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

上传人:pu****.1 文档编号:570053182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DF 页数:111 大小:12.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11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11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11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11页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1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版新课标五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目录第一单元图形的变换4 课时第二单元因数和倍数4 课时第三单元长方体和正方体7 课时第四单元分数的意义和性质18课时第五单元分数的加法和减法8 课时第六单元统计4 课时第七单元数学广角逻辑推理2 课时第八单元总复习5 课时综合应用打电话1课时综合应用粉刷增壁1课时第一单元 图形的变换第一课时课题:轴对称教学内容: 教材第34 页 例 1 和例2。教学目标:1 . 通过画、剪、观察、想象、分类、找对称轴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正确认识轴对称图形的意义及特征;2 . 掌握已学过的平面图形的轴对称情况,能正确地找出其对称轴3 . 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发现美和创

2、造美的能力。重点难点:会利用轴对称的知识画对称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nmKlthitA的口内唐代花纹锦f 找出各个图形的对称轴。( 2 ) 学生相互交流你们还见过哪些轴对称图形?(3 ) 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 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 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 4 ) 通过例题探究轴对称图形的性质:例 题 1:同学们用尺子,量一量,数一数题中每个轴对称图形左右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的距离,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交流教师:“ 在轴对称图形中,对称轴两侧相对的点到对称轴两侧的距离相等”我们可以用这个性质来判断一个图形是否是对称图形。或者作

3、对称图形.二、课内练习。1 . 判断下面各图是否是轴对称图形,如果是,请指出它们的对称轴。2.三、教学画对称图形。例题2:( 1 ) 引导学生思考:A、怎样画?先画什么?再画什么?B、每条线段都应该画多长?( 2 ) 在研究的基础上,让学生用铅笔试画。( 3 ) 通过课件演示画的全过程,帮助学生纠正不足。四、练习:1、课内练习- - - - - - - - 第 1、2 题。2、课外作业:板书设计:轴 对 称如果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对折,两侧的图形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旋 转教学内容:教材第55 页例3 和例题4。教学目标: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

4、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 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重点难点: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

5、平移( 板书:平移) 。而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 - 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 旋 转 ( 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起来学习“ 旋转” 。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1、生活中的平移。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2、生活中的旋转: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 不仅

6、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 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 ( 旋转)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同学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 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 旋转可真有意思, 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 - 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利旋转吧!3 .学习例题3 :( 1 )与学生共同完成其中的一道题,余下的由学生独立完成。( 2 ) 对于有错误的学生,在全班进行讲评。4 . 学习例题4:( 1 )

7、引导学生数时要找准物体的一个点,再看这个点通过旋转后到什么位置,再来数一数经过多少格。( 2 ) 先让学生说一说画图的步骤,再来画图。(3 ) 让学生学会先选择几个点,把位置定下来,再来画图。( 4 ) 课件演示画图过程,并帮助学生订正。5 . 课内练习:2 . 第 6 页 2 题。3 . 第 9 页 4 题、课后作业:板书设计: 旋 转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直线移动。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教学反思:第三课时课题: 欣 赏 设 计教学内容:教材第711页。教学目标:1 . 通过欣赏与设计图案,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已学过的对称、平移、旋转等现象。2 . 欣赏美丽

8、的对称图形,并能自己设计图案。3 . 学生感受图形的美,进而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审美意识。重点难点:1 . 能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 . 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幻灯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利用课件显示课本第7 页四幅美丽的图案,配音乐,让学生欣赏。二、学习新课( 一) 图案欣赏:1、伴着动听的音乐,我们欣赏了这四幅美丽的图案,你有什么感受?2、让学生尽情发表自己的感受。( 二) 说一说:1、 上面每幅图的图案是由哪个图形平移或旋转得到的?2 . 上面哪幅图是对称的?先让学生边观察讨论,再进行交流。三、巩固练习(-)反馈练习:完成第8 页

9、 3 题。1、这个图案我们应该怎样画?2、仔细观察这几个图案是由哪个图形经过什么变换得到的?(-)拓展练习:1、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2、 交流并欣赏。说一说好在哪里?四、全课总结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广泛地应用于平面、立体的建筑艺术和几何图像上,而且还涉及到其它领域,希望同学们平时注意观察,都成为杰出的设计师。五、布置作业:教材第9 页第5 题。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图案1 图案2图案3 图案4对称、平移和旋转知识有广泛的应用。教学反思:第四课时课题:欣赏与设计练习课教学内容:教材第811页。教学目标1 . 通过收集图案,小组交流,感受图案的美,并为自己以后创作图案提供借鉴。2

10、. 通过欣赏图案,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和空间观念。3 . 自一经历创作实践的整个过程,感受创作的乐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重点难点:1 . 进一步利用对称、平移、旋转等方法绘制精美的图案。2 . 加深感受图形的内在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教学准备:课件、方格纸、正方形白板纸、手工纸三张及剪刀等。教学过程:一、展览导入课前让学生收集图案,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思考:这些图案是怎样设计的,它有什么特点?指名介绍本组中最美的图案,并结合思考说一说它的特点。二、学习新课(-)尝试创造:让学生做第8 页 第 1、2 题。1、鼓励学生用学过的图形设计图案,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2、交流时,教师对

11、有创意、绘图美观的同学给予表扬和激励。( 二 ) 设计图案:做 第 10页 “ 实践活动” 7 题。1、 提出三个步骤:(1)先选择一个喜欢的图形;( 2 ) 再确定你选用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的方法;( 3 ) 动手绘制图案。2、分别利用对称、平移和旋转创作一个图案后,全班交流。三、巩固练习(-)反馈练习:1、制 作 “ 雪花” :取一张正方形纸,按书上所示的方法对折和剪裁。可以经过多次练习,直到会剪一朵美丽的“ 雪花” 。2 . 作品展示。3、独立观察并尝试做第9 页第5 题。四、全课总结全班交流各自的作品,选出好的作品互相评价,全班展览。板书设计:欣赏和设计练习课图片1 图片2教学反思:第二

12、单元 因数和倍数课题:因数和倍数教学目标:1、学生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倍数的方法;2、学生能了解一个数的因数是有限的,倍数是无限的;3、能熟练地找个数的因数和倍数;4、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教学重点:掌握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的方法。教学难点:能熟练地找一个数的因数和倍数。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1、出示主题图,让学生各列一道乘法算式.2、师:看你能不能读懂下面的算式?出示:因为2 X 6 = 1 2所以2是1 2的因数,6也 是1 2的因数;1 2是2的倍数,1 2也是6的倍数。3、师:你能不能用同样的方法说说另一道算式?( 指名生说一说)师:你有没有明白因数和倍数的关系了?那你还能找出1 2的

13、其他因数吗?4、你能不能写一个算式来考考同桌?学生写算式。师:谁来出一个算式考考全班同学?5、师: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因数和倍数。( 出示课题:因数 倍数)齐读P 1 2的注意。二、新授:( 一)找因数:1、出示例1 : 1 8的因数有哪儿个?从1 2的因数可以看得出,一个数的因数还不止个, 那我们一起找找看1 8的因数有哪些?学生尝试完成:汇报( 1 8 的因数有:1 , 2, 3 , 6 , 9 , 1 8 )师:说说看你是怎么找的? ( 生:用整除的方法,1 8 + 1 = 1 8 , 1 8 + 2= 9 , 1 8 + 3 = 6 , 1 8 + 4=;用乘法一对一对找,如1 X1 8

14、= 1 8 , 2X9 = 1 8 )师:1 8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儿?我们在写的时候一般都是从小到大排列的。2、用这样的方法,请你再找一找3 6的因数有那些?汇报 3 6 的因数有:1 , 2, 3 , 4 , 6 , 9 , 1 2, 1 8 , 3 6师:你是怎么找的?举 错 例( 1 , 2, 3 , 4 , 6 , 6 , 9 , 1 2, 1 8 , 3 6 )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 ( 不可以,因为重复的因数只要写一个就可以了,所以不需要写两个6 )仔细看看,3 6的因数中,最小的是几,最大的是几?看来,任何一个数的因数,最小的一 定 是 () ,而最大的一 定 是

15、 ( ) 。3、你还想找哪个数的因数?( 1 8、5、4 2)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在自练本上写一写,然后汇报。4、其实写一个数的因数除了这样写以外,还可以用集合表示:如1 8的因数小结:我们找了这么多数的因数,你觉得怎样找才不容易漏掉?从最小的自然数1找起,也就是从最小的因数找起, 直找到它的本身,找 的 过 程 中 , 对 对我,写的时候从小到大写。( -)找倍数:1、我们一起找到了 1 8的因数,那2的倍数你能找出来吗?汇报:2、4、6、8、1 0、1 6、. . .师:为什么找不完?你是怎么找到这些倍数的?( 生:只要用2去乘1、乘2、乘3、乘4、)那么2的倍数最小是几?最大的你能找到吗?

16、2、让学生完成做一做1、2小题:找3和5的倍数。汇报 3的倍数有:3 , 6 , 9 , 1 2师:这样写可以吗?为什么?应该怎么改呢?改写成:3的倍数有:3 , 6 , 9 , 12,你是怎么找的? ( 用3分别乘以1 , 2, 3 ,倍)5的倍数有:5 , 1 0 , 1 5 , 20 , 师:表示一个数的倍数情况,除了用这种文字叙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集合来表示2的倍数 3的倍数 5的倍数师:我们知道个数的因数的个数是有限的,那么个数的倍数个数是怎么样的呢?( 一个数的倍数的个数是无限的,最小的倍数是它本身,没有最大的倍数)三、课堂小结: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这节课我们重点研究了一个什么问题

17、?你有什么收获呢?四、独立作业:完成练习二14题教学反思:第二课时课题:2、5的倍数的特征教学目标:1、掌 握2、5倍数的特征2、理解并掌握奇数和偶数的概念。3、能运用这些特征进行判断。4、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学重点和难点:1、是2、5倍数的数的特征。2、奇数和偶数的概念。教学用具: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提问。 说 出2 0的全部因数。 说 出5个8的倍数。 2 6的最小因数是儿?最大因数是几?最小的倍数是儿?2、按要求在集合圈里填上数。二、 学习新课:( -)2的倍数的特征。1、教师:(练 习2)右边集合圈里的数与左边圈里的数是什么关系?教师:请观察右边圈里的数,它们的个位数有

18、什么特点?(个位上是0, 2, 4, 6, 8o )教师:请再举出几个2的倍数,看看符不符合这个特点?学生随口举例。教师:谁能说一说是2的倍数的数的特征?学生口答后老师板书:个位上是0, 2, 4, 6, 8的数,都是2的倍数。2、口答练习:( 投影片) 请把下面的数按要求填在圈内( 是2的倍数,不是2的倍数)1, 3, 4, 11, 14, 20, 23, 24, 28, 31, 401, 826, 740, 1000, 6431学生口答完后,老师介绍:奇数和偶数的定义板书:上面两个集合圈上补写出“偶 数 ” ,“ 奇数教师:上面两个集合圈里该不该打省略号?为什么?学生讨论后老师说明:在本题

19、所列的有限个数里,奇数、偶数都是有限的,但是自然数是无限的,奇数、偶数也是无限的,所以集合圈里要写上省略号。教师: 奇数、 偶数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你遇到过吗?习惯上称它们为什么数? ( 单数、 双数。 )3、练习:(先分小组小说,再全班统一回答。) 说出5个2的倍数。( 要求:两位数。 ) 说 出3个不是2的倍数的三位数。 说 出1 5 3 5以内的偶数。 50以内的偶数有多少个?奇数有多少个?( -)5的倍数的特征。1、教师先在黑板上画出两个集合圈,然后提出要求:你们能不能用与研究2的倍数的特征的相同方法,找 出5的倍数的特征?学生自己动手填数、观察、讨论。老师巡视过程中选一位同学板书填空。教

20、师:说一说5的倍数的特征?教师:请举儿个多位数验证。教师:再说一说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板书:个位上是。 或者5的数,都是5的倍数。2、练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出50以内5的倍数。 ( 投影片) 下面哪些数是5的倍数?240, 345, 431, 490, 545, 543, 709, 725, 815, 922, 986, 990 1 / 3 )板书:2 / 3 1 / 3D ,第二组图中用括号表示的线段用分数表示分别是多少E ,看图比较, 谁大于谁F ,若没有参照图, 你会怎样比较它们的大小板 书 :2 / 5 1 / 3 3 / 8 1 / 3 2 / 5 1 / 3 3 / 8 3

21、/ 5 2 / 54 . P 9 7 . 1 1习前分析: 想想, 括号里填的这个分母与8和3之间有什么关系板书 V 1 / 8 1 / 7 1 / 6 1 / 5 1 / 4 1 / 3 ,括号里可以填7 , 6 , 5 , 4这四个数字.习后提问: 从这道题中, 你发现了什么述 : 分子相同的分数, 分母小的分数大.5 . P 9 7 . 1 2 因为快车从甲站到乙站要行10小时, 那么快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0;慢车从甲站到乙站要行15小时, 那么慢车每小时行全程的1/15.因此, 相遇时:快 车6小时行了全程的: l /10X 6 (即6个1/10) = 6 /10,慢 车6小时行了全

22、程的: 1/15 X 6 (即6个1/15 ) = 6 /15 .三, 课堂练习1.P 9 7 . 7先要求学生用直线上的点把各分数表示出来.再指导学生比较出各分数的大小, 并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2 ,应用题. 课件2 (1)甲车从东站开往西站要7 小时, 乙车从西站开往东站要8 小时, 甲, 乙两车同时从两地相对开出3 小时, 哪一辆车行的路程长(2)某小学学生在一块地里收棉花, 第一天收了这块地的3/25,第二天收了这块地的3/20,第三天收了这块地的2/25,三天中哪一天收得最多 哪一天收得最少四, 家作P97 .8,9, 102 ,真分数和假分数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总 48(

23、电 42)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真分数, 假分数的意义和特征, 学会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教学重点: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教学难点: 等 于 1 的假分数.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激发兴趣, 引出概念1,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1)观察比较下列每个分数中分子, 分母的大小, 并试着按一定的原则把这些分数分组. 课件11/3 3 /3 3 /4 1/5 5 /6 2 /5 3 /54 /5 5 /5 7 /4 9 /5 10/5 11/5 15 /5 板 述 :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叫做假分数.X请说出3个真分数

24、, 3个假分数. 观 察 比 较 :A ,说一说第二组中的两个分数的意义这样的分数等于多少B ,再请观察第三组的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大小关系, 分数值与1的关系, 你发现有没有规律板书: 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等于或大于L(2 )在下面的线段图匕哪一段上的点表示的是真分数哪一段上的点表示的是假分数 课件2 (3 )揭示课题:由图上可以清楚地看到, 真分数, 假分数实际上是以1为界, 把分数分为了两类.所以这节课我们看上去研究的是分数的分子和分母的大小关系, 而实质却是真分数和假分数.板书课题: 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派 下 面 分 数 中 哪 些 是 真 分 数 哪 些 是 假 分 数 课 件

25、3 1/3 3 /3 5 /3 1/6 6 /6 7 /6 13 /6把上一题中的分数用直线上的点表示出来, 看一看表示真分数的点和表示假分数的点, 分别在直线的哪一段上. 课件4 2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观察下列分数, 它们有没有共同的特点 课件5 3 /3 5 /5 10/5 15 /5提问:A ,这些假分数还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B ,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把它们化成整数这样计算的依据是什么(分子除以分母,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2 )教 学P 9 9 例3 :把3 /3 , 8 /4化成整数.板书:3 /3 = 3 4 * 3 = 1提问:A , 3 + 3表4 什么8 /4 = 8 4 -

26、4 = 2 B , 8 + 4 表示什么C ,说一说怎样把假分数化为整数(3 )练习: 把8 /2 , 9 /3 , 4 /4 , 12 /6化 成 整 数 . 课 件6 二, 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1,说出四个分母是7的真分数.2 ,说 出3个分数值是1的假分数.3 ,说出两个分母是9 ,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4 ,把下面这些分数化为整数. 课件7 2 4 /4 2 5 /5 7 2 /4 5 4 /6 100/2 55 ,判断正误, 并说明理由. 课件8 ( 1 )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2 )假分数的分子比分母大.6 ,分 数a / b中, 当a , b分别是什么数时, 它

27、为真分数 什么数时, 它为假分数三, 全课总结, 抽象概括提问: 怎样将真分数, 假分数, 假分数化整数四, 家作P 1 0 1 . 1 , 2 , 3板书设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及特征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 例: 1 / 2 , 3 / 5 , 1 1 / 1 2 真分数 1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 叫做假分数. 例: 5 / 3 , 8 / 8假分数2 1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总 4 9 ( 电 4 3 )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掌握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并能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重点: 理解和掌握带分数的意义及特征, 能正确

28、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难点: 学会正确地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引入, 做好铺垫.1 , 下面的分数中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课件1 3 / 4 8 / 5 7 / 7 1 1 / 1 8 3 6 / 1 2 5 1 / 1 7 1 9 / 1 4 5 0 / 5 02 , 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 课件2 6 / 6 2 5 / 5 4 5 / 1 5 6 7 / 6 7 6 5 / 1 33 , 下面的假分数哪些能化成整数 哪 些 不 能 课 件 3 1 6 / 4 9 / 2 1 8 / 1 8 2 3 / 7 3 5 / 1 24

29、 ,揭示课题.述 : 通过复习大家知道, 当假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时, 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但当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时, 不能把假分数化成整数. 那么, 这样的假分数又能用什么数来表示它们呢板书课题: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二, 合作交流, 探究新知1 ,教学带分数的概念.( 1 )分析:A , 9 / 2可否看作是8 / 2和1 / 2合 成 的 数8 / 2化成整数是多少 那么, 9 / 2是否可以写成4B . 4中4是 什 么 数1 / 2是什么数C , 2 3 / 7可否看作是2 1 / 7和2 / 7合 成 的 数 呢2 1 / 7化成整数是多少 那么, 2 3 / 7是否可以

30、写 成3D . 3中3是 什 么 数2 / 7是什么数观察讨论: 从上面的分析中, 我们发现: 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 可以用什么数来表示它们归纳: 假分数的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 可以写成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数, 通常叫做带分数. 它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2 ,介绍带分数各部分的名称和读法.板书:4读作: 四又二分之一整数部分分数部分3 , 教学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述 : 用上面实例中的方法化带分数比较麻烦, 下面向同学们介绍一种简便方法.( 1 ) 教 学 P 1 0 0 . 例 4 : 把 6 / 5 , 8 / 3 化成带分数思考: 能不能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31、通过计算来改写呢板 书 : 6 / 5 = 6 + 5 = 1 8 / 3 = 8 4 - 3 - 2派下面的假分数哪些可以化成带分数把它们化成带分数. 课件4 7 / 3 8 / 2 1 5 / 5 9 / 4 1 3 / 1 3 1 1 / 6 3 0 / 1 1( 2 ) 总结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的方法.提问: A , 通过上例的学习谁能说说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板述: 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 用分母去除分子, 得到的商作带分数的整数部分, 余数作带分数分数部分的分子, 分母不变.B , 比较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的方法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 共同点: 都是用分母去除分子

32、. 不同点: 商不同. 种无余数, 可以写成整数; 一种有余数, 可以写成带分数. )三, 巩固练习, 提高能力1 . P 1 0 0 . 做一做2 . P 1 0 1 . 43 , 口答: 3的分数单位是() ,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4 , P 1 0 2 . 65 . P 1 0 2 . 76.P102 . 87,P102 . 9四, 全课总结, 深化概念提问: A,什么是真分数 什么是假分数B,把假分数化成整数和带分数的条件和方法是什么强调: 带分数只是分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五, 家作P102 . 10, 11,思考题板书设计: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当假分数的分

33、子不是分母的倍数的, 可以写成整数2 /9 = 4 和真分数合成的数, 通常叫做带分数.带分数是一部分假分数的另一种书写形式.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总 50( 电 44)教学目标: 使学生学会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的方法, 并能正确地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教学重点: 熟练地进行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教学难点: 能进行知识运用, 培养实践能力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 准备迁移1 ,用分数的意义说明下列分数, 以及每个分数的分母, 分子和分数单位. 课件1 3 / 4 2 / 2 1 / 6 5/ 5 7/ 7 8 / 2 32 ,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

34、数. 课件2 2 个 1 / 3 是() / ( ) 6 个 1 / 6 是() / ()8 个 1 / 8 是() / ( ) 1 4 个 1 / 2 是 () / ()1 8 个 1 / 5 是()分之()1 7 个 1 / 4 是() / ()二, 探究新知, 激发思维1 ,教 学P 1 0 3 . 例5 :把1化成分母分别是2 , 3 , 4, 5,的分数.提问:A ,说说图意是什么你有没有反对的意见板 书 :1 = 2 / 2 = 3 / 3 = 4/ 4= 575= . . .B ,其它整数能不能化成分母是任意非0自然数的假分数呢2 ,教 学P 1 0 3 . 例6 :把2和5分别

35、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 1 )同桌相互说说怎样把2和5化成分母是4的分数.( 2 )集体说说怎样把一个整数化成指定分母的分数( 3 )小结: 把整数( 0除外) 化成假分数, 用指定的分母( 0除 夕 卜 ) 作分母, 用分母和整数( 0除外) 的乘积作分子.X把1 , 2 , 5化成分母是1的假分数.3 ,教 学P 1 0 4 . 例7 :把2化成分母是5的假分数.( 1 )提问:A ,谁能说说假分数是怎样化成带分数的B ,那么, 由此及彼, 怎样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呢( 2 )板 书 :2 = 5X 2 + 4/ 5= 1 4/ 5( 3 )小结: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36、, 把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X P 1 0 4 . 做一做 1 , 2三, 总结反馈, 巩固提高1 ,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的内容是什么2 , P 1 0 5 . 1 , 3四, 家作P 1 0 5 . 2板书设计: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假分数P 1 0 3 . 例5 1 = 2 / 2 = 3 / 3 = 4/ 4= 5/ 5= 把整数( 0除外) 化成假分数, 用指定的分母( 0除外) 作分母, 用分母和整数( 0除外) 的乘积作分子.P 1 0 3 . 例6把2和5分别化成分母是3的假分数.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把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

37、整数, 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练习总51 (电45)教学目标: 使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 能够比较熟练的进行假分数与带分数, 整数的互化.教学重点: 加深理解真分数和假分数的意义.教学难点: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教学课型: 练习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基本练习1,判断下列分数哪些是真, 假, 带 分 数 课 件12/3 8/5 13/24 35/2 23/18 156/72 ,把下面的假分数化成整数或带分数. 课件236/18 12/5 24/4 48/15 64/16 50/293,用分数表示商, 能化成带分数的化成带分数. 课件31516 354-18 27 + 29 132

38、4-354 ,把下面的分数按照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起来. 课件42 7/8 3 26/7 31/7 22/8 25/95,填数. 课件53=( )/8 7=( )/1 6=( )/12=18/()9=( )/8 5=( )/7 4=4/( )=24/()6,把下面的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课件62 4 8 7 12二, 综合练习1 .P105 . 42 , P105 . 5 弄清楚01;12;23都被平均分成了四份.3 . P 1 0 6 . 8( 1 )提问: 题中是要把什么数化成什么数( 2 )板述: 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分数部分是假分数的带分数, 必须从整数中或原带分数的整数部分拿出1来进行改写

39、.4, P 1 0 6 . 1 1提问: 依题目要求, 想想首先应确定哪个分数 为什么三, 全课总结, 深化认识今天我们学了什么知识对于分数的知识你还想掌握些什么四, 家作P 1 0 6 . 6 , 7, 9 , 1 0板书设计:整数, 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互化练习把整数或带分数化成分数部分是假分数的带分数, 必须从整数中或原带分数的整数部分 拿 出1来进行改写.3 ,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 总52 (电46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 并会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不同分母的分数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2 ,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渗透 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

40、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的基本的性质,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的基本的性质.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 准 备 迁 移 课 件 11, 120 + 30的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扩大3倍, 商是多少被除数和除数都缩小10倍呢2 ,比较下列每组数的大小.3/4( )3/5 15/20( )4/203,把下面的分数改写成两个数相除的形式.2/3=( )4 -( ) 5/8=( ) 4 - ( )二, 探索新知, 发展智能1,学生操作: 将手中的纸圆片平均分成若干份.2 ,反馈.(1)提问: A,若要求剪下其中的一半,

41、 想想剪下的份数各自占圆的几分之几B,虽然每个同学所剪的份数不同, 但它们之间大小关系怎样板书:1/2=2/4=3/6C,观察一下: 这些分数的分子, 分母变化有什么规律(2)引导学生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并与前面的猜想相回应.(3)小结: 这里的“ 相同的数” , 是不是任何数都可以呢( 零除外)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3,分数的基本性质与商不变的性质的比较.提问: 在除法里有商不变的性质, 在分数里有分数的基本性质. 想一想: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以及整数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 你能说明分数的基本性质吗4,巩固认识.P109 . 1

42、(2)说数接龙.5/6=5+5/().三, 运用延伸, 深化概念1,要求大小不变. 课件21/3=( )/6 10/15=( )/6 1/4=5/()2 ,下面分数中哪两个分数相等 课件33/4 21/32 15/20 1/5 4/20习后提问:A,依据是什么B , 3/4和1/5 N那个大 你是怎么比较出来的C,那么, 从中你又有什么新发现 你的新发现是什么四, 全课总结提问:A,这节课你学习了什么B ,运用分数的性质, 你能做什么C,本节课你还有哪些疑问你还想从哪些方面去探索分数的知识呢五, 家作P109 . 3, 5, 6板书设计:分数的基本性质1/2=2/4=3/6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

43、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基本性质 的 应 用 总53(电47)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分数的基本性质, 能正确地应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 或分子) 做分母( 或分子) ,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重点: 应用分数基本性质, 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 或分子) 做分母( 或分子) , 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教学难点: 能正确应用分数基本性质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迁移类推, 导入新课1, 口答: 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2 ,在下面的括号内填上适当的数. 课件13/4=( )/8 1/2=( )/10 6/(

44、 )=2/72/3=( )/18=16/24 12/24=( ) / ( )二, 探求新知, 提高能力教 学 P 1 0 8 . 例 2 :把 2/ 3 和 1 0 / 24 化成分母是1 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提问: A , 怎样使2/ 3 的分母变成1 2B ,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要使分数2/ 3 的大小不变, 分子应怎样变化板书:2/ 3 = 2X 4 / 3 X 4 = 8 / 1 2C,怎 样 使 1 0 / 24 的分母变成1 2D , 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 要使分数1 0 / 24 的大小不变, 分子应怎样变化板书:1 0 / 24 = 1 0 4 - 2 / 2 4 4 -

45、2 = 5 / 1 2补充例题:把 2和 3 / 7, 5 / 8化成分母是它们的最小公倍数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分析:A , 想想, 它们的最小公倍数是儿B, 2是个整数, 怎样化成分数呢 以多少做分母, 分子又是多少呢X P 1 0 8 . 做一做 1 , 2三, 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1 , P 1 0 9 . 22 . P 1 0 9 . 43 . P 1 1 0 . 1 0提问: 这道题是在什么情况下份数的大小发生变化这个变化有没有规律呢述 : 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 分子扩大( 或缩小) 若干倍, 分数大小也扩大( 或缩小) 相同的倍数; 如果分子不变, 分母扩大( 或缩小) 若干倍, 分

46、数大小反而缩小( 或反而扩大) 相同的倍数. 即: 一个分数的分母不变, 分子乘以3 , 这个分数就扩大3 倍 ; 如果分子不变, 分母除 以 5 , 这个分数就扩大5倍.2 . P 1 1 0 . 1 1 要根据分数和除法关系, 把分数的基本性质和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联系起来思考,进行填空.3, P110 . 思考题 先 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 倒 入7升水桶中; 再 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 倒满已装入5升 的7升水桶, 这 时5升水桶里剩下3升水; 将7升水桶中的水倒掉, 把5升水桶中的3升水倒入7升水桶中; 再 用5升水桶量出5升水, 倒满已装3升 的7升水桶, 剩下的就是1升水.四, 家

47、作P110 . 7, 8, 94 ,约分和通分约 分 的 意 义 及 方 法 总54(电48)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约分和最简分数的意义, 掌握约分的方法, 能够正确地进行约分 ; 培养学生综合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 ,渗透恒等变换思想.教学重点: 最简分数的概念.教学难点: 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创设情景, 温故引新1, 口 答 . 课 件13 / 4 = 9 / ( ) = ( ) / 2 0 8/ 2 4 = ( ) / 6= 1 / ( )5 0 / 1 2 5 = ( ) / 2 5 = 2 / ( ) 1 8/ 60

48、 = 9 / ( ) = ( ) / 1 0问答: 请说出填写上上面各数的依据是什么2 ,什么是互质数怎样求最大公约数3 ,说出能被2 , 3 , 5整除的数的特征.二, 激发兴趣, 引出概念教学最简分数的意义.( D提问:A ,有 个 分 数1 8/ 2 4 ,你能不能找到与它大小相等, 而分子分母又比它的分子分 母 小 的 分 数 课 件2 ( 2 )分组交流: 说说你是怎样找到的你的依据是什么找到3 / 4以后为什么不继续找了板书:1 8/ 2 4 = ( 1 84 - 6) X ( 2 4 4 - 6) = 3 / 4述 : 像3 / 4这样的分数就叫做最简分数.B,分析观察3 / 4

49、 ,想想, 什么叫做最简分数呢X P 1 1 2 . 做一做( 上)派 请各举5个最简分数.2 ,教学约分的意义与方法.板书: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 但分子, 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 ( 通常是把一个分数约分成最简分数. )( 1 )教 学P 1 1 2 . 例2 :把1 2 / 3 0约分提问:A ,想一想, 怎样把这个分数进行约分( 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 1除外) 去除分数的分子和分母)B,约分时需要运用到什么知识板书:派 先找出8/24的分子分母的公约数, 再 约 分 . 想 想8/24用什么数去除可以使它更快地 化 成 最 简 分 数 课 件3X 把12/30约分.C,

50、要使约分过程比较简便, 应该怎样做( 直接用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约数去除则比较简便. )板 书 :12/30=(12 + 6)/(3066)=2/5派P112 .做一做( 下)三, 巩 固练习, 提高能力1.P113 . 12 ,找出最简分数. 课件42/3 6/8 9/12 5/6 5/18 21/28 34/513,P113 . 3四, 课堂小结, 抽象概括今天我们学习了 fl么知识谁能概括五,家作P113 . 2,4板书设计:约分的意义及方法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 但分子, 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P112 . 例2把12/30约分12/30=(124-6)/(30 4-6)=2

51、/5约分及巩固练习 总55(电49)教学目标: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约分的方法, 培养学生在计算和解题中将得到的分数能约分的约分. 养成自觉进行约分的习惯.教学重点: 约分的方法.教学难点: 约分的方法和正确的书写格式.教学课型: 练习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基本训练判断下面各数哪些是最简分数是的请化成最简分数. 课件115/20 16/9 7/15 32/40 11/121 39/65 5/3问答: 请说一说什么是最简分数判断. 课件2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最简分数, 叫做约分.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的但分子, 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下面各分数变化后, 能 说 是 约 分

52、吗 课 件312/16 3/4 4/8 2/4 2/3 6/9 15/12 5/4二, 指导练习把下面各数约分. 课件3 3 2 / 4 0 3 4 / 5 7 2 2 5 / 5 0 0 4 5 / 1 5 0强调: 约分时通常要配合数的整除特征进行, 一般要约到最简分数为止.2 . P 1 1 3 . 6 审题, 弄清在直线上用同个点表示的分数, 应该是同样大的分数. 若把题中的五个分数都化成最简分数, 则可直接看出哪些分数样大了.3 . P 1 1 4 . 74 . P 1 1 4 . 1 2 这是一道逆思考题. 要求原来的分数, 就 是 把5 / 6的分子, 分母同乘以2 X 2 X

53、3即 :5 / 6 = 5 X 2 X 2 X 3 / 6 X 2 X 2 X 3 = 6 0 / 7 25 ,P 1 1 4 . 1 3订正4 / 1 4 = 2 / 7 1 8 / 2 4 = 3 / 4 1 0 / 2 5 = 2 / 5 1 3 / 3 9 = 1 / 3 3 0 / 5 0 = 3 / 52 / 7 1 / 3 2 / 5 3 / 5 3 / 44 / 1 4 1 3 / 3 9 1 0 / 2 5 3 0 / 5 0 1 8 / 2 4三, 家作P 1 1 4 . 8 ,9 ,1 0 ,1 1板书设计:约分及巩固练习约分时通常要配合数的整除特征进行, 一般要约到最简

54、分数为止.P 1 1 4 . 1 3订正4 / 1 4 = 2 / 7 1 8 / 2 4 = 3 / 4 1 0 / 2 5 = 2 / 5 1 3 / 3 9 = 1 / 3 3 0 / 5 0 = 3 / 52 / 7 1 / 3 2 / 5 3 / 5 3 / 44 / 1 4 1 3 / 3 9 1 0 / 2 5 3 0 / 5 0 1 8 / 2 4通 分 的 意 义 及 方 法 总 5 6 ( 电 5 0 )教学目标: 理解通分的意义, 掌握通分的方法, 能比较熟练地进行通分; 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学重点: 通分的一般方法.教学难点: 确定公分母的方法.

55、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习旧引新, 揭示矛盾1 ,求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并说出是用什么方法求的课件1 8和 9 9和 2 7 5和 6 6和 8 1 2 和 1 8 1 0 和 1 52 , 口答. 课件2 3 / 4 = ( ) / 8 3 / 4 = 9 / ( ) 3 / 4 = ( ) / 2 4 3 / 4 = ( ) / 2 03 ,把 1 / 3 和 1 / 5 化成分母都是1 5 的分数. 课件3 习后提问: A ,说一说该题中计算的依据是什么B ,分 母 1 5 与原分母3和 5是什么关系C ,由异分母分数到同分母分数, 这个转化过程是依据什么来实

56、现的4 ,揭示课题: 通分二, 探究新知, 激发思维认识公分母和通分的意义.(1)教 学P115 . 例3 :比 较3/4和5 /6的大小 提问:A , 3/4和5/6能直接比它们的大小吗 想想用什么办法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TB ,想一想: ” 相同的分母” 与4利6有什么关系试一试把它们化为同分母分数.观察学生的儿个算式, 有没有达到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的目的. 反 馈 讨 论 : 对比一下, 相同分母 选哪个数比较好为什么 小 结 : 我们在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时, 首先选定的 相同分母 我们称为公分母. 一般我们选已知分数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它们的公分母.板述: 把异分母分

57、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叫通分.(2)我们从下面的图中看一看, 通分前后的两个分数, 什么发生变化了什么没有发生变化 课 件4( 通分并没有改变分数的大小, 把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使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了, 这样就可以比较它们的大小了)2 ,教学通分的方法.(1)教 学P116 . 例4 :把下面每组数的两个分数通分.2/3 和 5/7 1/6 和 7/12讨论:A,想想: 要把这两组分数分别通分, 第一步要做什么第二步做什么B ,说说公分母21是怎样确定的 公 分 母12是怎样确定的C,能说一说通分的般方法吗板书: 通分的一般方法是: 先求出原来几个分

58、母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派把下面两组分数通分. 课件59/10 和 8/15 3/8 和 5/12D,请再说一说通分过程分几步每步做什么派 口 答 填 空 . 课 件5三, 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1,说出下面每组分数的公分母. 课件71/4 和 2/3 2/3 和 5/6 3/8 和 5/6 5/12 和 5/482 .P117 . 13 .P117 . 3四, 课堂小结, 抽象概括什么叫通分通分的一般方法五, 家作P117 . 2,4板书设计:通分的意义及方法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叫通分.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 总57(

59、电51)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的方法, 并能正确地进行通分和解决有关的问题.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把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的方法.教学难点: 使学生能解决与通分相联系的有关问题.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复习铺垫, 准备迁移1. P117 . 52, 口答: 求下列各组数的最小公倍数 课件12, 3 和 6 2, 3 和 5 4, 6 和 12 5, 15 和 104, 8 和 12 3, 12 和 24 3, 6 和 9 7, 14 和 283,把下列各组数通分. 课件24/5 和 2/3 5/7 和 5/21 7/21 和 3/8二, 自

60、主探究, 提高能力揭示课题: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自学PH6 . 例5 :把2/3, 1/4和3/8通分.(1)思考:A,要将三个分数进行通分, 必须先求出什么B,怎样将这几个分数通分呢(2)反馈并小结.板书: ;3, 4 和 8=242/3=2X8/3X8=16/24 1/4=1 X6/4X6=6/24 3/8=3X3/8X3=9/24板述: 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 必须先求出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用它作公分母, 一次进行通分.派把下面每组分数通分. 课件3 2 / 3 , 3 / 4 和 3 / 5 4 / 7, 9 / 1 4 和 1 5 / 2 8 1 1 / 1 2 ,

61、1 5 / 1 6 和 1 9 / 2 42 , 运用通分解决有关问题.( 1 ) 先通分, 再 把 9 / 1 0 , 1 7/ 2 0 和 1 3 / 1 5 这组分数从小到大排列起来. 课件4 1 0 , 2 0 和 1 5 = 6 09 / 1 0 = 5 4 / 6 0 1 7/ 2 0 = 5 1 / 6 0 1 3 / 1 5 = 5 2 / 6 05 1 / 6 0 5 2 / 6 0 5 4 / 6 01 7/ 2 0 5 / 1 1( 2 ) 利用折半法进行大小比较.3 . 5个 1 / 7正好是一半( 1 / 2 ) , 4 / 7比一半大;5 . 5 个 1 / 1 1

62、 也是一半( 1 / 2 ) , : . 5 1 比一半小;/ . 4 / 7 5 / 1 14 . P 1 1 8 . 1 2 解答此题要综合应用分数大小的比较和分数基本性质这两方面知识. 要在1 / 6 和 1 / 5之间找出一个分数, 其方法有一一通分法. 6 , 5 = 3 0 1 / 6 = 5 / 3 0 1 / 5 = 6 / 3 0由于通分后两个分数的分子相差1 , 仍不能找到一个比5 / 3 0 大 比 6 / 3 0 小的分数. 则可将这两个分数再扩大2 倍, 得 1 0 / 6 0 , 1 2 / 6 0 , 这时可以找出一个比1 0 / 6 0 大 比 1 2 / 6

63、0 小的分数 是 1 1 / 6 0 T.如果还要再找两个这样的分数, 则再次将两个分数扩大倍数.四, 家作P118 . 6, 8, 9, 10板书设计: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P116 . 例 5 :把 2/3, 1/4 和 3/8 通分.V 3, 4 和 8 =242/3=2X8/3X8=16/24 1/4=1 X6/4X6=6/24 3/8=3X3/8X3=9/24三个或三个以上的分数通分, 必须先求出这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用它作公分母, 一次进行通分.通分时遇到有带分数的, 可以只把分数部分通分, 整数不变, 但通分的过程中和通分的结果中, 不能丢掉整数部分.分 数 和 小 数 的

64、 互 化 总58(电52)教学目标: 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掌握小数化分数, 十进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与分母是10, 100, 1000的分数互化的方法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小数化分数后, 能约分的要约分, 分数化小数后, 小数位数不足的要用“0”补足.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习旧引新, 揭示矛盾说出下列分数的分数单位和有几个这样的分数单位. 课件19/10 3/100 1 425/1000填空. 课件20 .9 里面有9 个()分之一, 它表示()分之().0 .0 7 里 面 有 7 个 () 分之一, 它表

65、示() 分之() .0.0 1 3 里 面 有 13个 () 分之一, 它表示() 分之() .4 .2 7 表示() 又 () 分之() .3 ,揭示课题: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二, 指导自学, 认识矛盾自学课文P 1 1 9120 . 例 6 例 7 课件3( 1) 思考: A,为什么说小数实际上是分母是10, 100, 1000的分数的另一种表示形式B,怎样将小数化成分数C ,带小数化分数时, 其整数部分怎么处理D,应用什么知识可以将分母是10, 100, 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E ,如何将分母是10, 100, 1000的分数化成小数( 2) 反馈.P119 . 做一做习后提问: 谁能说说

66、小数化分数的方法板述: 小数化分数, 原来有几位小数, 就 在 1 后面写几个0 作分母, 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化成分数后, 能约分的要约分.把下列分数化成小数. 课件43/10 5/100 1 3习后提问: A,观察这几个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点B怎样将分母是10, 100, 1000的分数( 即十进分数) 化成小数呢板述: 分数化小数, 可直接去掉分母, 看分母中1 后面有几个零, 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三, 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1 .P122 . 12 .P122 . 3四, 家作P122 . 2,4, 6板书设计: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小数化分数, 原来有几位

67、小数, 就 在 1 后面写几个0 作分母, 把原来的小数去掉小数点作分子; 化成分数后, 能约分的要约分.分数化小数, 可直接去掉分母, 看分母中1后面有几个零, 就在分子中从最后一位起向左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一 般 的 分 数 化 小 数 总 59( 电 53)教学目标: 使学生掌握一般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 会用四舍五入罚按要求保留小数位数.教学重点: 使学生掌握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学会把- - 般的分数化小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掌握一般分数化成有限小数的规律.教学课型: 新授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铺垫复习, 导入新知1 ,把下面各数分解质因数. 课件1 4 2 5 4 0

68、9 1 4把下面的分数化成小数. 课件2 1 3把下列小数化成分数. 课件3 0 . 2 5 0 . 6 0 . 0 3 0 . 3 2 8 0 . 0 1 23 ,揭示课题: 一般分数化小数二, 合作交流, 发展智能自学P 1 2 0 . 例8 : 把3 / 4 , 7 / 2 5 , 9 / 4 0 , 2 / 9 , 5 / 1 4化成小数. (除不尽的保留三位小数)1 ,思考:A ,将分数化成小数, 是根据什么来进行的B ,遇到除不尽的情况时, 该怎么办板书:3 / 4 = 3 + 4 = 0 . 7 5 7 / 2 5 = 7 4 - 2 5 = 0 . 2 8 9 / 4 0 =

69、9 4 - 4 0 = 0 . 2 2 52 / 9 = 2 + 9 - 0 . 2 2 2 5 / 1 4 = 5 + 1 4 0 . 3 5 72 ,小结 : 分母不是1 0 , 1 0 0 , 1 0 0 0 ,的分数化小数, 要用分母去除分子; 除不尽的, 可以根据需要按四舍五入法保留几位小数.C ,再观察例8中每个分数所化成的小数, 是什么样的小数D ,再看看每个分数的分母与这个分数所化成的小数有什么联系板述:4 = 2 X 2 2 5 = 5 X 5 4 0 = 2 X 2 X 2 X 5只含有2 和 5 的质因数14=2X7 9=3X3含 有 2 和 5 以外的质因数E ,由此你

70、发现分母是什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吗3 ,小结: 一个最简分数, 如果分母中除了 2 和 5 以外, 不含有其他的质因数, 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如果分母中含有2 和 5 以外的质因数, 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X P121 . 做 -做三, 巩固练习, 加深理解1 .P122 . 62 .P122 . 73 .P122 . 94 .P123 . 115 ,P123 . 13 1/7=0.142857 2/11=0.2854714 4/33=0.12四, 家作1 .P122 . 82 .P123 . 10, 125 ,整理和复习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总 60( 电 54)教学目标:

71、 熟悉分数的意义, 正确地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 熟练地进行假分数与整数, 带分数的互化; 进一步熟悉分数的基本性质, 正确地进行约分和通分.教学重点: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学课型: 复习课教学过程:, 揭示课题: 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二, 整理知识, 形成网络1,复习分数的意义提问:A,本单元我们学习了哪些知识 那么, 什么叫做分数呢 这里的单位1”表示什么B ,真分数, 假分数有什么区别 假分数与带分数之间有什么联系真分数一 一 分子 分母的分数假分数一 一 分子分母的分数整 数 带 分 数 一 一 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X P124 . 22 ,复习整数, 假分数,

72、带分数的互化(1)提问: 怎样进行整数, 假分数, 带分数的互化(2)小结: 把假分数化成整数或者带分数, 要用分母去除分子. 能整除的, 所得的商就是整数; 不能整除的, 商就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 余数就是分数部分的分子, 分母不变.整数( 零除外) 可以化成分母是任意自然数的假分数户. 把整数化成假分数, 用指定的分母作分母, 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 用原来的分母作分母, 用分母和整数的乘积再加上原来的分子作分子.X P124 . 43 ,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DP124 . 6讨论: A,约分的意义和依据是什么B,约分时应注意什么板书: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

73、但分子, 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2)P124 . 7讨论: A,通分的意义和依据各是什么B,通分时应注意什么板书: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叫通分.(3)提问: 刚才在练习约分和通分时, 大家都说到了进行约分和通分的依据是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 那么谁来说说什么是分数的基本性质板书: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 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X P124 . 5三, 巩固练习, 强化提高1,P124 . 12.P124 . 3 : 从两种思路解答:( 1)根据分数的意义解: 求洗衣机的台数是录音机台数的几分之几, 也就是求160台是250台的

74、几分之几. 把250台看作一个整体, 平均分成250份, 每 份1台,160台就是整体的 160/250=16/25;( 2)根据除法的意义解: 求洗衣机的台数是录音机的几分之几, 是以录音机的台数位标准, 可以用除法计算, 所以:160 + 250=160/250=16/25.3.P125 . 3 : 把低级单位的名数变换成高级单位的名数, 用进率去除, 然后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把结果写成分数形式. 注意能约分的要约分, 能化成带分数的要化成带分数.三, 课堂小结, 抽象概括通过今天的复习, 你对分数的意义以及性质是否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还有哪些疑惑之处吗四, 家作1.P125 . 1,

75、 2 .(做书上)2,P125 . 4, 5, 6板书设计: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真分数一 一 分子( 分母的分数假分数-分子分母的分数整 数 带 分 数 一一 整数和真分数合成的分子是分母的倍数的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 但分子, 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 叫做约分.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 叫通分.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 , 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数的意义及性质综合练习总61(电55)教学目标: 使学生能熟练地依据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 从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

76、力.教学课型: 复习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基础训练把下列各数约分. 课件1120/80 18/24 30/45 17/34 69/15628/35 22/77 135/105 180/150把下列各组分数通分. 课件258/12 和 11/24 5/6 和 2/9 1 , 1 和 1二, 复习指导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提问: 怎样比较异分母分数的大小X P123 . 102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板书:被 除 数 + 除 数 = 被除数/ 除数a4-b=a/b (bKO)在整数除法中, 除数不能是零. 在分数中分母也不能是零.X P126 . 73,综合练习.(DP126 . 8(2)P1

77、26 .9:提醒学生注意两个问题的区别:第一: 求平均节约用水几分之几吨, 是要把2吨水等分成7份, 求一份是多少,2 + 7 ,因为求的是用水吨数, 所以得到的结果要注单位名称 吨” ;第二: 求平均节约用水几分之儿吨, 是要把2吨看作单位1”,求一份是整体的儿分之几,17,得到的分数不注明单位名称.(3)P126 . 10(4)P126 . 11订正:1千克=1000克蛋白质:400/1000=2/5淀 粉 :290/1000=29/100脂 肪:200/1000=1/5(5)P126 . 12 : 将1/4和1/5分别扩大倍数, 得:10/40和8/40,中间可插入9/40;同方法: 将

78、4/5和7/10分别扩大倍数, 得16/20和14/20,中间可 插 入15/20.(6)P126 .8思 考 题 课 件3推想: 在所求的三个大小相等的分数中, 必定有两个是由第三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同乘以或除以一个数而得到的. 由于题中给出的数字是19 ,且每个数字只许用一次, 所以,在所求的分数的分母或分子中,5应在时位上, 如果5在个位, 就不可能约分, 而先从分母( 或分子) 是五十几或一百五十几的几个分数去考虑, 可以比较容易地找到答案. 另外,用9个数字组成的3个分数, 一般约成最简分数都是比较简单的, 因此可以从能约简为1/ 2的分数试起;先找出在分母是五十几或一百五十儿的分数中

79、, 分数值位1/ 2 ,且分子, 分母中没有相同数字的分数. 即有:2 7 / 5 4 2 8 / 5 6 2 9 / 5 8 7 6 / 15 2 7 8 / 15 6 7 9 / 15 8然后用它们逐个来试, 探索所剩下的儿个数字能否再组成两个与它等值的分数.答案有:2 7 / 5 4 = 9 / 18 = 3 / 6 2 9 / 5 8 = 7 / 14 = 3 / 6 7 9 / 15 8 = 2 / 4 = 3 / 68 / 5 6 = 7 / 4 9 = 3 / 2 1 9 / 8 1= 6 / 5 4 = 3 / 2 7三, 家作向家长或通过网站查询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结构与含义.板

80、书设计:分数的意义及性质综合练习被 除 数 + 除 数 = 被除数/ 除数a-rb-a/b ( b W O )数字与编码 总6 2 (电5 6 )教学目标: 通过亲身参加社会调查, 使学生了解身份证编码的结构与含义. 学会给班级,校级的同学编学号. 从而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和观察比较的能力以及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邮政编码, 体会编码编排的特点, 学会编码.教学难点: 怎样科学合理地编码.教学课型: 活动课教具准备: 课件教学过程:一, 铺设引趣, 揭 示 课 题 课 件11,播放学生在生活中经常可以见到的文字, 如数字校园, 数字影院等; 数字编码, 如车牌号码,

81、 火车编码, 邮政编码等.2 ,板书课题: 数字与编码二, 合作交流, 操作探究1, 了解身份证号码中包含的信息.提问:A,昨天, 老师布置大家回家想办法了解有关身份证的一些信息, 现在谁能告诉大家, 你收获到了哪些信息( 身份证上的编码包含了所属的省市区, 出生日期, 性别)B ,身份证中的每一种信息分别是由哪几位数字所表示的呢2,学习编排个人身份证.(1)请利用身份证生成工具为自己生成一个身份证号码.(2)体会身份证的特点.观察全班同学的身份证中有没有重复的号码, 为什么设问: 如果是挛生兄弟身份证号码会不会是一样的怎样区别( 最后一位数字” 个人信息码” 可以区分)观察前几年的身份证号码

82、是几位数现在的身份证号码是几位数为什么要增加数字( 为了身份证号码编排更唯一性, 科学性和合理性)3 ,拓展思维.提问: 同学们, 你们除了了解到了身份证的号码编排奥秘外, 还知道哪些行业编码的编排方法4,实践应用一一学习编制班级学号表. 课件2 1 ,( 分组进行)注意事项: ( 1 )要求已经具备的学号不改变;( 2 )要按照所在班级顺次编排;( 3 )要分男生, 女生编排;( 4)要按入学时的年份进行编排.例 :蔡璐依同学:女2 0 0 0 , 9入学,学 号 为1号蔡璐依:2 0 0 0 0 3 0 2 0 0 1( 2 0 0 0 )表 示 入 学 年 份( 0 3 )表示所在班级(

83、 0 2 )表 示 女 生( 0 0 1 )表示学号陈飞圣同学:男2 0 0 0 , 9入学,学号为6号陈飞圣: 2 0 0 0 0 3 0 1 0 0 6 ( 0 1 )表示男生2 ,反馈.交流各组的编码含义与结构.设想: 你认为这个班级学号表还可增加哪些内容哪些地方改进后会更明确, 更合适, 更便于学籍的管理三, 布置作业, 巩固提高通过今天的学习, 大家对数字与编码有了初浅的认识, 数字与编码是我们应用数学的具体体现, 学会编码不仅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益处, 而且能培养我们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的思维品质. 建议大家再次利用互联网上的 区位码在线查询 , ” 邮政编码在线查询”等相关编码信息

84、, 更深入地了解了编码实用价值.通分的一般方法是: 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然后把各分数分别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P115 . 例3 :比 较3/4和5 /6的大小V 3/4=3X3/4X3=9/125/6=5X2/6X2=10/129/1210/123/45/6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板书: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 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 叫做分数第 五 单 元 分 数 的 加 法 和 减 法 新知识点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数的加法和减法4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教学要求1 .理解分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分

85、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出结果。2 .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仍然适用,并会运用这些运算定律进行一些分数加法的简便运算,进一步提高简算能力。3 .体会分数加、减法运算在生活、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教学建议】1 .加强直观,凸显过程,培养数感。学习分数加、减法的关键是让学生理解“ 只有相同单位的数才可直接相加、减 ”的算理 。为了帮助学生理解,在教学过程中,一方面应注意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方法,加强直观认识,借助直观图的演示或学具操作,建立表象,理解算理;另一方面要为学生创设参与、探索、概括计算法则的空间,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猜想、验证的过程 ,鼓励学生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

86、,揭示算理,概括法则,培养数感。2 .加强对比,沟通联系,促进迁移。本单元中教材从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到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法则推导,从整数和小数加、减法的意义,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到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加减混合运算顺序直至加、减法运算定律和性质的推广,无一不体现着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这种内在联系,注意对比和沟通,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感悟新旧知识之间的共同点,让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学习新知,这样不仅省时. 、突出重点,还培养了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迁移、类推能力。重视口算,强化关键,培养能力。本单元中,分数加、减法中的分子、分母一般都不大,很多计算题可以直接口

87、算出来,因此在计算正确的基础上,提倡能口算的尽量口算,以便提高学生的计算熟练程度和口算能力。除重视口算训练外,还应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抓住分数加、减法的重点、难点和关键进行练习。当学生计算熟练后,要注意指导学生的计算法则,适当省略式题计算的思考步骤,简缩思维过程,培养求简思维。同时根据计算式题的具体特点,鼓励学生选择灵活的算法或进行简便运算,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及思维的灵活性。4 .认真审题,自觉检查,培养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老师要重点关注学生审题能力的培养,要引导学生整体感知算式的特点,确定题目的运算顺序。教学中还应重视教给学生险验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检验习惯。 课时安排1 .同分母分数的加、

88、减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课时2 .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课时3 .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89、. . . . . . . . . .2 课时4 .第五单元实力评价.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课时1、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 一)教材第104 - 106的内容及第1 0 8 页练习二H 一的第1、2 题。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同分母分数相加减的算理,掌握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2 . 培养学生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能力。提高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90、3 .培养学生规范书写和仔细计算的良好习惯。三重点难点理解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算理和计算方法。四 教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 一)导入(1 )总的分数单位是(),它 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2 )()个 / 是35里 有 ()个古。(3 ) 3个V是(),微是4个 ()。2 .谈话:我们在三年级已经学习过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研究这个知识。( - )教学实施1 .出示例1。提问:观察图,你都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 把张饼平均分成8份,爸爸吃了* 张饼,妈妈吃了上张饼,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提问:要求爸爸和妈妈共吃了多少张饼,怎样列式?为什么?学生思考并口答

91、:i + j ,表示把两个分数合并起来,所以用加法计算。提问:你能算出结果吗?怎样想的?学生可以这样思考:七是1个上,? 是3个上 合起来也就是提问:+ + 的 和 是 为 什 么 分 母 没 变 ,分子是怎样得到”的?( 因为吉和高的分母相同,也就是它们的分数单位相同,所以可以直接用两个分子相加,分母不变。)提问:你会写出计算过程吗?板 书 :1 + 8=8=2利用多媒体课件演示上面的计算过程:观 察 图 可 以看出结果是也就是白。注意:计算结果,能约分的要约成最简分数。2 .提问:通过解答上题,想- - 想分数加法的含义是什么?怎样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小结:分数加法的含义与整数加法相同,都

92、是表示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在计算同分母分数加法时,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3 .出示例2。请学生看题,试列式并计算。请学生汇报计算过程:7 - 4 = = 4 = 2提问:为什么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吗?因为这道题中已知两个数的和是总, 其 中 一 个 数 是 , 求另一个数是多少, 所以用减法计算。分数减法的含义与整数减法相同。)提问:计算过程中,为什么分母不变?你能说一说同分母分数减法的计算方法吗?4 . 小 结 :观察例1和例2有什么共同点?同分母分数加、减法怎样计算?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5 .完成教材第1 0 5页 的 “ 做- 做”和

93、 第1 0 7页 的 “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6 .完成教材第1 0 9页练习二十一的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选择2、3个题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并让学生说一说应注意什么。7 .完成教材第1 0 9页练习二H 一 的第2题。其 中 ( )一eb ”、 “ . _ 4 _ + _ 1 - 二 二 _ 5 _ + _ 2 _ = 5 + 7 = _1 _2_ 二 4八 3 15 15 15 15 15 15 15 15 5方八法但一一. .J _ + _ L = _ L = 4 L Z = 这 = 41515 15 1 5 15 5引导全班学生观察对比这两种方法,并作出评价: “ 你喜

94、欢哪一种方法?为什么?学生交流,达成共识:用三个分数直接相加比较简便。( 3 )出示问题:其他节目占每天播出时间的几分之几?学生思考列式:说一说为什么这样列式?板书:1- 誉一米请学生试着计算。老师提问: “ 1 ”应化为分母是几的分数?为什么?请学生将计算7过仕程仅板 只演 出 来 . 1 - 2 - 盘3-2 -基= J . X 2T 2 = _LLLI 小 .1 15 15 15 15 15 15 15提问:如果将看换成会 , 请你算出结果。学生计算:1 - 青白卡嗝提问:合是多少?你能解释吗?小结: 分子是0 , 根据分数与除法关系, 用除以任何整数都得0 , 所以, 凡是分子是0 的

95、分数都等于0 。2 .完成教材第1 0 7 页 的 “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请学生说出计算过程。3 .完成教材第1 0 9 页练习二H 一的 第 5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4 .完成教材第1 0 9 页练习二H 一的 第 6题。学生独立列式计算,集体订正。5 .完成教材第1 0 9 页练习二 一的 第 7题。学生先自己填空,交流方法,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答。6 .完成教材第1 0 9 页练习二H 一的第8题。根据学生课前的调查进行解答。并对学生进行合理安排时间,高效应用时间的教育(R)思维训练先计算,再把计算结果化成分母是2 的假分数,你发现了什么?1+2+3+4

96、+ 24-3.4-1 + 1 =( 五)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同分母分数连加、连减的计算方法。注意在计算分数连加、连减时,用几个分数直接相加或相减比较简便。另外,如果被减数是“ 1 ”时,将被减数化成与减数分母相同的假分数再计算,当分子出现0时,这个分数就等于0。2. 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第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 材 第110 - 112页的内容及第113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 4题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经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认识将旧知识转换成新知识是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2 . 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和验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和验算。3

97、 .通过学习回收有用垃圾的计算,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三重点难点掌握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一般计算方法。四 教 具 准 备多媒体课件。五 教 学 过 程(-)谈话导入两周前,老师布置了一项调查、收集资料的作业:调查自己生活的社区主要有哪些生活垃圾?每种垃圾大约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哪些垃圾可以作为有用资源回收?同学们可以以生活的社区为单位分组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整理在下表中:生活垃圾种类占生活垃圾的几分之几可回收的垃圾(-)教学实施1 . 交流调查情况,并提出问题。请学生将课前调查的情况进行交流,触发联想,让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学融人环境教育中。然后老师把某个小组调查整理好的一份统计表用投影仪

98、显示出来。如下表:生活垃圾种类纸张食品残渣废金属危险垃圾占生活垃圾的3313几分之几10T oT20可回收的垃圾纸张、 废金属老师:我们知道纸张和废金属是垃圾回收的主要对象,它们在生活垃圾中共占儿分之几呢?请学生列出算式:宗+ 十=2 .探 讨 “ 当+!”的算法。( 1)尝 试 计 算 ” . 十 丫。老师巡视,然后将学生中的几种不同算法列举在黑板上。 J - + 1 = -1 2 J0 = 22=1110 4 40 40 40 20 A + 1 = A + J _ = 1 L10 1 4 20 1 20 203 -L 1 - 3+i - 4 - 210 1 4 10+4 14 7( 2 )

99、集体评价。让学生分别对上述三种计算方法进行评价。达成共识:第一种算法正确,但不简便。将徐和高通分时,没 有 找1 0和4的最小公倍数,而是找它们的公倍数,所以计算时数据较大,结果还要约分。第二种算法既正确又简便,先 找1 0和4的最小公倍数,通分后再相加;第三种算法不对,算理错了。两个分数的单位不同,一个是徐,一个是小 单位不同的两个分数是不能直接相加的。老师用图加以说明:( 3)归纳异分母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在集体评价的基础上,老 师 用 课 件 动 态 显 示 余 的 计 算 的 过 程 ,边演示边说明:由 于1 0和4的最小公倍数是20 ,所以把圆平均分成2 0份,这样余变成今,1变 成

100、 击 ,所 以 徐 + ! = 强 + 击 。老师:通过计算磊+?,谁来说一说分母不同的两个分数怎样相加?在学生归纳的基础上,老师请学生打开教材第n o页,让学生将自己表述的语言和教材上的文字语言进行对照,学会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归纳异分母的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3 . 教学教材第1 1 1 页 例 1 的 第 ( 2 )题。(1 )由验算引人异分母分数减法。请学生完成教材第1 1 2 页 “ 做一做”的 第 2 题。先做左边的两道小题。1 - 9 = 9 ) I0- 5=5 )学生利用已有经验验算,方法有两种:一 种 重 算 法 ( 将原式再算一遍);一种逆算法,逆算关系有两种,学生多数会用此法验

101、算。 利 用关系式“ 减 数 + 差 = 被 减 数 ”。因为/ + 看甘= ,所以原式计算正确。因 为 尹 母 吉 ,所以原式计算错误。 利 用 关 系 式 “ 被减数一差二减数”。因为专一看7 一 方 所 以 原 式 计 算 正 确 ;因 为 吉 一 = 吉 一 条 ( 结果为负数),所以原式计算错误。学生完成后,集体讲评。利用实物投影将上述两种不同的验算方法展示出来,然后请学生表达计算的过程。当学生说到利用关系式“ 被减数一差= 减数” 进行验算时,着重让他们说一说U ( 先通分,将 化成管) 。在学生说算法的基础上,老师引导归纳:异分母分数相减,也是先通分再相减。(2 )归纳异分母分数

102、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再让学生完成教材第1 1 2 页 “ 做一做”的 第 2 题中右边两道小题。老师: “ 你会验算右边两道小题吗?请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老师巡视指导。请两名学生上台板演验算过程。集体反馈时,先请板演的学生说一说,用什么方法验算,然 后 请 用 “ 和一个加数”的方法进行验算的同学说一说,如 何 计 算 是 吉 和社 引 导 学 生 把 异 分 母 分 数 加 法 的 计 算 方 法 迁 移 到 减 法 中 去 。老师:通过计算卷+ 5 、瓷 等 算 式 ,你能归纳出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让学生自己归纳,然后在全班交流,最后老师小结。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是

103、:先通分,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3 )说明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老师指着学生验算的4 道题目,提问:分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主要有哪些?它与整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相同吗?4 .完成教材第1 1 1 页 例 1 的 第 ( 2 )题。学生独立完成,请学生板演,集体订正书写过程。5 .完成教材第1 1 2 页 “ 做一做”的 第 1 题。学生独立完成,注意每道题中两个分母的特征,是特殊关系的直接找出最小公倍数。6 .完成教材第112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一 4 题 。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订正。四)思维训练1 .先计算下面各题,然后找出规律。2 + 4 + 8= 2 + 4 +

104、8+16= + 4 + 8 + 16 + =应用上面的规律,直接写出下面式题的得数。2 .想一想,哪两个异分母分数相加的和是年?( 14-0=110 1 0 30( 五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一般情况下,计算异分母分数的加、减法时,先通分,转化成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然后按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注意在通分时,为了计算简便,应选择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作公分母。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练习课教 材 第 114 - 1 1 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一 1 3 题。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巩固对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的理解和掌握

105、,能熟练进行计算。2 .培养学生的观察推理能力。3 .培养学生认真检验的习惯。三重点难点正确、熟练、灵活地应用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进行计算。四 教 具 准 备投影。五 教 学 过 程(一)导入上节课,我们研究了异分母分数的减法的计算法则,谁还记得?你能说一说吗?学生回忆并口答。提问:为什么做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时,要先通分?强调:分数单位不同不能相加减。( - )教学实施1 .完成教材第1 1 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5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并验算。集体订正时. ,请学生说一说每道题是根据等式的什么性质来解的?2 .完成教材第1 1 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6 题。学生先独立完成,发现规律,然后

106、在全班交流。引导学生找到下面的规律。( 1 ) 这些分数都是分子是1 的分数。 (2 )每道算式中的两个分数的分母是互质的。 (3 )计算时,只需将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分 母 相 加 ( 减 ) 的 结 果 作 分 子 ,就可以速算出得数。指出:今后遇到这样的题目,可以利用规律口算出结果。提问: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你能直接说出结果吗?学生举例,如:= | 卜 /妥3 .完成教材第1 1 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7 题。请学生先根据已有信息提出不同的数学问题,然后再解答。4 .完成教材第1 1 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8 题。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 两人一组) ,其中一人出题,另一人回答,然后交换过

107、来。要求自制卡片中的分数不要超出本单元分数的范围。5 .完成教材第1 1 4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9 题。让学生先读题,弄懂题意后再动手画。讲评时. ,请学生说一说思路。6 .完成教材第1 1 5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0 题 。老 师 先 介 绍 “ 杨辉三角”,再让学生算一算表中每一- 横行各数的和,概括得出的一串和有什么规律。出 示 “ 杨辉三角”图:11 11 2 11 3 3 11 4 6 4 11 5 10 10 5 1再 将 表 中 的 1” 都 换 成 “ !”,看看这个规律还存在吗?换 成 “土”呢?( 学生在教材上填一填,发现规律依然存在。)7 .完成教材第1 1 5 页练习二十

108、二的第1 1 题 。学生利用课前调查的数据填表并计算,然后制成条形统计图。8 .完成教材第1 1 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2 题 。学生先利用手中的学具进行操作,然后用分数加法算式表示操作的过程。可以这样操作:先 将 4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4 + 8 = / ( 个 );再将 剩 下 的 2 个苹果,平均分给8 个孩子,每人得到2 4-8 = = ( 个 ),所以,福个孩子 可 分 得 / !=?( 个 )。9 .完成教材第1 1 6 页练习二十二的第1 3 题 。让学生先观察图的特点,想想按什么顺序思考比较简便,请学生先说出思路,再进行计算。( 四)思维训练1 .在 0 甲

109、皓 口 * 小 . 帕 而一右屹后一次动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和都等于1 。4 4 ( ) 丁() ( )T 0 丁 0 0 丁( )丁 0 ( ) 丁 ( ) T ( ) T ( ) 丁 0 T ( ) 丁( )丁 03 .写出两个不同的最简分数,使它们的和是金。你能写出几组?( 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练习,我们进一步巩固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我们还探索发现了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中的一些特殊情况的计算规律,这个规律是:当两个分数的分子为1 ,分母互质时,它们的结果是用这两个分母的和( 差 )作分子,用两个分母的乘积作分母。以后,我们在计算这样的题目时. ,就可以直接得出结果了。3

110、 .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第一课时一 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教 材 第 1 1 7 、1 1 8 的内容及第12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一 4 题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并掌握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及算法。2 .培养学生迁移、类推的能力和归纳、概括的能力。3 .养成用简明、灵活的方法解决问题的习惯。三重点难点掌握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四 教 具 准 备投影。五教学过程( 一 )导入1 .说一说下列各题的运算顺序。112+8-13 16-4+21 24-(18+3)2 .老师指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

111、算顺序相同。( 二 ) 教学实施1 .出示例1 的表格。( 1)让学生读懂表格的内容,并用自己的语言表述出来。( 2 ) 老师出示第一个问题: “ 森林部分比草地部分多几分之几?”( 3 ) 提问:森林部分指什么?怎样列式?( 4 ) 请学生试着算一算,集体交流计算方法。老师巡视,请不同算法的同学板演。方法一:1 + - | 方法二:1 + a 12 1 10 5= 二-4- -A . * _ 2 _10 1 10 10=_6_10二35- 3( 5 ) 小结计算方法:计算分数加减混合运算时,可以分步通分也可以一次通分进行计算。计算时,可以根据题目的特点和自己的情况灵活选择方法。2 .出示例1

112、 的第二个问题: “ 裸露地面储存的地下水占降水量的几分之几?( 1 ) 先让学生看懂表格内容, 然后老师提问:在这个问题中, 把什么看作单位“ 1 ” ?去是什么意思?( 2 ) 请学生列出算式:1 一器一 看或1 一 ( 卷 + 讨( 3 ) 请学生试着计算,并指名板演这两种方法的计算过程。1 - 1 ( 器 + 看 )= 2 0 _ 1 1 A =1 ( H .+ A )20 20 20 1 v 20 1 20 7= J _=1 J920 20=20提问:比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不同?带有小括号的分数加减混合运算该怎样计算?3 . 小 结 。提问:你能说一说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吗?引导学生

113、归纳概括出: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与整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相同,也是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带有小括号的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4 .完成教材第1 1 8页 的 “ 做一做。学生试着独立完成,集体交流计算过程,重点看运算顺序及书写美观情况。5 .完成教材第1 2 0页练习二十三的第1 4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第2 4题 ,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答。( 四)思维训练某市举办一次数学竞赛,设一、二、三等奖若干名。获一、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已获二、三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普。获二等奖的占获奖总人数的几分之儿?( 五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顺序和计算方法。分数加减混

114、合运算的顺序与整数加减综合运算的顺序相同。第二课时一教学内容分数加减混合运算( 二 )教 材 第1 1 9页的内容及第1 2 1页练习二十三第5 ? 8题 。二教学目标1 .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并能灵活运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便运算。2 .培养学生计算的灵活性。3 .养成认真审题的良好习惯。三重点难点正确应用加法运算定律进行简算。四 教 具 准 备投影。五 教 学 过 程( )导入1 .用简便方法计算下面各题,并说出简算的依据。5 3 + 3 6 + 6 4 + 97 1 . 5 + 3 . 8 + 6 . 22 .全班学生独立完成,并说出加法运算定律的字母

115、表示形式。3 .老师板书:加法交换律:a + b = b十a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十( b + c )( -)教学实施1 .老师设疑:当上面式中的字母表示分数时,这个定律还适用吗?2 . 出示教材第1 1 9 页的例2 ,学生计算两边是否相等,集体交流结果。板书:y + 1 0 j + I( 尹 I)+ioi +( i + i)提问: 两组算式的特点各是什么? ( 两组算式中,左右两边的加数都相同,第一组中加数交换了位置,第二组中改变了加的顺序。 这一特点与整数加法的什么运算性质相同? ( 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3 .结论:整数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对分数加法同样适用。4 .完

116、成教材第1 1 9页 “ 做- 做”的 第 1题 及 第 1 2 1 页的第5 、7 题。学生在教材上填写,集体订正。5 .完成教材第1 1 9 页 “ 做一做”的 第 2题。学生根据数的特点,想想应用什么定律进行简算。集体订正计算过程,并说出简算的依据。6 .完成教材第1 2 1 页练习二十三的第8 题。学先计计算出3个算式的结果:方一好看 上一卷= 古 玄古。然后让学生观察,找规律,归纳出:点一十 = 而 扁 ( #0 ) 再应用规律计算女+ / 吉+ 古集体交流计算方法。1 . 1 . 1 . 17 + 7+12 + 20=( T) +( i-4) +( T ) +( U应用规律=i去括

117、号法则- 4=A5( 四)思维训练1 .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1 + _ _5_ _ A 3 2 + JL9 v 6 1 9 7 1 1 1 1 4 9 1 45 . 4 . -I- 1 - 2 5 . _i- _ _3_ _ J_ _ f _L 2 )6 9 1 6 9 8 8 10 10 10 10 5 ,2 . 请将古、3 !、八 已 和 尹 真 在 圆 圈 中 ,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的和都相等。o3 .计算。 +=+吉 +壶 + 击( 2 ) 1 ,+2 a + 11 11 + 12 + 1 2 .v 7 6 12 20 1 30 42 56 72 1 90( 五 )课堂小结本节课,

118、我们研究了如何应用整数加法的运算定律简便计算分数加法。今后,在计算分数加法时,要注意认真审题,根据题目中数的特点,灵活应用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从而提高计算的正确率和计算的速度。六 统 计 新知识点】众数统计4 复式折线统计图综合应用 教学要求1 .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 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 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能根据需要,选择适当统计图直观、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建议】1 .注意加强新旧知识之间的对比和衔接。教学本单元时,可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

119、经验,通过与所学知识的对比,体会统计量的含义及统计图的特征和适用范围。如教学复式折线统计图时,可先用单式折线统计图分别表示两组数据,让学生体会单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清楚地反映出一组数据的增减变化,但对两组数据进行比较时就不方便了,由此引出复式折线统计图。从而使学生深切体会到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优势,加深对折线统计图的认识。2 .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避免简单的统计量的计算。教学中应避免单纯从计算的角度引导学生学习统计知识,应当注重对统计量意义的理解。如众数,不仅要让学生知道什么是众数,会求众数,更要注意结合具体数据理解众数的作用和特点。3 .注重对学生开展统计活动的过程性评价。让学生经历简单的

120、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是学习统计知识的首要目标。这就要求老师应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亲自从事简单的统计活动,如调查同学们的视力情况、所穿鞋子的号码、喜爱的电视节目等。老师要鼓励学生积极投人到各种活动中,留给他们足够的独立思考和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并在此基础上加强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从事统计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应起到引领、指导的作用。【 课时安排】1、众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1、 . . 2 课时2、复式折线统计图.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课时1. 众数第一课时-教学内容众数教 材 第 1 2 2 、1 2 3 页的内容及第1 2 4 、1 2 5 页练习二十四 的 第 1 -3 题。二教学目标1 . 使学生理解众数的含义,学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理解众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2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

122、趣。三 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四 教 具 准 备投影。五 教 学 过 程(-)导入提问:在统计中,我们已学习过哪些统计量? ( 学 生 回 忆 ) 指 出 :前面,我们已经对平均数、中位数等一些统计量有了一定的认识。今天,我们继续研究统计的有关知识。(-)教学实施1 .出示教材第1 2 2 页 的 例 1 。提问:你认为参赛队员身高是多少比较合适?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进行汇报。学生会出现以下几种结论:( 1)算出平均数是1 . 475 ,认为身高接近1 . 475m 的比

123、较合适。( 2 ) 算出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1 . 485 ,身高接近1 . 485m 比较合适。( 3 ) 身 高 是 1 . 52m 的人最多,所以身高是1 . 52m 左右比较合适。2 .老师指出:上面这组数据中,1 . 5 2 出现的次数最多,是这组数的众数。众数能够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情况。3 .提问: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有什么联系与区别?学生比较,并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概括,交流。老师总结并指出: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可以用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它们描述的角度和范围有所不同,在具体问题中,究竟采用哪种统计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要根据数据的特点及我们所关心的问题来确定。4 .指导学生

124、完成教材第1 2 3 页 的 “ 做一做”。学生独立完成,并结合生活经验谈一谈自己的建议。5 .完成教材第1 2 4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1、2 、3题。学生独立计算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集体交流。( 三) 思维训练小军对居民楼中8户居民在一个星期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进行了抽样调查,情况如下( 2 )根据他们使用塑料袋数量的情况,对楼中居民( 共72户) 一个月内使用塑料袋的数量作出预测。第二课时-教学内容众数教 材 第 1 2 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 、6题 。二教学目标1 ,能根据数据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2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从而明确学习目的,培养学习的兴

125、趣。三重点难点1 .重点:理解众数的含义,会求一组数据的众数。2 .弄清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的区别,能根据统计量进行简单的预测或作出决策.四 教 具 准 备投影。五 练 习 过 程(-)完成教材第1 2 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4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指出:五 ( 1 )班参赛选手的成绩有两个众数,88和 8 7 ,意味着在这次竞赛中得8 8分 和 87分的人同样多。而 五 ( 2 )班没有众数,则表示这次竞赛中没有集中的分数。在一组数据中,众数可能不止一个,也可能没有众数。(-)完成教材第1 2 5 页练习二十四的第5题 。学生先独立计算出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然后说说用哪个

126、数代表公司员工工资的一般水平比较合适?为什么?8 .完成教材第1 2 5页练习二十四的第6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合作完成。先在课前调查本班学生所穿鞋子号码,然后填在统计表中,再进行分析。( 三 ) 课堂作业新设计1 . 小 明 对 本 班1 5名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拥 有2本 的 有1人,拥 有3本的有2人,拥 有4本的有4人,拥 有5本的有3人,拥 有6本 的 有5人。根据以上调查的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小明的同学拥有课外书的情况统计表2006年9月人数人数平均每人拥有本数(1 )估算一下,这1 5名同学平均拥有课外读物大约有几本?你估算的理由是什么?( 2 )

127、估算出这1 5名同学拥有课外读物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2 . 小 力 对 本 单 元1 0户居民订报刊情况进行了调查,结果如下:没订任何报刊的有2户 ,订1份 的 有3户 ,订2份的有4户,订3份 的 有1户 。根据以上调查情况,把下面的统计表填写完整。本单元居民订报刊情况统计表2006年5月户数每户订报刊份数( 1 )想一想,平均每户订报份数是在1 ? 2之间吗?为什么?( 2 )计 算 出 这1 0户居民订报刊份数的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 五) 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认识了众数这一统计量,并且通过练习理解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三个统计量的联系与区别,根据我们分析数据的不同需要

128、,可以正确选择合适的统计量。2 .复式折线统计图一课时一教学内容复式折线统计图教 材 第1 2 6、1 2 7页的内容及第129 - 1 3 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1 3题 。二教学目标1 .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 、有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三 重点难点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四 教具准备投影及多媒体课件。五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投影出示第9一 1 4 届亚运会中国和韩国获金牌情况的统计表。提问:从表中你了解了哪些信息?

129、如果要看出两个国家各届亚运会所获金牌数的变化情况,该怎么办?学生回忆并回答,师生达成共识,可以利用折线统计图把数据表示出来。提问:折线统计图有什么特点? ( 可以很容易地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师生共同完成两个国家所获金牌的折线统计图,然后老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 - )教学实施1 .老师提问:怎样做才能更方便地比较两国获得金牌数量的变化情况呢?学生思考,并说出可以把两个单式折线统计图合并成一个。老师与学生共同完成复式折线统计图,并用多媒体课件出示统计图。2 .提问:观察、比较单式折线统计图与复式折线统计图有什么不同点?学生试总结出: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比较容易地比较出两组

130、数据的变化趋势。在制作复式折线统计图时,要注意画出图例。3 .引导学牛回答教材第1 2 6 页 例 2 中的问颗,从而讲一步认识到从 两条折线的变化趋势,可以看出中国获得金牌的数量呈上升趋势,韩团则趋于平稳。4 . 指导学牛异成教材第1 2 9 负练习二十五的第1 题 。 I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 得 出 7 1 5 岁的男生、女生平均身高都随着翎龄的增加而增高,但 1 3 岁之后女生的身高增长趋于平稳,增长速度比男生慢。5 .完成教材第1 2 9 、1 3 0 灾练习二十五的第2 、3 题 。,学生看图回答问题,全班交流。( 三 )思维训练卜面是2 0 0 5 年 1 月 2 2 日到2 8

131、日北京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指数的统计数据。2006年 月 1 1 1 查 阅2006年同期北京市空气中可吸人颗粒物的指数,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2 2日2 3日2 4日2 5日2 6日2 7日2 8日2005年1月119174143951151731632006年1月查 阅2006年同其北京市空气中可吸入颗粒物的指数,填入表中,然后利用下面的材料制成折线统计图,并和同学们进行交流。第 二 课 时 ( 练习)一教学内容教 材 第131页练习二十五的第4、5题 。二教学目标1 . 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其特点,根据需要,选择条形、折线统计图直观、有

132、效地表示数据,并能对数据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3 .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三重点难点进一步归纳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了解条形统计图与折线统计图的区别。四 教具准备投影及多媒体课件。五 练 习 过 程(-)完成教材第1 3 0灾练习二十五的第4题。学生根据统计表,画出折线统计图,并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二 ) 导 成 教 材 第1 3 1负练习二十五的第5题。小组进行讨论,两组数据分别用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表示更合适?为什么?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交流,老师提问: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 作用有什么不同?小结:条形统计图不较容易比较各种数量的多少,折线统计图不但可

133、以很快比较出各种数量的多少,还能看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三 ) 课堂作业新设计下面是王强收集的2005年春节期间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的统计图。2005年2 1 5日龙潭湖庙会和厂甸庙会游览人数统计图. . .厂甸庙会龙潭湖庙会根据上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1 )游览两个庙会的人数分别在哪一天到达峰值,然后开始下降?( 2 )哪个庙会的游览人数上升得快,下降得也快?( 3 )假如明年要游览庙会,你认为哪天比较好?( 4 )从统计图中,你还能得到哪些信息?你还能提出哪些问题?( 四)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绘制方法。通过学习知道复式折线统计图可以容易看出两个数据的

134、变化情况,并会根据需要选择合适的统计图来描述数据 。七 数 学 广 角 新知识点】r 利用天平找出5 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数学广角1 利用天平找出多件物品中的1 件次品 教学要求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 .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建议】1 .加强学生的试验、操作活动。本单元内容的活动性和操作性比较强,大都可以采取学生动手实践、小组讨论、探究的方式教学。实际教学时,可先多给学生一些时间,让他们充分地操作、实验、讨论、研究

135、,找到解决问题的多种策略。2 .重视培养学生的猜测、推理能力和探索精神。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操作活动,仅仅是本单元教学内容的基础或前奏,教学的重点在于活动后的猜测、归纳、推理活动,由此促进学生养成勤于思考、勇于探索的精神。操作活动中,学生往往会得出多种解题策略。教学时,老师应引导学生从这些纷繁复杂的方法中,从简化解题过程的角度,找出最优的解决策略。 课时安排2 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教 材 第 134页 的 例 1 及 136页 的 13 题。二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136、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尝试用数学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四 教 具 准 备投影,天平。五 教 学 过 程( 一 )导入1 . 出 示 天 平 教 具 ,提问:这是什么? ( 天平)你知道天平的作用吗?它的工作原理是什么?学生介绍自己对天平的了解,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和特点。天平大家都见过吗?有两个托盘,如果两个托盘里的物品质量相等,天平就保持平衡,如果不相等,重的一端就会 轻的一端就会,老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进一步阐述天平的工作原理。2 .创设情景,自主探索。(1 )出示钙片,提出问题:这 里 有 3瓶钙片,

137、其是有一瓶少了 3片,你能用什么办法把它找出来吗?(2 )独立思考。老师鼓励学生大胆设想,积极发言。全班汇报。老师指导学生认真倾听并且积极评价各种方案: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 、用 秤 称 ( 你选择用什么秤来称)、用 天 平 称 ( 老师不急于让学生说出最佳方案,给全班留出思考空间。)3 . 自主探索用天平找次品的基本方法。(1)引导学生探索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方法:大家猜猜,怎么样利用天平找出这瓶少了的钙片。我们可以拿出3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2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交流方法:一个一个讲,声音不要太大,能让对方听到就可以了,也可以边

138、讲边演示,让对方可以更清 (3 )全班汇报。一个一个地称出重量( 利用硅码);利 用 推 理 ( 老师手托实物模拟天平帮助演示,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你 说 的 是 “ 如果”,那还可能出现什么情况?说明什么?老师小结:利用天平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可以在天平上用祛码称出每瓶的质量再进行比较。还可以在天平两端各放一瓶,根据天平是否平衡来判断哪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平衡,说明剩下的一瓶是少的;如果天平不平衡,说明上扬的一端是少的。4 .揭示课题。综合比较几种方法( 打开瓶子数一数、用手掂掂、用盘秤称、用天平称),哪一种更加快速、准确? ( 天平)在生活中常常有这样一些情况,在一些看似完全相

139、同的物品中混着一个质量不同的,轻一点或是重一点,利用天平能够快速准确地把它找出来,我们把这类问题叫做找次品。 ( 板书课题:找次品) 接下来我们再请天平来帮帮忙。( - ) 教学实施1 .出 示 例1 :这 里 有5瓶钙片,其 中1瓶少了 3片,设法把它找出来。2 .让学生思考后,说出自己的想法。( 1 )出示问题,引导学生利用学具自主探索:现在有5瓶钙片,其 中 有1瓶比较少,怎样利用天平把这瓶钙片找出来呢?我们可以拿出5个学具代替钙片,想象一下,怎样找出少了的这瓶?( 2 )独立思考,有一定思维结果的时候组织小组交流。老师指导学生在交流中比较方法。( 3 )全班汇报。较复杂的方法老师帮助板

140、书示意图。老师在引导语中强调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结果:怎么找?可能出观什么情况?说明什么?( 4 )对几种方法的梳理、比较:分成几份?每份数量是多少?至少需要称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来?( 5 ) 老师小结: 在天平的帮助下找到这瓶钙片有多种方法, 可以. . . . . 还可以. . . . . .。除了利用学具,还可以画出示意图来帮助我们思考。5 .完成教材第1 3 6、1 3 7页练习二十六的第1 - 3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1)第1题 ,因总 数 为9筐 ,故可平均分成3份,只 称2次就能保证把吃过的那箧松果找出来。如果天平两端各放4筐 ,如果这时天平恰好平衡,则剩下的那筐就是小松鼠

141、吃过的,这样只称一次就找出了小松鼠吃过的那筐松果;但这种方法是不能保证一次就能称出来的, 也不能保证2次就能称出来, 只能保证称3次就一定能称出来,故该方法不是最优的。( 2 )第2题 ,把1 5盒平均分成3份 ,至 多3次就可能保证找出较轻的那盒饼干。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数学广角教 材 第1 3 4、1 3 5页的例2、做 - 做4 6题。二 教学目标1 .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及运用优化的方法解决问题的有效性。2 .感受到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三重点难点尝试用数学

142、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实际问题。四 教 具 准 备投影,天平。五 教 学 过 程(-)新授1、解 决 9 个零件的问题,归纳出找次品的最优方法。(1)出示问题:有 9 个零件,其中有一个是次品( 次品重一些) ,你能用天平把它找出来吗?老师引导分析方法:你可以拿学具摆一摆,也可以用笔在纸上进行分析,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2 ) 自主探索。在有一定结果以后请一个学生上台展示方法,老师帮助梳理方法:分成几份?每份各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 3 ) 反思自己的分法并在小组内交流。老师指导交流重点:看看我们的分法有什么不同?分成了几份?每份是多少?至少需要几次就能保

143、证伐出次品?( 4 ) 全班汇报。老师引导学生阐述:分成儿份?怎么分?怎样找出次品?至少需要称儿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边汇报边板书示意图。( 5 ) 老师先引导学生观察、梳理一遍,然后进行比较:哪种分法能保证用最少的次数称出次品?这种分法有什么特点?( 6 ) 小结:把 9 个零件分成3 部分,并且平均分,能够保证找出次品而且称的次数最少。2、.推测多个零件找次品的解决办法。( 1 ) 提出猜测:那么,是否在所有的找次品问题中,这样平均分成3 份的方法都能保证找出次品而且所需次数一定最少呢?我们来猜一猜。( 2 ) 学生猜想。( 3 ) 要验证猜想我们再来试一下。如 果 有 1 2 个零件,其中

144、一个是次品,按刚才我们的猜想, 应该怎么分, 称的次数就最少而且一切能找出次品? ( 平均分成3 份,即 4, 4,4 。)迅速在草稿纸上分析一下,看看至少需要几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学生汇报:3 次。( 4 ) 我 们 再 来 看 看 别 的 分 法 能 不 能 让 称 的 次 数 更 少 。 还 有 哪 些 分 法 ? (2,2,8)(3, 3, 6)(5, 5, 2) (6, 6)学生选择一种分法在纸上进行分析。(5 )全班汇报,引导学生比较: 有没有哪种分法能让称的次数更少而且保证找出次品?( 6 ) 小结:这样看来利用天平找次品的时候,把待测物品分成3 份 ,并且平均分的方法能保证找出

145、次品而且称的次数一定最少。3 .完成教材第1 3 6 、1 3 7 页练习二十六的第4 一 6 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第 5 题让学生脱离具体的操作活动,学会用图来分析和解决数学问题,从而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本题答案是至少需要称3 次。 第 6 题与例题不同,是另一种类型的“ 找次品”,因为不知道次品比正品重还是轻,所以问题就复杂多了。对本题而言,还是分成3 份 ,至 多 称 2 次就一定能找出次品。第一次天平两边各放一袋白糖,若天平平衡则剩下的那袋就是次品,再称一次就能判断次品是轻还是重了;若天平不平衡,则这两袋中一定有一袋是次品,可 取 下 轻 ( 或重 )的那袋,把剩下的那袋

146、放上天平,若天平平衡,则 轻 ( 重 )的是次品,若天平不平衡, 则重( 轻 ) 的是次品。 对学有余力的学生, 可以此题为起点, 探索数量为4 , 5 时如何找出次品。 第 7 题是一道关于集合运算的题目。学生在三年级下册学过用集合圈来分析解决问题 ,所以本题可引导学生利用集合知识画出图。再分析题意:两个组都没有参加的有6人 ,所以参加课外小组的一共有25 - 6 - 19 ( 人 )。这样,结合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可算出集合圈中表示既参加音乐组又参加美术组的有12 + 10 - 19 =3 ( 人)( 二) 课堂作业新设计1 .有 7 瓶药片,其 中 1 瓶中少2 片,你能设法把它找出来吗?

147、2 .有 1 5 盒巧克力派,其 中 1 盒中少3 块 ,设法把它找出来。( =)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研究了在生活中如何从几个物品中找出次品的策略。在解决问题时,我们知道了很快解决这类问题的方法和原则:一是把待分的物品分成3 份;二是要分得尽量平均,能够平均分的平均分成3 份 ,不能平均分的,也应使多的与少的一份只差1 。八、总复习第一课时:小数乘法和除法复习内容本单元的复习包括本学期所学的主要内容:因数和倍数、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空间与图形、统计。根据这一册教材内容涉及面广,基本概念多,很多知识都是今后进一步学习的基础知识等特点,必须根据不同的内容采取不同听复习方式,针对不同的

148、学生采取不同的措施,使学生对本册概念,计算方法和其它知识更妈地理解和掌握,并把各单元的内容联系起来,形成较系统的知识,使学生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课时安排1、因数和倍数 1课时2、分数的意义和性质 1 课时3、分数的加法和减法 1 课时4、空间与图形 1 课时5、统计1课时6、期末综合实力评价 1课时第一课时复习内容复习因数利倍数教 材 第138页1、2题 ,第141页1、2题复习目标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掌握因数、倍数、质数、合数等概念,知道有关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掌 握2、5、3的倍数的特征,逐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教学步骤一、基本练习1、做 教 材138页 第1

149、题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2、做 教 材138页 第2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二、复习指导1、复习因数和倍数2、复习2、5、3的倍数3、复习质数和合数三、巩固练习1、完 成141页第1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2、完成第141页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四、全课总结( 略)第二课时复习内容复习分数的意义和性质教 材 第138页3、4、5题 ,第141页3、4、5题复习目标通过整理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分数的意义和性质。能够熟练地进行分数的约分和通分。教学步骤一、基本练习1、做 教 材138页 第3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2、做 教 材138页 第4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

150、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3、做 教 材138页 第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复习指导1、复习分数的意义2、复习真分数和假分数3、复习分数的基本性质4 ,复习约分5、复习通分6、复习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三、巩固练习1、完 成141页第3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2、完成第141页第4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3、完成第141页第5题四、全课总结( 略)第三课时复习内容复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教 材 第139页6题,第141页6、7、8题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弄清分数加、减法的意义,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分数加、减法的计算 ,使学生在分数,小数加减混合运算时. ,灵活选择简便算法。教学步骤一、基本练习做 教 材

151、139页 第6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复习指导1、复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2、复习异分母分数加、减法3 ,复习分数加减混合运算三、巩固练习1、完 成142页第6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2、完成第142页第8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四、全课总结( 略)五、作业教材第142页第7题第四课时复习内容复习空间与图形教材第 139、140 页 7、8、9、10 题 ,第 142、143 页 9、10、11、12 题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和正方体的特征,能够根据表面积和体积的含义正确地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表面积和体积。教学步骤一、基本练习1、做 教 材139页 第7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152、共同归纳概括。2、做 教 材139页 第8题引导学生完成,教师订正3、做 教 材 140页 第 9 题学生根据题目要求写出答案,并集体交流4、做 教 材 140页 第 10题让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二、复习指导1、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认识2、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表面积3 , 复习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三、巩固练习完 成 143页第11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四、全课总结( 略)五、作业教材第142、143页第9、10、12题第五课时复习内容复习简单的统计教 材 第 140页 第 11题 ,第 143、144页 第 13、14题复习目标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众数的含义,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并能对数据

153、进行简单的分析和预测。教学步骤一、基本练习做 教 材 140页 第 11题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共同归纳概括二、巩固练习完 成 143页第11题引导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讨论三、全课总结( 略)四、作业:教材第144页 第 14题的问题。(1 )两个分店销售额最高的是(2 ) 一 分 店 从 ()月至IJ (3 )二分 店 从 ()月至I()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月销售额增长得最快。综合应用打电话一、教学目标通过这个综合应用, 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以及优化思想在生活中的应用, 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同时通过画图的方式发现事物隐含的规律,培养学生归纳推理的思维能力

154、。二、编排思想1 .探索最优方案( 每个人都不空闲)。2 . 发现规律( 第n分钟接到电话的人数是前n-1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加1 ( 老师),前n分钟接到电话的学生总数是2的n次方减1 )。3 . 应用规律。三、教学建议1 . 小组合作学习,教师指导,全班汇报交流。2 .提示学生利用画图表的直观形式解决问题。3 .数学模型是一种理想化的理论,要事先设计好具体通知方案( 包括每人的通知对象)和流程图。综合应用粉刷墙壁一、教学目标巩固有关表面积等方面的知识, 加强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而且还可以培养学生收集 、整 理 、分析信息的意识和能力。二、活动步骤I . 明确设计方案需要做的工作。2 . 收集数据。3 . 整理数据、分析与比较信息。4 . 书面呈现粉刷围墙方案。三、教学建议1 . 因本实践活动会涉及实地的测量与调查,教学活动可以采取室内教学和室外教学相结合的形式。2 . 室内教学时,教师可引导学生讨论并思考,应该如何整理分析收集到的相关数学信息。3 . 展示方案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比一比,看看哪组的方案更合理、更有实际效益,激发学生之间的互评,使学生在交流中理解并接纳别人较好的方法。4 . 活动结束之后,也可鼓励学生将自已设计的方案投给学校相关部门,为学校的建设提出一定的建议,使学生体会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自己劳动的价值。0 回 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