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70027971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54 大小:1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_第1页
第1页 / 共5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_第2页
第2页 / 共5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_第3页
第3页 / 共5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_第4页
第4页 / 共54页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_第5页
第5页 / 共5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5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吴文刚吴文刚 副教授副教授 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改革的难题及对策一、高中新课改所面临的若干难点实行了多年的高考制度和各种评价制度已经造就出一套极为固定的、功利化的教学模式,老师们已经太习惯于按应试教育的思维进行教学了。许多了解新课程标准的老师都认为新课标所提出的教育理念很好,但能否落实到课堂教学中去关键要看教师水平, “这种教学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 ”。新课程的评价理念和方向是 “评价主体多元化 ”,问题是,除了学习成绩的评价是刚性评价,由教师主导的文本评价和由学生主导的过程评价如何防止其流于形式或混入暗箱操作。新课改加大了选修学分,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加大了,但不同地区和同一地区的不同学校由于

2、教育资源的差别,所能开出的选修课差别甚大,“肯定会发生新课标上有要求但我们没有相应的教师能教的问题”。新课改大大压缩了必修课的课时,却没有减少内容含量,这对老师的教学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一、课堂教学越活越好吗?新课程倡导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要做到这一点,说容易,再容易不过;说难,难之又难。当学生真地动起来后,新的担心又产生了有的课堂热热闹闹,该讲的未讲清楚,该听的没听明白,纪律难 以 控 制 , 教 学 任 务 难 以 完 成 。有的课从表面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小组合作学习也开展起来了,课堂气氛也很活跃,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有些课只是一种形式上的活跃、虚假的活跃,没有真正激发学生深层次

3、的思维。改变教学的方式方法不能简单化和表面化,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质不只是调动积极性、主动性,不能把课改理解为就是让教师放开手脚,让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学习不等于学生自己学习。“动”不应该是表面的、外在的,而应当使学生的思维处于激活的状态,尽量做到内在的、深层的“动”,且要动静结合、收放适度,动而不乱。这就要求教师既要放得开,又要收得拢。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得了,又能动得好?专家认为,关键是教师如何引导。这其中,设计好问题又是重点。 现在的问题是,不少课堂无效提问、无效讨论过多,教师为了展示课堂的热烈气氛,常常把简单的问题复杂化、重复化。许多教师反映,现在的课堂比过去“乱”。怎么看待这个“乱”

4、?一方面,这个“乱”中肯定有问题,需要认真加以解决,但这些问题是改革带来的,是发展和进步中的问题,不改就没有这些问题,但我们不能不改;因此,另一方面也应该看到,正是这种“乱”,让人看到了我国教育的希望!二、表扬越多越好吗?新课程强调对学生尊重、赏识、宽容,于是有的教师便无论学生表现如何,都一味给予表扬。为了保护学生的积极性,有的教师采取滞后评价(批评)的方法;有的教师认为评价应以鼓励为主,于是课堂上“好”声一片,只要学生回答问题,教师一概以“好”、“很好”进行笼统评价。这样做的结果很容易使学生形成模糊概念,似是而非,也会使课堂教学失去起码的严肃性。怎么看待“好孩子是夸出来的”?此话很在理,特别

5、是就中国的文化和教育传统而言。表扬、鼓励,宽容,不仅关系到学生学习上的发展,也关系到学生性格和人格方面的发展,甚至关系 到 中 国 文 化 和 国 民 性 格 的 改 造 。但表扬也不能太滥,否则就会贬值。一味表扬与一味批评一样,会使学生失去“感觉”,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还可能使学生滋生一些“毛病”。表扬也要有一定的根据和起码的客观性。怎么看待批评?批评也是一种不可缺少到教育方式,关键是批评的动机是什么,批评的方式方法如何,批评的时机是否得当。从某种意义上说,不存在没有批评的教育,也可以说,没有批评就没有教育。如果学生一点都批评不得,学生会变得怎样?重要的是,批评要适度、适当、适时,要因人而异,

6、动机要正面,要注意沟通,不要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和人格。三、如何保证学生主动参与?美国教育家彼得克莱恩说:“学习的三大要素是接触、综合分析、实际参与。”然而专家提醒,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满足于学生表面的、形式上的参与。事实上,在多数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缺乏参与,合作学习的价值没有体现出来。据有关专家介绍,目前在新课程教改实验区,不少教师在课堂上仍然采用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然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有的课堂,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去“灌”,直到让学生认同

7、教 师 事 先 预 设 好 的 答 案 。什么是参与?每一个学生发言就是参与吗?专家的观点是:“应该说,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教学,要在激活学生思维方面多做文章。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是一个质的变化。现在,新课改实验区的许多教师已越来越认识到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重要性,他们正从习惯于把问

8、题抛给学生要求学生回答,转向同时也让学生自己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有专家认为,应重视创设情景,机智、巧妙、适度、适时、高水平(能调动和激活思维)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识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同时,教师要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 会 兴 奋 , 参 与 度 也 会 相 应 提 高 。新课程提倡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的,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真正的自主

9、。探究、合作学习。那么,如何评价学生的参与情况,河南省有关教育研究机构总结出5点:参与的主动性;参与的深度、广度;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交往情况;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智力活动情况、情感体验情况;学 生 在 学 习 过 程 中 的 发 展 情 况 。四、教师节奏要跟学生走在新课改实验区,经常听到教师反映,学生如果在课堂上亦步亦趋地跟着教师走,教师心里就特别塌实;反之,如果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畅所欲言,教师反而心里没数。这说明,教师是在长期形成的经验和习惯的支配与影响下去进行教学改革的。走进中小学课堂便会发现,一些课教师的教学设计很多,也很新,但学生的学习方式并没有多少改变,仍然是在配合教师走完教师预先设

10、定好的教学路径和完成预先设定好的教学任务。在教师的潜意识里,依然存在着强烈的对学生、对课堂的控制和支配欲,以及对学生认知的不信任。新课程理念注重把学生,把学生的经验、思维、观点等,以及预设之外的教学情景也看成是课程资源,教师要善于、敏于捕捉、挖掘和发挥,不能过分按部就班地教学。“教为学服务”,“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些谁都会说的理念,其实在广大教师思想深处还并未得到真正认可。课程专家建议,教师要真正考虑学生的发展需求,适当地给学生以自由支配的时间和空间,使学生处于积极主动的学习状态,教师不要总想如何去控制、支配学生。五、避免走进僵化的模式在新课改实验区,不少教师由于种种误区,在课堂教学中存在着

11、许多形式主义的东西。原因之一:有的教师将新课程改革理解为教学形式的改革,因而将改革的重心放在教学手段和方法样式的变换上。原因之二:有的教师把探究、合作当成一种点缀,一种形式,总有一种贴上去的感觉,生硬得很,好像在完成一个过程、一道工序。为此,专家提醒,课堂教学中的每一个环节都应当从教学的需要出发,从学生兴趣和发展等实际出发,不能为形式而形式,不能游离于教与学的需要之外。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有的地方在新课改过程中出现了把自主、合作、探索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探究变成了一种模式,变成了机械、刻板的程式化、技术性操作。有的教师把“自主、合作、探究”写在黑板上,作为一种固定的模式或程序,每节课照着

12、去做。这样做实际上是把新课程的理念简单化,是机械套用。学习方式的转变绝不意味着用一种方式替代另一种方式,要改变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并不意味着要完全放弃接受学习。对于这一问题过于片面或绝对化,反而会丢掉过去传统中一些合理的东西。探究性学习作为一种教育思想,贯穿、渗透于教学之中,而不是一种外在、机械的模式,难以程序化、技术化,即便可以,关键也还在于是否有其精神实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包含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吗?专家认为,不一定。教学系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它受教师、学生、教材、其他课程资源、教学条件、社会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课堂探究不可能是千人一面、千篇一律的。理科课程标准中给出

13、了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是为了使教师有一个整体的认识,但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具体情况,可以包含科学探究的全部要素,也可以只涉及其中部分要素。那么,是不是每节课都必须使用探究式教学呢?当然也不是。新课程在强调探究式教学的同时,也提倡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就新的教学目标而言,探究式教学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其优势是传统教学方式不可比拟的。但探究式教学也有其固有的不足之处,比如耗时较多,而且有些内容也不适合于探究的方式。六、小组学习合作学习走进中小学课堂,合作学习似乎成了一种时尚。在教学中,教师大都采用分组的形式,让学生讨论、合作,且无论什么样的课都采用,过一会儿用一次。还有的教师把小组合作理解为小组讨论

14、,而且讨论很大程度上成了一种形式甚至表演,讨论时学生各说各的,有的学生不善于独立思考,不善于互相配合,不善于倾听,不善于尊重别人的意见,也不善于作必要的妥协,有的甚至自我中心、固执,喜好表演、卖弄。学生讨论后,教师依次听取汇报,汇报完毕,活动便结束。调查表明,尽管合作学习是一种有效的教学策略,但在具体实施中还是遇到了一些困难。比如,如何处理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大班额怎么组织合作学习?讨论出现重大分歧怎么办?意见高度统一是不是好事?如何让每一位学生都参与到讨论之中?新课程为什么倡导合作学习?有专家认为,合作 学习是小组或 团队为了完成共同的 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它

15、不仅是认知的需要,而且有着更广泛、更深刻的意义。小组合作学习是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但并非所有的教学任务都要通过小组活动才能完成。班级教学、个人学习仍然有着独特的地位和价值。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选择需要深度理解或有价值(知识价值或发展价值)的内容、有助于产生歧义或争论的内容,个人难以完成的内容,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交换意见。教师还必须选择恰当的时机进行,如方法多样时、学生思考出现问题时、(师生、生生)意见不统一时。关键在于提出的问题能否提供合作的契机,是否值得讨论。不能认为,学生围坐在一起,进行形式上或一种简单的你一言、我一语的议论,就会出现合作的效应。据专家分析,合

16、作学习大致由以下要素构成:积极的互相支持配合;积极承担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所有学生能进行沟通,小组成员之间相互信任;对于个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活动成效有有效评估等。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有的教师总结出要培养学生 “三 会 ”:一是学会倾听,不随便打断别人的发言,努力掌握别人发言的要点、实质以及与其他观点分歧的症结所在;二是学会质疑,听不懂或不理解时请求对方进一步解释;三是学会组织、主持小组学习,能疏 理 各 种 观 点 , 做 总 结 性 发 言 。七、我们需要什么样的课堂纪律?传统课堂提倡周密的组织和严格的课堂纪律,强调“形聚”,为的是保证既定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由于传统课程内容比较

17、远离学生兴趣或需要,加之教学方式、方法单一和师生之间缺乏信任与内在融洽等诸多原因,传统课堂很容易“神散”,如不严格纪律,再造成“形散”,课堂教学就无法维持了。所以课堂教学不能不强化外在的和形式上的规范性约束。但这种课堂教学无法完成新课程的教学任务,与新课程提倡的“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与自由的空间”产生了极大的冲撞。然而,对于热热闹闹,吵吵嚷嚷,甚至有些不成体统的新课程理念下的课堂,不少教师也有不小的顾虑或担忧:“这样一来,孩子们的天性自然得到发挥了,可正常的教学秩序得不到保障,教学质量会不会出问题?”学校,包括课堂,当然需要一定的纪律和规则,学生也需要有一定的纪律约束,但过分强调纪律和教育的“权

18、力”一面,很容易压抑学生“权利”的一面,极易扼杀学生生动的个性和活泼的天性,从而束缚学生的思维空间或想象力。“形聚”不一定“神聚”,二者之间甚至还有一定程度的天然冲突,传统课堂就普遍存在着“形聚而神散”的现象;“形散”不一定“神散”,典型的西方课堂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形散而神聚”。课堂上,关键是“神聚”,而不是“形聚”。比表面的安静更重要的是生命活力的迸发、个性的飞扬、思维的活跃、智慧的启迪。有人曾对某市 10所小学的 200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敢于向教师提问的仅占 20,敢于当面指出教师错误的学生微乎其微。这种状况与学生 “太 守纪 律 ”所造成的压抑是有一定关系的。教师不要给学生太多的限制,要让学生真正感受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而不是局外人。教师要鼓足勇气,挑战传统,冲破心理障碍,鼓励学生向课本和教师挑战,鼓励学生质疑、发难,允许学生插嘴。为此,教师有什么理由不高兴呢? 不 仅 高 兴 , 而 且 有 理 由 自 豪 。当然,为了保证教学活动的有效进行,课堂确实需要纪律。但这里有一个对纪律内涵的重新理解和我们需要什么样的纪律的重新判断。其实,即便是最自由的美国教育中,也有诸多不自由,自由与不自由、权利与权力、民主与法制一定是相辅相成的。关键是价值取向不同,对自由和纪律的理解或选择有所不同,这与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是大体一致的。此外,教育思想不同,纪律观可能就有很大差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