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课课件(角的度量)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9983811 上传时间:2024-08-01 格式:PPT 页数:32 大小: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说课课件(角的度量)_第1页
第1页 / 共32页
说课课件(角的度量)_第2页
第2页 / 共32页
说课课件(角的度量)_第3页
第3页 / 共32页
说课课件(角的度量)_第4页
第4页 / 共32页
说课课件(角的度量)_第5页
第5页 / 共3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说课课件(角的度量)》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说课课件(角的度量)(3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人教新课标四年级数学上册线段、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射线姓名:布丽根姓名:布丽根角的度量 线段、直段、直线、射、射线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线段、直线、射线。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述。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学法说教学过程说板书设计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3、教学重难、教学重难点点一一、说说教教材材 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时线段、直线、射线,本节课是在小学二年级学习感知过的直线和线段的初步认识的基础上,开始比较系统的研究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与区别,也是以后研

2、究学习角、垂线、三角形、四边形等图形的基础。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教材的地位与作用新课标指出、教学目标应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而这三维目标又是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借此,我根据该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将这三维目标进行整合,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为: (1)、认识线段、直线、射线,理解三者之间的区别与联系。 (2)、经历线段、直线、射线的认识过程、体验比较的方法。 (3)、感受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2、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重点重点:认识线段、直线、射线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难点难点:区分线段、直线、射线。 这部分内容

3、,是在学生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等图形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部分内容是几何形体知识中最基本的概念之一,也为学生今后进一步认识三角形、长方形等几何图形和学习几何形体知识奠定了一定的基础。对于小学中段学生来说,他们学习比较积极,操作、口述能力比较强。但还不够稳定,知识和思维还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二、说学情(一)在教法方面,我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原则,采用学生参与程度高的启发探究式教学法。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的思维特点,我主要运用了: 1、引导发现法 2、分析比较法 3、合作探究法 4、多媒体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优化组合,有效地突破了教学重点、难点,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主动。(二)在学法方面

4、,我注重为学生创设自主探索的空间,让学生通过“画一画”、“比一比”等活动,让学生快乐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学生在组内合作交流,互相可以得到启发,运用这种方法,便于培养学生的合作的精神。三、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上述认识与理解,我对本课的教学基于上述认识与理解,我对本课的教学流程作了如下设计流程作了如下设计:(一)情境导入(一)情境导入(二)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二)动手操作、自主学习(三)合作研讨、归纳总结(三)合作研讨、归纳总结(四)当堂训练(四)当堂训练(五)(五)回顾整理,反思提高。回顾整理,反思提高。四、说教学过程 生活化的情境是学生熟悉、喜爱和生活化的情境是学生熟悉

5、、喜爱和了解的,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景,会了解的,在课堂上再现生活情景,会让学生感到亲切。因此我这样设计导让学生感到亲切。因此我这样设计导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让学生入:我们先来欣赏几幅图片,让学生仔细观察一下,问:这些建筑物和光仔细观察一下,问:这些建筑物和光线有什么特点?线有什么特点?(一)、情境导入(一)、情境导入:数数 学学 来来 源源 于于 生生 活活 这样导入、就引出了:这样导入、就引出了:“直直的直直的”的这的这个特征。借此、我进一步引出课题:今天个特征。借此、我进一步引出课题:今天我们来认识一些直直的图形我们来认识一些直直的图形线段、直线段、直线、射线。线、射线。 我的设计意

6、图是、,这样导入,从学生我的设计意图是、,这样导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的生活实际出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直观感受到线段、直线、射线兴趣、还能直观感受到线段、直线、射线的特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的特征、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1)(1)、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似地看做什么呢?、绷紧的琴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似地看做什么呢? 答:线段。答:线段。(2)(2)、谁愿意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谁愿意到前面来,在黑板上画一条线段?(3). (3). 对于线段你都有哪些认识?对于线段你都有哪些认识? 1 1、认识线段、认识线段 出示这两幅图,问:绷紧的琴

7、弦、人行横道都可以近似地看做什么呢?你会画出来吗?先让学生独立画出线段,再让学生说说线段的特征。我根据学生的观察引导学生学习线段是直直的且有两个端点,并引导学生经过两点画线段,学会线段的画法。最后让学生动手度量两点之间线段的长度,结束后归纳出线段的特征。接着进一步引出线段的表示方法,可以用字母表示。例如线段AB。(二)、认识线段、直线、射线有两个端点有两个端点直直的。直直的。线段线段AB自学指自学指导1、认识线段2 2、认识直直线 教学直线时,用课件演示将线段的两端无限延长得到一条长线,问:如果这条线段两端无限延伸,你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样吗?你能画出来吗?也是先让学生发挥想象画出直线,再让学生观

8、察直线的特征,并更加清楚的理解它们的联系和区别。随后让学生分别经过一点和两点画直线巩固对直线的认识以及直线的表示方法。这一环节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教师边操作边提问,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开始积极思考。 没有端点、没有端点、向两端无向两端无线延伸延伸直线直线AB如果这条线段两端无限延伸,你能想象出它是什么样吗啊?你能画出来吗?2、认识直线.过一点可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呢过一点可画多少条直线?经过两个点呢?无数条直线无数条直线只有一条只有一条画射线、直线,感悟极限思想3 3、认识射射线 经过对线段和直线的探讨后,对射线的研究就顺理成章的进行了。先用课件出示、墙壁上的亮点与光源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

9、么?如果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被任何物体挡住,还能找到这束光的另一端点吗?你能把画下来吗?先让学生试着画射线,再让学生分组分别从端点、是否可度量、是否是直的三方面展开讨论,由他们自己得出射线的特征和表示方法。这样学生对射线的理解更加深刻,并获取探究数学奥秘的无穷快乐。得出结论后,为了让学生更形象的理解射线。随后就设计一道从一点出发画射线,围绕这一点能画几条射线的拓展题。这一环节挑战了学生的发散思维,强化了学生对射线的认识。 3、认识射线、认识射线墙壁上的亮点与光源之间的光线可以看成什么?为什么?如果光在传播的过程中没有被任何物体挡住,还能找到这束光的另一端点吗?你能把画下来吗? 有一个端点、笔直

10、的有一个端点、笔直的向一端无限延伸的向一端无限延伸的线射线射线AB(2)、围绕这个点,能画出几条射线?(1)、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点一个点,并从这一点出发画射线,看谁能最先把所有的射线都画完。答:无数条 接下来是学生合作讨论,总结归纳的环节。通过完成“线段、直线和射线的联系和区别”表格的填写,总结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总体上感受本节课知识的结构,加深对线段、直线和射线的理解。(三)、总结归纳直直线射射线线段段端点数端点数能否延伸能否延伸 能否度量能否度量2个个1个个无端点无端点小小组探探讨完成,它完成,它们之之间的特点:的特点:不不延伸延伸向向一端一端无限延伸无限延伸向向两端两端无限延伸无限

11、延伸可可度量度量不可不可度量度量不可不可度量度量合作交流合作交流先独立思考线段射线直线的特点、再小组内完成下表。 名称名称共同点共同点不同点不同点线段线段射线射线直线直线直的直的直的直的不能延伸、长度有限不能延伸、长度有限直的直的一端能延伸、长度无限一端能延伸、长度无限两端都能延伸、长度无限两端都能延伸、长度无限总结归纳总结归纳当堂训练:当堂训练:1、做一做做一做(1)直线里面有没有线段?)直线里面有没有线段?(2)直线里面有没有射线?)直线里面有没有射线?(3)射线里面有没有线段?)射线里面有没有线段?(4)有一条)有一条3厘米的射线吗?厘米的射线吗?本题设计意图:以提问的方式检验学生理解线

12、段、直线、射线的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理解射线和线段都是直线的一部分。(1)(2)(3)(4)(5)(6)2、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下面哪些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O记作:射作:射线PO ()ab记作:直作:直线ab ()1234AB记作:直作:直线AB ()AB记作:作:线段段BA ()3 3、请你来判断、请你来判断 当堂训练是检测学习效果、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练习、学生体验到收获和成功,发现存在的不足,教师也及时获得信息反馈,以便课下查漏补缺。(四)、当堂训练(五)、回顾整理,反思提高 最后师生共同交流评价这节课自己的表现及收获。让学生在评价中学会反思、发现自我、欣赏别人。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线段线段:两个端点、有限长 直线直线:没有端点、无限长 射线射线:只有一个端点、无限长线段、直线、射线线段、直线、射线都是直直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课堂板书是教学设计的浓缩,会加深学生对本节知识的记忆,给整节课带来锦上添花的效果。本节课板书我力求做到重点突出,整齐美观,一目了然。五、板书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