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桔**** 文档编号:570020725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22 大小:455.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九年级语文上册 文言文阅读习题课件 新人教版(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单元阅读新课堂文言文阅读阅读新课堂文言文阅读广东中考语文考纲文言文阅读的考试内容及要求是:理解浅易文言文中常见文言词语的意思;翻译浅易文言文中的句子;理解浅易文言文中的基本内容;领会浅易文言文中作者的写作意图。自2014年以来,广东中考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考查课内外阅读各一篇,课内文言文考查范围为考纲规定的24篇背诵篇目,课外文言文选材一般为短小、浅易、生动的文言文,以叙事为主,有一定的故事性,可读性很强。课外文言文阅读是课内知识的延伸、方法的灵活运用、能力的提升,与课内文言文阅读形成互补。题型一:词语解释题解题策略:词语解释题考查的词语多为常见实词,注重考查通假字、古今异义词、词类活用等特

2、殊文言词语。做题时主要依靠平时的分类积累。直接解释词义的题目,也可以用组词法。古代汉语较现代汉语简洁精练,文言词语多为单音节词,相当一部分可以用组词的方法来解释,将单音节词组成双音节词,将它代入原文句中,看句子翻译通不通,借以检测词语含义的解释是否正确。选择词义异同的选择题,可以用以下几种方法:代入法,将自己熟悉的一个课内的词语解释代入到另一个搭配句子中,看是否解释得通,以判断异同;排除法,根据记忆分析比较,排除异类选项;词性法,根据两个词语在句子中的词性,判断两个词的意思是否相同。题型二:句子翻译题 解题策略:1文言文翻译的标准:信、达、雅。“信”,指译文能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

3、,也不随意增减意思。“达”,就是译文明白通顺,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没有语病。“雅”,则是更高一层的要求,就是要求译文的措辞考究,语言优美。对于初中生而言,主要达到前两个标准“信”(准确无误)和“达”(通顺流畅)。2翻译的原则:一一对应,字字落实,直译为主,意译为辅。3翻译的具体方法:留、换、补、删、调、意。留:保留古今词义完全相同的一些词。保留特定的名词,如人名、地名、朝代名、国名、民族名、官号、谥号、年号、特殊称谓等。换:即将“单音节词”换成“双音节词”。古汉语与现代汉语的最大区别在于,古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即一个字就是一个词;而现代汉语以双音节词为主,即由两个字构成一个词。将古汉语翻译

4、成现代汉语,在多数情况下就是把单音节词转换成双音节词。补:文言文省略现象较为突出,翻译时应根据现代汉语的语法规律增补必要的语言成分。删:凡是古汉语中的发语词、在句子结构上起标志作用的助词和凑足音节的助词等词语,因在现代汉语中没有词能替代,故翻译时无须译出,可删去不译。调:即调整语序。在翻译文言文倒装句时,应把它调整为现代汉语句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表达习惯,使译句通顺流畅。意:当直译有困难时,可不拘泥于原文的字句,把原文的大意表达出来即可。具体而言,文言中用了比喻、互文、借代、委婉等手法的句子,我们可采用意译法。题型三:文言断句题解题策略:1读文段,知文意。给文言文断句,首先要通读全文,理解文意

5、,这是断句的先决条件。这样之后,凭语感将能断开的先断开,逐步缩小范围,然后再集中精力分析难断处,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2看虚词,找位置。文言虚词(特别是语气词),往往是该断句的地方。3看标志,察对话。文言文中对话、引文常常用“曰”“云”为标志,两人对话,一般在第一次问答出现人名,以后就只用“曰”,而把主语省略。遇到对话,根据上下文判断对话双方来断句。4用语法,辨句式。文言文中的句式特别是文言文的固定结构可以帮助我们断句。5据修辞,巧断句。文言文也是讲究修辞的,顶真、排比、对偶、对称、反复是文言文中常见的修辞方法。句式整齐,四六句多,又是文言文的一大特点。利用这两大特点,我们就可以比较好地断句

6、。题型四:内容理解和概括题 解题策略:1原则:内容理解要紧扣文本,不可主观臆断;概括要点要完整、全面,不能以偏概全、丢三落四;表述时用词要恰当,不夸大,不缩小,不绝对化,应恰如其分地进行概括。2步骤与方法:整体阅读,总体把握,依据文体特点抓重点。侧重于叙事的,应理清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结果。侧重于写人的,要弄清楚作者记叙了哪几件事,表现了人物的哪些性格特点和精神风貌;侧重于说理的,要领会作者所讲的道理及说理的方法。善于抓住中心句、找关键词句,理清文章层次,迅速把握文意。或直接从文中提取中心句、关键句答题;或找出文中关键性词句,然后依题意进行组合答题;或用自己的语言来答题。题型五:评析人

7、物题解题策略:中考文言文中,有关人物的考题,大致有分析人物性格(形象)或评价人物两种。如何分析人物?方法主要有:1从正面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即通过文中直接描写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等重点语句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和思想品质;2从侧面描写角度分析人物形象,即通过分析其他人物的言行来分析人物形象。3根据对人物评价性的句子来分析人物性格。4通过剖析事件来分析人物形象。评价人物,可根据题意从正面、反面、辩证的三个角度中选一个恰当角度去分析评价,言之有理即可。题型六:阅读启示题 解题策略:借助题目或文中议论抒情的句子,准确深刻理解文章主旨或作者的情感态度。谈启示一定要学会由特殊到一般,由事到理,切忌

8、只是就事论事。题型七:综合分析选择题解题策略:化整为零,逐项细读理解,尤其要注意关键词、关键句,找出其中的破绽,从而选择正解的答案。(一)记承天寺夜游苏轼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门 考虑,想到 交错纵横 2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_。(2)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_?_。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哪一夜没有月光?哪里没有绿竹和翠柏只是缺少像我俩这样

9、清闲的人罢了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寥寥数语描绘了月夜小景,传达出作者复杂微妙的心境,语言凝练而又意味深长。B文章第句叙事,交代了夜游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叙述自然流畅。C文章第句中的“遂”“亦”二字流露出作者与张怀民相知的喜悦。D作者描绘庭中景物极富特色:写月突出其明,写影突出其形,写水突出其清。【解析】水不属于庭中景物,这里指月光照在庭院里,如一片积水一样澄澈透明,但不是真的水。D(二)(广东中考)狄武襄公青初以散直为延州指使。是时西边用兵,公以才勇知略,频立战功。常被发面铜具,驰突贼围,敌人畏慑,无敢当者。公识度宏远,士大夫翕然称之,而尤为韩魏公、范文正公所深知,称为国

10、器。文正以春秋汉书授之曰:“将不知古今,匹夫之勇,不足尚也。”公于是博览书史,通究古今,已而立大功,登辅弼书史策配享宗庙为宋名将,天下称其贤。(节选自渑水燕谈录)【解析】A项,均指“这时”之意;B项,名词作动词,面戴/名词作状语,当面;C项,一致/轻快,敏捷;D项,崇尚/还,依然。A 5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登辅弼 书史策 配享宗庙 为宋名将6结合选文,说说狄青为什么能够被天下称贤。_。/因为狄青:骁勇善战(颇立战功);博古通今(通究古今);辅佐朝政【参考译文】武襄公狄青,当初凭借侍从官的身份担任延州指使。这时西部边境正在打仗,武襄公因智勇双全且有谋略,屡次建立战功。(他)经常披

11、散头发,戴着铜面具,飞奔着冲入敌阵,敌人畏惧,没有谁敢抵挡他。武襄公见识高远,气度宏大,士大夫一致称赞他,而且特别被韩魏公和范公正公赏识,被称为国器。范文正把春秋汉书授给他说:“将领不了解古今,只是个有勇无谋的人,不值得推崇。”武襄公从此就广泛阅读经史,透彻地钻研古今变化,不久立了大功,登上辅佐大臣之位,记录在史册中,配享在宗庙里,成为宋代著名将领,天下人都称赞他贤能。(三)子奇治阿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齐君曰:“何以知之?”曰:“共载皆白首也。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困,阿县大治。魏闻童

12、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注释】阿:指阿县。廪:粮仓。赈:救济。【解析】A项,同“返”,返回;B项,知道/了解、理解;C项,年少/稍微;D项,到/周到。A 8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句子断句。魏闻童子治邑 库无兵 仓无粟 乃起兵攻之9阿县“败魏师”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子奇关心人民、重视生产,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能轻而易举地打败魏国。/【参考译文】子奇十六岁的时候,齐国的国君派(他)去治理阿县。不久,齐王反悔了,派人追赶。追赶的人回来说:“子奇一定能够治理好阿县的。”齐王问:“你怎么知道的呢?”回答说:“同车的人都是老人,凭借老人的智慧,由年轻人来作最终决定,一定能治理好阿县啊!”子奇到了阿县,把兵库里的兵器锻造成为耕田的农具,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阿县治理得井井有条。魏国的人听说小孩子治理阿县,兵库里没有兵器,粮仓里没有积粮,于是就起兵攻打(齐国)阿县。阿县的人父亲带儿子,哥哥带弟弟,以自己家的兵器战斗,于是打败了魏国军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