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9940898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1.0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变态心理学的理论ppt课件(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目录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第五节 认知理论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第七节 系统整合的观点2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基因与异常行为(二)神经科学对病理心理学的贡献二、生物学的治疗三、生物学理论的评价3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 1、基因与异常行为、基因与异常行为 体貌特征、个性特征以及行为方式都受到遗传基因的影响; 这种影响不是绝对的,而是与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的。 然而,无法确定哪种心理障碍具体受哪个特殊的基因影响,也不能精确地描述基因在各种心理障碍中如何起作用。 大多数时候,某种特殊的行为异常

2、或心理障碍,并不是由单一的基因造成的,而是由许多基因共同造成的。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龙生龙,凤生凤,老鼠儿子打地洞”4一、生物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2、个体大脑的生化改变会影响其行为和体验、个体大脑的生化改变会影响其行为和体验。古代,心理的严重病变与头部创伤有关(例如事故导致的创伤) 物质摄入(例如酗酒和幻觉类药物)会导致行为、感觉和心态的改变。心理异常反映了某些潜在的脑功能损伤。在一些尸检报告中发现,那些曾经存在严重和慢性心理障碍的人们,在其死后的解剖中发现了明显而广泛的解剖学意义上的改变。5神经递质有些心理障碍被认为是与大脑细胞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障碍有关大脑细胞间的神经冲动传导障碍有关对心理

3、病理过程起着重要作用的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多巴胺、内啡肽、GABA(r-氨基丁酸)、去甲肾上腺素、五羟色胺等抑郁症与神经传递素血液复合胺的水平(5-HT)较低有关精神分裂症与多巴胺的过度活动有关有些焦虑性障碍与r氨基丁酸(GABA)的活动水平较低有关。2、个体大脑的生化改变会影响其行为和体验、个体大脑的生化改变会影响其行为和体验。6二、生物学的治疗 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原理:药物的作用主要在于影响了情绪和思维过程。适应症:抗焦虑、抗抑郁、抗双相障碍和抗精神病药物。局限:剂量持续上升,医源性运动障碍医源性运动障碍越来越多,药物成瘾等。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7二、生物学的治疗电休克疗法电休克疗法原理:将两

4、个电极附在患者的前额,以65至140伏的电流快速通过脑部,以引起脑部痉挛,整个过程持续几分钟。适应症:抑郁症患者,大约有60%的抑郁症患者的情绪得到改善。8二、生物学的治疗精神外科学精神外科学原理:通过对患者进行脑部切除手术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适应症:精神分裂症、抑郁症和焦虑症。局限:手术后果的不可逆性。9共识:广义上的生物学基础共识:广义上的生物学基础区分与器官病变有关的心理障碍(反映某些生物学方面病变)和与器官病变无关的心理障碍(未发现器官病变,被假设与心理方面的原因有关)的区分似乎不再重要了。 许多障碍被认为是生物和心理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还有一些心理障碍在出现伊始便已经具有生物学基础。

5、有些学者认为所有的心理障碍都源于某种类型的大脑机能障碍。这种说法的实质是生物决定论生物决定论。这种观点暗示了在许多心理障碍中,心理学因素只发挥很少的作用甚至不发挥作用。10三、生物学理论的评价优点优点局限局限对生物学治疗方法的过分强调,可能限制了人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生物学理论的很多证据并不完全可靠。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副 作用明显。将异常行为归结为机体上的原因,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从生物学角度对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探讨和揭示,促进了很多生物学治疗方法的发展。药理学革命(20世纪50年代)后,药物治疗得到了迅速发展,这让人们在心理健康问题的治疗方面看到了美好的前景。第一节 生物学理论11第二节

6、 心理动力学理论心理动力学派在人格和变态的研究中主要关心的是心理动力(有意识或无意识)如何影响着人们的心理。心理动力理论假定:情绪是一种能量,如果在一个领域受到压抑,就会在其他一些不受欢迎的领域表现出来。这个理论的问题在于,为什么有时候人们看起来精力充沛,有时又情绪低落?为什么有些人把精力花在爱情和工作上,而有些人主要关心他们的病痛?心理异常的根本原因是内心的情感冲突未能得到正确解决,是本能驱力性本能受挫导致的。 12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一、弗洛伊德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二)焦虑及防御机制(三)性心理发展阶段二、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三、心理动力的治疗四、心理动

7、力理论的评价131、潜意识是被压抑观念的处所催眠下,对患者暗示,症状消失分离的观念:未被意识到。潜意识:无法接受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欲望前意识:警戒工作142、人格结构失衡与心理异常根据弗洛伊德的理论,人格是由三种力量组成的:本我、自我和超我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人格的三个人格的三个过过程程过过程程原原则则是否关是否关注注现实现实特征特征本我快乐原则否所要达到的目标由于生理驱力立即得到满足自我现实原则是指导冲动指向适合的而且能够达到的对象超我道德原则否指导行为接近道德,信仰,理想152、人格结构失衡与心理异常个体要保持正常,就必须依赖人格结构中三种力量维持平衡,否则会导致心理失衡。心理异常:心理能

8、量投注不合理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正常人格正常人格 心理动力平均平均地投射在本我、自我和超我上;变态人格变态人格 心理能量分配不合理分配不合理,不是本我太强,就是超我太强,自我很难控制欲望或良知。162、人格结构失衡与心理异常l无法控制本我无法控制本我: 受到冲动支配,鲁莽、幼稚、冲动l受到超我控制的人:受到超我控制的人: 呆板、好说教、感受不到快乐的人,易出现抑郁症状173、焦虑及防御机制 自我如战场,本我只关心本能冲动的满足,超我寻求完美意识层面的调节意识层面的调节:现实的方法满足自我:将攻击冲动转化为社会接受的行为方式,如运动竞技放弃完美:更现实的生活目标不可调和时:焦虑不可调和时:焦虑

9、-防御机制防御机制防御机制,是指一种无意识的保护过程,用来保持原始的与冲突有关的情绪,以使自我能够继续它的协调功能。焦虑是警告自我运用防御机制的信号。严重的焦虑或者其他情感冲突能引发自挫的防御行为或者症状。病态性恐惧和强迫性症状是最普遍的自挫的防御行为。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183、焦虑及防御机制 三种类型的焦虑现实型焦虑:外界环境中真实客观的危险引起的情绪体验。道德性焦虑:非道德行为引发超我对自我的惩罚。神经性焦虑:本我的冲动极为强烈,害怕不能控制引起的焦虑。19压抑你排长队准备取钱,好容易终于轮到你,你刚要动作,一个年轻姑娘矫健地一闪,捷足先登了。你站在原地,无动于衷-这是“压抑”; 20

10、移置:把对某人的感情转移到另一个人身上的过程。孕妇出来了,你刚要动作,一个外国女人打着手势正要往里挤,你突然冲上去,怒不可遏地劈手两耳光,并纵身骑到她身上一边暴打一边咆哮着“你还得寸进尺了?!老娘对你们这种卑劣行径早已经忍无可忍了!”- 21投射:学生把自己的感情、思想或信念归诸于别人或客体的心理现象。警察接到群众举报说你殴打外宾,于是前来干预:他们救走了外国女人,并把你带上了警车,你想:“他们只是碍于中外邦交的面子而走走过场、骗骗老外而已。其实,他们心里是站在我这边的。”-这是“投射”; 22回归:当为自己所不能处理的情感压倒时,所表现出的忽然回到原来发展水平你被带进了派出所,出乎你预料的是

11、,警察居然要对你来真格的!于是,你对问题拒不回答,一屁股躺在地上开始又哭又闹撒泼打滚-这是“退行”; 234、性心理发展阶段弗洛伊德假定个体一出生就有性欲,并会在一生中经历不同的性心理发展阶段。口唇期、肛门期、生殖器期、潜伏期和青春期表现为满足我们不同的基本需要并让生理愉悦的驱力得到满足。弗洛伊德认为,很少有人能够非常顺利地从第一个阶段发展到最后一个阶段,其中最主要的原因有两个:固着固着是个体在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不能满足或过分满足而停滞在早期的发展阶段上。倒退倒退是个体在过程发展过程中由于力比多受挫而退至先前的发展阶段。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4具争议且更为重要的是,性心理冲突发生在生殖器期

12、,以早期的自我生殖器刺激为特征。这种冲突称为俄狄浦斯情结。男孩对母亲的情感依恋和乱伦欲望,认识到父亲的愤怒和权威,引发阉割焦虑。认同父亲。发展超我若不能解决恋父和恋母情结:男性:轻率、鲁莽、自负 ,源于对阉割焦虑的对抗对抗女性:总想在生活中扮演男性角色,超越男性。255、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论被他的学生和追随者们进行了大量的修改,并且发展出了很多不同的方向。一些理论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另一些则背离了弗洛伊德进入了全新的方向。最有影响的有四个人物和一个相关领域:四个人物四个人物: 安娜弗洛伊德 、卡尔荣格 、阿德勒 、埃里克森一个相关领域一个相

13、关领域:客体关系 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6安娜弗洛伊德研究方向:研究自我防御反应以何种方式决定着我们的行为,并成为现代自我心理学领域的第一位倡导者。代表著作:自我与防御机制主要观点:个体缓慢积累着适应能力、现实测验技能和防御技能。当自我的力量不足以延迟并控制冲动、或不足以统帅防御机制以应对强烈的内部冲突时,异常行为就会产生。“我和精神分析学是一对一出生就争着引起父亲注意的双胞胎” 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27荣格研究方向:集体无意识。主要观点:集体无意识是对几千年来社会和文化智慧的累积,存储在个人的记忆中,并世代流传下来。荣格还强调一些持久的人格品质,如内倾性格(害羞和孤僻的倾向)和外倾性格(

14、友好和交际的倾向)。精神病患者的幻想或妄想是建立在自古以来的神话、传说、故事等共通的基本模式上的,因此提倡所谓原型原型的观点28其他心理动力学对异常行为的解释阿德勒研究方向:自卑感和对自尊的寻求,创造了术语“自卑情结自卑情结”。主要观点:认为人性的本质是积极的,并且有一种自我实现的强烈的驱力。人们通过排除内、外部成长中的障碍得到改善和提高。埃里克森研究方向:最大的贡献在于他的个体全程发展理论主要观点:详细描述了人在一生的八个特定阶段中伴随的危机和冲突。例如,在最后一个阶段,大约从65岁开始的老年期,个体回顾他的一生并试图体验这些经历,包括对完成人生目标后的满足感和没有达到的失望的体验。第二节

15、心理动力学理论29客体关系理论代表人物:Melanie Klein、Otto Kernberg。主要观点:客体关系是对孩子如何整合表象、记忆及其重要他人的价值观的研究。这里的客体是指这些重要他人,整合的过程叫做摄入。摄入的事物可以成为整合后的自我的一部分,或者在决定同一性或自我上承担着冲突作用。客体关系理论家致力于这些不同的表象是如何整合成一个人的同一性及如何在冲突中表现出来的。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306、心理动力的治疗精神分析治疗的许多技术都是通过宣泄和领悟来揭示无意识心理过程和冲突的本质。 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种技术:1、自由联想2、梦的解析3、对日常生活中失误行为的分析4、催眠 5、移情第

16、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317、心理动力理论的评价优点优点局限局限很难直接证明理论的成立与否;研究表明,心理动力学理论经常不能被支持;在强调人的作用的同时,这些理论忽略了情境的作用。比较全面的对人格进行了描述,包括人格的发展、形成方式以及在人类正常与异常行为中的思维、情感、经验、判断等。构成正常和变态的行为的心理过程在本质上是相同的,但冲突的结果和防御的本质将决定行为到底是正常的,还是变态的。弗洛伊德发展了研究心理动力过程和治疗第二节 心理动力学理论32第三节 人本主义的观点自我实现受阻一些理论家试图检验人类经验中那些具有人性的部分,尤其是那些对成长或变态有贡献的人类经验。代表人物:罗杰斯、马斯洛

17、、弗伦兹皮尔斯主要观点:(一)他们关注并讨论了自由和选择,责任和意志力;(二)人本主义基本思想;(三)存在主义治疗及其评价。33关注点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34人本主义基本思想马斯洛(Abraham Maslow,1908-1970)最为系统地描述了人本人格的建构。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提出心理学研究健康人,即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人的观点。罗杰斯 (Carl Rogers,1902-1987)从治疗的角度讲,罗杰斯是最具影响力的人本主义学家。罗杰斯对治疗师来访者关系的科学研究有着重要贡献。心理异常时违反人的本性的人际交往过程中产生的。要建立无条件的相互关心,相互尊重。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

18、主义理论35人本主义基本思想自我实现自我实现人本主义理论的关键词;它假设只要有成长的空间,个体在所有功能领域都能发挥最高潜力。不可避免地,生活中存在一些条件会阻碍我们追求自我实现。既然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健康的,大部分阻碍来源于个体之外。艰难的生活条件或人际经验可能会使个体背离原本真正的自己。来访者中心治疗来访者中心治疗治疗师扮演着被动的角色,并尽可能少做解释。它重点强调在治疗的过程中给个体一个发展的机会,主张通过自我治疗解放自己。无条件的积极关注,共情。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36意义疗法有时候,人们在应对悲痛或风险的时候是需要帮助的。而存在主义和人本主义运动正好开创了这样一系列疗法,旨在

19、发展人的独立性、目标指向的意志力以及责任感。他小学毕业升入重点中学,毕业后又保送到一所重点大学。以他的聪明足以能在大学里表现得很优秀,但一年后他却不知道自己在大学里想要学些什么,该干什么,因而对自己的课程没有学习动机,生活无味。他在咨询中心说:“小学毕业上中学,中学毕业上大学,大学毕业上研究生,博士毕业又干什么呢?人为什么要活着呢?”。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37人本存在主义理论的评估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存在主义理论38第四节 行为主义-行为是习得的症状主要是习得症状主要是习得的,或者是“不适应的习得性反应”。行为矫正并不是表面化的,因为本来就不存在深刻的或潜在的问题任何一种手段,只要能够

20、缓解症状就是有效的,而不是一定要能找到症状形成的根源才算有效一、行为主义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三个假设:环境决定论,试验化,乐观主义。三种学习过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和观察学习。39三个假设环境决定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环境的产物,都是从过去的经验习得的。试验化通过实验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行为,进而改变行为。乐观主义个体是环境的产物,而不是由遗传决定的,所以是可以改变的。这三类假设可以直接应用于异常行为首先,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都是通过过去的经验习得的。其次,我们能从实验中发现什么样的环境因素会引发异常行为;最后,如果改变那些环境因素,那个体将不会再学习旧的不适宜的行为习惯,而会学习新

21、的适宜的行为。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40三种学习过程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性条件反射动作的形成是以动作的结果为强化的;强化有正负之分。观察学习学习是人们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及行为的后果而间接进行的学习。观察学习过程受注意、保持、动作再现和动机四个子过程的影响。第四节 行为主义理论 UCS UCR CS CR 41行为主义理论的评价优点:观点尽管简单易懂;方法具有操作性;效果可以在实验室中得到检验;行为疗法的治疗时间 短,费用低廉;行为疗法在特殊恐惧症、社交技能缺乏、智能障碍以及其他问题上都有不错的疗效。局限称为“残缺”的“非人性”的心理学,因为行为主义把人和动物看成一回事;行为疗法复发率高。第四节 行为

22、主义理论42第五节 认知理论一、认知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主张症状是失调的认知,通过改变认知,这些障碍就可以得到缓解,甚至是消除。不合理信念看做是导致个体心理障碍的原因。 两个人有同样的演讲技能,但是其中一个人在公开演讲时感到非常焦虑,另一个则不紧张,很放松。两个人都在公开场合演讲,演讲中都有人中途离开。这本来是件很常见的事,但两个人对此的反应却非常不同。焦虑的那个人认为:“我一定让人厌倦,为什么我要演讲这么长时间?我的演讲一定很失败。”相反,放松的那个人对自己说:“那个出去的人一定还有课要上。这没什么,可糟糕的是他错过了我最精彩的部分。” 43不合理信念艾利斯的总结艾利斯的总

23、结贝克的总结贝克的总结非此即彼非此即彼用两分法看待事物而不是看做一个连续体,如“没有全面成功就意味着失败”。灾难化灾难化消极预测未来而不考虑其他的可能结局,如“这次考试肯定完蛋了”。 贴标签贴标签给自己或别人贴上固定的标签,如“我很没用”、“他一无是处”。度人之心度人之心坚信自己懂得别人的心思,而不考虑其他可能性,如“他一定认为我是无能的”。绝对化要求绝对化要求习惯于从自己的意愿出发,对某一事物有认为其必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的信念。“必须”、“应该”过分概括化过分概括化以偏赅全、以一当十的思维方式。对自身的不合理评价。对他人的不合理评价。糟糕至极糟糕至极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非常可怕、非常

24、糟糕的,甚至是一场灾难,容易陷入极端不良的情绪体验。 第五节 认知理论44理性情绪疗法RET(Rational Emotional Therapy)艾利斯(Albert Ellis)创立; 人生来具有理性和非理性两种倾向性: 人有时理性,遇事能够通盘考虑,合理决策,有时却不理性,有些冲动,做事情不经大脑思考,让自己陷入一种无法控制又无法摆脱的境地,情绪困扰大多是在这样的场合产生的。451、描述你在近期的一个情境中感受到(或之后经验到)的情绪(应是词语非句子): 情境:何时?何人?何地?何事? 情绪:0100评估其强度;2、找出不自主的思维找出不自主的思维: 当你产生该感受之前,你的心里想了些什

25、么?观念or图像?3、找出支持该不自主思维的证据。理情练习464、变换视角,寻找其他可能性: 找出不支持该思维的证据,得出一个替代性的思维;或综合两者,得出一个平衡的思维(虽然但是),从0100评估你对其相信的程度。5、以新的视角重新体验情境,你是否产生了新的情绪?写下来,并按0100对其评估。47如何辨别不自主思维?当你产生强烈情绪或对某事有强烈反应时,问问自己在我有这样的感受之前,我的心里在想什么?如果这是真的,那说明我是个怎么样的人?这对我、我的生活、未来,有什么意义?我担心会发生什么事情?如果这是真的,可能发生的最坏的事情是什么?别人会对我有什么样的想法?对其他人来说,这有什么意义?在

26、这个情境里,我有什么样的图像或记忆?48如何辨别不自主思维?评估每一种不自主思维引起的负面情绪的强度(0100),从中找出最为棘手的几种不自主思维。49Activating event引發事件(外在事件外在事件)Belief認知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情緒50Activating event引發事件(外在事件外在事件)Belief認知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情緒被好朋友罵51Activating event外在事件外在事件Belief認知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情緒被好朋友罵氣憤、傷心52Activating event(外在事件外在事件)

27、Belief認知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情緒被好朋友罵一定是我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氣憤、傷心53Activating event引發事件(外在事件外在事件)Belief認知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情緒被好朋友罵一定是我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氣憤、傷心他一定是受了挫折而太激動了54Activating event外在事件外在事件Belief認知認知、信念Consequence後果、情緒情緒被好朋友罵一定是我做了對不起他的事氣憤、傷心他一定是受了挫折而太激動了同情、關心對方55寻找核心信念:如果某种不自主思维反复出现,可能提示你内心存在某种假设或核心信念。通过追问 “如果

28、真是这样,那又怎么样/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她不喜欢我(那又怎么样?) 当我与人们亲近时,他们都会不喜欢我(那又怎么样?) 我永远不会与人有亲密的关系(那又怎么样?) 我是不可爱的。56 审视一下自己的内心,看是否存在我/人应该/必须/一定要或经常令你担心、害怕的观念把它们逐一写在纸上或某些比较坚定、你认为重要的观念57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大学生常见的非理性信念 及其特征及其特征58我应该努力各个方面都做的更好。一个优秀的人应该得到别人的赞美和喜爱。任何问题都应该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别人需要我帮助的时候,我应该全力帮助。我有困难的时候,别人应该关心、帮助我。当我说话或上台发言的话,应该得到别人

29、的关注和热烈回应,否则就是我做得不好。59绝对化要求绝对化要求/极端化思维极端化思维从自己的意愿出发,认为某事一定会发生或不会发生,是一种不合理的、走极端的思维方式,通常与“必须”、“应该”、“一定要”等字眼联系在一起;将愿望当作要求,易丧失自发性和主动性,导致强迫性人格。超概括化,一个有价值的人应该在各方面都比自己强;过分夸大某些事物的重要性如自己失败、他人成就; 过分缩小贬抑某些积极的或自己不具备的经验品质; 非此即彼,不能成功就是失败者。 60我真笨,连这么一点小事都做不好。他/她连这个小忙都不帮,亏我还一直把他当朋友。这个学校真烂,寝室、图书馆都这么破。61过分概括化以偏概全,从某一具

30、体的事件或言行作出整体推断或评价。是一种片面、偏激的思维方式。 62如果这次没办好,就糟了。这件事弄砸了,怎么办呀63糟糕至极将事情的负面结果夸大到极点,认为其一旦发生或不如自己所愿 ,结果必定是非常可怕、糟糕至极、灾难性的。它足以将人推向自责内疚、抑郁绝望的恶性循环之中。 64心理过滤迷信(星座、手机算命)、遇到事情总觉得自己吃亏 ;选择性地知觉自己想得到的或与预期相符的现实,导致认知有失全面、客观65人格化找替罪羊,宿命论(认为自己命不好);无任何根据地认为某人某事与某个消极事件有关。66与非理性信念辩论的方法:找证据找证据: 直截了当地质询该信念是否有足够的事实依据,如“你有什么证据证明

31、这个观点?”、“你有什么理由要求考试成绩一定要符合自己的期望值?” 价值拷问或寻求价值拷问或寻求: 质询当事人当前的情绪和行为反应是否有价值,“一次考不好,就可以整天愁眉苦脸,放弃继续努力的机会吗?”;或引导当事人看到事情有用的一面,“一次考不好,其实也并不全是坏事,从某方面来说,它也是件好事”67重新归因重新归因:为负面事件寻找外在原因; 极端式极端式:质询该事件的最坏结果是什么,“如果两次考试没有进前五,那又怎么样?结果究竟有多可怕?” 夸张式夸张式:故意夸大当事人的信念,放大其不合理之处,“是不是要广而告之,说你考试未能取得预期成绩,天都快要塌下来了,提醒大家都小心呢?”68寻找非理性信

32、念的方法:寻根术:从表面的随想向下拷问,“如果这是真的,为什么使我烦恼呢?那又怎么样呢?”,直至找出隐藏的假定。 如果,那又会怎么样?69巩固新的理性信念 改变语言形态,作新的自我告知 用“非绝对性的偏好”代替“必须、应当”; 用“比较喜欢”代替“最喜欢”; 用“可能不太好”代替“太可怕”。70二、认知的治疗基本观点:心理事件(预期、信念、记忆、解释)会导致行为,如果心理事件发生了变化,行为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扰乱人的精神的,与其说是事件,不如说是对事件的判断”治疗原则认知取向的治疗师会从失调的心理事件中寻找心理障碍的原因或病理基础,然后加以改变。具体方式1.改变效能预期;2.改变消极评价;

33、3.改变归因;4.长期信念的改变 第五节 认知理论71三、认知理论的评价优点优点局限局限心理障碍患者身上各种不适当的认知模式,究竟是心理障碍的原因还是结果呢?在解释人的功能时,把人仅仅看成是认知、情感和行为的总和是不全面的,人还会思考自己的价值,还会考虑生存的意义等更深层次的问题,而这些正是人本-存在主义的基本观点。容易被患者理解和接受,从而使治疗变得更容易和顺畅。通常在短期内就能见效。认知理论家的观点和假设得到了很多研究的支持,这使人们相信它的科学性。认知疗法在临床实践中也展示了它良好的治疗效果。 第五节 认知理论72 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个体所认同的社会规范是什么?个体在社会中扮演什么角色

34、?个体所在的家庭结构是什么样的?其他人如何看待个体?社会文化理论试图对这些问题作出回答,对它们的了解有助于我们理解个体的异常行为。73一、社会文化理论家如何解释异常行为(一)家庭结构和沟通(一)家庭结构和沟通(二)社会网络和支持(二)社会网络和支持(三)社会条件(三)社会条件(四)社会标签和角色(四)社会标签和角色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74家庭结构和沟通家庭系统理论的观点家庭是一个系统系统,这个系统依靠家庭各个成员的互动维持平衡。家庭中的每个人要以一致的方式与其他成员互动,并遵循家庭的独特规则。某些家庭系统特别容易使家庭成员形成异常行为某些家庭系统特别容易使家庭成员形成异常行为。如某些家庭中,家

35、庭成员缺乏独立空间;某些家庭中,家庭成员之间关系疏离,界限分明。过分卷入的方式依恋关系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75儿童早期依恋关系儿童福利院长大的儿童常出现:社会冷漠和情感饥渴。前者对人缺乏兴趣,与社会隔离后者对他人感情和付出无止境的要求76社会网络和支持社会文化理论家关注个体的社会关系和职业关系;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沟通情况如何?他人从个体身上得到什么信息?个体给他人传达了什么信息?研究者发现,社会网络与个体的功能缺陷密切相关。例如,面对压力时,生活中被孤立、缺乏社会支持或缺乏亲密关系的人,比那些有亲密关系或较多社会支持的人更容易产生抑郁情绪,而且持续的时间会更长。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77社会条件特

36、殊的社会条件可能产生特殊的压力,从而增加某些社会成员心理异常的可能。有研究者发现,心理异常,尤其是严重的心理异常,在较低的社会阶层中比较高的社会阶层中更常见。在社会阶层较低的个体生活环境中,使个体承受较大的压力。反过来说,患有严重心理障碍的人,劳动能力比较差,收入也会较低,结果就会沦落到一个较低的社会阶层。种族和性别歧视也会促使某种形式的心理异常。在西方社会,被诊断为焦虑症和抑郁症的女性是男性的两倍。另有证据显示,非洲裔美国人患焦虑症的比例非常高。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78社会标签和角色社会文化理论家相信,给心理障碍患者贴标签和分配角色,会极大地影响患者的异常功能。在一种社会文化下,只要行为偏离

37、社会规范,就会被认为是异常的。而当一个人被认为是异常的,其他人就会以特殊的方式对待他。同时,周围的人会有意无意地鼓励个体表达出某种病态的行为。久而久之,个体慢慢地就接受并扮演异常的角色。最后,个体变成了社会所标签的样子。患者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周围人便会采取相应的方式对待他,这将不利于患者的恢复。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79二、社会文化的治疗(一)团体治疗(一)团体治疗(二)家庭治疗(二)家庭治疗(三)夫妻治疗(三)夫妻治疗(四)社区治疗(四)社区治疗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团体治疗中,治疗师面对一群问题相似的患者,多个患者一起讨论各自的问题。在家庭和夫妻治疗中,患者和其他家庭成员一起接受治疗。在社区

38、治疗中,治疗者在患者的日常生活环境中提供治疗。 80团体治疗组织多个问题相似的患者,共同讨论某一个或多个成员的问题。在讨论过程中,团体成员共同提高对事物的洞察力、形成社会技能、增强自我价值感并分享有用的信息或建议。许多团体是为特殊患者专门设计的:酒精中毒者团体生理障碍者团体受虐待者或丧亲者团体。另有一种和团体治疗相似的形式,叫自助团体,也称互助团体。这种团体没有专业的临床工作者指导,它通过将一群具有同样问题的人组织在一起,以达到互相帮助或支持。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81三、社会文化理论的评价优点优点局限局限一方面,社会文化的研究经常能够找出某些社会文化因素与某种特殊心理障碍有关系,却难以确立它们

39、有因果关系。另一方面,社会文化理论不能预测特定个体的心理异常。它考虑了家庭、社会以及社会问题对个体心理异常的影响,是对其他变态心理理论的一大补充。人们经常会发现,临床和社会标签确实很明显地影响了个体功能的异常。社会文化治疗有时是在传统治疗失效时的有效方法。第六节 社会文化理论82第七节 系统整合的观点每一种模式既有科学性,也有局限性。如果我们能够了解到生物、心理以及社会文化层面诸多因素对异常心理的影响,而不仅是某一方面的影响,那么,我们对异常行为的了解和治疗会更加完善。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者倾向于从多个方面来考察异常行为的原因,有时候称这种取向为生物心理社会理论,这是一种系统整合的观点。

40、异常是源自遗传的、生理的、发展的、情绪的、行为的、认知的、社会的及社会影响等因素交互作用的结果。结合各种方法治疗比运用单一的方法效果更好。83流派流派观点观点治疗观点治疗观点优点优点缺点缺点心理动力流派强调动力因素的重要性强调无意识领域中的心理冲突在造成心理异常方面起关键作用认为人的内在矛盾冲突或情绪紊乱是精神疾病的根源发掘人类的内心世界,找出潜意识中冲突的根本原因,来治疗异常心理人格解释全面潜意识心理动力无法实证忽视情境人本主义自我实现的过程受阻就会产生异常行为强调自由选择,责任和意志力等在个体成长中的重要意义以一种轻松自在的环境让来访者审视自我,接纳自我,为自我实现扫清障碍强调心理(个人价

41、值、自我选择等)积极乐观科学性的质疑无法实证行为主义异常行为是习得的,是一种不适应的行为习惯,是从过去的经验中获得的通过另一种学习而让异常行为消失,运用经典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或观察学习的原理,让患者建立更适当得行为来代替那些问题行为简单、有操作性成本低非人性易复发84流派流派观点观点治疗观点治疗观点优点优点缺点缺点认知主义异常行为的产生于人们的不合理信念和认知过程的系统的消极偏向从失调的心理事件中寻找心理障碍的原因或病理基础然后加以改变其不适当的认知模式来达到治疗目的易接受、临床效果显著有实验支持短期见效认知模式的扭曲到底是原因还是结果?生物学理论行为异常由基因、神经递质等变化造成的药物电休克精神外科减轻精神病患者的病耻感。从生物学角度对心理障碍的原因进行探讨和揭示生物治疗的进展精神药理学药物副作用只强调生物忽视心理因素社会文化理论异常来自于家庭系统社会支持系统早期依恋关系团体治疗家庭治疗社区治疗解释了社会文化和环境对异常心理的影响因果关系的解释不能预测个体的异常8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