家庭更好地说明了这一点。有数据表明,在我国最近10

5、年来的空巢家庭一直在增长。1993年,我国空巢家庭在有老人的家庭中占16.7%,2003年上升到25.8%。另一方面,随着工业化进程,社会实质上已经进人了一个高风险的社会。理论上,化解风险的方式有两个条件:第一,个人或家庭有足够的抗拒各种社会风险的能力:第二,社会上有合理的制度安排。显然,从实际状况来看,并不是每个社会成员及家庭自身都具备强大的保障能力,因此,依靠社会力量来分散风险也就成了必然。新的养老保障方式成为了一种普遍诉求。社区养老的研究目前,我国养老保障工作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阶段,而社区养老模式是一个比较新的模式,需要积极借鉴一些发达国家的成功经验,如英国。在借鉴国际经验的基础上,充

6、分结合国情,建立起一套完整的社区养老体系,以应对我国在养老保障方面存在的严峻挑战。社区照顾作为一种运动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英国推行社会服务的一种重要方式。它是针对住院式照顾而提出的。住院式照顾是通过兴办大的福利院舍,集中供养没有依靠的老年人及有心理残障者的方法。它曾在英国盛行一时,后来发现这种服务方式实际上是把受助者同他原先生活的自然环境分离开来,并不能很好地满足受助人的需求,同时使政府背上沉重的经济包袱。后来,英国社会逐步接受了“社区照顾”概念,并制定了相应计划(1962年)和法案(1989年),以在全国推行社区照顾,其主旨是动用社区资源对有需要的老年人进行服务。如今英国社区照顾已成为

7、各方共识。英国对老年人服务已经由政府出资、集中供养向分散性社区照顾转变。同时,政府提供、运用社区资源帮助这些老年人。这些社区资源既是物质的,也是精神的,包括来自亲人、邻居及一般社区居民的行动料理和心理慰藉。其基本做法是:(1)资金照顾。将那些有病残及生活上难以自理的老年人安置在政府和机构建立的小型院舍中集中照顾。院舍建立于老年人原先生活于其中的较为熟悉的社区内,以使老年人能够较容易适应院舍生活,并得到社区内社会资源,特别是人际关系资源的支持。这类服务的财政基本上是由政府开支的。(2)院舍服务。政府在社区内建立老年人服务中心,吸收生活上能够自理,但缺乏密切人际关系支持的老年人日间到拥有较齐备的文

8、娱、体育等设施的服务中心参加活动。(3)日间照顾。向行动困难及不能自理的老年人提供日间的生活服务,如送饭送报等。英国重视老年人服务,并力图建立老年人社区支持照顾系统。这个系统分三个层次:对老年人提供日常服务的是照顾者,他们基本上是这些老年人的亲属;主要工作人员是对那些无依无靠的老年人负主要服务责任的人,他们可能是那些老年人的邻居,也可能是其他人员,主要工作人员由政府雇用;管理员(经理)是社区中对老年人服务活动指导、协调和督导的人员,对社区中的老年人服务负有较大责任。 联系我国国情,对老年人可以本着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成”的原则构建社区服务体系:(1)社区应尽可能提供基本的生

9、活照顾。这一点体现了社区养老中的老有所养。日常的生活照顾主要包括为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提供日托、陪伴、家务、洗澡、理发等服务,以解决老年人的日用之需。(2)社区应尽可能提供医疗保健服务。这一点体现了社区养老中的老有所医。老年人在生活当中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就是“看病”,尤其是对于那些孤寡、无人照顾的老年人,有时为了一些小病(不值得去医院,但又必须医治)不得不去医院,要赶很远的路,排很长的队,且成本很高。因此,在社区中建立适当的医疗站点是非常必要的。这些医疗站点可以给老年人提供日常的保健服务、护理服务、康复服务以及健康咨询等。(3)社区应尽可能提供精神慰藉服务。这一点体现了社区养老中的老有所乐。现在很

10、多机构化养老中的养老机构,比如敬老院、老年人福利院等在这方面做得很欠缺。老年人在那里根本得不到真正意义上的人文关怀,得不到在家中与子女、配偶在一起时的天伦之乐。社区养老与机构化养老最大的不同就是,养老机构设置于老年人熟悉的社区当中,如在社区中建设老年公寓,利用社区中的一切资源,为老年人提供更具家庭氛围的养老服务。机构养老的研究机构养老能够为老年人提供充足的保障服务,在一定意义上缓解了人口老龄化给家庭养老带来的巨大压力,但并并没有得到老年人的青睐。从老年人主观方面来看,更多的老年人还是不愿意选择在养老机构中度过余生。其主要原因是:个性缺失。老年人人住养老机构之后,其生活偏好与需要都会发生改变。老

11、年福利的连续性理论认为,中年期的生活方式将会延续到老年期,即老年期的生活方式在很大程度上会受到中年期生活方式的影响。因此,个体社会老龄化的差异性要求机构养老应当个性化。然而,在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一般都是一个固定模式,如按照统一的时间起床、吃饭、就寝等。尊严缺失。机构养老,使老年人处于一个被管理和被服务的地位,需要服从工作人员的统一安排。在这一过程中,老年人会逐步感觉到独立性在减少,感觉到自身生活受到外界干涉。这些感觉,最终会综合形成老年人尊严缺失感。亲情缺失。代际之间,明显存在着观念的差异和不同的生活需求。对养老机构,子女相对来说是比较放心的,认为养老机构能够照顾好父母。工作上的繁忙,会减

12、少闲暇时间;而工作压力的释放,也需要占用一些时间。综合起来,就会使子女探望老人的时间减少。另外,老年人生活在一个与亲情、天伦之乐相距遥远的陌生环境中,老朋友、老同事、老邻居来往也在减少。从客观方面来看,养老机构也有很不尽人意的地方。一是服务问题,多数机构养老职能不完善,服务水准也难以达到老年人的基本要求。二是设施问题。多数养老机构不具备必要的医疗条件,而多数老年人也难以在少数有医疗条件的养老机构就医。除福利院和医院外,多数养老院没有正常的检验、治疗设备,甚至没有医护人员。老年人生了病,家属仍然需要请假带他们去医院治疗。三是费用问题,许多养老机构的建设资金是由街乡政府或民政部门无偿提供的。虽然无

13、论什么人出资,对其收人都是免征税费的;但因建立养老院等养老机构的成本较高,有不少养老机构出现了经费紧张、周转困难,甚至人不敷出、长期负债的现象,投资多年也难以收回成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建设:一、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统领养老机构发展和人性化服务的开展把以人为本的内在要求推及到满足老年人的需求上,应当包括物质需求、精神文化需求、心理和情感慰藉需求等多方面的且不断增长的需要。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把满足老年人的需要作为发展养老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同时把满足那些最困难、最需要专业护理和长期照料的失能老人的需求放在重要位置上。二、要加快制定并全面落实支持养老机构发展的法规和政策(1)要认真

14、研究制定加快养老机构发展的宏观规划(2)要对养老机建设实施多方面支持(3)必须把“民办公助”的政策原则落到实处(4)积极推进“公办民营”的改革步伐三、发展养老服务机构,必须坚持社会化、专业化、规范化的方向全力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通过政策的鼓励、优惠和政府的资源分配与资助,在机构建设中加快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把社会资源更多地吸引到老年人福利机构的建设中来,让全社会的人们都来关心、参与、支持和兴办为老服务机构和设施,形成众人拾柴火焰高的态势。同时要培植和发展社会服务团体和民间组织,把第三部门的力量引入到为老服务中来,将为老服务的机构、设施和场所更多地交给他们去经办和管理,真正实现政企分离和政事分离

15、,使政府真正发挥宏观管理和行政监督的职能,实现为老服务事业管理的规范化和运行机制的市场化,增强养老机构的生机和活力。加快养老机构的专业化建设。最重要的就是加快服务队伍的职业化建设步伐,要通过院校培养、在职培训等多种途径,使为老服务的工作人员都成为掌握专业社会工作知识和服务技能的专门人才。在此基础上,我们再努力把专业社会工作者的职业资格认证制度和职称评聘体系建立起来,就可以大幅度提高老年人福利服务事业的专业水平,影响和带动整个社会福利事业的发展。加强养老机构的规范化建设,就是要对养老机构的建设和服务等诸方面研究制定出一套完整的标准和规范体系,加强政府的检查监督,使之在建设时按照程序中申报审批和筹

16、备建设,建筑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各项标准,建成开业后则要严格遵守各类服务规范,严禁各行其是,另搞一套,危害入住老年人的合法权益。要结合多种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的状况,加强老年人服务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建立,提高整个为老服务机构的管理和服务水平,形成一套完整的管理规范。加快研究制定养老服务机构人身意外伤害事故的处理办法,为保护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和养老机构的利益提供基本依据。要发动人家都来积极参与老年福利事业的规范管理和规范运作,认真研究制定一些标准和规范,并在实践中认真地加以落实。企业与养老制度的建设1、企业年金养老保险是现代工业文明的产物,在社会保障体系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世界各国都非常重视养老保险

17、的建设和发展。我国采用世界银行推荐的“三支柱”养老金体系。第一支柱是社会基本养老金系统,由国家、企业和个人三方共同承担;第二支柱是企业为员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也即企业年金;第三支柱是私人储蓄养老计划。企业年金作为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的第二层次,是基本养老保障的重要补充,其发展关系到养老保险体制改革是否能顺利进行,也关系到人们退休以后生活待遇的好坏,关系到国家经济健康发展和资本的完善。企业年金是指在政府强制实施的公共养老金或国家养老金制度之外,企业在国家政策的指导下,为职工建立的补充养老保险,一般由有能力的企业自愿建立,由企业和个人按照一定的比例缴纳费用,进入职工个人年金账户,职工在退休后领取。

18、它是一种辅助性的养老保险,居于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中的第二层次,由国家宏观指导,企业内部决策执行。因此继续发展和完善企业年金制度对养老体系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2、民办养老机构民办养老机构的兴办,加快了我国社会化养老的发展速度,是解决我国老龄人口“老有所养”问题的重要途径。从现阶段来讲,我国民办养老机构主要存在着资金不足、护理人员培训难、事故出现后无配套法律法规三大问题。这需要各方面共同努力来解决这些问题。政府与养老制度的建设完善养老体系最主要还是在于政府,政府应从以下几方面继续推进养老制度的建设。总体要求: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大工作力度,

19、积极完善体制机制,努力创新发展模式,全面构建与我国人口老龄化进程相适应、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协调,以居家为基础、社区为依托、机构为支撑,资金保障与服务保障相匹配,基本服务与选择性服务相结合,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全民关怀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确保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安享晚年。1、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财政对养老这方面的支持力度,着力缩小区域间养老水平差异,最重要的是把资金落实到位。2、制定优惠政策,积极推进民办养老服务机构的建立,为养老机构的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氛围。3、加强机构队伍建设,不断提高养老服务人员的素质与技能,提升服务质量。4、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切实保障老年人的合法权益。5、宣传普及我国当前的养老体系实况,让民众了解养老的几种渠道,减轻居家养老的压力,选择最适合的养老方式。结束放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