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其不可而为之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70019099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12 大小:3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知其不可而为之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知其不可而为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知其不可而为之(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出处:出处:释义:释义:(守门人)说:(守门人)说:“这个人就是这个人就是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做的人吗?的人吗?”子路宿于石门。子路宿于石门。晨门曰:晨门曰:“奚自?奚自?”子路曰:子路曰:“自孔氏。自孔氏。” 曰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明知做不到却偏要去做。表示意志坚决。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有时也表示倔强固执。用用俗语俗语表达为:表达为: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像滚滚滔滔四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是这样地动乱不安。像滚滚滔滔四

2、处泛滥的洪水,天下到处是这样地动乱不安。 这是一个动乱的社会。这是一个动乱的社会。探究:探究:在当时社会,为什么在当时社会,为什么“不可为不可为”?在文章中找到并画出描写当时社会现象的语句,并理解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时代。在文章中找到并画出描写当时社会现象的语句,并理解当时是一个怎样的时代。陈成子弑简公陈成子弑简公之三子告,不可。之三子告,不可。今之从政者殆而今之从政者殆而滔滔者,滔滔者, 天下皆是也。天下皆是也。凤鸟不至,凤鸟不至, 河不出图河不出图犯上作乱,犯上作乱,可见可见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秩序混乱。 君臣无序君臣无序,可见,可见社会秩序混乱社会秩序混乱。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这说明当时政治黑

3、暗腐败,当今的从政者岌岌可危。这说明当时政治黑暗腐败,从政者自身难保,可见从政者自身难保,可见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这并不是一个政治清明的时代。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凤凰不出现,黄河不出图。说明这不是太平盛世。说明这不是太平盛世。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用孔子孔子当时所处的社会是一个群雄争霸,弱肉强食的乱世,用孔子本身的话说,本身的话说,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这是一个礼崩乐坏的社会。所以,在这样的乱世所以,在这样的乱世中,孔子所希望的中,孔子所希望的仁政、礼制仁政、礼制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尚武的时代,是不可能实现的;在尚武的时代,孔子的理想是注定落空的。孔子的

4、理想是注定落空的。 既然已经注定其政治理想不可实现,既然已经注定其政治理想不可实现, 那孔子为什么还要那孔子为什么还要“为为”呢?呢?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那些我们不妨先来看看那些“不为不为”的人,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孔子的。的人,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孔子的。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语段请大家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相关语段 (注意体会说话人的语气)(注意体会说话人的语气) 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些人对并结合具体词句分析这些人对孔子的态度孔子的态度以及以及孔子对他们作出的反应。孔子对他们作出的反应。 歌而过孔子,曰:歌而过孔子,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凤兮!凤兮!何德之衰!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不可谏,来者

5、犹可追。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已而!已而!今之从政者殆而!” 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孔子下,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你过去的你过去的“为为”是错的,现在你要改正过来,是错的,现在你要改正过来, “不为不为”还来得及,不要再执迷不悟了。还来得及,不要再执迷不悟了。 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第一个第一个“不为不为”的人是的人是楚狂接舆楚狂接舆另外还有哪些另外还有哪些“不为不为”的人?的人?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孔子的。他们又是如何看待孔子的。桀溺桀溺丈人丈人 晨门晨门 荷蒉者荷蒉者长沮长沮是知津矣。是知津矣。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6、?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莫己知,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莫己知,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探究探究: 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具体表现孔子对隐请同学们在文中找出具体表现孔子对隐士作出反应的语句。士作出反应的语句。下,下,欲欲与之言与之言:思考:孔子为何要思考:孔子为何要“欲与之言欲与之言”?若楚狂有对话的态度,你认为孔子会说些什么?若楚狂有对话的态度,你认为孔子会说些什么?表明孔子的态度是:表明孔子的态度是: 明知接舆不会与自己从道入世济时,但仍充满幻想,明知接舆不会与自己

7、从道入世济时,但仍充满幻想,希望得到理解和认可。希望得到理解和认可。夫子夫子怃然怃然曰:曰:“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鸟兽不可与同群,吾非斯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人之徒与而谁与?天下有道,丘不与易也。”这句话恰恰体现了这句话恰恰体现了孔子内心的挣扎。孔子内心的挣扎。当他听及隐者对世事的议论,不觉当他听及隐者对世事的议论,不觉感到自感到自己的己的无助与渺小无助与渺小,难过与落寞,难过与落寞,但他明了必须有人挺身而出,但他明了必须有人挺身而出,知难而进,给黑暗以光明。知难而进,给黑暗以光明。桀溺:桀溺: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其若从辟世之士哉?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其若从辟世之士哉?

8、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呢?并且你与其跟随避开恶人的志士,哪比得上跟随避开人世的隐士呢?丈人:丈人: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子? 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四肢不劳动,五谷分不清,谁是老师?晨门:晨门: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此人就是那个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此人就是那个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的人吗?荷蒉者:荷蒉者:莫己知,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莫己知,斯已而已矣。深则厉,浅则揭。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没有人了解自己,就洁身自好算了。水深就穿

9、着衣裳过河,水浅就提起衣裳过河。言下之意言下之意就是同是逃避,何不更彻底地就是同是逃避,何不更彻底地“避世避世”,世道是如此的黑暗,世道是如此的黑暗,明哲保身,洁身自好才是上策。明哲保身,洁身自好才是上策。 这句话表明了丈人对孔子不干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而厌恶,同时也这句话表明了丈人对孔子不干实事,尽做那些无法做到的事而厌恶,同时也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含蓄地劝戒孔子停止自己无谓的奔走。比喻做事要通达。比喻做事要通达。用水来比喻世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用水来比喻世道,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

10、而为之”的内涵:的内涵: 孔子的孔子的“知其不可而为之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精神是一种精神上的坚持与执着,也是道义上的践行,更有上的坚持与执着,也是道义上的践行,更有一种拯救苍生的一种拯救苍生的责任感与使命感责任感与使命感。孔子所推。孔子所推行的仁义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人格行的仁义不仅仅是指一个人应当具有的人格境界,还应该是一个社会应具有的公理、正境界,还应该是一个社会应具有的公理、正义和担当。义和担当。不不知知不不可可为为而而为为之之,愚愚人人也也;知知其其不不可可为为而而不不为为,贤贤人人也也;知知其其不不可可为为而而为为之之,圣圣人人也也。 张张岱岱四四书书遇遇 探究探究:生前寂寞

11、身后名生前寂寞身后名,在历史的长,在历史的长河中,孔子的精神毕竟得到了颂扬及河中,孔子的精神毕竟得到了颂扬及传承,举例说明它在历史上的影响。传承,举例说明它在历史上的影响。 读着你读着你, ,让我感动着你那一意孤行的殉道精神让我感动着你那一意孤行的殉道精神, ,那是一种痛苦中带有孤绝的向往。当我怀想着你那是一种痛苦中带有孤绝的向往。当我怀想着你在滚滚红尘中,带着一帮矢志不渝的穷学生,靠在滚滚红尘中,带着一帮矢志不渝的穷学生,靠一辆木轱辘一辆木轱辘( (g g lulu) )破车,怀揣破车,怀揣( (chuchu i i) )一个叫做一个叫做“仁仁”的理想,一国一国地去叩见国君,竭尽全的理想,一国一国地去叩见国君,竭尽全力去修复已经力去修复已经“礼崩乐坏礼崩乐坏”的周王遗风,岂不愚的周王遗风,岂不愚哉哉? ?但正是你与弟子们在列国间忙碌的穿梭与游说但正是你与弟子们在列国间忙碌的穿梭与游说, ,正是这种正是这种“士不可以不弘毅士不可以不弘毅”的责任感,保持了的责任感,保持了这个社会的基本良心与道义。这个社会的基本良心与道义。 尽管夫子你最终无力改变,但这不是悲剧,尽管夫子你最终无力改变,但这不是悲剧,而是一种悲剧精神。而是一种悲剧精神。让我们像孔子一样让我们像孔子一样 坎坷而充盈坎坷而充盈地地 生生 活!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