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9936067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87 大小:3.03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7页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地理专题复习 第十七单元 区域经济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8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七单元区域经济发展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管理企业化、建设生态化的经营组织模式。某县生产的优质铁观音茶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该县茶企业通过整合特色山水,建设集茶树种植、茶叶加工储存、旅游和文化为一体的现代茶庄园。据此完成下面两题。1.(2016课标,1,4分)发展庄园经济的前提条件是当地拥有()A.丰富廉价的劳动力B.知名品牌的农产品C.发达便捷的交通网D.高精尖的技术水平五年高考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A A组组 统一命题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课标卷题组答案答案B本题主要考查区域农业发展。庄园经济是利用区域优势,开展集约化经营而形成的一种具有

2、地域特色的农业经营模式。当地拥有知名品牌的农产品是其发展的前提条件,故B正确。丰富廉价的劳动力、发达便捷的交通网是其发展的重要辅助性条件,而不是前提条件,故A、C错误;庄园经济不是高精尖技术产业,故D错误。审题技巧审题技巧提取关键有效信息,由材料中“庄园经济是一种实现农业资源集聚化的经营组织模式”,说明农业资源为关键。某县在获得“中国地理标志”认证的优质茶叶的基础上建设了现代茶庄园,说明农产品的知名度和质量是得到市场认可的。评析评析本题难度中等。从庄园经济的经营模式入手分析,抓住关键词“特色”,不难做出正确判断。2.(2016课标,2,4分)与传统的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突出优势是()A.品牌

3、更多,环境更优B.市场更广,产品价格更低C.产品更多,效益更高D.投入更少,生产成本更低答案答案C现代茶庄园实行生产规模化、经营多元化组织模式,可促进茶产业的深加工和拓宽经营范围,会使产品更多样;另外,管理企业化,更能促使效益提高,这是现代茶庄园相比传统茶园的突出优势,故C项正确。与传统茶园相比,现代茶庄园的品牌可能更多,但品牌多只是其表现形式,不能体现“突出”优势,突出优势应体现在市场与效益上,故A项错误。依现代庄园经济特点可知,现代茶庄园投入更多、生产成本更高,故产品价格更高,故B、D两项错误。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传统的茶园的产品以茶叶为主。而现代茶庄园以茶为中心,延长了茶的加工、储藏、销售等

4、各环节,增加了产品种类,同时还结合当地的自然环境和茶文化发展旅游业,增加了农业的经济效益。3.2017课标,36(2)(3)(4),1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剑麻是一种热带经济作物。剑麻纤维韧性强,耐海水腐蚀,是制作船用缆绳、汽车内衬、光缆衬料等的上乘材料。非洲坦桑尼亚曾是世界最重要的剑麻生产国,被称为“剑麻王国”。自1999年,中国某公司在坦桑尼亚的基洛萨(位置见下图)附近投资兴建剑麻农场,并建设配套加工厂,所产剑麻纤维主要销往我国。该农场一期种植1000多公顷,雇佣当地长期和临时工超过1000人,预计2020年种植面积达3000公顷,年产剑麻纤维1万吨。该公司还帮助当地修建学校、卫

5、生所等。(1)据图指出与其他地区相比,中国公司在基洛萨附近兴建剑麻农场的有利条件。(4分)(2)说明剑麻收割后需要及时加工的原因。(4分)(3)简述当地从中国公司兴建剑麻农场中获得的利益。(6分)答案答案(1)离沿海(首都、港口)较近,临铁路(便于剑麻纤维运输),临河流。(2)在热带气候条件下,收割的剑麻极易腐烂、变质,影响纤维质量。(3)增加就业,增加税收,促进基础(民生)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解析解析(1)观察地图可得,基洛萨靠近首都这一全国最重要的港口,有铁路相连接,交通便利;有河流流经,水源充足。(2)剑麻产地气候湿热,剑麻收割后,不及时加工易腐烂变质,影响产品质量。(3)中国公司在当地

6、扩大剑麻生产与加工产业规模,利于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增加当地政府与民众收入,促进交通运输等基础设施建设。方法技巧方法技巧中国公司投资对当地影响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关于中国公司投资对当地影响类试题的答题思路可参照产业转移的影响。一般是以对当地经济发展、就业岗位增加、收入提高、交通通信等基础设施完善、产业分工与合作等方面来分析。当试题仅仅是考查影响而非正面影响时,还应考虑负面影响,如对当地生态与环境污染方面的负面影响。4.2016课标,36(4),4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茉莉喜高温,抗寒性差,25以上才能孕育花蕾,3237是花蕾成熟开放的最适温度,喜光,根系发达。生长旺季要求水分充足,

7、但土壤过湿不利于其根系发育。开花季节,于天黑之前采成熟花蕾,花蕾开放吐香时间从20时左右至次日10时左右,是将茶叶染上花香、制作茉莉花茶的最佳时间。广西横县种植茉莉历史悠久。改革开放后,茉莉花茶市场需求旺,横县开始扩大茉莉种植规模。1983年,在广西首次举办的茉莉花茶评比中,横县茉莉花茶一举夺魁。至20世纪90年代,我国茉莉花茶生产重心开始从东南沿海地区向横县转移。2000年,横县获“中国茉莉之乡”的称号。目前,横县的茉莉鲜花和茉莉花茶产量占全国总产量80%以上,占世界总产量60%以上。下图示意横县在广西的位置和范围。请在下列两个问题中,选择其中一个问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个问题计分

8、。(4分)问题:说明横县茉莉花茶产业的发展经验对我国一些贫困县脱贫致富的启示。问题:为以茉莉种植为基础的横县经济进一步发展提出建议。答案答案问题:因地制宜,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扩大生产规模以达到规模效益和影响(实行专业化生产);推进农产品的加工业,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问题:加强茉莉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科研投入,确保茉莉花茶的品牌优势;加大茉莉花其他产业化应用的研发;开发新产品;拓展旅游、文化市场,实现经营多元化。解析解析本题以横县茉莉花种植和茉莉花茶生产的可持续发展为切入点,考查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措施。问题侧重特色农产品的开发,从扩大产业规模、延长产业链方面回答。问题侧重茉莉花的产业化经营,

9、主要从加大科技投入、开发新产品、发展旅游业等方面回答。审题方法审题方法问题关键词是“发展经验”,要从材料中分析该地有哪些好的做法。问题关键词是“以茉莉种植为基础”“横县经济”,要分析该地如何依托花卉种植来发展经济,注意经济发展体现在农业、工业和第三产业方面。5.(2014课标,37,24分,0548)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建三江位于三江平原腹地,于1957年开始垦荒。目前面积1.24万平方千米,人口20多万。这里空气清新,水源丰富且水质优良,土壤肥沃。近年来,建三江重点种植水稻,有“中国绿色米都”之称。建三江采用现代技术科学生产,如定点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下图示意建三江的位置和范围。

10、(1)分析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6分)(2)分析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6分)(3)简述建三江水稻种植过程中化肥施用量较少的原因。(4分)(4)建三江被称为“中国绿色米都”。请说明建三江获此美誉的理由。(8分)答案答案(1)开垦历史短,人类对环境的影响较弱;(2分)地广人稀,工矿业、城镇、交通车辆等较少,(2分)人类活动排放的废弃物(废气、废水、废渣等)较少,环境污染轻微。(2分)(2)纬度高(48N附近),冬季寒冷而漫长,害虫(虫卵)不易越冬;(3分)夏季气温日较差大,日低温较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分)(3)土壤肥沃(肥力高);(2分)精准施肥,控制施肥量。(2分)

11、(4)环境质量优良(污染少);化肥、农药施用量少,生产绿色稻米;生产技术先进,具有示范作用;生产规模大;单位面积产量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等。(答出其中1项得2分,答出其中4项即可得满分8分。其他合理答案可酌情评分,但本小题总分不得超过8分。)解析解析本题考查我国三江平原环境质量优良的原因、病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化肥施用量少的原因以及该地农业突出特点形成的原因等。(1)环境质量优良的主要原因是受人类活动影响小,人为排放污染物少。题目要求“分析”,故要具体说明原因。(2)建三江农作物虫害较少的气候原因主要从冬季气温低、夏季气温日较差大考虑。该地纬度高,冬季寒冷而漫长,虫卵不易越冬;该地夏季气温日

12、较差大,夜晚气温低,不利于害虫生存和繁殖。(3)建三江化肥施用量较少,一方面是自然原因,该地土壤肥沃;另一方面是人为原因,材料显示该地监测土壤肥力并精准施肥,可以有效控制施肥量。(4)“绿色”是指该地稻米质量优,主要原因是环境质量好、农药和化肥施用少、技术先进;“米都”是说明该地稻米生产规模大、单产高、总产量大、商品率高。解题指导解题指导本题可以借鉴教材“区域农业发展”中的要点回答,但要注意结合图文材料灵活运用所学地理原理。下图为107国道邯郸武汉段及其附近区域简图。读图,回答下题。B B组组 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省(区、市)卷题组1.(2017北京文综,11,4分)图中黄河以北

13、部分地区将生产冬小麦的土地休耕,种植雨热同季的春玉 米 。 该 做 法 可 以()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调整农业的种植结构A.B.C.D.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农业生产。注意“雨热同季”这一关键信息,结合冬小麦的农时特点可知该做法可以缓解地下水紧张状况,正确;由生产冬小麦转向种植春玉米,属于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正确;该做法对提高太阳辐射利用率及增强农作物抗旱能力影响不大,错误,选择D。知识归纳知识归纳冬小麦的长生期:冬小麦的主要生长期为春季及夏初,而此时黄河以北地区还没有进入雨季,灌溉用水大部分为地下水。图、图为我国南方某山区立体农业系统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图图

14、2.(2016江苏单科,23,3分)关于该山区立体农业系统叙述正确的是(双选)()A.山上河谷养种鱼,便于捕捞B.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C.山腰梯田种水稻,适宜机械化耕种D.稻田蓄水养成鱼,可以获得更多饵料答案答案BD山上河谷养种鱼,主要是因为山上水质好、环境好,利于种鱼培育,故A项错误。山腰梯田种水稻,主要是因为该处水源和有机肥有保障,故C项错误。村寨秧田育鱼苗,便于管理;稻田中的浮游生物为鱼类提供饵料,故B、D项正确。3.(2016江苏单科,24,3分)该农业生产系统的特点是(双选)()A.商品率高,受市场影响显著B.专业化程度高,利于安排农事活动C.注重资源循环利用,降低生产成本D.减

15、少农药使用,农产品绿色无污染答案答案CD该农业生产系统是混合农业,生产灵活,受市场影响小,故A项错误。鱼养在稻田,无须专门管理,不存在安排农事活动的问题,故B项错误。生活废水作为肥料,害虫虫卵成为鱼类的饵料,提高了资源利用率,减少了农药使用量,故C、D项正确。4.2015北京文综,36(2),10分北京与河北张家口相邻,地域联系密切。回答下题。2014年7月,在北京市延庆县召开的第11届世界葡萄大会上,延庆与张家口市怀来县签订了葡萄产区合作协议,打造“延怀河谷葡萄酒乡”品牌,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简述“延怀河谷”协同发展葡萄产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10分)答案答案利用各自优势,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有

16、助于扩大生产规模,延长产业链;增加劳动力就业,提高收入;缩小区域差异。解析解析本题考查区域经济发展。注意从优势发挥、资源配置,延长产业链、扩大生产规模,增加就业机会、提高收入,缩小区域差异等角度回答。5.(2013四川文综,13,26分)图甲和图乙分别是我国东北部分地区2012年12月1日2013年4月15日气温距平图和降水距平百分率图(图中距平是指该时段气温或降水的值与该地同期多年平均值的偏差)。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图甲图乙(1)选择图甲和图乙中的一幅图,描述气温或降水与常年同期比较的差异情况。(6分)(2)据图甲和图乙,指出春季气温回升后图示区域涝灾最严重的地区,并说明理由。(10分)(3)

17、结合东北地区的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分析图示气温、降水状况对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10分)答案答案(1)图甲:图示区域气温均较常年同期偏低(或大部分地区偏低24);(2分)偏低值大致由东南向西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部(或西部平原)偏低值最大,达4以上。(2分)图乙:大部分地区降水量较常年同期偏多;(2分)偏多量大致由东北向西南(或由东向西)增大;(2分)西南部(或西部平原)偏多量最大,达12倍。(2分)(2)西部平原地区;(2分)该区域气温较常年偏低值最大;(2分)降雪(水)量较常年偏多量最大;(2分)积雪量大;(2分)地势平坦,积雪融化后地表水流不畅。(2分)(3)东北地区作物

18、一年一熟,春播秋收;(2分)春温较常年偏低,春播推迟;(2分)生长期缩短(或收获延迟,作物易受秋季低温冷害影响)。(2分)东北地区以旱地为主;(2分)土壤中含水量过大,难于耕作;(2分)不利于作物生长。解析解析本题考查东北地区气温和降水特征、自然灾害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考查比较分析问题的能力、调动知识阐释地理问题的能力。(1)分别比较气温和降水与常年同期差异,描述地区差异及分布规律即可。(2)春季气温回升后区域洪涝灾害主要是积雪融化形成的春汛。冬季气温低、降雪量大、积雪多,地势低平的地区春季气温回升后易发生洪涝灾害,符合这几个条件的为西部平原地区。(3)东北地区纬度高、降水较少,农作物熟制

19、为一年一熟,耕地类型以旱地为主。两图信息显示气温偏低,降水偏多,可从作物生长期与土壤水分方面分析对农业生产的不利影响。评析评析(3)本题有难度,以气温和降水距平值作为切入点,考查比较分析能力。调动知识阐释地理环境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注意题目要求是不利影响。农业生产是高考关注的热点,本题独辟角度,从农作物熟制和耕地类型来分析气温和降水的异常变化对农业的不利影响,值得关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开发,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下图为三江平原部分地区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完成下面两题。C C组组 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1.(2015浙江文综,7,4分)根据该地区土地利用变化,可推断出()A.甲地海拔较高

20、B.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C.丁地地势低平D.丁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甲地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甲地在21世纪初期土地利用方式为湿地,因此甲地海拔较低;丙地纬度低于乙地,热量条件好;丙地位于河流上游地区,排水条件好于乙地,因此丙地耕地开发条件好于乙地;丁地在20世纪五十年代和21世纪初期都为林地,林地主要位于山区,海拔较高,开发条件较差。故选B。评析评析试题难度中等。本题解题关键是正确判读不同时期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2.(2015浙江文综,8,4分)目前,有利于该地区农业大规模经营的主要措施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农业资金投入改变耕作制度A.B.C.D.答案答案B

21、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该地为东北平原,农业要大规模经营需要增加资金投入,有利于促进农业劳动力向城市转移。材料中说三江平原草甸、沼泽大多已利用,故可增加的耕地几乎很少。东北地区的气候决定了耕作制度。故选B。素有“欧洲粮仓”之称的乌克兰在19922007年期间耕地总量减少2.78%,但人均耕地增加8.32%。据此完成下题。3.(2014重庆文综,4,4分)19922007年乌克兰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该国()A.人均粮食产量增加B.农业生产投入增加C.粮食进口总量增加D.亩均农业产值增加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人均耕地增加最可能引起人均粮食产量增加或粮食出口总量增加,故A项正确,C项

22、错误;人均耕地增加和农业生产投入没有必然联系,故B项错误;亩均农业产值主要受农业科技水平、农田基础设施等影响,故D项错误。下图为我国某绿洲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面两题。4.(2014江苏单科,25,3分)该区域修建水库的主要目的是(双选)()A.保障城镇用水B.开发水能资源C.蓄水灌溉农田D.发展水产养殖答案答案AC本题考查水利工程建设的意义。图中有大面积的戈壁,说明区域气候干旱;在水库下游有较多城镇和灌渠水系,则水库修建的主要目的是保障城镇和农田用水,故A、C正确。5.(2014江苏单科,26,3分)适合该地农业持续发展的措施是(双选)()A.开发山地,扩大耕地面积B.大量开采地下水,灌溉农田C

23、.修建防渗漏灌渠,推广节水灌溉技术D.营造防护林网,保护农田答案答案CD本题考查区域农业发展方向。本区域为干旱区,故农业发展的限制因素是水源不足,应推广农业节水灌溉技术,则C正确;另外绿洲边缘有大面积的戈壁,说明风沙会威胁农业发展,可通过营造防护林网来保护农田,则D正确。低山丘陵区综合开发是我国南方农业发展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6.(2013上海单科,25,2分)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农民常在山坡开垦小块的水稻梯田,这是为了()扩大耕种面积增加农作物熟制防止水土流失提高土壤肥力A.B.C.D.答案答案B影响农业的区位因素主要有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自然条件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南方低山丘陵

24、地区开垦梯田是对地形条件的改造,可以扩大耕地面积,保持水土。7.(2013上海单科,26,2分)浙江北部低山丘陵区常见自下而上分布的农田、茶园、竹林所形成的立 体 农 业 景 观 。 发 展 立 体 农 业 的 益 处 是()减轻低温寒潮影响保护农业生态环境优化农业种植结构缓解农业劳力不足A.B.C.D.答案答案D低山丘陵区坡度较小的平地发展种植业,丘陵地区种植茶树和竹林,可以发展多种农业经营和保持水土,所以发展立体农业可以优化农业种植结构,能能够保护农业生态环境。8.2013重庆文综,13(3),12分广东省地下水资源丰富。阅读下图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题。分析乙地大量发展种植业可能对地下

25、水资源的负面影响,(8分)并就不同负面影响分别提出一条防治措施。(4分)答案答案负面影响:削弱了土层的涵养水源能力,对地下水水源补给能力降低。化肥农药的大量使用,对地下水造成污染。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或增加森林覆盖率);减少农药化肥使用(或使用高效低毒农药,使用有机肥、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解析解析注意本题要求分析大量发展种植业对地下水资源的负面影响,其防治措施要有针对性。与2014年相比,2015年上海市常住人口减少了10.41万人,外来常住人口更是减少了14.77万人,这是20年首次出现的人口负增长。调查发现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

26、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据此完成下面三题。1.(2016课标,4,4分)导致2015年上海市外来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近年来上海市( )A.产业转型升级B.食品价格大增C.环境质量下降D.交通拥堵加重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A A组组 统一命题统一命题课标卷题组课标卷题组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产业升级和转移。由材料可知,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主要流向上海周边的中小城市,应该是由其产业转型升级所致,A项正确。疑难解惑疑难解惑外来人口到上海主要目的是就业,减少的外来人口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说明原有的这些岗位已转移至周边中小城市,则体现了上海市的产业升级。2.(2016课标,5,4分

27、)上海市减少的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主要原因是这些中小城市()服务设施齐全承接了上海市转移的产业适宜就业机会多生态环境较好A.B.C.D.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产业转移。上海市产业升级,其周边中小城市承接了从上海市转移出来的产业,从而为外来常住人口提供适宜的就业机会,故外来常住人口多流向周边中小城市。解题关键解题关键本题要围绕外来人口迁移的目的是就业来分析。3.(2016课标,6,4分)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A.资源密集型产业B.劳动密集型产业C.资金密集型产业D.知识密集型产业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由材料信息可知,上海市已制定“十三五”期间人口增长由数量型

28、向质量型转变的策略,故今后上海市引进的产业从业人员将主要分布在知识密集型产业。信息解读信息解读“人口增长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说明要引进高技术型人才。在区域发展过程中,城镇化进程与产业结构演化相伴相随。下图为崇明县三大产业产值比重和城镇化率变化图。B B组组 自主命题自主命题省(区、市)卷题组省(区、市)卷题组1.(2015上海单科,19,2分)2000年到2012年,崇明县城镇化水平不断提高的主要原因是()第一产业效率提高,农村出现剩余劳力第二产业长足进步,吸纳农村剩余劳力第三产业产值稳定,城镇人口不断增加产业结构基本稳定,就业人口基本不变A.B.C.D.答案答案A图中信息显示当地在200

29、0年到2012年间,第一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产业产值比重迅速上升,说明在此期间当地第二产业发展快,吸纳了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第三产业产值比重变化不大,但当地经济总量变大,故在此期间第三产业产值也应快速增加。因此A正确。2.(2015上海单科,20,2分)崇明县需根据自身的环境和人才条件,调整第三产业,推进城镇化建设 。 其 应 该 优 先 发 展 的 行 业 是()A.休闲旅游业B.高端金融业C.农贸批发业D.房地产业答案答案A崇明县位于长三角地区,长三角区域内经济发达,居民消费水平高。崇明县独特的自然环境适宜发展休闲旅游业。A正确。下图表示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

30、变化。完成下题。3.(2013安徽文综,24,4分)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安徽省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表现在()A.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均持续快速提高B.城镇新增就业人口第二产业超过第三产业C.农村人口向东部沿海城市迁移数量增加D.劳动力主要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答案答案D本题以安徽省19852010年就业结构与城镇人口比重变化图为背景,考查了城市化的相关知识。从图例入手,对比安徽省不同时期三大产业的就业比重,判断出第一产业就业比重降低,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加,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促进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D项正确。4.(2017江苏单科,29,13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

31、一2017年4月1日国家决定设立雄安新区(距北京100多千米),它是我国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材料二图为“深圳、浦东和雄安区位示意图”。图材料三图为“我国1980年三次产业构成图”。图(1)改革开放后,1980年国家首先选择深圳建立经济特区。简述我国当时的产业状况及深圳经济特区最主要的区位特点。(4分)(2)为积极参与全球分工,1992年国家选择浦东设立新区,旨在将浦东新区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的核心区。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有。(4分)(3)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积极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和“京津冀协同发展”。相比深圳、浦

32、东的区位,分析雄安新区的空间位置特征及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4分)(4)雄安新区的设立与深圳、浦东的成功经验,充分体现的地理科学重要思想是。(1分)答案答案(1)以第二产业为主,第一产业大于第三产业邻近香港(2)滨江临海;水陆空交通发达;依托全国最大的经济中心;经济腹地大(3)离北京、港口有一定距离快速交通的发展;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4)因地制宜解析解析本题以我国三个区域区位示意图为背景,考查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分析。(1)本小题主要考查读图归纳能力。从材料三中可知1980年我国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第三产业比重最小。从材料二中可看出深圳最特殊的区位条件是邻近香港。(2)本小题主要考查读图对比分析能

33、力。与深圳特区相比,浦东新区的区位优势是滨长江、依上海。长江是我国最重要的内河航道,上海是我国最大的经济中心,交通发达,经济腹地广。(3)本小题主要考查提取图中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二的图中可知雄安新区空间位置特征是邻近北京、天津和靠近渤海,但有一定距离(有规划的快速交通与北京相连)。北京是全国科技、信息中心,因此快速交通的发展和信息网络技术的进步是雄安新区凭借的基础设施条件。(4)本题主要分析了三个区域经济发展的区位条件的差异,因此充分体现了因地制宜的地理科学思想。规律总结规律总结(1)产业结构与经济发展水平:一般而言,落后国家以第一产业为主,中等发展水平国家以第二产业为主,发达国家以第三产业为

34、主。误区警示误区警示(2)本题是两个区域区位优势的对比,要突出所问区域特有的区位条件,回答其他共有的区位条件都是无效答案。知识拓展知识拓展(3)基础设施。基础设施是指为社会生产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务的物质工程设施,主要包括交通、供电供气、供排水、信息网络等。5.(2015海南单科,22,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广东省自改革开放以来,工业化、城镇化发展迅速,并吸引大量省外人口。下图示意广东省1994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粮食需求量减去粮食产量)的变化。概述广东省20002009年粮食产量和粮食产需差量变化的基本特征,并简述原因。答案答案基本特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粮食产

35、需差量呈增大趋势。(3分)原因:(随着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致使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4分)人口持续增加,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致使粮食产需差量增大。(3分)解析解析从图中不难看出,广东省粮食产量呈下降趋势,而粮食产需差量呈增大趋势。造成该省粮食产量下降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化、城镇化的迅速发展,使得工厂、城镇、道路等大量占用耕地,蔬菜、花卉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扩大,导致粮食种植面积缩减,粮食产量下降。而人口持续增加(主要受人口迁移影响)使得粮食消费量持续增加,粮食产需差量增大。1.(2016上海单科,3942,18分)

36、城市化与产业结构升级在区域发展中相伴而行,城市化率、产业结构是城市与区域发展的重要标志。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上海市崇明县地理简图C C组组 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2012年崇明、上海、全国城市化率材料一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产业比重从业人员比重崇明全国崇明全国第一产业9.4010.0837.9033.60第二产业53.1045.2716.3030.30第三产业37.5044.6545.8036.102012年崇明及全国三大产业比

37、重(%)材料二2012年,崇明县GDP仅占上海全市GDP的1.2%。(1)概括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特点。(1分)(2)据表中数据,分别归纳2012年崇明三大产业的特点。(3分)(3)分别说明2012年崇明第一、第二产业对其城市化发展的影响,并分析原因。(8分)(4)上海市崇明生态岛建设纲要提出2020年崇明城市化率要达到70%。对此有专家建议,崇明应大力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并以此作为城市化建设的强劲动力。评价这一建议的合理性。(6分)答案答案(1)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低于全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第一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高于全国平均值。第二产业:产值比

38、重高于全国平均值,但从业人员比重却低于全国平均值。第三产业:产值比重低于全国平均值,从业人员比重也低于全国平均值。(3)第一产业影响:崇明第一产业滞留的农业劳动力过多,影响了第一产业劳动力的转移,不利于城市化的发展。原因:以种植业为主,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第二产业影响: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即工业化对城市化发展虽然有一定的拉动作用,但拉动作用还不够强。原因:以传统产业、乡镇企业为主;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因此,第二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偏弱。(任答一点即可)(4)通常,三大产业中,第三产业对剩余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最强;崇明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

39、空间很大;发展以现代服务业为主的第三产业既可以促进崇明的经济发展和加速城市化进程,也可以有效地保持崇明优良的生态环境,兼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因此这个建议是积极的、合理的。解析解析(1)图示2012年崇明城市化率略高于40%,低于上海市和全国平均水平。(2)分析崇明三大产业特点要从材料给出的三大产业产值比重、从业人员比重与全国的对比进行分析。(3)2012年崇明农业总产值中传统种植业占51.88%,种植业以农户家庭经营为主,第一产业比重小,产业规模小,效率低,难以为城市化提供足够的剩余劳动力。2012年崇明工业以传统工业为主,乡镇企业为主;主要部门为黑色金属、机械和纺织,占重点骨干企

40、业的70%,且主要分布于各个乡镇,布局零散,集聚程度较低,规模小。(4)崇明岛的第三产业不强,发展空间很大;可从对经济发展和城市化影响评价这一建议。2.2013浙江文综,37(3),8分2013年1月17日,国务院批复浙江舟山群岛新区发展规划,舟山群岛新区成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根据以下材料,完成下题。材料下图为舟山市2007年和2010年三次产业就业构成图。说出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特点,并说明其对推动城市化作用的差异。答案答案第二产业就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上升。第二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少,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小;第三产业就业人数增加较多

41、,对城市化发展推动作用较大。解析解析20072010年舟山市第二、三产业就业构成的变化,直接对比图中各产业比例即可;对城市化推动作用的差异从第二、三产业增加人数入手进行分析。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考点一区域农业发展华北地区果农利用麦秸、玉米秆、杂草等物质,覆盖在果园里,覆盖厚度在1520cm。每年将腐烂的物质埋入果园,然后继续覆盖,但覆盖时一般避开23月份。完成下面两题。1.(2017山东济宁一模,3)果农覆草避开23月主要是为了()A.防止杂草生长B.促使雪水下渗C.提高地表温度D.增大昼夜温差三年模拟A A组组 2015 201520172017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答案答案C2

42、3月正是冬末春初,气温还较低,地表覆草后会减弱地表吸收太阳辐射,阻碍地温回升,故要避开此时间段覆草。2.(2017山东济宁一模,4)果农在果园覆草对果树生长的有利影响是()增加地表植被减少水分蒸发提高土壤肥力调节土壤温度防止果树烂根A.B.C.D.答案答案B果园覆草不是土壤中长出的植被,则错误;地面覆草可减少水分蒸发,而果树烂根的原因是土壤中水分多,则错误。故B正确。从“南粮北运”到“北粮南运”,中国农业经历千年形成的粮食产销格局在最近的30年间被彻底改变了。下图为中国粮食产销格局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三题。3.(2016广州一模,1)引起“南粮北运”向“北粮南运”转变的最主要原因是()A.全球

43、气候变化B.城市化地区差异C.人口分布变化D.土地生产力差异答案答案B20世纪80年代后,我国南方改革开放程度高,经济发展快,城市化快速发展,使耕地面积不断减少,同时大量耕地种植经济作物,导致南方粮食产量下降;而北方城市化程度较低,粮食种植面积较大。故出现了粮食供给与运输的变化。4.(2016广州一模,2)影响东北地区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最主要原因是()A.人均耕地多B.高速铁路的建设C.全球变暖、热量条件改善D.新品种、新技术广泛应用答案答案A借鉴美国商品谷物农业知识可知,地广人稀是形成商品谷物农业基地的基础。人均耕地多是东北成为我国最大商品粮基地的原因。5.(2016广州一模,3)当前

44、,制约“北粮南运”的最主要因素是()A.气候条件B.铁路运输C.生产水平D.市场需求答案答案B“北粮南运”说明南方有市场需求、北方有粮食供应。当前制约“北粮南运”的关键因素是我国南北方之间的运力不足。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考点二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近年来,我国浙江省的特色小镇建设迅速,这些特色小镇既有信息经济、高端装备制造、旅游等支撑未来发展的产业,又有茶叶、丝绸、黄酒等历史经典产业。并注重产业、文化、旅游“三位一体”和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据此并结合该省“首批特色小镇产业分类统计表”,完成下面两题。产业类别高端装备制造信息经济产业金融产业旅游产业健康产业时尚产业历史经典产业数量6个5个4

45、个8个2个5个7个6.(2017河北唐山一模,1)在该省首批37个特色小镇的产业类型中,所占比重超过20%的是()A.高端装备制造B.旅游产业C.信息经济产业D.历史经典产业答案答案B该省首批一共有37个特色小镇,其中旅游产业小镇为8个,所占比重超过20%。7.(2017河北唐山一模,2)加强特色小镇的建设,有利于()新型城镇化与城乡一体化扩大中心城市的功能与绿地面积产业集聚、升级与拉长产业链延缓人口老龄化与提高空气质量A.B.C.D.答案答案B特色小镇建设与中心城市功能扩大无关,则错误;特色小镇建设不能延缓人口老龄化,则错误;特色小镇是新型城镇化的一种形式,可以就地实现产业集聚和升级,促进农

46、村产业链的延伸和发展,正确。故选B项。产业结构超前系数(E)是指某一产业增长相对于整个产业经济系统增长趋势的超前程度,可用来测定某产业结构的变动方向。当El时,表示产业超前发展,所占比重呈上升趋势;当El时,则表示产业相对滞后发展,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粤东、粤西地区和粤北山区是广东省除珠江三角洲以外的其他地区,习惯上被合称为“粤东西北”,属于广东省内经济欠发达地区。下表示意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据此完成下面三题。8.(2017石家庄二模,9)20012013年,“粤东西北”()A.第一产业滞后发展趋势减缓B.第二产业超前发展趋势稳定C.第三产业超前发展

47、趋势波动D.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相同答案答案A由材料可知20012013年,“粤东西北”,第一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越来越接近1,说明滞后发展趋势减缓,A正确;第二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再后来又小于1,说明超前发展趋势不稳定,B错误;第三产业产业结构超前系数先小于1,后大于1,超前发展趋势较平稳,C错误;地区三大产业发展趋势并不相同,D错误。9.(2017石家庄二模,10)20012013年,“粤东西北”制造业发展的主要方向是()A.技术密集型行业B.资源密集型行业C.资金密集型行业D.劳动密集型行业答案答案D从表中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可看出,“粤东西北”只有劳动密集型行业结

48、构超前系数大于1,说明其制造业主要发展方向是劳动密集型行业,D正确。10.(2017石家庄二模,11)20012 0 1 3 年 ,“粤东西北”产业结构调整升级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可能是()A.第二产业生产力水平下降B.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C.产业经济效益在持续降低D.三大产业结构趋于不合理答案答案B由20012013年“粤东西北”产业结构和制造业行业结构超前系数表中可看出,制造业分工协作程度较低,B正确。11.(2016广东七校联合体一模,8)下图为湖南省19972 0 0 9 年 人 口 城 镇 化 和 土 地 城 镇 化 变 化 趋势图。结合图中信息,关于该省19972009年城市化叙

49、述正确的是()A.过程失调B.速度变慢C.拉力减弱D.水平降低答案答案A根据图中曲线,湖南省19972009年人口城镇化和土地城镇化过程不协调、不同步,故A正确。城市化速度整体上在加快,则B错误。土地城镇化速度快,拉力增强,则C错误。图示城市化水平总体提高了,则D错误。吠亩法是我国最早出现的农业耕作方法,由吠(沟)和亩(垄)两部分组成。该方法对土地的利用有“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两种方式。下图示意我国某地区的两种吠亩法。读图,完成下面三题。一、选择题(每题一、选择题(每题4 4分,共分,共3232分分)B B组组 2015 201520172017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25

50、分钟 分值:54分)甲乙1.(2017河南百校联盟4月联考,1)图中甲吠亩法有利于()A.抗风透光B.保温通风C.抗旱保墒D.排水防涝答案答案C图中甲吠亩法的特点是:在地势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这种吠亩法是“上田弃亩”。由于水往低处流,把农作物种在沟里,有利于抗旱保墒。2.(2017河南百校联盟4月联考,2)与图甲相比,乙吠亩法在农作物生长中的主要优势是()A.土壤水分充足B.昼夜温差减小C.风力侵蚀降低D.通风透光性好答案答案D甲吠亩法是“上田弃亩”,主要是在地势较高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沟里,而不是种在垄上,即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下田弃吠”,主要

51、是在地势较低的田里,将农作物种在垄上,而不是种在沟内,即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通风透光。3.(2017河南百校联盟4月联考,3)影响该地区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是()A.热量B.光照C.土壤D.水分答案答案D甲吠亩法是高田种沟不种垄,有利于抗旱保墒;乙吠亩法是低田种垄不种沟,有利于排水防涝。因此,水分是影响该地区发展这种农业耕作方法的主导因素。疑难突破疑难突破结合图文材料可知,“上田弃亩,下田弃吠”中的“上下”是指地势高低,“弃”是指放弃。吠亩法是在我国北方地区最早出现的一种以蓄水保墒为中心的抗旱耕作方法。比较劳动生产率是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与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

52、的比值。读我国S省区比较劳动生产率变化及其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完成下面两题。S省区2009年产业产值结构图4.(2017江西重点中学协作体一模,8)下列四幅图中,最有可能表示S省区2009年产业就业结构的是()答案答案B依据题意:比较劳动生产率=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则行业就业人数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行业产值占总产值的比重/比较劳动生产率。再依据图示2009年三个产业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及产业产值结构图信息,可判断B正确。方法技巧方法技巧首先准确获取材料中“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含义,然后明确问题为“产业就业结构”,再进行必要的转换。5.(2017江西重点中学协

53、作体一模,9)比较劳动生产率的差异对劳动力的转移影响较大,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如果仅考虑比较劳动生产率,则S省区劳动力转移规模最大的方向可能是()A.第一产业第二产业B.第一产业第三产业C.第二产业第三产业D.第三产业第二产业答案答案A图示第一和第二产业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最大,则这两个产业之间会有较大的劳动力转移,结合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知识,可判断A正确。疑难突破疑难突破可从“比较劳动生产率差异越大,劳动力转移人数越多”入手分析。读“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完成下面三题。2012年京津冀地区蔬菜生产区域分布图6.(2016合肥二模,3)京津地区蔬菜种植面

54、积不断萎缩的主要原因是()A.市场需求减少B.水热条件变差C.高铁运输便利D.生产成本提高答案答案D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京津地区对蔬菜的需求量会增大,但同时用地、用工成本增加,导致当地种植面积萎缩。解题方法解题方法本题适宜用排除法,短期内水热条件不会有大的变化;蔬菜主要来自周边地区,从比例尺看出距离不是很远,一般不会使用高铁运输。7.(2016合肥二模,4)与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相比,冀北高原种植错季蔬菜的优势条件有()夏季气候凉爽光照资源丰富昼夜温差大土壤肥力高水资源丰富A.B.C.D.答案答案A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区是夏季风的迎风坡而降水多,较冀北高原水资源更丰富;冀北高原海拔高而夏季气候

55、凉爽,降水少而光照强、昼夜温差大;燕山、太行山山前平原多为冲积扇而土壤更肥沃。知识拓展知识拓展错季蔬菜又称为反季节蔬菜,即夏季种植冬季蔬菜,如本题中的冀北高原利用夏季高原气温低发展适宜冬春季节生长的蔬菜;或冬季种植夏季蔬菜,如海南岛冬季气温较高,种植北方夏季生长的蔬菜等。8.(2016合肥二模,5)京津冀地区各蔬菜生产区的发展方向合理的是()A.都市型蔬菜生产区建立规模化、专业化基地B.山地丘陵蔬菜生产区打造优质生态特色基地C.山前平原蔬菜生产区建立大型出口创汇基地D.冀东南蔬菜生产区积极发展采摘、观光基地答案答案B采摘、观光基地适宜在城市周边发展,故D错误;山前平原具有土地规模大的优势,可发

56、展规模化、专业化基地,故A、C错误;山地丘陵地区环境质量好、农业种类多样,适宜发展优质生态特色基地,故B正确。指点迷津指点迷津都市型农业一般具有距离城市市场较近的便利,可向采摘、观光农业方向发展。农产品出口创汇基地一般布局在沿海交通便利、接近海外市场的区域。二、综合题二、综合题( (共共2222分分) )9.(2017长沙二模,37)读材料,回答问题。(22分)材料一三江平原昔日是以“北大荒”闻名的蛮荒之地,现在却成为我国有名的稻米城,大米输出量占全国的15%,是名副其实的“北大仓”。在中国国家地理组织的新天府评选中成为明星,最终排名第六位。材料二东北地区是我国沼泽最大分布区,见下图。(1)读

57、图说出东北地区沼泽空间分布上的南北差异,并分析其形成原因。(8分)(2)三江平原现在沃野千里,其耕地主要是由沼泽改良而来。分析该区土壤肥沃的自然成因。(4分)俗话说“南稻北麦”,我国水稻的传统优势产区都在南方。但三江平原的农田现在有60%为水稻田,粮食总产量达1500万吨,70%作为商品粮输出,商品率远比南方的水稻生产基地高。(3)试分析三江平原能够成为水稻生产基地及商品率高的原因。(10分)答案答案(1)面积由北向南减少。(2分)北部降水丰富,气温偏低,蒸发量小,冻土层深厚,地表水不易渗漏,冷湿的环境使其沼泽广布;南部气温偏高,春季干旱明显,地表积水难以保存。(6分)(2)沼泽草甸植被有机质

58、生产量大,气温低,分解微弱,有机质保存多;沼泽地势一般较低,淤积的有机物也较多。(每点2分,共4分)(3)沼泽被大量改良成耕地;自然条件优越(地平土肥水足,特别是温带季风气候其夏季高温多雨的特征能很好地满足水稻的生产条件);全球变暖的影响使水稻种植界线北移;机械化水平高、生产效率高;三江平原地广人稀,人均余粮多。(每点2分,共10分)解析解析(1)据图可看出沼泽北部多、南部少;南北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气候差异,则可从气温、降水角度分析。(2)土壤肥沃程度是以有机质含量为衡量标准的,要从有机质含量多角度分析,注意耕地“由沼泽改良而来”,则分析沼泽有机质含量多的原因即可。(3)注意本题有两个问题:成为

59、水稻生产基地原因、商品率高的原因。成为水稻生产基地,要分析满足水稻生长的自然条件,成为基地还要分析发展水稻生产的优势;商品率高,关键在于人均粮食多。知识拓展知识拓展黑土地处温带半湿润地区,是草原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该区域四季分明,雨热同季,草甸草本植物繁茂,地上和地下均有大量有机残体进入土壤,自然状态下,黑土腐殖质层可厚达1米,养分含量丰富,肥力水平高;另外,湖泊和沼泽湿地的土壤中氧气含量很低,处于厌氧状态,土壤呼吸被抑制,微生物分解有机质的效率降低,也有大量有机质积累。(2017石家庄二模,3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24分)嘉南平原位于台湾岛西部浊水溪以南,由浊水溪、曾文溪等河

60、流冲积而成,是台湾岛面积最大的平原。嘉南平原早期许多地方是对天气依赖程度很高的“看天田”,直到嘉南大圳(圳,灌溉用的水渠)完工后,遂有“谷仓”之美称。嘉南大圳以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官田溪上游狭小谷地,水源通过隧道引自曾文溪上游)和浊水溪为主要水源,经由供水渠,对农田进行灌溉,灌溉过的水,再经排水渠注入海洋。嘉南大圳虽然是台湾岛上最大的水利工程,但是灌溉用水供应有限,当地形成了相应的作物布局,把水稻、甘蔗和杂粮组合在一个灌溉区内,每种作物种植面积各占三分之一,将这三种农作物进行轮换种植,形成了三年轮作制。下图示意嘉南平原位置。综合题综合题C C组组 2015 201520172017年高考

61、模拟年高考模拟创新题组创新题组(1)与台湾岛东部地区相比,分析嘉南平原成为台湾主要农业区的有利自然条件。(6分)(2)说明嘉南大圳修建后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6分)(3)说明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6分)(4)简析嘉南平原灌溉区内同时种植水稻、甘蔗和杂粮,并进行轮作的原因。(6分)答案答案(1)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地势低,热量条件更为充足);(2分)河流冲积形成,土壤深厚肥沃;(2分)河网密布,便于灌溉。(2分)(2)供水渠能够提供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防御旱灾;(2分)排水渠利于洪水的宣泄,减轻洪涝灾害;(2分)排水渠将沿海平原土壤中的盐分排入海洋,改良土质,

62、增加耕地面积。(2分)(3)(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2分)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2分)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2分)(4)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时间各不相同,同时种植可以避免因集中灌溉导致灌溉水源的不足问题;(3分)水稻、甘蔗和杂粮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3分)解析解析(1)农业区的自然条件可从地形、气候、土壤、水源四个方面来回答;由文字材料和图可知,嘉南平原地形以平原为主,地势平坦;河流

63、冲积形成,土壤深厚肥沃;河网密布,便于灌溉。(2)由材料可知,圳是灌溉用的水渠,嘉南大圳对嘉南平原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作用可从灌溉、排水、改良土壤三个方面来回答。供水渠能够提供灌溉用水,扩大灌溉面积,防御旱灾;排水渠利于洪水的宣泄,减轻洪涝灾害;排水渠将沿海平原土壤中的盐分排入海洋,改良土质,增加耕地面积。(3)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是嘉南大圳的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乌山头水库位于曾文溪支流上游,集水区域较小,曾文溪上游供水有限,水量不足;水库面积狭小,蓄水量有限。浊水溪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枯水期流量小,不能提供足够的灌溉用水。(4)由文字材料可知,同时种植可解决灌溉水源不足的问题,因为水稻、甘蔗和杂粮的需水量和所需要灌溉的时间各不相同;另外轮作能合理利用土壤养分,保持土壤肥力,减轻病虫害,提高农业生产效率。方法技巧方法技巧本题关键在于获取信息解答。如第(3)题,嘉南大圳灌溉用水供应有限的原因,从文字材料和图中可知灌溉用水主要来自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再分析乌山头水库和浊水溪水量少的原因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