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70186441 上传时间:2024-08-02 格式:PPT 页数:625 大小:6.8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_第1页
第1页 / 共625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_第2页
第2页 / 共625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_第3页
第3页 / 共625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_第4页
第4页 / 共625页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_第5页
第5页 / 共6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防安全技术实务精讲全套(6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一级注册消防工程师执业资格考试培训精讲消防安全技术实务主讲:王梅一、考试目的考查消防专业技术人员对于消防科学技术基础理论、消防技术专业知识和消防技术标准及建设工程消防技术规范的掌握和应用能力,包括建筑主动防火、被动防火、安全疏散技术措施及应用方法,各类建筑消防设施的基本原理及管理要求,各类建筑和场所的火灾危险特点及防火安全措施,火灾风险评估的方法及作用等。二、考试内容及要求(一)消防基础知识1.燃烧基础知识。2.火灾基础知识。3.爆炸基础知识。4.易燃易爆危险品安全知识。(二)建筑防火1.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2.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3.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4.防火防烟分区与分

2、隔。5.安全疏散。6.建筑电气防火。7.建筑防爆。8.建筑设备防火防爆。9.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10.灭火救援设施。(三)建筑消防设施1.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2.自动水灭火系统。3.气体灭火系统。4.泡沫灭火系统。5.干粉灭火系统。6.火灾自动报警系统。7.防烟排烟系统。8.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9.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10.建筑灭火器配置。11.消防供配电。(四)其它建筑、场所防火1.石油化工防火。2.地铁防火。3.城市隧道防火。4.加油加气站防火。5.发电厂防火。6.飞机库防火。7.汽车库、修车库防火。8.洁净厂房防火。9.信息机房防火。10.古建筑防火。11.人民防空工程防火

3、。(五)消防安全评估1.火灾风险识别。2.火灾风险评估方法。3.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第一篇消防基础知识(总分值3分)考点单选题量多选题量 总分值 分值比例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112.5%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12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第二篇建筑防火(总分值37分)考点单选题量多选题量总分值分值比例第一章概述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22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33第四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66第五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214第六章安全疏散529第七章建筑电气防火22考点单选题量 多选题量 总分值分值比例第八章建筑防爆11330.8%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22第十章

4、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214第十一章灭火救援设施12第三篇建筑消防设施(总分值56分)考点单选题量 多选题量 总分值分值比例第一章概述第二章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517第三章自动喷水灭火系统6210第四章水喷雾灭火系统44第五章细水雾灭火系统11第六章气体灭火系统416第七章泡沫灭火系统55考点单选题量多选题量总分值分值比例第八章干粉灭火系统46.7%第九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9111第十章防排烟系统214第十一章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22第十二章城市消防远程监控系统第十三章建筑灭火器设置44第十四章消防供配电22第四篇其他建筑、场所防火(总分值18分)考点单选题量 多选题量总分值分值比例第一章概

5、述第二章石油化工防火113第三章地铁防火11第四章城市交通隧道防火11第五章加油加气站防火214第六章发电厂防火第七章飞机库防火考点单选题量 多选题量 总分值分值比例第八章汽车库、修车库防火21415%第九章洁净厂房防火第十章信息机房防火第十一章古建筑防火12第十二章人民防空工程防火113第五篇消防安全评估(总分值6分)考点单选题量 多选题量 总分值分值比例第一章概述5%第二章火灾风险识别11第三章火灾评估方法概述12第四章建筑性能化防火设计评估113第一篇 消防基础知识第一章燃烧基础知识了解燃烧的必要条件和充分条件掌握燃烧的四种类型,熟悉气体、液体、固体燃烧的特点以及燃烧产物的概念和几种典型

6、物质的燃烧产物。第一节燃烧条件燃烧的发生和发展,必须具备三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剂)和引火源(温度)。当燃烧发生时,上述三个条件必须同时具备,如果有一个条件不具备,那么燃烧就不会发生。如图1-1-1图1-1-1着火三角形助燃物可燃物点火源(一)可燃物凡是能与空气中的氧或其他氧化剂起化学反应的物质,均称为可燃物,如木材、氢气、汽油、煤炭、纸张、硫等。可燃物按其化学组成,分为无机可燃物和有机可燃物两大类。按其所处的状态,又可分为可燃固体、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三大类。(二)助燃物(氧化剂)凡是与可燃物结合能导致和支持燃烧的物质,称为助燃物,如广泛存在于空气中的氧气。普通意义上,可燃物的燃烧

7、均指在空气中进行的燃烧。(三)引火源(温度)凡是能引起物质燃烧的点燃能源,统称为引火源。(1)明火。指生产、生活中的炉火、烛火、焊接火、吸烟火、撞击、摩擦打火、机动车辆排气管火星、飞火等。(2)电弧、电火花。指电气设备、电气线路、电气开关及漏电打火;电话、手机等通讯工具火花;静电火花(物体静电放电、人体衣物静电打火、人体积聚静电对物体放电打火)等。(3)雷击。瞬间高压放电的雷击能引燃任何可燃物。(4)高温。指高温加热、烘烤、积热不散、机械设备故障发热、摩擦发热、聚焦发热等。(5)自燃起火。是指在既无明火又无外来热源的情况下,物质本身自行发热、燃烧起火,如黄磷、烷基铝在空气中会自行起火;钾、钠等

8、金属遇水着火;易燃、可燃物质与氧化剂、过氧化物接触起火等。(四)链式反应自由基研究表明,大部分燃烧的发生和发展除了具备上述3个必要条件以外,其燃烧过程中还存在未受抑制的自由基作中间体。多数燃烧反应不是直接进行的,而是通过自由基团和原子这些中叫产物瞬间进行的循环链式反应。自由基的链式反应是这些燃烧反应的实质,光和热是燃烧过程中的物现现象。因此,完整地论述,大部分燃烧发生和发展需要4个必要条件,即可燃物、助燃物(氧化物)、引火源(温度)和链式反应自由基,燃烧条件可以进一步用着火四面体来表示,如图1-1-2所示。温度可燃物燃烧过程中未受抑制的链式反应氧化剂图1-1-2着火四面体第二节燃烧类型一、燃烧

9、类型分类按照燃烧形成的条件和发生瞬间的特点,可分为着火和爆炸。(一)着火可燃物在与空气共存的条件下,当达到某一温度时,与着火源接触即能引起燃烧,并在引火源离开后仍能持续燃烧,这种持续燃烧的现象叫着火。1.点燃(或称强迫着火)2.自燃可燃物质在没有外部火花、火焰等引火源的作用下,因受热或自身发热并蓄热所产生的肉然燃烧,称为自燃。自燃点是指可燃物发燃的最低温度。(1)化学自燃。例如金属钠在空气中自燃;煤因堆积过高而自燃等=这类着火现象通常不需想外界加热,而是在常温F依据A身的化学反应发生的,因此习惯上称为化学自燃。(2)热自燃。如果将可燃物和氧化剂的混合物预先均匀地加热,随着温度的升高,当浞合物加

10、热到某一温度时便会自动着火(这时着火发牛.在混合物的整个容积中),这种着火方式习惯上称为热自燃。(二)爆炸爆炸是指物质由一种状态迅速地转变成另一种状态,并在瞬间以机械功的形式释放出巨大的能量,或是气体、蒸气在瞬间发生的剧烈膨胀等现象。爆炸最重要的一个特征是爆炸点周围发生剧烈的压力突变,这种压力突变就是爆炸产生破坏作用的原因。二、闪点、燃点、自燃点的概念(一)闪点1闪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挥发的蒸气与空气形成的混合物,遇火源能够闪燃的液体最低温度(采用闭杯法测定),称为闪点。2闪点的意义闪点是可燃性液体性质的主要标志之一,是衡量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重要参数。闪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反

11、之则越小。闪点与可燃性液体的饱和蒸气压有关,饱和蒸气压越高,闪点越低。常见的几种易燃或可燃液体的闪点如表1-1-1所示。表1-1-1常见的几种易燃或可燃液体的闪点名称闪点()名称闪点()汽油50二硫化碳30煤油3874甲醇11酒精12丙酮18苯14乙醛38乙醚45松节油353闪点在消防上的应用闪点是判断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以及对可燃性液体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可燃性液体的闪点越低,其火灾危险性也越大。(二)燃点1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应用外部热源使物质表面起火并持续燃烧一定时间所需的最低温度,称为燃点。2常见可燃物的燃点可燃物的温度没有达到燃点时是不会着火的,物质的燃点越低,越易着火。3燃

12、点与闪点的关系易燃液体的燃点一般高出其闪点15,且闪点越低,这一差值越小,特别是在敞开的容器中很难将闪点和燃点区分开来。因此,评定这类液体火灾危险性大小时,一般用闪点。固体的火灾危险性大小一般用燃点来衡量。(三)自燃点1自燃点的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称为自燃点。在这一温度时,物质与空气(氧)接触,不需要明火的作用,就能发生燃烧。2常见可燃物的自燃点自燃点是衡量可燃物质受热升温导致自燃危险的依据。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自燃的危险性就越大。3影响自燃点变化的规律不同的可燃物有不同的自燃点,同一种可燃物在不同的条件下自燃点也会发生变化。可燃物的自燃点越低,发生火灾的危险性

13、就越大。对于液体、气体可燃物,其自燃点受压力、氧浓度、催化、容器的材质和内径等因素的影响。而固体可燃物的自燃点,则受受热熔融、挥发物的数量、固体的颗粒度、受热时间等因素的影响。第三节燃烧方式与特点一、气体燃烧可燃气体的燃烧不需像固体、液体那样需经熔化、蒸发过程,所需热量仅用于氧化或分解,或将气体加热到燃点,因此容易燃烧且燃烧速度快。根据燃烧前可燃气体与氧混合状况不同,其燃烧方式分为扩散燃烧和预混燃烧。(一)扩散燃烧可燃性气体和蒸气分子与气体氧化剂互相扩散,边混合边燃烧。在扩散燃烧中,化学反应速度要比气体混合扩散速度快得多。整个燃烧速度的快慢由物理混合速度决定。气体(蒸气)扩散多少,就烧掉多少。

14、人们在生产、生活中的用火(如燃气做饭、点气照明、烧气焊等)均属这种形式的燃烧。(二)预混燃烧又称爆炸式燃烧。它是指可燃气体、蒸气或粉尘预先同空气(或氧)混合,遇火源产生带有冲击力的燃烧。预混燃烧一般发生在封闭体系中或在混合气体向周围扩散的速度远小于燃烧速度的敞开体系中,燃烧放热造成产物体积迅速膨胀,压力升高,压强可达709.1810.4kPa。通常的爆炸反应即属此种。预混燃烧的特点为:燃烧反应快,温度高,火焰传播速度快,反应混合气体不扩散,在可燃混气中引入一火源即产生一个火焰中心,成为热量与化学活性粒子集中源。二、液体燃烧易燃、可燃液体在燃烧过程中,并不是液体本身在燃烧,而是液体受热时蒸发出来

15、的液体蒸气被分解、氧化达到燃点而燃烧,即蒸发燃烧。因此,液体能否发生燃烧、燃烧速率高低,与液体的蒸气压、闪点、沸点和蒸发速率等性质密切相关。液体蒸汽产物+热热蒸发燃烧(一)闪燃闪燃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包括可熔化的少量固体,如石蜡、樟脑、萘等)挥发出来的蒸气分子与空气混合后,达到一定的浓度时,遇引火源产生一闪即灭的现象。闪点则是指易燃或可燃液体表面产生闪燃的最低温度。(二)沸溢从沸溢过程说明,沸溢形成必须具备三个条件:原油具有形成热波的特性,即沸程宽,比重相差较大;原油中含有乳化水,水遇热波变成蒸气;原油粘度较大,使水蒸汽不容易从下向上穿过油层。(三)喷溅在重质油品燃烧进行过程中,随着热波温度的

16、逐渐升高,热波向下传播的距离也加大,当热波达到水垫时,水垫的水大量蒸发,蒸气体积迅速膨胀,以至把水垫上面的液体层抛向空中,向罐外喷射,这种现象叫喷溅。一般情况下,发生沸溢要比发生喷溅的时间早的多。发生沸溢的时间与原油的种类、水分含量有关。根据实验,含有1%水分的石油,经4560min燃烧就会发生沸溢。喷溅发生的时间与油层厚度、热波移动速度以及油的燃烧线速度有关。三、固体燃烧的特点根据各类可燃固体的燃烧方式和燃烧特性,固体燃烧的形式大致分为5种,其燃烧各有特点。(一)蒸发燃烧硫、磷、钾、钠、蜡烛、松香、沥育等可燃同体,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熔融蒸发,随后蒸气与氧气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

17、为蒸发燃烧,可燃固体可燃气体燃烧熔化、蒸发(二)表面燃烧可燃固体(如木炭、焦炭、铁、铜等)的燃烧反应足在其表面由氧和物质直接作用而发生的,称为表面燃烧。这是一种无火焰的燃烧,仑时乂称之为异相燃烧。(三)分解燃烧可燃间体,如木材、煤、合成塑料、钙塑材料等,在受到火源加热时,先发生热分解,随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与氧发生燃烧反应,这种形式的燃烧一般称为分解燃烧。分解(四)熏烟燃烧(阴燃)可然固体在空气不流通、加热温度较低、分解出的可燃挥发分较少或逸散较快、含水分较多等条件下,往往发生只冒烟而无火焰的燃烧现象,这就是熏烟燃烧,又称阴燃。阴燃与有焰燃烧在一定条件下可互相转化。阴燃有焰燃烧有焰燃烧阴燃通风

18、,氧浓度增加,燃烧加快氧浓度降低,燃烧速度变慢(五)动力燃烧(爆炸)动力燃烧足指可燃固体或其分解析出的可燃挥发分遇火源所发生的爆炸式燃烧,主要包括可燃粉尘爆炸、炸药爆炸、轰燃等几种情形。第四节燃烧产物燃烧产生的物质,其成分取决于可燃物的组成和燃烧条件。大部分可燃物属于有机化合物,它们主要由碳、氢、氧、氮、硫、磷等元素组成,燃烧生成的气体一般有一氧化碳、氰化氢、二氧化碳、丙烯醛、氯化氢、二氧化硫等。一、燃烧产物的概念由燃烧或热解作用产生的全部物质,称为燃烧产物,有完全燃烧产物和不完全燃烧产物之分。完全燃烧产物是指可燃物中的C被氧化生成的CO2(气)、H被氧化生成的H2O(液)、S被氧化生成的SO

19、2(气)等;而CO、NH3、醇类、醛类、醚类等是不完全燃烧产物。燃烧产物中的烟主要是燃烧或热解作用所产生的悬浮于大气中能被人们看到的直径一般在10-7至10-4cm之间的极小的炭黑粒子,大直径的粒子容易由烟中落下来称为烟尘或炭黑。炭粒子的形成过程比较复杂。二、几类典型物质的燃烧产物按照构成状态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由一种物质构成的称为纯净物(即只能写出一个化学分子式的),由不同物质构成的称为混合物。(一)高聚物的燃烧产物塑料、橡胶和纤维是人们熟知的3大合成舍机高分子化合物,其应用广泛而容易燃烧。(二)木材和煤的燃烧产物木材、煤等固体是火灾中最常见的可燃物质。它们是由多种元素组成的、复杂天

20、然高聚物的混合物,成分不单一,并a是非均质的1.木材的燃烧产物木材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一般为半纤维素200260C分解;纤维素240350C分解;木质素280500C分解。2.煤的燃烧产物煤热分解产生挥发分的组分及其含最主要取决于煤的炭化程度和温度。炭化程度加深,挥发分析出量减少。加热温度越高,挥发分逸出量就越多。(三)金属的燃烧产物金属的燃烧能力取决于金属本身及其氧化物的物理、化学性质。根据熔点和沸点不同,通常将金属分为挥发金属和不挥发金属。三、燃烧产物的危害性统计资料表明,火灾中死亡人数大约75%是由于吸入毒性气体而致死的。燃烧产物中含有大量的有毒成分,如一氧化碳、氰化氢

21、、二氧化硫、二氧化氮等。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是燃烧产生的两种主要燃烧产物。其中,二氧化碳虽然无毒,但当达到一定的浓度时,会刺激人的呼吸中枢,导致呼吸急促、烟气吸入量增加,并且还会引起头痛、神志不清等症状。而一氧化碳是火灾中致死的主要燃烧产物之一,其毒性在于对血液中血红蛋白的高亲和性,其对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气高出250倍,因而,它能够阻碍人体血液中氧气的输送,引起头痛、虚脱、神志不清等症状和肌肉调节障碍等。除毒性之外,燃烧产生的烟气还具有一定的减光性。第二章火灾基础知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火灾的定义与分类,了解火灾的危害性和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熟悉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以及灭火的基本原理

22、与方法。火灾基础知识主要包括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火灾发生常见的原因,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灭火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等内容。第一节 火灾的定义、分类与危害一、火灾的定义根据国家标准消防基本术语(第一部分)GB5907,火灾是指在时间或空间上失去控制的燃烧所造成的灾害。二、火灾的分类根据不同的需要,火灾可以按不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一)按照燃烧对象的性质分类按照国家标准火灾分类GB/T4968-2008的规定,火灾分为A、B、C、D、E、F六类。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通常具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火灾等。B.类火灾:液体或可熔化固体物质火灾

23、。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C.类火灾: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氢气、乙炔等。D.类火灾:金属火灾。如钾、钠、镁、钛、锆、锂等。E.类火灾: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如变压器等设备的电气火灾等。F.类火灾: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二)按照火灾事故所造成的灾害损失程度分类依据国务院2007年4月6日颁布的生产安全事故报告和调查处理条例(国务院令493号)中规定的生产安全事故等级标准,消防部门将火灾分为特别重大火灾、重大火灾、较大火灾和一般火灾四个等级。特别重大火灾:是指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

24、的火灾;重大火灾:是指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较大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一般火灾:是指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注:“以上”包括本数,“以下”不包括本数。三、火灾的危害(一)危害生命安全(二)造成经济损失(三)破坏文明成果(四)影响社会稳定(五)破坏生态环境第二节 火灾发生的常见原因一、电气二、吸烟三、生活用火不慎四、生产作业不慎五、设备故障六、玩火七、放

25、火八、雷击第三节建筑火灾蔓延的机理与途径通常情况下,火灾都有一个由小到大、由发展到熄灭的过程,其发生、发展直至熄灭的过程在不同的环境下会呈现不同的特点。一、建筑火灾蔓延的传热基础热量传递有3种基本方式,即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一)热传导热传导又称导热,厲于接触传热,是连续介质就地传递热量而又没有各部分之间相对的宏观位移的一种传热方式。从微观角度讲,之所以发生导热现象,是由于微观粒子(分子、原子或它们的组成部分)的碰撞、转动和振动等热运动而引起能暈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通常用热导率,即用单位温度的梯度时的热通量来表示物质的导热能力。对于起火的场所,热导率大的材料,由于能受到高温作用迅速加热

26、,又会很快地把热能传导出去,在这种情况下就可能引起没有直接受到火焰作用的可燃物质发生燃烧,利于火势传播和蔓延。(二)热对流热对流又称对流,是指流体各部分之间发生相对位移,冷热流体相互掺混引起热量传递的方式。所以热对流中热量的传递与流体流动有密切的关系。常把具有相对位移的流体与所接触的固体表面之间的热传递过程称为对流换热。(三)热辐射辐射是物体通过电磁波来传递能量的方式。热辐射是因热的原因而发出辐射能的现象。与导热和对流不同的是,热辐射在传递能量时不需要相互接触即可进行,所以它足一种非接触传递能量的方式二、建筑火灾的烟气蔓延(一)烟气的扩散路线烟气扩散梳动速度与烟气温度和流动方向有关。烟气在水平

27、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小,烟气在垂直方向的扩散流动速度较大。当高层建筑发生火灾时,烟气在其内的流动扩散一般有3条路线:第一条,也是最主要的一条是着火房间走廊楼梯间上部各楼层室外;第二条是着火房间室外;第三条是着火房间相邻上层房间室外。(二)烟气流动的驱动力烟气流动的驱动力包括室内外温差引起的烟囱效应,外界风的作用、通风空调系统的影响等。1.烟囱效应如果室内空气温度高于室外,则室内空气将发生向上运动,建筑物越高,这种流动越强。竖井是发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场合。2.火风压3.外界风的作用(三)烟气蔓延的途径1.孔洞开口蔓延2.穿越墙壁的管线和缝隙蔓延3.闷顶内蔓延4.外墙面蔓延三、建筑火灾发展的几个阶段

28、其发展过程大致可分为初期增长阶段、充分发展阶段和衰减阶段。图1-2-1为建筑室内火灾温度-时间曲线。时间初期增长阶段平均温度衰减阶段充分发展阶段轰燃图1-2-1建筑室内火灾温度-时间曲线(一)初期增长阶段初期增长阶段从出现明火起,此阶段燃烧而积较小,只局限于着火点处的可燃物燃烧,局部温度较高,室内各点的温度不平衡。火灾初期增长阶段持续时间的长短不定。(二)充分发展阶段在建筑室内火灾持续燃烧一定时间后,燃烧范围不断扩大,温度升高,室内的可燃物在高温的作用下,不断分解释放出可燃气体,当房间内温度达到400600时,室内绝大部分可燃物起火燃烧,这种在一限定空间内可燃物的表面全部卷入燃烧的瞬变状态,称

29、为轰燃。轰燃的出现是燃烧释放的热量在室内逐渐累积与对外散热共同作用、燃烧速率急剧增大的结果。通常,轰然的发生标志着室内火灾进入全面发展阶段。(三)衰减阶段在火灾全面发展阶段的后期,随着室内可燃物数量的减少,火灾燃烧速度减慢,燃烧强度减弱,温度逐渐下降,一般认为火灾衰减阶段是从室内平均温度降到其峰值的80%时算起,随后房间内温度下降显著,直到室内外温度达到平衡为止,火灾完全熄灭。第四节灭火的基本原理与方法一、冷却灭火可燃物一旦达到着火点,即会燃烧或持续燃烧。将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一定温度以下,燃烧即会停止。对于可燃固体,将其冷却在燃点以下;对于可燃液体,将其冷却在闪点以下,燃烧反应就会中止。二、隔离

30、灭火在燃烧三要素中,可燃物是燃烧的主要因素。将可燃物与氧气、火焰隔离,就可以中止燃烧、扑灭火灾。如自动喷水泡沫联用系统在喷水的同时,喷出泡沫,泡沫覆盖于燃烧液体或固体的表面,在冷却作用的同时,将可燃物与空气隔开,从而可以灭火。再如,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火灾,在灭火时,迅速关闭输送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管道上的阀门,切断流向着火区的可燃液体和可燃气体的输送,同时也打开可燃液体或可燃气体的管道通向安全区域的阀门,使已经燃烧或即将燃烧或受到火势威胁的容器中的可燃液体、可燃气体转移。三、窒息灭火可燃物的燃烧是氧化作用,需要在最低氧浓度以上才能进行,低于最低氧浓度,燃烧不能进行,火灾即被扑灭。一般氧浓度低于

31、15%时,就不能维持燃烧。在着火场所内,可以通过灌注不燃气体,如二氧化碳、氮气、蒸汽等,来降低空间的氧浓度,从而达到窒息灭火。此外,水喷雾灭火系统实施动作时,喷出的水滴吸收热气流热量而转化成蒸汽,当空气中水蒸汽浓度达到35%时,燃烧即停止,这也是窒息灭火的应用。四、化学抑制由于有焰燃烧是通过链式反应进行的,如果能有效地抑制自由基的产生或降低火焰中的自由基浓度,即可使燃烧中止。化学抑制灭火的灭火剂常见的有干粉和七氟丙烷。第三章爆炸基础知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爆炸的定义和分类,理解爆炸浓度极限与温度极限的概念与应用,掌握常见爆炸危险源的特征及爆炸形成机理。第一节爆炸的概念及分类爆炸是物质

32、从一种状态迅速转变成另一状态,并在瞬间放出大量能量,同时产生声响的现象。一、爆炸的定义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反应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的现象,称为爆炸。二、爆炸的分类爆炸有着不同的分类,按物质产生爆炸的原因和性质不同,通常将爆炸分为物理爆炸、化学爆炸和核爆炸三种。物理爆炸和化学爆炸最为常见。(一)物理爆炸物质因状态或压力发生突变而形成的爆炸叫物理爆炸。物理爆炸的特点是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均不改变。如蒸汽锅炉因水快速汽化,容器压力急剧增加,压力超过设备所能承受的强度而发生的爆炸;压缩气体或液化气钢瓶、油桶受热爆炸等。物理爆炸本身虽没有进行燃烧反应,但它产生的冲击力可直接或间接地造成火灾。

33、(二)化学爆炸化学爆炸是指由于物质急剧氧化或分解产生温度、压力增加或两者同时增加而形成的爆炸现象。化学爆炸前后,物质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均发生了根本的变化。这种爆炸速度快,爆炸时产生大量热能和很大的气体压力,并发出巨大的声响。化学爆炸能直接造成火灾,具有很大的火灾危险性。各种炸药的爆炸和气体、液体蒸气及粉尘与空气混合后形成的爆炸都属于化学爆炸,特别是后一种爆炸几乎存在于工业、交通、生活等各个领域,危害性很大,应特别注意。1炸药爆炸炸药是为了完成可控制爆炸而特别设计制造的物质,其分子中含有不稳定的基团,绝大多数炸药本身含有氧,不需要外界提供氧就能爆炸,但炸药爆炸需要外界点火源引起。(1)炸药爆炸的特

34、点。炸药爆炸与属于分散体系的气体或粉尘爆炸不同,它属于凝聚体系爆炸。化学反应速度极快,可在万分之一秒甚至更短的时间内完成爆炸,能放出大量的热。(2)炸药爆炸的破坏作用。炸药在空气中爆炸时,对周围介质的破坏作用主要有三部分:一是爆炸产物的直接作用,指高温、高压、高能量密度产物的直接膨胀冲击作用,一般爆炸产物只在爆炸中心的近距离内起作用;二是冲击波的作用,空气冲击波是一种具有巨大能量的超音速压力波,是爆炸时起主要破坏作用的物质,离爆炸中心越近,破坏作用越强;三是外壳破片的分散杀伤作用。2可燃气体爆炸按爆炸原理,气体爆炸包括混合气体爆炸、单一分解爆炸两种。(1)混合气体爆炸。指可燃气(或液体蒸汽)和

35、助燃性气体的混合物在点火源作用下发生的爆炸,较为常见。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否发生爆炸,与混合气体中的可燃气浓度有关。可燃气与空气组成的混合气体遇火源能发生爆炸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极限(见本章第二节)。(2)气体单分解爆炸。气体单分解爆炸的发生需要满足一定的压力和分解热的要求。3可燃粉尘爆炸粉尘是指分散的固体物质。粉尘爆炸是指悬浮于空气中的可燃粉尘触及明火或电火花等火源时发生的爆炸现象。可燃粉尘爆炸应具备三个条件,即粉尘本身具有爆炸性、粉尘必须悬浮在空气中并与空气混合到爆炸浓度、有足以引起粉尘爆炸的火源。(1)粉尘爆炸的过程。粉尘的爆炸可视为由以下三步发展形成的:第一步是悬浮的粉尘在

36、热源作用下迅速地干馏或气化而产生出可燃气体;第二步是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而燃烧;第三步是粉尘燃烧放出的热量,以热传导和火焰辐射的方式传给附近悬浮的或被吹扬起来的粉尘,这些粉尘受热气化后使燃烧循环地进行下去。随着每个循环的逐次进行,其反应速度逐渐加快,通过剧烈的燃烧,最后形成爆炸。(2)粉尘爆炸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点:连续性爆炸是粉尘爆炸的最大特点,因初始爆炸将沉积粉尘扬起,在新的空间中形成更多的爆炸性混合物而再次爆炸;粉尘爆炸所需的最小点火能量(见本章第三节)较高,一般在几十毫焦耳以上,而且热表面点燃较为困难;与可燃气体爆炸相比,粉尘爆炸压力上升较缓慢,较高压力持续时间长,释放的能量大,破坏力强

37、。(3)影响粉尘爆炸的因素。从总体看,粉尘爆炸受下列条件制约:颗粒的尺寸。粉尘浓度。空气的含水量。含氧量。可燃气体含量。(三)核爆炸第二节爆炸极限爆炸极限一般认为是物质发生爆炸必须具备的浓度范围。对于可燃气体、液体蒸气和粉尘等不同形态的物质,通常以与空气混合后的体积分数或单位体积中的质量等来表示遇火源会发生爆炸的最高或最低的浓度范围,称为爆炸浓度极限,简称爆炸极限。能引起爆炸的最高浓度称为爆炸上限,能引起爆炸的最低浓度称为爆炸下限,爆炸上限和下限之间的间隔称为爆炸范围。一、气体和液体的爆炸极限除助燃物条件外,对于同种可燃气体,其爆炸极限还受以下几方面影响。(1)火源能量的影响。引燃混气的火源能

38、量越大,可燃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2)初始压力的影响。混气初始压力增加,爆炸范围增大,爆炸危险性增加。值得注意的是,干燥的一氧化碳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压力上升,其爆炸极限范围缩小。(3)初温对爆炸极限的影响。混气初温越高,混气的爆炸极限范围越宽,爆炸危险性越大。(4)惰性气体的影响。可燃混气中加入惰性气体,会使爆炸极限范围变宽,一般上限降低,下限变化比较复杂。当加入的惰性气体超过一定量以后,任何比例的混气均不能发送爆炸。二、可燃粉尘的爆炸(浓度)极限粉尘的爆炸极限通常用单位体积中粉尘的质量(g/m)表示。三、爆炸混合物浓度与危险性的关系爆炸性混合物在不同浓度时发生爆炸所产生的

39、压力和放出的热量不同,因而具有的危险性也不同。在爆炸下限时,爆炸压力一般不会超过4105Pa,放出的热量不多,爆炸温度不高。四、爆炸极限在消防上的应用物质的爆炸极限是正确评价生产、储存过程的火灾危险程度的主要参数,是建筑、电气和其他防火安全技术的重要依据。控制可燃性物质在空间的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或高于爆炸上限,是保证安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的基本措施之一。具体应用有以下几方面:爆炸极限是评定可燃气体火灾危险性大小的依据,爆炸范围越大,下限越低,火灾危险性就越大;爆炸极限是评定气体生产、储存场所火险类别的依据,也是选择电气防爆型式的依据;根据爆炸极限可以确定建筑物耐火等级、层数、面积、防火墙占地

40、面积、安全疏散距离和灭火设施;根据爆炸极限,确定安全操作规程。第三节爆炸危险源发生爆炸必须具备两个基本要素,一是爆炸介质,二是引爆能源,两者缺一不可。在生产中,爆炸危险源可从潜在的爆炸危险性、存在条件及触发因素等几方面来确定,具体包括能量与危险物质、物的不安全状态、人的不安全行为以及管理缺陷等。一、引起爆炸的直接原因通常,引起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可归纳为以下几方面。(一)物料原因(二)作业行为原因(三)生产设备原因(四)生产工艺原因二、常见爆炸点火源根据前文所述,点火源是发生爆炸的必要条件之一,常见引起爆炸的点火源主要有机械火源、热火源、电火源及化学火源,见表1-3-4。表1-3-4常见引发爆炸

41、的点火源火源类别火源举例机械火源撞击、摩擦热火源高温热表面、日光照射并聚焦电火源电火花、静电火花、雷电化学火源明火、化学反应热、发热自燃(一)机械火源(二)热火源(1)高温表面。(2)日光照射。(三)电火源(1)电火花。(2)静电火花。(3)雷电。(四)化学火源三、最小点火能量所谓最小点火能量,是指每一种气体爆炸混合物,都有起爆的最小点火能量,低于该能量,混合物就不爆炸,目前都采用毫焦mJ作为最小点火能量的单位。第四章易燃易爆危险品消防安全知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易燃易爆危险品的概念及分类,了解易燃气体、易燃液体、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和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

42、化物等几类易燃易爆危险品的火灾危险特性。第一节爆炸品爆炸品系指在外界作用下(如受热、撞击等),能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瞬时产生大量气体和热量,导致周围压力急剧上升,发生爆炸,从而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的物品。一、爆炸品的分类爆炸品按其爆炸危险性的大小分为以下五项:(1)具有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整体爆炸,是指瞬间影响到几乎全部装入量的爆炸)。如:爆破用的电雷管、非电雷管、弹药用雷管、叠氮铅、雷汞等起爆药,梯恩梯、硝铵炸药、浆状炸药、无烟火药、硝化棉、硝化淀粉、硝化甘油、黑火药及其制品等均属此项。(2)具有迸射危险,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带有炸药或抛射药的火箭、火箭弹头、装有炸药的炸弹

43、、弹丸、穿甲弹、非水活化的带有或不带有爆炸管、抛射药或发射药的照明弹、燃烧弹、烟幕弹、催泪弹、以及摄影闪光弹、闪光粉、地面或空中照明弹、不带雷管的民用炸药装药、民用火箭等均属此项。(3)有燃烧危险并有局部爆炸危险或局部迸射危险或两种危险都有,但无整体爆炸危险的物质和物品。如:速燃导火索、点火管、点火引信,二硝基苯、苦味酸钠、苦味酸锆、含乙醇25%或增塑剂18%的硝化纤维素、油井药包、礼花弹等均属此项。(4)不呈现重大危险的爆炸物质和物品。该项爆炸品的危险性较小,万一被点燃或引爆,其危险作用大部分局限在包装件内部,而对包装件外部无重大危险。如:导火索、手持信号弹、响墩、爆炸铆灯、火炬信号、烟花爆

44、竹,鞭炮等均属此项。(5)有整体爆炸危险的非常不敏感物质。该项爆炸品性质比较稳定,在燃烧实验中不会爆炸。如:铵油炸药,铵沥蜡炸药等。(6)无整体爆炸危险的极端不敏感物二、爆炸品的特性及参数其主要危险特性包括爆炸性和敏感性。(一)爆炸性爆炸物品都具有化学不稳定性,在一定的作用下,能以极快的速度发生猛烈的化学反应,产生的大量气体和热量在短时间内无法逸散开去,致使周围的温度迅速上升和产生巨大的压力而引起爆炸。(二)敏感度某一炸药所需的最小起爆能,即为该炸药的敏感度。第二节易燃气体易燃气体是指温度在20、标准大气压101.3kPa时,爆炸下限13%(体积),或燃烧范围不小于12个百分点(爆炸浓度极限的

45、上、下限之差)的气体。一、易燃气体的分级易燃气体分为二级。I级:爆炸下限10%;或不论爆炸下限如何,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II级:10%爆炸下限13%,且爆炸极限范围12个百分点。二、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一)易燃易爆性其易燃易爆性具有以下3个特点:比液体、固体易燃,且燃速快;一般来说,由简单成分组成的气体,如氢气(H2)比甲烷(CH4)、一氧化碳(CO)等,比复杂成分组成的气体易燃,燃速快,火焰温度高,着火爆炸危险性大价键不饱和的易燃气体比相对应价键饱和的易燃气体的火灾危险性大。(二)扩散性气体的扩散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比空气轻的气体逸散在空气中可以无限制地扩散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

46、物,并能够顺风飘荡,迅速蔓延和扩展;比空气重的气体泄漏出来时,往往飘浮于地表、沟渠、隧道、厂房死角等处,长时间聚集不散,易与空气在局部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着火源发生着火或爆炸;同时,密度大的易燃气体一般都有较大的发热量,在火灾条件下,易于造成火势扩大。(三)可缩性和膨胀性气体的可缩性和膨胀性特点如下:当压力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体积成正比,即温度越高,体积越大。当温度不变时,气体的体积与压力成反比,即压力越大,体积越小。在体积不变时,气体的温度与压力成正比,即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四)带电性影响压气体静电荷产生的主要因素有:(1)杂质。气体中所含的液体或固体杂质越多,多数情况下产生的静电荷也越

47、多。(2)流速。气体的流速越快,产生的静电荷也越多。(五)腐蚀性、毒害性1.腐蚀性这里所说的腐蚀性主要是指一些含氢、硫元素的气体具有腐蚀性。2.毒害性一氧化碳、硫化氢、二甲胺、氨、澳甲烷、二硼烷、二氯硅烷、锗烷、三氟氯乙烯等气体,除具有易燃易爆性外,还有相当的毒害性,因此,在处理或扑救此类有毒气体火灾时,应特别注意防止中毒。第三节易燃液体一、易燃液体的分类易燃液体分为三级。1级。初沸点35C。II类。闪点35C。类。闪点23C并35C,且初沸点35C或闪点35C并60C,初沸点35C且持续燃烧。通常将闪点28C的液体归为甲类火险物质,将闪点28C且60C的液体归为丙类火险物质。二、易燃液体的火

48、灾危险性(一)易燃性易燃液体燃烧的难易程度,即火灾危险的大小,主要取决于它们分子结构和分子量的大小。(二)爆炸性易燃液体的挥发性越强,这种爆炸危险就越大。(三)受热膨胀性(四)流动性(五)带电性(六)毒害性易燃液体蒸发气体,通过人体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三个途径进入人体内,造成人身中毒。第四节易燃固体、易于自燃的物质、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一、易燃固体易燃固体是指燃点低,对热、撞击、摩擦敏感,易被外部火源点燃,燃烧迅速,并可能散发出有毒烟雾或有毒气体的固体。但不包括已列入爆炸品的物质。(一)易燃固体的分类与分级根据燃点的高低,燃烧物质可分为易燃固体和可燃固体,燃点高于300的称为可燃固体,如农

49、副产品及其制品(也称易燃货物)。燃点低于300的为易燃固体,如大部分化工原料及其制品,但合成橡胶、合成树脂、合成纤维属可燃固体。(二)易燃固体包括的范围1.固态退敏爆炸品按重量含水至少10%的苦味酸铵、二硝基苯酚盐、硝化淀粉等均属湿爆炸品。2.自反应物质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脂肪族偶氮化合物、芳香族硫代酰肼化合物、亚硝基类化合物和重氮盐类化合物等固体物质。(三)易燃固体的火灾危险性1.燃点低、易点燃2.遇酸、氧化剂易燃易爆3.本身或燃烧产物有毒二、易于自燃的物质易于自燃的物质包括发火物质和自热物质两类:(1)发火物质。指即使只有少量物品与空气接触,在不到5min内便会燃烧的物质,包括混合物和溶液(液

50、体和固体)。如黄磷、三氯化钛等。(2)自热物质。指发火物质以外的与空气接触不需要能源供应便能自己发热的物质。如赛璐珞碎屑,油纸,动、植物油,潮湿的棉花等。(二)易于自燃的物质的火灾危险特性(1)遇空气自燃性。(2)遇湿易燃火灾危险性。(3)积热自燃性。三、遇水放出易燃气体的物质火灾危险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遇水或遇酸燃烧性。这是此类物质的共同危险性。(2)自燃性。(3)爆炸性。(4)其他。第五节氧化性物质和有机过氧化物本类物品具有强烈的氧化性,在不同条件下,遇酸和碱、受热、受潮或接触有机物、还原剂即能分解放出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引起燃烧,有机过氧化物更具有易燃甚至爆炸的危险性。一、氧化性

51、物质氣化性物质系指本身未必燃烧,但通常因放出氧可能引起或促使其他物质燃烧的物质。(一)氧化性物质的分类根据氧化性能强弱,无机氧化性物质分为两级。一级主要是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的过氧化物和盐类,例如过氧化钠、高氯酸钠、硝酸钾、高锰酸钾等。二级氧化性物质虽然也容易分解,但较一级稳定,是较强氧化剂,能引起燃烧。(二)氧化性物质的火灾危险性(1)受热、被撞分解性。(2)可燃性。(3)与可燃液体作用自燃性。(4)与酸作用分解性。(5)与水作用分解性。有些氧化性物质,特别是活泼金属的过氧化物,遇水或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能分解放出原子氧,致使可燃物质爆燃。着火时禁用水扑救。(6)强氧化性物质与弱氧化性物

52、质作用分解性。(7)腐蚀毒害性。二、有机过氧化物有机过氧化物是一种含有两价的OO结构的有机物质,也可能是过氧化氢的衍生物。如过蚁酸(HCOOOH)、过乙酸(CH3COOOH)等。有机过氧化物是热稳定性较差的物质,并可发生放热的加速分解过程,其火灾危险特性可归纳以下两点:(1)分解爆炸性。由于有机过氧化物都含有极不稳定的过氧基OO,对热、震动、冲击和摩擦都极为敏感,所以当受到轻微的外力作用时即分解。(2)易燃性。综上所述,有机过氧化物的火灾危险性主要取决于物质本身的过氧基含量和分解温度。有机过氧化物的过氧含量越多,其热分解温度越低,则火灾危险性就越大。第二篇建筑防火第一章概述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

53、,应了解建筑火灾常见的原因及主要危害;熟悉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建筑防火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防火措施,以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通常,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建筑被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建筑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构造、建筑防火分区分隔、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等;建筑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一、建筑火灾的原因二、建筑火灾的危害三、建筑防火的原理和技术方法建筑防火的技术方法主要有:(一)总平面布置(二)建筑结构防火常用的方法主要有:适当增加构件的截面积;对钢筋混凝土构件增加保护层厚度;在构件表面涂覆防火涂料做耐

54、火保护层;对钢梁、钢屋架及木结构做耐火吊顶和防火保护层包敷等等。(三)建筑材料防火建筑材料防火应当遵循的原则主要是:控制建筑材料中可燃物数量,受条件限制或装修特殊要求,必须使用可燃材料的,应当对材料进行阻燃处理;与电气线路或发热物体接触的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或进行阻燃处理;楼梯间、管道井等竖向通道和供人员的走道内应当采用不燃材料。(四)防火分区分隔防火分区包括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五)安全疏散从特定的角度上说,安全疏散是建筑防火最根本、最关键的技术,也是建筑消防安全的核心内容。基本要求是:每个防火分区必须设有至少两个安全出口;疏散路线必须满足室内最远点到房门,房门到最近安全出口或楼梯间的

55、行走距离限值;疏散方向应尽量为双向疏散,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减少袋形走道的设置;选用合适的疏散楼梯形式,楼梯间应为安全的区域,不受烟火的侵袭,楼梯间入口应设置可自行关闭的防火门保护;通向地下室的楼梯间不得与地上楼梯相连,如必须相连时应采用防火墙分隔,通过防火门出入;疏散宽度应保证不出现拥堵现象,并采取有效措施,在清晰的空间高度内为人员疏散提供引导。(六)防烟排烟防排烟系统可分为排烟系统和防烟系统。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外,控制建筑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消防电

56、梯前室的系统。(七)建筑防爆和电气防火第二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了解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了解生产和储存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了解生产、储存各类别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第一节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一)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二)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三)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对于绝大多数可燃固体来说,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二、生产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目前,国际上对生产厂房和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

57、尚无统一的分类方法。国内主要依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把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为5类,其分类及举例见表2-2-1。表2-2-1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即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1.闪点28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或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橡胶制品的涂胶和胶浆部位,二硫化碳的粗馏、精馏工段及其应用部位,青霉素提炼部位,原料药厂的非纳西汀车间的烃化、回收及电感精

58、馏部位,皂素车间的抽提、结晶及过滤部位,冰片精制部位,农药厂乐果厂房,敌敌畏的合成厂房、磺化法糖精厂房,氯乙醇厂房,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工段,苯酚厂房的硫化、蒸馏部位,焦化厂吡啶工段,胶片厂片基厂房,汽油加铅室,甲醇、乙醇、丙酮、丁酮异丙醇、醋酸乙酯、苯等的合成或精制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化学清洗间(使用闪点28的液体),植物油加工厂的浸出厂房2.乙炔站,氢气站,石油气体分馏(或分离)厂房,氯乙烯厂房,乙烯聚合厂房,天然气、石油伴生气、矿井气、水煤气或焦炉煤气的净化(如脱硫)厂房压缩机室及鼓风机室,液化石油气罐瓶间,丁二烯及其聚合厂房,醋酸乙烯厂房,电解水或电解食盐厂房,环己酮厂房,乙基苯和苯乙烯

59、厂房,化肥厂的氢氮气压缩厂房,半导体材料厂使用氢气的拉晶间,硅烷热分解室生产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火灾危险性分类举例甲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催化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7.在密闭设备内操作温度不小于物质本身自燃点的生产3.硝化棉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赛璐珞厂房,黄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三乙基铝厂房,染化厂某些能自行分解的重氮化合物生产,甲胺厂房,丙烯腈厂房4.金属钠、钾加工房及其应用部位,聚乙烯厂房的一氯二乙基铝部位、三氯化磷厂房,多晶硅车间三氯氢硅部位,五氧化磷厂房

60、5.氯酸钠、氯酸钾厂房及其应用部位,过氧化氢厂房,过氧化钠、过氧化钾厂房,次氯酸钙厂房6.赤磷制备厂房及其应用部位,五硫化二磷厂房及其应用部位7.洗涤剂厂房石蜡裂解部位,冰醋酸裂解厂房乙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易燃固体5.助燃气体6.能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的浮游状态的粉尘、纤维、闪点60的液体雾滴1.闪点28至60的油品和有机溶剂的提炼、回收、洗涤部位及其泵房,松节油或松香蒸馏厂房及其应用部位,醋酸酐精馏厂房,己内酰胺厂房,甲酚厂房,氯丙醇厂房,樟脑油提取部位,环氧氯丙烷厂房,松针油精制部位,煤油灌桶间

61、2.一氧化碳压缩机室及净化部位,发生炉煤气或鼓风炉煤气净化部位,氨压缩机房3.发烟硫酸或发烟硝酸浓缩部位,高锰酸钾厂房,重铬酸钠(红钒钠)厂房4.樟脑或松香提炼厂房,硫磺回收厂房,焦化厂精萘厂房5.氧气站,空分厂房6.铝粉或镁粉厂房,金属制品抛光部位,镁粉厂房、面粉厂的碾磨部位、活性炭制造及再生厂房,谷物筒仓工作塔,亚麻厂的除尘器和过滤器室丙生产时使用或产生的物质特征: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1.闪点60的油品和有机液体的提炼、回收工段及其抽送泵房,香料厂的松油醇部位和乙酸松油脂部位,苯甲酸厂房,苯乙酮厂房,焦化厂焦油厂房,甘油、桐油的制备厂房,油浸变压器室,机器油或变压油灌桶间,柴油灌

62、桶间,润滑油再生部位,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沥青加工厂房,植物油加工厂的精炼部位2.煤、焦炭、油母页岩的筛分、转运工段和栈桥或储仓,木工厂房,竹、藤加工厂房,橡胶制品的压延、成型和硫化厂房,针织品厂房,纺织、印染、化纤生产的干燥部位,服装加工厂房,棉花加工和打包厂房,造纸厂备料、干燥厂房,印染厂成品厂房,麻纺厂粗加工厂房,谷物加工房,卷烟厂的切丝、卷制、包装厂房,印刷厂的印刷厂房,毛涤厂选毛厂房,电视机、收音机装配厂房,显像管厂装配工段烧枪间,磁带装配厂房,集成电路工厂的氧化扩散间、光刻间,泡沫塑料厂的发泡、成型、印片压花部位,饲料加工厂房丁生产特征:1.对不燃烧物质进行加工,并

63、在高温或熔化状态下经常产生强辐射热、火花或火焰的生产2.利用气体、液体、固体作为燃料或将气体、液体进行燃烧作其他用的各种生产3.常温下使用或加工难燃烧物质的生产1.金属冶炼、锻造、铆焊、热扎、铸造、热处理厂房2.锅炉房,玻璃原料熔化厂房,灯丝烧拉部位,保温瓶胆厂房,陶瓷制品的烘干、烧成厂房,蒸汽机车库,石灰焙烧厂房,电石炉部位,耐火材料烧成部位,转炉厂房,硫酸车间焙烧部位,电极煅烧工段配电室(每台装油量60kg的设备)3.铝塑料材料的加工厂房,酚醛泡沫塑料的加工厂房,印染厂的漂炼部位,化纤厂后加工润湿部位戊生产特征:常温下使用或加工不燃烧物质的生产制砖车间,石棉加工车间,卷扬机室,不燃液体的泵

64、房和阀门室,不燃液体的净化处理工段,金属(镁合金除外)冷加工车间,电动车库,钙镁磷肥车间(焙烧炉除外),造纸厂或化学纤维厂的浆粕蒸煮工段,仪表、器械或车辆装配车间,氟里昂厂房,水泥厂的轮窑厂房,加气混凝土厂的材料准备、构件制作厂房上述分类中,甲、乙、丙类液体分类,以闪点为基准。注:同一座厂房或厂房的任一防火分区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生产时,厂房或防火分区内的生产火灾危险性类别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可燃物的量较少,不足以构成爆炸或火灾危险时,可按实际情况确定;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

65、比例小于5%或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2)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一般,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分类要看整个生产过程中的每个环节是否有引起火灾的可能性,并按其中最危险的物质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生产中使用的全部原材料的性质;生产中操作条件的变化是否会改变物质的性质;生产中产生的全部中间产物的性质;生产中最终产品及副产物的性质。第二节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一

66、、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储存物品的分类方法,主要是根据物品本身的火灾危险性,并吸收仓库贮存管理经验,并参考危险货物运输规则相关内容而划分的。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五类,其分类及举例见表2-2-3。表2-2-3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及举例类别火灾危险性特征举例甲1.闪点28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气的作用能产生爆炸下限10%气体的固体物质3.常温下能自行分解或在空气中氧化能导致迅速自燃或爆炸的物质4.常温下受到水或空气中水蒸汽的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并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5.遇酸、受热、撞击、摩擦以及遇有机物或硫磺等易燃的无机物,

67、极易引起燃烧或爆炸的强氧化剂6.受撞击、摩擦或与氧化剂、有机物接触时能引起燃烧或爆炸的物质1.己烷、戊烷,石脑油,环戊烷,二硫化碳,苯,甲苯,甲醇,乙醇,乙醚,蚁酸甲酯、醋酸甲酯、硝酸乙酯,汽油,丙酮,丙烯,乙醚,60度以上的白酒2.乙炔,氢,甲烷,乙烯,丙烯,丁二烯,环氧乙烷,水煤气,硫化氢,氯乙烯,液化石油气,电石,碳化铝3.硝化棉,消化纤维胶片,喷漆棉,火胶棉,赛璐珞棉,黄磷4.金属钾、钠、锂、钙、锶,氢化锂,四氢化锂铝,氢化钠5.氯酸钾,氯酸钠,过氧化钾,过氧化钠,硝酸铵6.赤磷,五硫化磷,三硫化磷乙1.闪点28至60的液体2.爆炸下限10%的气体3.不属于甲类的氧化剂4.不属于甲类的

68、易燃固体5.助燃气体6.常温下与空气接触能缓慢氧化,积热不散引起自燃的物品1.煤油,松节油,丁烯醇,异戊醇,丁醚,醋酸丁酯,硝酸戊酯,乙酰丙酮,环己胺,溶剂油,冰醋酸,樟脑油,蚁酸2.氨气,液氯3.硝酸铜,铬酸,亚硝酸钾,重铬酸钠,铬酸钾,硝酸,硝酸汞,硝酸钴,发烟硫酸,漂白粉4.硫磺,镁粉,铝粉,赛璐珞板(片),樟脑,萘,生松香,硝化纤维漆布,硝化纤维色片5.氧气,氟气6.漆布及其制品,油布及其制品,油纸及其制品,油绸及其制品丙1.闪点60的液体2.可燃固体1.动物油,植物油,沥青,蜡,润滑油,机油,重油,闪点60的柴油,糖醛,59度至60度的白酒2.化学、人造纤维及其织物,纸张,棉、毛、丝

69、、麻及其织物,谷物,面粉,天然橡胶及其制品,竹、木及其制品,中药材,电视机、收录机等电子产品,计算机房已录数据的磁盘储存间,冷库中的鱼、肉间丁难燃烧物品自熄性塑料及其制品,酚醛泡沫塑料及其制品,水泥刨花板戊不燃烧物品钢材,铝材,玻璃及其制品,搪瓷制品,陶瓷制品,不燃气体,玻璃棉,岩棉,陶瓷棉,硅酸铝纤维,矿棉,石膏及其无纸制品,水泥,石,膨胀珍珠岩注:(1)同一座仓库或仓库的任一防火分区内储存不同火灾危险性物品时,仓库或防火分区的火灾危险性应按火灾危险性最大的物品确定。(2)丁、戊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

70、确定。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一)甲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主要依据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一级易燃固体、一级易燃液体、一级氧化剂、一级自燃物品、一级遇水燃烧物品和可燃气体的特性划分的。(二)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主要是根据危险货物运输规则中二级易燃固体、二级易燃液体、二级氧化剂、助燃气体、二级自燃物品的特性划分的,这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仅次于甲类。(三)丙、丁、戊类物品的火灾危险性特征丙、丁、戊类物品的分类主要是根据40多个仓库和其他一些企事业单位贮存保管情况划分的。(1)丙类。包括闪点在60或60以上的可燃液体和可燃固体物质。这类物品的特性是液体闪点较高、不易挥发,火灾危险性比甲、乙类液体要

71、小些。(2)丁类。指难燃烧物品。这类物品的特性是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燃或微燃,将火源拿走,燃烧即可停止。(3)戊类。指不燃物品。这类物品的特性是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碳化。(4)丁、戊类物品的包装材料。丁、戊类物品本身虽然是难燃或不燃的,但其包装材料很多是可燃的,如木箱、纸盒等,其火灾危险性属于丙类。因此,这两类物品仓库,除考虑物品本身的燃烧性能外,还要考虑可燃包装材料的数量,当可燃包装材料重量超过丁、戊类物品本身重量1/4时,这类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应为丙类。(四)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方法第三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

72、了解建筑的不同分类,熟悉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掌握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的相关知识以及建筑耐火等级要求。第一节建筑分类一、按使用性质分类(1)民用建筑。按使用功能和建筑高度,民用建筑的分类见表2-3-1。表2-3-1民用建筑的分类名称高层民用建筑单、多层民用建筑一类二类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但不大于54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建 筑 高 度 不 大 于27m的住宅建筑(包括设置商业服务网点的住宅建筑)公共建筑1.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24米以上部分,任一楼层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

73、商店、展览、电信、邮政、财贸金融建筑和其他多种功能组合的建筑3.医疗建筑、重要公共建筑4.省级及以上的广播电视和防灾指挥调度建筑、网局级和省级电力调度5.藏书超过l00万册的图书馆、书库除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之外的其他高层民用建筑1.建 筑 高 度 大 于24m的单层公共建筑。2.建筑高度不大于24m的其他民用建筑。(2)工业建筑。(3)农业建筑。二、按建筑结构分类按其结构形式和建造材料构成可分为木结构、砖木结构、砖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砖混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钢结构、钢与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钢混结构)等。三、按建筑高度分类按建筑高度可分为两类。(1)单层、多层建筑。27m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

74、高度不超过24m(或已超过24m但为单层)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2)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7m的住宅建筑和其他建筑高度大于24m的非单层建筑。我国对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高层建筑,称超高层建筑。第二节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及分级一、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国外(欧盟)在火灾科学基础理论发展的基础上,建立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相关分级体系,分为A1、A2、B、C、D、E、F七个等级。按照GB86242012,我国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的基本分级为A、B1、B2、B3,规范中还明确了该分级与欧盟标准分级的对应关系。(一)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见下表2-3-2。表2-3-2建

75、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燃烧性能等级名称A不燃材料(制品)B1难燃材料(制品)B2可燃材料(制品)B3易燃材料(制品)(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的主要参数及概念(1)材料。(2)燃烧滴落物/微粒。(3)临界热辐射通量。(4)燃烧增长速率指数-FIGRA。试样燃烧的热释放速率值与其对应时间比值的最大值。(5)THR600s。试验开始后600s内试样的热释放总量(MJ)。(三)平板状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判据平板状建筑材料及制品的燃烧性能等级和分级判据见表2-3-2。表中满足A1、A2级即为A级,满足B级、C级即为B1级,满足D级、E级即为B2级别。二、建筑材料燃烧性能等级的附加信息和标识(一

76、)附加信息建筑材料及制品燃烧性能等级附加信息包括产烟特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和烟气毒性等级。对于A2级、B级和C级建筑材料及制品应给出产烟特性等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铺地材料除外)、烟气毒性等级;对于D级建筑材料及制品应给出产烟特性等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二)附加信息标识当按规定需要显示附加信息时,燃烧性能等级标识为:烟气毒性等级(t0、t1、t2)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d0、d1、d2)产烟特征等级(s1、s2、s3)燃烧性能等级(A2、B、C、D)燃烧性能等级(A、B1、B2、B3)GB8624(-,,)示例:GB8624B1(B-s1,d0,t1),表示属于难燃B1级建筑材料

77、及制品,燃烧性能细化分级为B级,产烟特性等级为s1级,燃烧滴落物/微粒等级为d0级,烟气毒性等级为t1级。第三节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建筑构件主要包括建筑内的墙、柱、梁、楼板、门、窗等,一般来讲,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构件的燃烧性能,二是构件的耐火极限。一、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通常,我国把建筑构件按其燃烧性能分为三类,即不燃性、难燃性和可燃性。1.不燃性用不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不燃性构件。不燃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不起火,不微燃,不炭化的材料。如钢材、混凝土、砖、石、砌块、石膏板等。2.难燃性凡用难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或用燃烧性材料做成而用非燃烧性材

78、料做保护层的构件统称为难燃性构件。难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难起火、难微燃、难炭化,当火源移走后燃烧或微燃立即停止的材料。如沥青混凝土、经阻燃处理后的木材、塑料、水泥、刨花板、板条抹灰墙等。3.可燃性凡用燃烧性材料做成的构件统称为可燃性构件。燃烧性材料是指在空气中受到火烧或高温作用时立即起火或微燃,且火源移走后仍继续燃烧或微燃的材料。如木材、竹子、刨花板、保丽板、塑料等。二、建筑构件的耐火极限(一)耐火极限的概念耐火极限是指建筑构件按时间-温度标准曲线进行耐火试验,从受到火的作用时起,到失去支持能力或完整性或失去隔火作用时止的这段时间,用小时(h)表示。其中,支持能力是指在标

79、准耐火试验条件下,承重或非承重建筑构件在一定时间内抵抗垮塌的能力;耐火完整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防止火焰和热气穿透或在背火面出现火焰的能力;耐火隔热性是指在标准耐火试验条件下,建筑分隔构件当某一面受火时,能在一定时间内其背火面温度不超过规定值的能力。(二)影响耐火极限的要素1.材料本身的属性材料本身的属性是构配件耐火性能主要的内在影响因素,决定其用途和适用性,如果材料本身就不具备防火甚至是可燃烧的材料,就会在热的作用下出现燃烧和烟气,建筑中可燃物越多,燃烧时产生的热量越高,带来的火灾危害就越大。建筑材料对火灾的影响有四个方面:一是影响点燃和轰燃的

80、速度;二是火焰的连续蔓延;三是助长了火灾的热温度;四是产生浓烟及有毒气体。2.建筑构配件结构特性结构越复杂,高温时结构的温度应力分布越复杂,火灾隐患越大;因此构件的结构特性决定了保护措施选择方案。3.材料与结构间的构造方式如厚涂型结构防火涂料在使用厚度超过一定范围后就需要用钢丝网来加固涂层与构件之间附着力;薄涂型和超薄型结构防火涂料在一定厚度范围内耐火极限达不到工程要求,而增加厚度并不一定能提高耐火极限时,可采用在涂层内包裹建筑纤维布的办法来增强已发泡涂层的附着力,提高耐火极限,满足工程要求。4.标准所规定的试验条件在试件不变的情况下实验条件越苛刻,耐火极限越低。5.材料的老化性能6.火灾种类

81、和使用环境要求(三)不同耐火等级建筑中建筑构件耐火极限的确定根据火灾的统计数据来看,88%的火灾可在1.5h之内扑灭,80%的火灾可在1h之内扑灭,因此将一级(具体分级标准见下节建筑耐火等级要求)建筑物楼板的耐火极限定为1.5h,二级的定为1h,以下级别的则相应降低要求。其他结构构件按照在结构中所起的作用以及耐火等级的要求而制定了相应的耐火极限时间,如对于在建筑中起主要支撑作用的柱子,其耐火极限值要求相对较高,一级耐火等级的建筑要求3.0h,二级耐火等级建筑要求2.5h。第四节建筑耐火等级要求建筑耐火等级是由组成建筑物的墙、柱、楼板、屋顶承重构件和吊顶等主要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决定的。耐火

82、等级分为一、二、三、四级。一、厂房和仓库的耐火等级表2-3-6不同耐火等级厂房和仓库建筑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墙防火墙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承重墙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楼梯间、前室的墙,电梯井的墙不燃性2.00不燃性2.00不燃性1.50难燃性0.50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性1.0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难燃性0.25非承重外墙房间隔墙不燃性0.75不燃性0.50难燃性0.50难燃性0.25柱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梁不燃性2.00不燃性1.50不燃

83、性1.00难燃性0.50楼板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75难燃性0.50屋顶承重构件不燃性1.50不燃性1.00难燃性0.50可燃性疏散楼梯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75可燃性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性0.25难燃性0.25难燃性0.15可燃性二、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表2-3-7不同耐火等级建筑相应构件的燃烧性能和耐火极限(h)构件名称耐火等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墙防火墙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不燃性3.00承重墙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非承重外墙不燃性1.0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楼梯间、前室的墙,电梯井的墙,住

84、宅建筑单元之间的墙和分户墙不燃性2.00不燃性2.00不燃性1.50难燃性0.50疏散走道两侧的隔墙不燃性1.0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难燃性0.25房间隔墙不燃性0.75不燃性0.50难燃性0.50难燃性0.25柱不燃性3.00不燃性2.50不燃性2.00难燃性0.50梁不燃性2.00不燃性1.50不燃性1.00难燃性0.50楼板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屋顶承重构件不燃性1.50不燃性1.00可燃性0.50可燃性疏散楼梯不燃性1.50不燃性1.00不燃性0.50可燃性吊顶(包括吊顶搁栅)不燃性0.25难燃性0.25难燃性0.15可燃性(1)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

85、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第四章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城市建筑总体布局的一般原则和影响防火间距的主要因素。熟悉防火间距的作用和防火间距不足时的防火技术措施。掌握防火间距的设置要求,及建筑平面布局中重点部位、场所的设置要求。第一节建筑消防安全布局一、建筑选址(一)周围环境要求(二)地势条件要求(三)考虑主导风向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可燃粉尘的车间、装置等,宜布置在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常年主导风向的下风或侧风向

86、。液化石油气储罐区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并选择通风良好的地点独立设置。易燃材料的露天堆场宜设置在天然水源充足的地方,并宜布置在本单位或本地区全年最小频率风向的上风侧。二、建筑总平面布局(一)合理布置建筑(二)合理进行功能区域划分易燃、易爆的工厂、仓库的生产区、储存区内不得修建办公楼、宿舍等民用建筑。第二节建筑防火间距一、防火间距的确定原则(一)防止火灾蔓延火灾实例表明,一、二级耐火等级的低层建筑,保持6m10m的防火间距,在有消防队进行扑救的情况下,一般不会蔓延到相邻建筑物。其他三、四级耐火等级的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因耐火等级低,受热辐射作用易着火而致火势蔓延,所

87、以防火间距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要求基础上有所增加。(二)保障灭火救援场地需要考虑到扑救高层建筑需要使用曲臂车、云梯登高消防车等车辆,为满足消防车辆通行、停靠、操作的需要,结合实践经验,规定一、二级耐火等级高层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3m。(三)节约土地资源(四)防火间距的计算防火间距应按相邻建筑物外墙的最近距离计算,如外墙有凸出的可燃构建,则应从其凸出部分外缘算起,如为储罐或堆场,则应从储罐外壁或堆场的堆垛外缘算起。二、防火间距(一)厂房的防火间距1厂房之间及其与乙、丙、丁、戊类仓库、民用建筑等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2-4-1的规定。在执行上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乙类厂房与重要公

88、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宜小于30m。单、多层戊类厂房之间及与戊类仓库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的规定减少2m,与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可按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相应条款的规定执行。为丙、丁、戊类厂房服务而单独设置的生活用房应按民用建筑确定,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2)两座厂房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且屋顶耐火极限不小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限,但甲类厂房之间不应小于4m。两座丙、丁、戊类厂房相邻两面外墙均为不燃性墙体,当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各不大于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

89、口不正对开设时,其防火间距可按表2-4-1的规定减少25%(参见图2-4-1)。甲类厂房防火墙甲类厂房4m按表2-4-1间距减少25%二墙均为不燃烧体外墙,且无外露的燃烧体屋檐外墙上的门窗洞口面积之和该外墙面积的5%且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图2-4-1厂房之间防火间距示意(3)两座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厂房,当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且较低一座厂房的屋顶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或相邻较高一面外墙的门、窗等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防火分隔水幕或按本规范第6.5.3条的规定设置防火卷帘时,甲、乙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6m;丙、丁、戊类厂房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4m。2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明

90、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之间的防火间距甲类厂房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m。4厂区围墙与厂内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厂区围墙与厂区内建筑的间距不宜小于5m,围墙两侧建筑的间距应满足相应建筑的防火间距要求。(二)仓库的防火间距1甲类仓库之间及其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2-4-2的规定,设置装卸站台的甲类仓库与厂内铁路装卸线的防火间距,可不受限制。表2-4-2甲类仓库之间及与其他建筑、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m)名称甲类仓库(储量

91、,t)甲类储存物品第3、4项甲类储存物品第1、2、5、6项551010高层民用建筑、重要公共建筑502乙、丙、丁、戊类仓库之间及其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执行上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单层、多层戊类仓库之间的防火间距,可按本表减少2m。(3)除乙类第6项物品外的乙类仓库,与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25m,与重要公共建筑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50m,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不宜小于表2-4-2中甲类仓库与铁路、道路等的防火间距。(三)民用建筑的防火间距民用建筑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表2-4-4的规定,与其他建筑的防火间距,除应符合本节的规定外,尚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表2-4-4民用建筑之间

92、的防火间距(m)建筑类别高层民用建筑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一、二级一、二级三级四级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1391114裙房和其他民用建筑一、二级9679三级117810四级1491012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高层建筑高层建筑裙楼裙楼裙楼13m9m6m(a)高层民用建筑之间防火间距(b)高层民用建筑与普通建筑之间间距高层建筑裙楼高层建筑裙楼高层建筑裙楼一、二级三级四级9m11m6m14m7m9m图2-4-2高层民用建筑防火间距示意在执行上表的规定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相邻两座单、多层建筑,当相邻外墙为不燃性墙体且无外露的可燃性屋檐,每面外墙上无防火保护的门、窗、洞口不正对开设且面积之和不大于该外墙面积的5%

93、时,其防火间距可按本表规定减少25%。2两座建筑相邻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或高出相邻较低一座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高层建筑防火墙防火间距可不限防火墙切不开门窗洞防火间距可不限高层建筑15m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民用建筑或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单、多层民用建筑或高层民用建筑图2-4-3当较高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示意3相邻两座高度相同的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相邻任一侧外墙为防火墙时,其防火间距可不限。4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屋面板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屋顶无天窗且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屋顶耐

94、火极限不低于1.00h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高层裙楼一二级4m相邻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较低一座的屋顶不设天窗、屋顶承重构件的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图2-4-4当较低一面外墙为防火墙时防火间距示意5相邻两座建筑中较低一座建筑的耐火等级不低于二级且屋顶无天窗,相邻较高一面外墙高出较低一座建筑的屋面15m及以下范围内的开口部位设置甲级防火门、窗,或设置符合现行国家标准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规范GB50084规定的防火分隔水幕或规范规定的防火卷帘时,其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5m;对于高层建筑,不应小于4m。较高一种建筑裙房4m此范围内为甲级防火窗等15m较低一种建筑

95、图2-4-5设置防火门、窗等分隔物时,防火间距示意三、防火间距不足时的消防技术措施防火间距由于场地等原因,难于满足国家有关消防技术规范的要求时,可根据建筑物的实际情况,采取以下补救措施:1.改变建筑物的生产和使用性质,尽量降低建筑物的火灾危险性,改变房屋部分结构的耐火性能,提高建筑物的耐火等级。2.调整生产厂房的部分工艺流程,限制库房内储存物品的数量,提高部分构件的耐火极限和燃烧性能。3.将建筑物的普通外墙改造为防火墙或减少相邻建筑的开口面积,如开设门窗,应采用防火门窗或加防火水幕保护。4.拆除部分耐火等级低、占地面积小,使用价值低且与新建筑物相邻的原有陈旧建筑物。5.设置独立的室外防火墙。在

96、设置防火墙时,应兼顾通风排烟和破拆扑救,切忌盲目设置,顾此失彼。第三节建筑平面布置二、设备用房布置(一)锅炉房、变压器室布置燃煤、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用房宜独立建造。燃油或燃气锅炉、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用房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受条件限制必须在民用建筑内布置的燃油和燃气锅炉房,油侵电力变压器室,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用房,不应与人员密集场所相邻,还应符合【图示2】-【图示9】的规定民用建筑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

97、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但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置在地下二层,当常(负)压燃气锅炉距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6m时,可设置在屋顶上。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受压其实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首层地下一层燃油锅炉应采用丙类液体作燃料。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常(负)压燃油,燃气锅炉可设在地下二层常(负)压燃气锅炉可设在屋顶上安全出口6.0m上人屋顶2锅炉房、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采用相对密度0.75的可燃气体作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隔墙上必须开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采用耐火极限

98、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墙上不应开设洞口设于首层的锅炉房(靠外墙)直通室外的门设于首层的变压器室(靠外墙)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m的不燃烧体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设于地下层的锅炉房疏散楼梯(安全出口)设于地下层的变压器室走道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墙上不应开设洞口窗槛墙。采用耐火极限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板上不应开设洞口)锅炉房或变压器室不燃烧体防火挑檐,窗槛墙1.0m1.2m3锅炉房、变压器室与其它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门窗时,应设

99、置甲级防火门窗。隔墙上必须开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墙上不应开设洞口设于首层的锅炉房(靠外墙)直通室外的门设于首层的变压器室(靠外墙)设于地下层的锅炉房疏散楼梯(安全出口)设于地下层的变压器室走道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隔墙上不应开设洞口6油浸电力变压器、多油开关室、高压电容器室,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油浸电力变压器下面应设置储存变压器全部油量的事故储油设施。7油浸电力变压器的总容量不应大于1260kVA,单台容量不应大于630kVA。8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9.应设置与锅炉、油浸变压器容量和建筑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二)柴油发电机房布

100、置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及地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地下三层及以下。2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3机房内应设置储油间,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的需要量。且储油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3.00h的防火隔墙与发电机间隔开;当必须在防火隔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储油间总储存量应8.0h的需要量防火墙应采用防火极限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柴油发电机房应采用防火极限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应采用防火极限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地下一层地下二层室内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并根据发电机容量

101、和建筑规模设置固定式或移动式、手动或自动灭火设施柴油发电机房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及一、二层(三)消防控制室布置消防控制室是建筑物内防火、灭火设施的显示控制中心,是扑救火灾的指挥中心,是保障建筑物安全的要害部位之一,应设在交通方便和发生火灾后不易延烧的部位。其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附设在建筑物内的消防控制室,宜设置在建筑物内首层的靠外墙部位,亦可设置在建筑物的地下一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疏散门应直通室外或安全出口。(四)消防设备用房布置三、人员密集场所布置(一)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高层建筑内的观众厅、会议厅、多功能厅等人员密集场所,应设在首

102、层或二、三层;当必须设在其它楼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宜超过400。2一个厅、室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3必须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4幕布和窗帘应采用经阻燃处理的织物。(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歌舞厅、卡拉0K厅(含具有卡拉0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以下简称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应布置在建筑的首层或二、三层,宜靠外墙设置,不应布置在袋形走道的两侧和尽端,面积按厅室建筑面积计算,这里的“一个厅、室”是指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一个相互分隔的独立单元。当必须设置在其

103、它楼层时,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二层以下,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地下一层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的高差不应大于10m。2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不应超过200。3一个厅、室的出口不应少于两个,当一个厅、室的建筑面积小于50,可设置一个出口。4应设置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及防烟、排烟设施等。(三)电影院、剧场、礼堂四、特殊场所布置(一)老年人建筑及儿童活动场所老年人建筑及托儿所、幼儿园的儿童用房和儿童游乐厅等儿童活动场所宜设置在独立的建筑内。当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和高层建筑内设置时,应设置在建筑物的首层或二、三层;当设置在三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及二层;当设置在四

104、级耐火等级的建筑内时,应设置在首层。并均宜设置独立的出口。(二)医院的病房1对于设置在人防工程中的医院病房,不应设置在地下二层及以下层,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不应大于10m。五、工业建筑附属用房布置(二)液体中间储罐厂房中的丙类液体中间储罐应设置在单独房间内,其容积不应大于5m。设置该中间储罐的房间,其围护构件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相应要求,房间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三)附属仓库2)厂房内设置丙类仓库时,必须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厂房隔开,设置丁、戊类仓库时,必须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00h的楼板与厂房隔

105、开。第五章防火防烟分区与分隔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防火分区面积划分应考虑的因素和常用的防火分区分隔构件,熟悉各类建筑防火分区面积要求和典型特殊功能区域的防火分隔要求,掌握防火分区、防烟分区的概念,掌握防火墙、防火卷帘、防火门、防火阀、挡烟垂壁的概念及设置要求。第一节防火分区防火分区是指采用具有较高耐火极限的墙和楼板等构件作为一个区域的边界构件划分出的,能在一定时间内阻止火势向同一建筑的其它区域蔓延的防火单元。一、厂房的防火分区二、仓库的防火分区三、民用建筑的防火分区表2-5-3不同耐火等级民用建筑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名称耐火等级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备注高层民用建筑一、二级15

106、00对于体育馆、剧场的观众厅,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单、多层民用建筑一、二级2500三级1200四级600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一级500设备用房的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不应大于1000。当建筑内设置自动灭火系统时,防火分区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按本表的规定增加1.0倍。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的营业厅、展览厅,当设置自动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并采用不燃或难燃装修材料时,每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可适当增加,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设置在高层建筑内时,不应大于4000;2设置在单层建筑内或仅设置在多层建筑的首层内时,不应大于10000;3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不应大于2000。

107、四、木结构建筑的防火分区五、城市交通隧道的防火分区第二节防火分隔一、防火分区分隔二、功能区域分隔(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厅、室之间及与建筑的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0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设置在厅、室墙上的门和该场所与建筑内其他部位相通的门均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二)人员密集场所剧场、电影院、礼堂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的多层民用建筑内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甲级防火门与其他区域分隔。(三)医院、疗养院建筑医院和疗养院的病房楼内相邻护理单元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分隔,隔墙上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设置在走道上的防

108、火门应采用常开防火门。(四)住宅三、设备用房分隔附设在建筑内的消防控制室、灭火设备室、消防水泵房和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变配电室等,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设置在丁、戊类厂房内的通风机房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0.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和变配电室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消防控制室和其他设备房开向建筑内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锅炉房、变压器室等与其他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和不低于1.50h的不燃性楼板分隔。四、中庭防火分隔(二)中庭建筑火灾的防火设计要求建筑物内设置中

109、庭时,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应按上下层相连通的建筑面积叠加计算。当中庭相连通的建筑面积之和大于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中庭应与周围相连通空间进行防火分隔。采用防火隔墙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采用防火玻璃时,防火玻璃与其固定部件整体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但采用C类防火玻璃时,应设置闭式自动喷水灭火系统保护;采用防火卷帘时,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并应符合规范的相关规定;与中庭相连通的门、窗,应采用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防火门、窗;2.高层建筑内的中庭回廊应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和火灾自动报警系统;3.中庭应设置排烟设施;4.中庭内不应布置可燃物。五

110、、玻璃幕墙防火分隔玻璃幕墙的防火措施有以下几方面要求:1对不设窗间墙的玻璃幕墙,应在每层楼板外沿,设置高度不低于1.2m的不燃性实体墙或防火玻璃墙;当室内设置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该部分墙体的高度不应小于0.8m。2为了阻止火灾时幕墙与楼板、隔墙之间的洞隙蔓延火灾,幕墙与每层楼板交界处的水平缝隙和隔墙处的垂直缝隙,应该用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如图2-5-1所示。需要注意的是,当玻璃幕墙遇到防火墙时,应遵循防火墙的设置要求。防火墙不应与玻璃直接连接,而应与其框架连接。图2-5-1玻璃幕墙防火构造六、管道井防火分隔高层建筑各种竖井的防火设计构造要求,见表2-5-6。表2-5-6井道防火分隔要求名称防

111、火要求电梯井应独立设置井内严禁敷设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并不应敷设与电梯无关的电缆,电线等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性墙体井壁除开设电梯门洞和通气孔洞外,不应开设其他洞口电梯门不应采用栅栏门电缆井管道井排烟道排气道这些竖井应分别独立设置井壁应为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不燃性墙体墙壁上的检查门应采用丙级防火门建筑内的电缆井、管道井应在每层楼板处采用不低于楼板耐火极限的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封堵。电缆井、管道井与房间、吊顶、走道等相连通的孔洞,应用不燃材料或防火封堵材料严密填实垃圾道宜靠外墙独立设置,不宜设在楼梯间内垃圾道排气口应直接开向室外垃圾斗宜设在垃圾道前室内,前室门采用丙级防火

112、门垃圾斗应用不燃材料制作并能自动关闭第三节防火分隔设施与措施防火分隔构件可分为固定式和可开启关闭式两种。固定式包括普通砖墙、楼板、防火墙等,可开启关闭式包括防火门、防火窗、防火卷帘、防火水幕等。一、防火墙防火墙是具有不少于3.00h耐火极限的不燃性实体墙。在设置时应满足六个方面的构造要求:1防火墙应直接设置在基础上或钢筋混凝土框架上。防火墙应截断可燃性墙体或难燃性墙体的屋顶结构,且应高出不燃性墙体屋面不小于40cm,高出可燃性墙体或难燃性墙体屋面不小于50cm。2防火墙横截面中心距天窗端面的水平距离小于4m,且天窗端面为可燃性墙体时,应采取防止火势蔓延的设施。3建筑物外墙如为难燃性墙体或可燃性

113、墙体时,防火墙应突出墙的外表面0.4m以上,且防火墙两侧的外墙均应为宽度不小于2.0m的不燃性墙体。建筑物的外墙为难燃烧体建筑物的外墙为难燃烧体此段墙应为不燃烧体(耐火极限应与建筑物的耐火等级要求一致)防火墙防火墙建筑物的外墙为不燃烧体防火墙建筑物的外墙为不燃烧体防火墙两侧为一般门窗防火墙两侧为乙级防火窗(火灾时可自动关闭或为固定窗扇)不限转角处不宜设置防火墙设置在转角附近的防火墙转角两侧墙上门窗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窗或门门或窗设置在转角附近的防火墙门或窗转角两侧墙上门窗洞口之间的水平距离4防火墙内不应设置排气道。防火墙上不应开设门、窗、洞口,如必须开设时,应采用不可开启或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甲级

114、防火门、窗。可燃气体和甲、乙、丙类液体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其它管道如必须穿过时,应用防火封堵材料将缝隙紧密填塞。5建筑物内的防火墙不应设在转角处。如设在转角附近,内转角两侧上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4m。紧靠防火墙两侧的门、窗、洞口之间最近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2m。采用乙级防火窗时该距离不限.6设计防火墙时,应考虑防火墙一侧的屋架、梁、楼板等受到火灾的影响而破坏时,不致使防火墙倒塌。二、防火卷帘防火卷帘是在一定时间内,连同框架能满足耐火稳定性和完整性要求的卷帘。(一)类型1按叶板厚度,可分为轻型:厚度为0.5-0.6mm;重型:厚度为1.5-1.6mm。2按卷帘动作方向,可分为:上卷

115、,宽度可达10m,耐火极限可达4h。侧卷,宽度可达80-100m,90转弯,耐火极限可达4.3h。(二)设置要求1替代防火墙的防火卷帘应符合防火墙耐火极限的判定条件,或在其两侧设冷却水幕,计算水量时,其火灾延续时间按不小于3.00h考虑。2设在疏散走道的防火卷帘应具有延时下降功能在卷帘两侧设置启闭装置,并应能电动和手动控制。三、防火门窗(一)防火门防火门是指具有一定耐火极限,且在发生火灾时能自行关闭的门。1分类(1)按耐火极限:防火门分为甲、乙、丙三级,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1.50h,1.00h,和0.50h,对应的分别应用于防火墙、疏散楼梯门和竖井检查门。2防火要求(1)疏散通道上的防火门应向

116、疏散方向开启;(2)用于疏散走道、楼梯间和前室的防火门,应能自动关闭;双扇和多扇防火门,应设置顺序闭门器;(3)除允许设置常开防火门的位置外,其他位置的防火门均应采用常闭防火门。为方便平时经常有人通行而需要保持常开的防火门,在发生火灾时,应具有自动关闭和信号反馈功能,如设置与报警系统联动的控制装置和闭门器等;(4)为保证分区间的相互独立,设在变形缝附近的防火门,应设在楼层较多的一侧,且门开启后不应跨越变形缝,防止烟火通过变形缝蔓延;(二)防火窗防火窗是采用钢窗框、钢窗扇及防火玻璃制成的,能起到隔离和阻止火势蔓延的窗。防火窗按照安装方法可分固定窗扇与活动窗扇两种。固定窗扇防火窗,不能开启,平时可

117、以采光,遮挡风雨,发生火灾时可以阻止火势蔓延;活动窗扇防火窗,能够开启和关闭,起火时可以自动关闭,阻止火势蔓延,开启后可以排除烟气,平时还可以采光和通风。为了使防火窗的窗扇能够开启和关闭,需要安装自动和手动开关装置。四、防火分隔水幕五、防火阀(一)防火阀的设置部位1穿越防火分区处;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3穿越重要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隔墙和楼板处;4穿越防火分隔处的变形缝两侧;5竖向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水平风管与竖向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6公共建筑的浴室、卫生间和厨房的竖向排风管,应采取防止回流

118、措施或在支管上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70的防火阀。公共建筑内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竖向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公称动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二)防火阀的设置要求六、排烟防火阀第四节防烟分区划分防烟分区的目的:一是为了在火灾时,将烟气控制在一定范围内;二是为了提高排烟口的排烟效果。防烟分区一般应结合建筑内部的功能分区和排烟系统的设计要求进行划分,不设排烟设施的部位(包括地下室)可不划分防烟分区。一、防烟分区面积划分设置防烟分区应满足以下几个要求:1防烟分区应采用挡烟垂壁、隔墙、结构梁等划分;2防烟分区不应跨越防火分区;5储烟仓高度不应小于空间净高的10%,且不应小于500mm;二

119、、防烟分区分隔措施划分防烟分区的构件主要有挡烟垂壁、隔墙、防火卷帘、建筑横梁等。(一)挡烟垂壁其从顶棚下垂的高度一般应距顶棚面50cm以上,称为有效高度。挡烟垂壁分固定式和活动式两种。(二)建筑横梁当建筑横梁的高度超过50cm时,该横梁可作为挡烟设施使用。第六章安全疏散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了解常用的辅助疏散设施,熟悉工业与民用建筑安全疏散距离要求;熟悉安全出口、疏散门、疏散出口、避难走道、避难层的概念及设置要求;熟悉应急照明、疏散指示标志的设置场所及设置要求;掌握不同场所疏散人数的确定方法;掌握百人宽度指标的概念,学会利用百人宽度指标确定不同建筑的疏散宽度;掌握楼梯间的形式及防火设计要求。

120、第一节安全疏散基本参数一、人员密度计算(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0.5人/计算;二、疏散宽度指标(一)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是每百人在允许疏散时间内,以单股人流形式疏散所需的疏散宽度。百人宽度指标(式2-6-1)式中:N疏散人数(即100人);t允许疏散时间,min;A单股人流通行能力(平、坡地面为43人min;阶梯地面为37人min);b单股人流宽度,0.550.60m。【例2-6-1】已知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中观众厅的允许疏散时间为2min,计算100人所需的疏散

121、宽度(即百人宽度指标)。门和平坡地面:百人宽度指标阶梯地面和楼梯:百人宽度指标(二)疏散宽度1厂房疏散宽度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表2-6-3厂房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净宽度指标(m/百人)厂房层数一、二层三层四层宽度指标0.60.81.02高层民用建筑疏散宽度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1m百人计算确定。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表2-6-4高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和首层楼梯间的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和疏散走道的

122、最小净宽度(m)3体育馆疏散宽度4电影院、礼堂、剧场疏散宽度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0.9m时,可增加一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疏散走道的净宽度按透过人数0.6m/百人计算不宜20排不宜20排不宜0.8m1.0m座椅排距0.9m时座椅排距0.9m时不宜22座不宜44座不宜22座不宜44座11座22座观众厅(剧院、电影院、礼堂)不宜0.8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按透过人数0.6m/百人计算不宜20排1.0m座椅排距0.9m时座椅排距

123、0.9m时不宜26座不宜26座50座50座13座25座观众厅(体育馆)6其他民用建筑(1)建筑内疏散走道和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安全出口和疏散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一侧设有栏杆的疏散楼梯,其最小宽度可不小于1m。高层住宅建筑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20m。(2)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其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m。三、疏散距离指标安全疏散距离包括两个部分,一是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二是从房门到疏散楼梯间或外部出口的距离。(二)公共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直通疏散走道的房

124、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距离应符合表2-6-11的规定。表2-6-11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m)名称位于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疏散门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疏散门耐火等级耐火等级一、二级三级四级一、二级三级四级托儿所、幼儿园252015201512单层或多层医院、疗养院353025201512高层医院、疗养院病房部分2412其他部分3015单层或多层教学建筑35302220高层旅馆、展览建筑、教学建筑3015其他建筑单层或多层403525222015高层40205.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内疏散门或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的观众厅、展览厅、多功能厅、餐厅、营业厅,其室内任一点至最

125、近疏散门或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不应大于30m;(三)住宅建筑安全疏散距离(四)木结构建筑安全疏散距离第二节安全出口与疏散出口一、安全出口安全出口是供人员安全疏散用的楼梯间、室外楼梯的出入口或直通室内外安全区域的出口。(一)疏散楼梯1平面布置(1)疏散楼梯宜设置在标准层(或防火分区)的两端。(2)疏散楼梯宜靠近电梯设置。(3)疏散楼梯宜靠外墙设置。2竖向布置(1)疏散楼梯应保持上、下畅通。高层建筑的疏散楼梯宜通至平屋顶。(2)应避免不同的人流路线相互交叉。(二)疏散门疏散门是人员安全疏散的主要出口。其设置应满足下列要求:1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但人数不超过60人的房间且每樘门的平均疏散人数不超过

126、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除甲、乙类生产车间外)。2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门应采用平开门,不应采用推拉门、卷帘门、吊门、转门和折叠门。3当门开启时,门扇不应影响人员的紧急疏散。4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的门应设置在火灾时能从内部易于开启门的装置;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入场门、疏散出口不应设置门槛,从门扇开启90的门边处向外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疏散门应为推闩式外开门。(三)安全出口设置基本要求为了在发生火灾时能够迅速安全的疏散人员,在建筑防火设计时必须设置足够数量的安全出口。每座建筑或每个防火分区的安全出口数目不应少于两个,每个防火分区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每个房间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

127、平距离不应小于5.0m。1.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大于1000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2个;该防火分区的建筑面积小于等于1000时,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数量不应少于1个;(四)公共建筑安全出口设置要求表2-6-14公共建筑可设置一个安全出口的条件耐火等级最多层数每层最大建筑面积()人数一、二级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三级3层200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25人四级2层200第二层人数不超过15人(3)一、二级耐火等级公共建筑,当设置不少于2部疏散楼梯且顶层局部升高层数不超过2层、人数之和不超过50人、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200时,该局部高出部位可设置一部与下部

128、主体建筑楼梯间直接连通的疏散楼梯,但至少应另设置一个直通主体建筑上人平屋面的安全出口,该上人屋面应符合人员安全疏散要求。如图2-6-1所示。层数不超过层面积不超过200人数不超过50人图2-6-1局部升高部分楼梯的设置(五)住宅建筑安全出口设置要求住宅建筑每个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符合下列条件时,每个单元每层可设置1个安全出口:1建筑高度不大于27m,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且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小于15m;2建筑高度大于27m且不大于54m,每个单元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小于650且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不大于10m,

129、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每个单元设置一座通向屋顶的疏散楼梯,单元之间的楼梯通过屋顶连通;3建筑高度大于54m的建筑,每个单元任每层的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六)厂房、仓库安全出口设置要求二、疏散出口(二)疏散出口设置基本要求1建筑内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门应分散布置,并应符合双向疏散的要求。2公共建筑内各房间疏散门的数量应经计算确定且不应少于2个,每个房间相邻2个疏散门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第三节疏散走道与避难走道一、疏散走道二、避难走道(二)避难走道设置要求避难走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2.走道直通地面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并应设置在不同方向;当走道仅与一个防火分区相通且该防火分区至少有1个

130、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时,可设置1个直通地面的出口;任一防火分区通向避难走道的门至该避难走道最近直通地面的出口距离不应大于60m。第四节疏散楼梯与楼梯间一、疏散楼梯间的一般要求1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并宜靠外墙设置。2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烧水间、可燃材料储藏室。3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不应设置卷帘;4楼梯间内不应有影响疏散的凸出物或其它障碍物。5.楼梯间内不应设置甲、乙、丙类液体管道。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内禁止穿过或设置可燃气体管道。敞开楼梯间内不应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当住宅建筑的敞开楼梯间内需设置可燃气体管道和可燃气体计量表时,应采用金属管和设置切断气源的阀门。10除住宅建

131、筑套内的自用楼梯外,地下、半地下室与地上层不应共用楼梯间,必须共用楼梯间时,在首层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乙级防火门将地下、半地下部分与地上部分的连通部位完全分隔,并应有明显标志。三、封闭楼梯间封闭楼梯间指设有能阻挡烟气的双向弹簧门或乙级防火门的楼梯间,如图2-6-3所示。图2-6-3封闭楼梯间图2-6-4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一)封闭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多层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除与敞开式外廊直接相连的楼梯间外,均应采用封闭楼梯间。高层建筑的裙房;建筑高度不超过32m的二类高层建筑;建筑高度大于21m且不大于33m的住宅建筑,其疏散楼梯间应采用封闭楼梯间。(二)封闭楼梯间的设置要

132、求1封闭楼梯间应靠外墙设置,并设可开启的外窗排烟,不能自然通风或自然通风不能满足要求时,应设置机械加压送风系统或采用防烟楼梯间;2建筑设计中为方便通行,常把首层的楼梯间敞开在大厅中。此时楼梯间的首层可将走道和门厅等包括在楼梯间内,形成扩大的封闭楼梯间,但应采用乙级防火门等措施与其它走道和房间隔开,如图2-6-4所示。4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四、防烟楼梯间(一)防烟楼梯间的类型1带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带开敞阳台或凹廊的防烟楼梯间的特点是以阳台或凹廊作为前室,疏散人员须通过开敞的前室和两道防火门才能进入楼梯间内。如图2-6-5、图2-6-6所示。图2-6-5带阳台的防烟

133、楼梯间 图2-6-6带凹廊的防烟楼梯间2带前室的防烟楼梯间(1)利用自然排烟的防烟楼梯间。如图2-6-7所示。图2-6-7靠外墙的防烟楼梯间(2)采用机械防烟的楼梯间。图2-6-8采用机械防烟的楼梯间(二)防烟楼梯间的适用范围在下列情况下应设置防烟楼梯间:1一类高层建筑及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建筑;2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3建筑高度大于32m且任一层人数超过10人的高层厂房;4当地下层数为3层及3层以上,以及地下室内地面与室外出入口地坪高差大于10m时。(三)防烟楼梯间的设置要求防烟楼梯间除应满足疏散楼梯的设置要求外,还应满足以下要求:1当不能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时,楼梯间应按规定

134、设置防烟设施,并应设置应急照明设施;2在楼梯间入口处应设置防烟前室、开敞式阳台或凹廊等。前室可与消防电梯间的前室合用;3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5;合用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高层厂房以及高层仓库不应小于10.0,居住建筑不应小于6.0;4疏散走道通向前室以及前室通向楼梯间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疏散方向开启;5除住宅建筑的楼梯间前室外,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的墙上不应开设除疏散门和送风口外的其他门、窗、洞口。五、室外疏散楼梯图2-6-9室外疏散楼梯(二)室外楼梯的构造要求室外楼梯作为疏散楼梯应符合下列规定:1栏杆扶手的高度不应小于1.1m;楼梯的净宽度不

135、应小于0.9m;2倾斜度不应大于45;3楼梯和疏散出口平台均应采取不燃材料制作。平台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1.00h,楼梯段的耐火极限不应低于0.25h;4通向室外楼梯的门宜采用乙级防火门,并应向室外开启;门开启时,不得减少楼梯平台的有效宽度;5除疏散门外,楼梯周围2.0m内的墙面上不应设置其它门、窗洞口,疏散门不应正对楼梯段。六、剪刀楼梯剪刀楼梯,又名叠合楼梯或套梯,是在同一个楼梯间内设置了一对相互交叉,又相互隔绝的疏散楼梯。图2-6-10剪刀楼梯示意图应采取下列防火措施:1剪刀楼梯应具有良好的防火、防烟能力,应采用防烟楼梯间,并分别设置前室;2为确保剪刀楼梯两条疏散通的功能,其梯段之间,应设置

136、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实体墙分隔;3楼梯间内的加压送风系统不应合用。第五节避难层(间)避难层是超高层建筑中专供发生火灾时人员临时避难使用的楼层。一、避难层1避难层的设置条件及避难人员面积指标(1)设置条件。建筑高度超过100m的公共建筑和住宅建筑应设置避难层。(2)面积指标。避难层(间)的净面积应能满足设计避难人数避难的要求,可按5人/计算。2避难层的设置数量根据目前国内主要配备的50m高云梯车的操作要求,规范规定从首层到第一个避难层之间的高度不应大于50m。3避难层的防火构造要求(1)为保证避难层具有较长时间抵抗火烧的能力,避难层的楼板宜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楼板,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2.00

137、h。(2)为保证避难层下部楼层起火时不致使避难层地面温度过高,在楼板上宜设隔热层。(3)避难层四周的墙体及避难层内的隔墙,其耐火极限不应低于3.00h,隔墙上的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4)避难层可与设备层结合布置。在设计时应注意,各种设备、管道竖井应集中布置,分隔成间,既方便设备的维护管理,又可使避难层的面积完整。易燃、可燃液体或气体管道,排烟管道应集中布置,并采用防火墙与避难区分隔;管道井、设备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防火隔墙与避难区分隔。4避难层的安全疏散为保证避难层在建筑物起火时能正常发挥作用,避难层应至少有两个不同的疏散方向可供疏散。通向避难层的防烟楼梯间,其上下层应错位或断开

138、布置,这样楼梯间里的人都要经过避难层才能上楼或下楼,为疏散人员提供了继续疏散还是停留避难的选择机会。同时,使上、下层楼梯间不能相互贯通,减弱了楼梯间的“烟囱”效应。楼梯间的门宜向避难层开启,在避难层进入楼梯间的入口处应设置明显的指示标志。为了保障人员安全,消除或减轻人们的恐惧心理,在避难层应设应急照明,其供电时间不应小于1.00h,照度不应低于3.00lx。除避难间外,避难层应设置消防电梯出口。消防电梯是供消防人员灭火和救援使用的设施,在避难层必须停靠;而普通电梯因不能阻挡烟气进入,则严禁在避难层开设电梯门。5通风与防排烟系统应设置直接对外的可开启窗口或独立的机械防烟设施,外窗应采用乙级防火窗

139、或耐火极限不低于1.00h的C类防火窗。6灭火设施为了扑救超高层建筑及避难层的火灾,在避难层应配置消火栓和消防软管卷盘。7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设备避难层在火灾时停留为数众多的避难者,为了及时和防灾中心及地面消防部门互通信息,避难层应设有消防专线电话和应急广播。二、避难间建筑高度大于24m的病房楼,应在二层及以上各楼层和洁净手术部设置避难间。避难间除应符合上述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避难间服务的护理单元不应超过2个,其净面积应按每护理单元不小于25.0m2确定。2.当电梯前室内有1部及以上病床梯兼做消防电梯时,可利用电梯前室作为避难间。第六节逃生疏散辅助设施一、应急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在发

140、生火灾时,为了保证人员的安全疏散以及消防扑救人员的正常工作,必须保持一定的电光源,据此设置的照明总称为火灾应急照明;为防止疏散通道在火灾下骤然变暗就要保证一定的亮度,抑制人们心理上的惊慌,确保疏散安全,以显眼的文字、鲜明的箭头标记指明疏散方向,引导疏散,这种用信号标记的照明,称为疏散指示标志。(一)应急照明1设置场所除单、多层住宅外,民用建筑、厂房和丙类仓库的下列部位,应设置疏散应急照明灯具:(1)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消防电梯间的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和避难层(间);(2)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3)观众

141、厅、展览厅、多功能厅和建筑面积超过200的营业厅、餐厅、演播室;(4)建筑面积超过100的地下、半地下建筑或地下室、半地下室中的公共活动场所;(5)公共建筑中的疏散走道。(6)人员密集的厂房内的生产场所及疏散走道。2设置要求(1)建筑内消防应急照明灯具的照度应符合下列规定:疏散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1.0lx;人员密集场所、避难层(间)内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3.0lx;病房楼和手术部的避难间不低于10.0lx.楼梯间、前室或合用前室、避难走道的地面最低水平照度不应低于5.0lx;消防控制室、消防水泵房、自备发电机房、配电室、防烟与排烟机房以及发生火灾时仍需正常工作的其它房间的消防

142、应急照明,仍应保证正常照明的照度。(2)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宜设置在墙面的上部、顶棚上或出口的顶部。(二)疏散指示标志1设置场所(1)公共建筑、建筑高度大于54m的住宅,高层厂房(仓库)及甲、乙、丙类单、多层厂房应沿疏散走道和在安全出口、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门的正上方设置灯光疏散指示标志。(2)下列建筑或场所应在其内疏散走道和主要疏散路线的地面上增设能保持视觉连续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或蓄光疏散指示标志:总建筑面积超过8000的展览建筑;总建筑面积超过5000的地上商店;总建筑面积超过500的地下、半地下商店;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座位数超过1500个的电影院、剧院,座位数超过3000个的体育馆、会堂或

143、礼堂。车站、码头建筑和民用机场航站楼中建筑面积大于3000m2的候车、侯船厅和航站楼的公共区。2设置要求(1)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正上方应采用“安全出口”作为指示标识;(2)沿疏散走道设置的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置在疏散走道及其转角处距地面高度1.0m以下的墙面上,且灯光疏散指示标志间距不应大于20.0m;对于袋形走道,不应大于10.0m;在走道转角区,不应大于1.0m。疏散指示标志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的有关规定。(三)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的共同要求1.建筑内设置的消防疏散指示标志和消防应急照明灯具,应符合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现行

144、国家标准消防安全标志GB13495和消防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系统GB17945的有关规定;2.应急照明灯和灯光疏散指示标志,应设玻璃或其它不燃烧材料制作的保护罩;3.应急照明和疏散指示标志备用电源的连续供电时间,对于高度超过100m的民用建筑不应少于1.5h,对于医疗建筑、老年人建筑、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0的公共建筑不应少于1.0h,对于其他建筑不应少于0.5h。二、避难袋避难袋的构造有三层,最外层由玻璃纤维制成,可耐800的高温;第二层为弹性制动层,束缚下滑的人体和控制下滑的速度;内层张力大而柔软,使人体以舒适的速度向下滑降。三、缓降器缓降器是高层建筑的下滑自救器具,由于其操作简单,下滑平

145、稳,是目前市场上应用最广泛的辅助安全疏散产品。消防队员还可带着一人滑至地面。对于伤员、老人、体弱者或儿童,可由地面人员控制从而安全降至地面。缓降器由摩擦棒、套筒、自救绳和绳盒等组成缓降器根据自救绳的长度分为三种规格。绳长38m适用于6-10层;绳长53m适用于11-16层;绳长74m适用于16-20层。四、避难滑梯避难滑梯是一种螺旋形的滑道,节省占地,简便易用、安全可靠、外观别致,能适应各种高度的建筑物,是高层病房楼理想的辅助安全疏散设施。五、室外疏散救援舱六、缩放式滑道第七章建筑电气防火学习要求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电线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和常用的电气线路保护措施,掌握照明器具、电气装置和电动

146、机的火灾危险性和火灾预防措施。第一节电气线路防火一、电线电缆的选择(一)电线电缆选择的一般要求根据使用场所的潮湿、化学腐蚀、高温等环境因素及额定电压要求,选择适宜的电线电缆。(二)电线电缆导体材料的选择固定敷设的供电线路宜选用铜芯线缆。重要电源、重要的操作回路及二次回路、电机的励磁回路等需要确保长期运行在连接可靠的回路;移动设备的线路及振动场所的线路;对铝有腐蚀的环境;高温环境、潮湿环境、爆炸及火灾危险环境;工业及市政工程等场所不应选用铝芯线缆。非熟练人员容易接触的线路,如公共建筑与居住建筑;线芯截面为6m及以下的线缆不宜选用铝芯线缆。对铜有腐蚀而对铝腐蚀相对较轻的环境、氨压缩机房等场所应选用

147、铝芯线缆。(三)电线电缆绝缘材料及护套的选择1.普通电线电缆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适用温度范围为-1560,使用场所的环境温度超出该范围时,应采用特种聚氯乙烯电线电缆;普通聚氯乙烯电线电缆在燃烧时会散放有毒烟气,不适用于地下客运设施、地下商业区、高层建筑和重要公共设施等人员密集场所。交联聚氯乙烯(XLPE)电线电缆不具备阻燃性能,但燃烧时不会产生大量有毒烟气,适用于有“清洁”要求的工业与民用建筑。橡皮电线电缆弯曲性能较好,能够在严寒气候下敷设,适用于水平高差大和垂直敷设的场所;橡皮电线电缆适用于移动式电气设备的供电线路。2.阻燃电线电缆阻燃电缆燃烧时的烟气特性可分为一般阻燃电缆、低烟低卤阻燃、无

148、卤阻燃电缆三大类。电线电缆成束敷设时,应采用阻燃型电线电缆。在同一通道中敷设的电缆,应选用同一阻燃等级的电缆。阻燃和非阻燃电缆也不宜在同一通道内敷设。非同一设备的电力与控制电缆若在同一通道时,宜互相隔离。3.耐火电线电缆耐火电线电缆主要适用于凡是在火灾时仍需要保持正常运行的线路,如工业及民用建筑的消防系统、应急照明系统、救生系统、报警及重要的监测回路等。明敷的耐火电缆截面积应不小于2.5m。若既需要耐火又要满足阻燃,应采用阻燃耐火型电缆或矿物绝缘电缆。(四)电线电缆截面的选择电线电缆截面的选型原则应符合下列规定:1.通过负载电流时,线芯温度不超过电线电缆绝缘所允许的长期工作温度;2.通过短路电

149、流时,不超过所允许的短路强度,高压电缆要校验热稳定性,母线要校验动、热稳定性;3.电压损失在允许范围内;4.满足机械强度的要求;5.低压电线电缆应符合负载保护的要求,TNT系统中还应保证在接地故障时保护电器能断开电路。二、电气线路的保护措施设置短路保护、过负载保护和接地故障保护。(一)短路保护应在短路电流使导体达到允许的极限温度之前分断该短路电流。(二)过负载保护过负载保护电器的动作特性应同时满足以下两个条件:1.线路计算电流小于等于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后者应小于等于导体允许持续载流量;2.保证保护电器可靠动作的电流小于等于1.45倍熔断器熔体额定电流。(三)接地故障保护接地故障保护电器的选择

150、应根据配电系统的接地形式、电气设备使用特点及导体截面等确定。TN系统接地保护方式:1.当灵敏性符合要求时,采用短路保护兼做接地故障保护;2.零序电流保护模式适用于TN-C、TN-C-S、TN-S系统,不适用于谐波电流大的配电系统;3.剩余电流保护模式适用于TN-S系统,不适用于TN-C系统。第二节用电设备防火一、照明器具防火常用的照明灯具有:白炽灯、荧光灯、高压汞灯、高压钠灯、卤钨灯和霓虹灯。照明器具的防火主要应从灯具选型、安装、使用上采取相应的措施。(一)电气照明灯具的选型1.火灾危险场所应选用闭合型、封闭型、密闭型灯具,灯具的选型如表2-7-1所示。火灾危险环境根据火灾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后

151、果、危险程度和物质状态的不同,分为下列三类区域:A区:具有闪点高于环境温度的可燃液体,且其数量和配置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H-1级场所);B区:具有悬浮状、堆积状的可燃粉尘或可燃纤维,虽不能形成爆炸混合物,但在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H-2级场所);C区:具有固体状可燃物质,其数量和配置上能引起火灾危险的环境(H-3级场所)。表2-7-1火灾危险场所照明装置的选型2.爆炸危险场所应选用防爆型、隔爆型灯具。3.有腐蚀性气体及特别潮湿的场所,应采用密闭型灯具,灯具的各种部件还应进行防腐处理。火灾危险区域照明装置防护结构A区B区C区照明灯具固定安装封闭型密闭型开启型移动式、便携式密闭型封闭

152、型配电装置接线盒4.潮湿的厂房内和户外可采用封闭型灯具,亦可采用有防水灯座的开启型灯具。8.人防工程内的潮湿场所应采用防潮型灯具;柴油发电机房的储油间、蓄电池室等房间应采用密闭型灯具;可燃物品库房不应设置卤钨灯等高温照明灯具。(二)照明灯具的设置要求2.照明与动力合用一电源时,应有各自的分支回路,所有照明线路均应有短路保护装置。3.照明电压一般采用220V;携带式照明灯具(俗称行灯)的供电电压不应超过36;如在金属容器内及特别潮湿场所内作业,行灯电压不得超过12V,36V以下照明供电变压器严禁使用自耦变压器。5.每一照明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宜超过16A,所接光源数不宜超过25个;连接建筑组合灯

153、具时,回路电流不宜超过25A,光源数不宜过超过60个;连接高强度气体放电灯的单相分支回路的电流不应超过30A。8.附带镇流器的各式荧光吸顶灯,应在灯具与可燃材料之间加垫瓷夹板隔热,禁止直接安装在可燃吊顶上。9.可燃吊顶上所有暗装、明装灯具、舞台暗装彩灯、舞池脚灯的电源导线,均应穿钢管敷设。10.舞台暗装彩灯泡,舞池脚灯彩灯灯泡,其功率均宜在40W以下,最大不应超过60W。彩灯之间导线应焊接,所有导线不应与可燃材料直接接触。二、电气装置防火电气装置是指相关电气设备的组合,具有为实现特定目的所需的相互协调的特性。(一)开关防火(二)熔断器防火选用熔断器的熔丝时,熔丝的额定电流应与被保护的设备相适应

154、,且不应大于熔断器、电度表等的额定电流。(三)继电器防火(四)接触器防火(五)启动器防火(六)剩余电流保护装置防火(七)低压配电柜防火配电柜的金属支架和电飞设备的金属外壳,必须进行保护接地或接零。三、电动机防火如果电动机选型不合理、本身质量差或使用维护不当等都可能造成铁心、绕组等部件发热而引发火灾,如图2-7-1所示。图2-7-1因绝缘损坏烧毁的电动机(一)电动机的火灾危险性电动机的具体火灾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过载2.缺相运行3.接触不良4.绝缘损坏5.机械摩擦6.选型不当7.铁心消耗过大8.接地不良(二)电动机的火灾预防措施1.合理选择功率和型式防潮、防腐、防尘、防暴等对电动机的要求,合

155、理选择电动机的型式。2.合理选择启动方式三相异步电动机的启动方式包括直接启动、降压启动两种。其中直接启动适用于功率较小的异步电动机;降压启动包括星-三角形启动、定子串电阻启动、自耦变压器启动、软启动器启动、变频器启动等,适用于各种功率的电动机。3.正确安装电动机电动机应安装在不燃材料制成的机座上,电动机机座的基础与建筑物或其他设备之间应留出距离不小于1m的通道。电动机与墙壁之间,或成列装设的电动机一侧已有通道时,另一侧的净距离应不小于0.3m。电动机与其他设备的裸露带电部分的距离不应小于1m。4.应设置符合要求的保护装置5.启动符合规范要求电动机不允许频繁启动,冷态下启动次数不应超过5次,热态

156、下启动次数不应超过2次。6.加强运行监视7.加强电动机的运行维护第八章建筑防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熟悉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掌握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与范围,掌握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要求;了解爆炸危险性建筑的构造防爆知识;掌握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措施。第一节建筑防爆基本原则和措施一、防爆原则根据物质燃烧爆炸原理,防止发生火灾爆炸事故的基本原则是:控制可燃物和助燃物浓度、温度、压力及混触条件,避免物料处于燃爆的危险状态;消除一切足以引起起火爆炸的点火源;采取各种阻隔手段,阻止火灾爆炸事故的扩大。二、防爆措施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为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一)预防性技术措施1排

157、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3)加强通风除尘;(4)预防燃气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3)防止日光照射;(4)防止电气火灾;(5)消除静电火花;(6)防雷电火花;(7)防止明火。(二)减轻性技术措施1.采取泄压措施在建筑围护构件设计中设置一些薄弱构件,即泄压构件(面积),当爆炸发生时,这些泄压构件首先破坏,使高温高压气体得以泄放,从而降低爆炸压力,

158、使主体结构不发生破坏。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强化建筑结构主体的强度和刚度,使其在爆炸中足以抵抗爆炸压力而不倒塌3.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在建筑设计时,根据建筑生产、储存的爆炸危险性,在总平面布局和平面布置上合理设计,尽量减小爆炸的影响范围,减少爆炸产生的危害。第二节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一、爆炸危险区域的划分及范围二、爆炸危险性厂房、库房的布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将生产的火灾危险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为甲、乙、丙、丁、戊类。(一)总平面布局1.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2.有爆炸危险

159、的厂房、库房与周围建筑物、构筑物应保持一定的防火间距。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垂直或夹角不小于45,以有效利用穿堂风,将爆炸性气体吹散,在山区,宜布置在迎风山坡一面且通风良好的地方。4.防爆厂房宜单独设置。如必须与非防爆厂房贴邻时,只能一面贴邻,并在两者之间用防火墙或防爆墙隔开。相邻两个厂房之间不应直接有门相通,以避免爆炸冲击波的影响。(二)平面和空间布置1.地下、半地下室(1)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2)甲、乙类仓库也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2.中间仓库为满足厂房的日常生产需要,往往需要从仓库或上道工序的厂房(或车间)取得一定数量的原材料、半成品

160、、辅助材料存放在厂房内。存放上述物品的场所叫做中间仓库。甲,乙类生产场所和甲,乙类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1)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2)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并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他部分隔开,中间仓库最好设置直通室外的出口。3.办公室、休息室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当办公室、休息室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防爆墙隔开和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厂房内严禁设置员工宿舍甲、乙类仓库内严禁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并不应贴邻建造。防爆墙的通常做法有几种:

161、钢筋混凝土墙、砖墙配筋、夹砂钢木板。办公室,休息室等必须贴邻甲,乙类厂房设置时:1.应采用二级耐火等级建筑2.用防爆墙和厂房隔开3.独立的安全出口耐火极限3.00h的防爆墙分隔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等4.变、配电所(1)甲、乙类厂房属易燃、易爆场所,运行中的变压器存在燃烧或爆裂的可能,不应将变电所、配电所设在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内或贴邻建造,以提高厂房的安全程度。变配电所不应设置在厂房内或与厂房贴邻建造也不得设置在爆炸性气体粉尘环境危险区域内如果生产上确有需要,允许专为一个甲类或乙类厂房服务的10kV及以下的变电所、配电所在厂房的一面外墙贴邻建造,并用无门窗洞口的防火墙隔开。供

162、乙类厂房专用的10kv及以下的变电所可贴邻厂房建造,用防火墙隔开(也可直接利用相邻厂房外墙作防火墙)防火墙上必须开观察窗时,应设置密封固定的甲级防火窗受电所配电所5.总控制室与分控制室总控制室设备仪表较多、价值高,是某一工厂或生产过程的重要指挥、调度与数据交换储存场所。为了保障人员、设备仪表的安全,国内外许多工厂的总控制室,一般都单独建造。分控制室在受条件限制时可与厂房贴邻建造,但必须靠外墙设置,并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00h的不燃烧体墙体与其他部分隔开。(3)多层厂房中某一部分或某一层为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生产时,为避免因该类生产设置在底层及其中间各层,爆炸时结构破坏严重而影响上层建筑结构的

163、安全,故将其设置在最上一层靠外墙的部位。(4)在厂房中,危险性大的车间和危险性小的车间之间,应用坚固的防火墙隔开。(5)生产、使用或储存相同爆炸物品的房间,应尽量集中在一个区域,这样便于对防火墙等防爆建筑结构的处理。性质不同的危险物品的生产,应分开设置,如乙炔与氧气必须分开。式中A泄压面积();V厂房的容积(m);C厂房容积为1000m时的泄压比(/m),可按表2-8-1选取。(二)泄压设施1.设置一般情况下,同样等量的爆炸介质在密闭的小空间里和在开敞的空地上爆炸,其爆炸威力不一样,破坏强度不一样。在密闭的空间里爆炸破坏力大的多,因此易发生爆炸的建筑物应设置必要的泄压设施。有爆炸危险的建筑物,

164、设有足够的泄压面积,一旦发生爆炸时,就可大大减轻爆炸时的破坏强度,不致因主体结构遭受破坏而造成人员重大伤亡。2.泄压设施的选择对泄压构件和泄压面积及其设置的要求如下:(1)泄压轻质屋盖。根据需要可分别由石棉水泥波形瓦和加气混凝土等材料制成,并有保温层或防水层、无保温层或无防水层之分。(2)泄压轻质外墙分为有保温层、无保温层两种形式。(3)泄压窗可以有多种形式,如轴心偏上中悬泄压窗,抛物线形塑料板泄压窗等。(5)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轻质墙体的单位质量不宜超过60kg/。(7)泄压面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10)爆炸泄压面应避开人员集中场所和主

165、要交通道路。总之,应在设计中采取措施尽量减少泄压面的单位质量(即重力惯性)和连接强度。泄压面主要交通道路人员密集场所二、抗爆(一)防爆结构形式的选择对于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和库房,选择正确的结构形式,再选用耐火性能好、抗爆能力强的框架结构,耐爆框架结构一般有如下三种形式:1.现浇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2.装配式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3.钢框架结构。(二)隔爆设施在容易发生爆炸事故的场所,应设置隔爆设施,如防爆墙、防爆门和防爆窗等,以局限爆炸事故波及的范围,减轻爆炸事故所造成的损失。具体要求如下:1.防爆墙必须具有抵御爆炸冲击波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耐火性能。防爆墙的构造设计,按照材料可分为防爆砖墙、

166、防爆钢筋混凝土墙、防爆单层和双层钢板墙、防爆双层钢板中间填混凝土墙等。防爆墙上不得设置通风孔,不宜开门窗洞口,必须开设时,应加装防爆门窗。(1)防爆砖墙:只用于爆炸物质较少的厂房和仓库。构造要求:柱间距不宜大于6m,大于6m需增加构造柱;砖墙高度不大于6m,大于6m需增加横梁;砖墙厚度不小于240mm;砖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u7.5,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每0.5m垂直高度不应少于构造筋;两端与钢混凝土柱预埋焊接或24号镀锌铁丝绑扎。(2)防爆钢筋混凝土墙:理想的防爆墙,构造厚度不应小于200mm,多为500mm、800mm,甚至1m,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20。(3)防爆钢板墙:以槽钢为骨

167、架,钢板和骨架铆接或焊接在一起。2.防爆门3.防爆窗窗玻璃应选用抗爆强度高、爆炸时不易破碎的安全玻璃。(三)抗爆计算爆炸对结构产生破坏作用,其破坏程度与爆炸的性质和爆炸物质的数量有关。1.当爆炸发生在密闭结构中时,在直接遭受冲击波的围护结构上受到骤然增大的反射超压,并产生高压区。室内理想化的理论燃气爆炸的升压曲线模型(图2-8-1)。2-8-1燃气爆炸理论升压曲线模型图中A点是泄爆点,压力从O点开始上升到A点出现泄爆(窗玻璃压碎),泄瀑后压力稍有上升随即下降,下降过程中有时出现短暂的负超压,经过一段时间,由于波阵面后的湍流及波的反射出现高频振荡。图2-8-1中Pv为泄爆压力,P1为第一次压力峰

168、值,P2为第二次压力峰值,Pw为高频振荡峰值。该试验是在空旷房屋中进行的,如果室内有家具或其他器物等障碍物,则振荡会大大减弱。对易爆建筑物在设计时需要有一个压力峰值的估算,作为确定窗户面积、屋盖轻重等的依据,使得易爆场所一旦发生燃爆能及时泄爆减压。Dragosavic给出了最大爆炸压力计算公式:p=3+0.5p+0.042 (2-8-2)式中P最大爆炸压力(kPa);泄压系数,房间体积与泄压面积之比;Pv泄压时的压力(kPa)。3.地面爆炸冲击波对地下结构物的作用与对上部结构的作用有很大不同。主要影响因素有:(1)地面上空气冲击波压力参数引起岩土压缩波向下传播并衰减;(2)压缩波在自由场中传播

169、时参数变化;(3)压缩波作用于结构物的反射压力取决于波与结构物的相互作用。第四节爆炸危险环境电气防爆一、电气防爆原理与措施(一)电气防爆基本原理电气设备引燃爆炸混合物有两方面原因:一是电气设备产生的火花、电弧,二是电气设备表面(即是爆炸混合物相接触的表面)发热。(二)电气防爆基本措施1.宜将正常运行时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的电气设备和线路,布置在爆炸危险性较小或没有爆炸危险的环境内。2.采用防爆的电气设备。在满足工艺生产及安全的前提下,应减少防爆电气设备的数量。3.电气设备的金属外壳应可靠接地。4.设置漏电火灾报警和紧急断电装置。6.散发较空气重的可燃气体、可燃蒸气的甲类厂房以及有粉尘、纤维

170、爆炸危险的乙类厂房,应采用不发火花的地面。二、爆炸危险环境区域划分爆炸危险环境按场所中存在物质的物态不同,分为爆炸性气体环境和可燃性粉尘环境。爆炸性气体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或雾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物点燃后,燃烧将传至全部未燃烧混合物的环境。可燃性粉尘环境,是指大气条件下粉尘或纤维状的可燃物质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燃烧传至全部未燃混合物的环境。三、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类、分级和分组在大气条件下,气体、蒸气、薄雾、粉尘或纤维状的易燃物质与空气混合,点燃后,燃烧将在整个范围内迅速传播的混合物,称为爆炸性混合物。(一)爆炸性物质的分类爆炸性物质可分为三类:类:矿井甲烷;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含

171、蒸气、薄雾);类:爆炸性粉尘(含纤维)。(二)爆炸性混合物的分级和分组爆炸性混合物的危险性,是由它的爆炸极限、传爆能力、引燃温度和最小点燃电流决定的。各种爆炸性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和最小点燃电流分级,按引燃温度分组,主要是为了配置相应电气设备,以达到安全生产的目的。1.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分级分组(1)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MESG)分级。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是在标准试验条件下,壳内所有浓度的被试验气体或蒸气与空气的混合物点燃后,通过25mm长的接合面均不能点燃壳外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外壳空腔两部分之间的最大间隙。可见,安全间隙的大小反映了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传爆能力。间隙愈小,其传爆能力就愈强,危险

172、性愈大;反之,间隙愈大,其传爆能力愈弱,危险性也愈小。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大小分为A、B、C三级。A安全间隙最大,危险性最小,C安全间隙最小,危险性最大。(2)类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照最小点燃电流的大小分为A、B、C三级,最小点燃电流愈小,危险性就愈大。A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最大,最小点燃电流最大,危险性最小;反之,c危险性最大。(3)按引燃温度分组。爆炸性混合物,不需要用明火即能引燃的最低温度,称为引燃温度。引燃温度愈低的物质,愈容易引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按引燃温度的高低,分为T1、T2、T3、T4、T5、T6六组。T6引燃温度最高,T1引燃温度最低。2.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分级

173、分组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级组根据粉尘特性(导电或非导电)和引燃温度高低分为A、B二级,T11、T12、T13三组。四、防爆电气设备(一)电气设备的基本防爆型式1隔爆型(d):把设备可能点燃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部件全部封闭在一个外壳内,其外壳能够承受通过外壳任何接合面或结构间隙渗透到外壳内部的可燃性混合物在内部爆炸而不损坏,并且不会引起外部由一种、多种气体或蒸气形成的爆炸性环境的点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2增安型(e):对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不会产生电弧、火花的电气设备进一步采取一些附加措施,提高其安全程度,减少电气设备产生危险温度、电弧和火花的可能性。它不包括在正常运行情况下产生火花或电

174、弧的设备。该类型设备主要用于2区危险环境,部分种类可以用于1区。3本质安全型(i):在设备内部的所有电路都是由标准规定条件(包括正常工作或规定的故障条件)下产生的任何电火花或任何热效应均不能点燃规定的爆炸性气体环境的本质安全电路。该防爆型式分为ia,ib两个等级。该类型设备只能用于弱电设备中,ia适用于0区、1区、2区危险环境,ib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4正压型(p):具有正压外壳,可以保持内部保护气体的压力高于周围爆炸性环境的压力,阻止外部混合物进入外壳。该类型设备按照保护方法可以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5油浸型(O):将整个设备或设备的部件浸在油内(保护液),使之不能点燃油面以上或外壳

175、外面的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6充砂型(q):在外壳内充填砂粒或其他规定特性的粉末材料,使之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壳内产生的电弧或高温均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7无火花型(n):正常运行条件下,不能够点燃周围的爆炸性气体环境,也不大可能发生引起点燃的故障。该类型设备仅适用于2区危险环境。8浇封型(m):将可能产生引起爆炸性气体环境爆炸的火花、电弧或危险温度部分的电气部件,浇封在浇封剂(复合物)中,使它不能点燃周围爆炸性气体环境。该类型设备适用于1区、2区危险环境。9特殊型(S):指国家标准未包括的防爆型式。采用该类型的电气设备,

176、由主管部门制定暂行规定,并经指定的防爆检验单位检验认可,方可按防爆特殊型电气设备使用。该类型设备根据实际使用开发研制,可适用于相应的危险环境。10粉尘防爆型:采用限制外壳最高表面温度和采用“尘密”或“防尘”外壳来限制粉尘进入,以防止可燃性粉尘点燃。根据其防爆性能,可选用于20区、21区或22区危险环境。(二)防爆电气设备类别1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I类和类两种类别。I类:煤矿用电气设备。类:除煤矿外的其他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2可燃性粉尘环境用电气设备分为A型尘密设备、B型尘密设备、A型防尘设备、B型防尘设备。(三)防爆电气设备温度组别类爆炸性气体环境用电气设备,按其最高表面温度分为

177、Tl、T2、T3、T4、T5、T6六组,应按对应的Tl-T6组的电气设备的最高表面温度不超过可能出现的任何气体或蒸气的引燃温度选型。(四)防爆标志防爆电气设备的防爆标志内容包括:防爆型式+设备类别+温度。防爆标志示例如下:I类隔爆型:ExdI;I类特殊型:ExsI;B类隔爆型T3组:ExdBT3;A类本质安全型ia等级T5组:ExiaAT5。采用一种以上的复合型式,须先标出主体防爆型式,后标出其他防爆型式。如类主体增安型并具有正压型部件T4组:ExepIIT4。复合型电气设备,应分别在不同防爆型式的外壳上标出相应的防爆型式。(五)防爆电气设备选用原则1电气设备的防爆型式应与爆炸危险区域相适应。

178、2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应与爆炸危险环境物质的危险性相适应;3应与环境条件相适应。4应符合整体防爆的原则,安全可靠、经济合理、使用维修方便。第九章建筑设备防火防爆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采暖系统防火防爆基本措施;掌握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原则和措施;掌握燃油燃气设施防火防爆措施;了解锅炉房火灾危险性,掌握其防火防爆措施;了解电力变压器的火灾危险性及其设置要求,掌握其本体防火防爆措施。第一节采暖系统防火防爆一、选用采暖装置的原则1.甲、乙类厂房和甲、乙类库房内严禁采用明火和电热散热器采暖。2.散发可燃粉尘、可燃纤维的生产厂房对采暖的要求:(1)为防止纤维或粉尘积集在管道和散热器上受热自燃,散热器

179、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82.5(相当于供水温度95,回水温度70)。但输煤廊的采暖散热器表面平均温度不应超过130。(2)散发物(包括可燃气体、蒸气、粉尘)与采暖管道和散热器表面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时,应采用不循环使用的热风采暖,且不应在这些房间穿过采暖管道,如必须穿过时,应用不燃烧材料隔热。(3)不应使用肋形散热器,以防积聚粉尘。二、采暖设备的防火防爆措施3.采用不燃材料甲、乙类厂房、仓库的火灾发展迅速、热量大,采暖管道和设备的绝热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以防火灾沿着管道的绝热材料迅速蔓延到相邻房间或整个房间。4.存在与采暖管道接触能引起燃烧爆炸的气体、蒸气或粉尘的房间内不应穿过采暖管道,当必须穿过

180、时,应采用不燃材料隔热。第二节通风与空调系统防火防爆建筑物内的通风和空调系统给人们的工作和生活创造了舒适的环境条件,但如系统设计不当,不仅设备本身存有火险隐患,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还将成为火灾在建筑物内蔓延传播的重要途径,由于这类管道纵横交错贯穿于建筑物中,火灾由此蔓延的后果极为严重。在散发可燃气体、可燃蒸气和粉尘的厂房内,加强通风,及时排除空气中的可燃有害物质,是一项很重要的防火防爆措施。一、通风、空调系统的防火防爆原则1.甲、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以防止排出的含有可燃物质的空气重新进入厂房,增加火灾危险性。丙类生产厂房中排出的空气,如含有燃烧或爆炸危险的粉尘、纤维(如棉

181、、毛、麻等),易造成火灾的迅速蔓延,应在通风机前设滤尘器对空气进行净化处理,并应使空气中的含尘浓度低于其爆炸下限的25%之后,再循环使用。2.甲、乙类生产厂房用的送风和排风设备不应布置在同一通风机房内,且其排风设备也不应和其他房间的送、排风设备布置在一起。因为甲、乙类生产厂房排出的空气中常常含有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3.通风和空气调节系统的管道布置,横向宜按防火分区设置,竖向不宜超过5层,以构成一个完整的建筑防火体系,防止和控制火灾的横向、竖向蔓延。当管道在防火分隔处设置防止回流设施或防火阀,且高层建筑的各层设有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时,能有效地控制火灾蔓延,其管道布置可不受此限制。穿过楼层的垂直风

182、管要求设在管井内。4.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内的排风管道,严禁穿过防火墙和有爆炸危险的车间隔墙等防火分隔物,以防止火灾通过风管道蔓延扩大到建筑的其他部分。5.民用建筑内存放容易起火或爆炸物质的房间(如容易放出可燃气体氢气的蓄电池室、甲类液体的小型零配件、电影放映室、化学实验室、化验室、易燃化学药品库等),应设置自然通风或独立的机械通风设施,且其空气不应循环使用,以防止易燃易爆物质或发生的火灾通过风道扩散到其他房间。此外,其排风系统所排出的气体应通向安全地点进行泄放。6.排除含有比空气轻的可燃气体的与空气的混合物时,其排风管道应顺气流方向向上坡度敷设,以防在管道内局部积聚而形成有爆炸危险的高浓度气体。

183、7.排风口设置的位置应根据可燃气体、蒸气的密度不同而有所区别。比空气轻者,应设在房间的顶部;比空气重者,则应设在房间的下部,以利及时排出易燃易爆气体。9.含有燃烧和爆炸危险粉尘的空气,应采用不产生火花的除尘器进行处理,以防浓度较高的爆炸危险粉尘直接进入排风机,遇到火花发生事故;或者在排风管道内逐渐沉积下来自燃起火和助长火势蔓延。10.有爆炸危险粉尘的排风机、除尘器应与其他一般风机、除尘器分开设置,且应按单一粉尘分组布置,这是因为不同性质的粉尘在一个系统中,容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如硫磺与过氧化铅、氯酸盐混合物能发生爆炸;碳黑混入氧化剂自燃点会降低。11.净化有爆炸危险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宜

184、布置在厂房之外的独立建筑内,且与所属厂房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10m,以免粉尘一旦爆炸波及厂房扩大灾害损失。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可布置在厂房的单独房间内,但应采用耐火极限分别不低于3.00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分隔。12.净化和输送有爆炸危险的粉尘和碎屑的除尘器、过滤器和管道,均应设有泄压装置,以防一旦发生爆炸造成更大的损害。净化有爆炸危险的粉尘的干式除尘器和过滤器,应布置在系统的负压段上,以避免其在正压段上漏风而引起事故。14.排除有燃烧、爆炸危险的气体、蒸气和粉尘的排风管道应采用易于导除静电的金属管道,应明装不应暗设,不得穿越其他房间,且应直接通到室外的安全处,

185、尽量远离明火和人员通过或停留的地方,以防止管道渗漏发生事故时造成更大影响。15.通风管道不宜穿过防火墙和不燃性楼板等防火分隔物。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处设防火阀;在防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材料;并在穿过处的空隙用不燃材料填塞,以防火灾蔓延。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其排风管道不应穿过防火墙和车间隔墙。二、通风、空调设备防火防爆措施5.下列任何一种情况下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的送、回风管道上应设置防火阀:(1)送、回风总管穿越防火分区的隔墙处,主要防止防火分区或不同防火单元之间的火灾蔓延扩散。(2)穿越通风、空气调节机房及重要的房间(如重要的会议室、贵宾休息室、多功能厅、贵重物品间等

186、)或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如易燃物品实验室、易燃物品仓库等)隔墙及楼板处的送、回风管道,以防机房的火灾通过风管蔓延到建筑物的其他房间,或者防止火灾危险性大的房间发生火灾时经通风管道蔓延到机房或其他部位。(3)多层建筑和高层建筑垂直风管与每层水平风管交接处的水平管段上,以防火灾穿过楼板蔓延扩大。但当建筑内每个防火分区的通风、空气调节系统均独立设置时,该防火分区内的水平风管与垂直总管的交接处可不设置防火阀。(4)在穿越变形缝的两侧风管上各设一个防火阀,以使防火阀在一定时间内达到耐火完整性和耐火稳定性要求,起到有效隔烟阻火的作用。6.防火阀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有熔断器的防火阀,其动作温度宜为7

187、0。(2)防火阀宜靠近防火分隔处设置。7.防火阀的易熔片或其他感温、感烟等控制设备一经动作,应能顺气流方向自行严密关闭,并应设有单独支吊架等防止风管变形而影响关闭的措施。其他感温元件应安装在容易感温的部位,其作用温度应较通风系统正常工作时的最高温度约高25,一般可采用70。9.公共建筑的厨房、浴室、卫生间的垂直排风管道,应采取防止回流设施或在支管上设置防火阀。公共建筑的厨房的排油烟管道宜按防火分区设置,且在与垂直排风管连接的支管处应设置当作温度为150的防火阀,以免影响平时厨房操作中的排风。10.风管和设备的保温材料、用于加湿器的加湿材料、消声材料(超细玻璃棉、玻璃纤维、岩棉、矿渣棉等)及其粘

188、结剂,宜采用不燃烧材料。11.锅炉房应选用防爆型的事故排风机。可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当设置机械通风设施时,该机械通风设备应设置导除静电的接地装置,通风量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少于3次/h确定。(2)燃气锅炉房的正常通风量按换气次数不少于6次/h确定,事故通风量为正常通风量的2倍。14.车库的通风、空调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下列要求:(3)风管应采用不燃材料制作,且不应穿过防火墙、防火隔墙,当必须穿过时,除应采用不燃材料将孔洞周围的空隙紧密填塞外,还应在穿过处设置防火阀。防火阀的动作温度宜为70。(4)风管的保温材料应采用不燃或难燃材料;穿过防火墙的风管,其位于防

189、火墙两侧各2m范围内的保温材料应为不燃材料。第三节燃油、燃气设施防火防爆一、柴油发电机防火防爆根据我国经济、技术条件和供电情况,建筑中一般采用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应急电源。(二)柴油发电机房的防火防爆措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柴油发电机房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应符合下列规定:1宜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二层,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柴油发电机应采用丙类柴油作燃料,柴油的闪点不应小于55。2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和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与其它部位隔开,门应采用甲级防火门。应采用耐火极限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首层地下一层应采用耐火极限1.50h的不燃烧体楼板

190、地下二层柴油发电机房宜布置在建筑物的首层及地下一、二层3机房内设置的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m,储油间应采用防火墙与发电机间分隔;必须在防火墙上开门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4应设置火灾报警装置。6设置在建筑物内的柴油发电机,其进入建筑物内的燃料供给管道应符合下列规定:(1)应在进入建筑物前和设备间内,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燃料管道进入建筑物前和室内,应设置自动和手动切断阀民用建筑内的锅炉房和柴油发电机房(2)储油间的油箱应密闭且应设置通向室外的通气管,通气管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油箱的下部应设置防止油品流散的设施;通向室外的通气管,管口应设置带阻火器的呼吸阀设门槛,地面坡向柴油坑油箱应密

191、闭集油坑储油间屋面油箱通气管二、直燃机的防火防爆溴化锂直燃式制冷机组的基本工作原理是通过燃油或燃气直接提供热源,制取5以上的冷水和70以下热水的冷热水机组。(三)直燃机房的防火防爆措施直燃机组机房的安全问题,其核心是防止可燃性气体泄漏,使爆炸不致发生。2机组应布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采用无门窗洞口的耐火极限不低于2.OOh的隔墙和1.50h的楼板与其他部位隔开。3直燃机房人员疏散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两个,至少应设一个直通室外的安全出口。5主机房应设置可靠的送风、排风系统,室内不应出现负压。7防爆泄压面积的设置应避开人员集中的场所和主要交通道

192、路,并宜靠近容易发生爆炸的部位。三、厨房设备防火防爆厨房作为餐饮场所的重要特殊用房,可以按照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进行设计。(二)厨房设备防火防爆措施1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除住宅外,其它建筑内的厨房隔墙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烧体,隔墙上的门窗应为乙级防火门窗。同时,餐厅建筑面积大于1000的餐馆或食堂,其烹饪操作间的排油烟罩及烹饪部位宜设置自动灭火装置第四节锅炉房防火防爆通常为民用建筑服务的锅炉房,都是为建筑采暖提供热源,一般以热水或蒸气锅炉应用较多。二、锅炉房防火防爆措施1.在总平面布局中,锅炉房应选择在主体建筑的下风或侧风方向。2.锅炉房宜独立建造。当确有困难时可贴邻民用建筑

193、布置,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燃油或燃气锅炉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燃油和燃气锅炉房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采用相对密度(与空气密度的比值)大于等于0.75的可燃气体为燃料的锅炉,不得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内。(2)锅炉房的门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m的窗槛墙。(3)锅炉房与其它部位之间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不燃性隔墙和1.50h的不燃性楼板隔开。在隔墙和楼板上不应开设洞口,当必须在隔墙上开设

194、门窗时,应设置甲级防火门窗。(4)当锅炉房内设置储油间时,其总储存量不应大于1.00m。3.锅炉房通向室外的门应向外开,在锅炉运行期间不得上锁或闩住,确保出入口畅通无阻。5.油箱间、油泵间、油加热间应用防火墙与锅炉间及其它房间隔开,门窗应对外开启,不得与锅炉间相连通,室内的电气设备应为防爆型。第五节电力变压器防火防爆电力变压器是根据电磁感应原理,以互感现象为基础,将一定电压的交流电能转变为不同电压交流电能的设备,按其冷却介质不同又可分为干式变压器和油浸式变压器。二、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设置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要求,电力变压器的安全设置应符合以下要求:2.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

195、油开关等用房宜独立建造。当确有困难时可贴邻民用建筑布置,但应采用防火墙隔开,且不应贴邻人员密集场所。4.多层民用建筑与变电所的防火间距,应符合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10kV以下的箱式变压器与建筑物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3.00m。5.油浸电力变压器、充有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等用房受条件限制必须布置在民用建筑内时,不应布置在人员密集场所的上一层、下一层或贴邻,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变压器室应设置在首层或地下一层靠外墙部位。(2)变压器室的门均应直通室外或直通安全出口;外墙开口部位的上方应设置宽度不小于1.0m的不燃性防火挑檐或高度不小于1.20m的窗槛墙;(7)应设置与油浸变压器容量和建筑

196、规模相适应的灭火设施。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规定,单台容量在40MVA及以上的厂矿企业油浸变压器,单台容量在90MVA及以上的电厂油浸变压器,单台容量在125MVA及以上的独立变电站油浸变压器;设置在高层民用建筑内、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均宜采用水喷雾灭火系统。设置在室内的油浸变压器、充可燃油的高压电容器和多油开关室,可采用细水雾灭火系统。三、电力变压器本体的防火防爆措施第十章建筑装修、保温材料防火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应掌握建筑装修材料的分类与分级;熟悉装修防火的通用要求;了解建筑特殊功能部位与用房装修防火要求;熟悉高层、多层、单层公共建筑装修防火的基本要求;了解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要

197、求。第一节装修材料的分类与分级一、分类(一)按实际应用分类装修材料按实际应用分为:(1)饰面材料。(2)装饰件。(3)隔断。(4)大型家具。(5)装饰织物。(二)按使用部位和功能分类装修材料按使用部位和功能分为:(1)顶棚装修材料。(2)墙面装修材料。(3)地面装修材料。(4)隔断装修材料。(5)固定家具。(6)装饰织物。(7)其他装饰材料。二、分级(一)标准分级国家标准建筑材料燃烧性能分级GB86242012,将建筑内部装修材料按燃烧性能划分为4级,与GB86242006标准的分级对应关系见表2-10-1。表2-10-1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新老标准对比燃烧性能等级2012版/2006版装修材

198、料燃烧性能A级/A1、A2级不燃材料(制品)B1级/B、C级难燃材料(制品)B2级/D、E级可燃材料(制品)B3级易燃材料(制品)三、常用装修材料等级规定(一)纸面石膏板和矿棉吸声板纸面石膏板分为普通纸面石膏板、耐火纸面石膏板、耐水纸而石膏板等。考虑到纸面石膏板和矿棉吸声板用量极大这一客观实际情况,以及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有关贴在钢龙骨上的纸面石膏板为非燃烧材料的条文,可将安装在钢龙骨上燃烧性能达到B1级的纸面石膏板、矿棉吸声板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二)胶合板当胶合板表面涂覆饰面型防火涂料时,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不内含电器、电线等物体时,宜仅在胶合板外表面

199、涂覆防火涂料;当胶合板用于顶棚和墙面装修并且内含有电器、电线等物体时,胶合板的内、外表面以及相应的木龙骨应涂覆防火涂料,或采用阻燃浸渍处理达到B1级。(三)壁纸尤其是被直接粘贴于A级基材上且单位质量小于300g/时,在试验过程中,几乎不会出现火焰蔓延的现象,为此可将这类直接粘贴在A级基材上的壁纸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四)涂料一般室内涂料湿涂覆比不会超过1.5kg/,故施涂于A级基材上的无机装饰涂料,可作为A级装修材料使用;施涂于A级基材上,湿涂覆比小于1.5kg/的有机装饰涂料,可作为B1级装修材料使用。涂料施涂于B1、B2级基材上时,应将涂料连同基材一起按相应的试验方法确定其燃烧性能等级

200、。(五)多层和复合装修材料多层装修材料是指几种不同材质或材性的材料同时装修于一个部位。当采用这种方法进行装修时,各层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均应符合相关规定的要求。复合型装修材料是指一些隔音、保温材料与其他不燃、难燃材料复合形成一个整体的材料,应由专业检测机构进行整体测试并划分其燃烧性能等级。(六)多孔或泡沫状塑料消防技术规范规定:当顶棚或墙面表面局部采用多孔或泡沫状塑料时,其厚度不应大于15mm,且面积不得超过该房间顶棚或墙面面积的10%。第二节装修防火的通用要求一、消防控制室消防控制室的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应使用不低于B1级装修材料。二、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口疏散走道和安

201、全出口门厅的顶棚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装修材料。无自然采光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的顶棚、墙面和地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三、挡烟垂壁防烟分区的挡烟垂壁,其装修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四、变形缝建筑内部的变形缝(包括沉降缝、温度伸缩缝、抗震缝等)两侧的基层应采用A级材料,表面装修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五、消火栓门建筑内部消火栓的门不应被装饰物遮掩,消火栓门四周的装修材料颜色应与消火栓门的颜色有明显区别。六、配电箱建筑内部的配电箱不应直接安装在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上。七、灯具和灯饰灯饰所用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B1级。八、饰物公共建筑内部不宜设置采用B3级

202、装饰材料制成。第三节特殊功能部位与用房装修防火要求对于一些人员密集场所、火灾危险性大的场所,其装修应当按照从严要求的原则采取防火措施。一、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当歌舞厅、卡拉OK厅(含具有卡拉OK功能的餐厅)、夜总会、录像厅、放映厅、桑拿浴室(除洗浴部分外)、游艺厅(含电子游艺厅)、网吧等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一、二级耐火等级建筑的四层及四层以上时,室内装修的顶棚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当设置在地下一层时,室内装修的顶棚、地面材料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二、共享空间建筑物设有上下层相连通的中庭、走马廊、敞开楼梯、自动扶梯

203、时,其连通部位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其他部位应采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三、无窗房间除地下建筑外,无窗房间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除A级外,应在原规定基础上提高一级。四、图书室、资料室、档案室和存放文物的房间要求这类房间的顶棚、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应使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五、特殊贵重设备用房顶棚和墙面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地面及其他装修应用不低于B1级的装修材料。六、设备机房消防水泵房、排烟机房、固定灭火系统钢瓶间、配电室、变压器室、通风和空调机房等设备机房,在建筑中起到主控正常运转及安全的作用,其内部所有装修均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七、建筑内的厨房建筑物内厨房的顶棚

204、、墙面、地面这几个部位应采用A级装修材料。第四节单层、多层公共建筑装修防火本节主要介绍单层、多层公共建筑装修的基准要求、允许放宽的条件以及单、多层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一、基准要求单、多层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2-9-5中的规定。二、允许放宽条件(一)局部放宽考虑到一些建筑物大部分房间的装修材料都可满足规范的要求,而某一局部或某一房间因特殊要求,需采用可燃装修材料,且该局部又无法设置自动报警、自动灭火系统时,允许那些面积小于100,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甲级的防火门窗与其他部位分隔的房间的装修材料在表2-10-5的基础上降低一个等级。(

205、二)设有自动消防设施的放宽当同时装有火灾自动报警装置和自动灭火系统时,其顶棚装修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表2-10-5的规定的基础上降低一级,其他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不受限制。表2-10-5单、多层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建筑物及场所建筑规模、性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窗帘帷幕候机楼的候机大厅、商店、餐厅、贵宾候机室、售票厅等建筑面积10000的候机楼AAB1B1B1B1B1建筑面积10000的候机楼AB1B1B1B2B2B2建筑物及场所建筑规模、性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窗帘帷幕汽车站、火车

206、站、轮船客运站的候车(船)室、餐厅、商场等建筑面积10000的车站、码头AAB1B1B2B2B1建筑面积10000的车站、码头B1B1B1B2B2B2B2影院、会堂、礼堂、剧院、音乐厅800座位AAB1B1B1B1B1B1800座位AB1B1B1B2B1B1B2体育馆3000座位AAB1B1B1B1B1B23000座位AB1B1B1B2B2B1B2建筑物及场所建筑规模、性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窗帘帷幕商场营业厅每层建筑面积3000或总面积9000的营业厅AB1AAB1B1B2每层建筑面积10003000或总面积30009000的营业厅AB1B1B1B

207、1B1每层建筑面积1000或总面积3000的营业厅B1B1B1B2B2B2饭店、旅馆的客房及公共活动用房等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的饭店旅馆AB1B1B1B2B2B2其他饭店、旅馆B1B1B2B2B2B2B2歌舞厅、餐馆等娱乐、餐饮性建筑营业面积100AB1B1B1B2B1B2营业面积100 B1B1B1B2B2B2B2幼儿园、托儿所、中、小学、医院病房楼、疗养院、养老院AB1B2B1B2B1B2建筑物及场所建筑规模、性质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 他装 饰材料窗帘帷幕纪念馆、展览馆、博物馆、图书馆、档案馆、资料馆等国家级、省级AB1B1B1B2B1B2省级以下B1B1B2

208、B2B2B2B2办公楼、综合楼设有中央空调系统的公楼、综合楼AB1B1B1B2B2B2其他办公楼、综合楼B1B1B2B2B2住宅高级住宅B1B1B1B1B2B2B2普通住宅B1B2B2B2B2第五节高层公共建筑装修防火本节主要介绍高层公共建筑装修的基准要求、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以及允许放宽的条件。一、基准要求高层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应低于表2-10-6中的规定。二、允许放宽条件(一)局部放宽规定高层民用建筑的裙房内面积小于500的房间,当设有自动灭火系统,并且采用耐火等级不低于2.00h的隔墙、甲级防火门、窗与其他部位分隔时,顶棚、墙面、地面的装修材料燃烧性能

209、等级可在表2-10-6的基础上降低一级。三、特殊要求电视塔等特殊高层建筑的内部装修,装饰织物应不低于B1级,其他均应采用A级。第六节地下民用建筑装修防火本节主要介绍地下民用建筑装修的基准要求、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要求以及允许放宽的条件。一、基准要求表2-10-7地下民用建筑内部各部位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建筑物及场所装修材料燃烧性能等级顶棚墙面地面隔断固定家具装饰织物其他装饰材料休息室和办公室旅馆的客房及公共活动用房等AB1B1B1B1B2B2娱乐场所、旱冰场等舞厅、展览厅等医院的病房、医疗用房等AAB1B1B1B1B2电影院的观众厅商场的营业厅AAAB1B1B1B2停车库人行通道图书

210、资料库、档案库AAAA二、允许放宽条件单独建造的地下民用建筑的地上部分一般使用面积小且建在地上,火灾危险性和疏散扑救比地下建筑部分容易,因此对单独建造的地下民用建筑的地上部分,其门厅、休息室、办公室等内部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可在表2-10-7的基础上降低一级。第七节建筑外保温系统防火一、基本原则1.建筑外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宜为A级,不宜采用B2级。二、建筑外保温材料(一)外保温材料分类从材料燃烧性能的角度看,用于建筑外墙的保温材料可以分为三大类:一是以矿棉和岩棉为代表的无机保温材料,通常被认定为不燃材料;二是以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为代表的有机-无机复合型保温材料,通常被认定为难燃材料;三是以

211、聚苯乙烯泡沫塑料(包括EPS板和XPS板)、硬泡聚氨酯和改性酚醛树脂为代表的有机保温材料,通常被认定为可燃材料。具体见表2-10-8。表2-10-8各种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及导热系数材料名称胶粉聚苯颗粒浆料EPS板XPS板聚氨酯岩棉矿棉泡沫玻璃加气混凝土导热系数(W/(mK)0.060.0410.0300.0250.0360.0410.0530.0660.1160.212燃烧性能等级B1B2B2B2AAAA(二)外保温材料的燃烧特性1.岩棉、矿棉类不燃材料的燃烧特性岩棉、矿棉在常温条件下(25左右)的导热系数通常在(0.0360.041)W/(mK)之间,其本身属于无机质硅酸盐纤维,不可燃。

212、在加工成制品的过程中,要加入有机粘结剂或添加物,这些材料对制品的燃烧性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但通常仍将它们认定为不燃性材料。2.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的燃烧特性符合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JG158-2004的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是一种有机、无机复合的保温隔热材料,聚苯颗粒的体积大约占80%左右,导热系数为0.06W/(mK),燃烧性能等级为B1级,属于难燃材料。胶粉聚苯颗粒保温浆料在受热时,通常内部包含的聚苯颗粒会软化并熔化,但不会发生燃烧。由于聚苯颗粒被无机材料包裹,其熔融后将形成封闭的空腔,此时该保温材料导热系数会更低、传热更慢,受热全过程材料体积变化率为零。3.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特性有机

213、保温材料一般被认为是高效保温材料,其导热系数通常较低。目前我国应用的有机保温材料主要是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包括EPS板和XPS板)、硬泡聚氨酯和改性酚醛树脂板等三种。其中,聚苯乙烯泡沫塑料板属于热塑性材料,它受火或热的作用后,首先会发生收缩、熔化,然后才起火燃烧,燃烧后几乎无残留物存在。硬泡聚氨酯和改性酚醛树脂板属于热固性材料,受火或热的作用时,几乎不发生收缩现象,燃烧时成炭,体积变化较小。通常用于建筑外保温的有机保温材料的燃烧性能等级不低于B2级。第十一章灭火救援设施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救援窗及直升机停机坪的设置目的,熟悉其设置的作用,掌握消防车道、消防登高面、

214、救援窗及直升机停机坪及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数量、要求。第一节消防车道街区内的道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在150m左右,按规定一般设在城市道路两旁,故将道路中心线间的距离设定为不宜大于160m。街区内的通路应考虑消防车的通行宜160m宜160m一、消防车道设置要求(一)环形消防车道1.对于那些高度高、体量大,功能复杂、扑救困难的建筑应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可沿建筑的两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a)环形消防车道(b)沿建筑长边设置消防车道图2-11-1消防车道示意图宜设环形消防车道超过3000座的体育馆超过2000座的会堂占地面积3000m2的展览馆宜设环形消防车道应设环形消防

215、车道占地面积3000m2的甲乙丙类生产厂房占地面积1500m2的乙丙类物品仓库占地面积3000m2的甲乙丙类生产厂房占地面积1500m2的乙丙类物品仓库设环形消防车道确有困难时,应沿建筑物的两个长边设消防车道(二)穿过建筑的消防车道1.对于一些使用功能多、面积大、建筑长度长的建筑,如L形、U形口形建筑,当其沿街长度超过150m,或总长度大于220m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2.为了日常使用方便和消防人员快速便捷地进入建筑内院救火,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当其短边长度大于24m时,宜设置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如图2-11-2有封闭内院或天井的建筑物沿街时,应设置连通街道和内

216、院的人行通道(可利用楼梯间),其间距不宜大于80m。如图2-11-3宜设进入内院或天井的消防车道不宜设置开向车道的门窗封闭内院或天井图2-11-2穿过建筑物进入内庭院的消防车道示意图3.在穿过建筑物或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两侧,不应设置影响消防车通行或人员安全疏散的设施。利用楼梯间作人行通道街道(城市中各种人员和车辆通行的道路)走道人行通道封闭内院或天井宜80.0m宜80.0m宜80.0m图2-11-3穿过建筑物的人行通道示意图消防车道宽度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户外变压器(杆架影响人员安全疏散)进入建筑物内院的消防车道指路、广告、宣传牌(影响人员安全疏散)自行车棚(影响人员安全疏散)突出墙

217、面的岗亭(影响消防车通过)突出墙面的照明灯具(影响消防车通行)穿过建筑物的消防车道树木(树枝不得占用车道上空以免影响消防车通行)4.规模较大的封闭式商业街、购物中心、游乐场等,进入院内的消防车道的出口不应少于2个,且院内道路宽度不应小于6m。(三)尽头式消防车道(四)消防水源地消防车道供消防车取水的天然水源和消防水池应设置消防车道。消防车道边缘距离取水点不宜大于2m。二、消防车道技术要求(一)消防车道的净宽和净高消防车道一般按单行线考虑,为便于消防车顺利通过,消防车道的净宽度和净空高度均不应小于4m,消防车道的坡度不宜大于8%。(二)消防车道的荷载轻、中系列消防车最大总质量不超过11t;重系列

218、消防车其最大总质量15t50t。作为车道,不管是市政道路还是小区道路,一般都应能满足大型消防车的通行。消防车道的路面、救援操作场地及消防车道和救援操作场地下面的管道和暗沟等,应能承受重型消防车的压力,且应考虑建筑物的高度、规模及当地消防车的实际参数。(三)消防车道的最小转弯半径轻系列消防车7m,中系列消防车9m,重系列12m。(四)消防车道的回车场大型消防车管道消防车道(扑救作业场地)暗沟注释消防车道路面(包括可通行消防车的平坦空地),扑救作业场地,埋设的管道和暗沟(钩体和盖板)应能承受大型消防车的压力尽头式车道应根据消防车辆的回转需要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回车场的面积不应小于12m12m;对于

219、高层建筑,回车场不宜小于l5ml5m;供重型消防车使用时,不宜小于18m18m。应设置回车道或回车场尽头式消防车道供大型消防车使用12m12m宜18m宜18m(五)消防车道的间距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在150m左右,按规定一般设在城市道路两旁,故将消防车道的间距应为160m。第二节登高面、消防救援场地和灭火救援窗建筑的消防登高面、消防救援场地和灭火救援窗,是火灾时进行有效的灭火救援行动的重要设施。本节主要介绍这些消防救援设施的设置要求。一、定义消防登高面登高消防车能够靠近高层主体建筑,便于消防车作业和消防人员进入高层建筑进行抢救人员和扑救火灾的建筑立面称为该建筑的消防登高面,也叫建筑的消防扑救面

220、。消防救援场地在高层建筑的消防登高面一侧,地面必须设置消防车道和供消防车停靠并进行灭火救人的作业场地,该场地就叫做消防救援场地。灭火救援窗在高层建筑的消防登高面一侧外墙上设置的供消防人员快速进入建筑主体且便于识别的灭火救援窗口称为灭火救援窗。厂房、仓库、公共建筑的外墙应每层设置灭火救援窗。二、合理确定消防登高面高层建筑应至少沿一条长边或周边长度的l/4且不小于一条长边长度的底边连续布置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该范围内的裙房进深不应大于4m。建筑物与消防车登高操作场地相对应的范围内,应设置直通室外的楼梯或直通楼梯间的入口,方便救援人员快速进入建筑展开灭火和救援。三、消防救援场地的设置要求(二)场地与

221、建筑的距离登高场地距建筑外墙不宜小于5m,且不应大于10m。(四)操作空间的控制应根据高层建筑的实际高度,合理控制消防登高场地的操作空间,场地与建筑之间不应设置妨碍消防车操作的架空高压电线、树木、车库出入口等障碍,同时要避开地下建筑内设置的危险场所等的泄爆口。如图2-11-4所示。四、灭火救援窗的设置要求窗口的净高度和净宽度分别不应小于0.8m和1.0m,下沿距室内地面不宜大于1.2m,间距不宜大于30m,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2个。图2-11-4消防车工作空间示意第三节消防电梯一、消防电梯的设置范围1.建筑高度大于33m的住宅建筑。2.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建筑高度大于32m的二类高层公共建筑。

222、3.设置消防电梯的建筑的地下或半地下室,埋深大于10m且总建筑面积大于3000的其他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4.符合下列条件的建筑可不设置消防电梯:(1)建筑高度大于32m且设置电梯,任一层工作平台上的人数不超过2人的高层塔架。(2)局部建筑高度大于32m,且局部高出部分的每层建筑面积不大于50的丁、戊类厂房。二、消防电梯的设置要求1.消防电梯应分别设置在不同防火分区内,且每个防火分区不应少于1台。3.消防电梯应具有防火、防烟、防水功能。4.消防电梯应设置前室或与防烟楼梯间合用的前室。消防电梯前室应符合以下要求:(1)前室宜靠外墙设置;(2)前室的使用面积公共建筑不应小于6,居住建筑不应小于4

223、.5;(3)前室或合用前室的门应采用乙级防火门,不应设置卷帘。5.消防电梯井、机房与相邻电梯井、机房之间应设置耐火极限不低于2.00h的防火隔墙。6.在扑救建筑火灾过程中,建筑内有大量消防废水流散,电梯井内外要考虑设置排水和挡水设施,并设置可靠的电源和供电线路,以保证电梯可靠运行。因此在消防电梯的井底应设置排水设施,排水井的容量不应小于2m,排水泵的排水量不应小于10L/s。且消防电梯间前室的门口宜设置挡水设施。7.消防电梯的载重量及行驶速度。为了满足消防扑救的需要,消防电梯应选用较大的载重量,一般不应小于800kg,且轿厢尺寸不宜小于1.5m2m。为了赢得宝贵的时间,消防电梯的行驶速度从首层

224、至顶层的运行时间不宜大于60s。8.消防电梯的供电应为消防电源并设备用电源;在首层的消防电梯入口处应设置供消防队员专用的操作按钮,使之能快速回到首层或到达指定楼层。9.电梯轿厢的内部装修应采用不燃材料。第四节直升机停机坪二、直升机停机坪的设置要求(一)起降区1起降区面积的大小。当采用圆形与方形平面的停机坪时,其直径或边长尺寸应等于直升机机翼直径的1.5倍;当采用矩形平面时,其短边尺寸大于或等于直升机的长度。如图2-11-5所示。并在此范围5米内,不应设设备机房、电梯机房、水箱间、共用天线、旗杆等突出物。如图2-11-6所示。图2-11-5屋顶停机坪平面示意图(a)圆形停机坪示意图(b)方形停机

225、坪示意图(c)矩形停机坪示意图直升机机翼长度1停机坪;2高层建筑屋面;3楼梯间与障碍物图2-11-6屋顶停机坪与其他突出物的尺寸示意图5m2.起降区场地的耐压强度。由直升机的动荷载、静荷载以及起落架的构造形式决定,同时考虑冲击荷载的影响,以防直升机降落控制不良,导致建筑物破坏。通常,按所承受集中荷载不大于直升机总重的75%考虑。3当一幢大楼的屋顶层局部为停机坪时,这种停机坪标志尤为重要。停机坪起降区常用符号“H”表示(如图2-11-7所示),符号所用色彩为白色,需与周围地区取得较好对比时亦可采用黄色,在浅色地面上时可加上黑色边框,使之更为醒目。图2-11-7停机坪常用符号示意图5m5mmmm6

226、0(二)设置待救区与出口待救区应设置不少于2个通向停机坪的出口,每个出口的宽度不宜小于0.90m,其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第三篇建筑消防设施第一章概述学习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建筑消防设施的概念、作用及分类;熟悉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与基本管理职责;了解建筑消防设施档案管理的一般规定。第一节建筑消防设施的作用及分类建筑消防设施的设计、安装以国家有关消防法律、法规和技术规范为依据,由于建筑消防安全包括防火、灭火、疏散、救援等多个方面,建筑消防设施也有与之相匹配的多种类别与功能,如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的报警与联动控制功能、机械加压送风与排烟系统的防烟、排烟功能等等。一、建筑消防设施的作用二、建筑消防设

227、施的分类(一)建筑防火分隔设施建筑防火分隔设施是指在一定时间能把火势控制在一定空间内,阻止其蔓延扩大的一系列分隔设施。各类防火分隔设施一般在耐火稳定性、完整性和隔热性等方面具有不同要求。常用的防火分隔设施有防火墙、防火隔墙、防火门窗、防火卷帘、防火阀、阻火圈等。(二)安全疏散设施安全疏散设施是指在建筑发生火灾等紧急情况时,及时发出火灾等险情警报,通知、引导人们向安全区域撤离并提供可靠的疏散安全保障条件的硬件设备与途径。包括安全出口、疏散楼梯、疏散(避难)走道、消防电梯、屋顶直升飞机停机坪、消防应急照明和安全疏散指示标志等。(三)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设施是建筑消防给水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

228、能是为建筑消防给水系统储存并提供足够的消防水量和水压,确保消防给水系统供水安全。消防给水设施通常包括消防供水管道、消防水池、消防水箱、消防水泵、消防稳(增)压设备、消防水泵接合器等。(四)防烟与排烟设施建筑的防烟设施分为机械加压送风的防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建筑的排烟设施分为机械排烟设施和可开启外窗的自然排烟设施。建筑机械防烟、排烟设施,是由送排风管道、管井、防火阀、门开关设备、送、排风机等设备组成。(五)消防供配电设施消防供配电设施是建筑电力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消防供配电系统主要包括消防电源、消防配电装置、线路等方面。消防配电装置是从消防电源到消防用电设备的中间环节。(六)火灾自

229、动报警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由火灾探测触发装置、火灾报警装置、火灾警报装置以及具有其它辅助功能装置组成,能在火灾初期,将燃烧产生的烟雾、热量、火焰等物理量,通过火灾探测器变成电信号,传输到火灾报警控制器,并同时显示出火灾发生的部位、时间等,使人们能够及时发现火灾,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系统按应用范围可分为区域报警系统、集中报警系统、控制中心报警系统三类。(七)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是由洒水喷头、报警阀组、水流报警装置(水流指示器、压力开关)等组件以及管道、供水设施组成,并能在火灾发生时响应并实施喷水的自动灭火系统。依照采用的喷头分为两类:采用闭式洒水喷头的为闭式系统,包括湿式系统、干式系

230、统、预作用系统、简易自动喷水系统等;采用开式洒水喷头的为开式系统,包括雨淋系统、水幕系统等。(八)水喷雾灭火系统水喷雾灭火系统是利用专门设计的水雾喷头,在水雾喷头的工作压力下将水流分解成粒径不超过1mm的细小水滴进行灭火或防护冷却的一种固定灭火系统。其主要灭火机理为表面冷却、窒息、乳化和稀释作用,具有较高的电绝缘性能和良好的灭火性能。该系统按启动方式可分为电动启动和传动管启动两种类型;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水喷雾灭火系统、自动喷水水喷雾混合配置系统、泡沫水喷雾联用系统三种类型。(九)细水雾灭火系统细水雾灭火系统是由供水装置、过滤装置、控制阀、细水雾喷头等组件和供水管道组成,能自动和人工启动并喷

231、放细水雾进行灭火或控火的固定灭火系统。该系统的灭火机理主要是表面冷却、窒息、辐射热阻隔和浸湿以及乳化作用,在灭火过程中,几种作用往往同时发生,从而有效灭火。系统按工作压力可分为低压系统、中压系统和高压系统;按应用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系统和局部应用系统;按动作方式可分为开式系统和闭式系统;按雾化介质可分为单流体系统和双流体系统;按供水方式可分为泵组式系统、瓶组式系统、瓶组与泵组结合式系统。(十)泡沫灭火系统泡沫灭火系统由消防泵、泡沫贮罐、比例混合器、泡沫产生装置、阀门及管道、电气控制装置组成。泡沫灭火系统按泡沫液的发泡倍数的不同分低倍数泡沫灭火系统、中倍数泡沫灭火系统及高倍泡沫灭火系统;按设备安装使

232、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半固定式泡沫灭火系统和移动式泡沫灭火系统。(十一)气体灭火系统气体灭火系统是指平时灭火剂以液体、液化气体或气体状态存贮于压力容器内,灭火时以气体(包括蒸汽、气雾)状态喷射灭火介质的灭火系统。该系统能在防护区空间内形成各方向均一的气体浓度,而且至少能保持该灭火浓度达到规范规定的浸渍时间,实现扑灭该防护区的空间、立体火灾。气体灭火系统按灭火系统的结构特点可分为管网灭火系统和无管网灭火装置;按防护区的特征和灭火方式可分为全淹没灭火系统和局部应用灭火系统;按一套灭火剂贮存装置保护的防护区的多少可分为单元独立系统和组合分配系统。(十二)干粉灭火系统干粉灭火系统由启动装置、

233、氮气瓶组、减压阀、干粉罐、干粉喷头、干粉枪、干粉炮、电控柜、阀门和管系等零部件组成,一般为火灾自动探测系统与干粉灭火系统联动。系统利用氮气瓶组内的高压氮气经减压阀减压后,使氮气进入干粉罐,其中一部分被送到罐的底部,起到松散干粉灭火剂的作用。随着罐内压力的升高,使部分干粉灭火剂随氮气进入出粉管被送到干粉固定喷嘴或干粉枪、干粉炮的出口阀门处,当干粉固定喷嘴或干粉枪、干粉炮的出口阀门处的压力到达一定值后,打开阀门(或者定压爆破膜片自动爆破),将压力能迅速转化为速度能,这样高速的气粉流便从固定喷嘴(或干粉枪、干粉炮的喷嘴)中喷出,射向火源,切割火焰,破坏燃烧链,起到迅速扑灭或抑制火灾的作用。(十三)可

234、燃气体报警系统可燃气体报警系统即可燃气体泄露检测报警成套装置。当系统检测到泄漏可燃气体浓度达到报警器设置的爆炸临界点时,可燃气体报警器就会发出报警信号,提醒及时采取安全措施,防止发生气体大量泄漏以及爆炸、火灾、中毒等事故。按照使用环境可以分为工业用气体报警器和家用燃气报警器,按自身形态可分为固定式可燃气体报警器和便携式可燃气体报警器。按工作原理分别为传感器式报警器、红外线探测报警器、高能量回收报警器。(十四)消防通讯设施消防通讯设施指专门用于消防检查、演练、火灾报警、接警、安全疏散、消防力量调度以及与医疗、消防等防灾部门之间联络的系统设施。主要包括火灾事故广播系统、消防专用电话系统、消防电话插

235、孔以及无线通讯设备等。(十五)移动式灭火器材移动式灭火器材是相对于固定式灭火器材设施而言的,即可以人为移动的各类灭火器具,如灭火器、灭火毯、消防梯、消防钩、消防斧、安全锤、消防桶等。除此以外,还有一些其他的器材和工具在火灾等不利情况下,也能够发挥灭火和辅助逃生等消防功效,如防毒面具、消防手电、消防绳、消防沙、蓄水缸等。第二节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与管理一、建筑消防设施的设置要求所有建筑物都应当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的要求设置建筑消防设施。设置基本要求如下:1.按照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技术标准需要进行消防设计的建设工程,应当进行消防专项设计,并依法由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进行消防设计审核、消防验收或

236、者备案抽查。2.建筑消防设施的安装单位应具备相应等级的专业施工资质,并按图施工,确保工程质量符合相关技术标准要求。3.建筑消防设施产品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禁止生产、销售、配置不合格或者国家明令淘汰的建筑消防设施产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二、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职责(二)单位自主管理职责建筑消防设施的产权单位或者受其委托管理的单位应当履行日常管理责任。当建筑使用权全部或局部转让、租赁时,应明确建筑消防设施的日常管理责任。两个或者两个以上产权人共用建筑消防设施的,建筑消防设施产权人应当共同协商,订立协议,明确各方的

237、建筑消防设施管理责任,确定责任人或者委托一个管理单位进行统一管理,并将协议报送当地公安机关消防机构备案。建筑消防设施的使用、管理单位应当依法履行下列管理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建筑消防设施使用、维护保养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和地方规章。2明确专门部门和专人负责建筑消防设施的操作、检查和维护保养工作。3制定建筑消防设施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4落实建筑消防设施的日常维护保养制度,及时整改设置与运行中存在的问题。5定期组织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检查测试。6建立建筑消防设施配置、运行等情况的管理档案。7对员工进行建筑消防设施使用常识教育,定期组织演练。8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责任。第二章室内外消防给水系统

238、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消防给水系统的主要构成、系统的类型,熟悉室内外消火栓的工作原理,掌握室内外消火栓系统的设置要求及设置场所。第一节消防给水设施消防给水设施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池)、消防水泵、消防增(稳)压设施(消防气压罐)、消防水箱、水泵接合器和消防给水管网等。一、消防水泵(一)设置要求消防水泵是指在消防给水系统中(包括消火栓系统、喷淋系统、和水幕系统等)用于保证系统给水压力和水量的给水泵。消防水泵和消防转输泵的设置均应设置备用泵。备用量的工作能力不应小于最大一台消防工作泵。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可按用一备一或用两备一的比例设置备用泵。(二)消防泵的选用通常可按以下要求选定:3.最好是选用

239、QH特性曲线平缓的水泵。4.消防水泵一般均不应少于两台,一台工作,其余备用。(三)消防泵的串联和并联消防泵的串联是将一台泵的出水口与另一台泵的吸水管直接连接且两台泵同时运行。消防泵的串联在流量不变时可增加扬程。故当单台消防泵的扬程不能满足最不利点喷头的水压要求时,系统可采用串联消防给水系统。消防泵的串联宜采用相同型号、相同规格的消防泵。在控制上,应先开启前面的消防泵后开启后面(按水流方向)的消防泵。在有条件的情况下,尽量选用多级泵。消防泵的并联是通过两台和两台以上的消防泵同时向消防给水系统供水。消防泵的并联主要在于增加流量,在流量叠加时,系统的流量有所下降。在选泵时应考虑这种因素。(四)消防水

240、泵的吸水根据离心泵的特性,启动时水泵叶轮必须浸没在水中。为保证消防泵及时可靠启动,吸水管宜采用自灌式吸水,如图3-2-1所示。即泵轴的标高要低于水源的可用最低水位。在自灌方式吸水时,吸水管上应装设阀门,以便于检修。非自灌式吸水的消防泵吸水管上除了设阀门外,还应设置底阀。如图3-2-2所示。图3-2-1消防水泵自灌式引水安装示意图水池回流管流量计旁通管过滤器出水管压力表橡胶接头水泵图3-2-2消防水泵非自灌式引水安装示意图自灌水箱水泵出水管浮球阀溢水管排水箱水表试水管消防水池给水管灌水管水泵水泵吸水管底阀(五)消防水泵管路的布置要求1消防水泵吸水管应保证不漏气,且在布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水

241、泵宜采用自灌式吸水。(5)吸水管宜有向水泵的上升坡度,一般的坡度为0.005。吸水管应采用管顶平接的方式,特别是吸水管的异径管应采用偏心异径管,以防止在吸水管内聚集空气,使水泵叶轮产生汽蚀现象。2消防水泵出水管路应能承受一定的压力,不漏水,同时布置应注意一下几点:(1)每台消防泵应设独立的出水管,且应设不少于两条出水管与供水管或室内环状管网相连接,当其中一条出水管关闭时,其余的出水管应能供应全部用水量。(2)在水泵的出水管上应设止回阀、闸阀或蝶阀和压力表,当采用蝶阀时,必须带有自锁装置。出水管上还应设DN65的试水阀门,以供试验和检查之用。(4)消防水泵存在超压时,其出水管上应设防超压设施。(

242、六)消防水泵的启动及动力装置(七)通讯报警设备二、消防供水管道(一)室外消防给水管道1.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布置要求:(1)室外消防给水管网应布置成环状,当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布置成枝状。(2)向环状管网输水的进水管不应少于两条,当其中一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能满足消防用水总量的供给要求。室外环状管道2室内管网13BA消防泵站1室内管网2室外环状管道3消防泵站A、B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的连结点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的连接点(3)环状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每段内室外消火栓的数量不宜超过5个。(4)室外消防给水管道的直径不应小于DN100,有条件时,应不小于150mm。

243、2.管材和敷设(1)管材。敷设在室外的消防给水管道可按下列要求选择:当系统工作压力不大于1.20MPa时,宜采用球墨铸铁管或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给水管道;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20MPa小于1.60MPa时,宜采用钢丝网骨架塑料复合管、加厚钢管和无缝钢管;当系统工作压力大于1.60MPa时,宜采用无缝钢管。(2)敷设。室外消防给水管道在布置成环状的同时应合理设置阀门。阀门宜采用明杆,设置的位置可用以控制两路水源,能保证管网中某一管段维修或发生故障时其余管段仍能保证消防用水量和水压的要求。当室内消防给水系统和室外消防给水系统管道合并设置的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时,其管道敷设应注意:应根据土质和管道荷

244、载的情况,合理确定管道基础的做法。管径大于或等于150mm的管道,在弯头、三通和堵头的位置应设置钢筋混凝土支墩。当管道交叉时,其他压力管道应避让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的管道。在管道的积气部位应设置自动排气阀。排气阀的管径不应小于15mm。(二)室内消防给水管道1高层民用建筑室内消防给水系统管道应与生活、生产给水系统分开独立设置。2除有特殊规定外,建筑物的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布置成环状,且至少应有两条进水管与室外环状管网相连接,当其中的一条进水管发生故障时,其余的进水管应仍能供应全部消防用水量。3室内消防给水管道应采用阀门分成若干独立段。建筑内阀门的布置,应保证管道检修时关闭停用的消防给水竖管不超过一

245、根;当建筑内消防给水竖管超过四根时,可关闭不相邻的两根。GEHFDABC4高层民用建筑内每根消防给水竖管的直径不应小于100mm。5室内消火栓给水管网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局部应用系统除外)的管网应分开设置。如有困难,应在报警阀前分开设置。三、消防水泵接合器在火灾情况下,当建筑物内消防水泵发生故障或室内消防用水不足时,消防车从室外取水通过水泵接合器将水送到室内消防给水管网,供灭火使用。(一)设置要求2水泵接合器的数量应根据室内消防用水量和每个水泵接合器10L/s15L/s的流量经计算确定。3水泵接合器有地上式、地下式和墙壁式三种。(二)组成水泵接合器是由阀门、安全阀、止回阀、栓口放水阀以及联接弯

246、管等组成。水泵接合器的组件排列次序应合理,从水泵接合器给水的方向,依次是止回阀、安全阀、阀门。四、增压稳压设备(一)稳压泵消防稳压泵也应设置备用泵,通常可按一用一备选用。1稳压泵的工作原理它是由3个压力控制点(p2,p3,p4)分别和压力继电器相连接,用来控制稳压泵的工作。2稳压泵流量的确定喷淋消防稳压泵的流量宜为1L/s,并不宜大于一只喷头的流量;消火栓给水系统的消防稳压泵,其流量不应大于5L/s,消火栓给水系统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合用的消防稳压泵宜为3L/s。3稳压泵扬程的确定在稳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中,消防稳压泵启动的压力值、消防稳压泵的停止压力值和联动消防泵启动压力值的差值应不小于0.05M

247、Pa。(二)气压罐1.气压罐的工作原理图:3-2-4气压罐工作原理五、消防水池和消防水箱(一)消防水池在市政给水管道、进水管道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以及当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的情况下,且室外消火栓用水量大于20L/s或建筑高度大于50m的建(构)筑物应设消防水池。1设置要求(1)当室外给水管网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建(构)筑物室内消防用水量要求;(2)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量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建(构)筑物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3)在火灾情况下能保证连续补水时,消防水

248、池的容量可以减去火灾延续时间内补充的水量,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消防水池总容积超过500m时,应分成两个能独立使用的消防水池;(4)对于消防水池,当消防用水与其他用水合用时,应有保证消防用水不被他用的技术措施。2容积计算(2)消防水池的补水消防水池的补水时间不宜超过48h。但当消防水池的有效总容积大于2000m3时,不应大于96h。(3)储存有室外消防用水的供消防车取水的消防水池,应设供消防车取水的取水口或取水井,其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凡在保护半径范围的建筑物的消防用水都可储存在该水池内。其水深应保证消防车的消防水泵吸水高度不超过6m。(二)消防水箱采用临时高压给水系统的建筑

249、物,应设置高位消防水箱。设置消防水箱的目的,是提供系统启动初期的消防用水量和水压,在消防泵出现故障的紧急情况下应急供水,确保喷头开放后立即喷水,及时控制初期火灾,并为外援灭火争取时间;二是利用高位差为系统提供准工作状态下所需的水压,以达到管道内充水并保持一定压力的目的。具体设置要求如下:1对于工业建筑和多层民用建筑,高位消防水箱应设置在建筑物的最高部位并储存10min的消防用水量,一类高层公共建筑不应小于36m3,但当建筑高度大于100m时不应小于50m3,当建筑高度大于150m时不应小于100m3;多层公共建筑、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和一类高层居住建筑不应小于18m3,当一类住宅建筑高度超过100

250、m时不应小于36m3;二类高层住宅不应小于12m3;建筑高度大于21m的多层住宅建筑不应小于6m3;工业建筑室内消防给水设计流量当小于等于25L/s时不应小于12m3,大25L/s时不应小于18m3;总建筑面积大于10000m2且小于30000m2的商店建筑不应小于36m3,总建筑面积大30000m2的商店不应小于50m3。2对于高层民用建筑,高位消防水箱设置高度应保证最不利点消火栓的静水压力,一类高层民用公共建筑不应低于0.10MPa,但当建筑高度超过100m时不应低于0.15MPa;高层住宅、二类高层公共建筑、多层公共建筑不宜低于0.07MPa;工业建筑不应低于0.10MPa;当体积小于2

251、0000m3时,不宜低于0.07MPa;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等自动水灭火系统应根据喷头灭火需求压力确定,但最小不应小于0.10MPa;第二节室外消火栓系统一、系统组成室外消火栓灭火设施包括室外消火栓、水带、水枪等。二、系统工作原理(一)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常高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经常保持足够的压力和消防用水量。(二)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在临时高压消防给水系统中,系统设有消防泵,平时管网内压力较低。当火灾发生后,现场的人员可从设置在附近的消火栓箱内取出水带和水枪,将水带与消火栓栓口连接,接上水枪,打开消火栓的阀门,通知水泵房启动消防泵,使管网内的压力达到高压给水系统的水压要求,从而消火栓可投入使用。(

252、三)低压消防给水系统低压消防给水系统管网内的压力较低,当火灾发生后,消防队员打开最近的室外消火栓,将消防车与室外消火栓连接,从室外管网内吸水加入到消防车内,然后再利用消防车直接加压灭火,或者消防车通过水泵接合器向室内管网内加压供水。三、系统设置要求(二)设置要求1室外消火栓应沿道路设置,当道路宽度大于60m时,宜在道路两边设置消火栓,并宜靠近十字路口。2甲、乙、丙类液体储罐区和液化石油气储罐区的消火栓应设置在防火堤或防护墙外,距罐壁15m范围内的消火栓,不应计算在该罐可使用的数量内。3室外消火栓的间距不应大于120m。4室外消火栓的保护半径不应大于150m,在市政消火栓保护半径150m以内,当

253、室外消防用水量小于等于15L/s时,可不设置室外消火栓。5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应按其保护半径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等综合计算确定,每个室外消火栓的用水量应按10L/s15L/s计算,与保护对象的距离在5m40m范围内的市政消火栓,可计入室外消火栓的数量内。6室外消火栓宜采用地上式消火栓。地上式消火栓应有1个DN150或DN100和2个DN65的栓口。采用室外地下式消火栓时,应有DN100和DN65的栓口各1个。寒冷地区设置的室外消火栓应有防冻措施。7消火栓距路边不应大于2m,不宜小于0.5m,距房屋外墙不宜小于5m。8工艺装置区内的消火栓应设置在工艺装置的周围。第三节室内消火栓系统一、系统组成室内消火栓

254、给水系统是由消防给水基础设施、消防给水管网、室内消火栓设备、报警控制设备及系统附件等组成如图3-2-6所示:图3-2-6消火栓给水系统组成示意图水箱进水管消防水箱单向阀出水管阀室内消火栓消防竖管阀门进户管市政管网室外消火栓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消防水泵消防水池水平干管进户管市政管网屋顶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室内消火栓包括水带、水枪、水喉等,是供人员灭火使用的主要工具。系统附件各种阀门、屋顶消火栓等。报警控制设备用于启动消防水泵。二、系统工作原理三、系统设置场所(二)高层建筑高层民用建筑应设置室内消火栓。系统类型和设置要求(一)系统类型室内消火栓系统按建筑类型不同可分为低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和高层建筑消火栓

255、给水系统。1低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低层建筑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的给水方式分为以下三种类型:(1)直接给水方式。直接给水方式无加压水泵和水箱,室内消防用水直接由室外消防给水管网提供(如图3-2-7所示),其构造简单,投资省,可充分利用外网水压,节省能源。图3-2-7直接给水方式示意室内消防竖管室内消火栓水平干管水表进水管旁通管级其阀门水表进水管(2)设有消防水箱的给水方式。如图3-2-8所示。当全天内大部分时间室外管网的压力能够满足要求,在用水高峰时室外管网的压力较低,满足不了室内消火栓的压力要求时,可采用这种给水方式。图3-2-8设有消防水箱给水方式室内消防竖管室内消火栓水平干管水表进

256、水管旁通管及阀门水表进水管消防水箱接生产生活管网(3)设有水泵和消防水箱给水方式。系统中的消防用水平时由屋顶水箱提供,生活水泵定时向水箱补水,火灾时可启动消防水泵向系统供水。当室外消防给水管网的水压经常不能满足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所需水压时,宜采用这种给水方式。当室外管网不许消防水泵直接吸水时,应设消防水池。屋顶水箱应储存10分钟的消防用水量。图3-2-9水泵水箱给水方式示意屋顶消防栓水箱室内消防栓生产生活用水单向阀水泵接合器消防泵低位消防水池消防竖管生产生活水泵2.高层建筑消火栓给水系统及给水方式(1)不分区消防给水方式。当高层建筑最低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不大于1.0MPa时,可采用这种给水

257、方式。(2)分区消防给水方式。当高层建筑最低消火栓栓口处的静水压力大于1.0MPa时,应采取分区给水方式。(二)设置要求1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室内消火栓的设置应符合下列要求:(2)室内消火栓的布置应保证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建筑高度小于等于24m,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3的库房,建筑高度小于等于54m且每个单元设置一步疏散楼梯的住宅,可采用一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室内任何部位。图15同层消火栓的布置示意图A、B、C、D、E为室内消火栓;R消火栓的保护半径(m);S消火栓间距(m);b消火栓实际保护最大宽度(m)ABRCDESb(3)栓口离地面的高度为1.1m,其出水方向宜向下或与设置消火栓的墙面成90角。(4)建筑高度小于或等于24m时,且体积小于或等于5000m的库房,可采用1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到达室内任何部位。(7)室内消火栓的间距应由计算确定。消火栓按2支消防水枪的2股充实水柱布置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30m;消火栓按1支消防水枪的1股充实水柱布置的的建筑物,消火栓的布置间距不应大于50m。(9)消火栓应采用同一型号规格。消火栓的栓口直径应为65mm,水带长度不应超过25m,水枪喷嘴口径不应小于16mm或19mm。2.室内消火栓栓口压力和消防水枪充实水柱消火栓栓口动压力不应大于0.50MPa,但当大于0.70MPa时必须设置减压装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