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9846073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DF 页数:79 大小:3.7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教学设计)(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部编五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 (教学设计教学设计) )1 古诗三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本课的三首古诗分别是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宋朝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及宋朝诗人雷震的村晚。这三首诗都描写了活泼可爱的乡村儿童形象。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刻画了勤劳的农村孩子形象;稚子弄冰描写了村童“脱冰作戏的场景; 村晚展示的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这三首诗文风朴素自然,是千古传诵的佳作。 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

2、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看插图补画面, 展开想象, 展现意境, 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及对儿童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描写乡村儿童的诗。学生准备:搜集三位诗人的资料。搜集一两首跟儿童有关的其他古诗。课时安排 2 课时。 1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见前面的“课文备课方案。 2本书“上课解决方案中涉及的“学生活动卡请使用手机扫描封面二维码进行下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 1四季美景皆可入诗,宋朝有位诗人就写了一组田园诗,描绘了一年四季的乡村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板书诗题

3、,读题释题。1 1 / 7979 (1)指名朗读诗题,读准“兴的读音。 “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 (2)出示注释,借助注释理解诗题。 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 四时:一年四季。题目意思:(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产生了许多的感想。 3简单介绍诗人。 (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诗人信息。 (2)教师补充出示诗人相关资料: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是一位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热爱劳动人民的士大夫。他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表达。范成大的诗,以反映农村社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是他田园诗的代表作品

4、。选入本课的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十一首。 4齐读古诗。设计意图:通过理解重点字词,逐一突破,使得学生能快速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 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出古诗的韵律。 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 (1)同桌交流读,互相纠正对方读音。 (2)指名读诗,相机正音。读准“昼“耘这两个字的音。学习多音字“供,分别用“供的两个读音进行组词。 朗读古诗。 3教师范读古诗,读出节奏。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4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古诗,读出节奏。 5识记生字:

5、昼、耘、桑 (1)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生字的。如, “昼:旦字头上一把尺。编顺口溜、字谜等是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2)形近字组词。 (3)交流书写注意点。2 2 / 7979“昼上下结构,注意“旦在“尺的下面,书写时“旦不要过大。 “尺一撇一捺要舒展。“耘左右结构,要注意左窄右宽。“桑上下结构,上面三个“又写得要小,捺变成点。 (4)学生临写生字各一遍。设计意图: 虽然高年级识字已经不是教学重点,但是我们仍然要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写生字,仔细观察,牢记生字特点,掌握书写要点,把字写标准,写正确。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老师朗读时的语音

6、、语调,一边听一边想,古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圈出关键字词。抓住关键字词可以充分感知这首诗的情趣。 2引导学生交流填空: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描写的是( )季节的情景。(夏初)从“_这句诗可以看出来。(也傍桑阴学种瓜)(提示:这句诗中的“桑阴表示桑树已经长成,说明这是夏天。) 3 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人物:村庄儿女、童孙;村庄儿女白天耘田,夜晚绩麻;童孙在桑树荫下学种瓜;从第二、四句诗可以看出来。)设计意图:整体感知诗文大意,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放手让学生从读入手,借助插图,从诗句的字面意思着眼。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7、出示注释: 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除草。 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 解:理解,懂得。 供:从事。 傍:靠近。 2指名尝试归纳全诗大意:村里的男女白天在田间锄草,晚上把麻搓成线。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也像大人那样,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 3诗的第一、二句写了什么?(村庄儿女辛勤的繁忙的情景。)3 3 / 7979 4 说一说: 村庄儿女平时除了诗中提到的劳动, 还会忙些什么?(犁田、 插秧、积肥、收割) 5这些村庄儿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勤劳、质朴) 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诗,读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与敬重。 7小组学习三、四句。 (1)自由读句子。 (2)想

8、象画面,说说孩子们在学种瓜的时候,会说什么,做些什么。 (3)说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机灵、勤劳) 8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设计意图: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意思,再通过想象,使古诗中的画面重现,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五、总结全诗,布置作业 1总结: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农家夏日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还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 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 3课外延伸:阅读范成大田园组诗中的其他诗。设计意图: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 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

9、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推荐给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本诗的理解。第二课时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 1齐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 找资料知诗人;读古诗晓节奏;读注释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 3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运用这样的方法了解了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的诗意,感受到乡村儿童的勤劳质朴。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稚子弄冰和村晚。看看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乡村儿童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4 4 / 7979设计意图: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提炼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学习方法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二、自主学习,理解古诗

10、(一)学习稚子弄冰。 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2 借助注释理解古诗, 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 查查字典, 或者和同学讨论。 3 读准“稚“钲“磬“璃等字的音。注意前两个字都是翘舌音,“磬是后鼻音,“玻璃的“璃读轻声。 4借助资料介绍诗人: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活泼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不仅有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还有不少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 5理解诗题:幼小的孩子玩耍冰。 6自读古诗,思考: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十分有趣?这首诗中的儿童又给

11、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填空,帮助学生理解:这是一群_的小孩子。从_看出来。 7理解诗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 (1)“脱“穿取两个词语让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到:一早小孩子正忙着把金属盆里的冰取出来, 用彩色的丝线穿在冰上把它当成钲来敲。 听到:小孩子们闹嚷嚷的声音。) (2)出示“钲的图片,认识“钲这种金属打击乐器。 8理解诗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 (1)读了这两句诗, 你又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看到: 小孩子正在拿着冰敲打,就像在奏乐一样。听到:小孩子们的笑声;冰突然碎掉,就像玉石摔碎的声音;小孩子们的惊呼声、沮丧声) (2)出

12、示“磬的图片。了解“磬是一种用玉或石制作成的打击乐器。 (3)说说小孩子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一开始的快乐玩耍时的兴奋冰碎掉后的沮丧、失望) 9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中体会儿童心情的变化。5 5 / 7979 10背诵全诗。 (二)学习村晚。 1交流对诗题的理解。(农村晚景。) 2交流对诗人的了解。(雷震,宋朝诗人。生平不详。) 3读读诗句,画出描写景色的诗句,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 4交流理解诗句。 (1)草满池塘水满陂, 山衔落日浸寒漪。读准 “陂的字音。陂: 池岸。漪:水中的波纹。要在朗读理解“浸。图文对照,感受水面呈暗绿色,水面隐隐约约出现“山衔落日的倒影。这就是“浸。结合课文插图说说这两句

13、诗描述的情景。(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落日西沉,挂在半山腰,好似被山含住了。)说说乡村的黄昏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仿佛一幅恬静疏淡的山水画。) (2)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两句诗中描写的牧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联系诗句具体谈一谈。 读诗句, 说一说看到的是怎样的牧童。 (淘气天真、 自由自在、 怡然自得、 悠闲自在)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想象一下:牧童还会怎么坐着?(想怎么坐就怎么坐。) 信口吹:随口吹。想象一下:牧童会吹什么呢?(想怎么吹就怎么吹。不成曲调。) 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乡村晚景的恬淡,牧童的活泼。设计意图:从字词出发,以“趣为着眼点,关注诗句

14、中儿童的生活,想象有趣的画面和灵动的声音,感受儿童的心理,从中品味儿童生活的快乐。再通过指导,让学生去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和儿童形象,进而理解诗意。三、重点指导,识字写字 1引导观察生字“稚、漪,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 2指导书写“晓,强调注意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 3学生描红临写。 4师生反响点评。设计意图: 认认真真写字是小学课堂中必须要坚持的一项根本任务。我们在课上要给予学生观察、描红、临写的时间,让学生识准字,写好字。四、总结回忆,拓展延伸 1复习两首古诗,背诵。要将三首诗中的儿童形象进行比照,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6 6 / 7979 2说说本课的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几个儿童形象。 3布

15、置作业: (1)搜集和儿童相关的古诗词,读一读,背一背。 (2)读诗句,想画面,根据诗句内容,展开想象,选择一首改写成短文。设计意图:联系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改写练习,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这三首古诗的时候, 我努力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每首古诗的过程,就是愉悦的文化之旅。 1读中有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会情感。古诗需要通过朗读来感知节奏,来理解大意,来感悟情感。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读正确、读流利,到读出感觉。在朗读中想象画面,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中儿童忙着学种瓜的勤劳,想象稚子弄冰中孩子玩冰时的淘气,想象

16、村晚那水墨画一般的乡村晚景,想象牧童的自由自在,活泼可爱。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热爱乡村,喜爱儿童的情感。 2读中有思,图文对照,品味意境。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字眼,如稚子弄冰中的“脱来感悟儿童形象。 我指点学生逐渐感悟, 结合古诗内容, 想象诗中的情趣,体会儿童的天真可爱。 2 祖父的园子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本文选自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在文中,萧红记叙了在祖父的庇护下在园中自由自在、快乐逍遥的美好的童年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及对祖父的深深思念之情。本课语言生动,充满童趣,同时也充满诗意。本教案以“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7、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积累语言、开展语言、运用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 2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阅读呼兰河传。7 7 / 7979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作者,导入新课 1导入:同学们,有一位作家被大文豪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你知道她是谁吗?(萧红) 2学生展示课前资料,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萧红的资料。 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4出示呼兰河传,简单介绍。 5 引导学生质疑: 这是个怎样的园子?萧红为什么对这个园子念念不忘?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

18、始借助鲁迅对萧红的评价,激发学生对课文的学习兴趣。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 (1)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 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 不理解的词语做标记。 (2)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 (3)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朗读生字,相互正音;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 (4)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2检查自读情况 (1)出示词语:别,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哟。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蚯蚓 蚌 小白菜 谷穗 倭瓜 黄瓜 樱桃 拔草 铲地 下种 栽花戴着草帽 拴着一条腿 嗡嗡地飞着 胖乎乎 圆滚滚 明晃晃 蓝悠悠 毛嘟嘟每一条是一种类 (2)指名分词条读,

19、强调个别字的读音,要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音。 (3)读好叠词。 (4)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 (5)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如,加一加识记“逛、拴、啃、嘟、倭、啰、锄、樱;熟字换偏旁法识记“拔跋“割瞎;部首归类法识记“蚌、蝴、蚂、蚱;形近字比拟法识记“樱、瓢。8 8 / 7979 (6)写好字。观察生字,重点指导“拔、割、承、逛,“承的笔顺要注意,先中间,后两边。练写生字。设计意图: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根底, 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 1默读课文并思

20、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 2根据内容进行分段。第一局部(第 13 自然段):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第二局部(第 414 自然段):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栽花、 拔草、 种小白菜、铲地、浇水,表现了“我的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第三局部(第 15、16 自然段):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 第四局部(第 1719 自然段):写“我在园子里快乐地玩耍,累了就找个地方睡着了。设计意图:领会课文主要内容,根据梳理的事件进行分段,从而理清脉络,为下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根底。四、走进园子,感受生机 1出示词语:蜜蜂 蝴蝶 蜻蜓 蚂蚱 (1)读读描写这些昆虫的语句,说说它们给你怎样的印象

21、。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 (2)交流:昆虫种类多,很好看。有白、黄、大红色的蝴蝶;有金色的蜻蜓;有绿色的蚂蚱。昆虫很可爱。整个园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 (3)指导朗读第 1 自然段。这一局部的文字优美动人,在朗读的时候配上音乐就更好了! 2出示词语:樱桃树 李子树 大榆树9 9 / 7979 (1)读读描写这几棵树的语句, 说说它们给你怎样的印象。 (2)出示相关语句:句子一: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句子二: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

22、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交流:句子一中说樱桃树和李子树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不存在。句子二用富有诗意的语言,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大榆树的高大和不容无视,表达了大榆树的活力。 (3)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 3出示词语:蚯蚓 蝙蝠 (1)出示相关语句, 引导学生说一说: 课文是怎么描写它们的? 太阳光辉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蝙蝠不敢 交流:园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 (2)有感情地朗读第 15 自然段。 4小结:作者的描写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园子呈现在大家眼前,让大家浮想联翩。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画面,在朗读

23、中感悟作者的情感。五、走进园子,感受自由 1 快速浏览课文, 找出其他描写园子景物的段落(第 16 自然段), 认真读一读。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圈画关键语句,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填空:这是一个(自由)的园子。 3(1)引读第 16 自然段。师: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 生: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 师:倭瓜愿意 黄瓜愿意 玉米愿意 蝴蝶随意地飞 (2)说说哪个词让自己特别关注。(愿意,共有 6 个“愿意。) (3)看到这么自由的园子,你想到了哪些词语?(自由自在 无忧无虑 随心所欲)设计意图:通过引读,让学生感受到这一段落中六个“愿意传递的“无忧无虑、随心所欲。通过

24、一次次引读,学生体会到这座园子的特别之处,感受到作者对园子的无限留恋。1010 / 7979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内容 1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 2有感情地朗读第 13 自然段;第 15、16 自然段。 3 导入: 在祖父的园子里, 童年的萧红做的哪些有趣的事让她久久不能忘怀?设计意图: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简单明了,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为下面的情感投入做了铺垫。二、合作交流,感受快乐自由 1小组合作,阅读第 414 自然段,思考: “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圈一圈,画一画。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 2交流填空:祖父( ),

25、我也( )。 3交流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并说说有趣在哪儿。 (1)“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 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 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上,反而把它踢飞了。说是在帮祖父种菜,其实是在瞎闹。 有感情地朗读,读出淘气劲儿。 (2)“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说是在帮祖父铲地,其实是在帮倒忙。 有感情地朗读。 (3)“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而不见蚂蚱了。说说读到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故事?(小猫钓鱼) 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4

26、)“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而是拿着水瓢,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 展开想象:此时的“我是怎么喊的?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描写动作的词句。(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大喊)1111 / 7979 4 说说你通过读文字, 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天真可爱、 自由活泼) 5 面对这样顽皮淘气的小萧红,祖父是怎样做的?你觉得祖父怎么样?(祖父大笑起来祖父把我叫过去,慢慢讲给我听。)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祖父?(慈祥) 6出示呼兰河传中的文字(课后“阅读链接)。教师激情朗读。 7课外延伸:萧红一生

27、悲苦,8 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阴影中长大的。但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祖父的爱就像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还有温暖与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与爱的方面,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设计意图:通过读描写“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活动的文字,让学生来充分感受作者的自由、快乐。通过原著文字的插入,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祖父对萧红的爱,体会这个园子对于萧红的精神意义,体会萧红对祖父的思念的感情。三、品读文字,体会借景抒情 1 作者写自己的快乐与自由,

28、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小昆虫、 植物的自由? 2 交流:作者用植物、小动物的自由来突出“我的自由。心中是幸福的,看到的就是幸福;心中是自由的,看到的就是自由。作者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传达着作者的自由!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把她的情感寄托在植物身上,把她的自由寄托在小动物的身上,真是一种很重要的写法,理解了这种写法,再读课文就会有更深的体会。 3出示句子:“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1)作者仅仅是想表达天空又高又远吗? (2)作者为什么这样写?(天高任鸟飞。透过这样的景物描写,我们更能看到作者快乐、自由的心境。)1212 / 7979

29、设计意图:学习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课文讲了什么,还要指导学生感受语言特色,通过朗读、品析体会语言的生动,学出“语文味。四、总结回忆,课外拓展延伸 1总结回忆。通过学习课文,你有哪些收获? 2这篇课文选自呼兰河传。著名作家茅盾这样评价这本书“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让我们走进呼兰河传,去感受萧红吧!设计意图: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大语文观,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著名作家的评价,更能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愿望,从而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这座园子对萧红的精神意义。板书设计慈祥生机勃勃?思念与留恋 祖父的园子?和蔼自由快乐?教学反思 1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本课的教学

30、中,我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 悟出情。 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思念。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祥的祖父。慈祥的祖父给了萧红爱与温暖,给了萧红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 2有效补充原著,注重课内外有效衔接。为了将学生领进文学的乐园,在教学中屡次穿插呼兰河传中的章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文中快乐与

31、自由背后蕴藏的深沉情感。 3* 月是故土明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这篇课文季老以“月亮为线索,回忆了自己的经历与往事,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思乡情。本案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在自读自悟中与作者一起回忆往事,感受那份浓郁的思乡之情。通过自主体会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去理解内容,多元感1313 / 7979悟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方法。整个设计的重点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同时积累文章中的经典词句,丰富学生的积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季羡林的相关资料,查找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美文。 2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结合预学卡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思乡和月亮的诗文。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

32、渲染情境 1激趣:(教师出示海面上一轮明月的图片。)看到此情此景,同学们想到了什么? 2过渡:是啊,古往今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如我们很小就会背的静夜思(学生齐背)。再如“诗圣杜甫写的月夜忆舍弟(出示古诗):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土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1)教师配乐吟诵。 (2)指两名学生吟诵。 (3)全班一起吟诵。读相关诗句,丰富积淀的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做好铺垫。多种形式诵 3揭题: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有一份“明月情结。 (板书题目:月是故土明。) 4走近作者。 (1)关于季羡林,你们都知道些什么?

33、 (2)教师相机补充:季羡林是语言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精通 12 种语言的翻译家,曾任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等。他在多个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国际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朗润集等。1414 / 7979 5导入: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月是故土明。设计意图:通过背诵古诗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情动词发时出示题目,然后自然过渡到本文,激起学生阅读本文的强烈愿望。二、通读课文,检查字词 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 (2)读到生

34、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圈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作好批注。 2运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小组内相互交流。 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课堂活动卡。 4检查必会字词。 (1)检查读音(出示词语)。徘徊 烟波浩渺 篝火 萌动 晶莹澄澈 风光旖旎 瑞士 莱芒湖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燕园 点缀其间 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依次在加点字的头上出现其读音: pi hui mio u mn chn ch y n ru li yn qn yn zhu单独出现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强调“旖、旎都是三声;“徘、徊都是二声;“缀是翘舌音;“峨读,是零声母音节。单击“燕园跳出,强调多音字“燕的读音。

35、“燕京、姓燕中的“燕读一声,表示地名和姓。“燕子、燕尾中的“燕读四声,表示鸟类的一科,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捕食昆虫。面的方法理解词语。指导学生运用“读词语,想画 (2)理解词义(出示词语)。烟波浩渺晶莹澄澈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巍峨雄奇 开火车读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读一读,然后说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 出示相应画面,引导学生连一连。 (3)读句子,稳固字词。 出示句子: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 1515 / 7979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在碧波

36、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 5积累四字词语(出示词语)。不可胜数 顶天立地 恍然大悟 无法想象 乐此不疲 清光四溢 相映成趣 离乡背井 漂泊天涯 年事已高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一碧数顷 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良辰美景 开火车读词语。 交流不理解的词语。 同桌比赛积累词语。设计意图: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分两个层次检查字词,一是必会字词,二是文中的四字词语。在读一读、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和背一背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感悟,既丰厚学生的积淀,又为学文打下根底。三、细读品析,体会情感 1“月是作者表达感情的媒介,作者的这种感情,在课文中哪一段表达得比拟明显直接? (1)学生汇报后出示

37、句子:月是故土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土的月亮啊! (2)学生开火车读句子。(3)引导学生思考:读懂了什么? (4)小结:可以说,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命题的方式。 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故土的思念之情。默读课文, 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 抒发了哪些感受。 自己想一想,写写批注,完成学习卡,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指导学生结合表格梳理课文,读懂文本。活动卡一:童年趣事 时间 事件 心情 活动卡二:作者经历 地点 经典词句 作者感受预设一: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 (1)交流汇报,完成活动卡一第一局部内容。1616 / 7

38、979童年趣事 时间 事件 心情 黄昏后 数星星 点篝火 摇知了 乐此不疲 盼望(2)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 (3)学生继续汇报,完成活动卡一剩余内容。童年趣事 时间 事件 心情 黄昏后 数星星 点篝火 摇知了 乐此不疲 盼望更晚的时候 看明月 梦明月 (4)引读: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刻会是何种心情呢?虽然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几个大苇坑,却在月光中摇曳着作者童年的梦。因为出示句子: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虽不能

39、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但也颇有烟波浩渺之势。预设二:作者的经历。 (1)交流汇报,完成活动卡二第一局部内容:作者经历 地点 故土 经典词句 孤零零 孤单 作者感受 恍然大悟 无法想象相机引导学生思考:在与济南的比照中, 作者的无法想象是遗憾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因此,我在故土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 小结:比照中突出了作者对故土的一往情深。 (2)学生继续汇报,完成活动卡二第二局部内容。作者经历 地点 故土 北京、济南、将近三十个国家经典词句 孤零零 孤单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作者感受 恍然大悟 无法想象 美妙绝伦 永远忘不掉相机出现各国望月的图片

40、和背景音乐。激发情感:在作者的眼中,异国他乡的月亮美吗?出示故土的月亮,激发情感:异国他乡的月亮虽美,但是比照之下呢? 出示句子:比照之下, 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 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土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1717 / 7979小结: 是啊, 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比照才能显现出来。 (3)学生继续汇报,完成活动卡二剩余内容。作者经历 地点 故土 经典词句 孤零零 孤单 作者感受 恍然大悟 无法想象北京、济南、将近三十个国家 风光旖旎 无边无垠 碧波万顷 巍峨雄奇 茂林修竹 绿水环流 荷香远溢 宿鸟幽鸣 美妙绝伦 永远忘不掉

41、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土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 朗润园 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再读句子,你能读出什么? 出示句子:然而, 每逢这样的良辰美景, 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土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学生读句子谈感受。 (4)引读: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再到燕园胜地,要说月亮,各处的月亮都比故土那苇坑上的小月亮美得多,但是在作者眼里,哪一处的月亮都不及故土的月亮美,故土的月亮越美,越能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所以出示句子:月是故土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土的月亮啊! 3小结: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但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设计意图:教学中采用先读后

42、填再议的方法,从读中想象,结合问题指导朗读和表达感受,让学生的思绪与课文一起飞扬,从中受到情感教育,进而到达学习的目的。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从古到今,思乡就是一个不变的话题。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 2组内分享阅读。 3集体分享经典句子。设计意图: 作者的经历和感受贯穿全文。 在赏析中加深学生对思乡类文章的感悟,拓展阅读,丰厚积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818 / 7979 1情境渲染,激发情感。通过吟诵古诗,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初步将学生带进学习环境中,在交流季老的资料的根底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了情感铺垫。 2积累词语,丰厚积淀。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积累四

43、字词语, 在扫除阅读障碍的同时,丰厚学生的积淀。 3多元阅读,情感升华。结合两个学习卡指导学生多元感悟文本,在抓关键句、品关键词中进行体会,在理解感悟的根底上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使得学生与作者产生共鸣。 4* 梅花魂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课文用倒叙的方式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 “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透过“我的记忆,追溯了“我与外祖父之间发生的五件事,虽然在表达上有详有略, 但无论是外祖父赠梅、 望梅, 还是护梅, 其实都是在揭示梅花魂, 影响 “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教学当中要以“情作为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让

44、学生在亲历中感悟语文学习的过程, 生命成长的过程, 情感变化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用情感驱动语文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细致描写外祖父爱梅花的每个动作、神情,在阅读中从细微处体会出这位老人爱梅花,在梅花身上寄托了这份爱祖国的情谊。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收集有关爱国、思乡的诗文,准备歌曲我的中国心的视频。2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学生准备:1.结合学生活动卡预习课文。 2收集有关梅花、爱国、思乡的诗词。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趣揭题 1激趣:(出示梅花图片或视频资料)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词。1919

45、/ 7979 (1)学生背诵赞美梅花的诗词。 (2)简单说说对梅花的印象:梅花具有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 2揭题:一位老华侨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文章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过渡:课文题目中的“魂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指导学生抓住题眼“魂展开学习。设计意图:通过赏析、背诵相关诗词来渲染气氛,铺垫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继续学文埋下伏笔。二、检查预习,稳固字词 1检查生字读音。 (1)出示词语:葬身异国 腮边 虬枝 玷污 郑重 秉性 撩乱 凉飕飕 码头

46、 手绢 华侨 眷恋 (2)学生开火车读词语,相机出现加点字的读音。 (3)出示生字,小组内检查正音。 葬 腮 虬 玷 郑 秉 撩 飕 码 绢 侨 眷 2理解词语。 (1)出示词语:颇负盛名 训斥 玷污 郑重 秉性 眷恋 (2)学生朗读词语。 (3)引导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相机出示: 颇负盛名:颇,很。名气很大。训斥:训诫和斥责。 玷污:弄脏;使有污点。 郑重:严肃认真。 秉性:性格。眷恋:(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深切地留恋。 (4)选择喜欢的词语说句话。设计意图: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掌握情况,为学文扫清障碍。 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1默读课文并完成学生活动卡,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写批注,

47、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 (1)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活动卡,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2)全班交流, 相机思考: 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 (3)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引导归纳整理小标题: 读诗落泪 珍爱梅图无望痛哭相赠梅图 赠送手绢 2学习“读诗落泪,感悟情感。2020 / 7979 (1)出示第 2 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并和大家分享收获。 (2)学生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指导。 出示句子: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

48、落在我的腮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 “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指生朗读诗句,说说对诗句的理解。 指导朗读诗句,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融情想象:如果此刻你就坐在外祖父怀中,看到此情此景,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作者和外祖父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再想一想。 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情感。 面对吟诗落泪的外祖父,年幼的莺儿不懂,你懂吗?导读:是啊,这些诗词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引发外祖父的思乡情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诗词

49、句。 3学习“珍爱梅图,感悟情感。 (1)过渡: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 (2)出示第 3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从哪里读懂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情有独钟,并和大家分享。 (3)小组长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指导。句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学生抓住“不甚在意“唯独“分外爱惜“碰不得等关键词谈感受。2121 / 7979出示几件古玩的图片和墨梅图,引导学生再读句子,在我们常人眼中,哪个更珍贵一目了然, 然而外祖父却分外珍惜那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带着此刻的感

50、受再来读读这局部。小结:这里作者用比照的写法表现了老人对墨梅图的珍爱。句 2: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来。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母亲: “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能玷污的吗?训罢,便用刀片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指导学生读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指导学生抓住描写老人的语言、动作的词句来体会他对墨梅图的珍爱。引导学生体会“轻轻、慢慢在句子中所起到的表达效果。导学:外祖父是让母亲管教好“我的行为还是思想?“我只是不小心弄脏了那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外祖父竟然觉得“我玷污了它,如果你就是作者,会怎么想呢? (4)小结:是啊,小小的作者

51、看到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心里也是又害怕又奇怪: 一幅画而已,有什么稀罕的呢?我们从外祖父的言谈举止中感受到他对墨梅图的珍爱。 4学习“相赠梅图,感悟情感。 (1)外祖父为什么这么稀罕梅花呢? (2)学生汇报。句 1: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精神,愈秀气。她是最有品格、最有灵魂、最有骨气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性才好!导学:从这段话中你读出了几层意思? 根据

5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小结:这段话说了三层意思,开始赞美的是梅花的精神,接着赞美了中华民族出现的有梅花精神的人,最后说中国人要有梅花的秉性。指导学生朗读。2222 / 7979 (3)至此, 你读懂外祖父为什么稀罕梅花了吗?他稀罕的到底是什么? 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外祖父稀罕的是梅花的精神。小结: 梅花魂其实就是中华民族的魂, 也是每一个有气节的中国人的魂! 5 学习“无望痛哭“赠送手绢,感悟情感。 (1)指导学生默读相关段落,读懂外祖父其实也是一个具有梅花魂的人。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指导。句 1:想不到外祖父竟像小孩子一样,呜呜呜地哭了起来导学:这是外祖父第二次落泪,为什么委屈得

53、像个孩子呢?小结:是啊,老人一直思念着祖国,却不能回去,他难过得哭了,充分表现了他对祖国深深的眷恋之情。句 2:想不到眼含泪水的外祖父也随着上了船,递给我一块手绢雪白的细亚麻布上绣着血色的梅花。导学:外祖父递给“我的只是一块手绢吗?引读:外祖父递给“我的是对祖国的一片眷恋之心。自己回不去,只能让外孙女把自己对祖国的思念带回祖国,了却自己的心愿。你瞧,此刻他泪眼蒙眬。此刻出示句子:风撩乱了老人平日梳理得整整齐齐的银发,我觉得外祖父一下子衰老了许多。看着眼前的外祖父,你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否被触动了?说说自己此刻的心情。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激情小结:是啊,思乡的深情,孤独的痛苦,一下子把外祖父催老了

54、。我们看到的是外祖父不变的中国心!就像我的中国心这首歌中所唱的一样: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 6读读课文的开头和结尾,说说它们有什么联系,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设计意图:教学中将对情感的品悟贯穿整个学习过程。采用读议结合的方法,指导学生在层层递进中体会外祖父的情感,并学习“前后照应的写作手法,体会这种写作手法的好处。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2323 / 7979 1激发情感:“故土“祖国这两个滚烫的词语,勾起多少身居异乡的游子无尽的乡思与眷恋。 几千年来, 多少文人墨客吟诵出了无数思乡、 爱国的诗篇,你会吟诵哪些? 2课后拓展:学生展开比赛,吟诵熟知的有关诗篇。设计意图:在吟诗诵文中拓展

55、阅读,丰厚积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 1教者从课题“梅花魂着眼,以理解“魂的内涵为突破口,寻找贯串全文的“梅花魂所在,这样的教学设想,抓住了课文的关键,且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教学时,让学生从文中表达的几件事中,寻找能表现老人爱祖国、眷恋祖国的思想感情的内容,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习惯。 3在教学中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播放歌曲我的中国心,创设情景、激发情感,为突破教学重点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4针对本文内容含蓄、思想深刻的特点,采用了多种形式朗读来配合教学,让学生从读中悟情悟理。口语交际指导方案“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这次口语交际的主题是“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可通过组织学生对祖父母、外祖

56、父母、父母、邻居进行采访,从而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了解大人们小时候的故事。在活动中,引导学生懂得要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不同的问题,懂得在提问的时候要注意礼貌,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边听边作简单记录。提问后,整理自己的记录,和同学交流自己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在交流中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做到不随意打断别人说话,锻炼学生口语交际的综合能力。教学目标 1围绕话题设计问题,学会针对不同的对象提出恰当的问题。(重点) 2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不要随意打断别人,不明白的地方或感兴趣的内容可以适当追问。2424 / 7979 3认真倾听,边听边作简单记录,并且对记录的结果进行整理,做到有条理地表达

57、。(重点) 4整理记录,和同学分享了解到的情况和自己的感受。(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准备相关物品和资料。 2歌曲童年的视频。学生准备:列出问题清单,记录、整理采访资料。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主题 (播放歌曲童年)师:童年是一首歌,歌里有我们的幸福和欢乐;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童年是美好的,你想知道大人们的童年是怎样的吗?让我们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 了解他们小时候的故事吧!(板书:走进他们的童年岁月)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歌曲导入,可以营造轻松愉悦的学习气氛,自然揭示课题,很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58、二、谈话交流,畅所欲言师:大家都想了解谁的童年生活?为什么?生 1:我想了解我爸爸的童年。因为我看他的资料袋里有许多证书,我很想知道他小时候是不是学霸。生 2:我想了解我爷爷的童年。我想了解他小时候经历的艰苦岁月。 生 3:我想了解隔壁王阿姨的童年,想知道她小时候什么玩具都没有,她都玩些什么。师: 刚刚大家都交流了自己想要了解的人, 那你知道该问些什么吗?你是怎么做的呢?生 1: 我像书上那样, 列了问题清单, 把自己想要提的问题先罗列出来。 生 2:我想了解爸爸小时候的学习生活,我就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您还记得小时候学过的哪几篇课文? (2)您小时候最喜欢哪门功课? (3)您每天放学

59、做完作业后会做什么?2525 / 7979生 3:我想感受一下爷爷的童年生活。我设计了这样几个问题: (1)您小时候都玩过什么玩具?怎么玩的? (2)您小时候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是什么?师: 大家的问题提得很好, 能根据不同的人提出不同的问题, 并且梳理了问题,使得自己的采访更有条理。设计意图: 教师对学生进行了有目的的引导, 使学生懂得围绕自己的采访主题设计问题, 并且能够根据不同的对象进行不同的提问,从而使学生的采访主题突出,条理清晰。三、指导交流,整理记录师:采访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大家来看一看(课件出示): (1)有针对性地提问,列出问题清单。 (2)认真耐心地听别人讲话,边听边作简单记录

60、。 (3)整理记录,和同学分享自己的感受。生 1:还可以谈谈自己整理之后的结果,可以谈提问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事,也可以谈谈自己的感想。生 2:声音要响亮,仪态自然大方。生 3:听的时候要认真,不能随意打断别人的交流。 师:那就说说你们是怎么采访的吧,大家互相点评一下。生 1:我采访了我的爷爷,问他童年玩什么。他告诉我,他小时候很穷,没有钱买玩具,但农村的孩子什么都可以玩:到路边去采了草和小伙伴斗草;和小伙伴一起捉迷藏。他做过的最勇敢的事情就是捅了一个蜂窝,还采到蜜了呢!真是一个十足的野孩子!我听了好羡慕啊,爷爷小时候虽然穷,但是他自由,想怎么玩就怎么玩。生 2:我采访了我的爸爸,问他小时候读书怎

61、么样,是学霸还是学渣。爸爸说,他小时候学习成绩非常好。那时候并没有什么补习班,但是他上课认真听讲,做作业认真,课前预习,课后复习,成绩数一数二。唉,想想自己,觉得好惭愧啊!师:同学们交流得很好,先说采访了谁,再说采访了什么内容,接着说自己记录到的内容,最后谈谈自己的感受,条理非常清晰。设计意图:通过编写提纲,可以让学生的采访更有针对性,更有条理,为养成良好的说话和倾听习惯打下了坚实的根底。在客观评议中完善自己的表达,锻炼2626 / 7979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良好习惯。学生之间相互检查,互相矫正,彼此互补。教学反思童年,本来就是学生美好生活的一局部。他们正处于童年时期,

62、让学生去了解大人的童年生活,这无疑增加了一种趣味性。 孩子总是非常渴望了解关于大人的世界,他们应该有许多想说的话,想讲的故事。因为是身边人的生活,孩子们交流起来,必然流露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我努力创设轻松的课堂教学气氛,就是要让学生放松下来,讲述自己真实的生活。本次口语交际,我让学生从衣、食、住、行等多方面去采访,通过采访,走进大人的童年岁月,实现“双向互动。语文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我组织教师点评,学生互评,在生与生、生与师的口语交流实践中, 相互启发、 相互促进、 相互补充, 不断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同时也让学生明白,他们正当童

63、年,应该懂得童年的珍贵,学会珍惜。习作指导方案“那一刻,我长大了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习作内容是写一件自己成长过程中印象最深刻的事情, 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把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把写好的草稿给同学读一读,评一评,看看有没有把“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再根据同学的意见改一改。教学目标 1回忆自己的成长之路,从丰富多彩的记忆中选择一件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情来写。 2要把自己受到触动、感到长大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包括把人物的动作、表情、语言和心理活动写清楚。(重点) 3记录当时的真实感受。(重点) 4培养学生善于观察,勤于写作的习惯。 5认真读一读,找出缺乏,学会修

64、改自己的习作。课前准备2727 / 7979教师准备:制作教学课件。学生准备:回忆自己成长中的小故事。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出示照片,感受成长 1出示学生提供的婴儿期、一年级刚入学、三至五年级各阶段的照片,猜猜他是谁。 2说说看了照片,有什么感受。设计意图:从学生提供的照片入手,通过自己和身边同学的成长照片,引导学生感受情景,感受成长,激起学生多彩的回忆,为下面讲述自己的成长故事做好铺垫。二、围绕主题,自主交流过渡:看到这些照片,看着照片上的你们由懵懂到脱去稚气,我感受到了你们正在成长。那么,你是经过哪件事,才觉得自己真的长大了呢?预设一:生 1:有一天晚上,妈妈打电话让我送一包东西

65、到另外一个小区的爷爷家。我第一次走了夜路。这个时候,我觉得自己长大了。生 2:有一天,我一个人照看3 岁的弟弟,成了合格的“小保姆。我觉得我长大了。小结:当自己能肩负责任、有所担当的时候,就是成长。 预设二:生 1:今年我过生日,妈妈给我切蛋糕的时候,我发现她的眼角出现了浅浅的皱纹。我的内心汹涌澎湃我觉得,我应该长大了。生 2:今天爷爷走了很远的路,给我买了一双心爱的球鞋。接过爷爷递过来的球鞋,我感觉手上沉甸甸的。我发现我突然长大了。我要说:“爷爷,谢谢您!我要好好学习,将来报答您!小结:“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当你能感受到亲人、老师、朋友对你的帮助,懂得感恩的时候,就是成长。预设三:2828

66、 / 7979生 1:有一天晚上,爸爸打电话给我,告诉我他临时有加班任务,晚上不回家了,让我一个人洗漱睡觉。我吓坏了,但是最终我鼓起勇气,战胜了恐惧,那一次,我没有哭。这时候,我发现自己长大了。生 2:三年级的时候,第一次在全校开学典礼上发言,我很紧张。看到同学们鼓励的目光,我又有了信心小结:成长,不仅仅是年龄的增长,还有心理的成长。自己能克服恐惧,能鼓起勇气,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变得勇敢、坚强、自信,这种变化就是成长。设计意图: 师生互动交流, 充分调动了学生的情感体验, 让学生学会观察生活、思考问题,懂得作文要有可贵的“真实。三、讨论交流,指导写作 1怎样才能把自己的成长故事写下来呢? 2讨

67、论交流,学习写作方法。 (1)联系城南旧事片段(爸爸的花儿落了),说说英子是怎样感受到自己已经长大了,不是小孩子了,作者抓住了哪些细节进行描写。 (2)归纳写作要点:记录成长过程中印象深刻的一件事,把事情的经过写清楚。抓住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态这些细节,把当时感到自己长大了的“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写生动。写出当时自己的真实感受。 3学生尝试习作,教师巡视指导。设计意图:教师和学生一起讨论,联系课外阅读链接中的选段,把从中学到的写作方法进行迁移。教材中的阅读材料,既是阅读的延伸,又是写作的借鉴,对写作的指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四、分享评议,自主修改 1把自己的习作读给同学听,分享给同伴。 2评

68、一评: (1)是否把让自己感到长大了的 “那一刻的情形写具体。 (2)交流细节描写。(3)提出修改的建议。 3反复朗读,运用修改符号修改习作。 4在自己修改的根底上,互相交流,合作修改。 5誊写作文。要求:认真书写,誊写清楚。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目的在于让学生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习作。在与他人2929 / 7979的交流中,用自己的经验进行赏析,为下面的进一步修改打好根底,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五、范文引路,精益求精 1观摩范文。(课件出示范文引路) 2对照范文,看看有哪些地方值得学习。3再次修改。设计意图:学习借鉴优秀习作,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进一步提高学生修改习作的能力。范文引路那一刻,我长

69、大了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发生过很多事情, 有的随着时间的飞逝消失在了记忆的长河中,有的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让我每每想起依然会受到触动。那天晚上的经历就是如此,它让我在一夜之间长大了。那天夜里,已经十点了,我却躺在床上翻来覆去,怎么也睡不着,因为我同桌买了一个电话手表,非常有意思,我也想要一个。终于,外面传来了开门声,是妈妈加班回来了!我连忙起身,想告诉妈妈我的想法。刚走到卧室门口,我就听到了妈妈疲惫的叹息声。这时,爸爸说: “把这份工作辞了吧,总是这么晚才下班,太辛苦了。妈妈又叹了一口气,说: “可是这份工作的工资高啊,如果辞了,我们每个月的收入就不够用了。女儿爱面子,同学有的东西她都要有,还

70、得更好才行!“是啊,这孩子花钱大手大脚惯了,小时候还好, 现在越来越大, 花费也越来越多了 “是啊! 妈妈附和着, “我们多辛苦一点儿,孩子就能有更好的条件。透过门缝,我看到妈妈疲惫地坐在沙发上,脸上还挂着一抹无奈的笑。看着妈妈的样子,我心里异常难过,眼泪也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都怪我平时太不懂事了,爸爸妈妈为了我这么辛苦地工作,我却一点儿也不体谅他们,反而提出了很多过分的要求,爸爸妈妈告诉我要节俭、不能攀比,我还跟他们顶嘴,真是不应该啊!我已经上五年级了,也该长大了!3030 / 7979想到这里,我轻轻地拉开了房门,说: “爸爸妈妈,我以前真是太任性了,对不起。从今以后,我一定会改掉花钱大手

71、大脚的毛病,给你们减轻负担话没说完,妈妈就冲上来,一把抱住了我:“孩子长大了,懂事了。从那以后, 我再没有跟爸爸妈妈提出过任何过分的要求, 也不再和同学攀比了,因为从那一刻开始,我长大了。行文写法赏析开头展开回忆,自然引出了下文。交代了事情的起因,“我看到同桌有电话手表,自己也想要一个。 ?对话描写侧面表现出了“我的任性和乱花钱的坏习惯,为下文写“我的反省做了铺垫。小作者通过对妈妈的神态和自己的心理活动等细节的描写,写出了自己的愧疚感,也把自己受到触动的瞬间展现得生动可感。结尾写出了小作者经过这件事之后的变化,点明了主题。总评:1.习作能够按照事情开展的先后顺序写清整件事的经过,思路清晰;同时

72、,首尾照应,都点明了本文的主题,使结构更完整。 2.习作能够运用对话、神态、心理活动等细节描写,来充分展现让小作者受到触动的那一瞬间,细节描写读起来令人感同身受。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 我力求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让学生去发现自己印象深刻的成长故事。在交流中激发学生分享的兴趣,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写作中让学生仿照所学课文,注重对所写人物进行动作、神态方面的细节描写,使人物形象更加丰富、生动。语文课程标准提倡学生在习作中自由表达,让学生“我手写我口,我口述我心。 成长的瞬间、 成长的故事并不一定是轰轰烈烈的。 我引导学生讨论交流,通过点评式的总结引导,让学生感悟到: 成长的瞬间很多都藏在日常的

73、生活细节里,只要认真观察生活,就能发现这样的素材。再通过交流故事细节,实现了情景再现,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真实情感。使学生懂得:要打动别人,首先要打动自己,而能打动人心的就是最真挚的情感。语文园地指导方案3131 / 7979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了解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重点) 2能够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并仿写,进而掌握把一件事的重点局部写具体的方法。(重点) 3体会比照的特点,再运用比照的方法仿写。 4积累背诵古诗游子吟。(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准备游子吟古诗朗读动漫,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熟读课文月是故土明和祖父的园子。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同学们,

74、这一单元的课文都饱含着浓浓的情。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交流如何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二、交流平台 1指导学生先读一读之前学过的月是故土明和祖父的园子这两篇课文,看看作者是如何通过文章表达自己的情感的。想好后先和小组同学说一说。 2小组交流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3引导学生谈感受,看看和你的感受有何异同。 (1)课件出示教材中的交流结果,指名读。生 1:读到月是故土明中“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这句话时,我能直接感受到作者对故土深深的思念之情。生 2:读祖父的园子时,我从描写园子里的花草、虫子、鸟儿等事物的语句中,体会到了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我对祖父和园子深沉的爱与思念。生 3:我在读月是故土明

75、时,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体会到了作者的怀乡之情。生 4:我通过有感情地朗读,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了,也加深了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3232 / 7979 (2)学生交流自己的收获, 教师相机引导学习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方法。 方法一:把自己想象成文中的“我。 方法二:有感情地朗读。方法三:通过直抒胸臆的句子感受作者的思想感情。 方法四:通过对具体事物的描写体会字里行间的情感。学生交流自己还在哪篇文章中把自己想象成了文中的 “我,体会到了怎样的感情。交流自己都在哪些文章中运用了有感情地朗读的方法, 把自己体会到的感情表达出来,加深对课文思想感情的体会。 4小结: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的方

76、法有很多,通过本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先初步掌握以上几种,在进一步的学文中要深入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在和文本对话中加深对体会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的理解, 并能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当中。三、词句段运用(一) 1过渡:一篇篇文章的情感浸润着我们的心田,让我们在情感的海洋中幸福前行。接下来,让我们一起做个“我说你猜的游戏,看看谁最聪明。 2出示游戏规那么:读句子,想象句子描写的情景,猜一个最能表达这个句子情景的字。 3屏显句子: 太阳光辉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 八月,天多热。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 (1)学生读句

77、子,想象句中描写的情景,然后思考一个最恰当的字来概括句意,并说明理由。 (2)同桌之间交流答案。 (3)指导学生汇报第一个句子的答案亮。 学生汇报答案。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理由。(人睁不开眼睛,蚯蚓不敢钻出地面来,蝙蝠不敢从黑暗的地方飞出来。)引导学生找一种事物形容太阳的亮。 教师指导学生接龙汇报。 (4)指导学生汇报第二个句子的答案热。 学生汇报答案。3333 / 7979教师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理由。(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吐出舌头,蝉热得不知如何是好。)教师指导学生抓住事物对“热的不同反响接龙。 4小结:第一个句子是写太阳的光辉亮,然后围绕“亮写了“人“蚯蚓“蝙蝠的不同反响; 第二个句子是

78、写天气热, 然后围绕 “热写了 “鸡 “狗“蝉对“热的不同反响。我们在描写事物的时候,可以先找出这个事物的特点,然后通过不同事物的反响把这个特点写具体。 5练笔,进一步内化感悟,加深学生对方法的理解和运用。 (1)屏幕出示关键字:忙 冷 吵 静 快 辣 (2)出示练笔要求:选一种情景仿照着说一说。 学生自主仿说,组内交流。 选择最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 修改自己的仿说。第二课时一、词句段运用(二) 1激趣:下面的这几句诗,你能填上吗? 课件依次出示:不知细叶谁裁出,( )。 ( ),缘愁似个长。 ( ),恨别鸟惊心。 (1)学生填空,朗读诗句。 (2)导学:想一想诗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3)

79、学生汇报后,相机出示:比喻 夸张 拟人 (4)小结:瞧,比喻、夸张和拟人的修辞方法的运用,使诗句的表达更生动了。 2学习“比照的表达方法。 (1)出示文中的句子,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语句在表达上有什么特点? (2)学生读句子,思考表达特点,然后小组讨论。 (3)集体汇报交流。第一句把不同地方的月亮和故土的月亮比照,表达出对故土月亮的喜爱之情。第二句把杭州小山上的桂花和家乡院子里的桂花比照,突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第三句把绍兴别致的乌篷船和姑爹的小渔船比照, 突出对姑爹小渔船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3 小结: 通过比照方法的运用, 突出对最在乎的事物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4 小练笔:照样子写一写。 (1)

80、学生自主练说,尝试写一写。3434 / 7979 (2)组内交流, 推选有代表性的全班交流。 (3)全班交流, 教师相机指导。 二、日积月累 1过渡:母爱是伟大的,从古至今,有多少文人墨客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创造出无数赞颂母爱的名篇,更是留下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非常熟悉的古诗游子吟。 2了解题目。 (1)课件出示:“吟是古代诗歌的一种形式,与歌曲相似。我们还学过相关题材的诗,如,暮江吟石灰吟等。 (2)教师强调:游子吟,就是出门远行的人的吟诵、吟咏。 3了解背景。 (1)学生汇报。 (2)教师补充:孟郊,唐代诗人,一生穷困潦倒,直到46 岁才中了进士,50 岁时做了溧阳县尉,

81、这是个小官。他时常思念家中年迈的老母亲。一天,明月当空,他望着家乡的方向,思念之情油然而生。想起年轻时几次赴京赶考,出门前老母亲都忙前忙后为他准备行装。他清楚地记得第三次进京赶考的前一天晚上,母亲在昏暗的油灯下为他缝制衣服的情景。他深感母爱的伟大, 回房提笔写下了这首历代传诵的名作游子吟。 4初读古诗。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2)同桌合作读、男女生合作读、齐读。 5理解诗意。 (1)引导学生读古诗,想象画面。边读边和同桌合作,尝试画一画。 (2)学生到黑板前展示绘画,并说明理由。 (3)指生结合画面和诗句,展开想象,理解诗句的内容。 (4)想一想:最能表达诗人感情的是哪一句?表达了诗人怎

82、样的感情? 6播放视频讲解动画。 7练习背诵。 (1)自由练习背诵。 (2)接龙背诵。 (3)齐声背诵。 (4)配乐背诵。 三、布置作业 1把学到的古诗背给家人听。 2搜集描写母爱的故事。 5 草船借箭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本课教学设计意在指导学生“课内得法,课外活用。引导学生先理解“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然后侧重抓住人物各自的语言描写,精细剖析描写人物特点的句子,感受鲜明的人物形象与思想。同时,使学生认识到可以结合看3535 / 7979过的电影、电视剧、阅读经验等,借助相关资料来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从而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课前准备教师准备:搜集三国中的人物的

83、故事及本课的视频资料,制作相关课件。 学生准备:1.搜集三国中的人物的故事,观看“草船借箭的视频资料。 2阅读三国演义第42 至第 46 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及周瑜妒忌诸葛亮的原因。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学情,激发兴趣同学们, 你们看过 三国演义 吗?你了解 三国演义 中的哪些人物、 故事?(学生自由说说)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欣赏 三国演义 里的一个故事 “草船借箭。(板书课题)设计意图:学生对三国演义并不陌生,通过谈话了解学生的学情,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二、初读感知,合作学习 1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预设: 谁借箭?为什么要 “草船借箭?是怎样借箭的?最后借

84、到了箭没有? 2这些问题实际上要我们答复什么?(答复自己提出的问题,实际上就是在弄清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 3学生按照要求练习朗读课文: (1)圈出自己不认识的字;遇到难读、难懂的语句,多读几遍。 (2)画出自己不理解的词句。 (3)在感兴趣的语段旁写出自己的疑问或感受。 4学生小组合作学习。 (1)互助学习,扫清字词障碍。 (2)练习把长句子读通顺,其他成员对其进行指导与帮助。 (3)交流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或感受。 5生词检测,针对重点字进行指导。 (1)出示本课词语,检测学生掌握情况。周瑜 妒忌 都督 幔子 水寨擂鼓 呐喊 弓弩 丞相3636 / 7979 (2)强调: “擂读 l

85、i; “寨读 zhi; “弩读 n;“丞读 chn。 (3)出示要求会写的生字,指名说一说生字书写时要注意什么。重点指导: 忌:上边是“己,不是“已。 督:下边是“目。 寨:下边不要少写一横。 (4)学生自主练习书写“鲁“遮“插等字。 6过渡:诸葛亮神机妙算,周瑜自叹不如,两人对话暗藏玄机, “草船借箭将乾坤扭转。下面让我们一起进入下一环节的学习,弄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设计意图:学生在自主学习的情况下,扫清了字词障碍,通过合作学习与探究交流,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三、练习朗读,了解故事 1学生朗读课文,初步感知诸葛亮的人物品质。 (1)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

86、文,用不同的符号画出周瑜和诸葛亮的话。 (2)在小组内练习朗读对话, 教师相机指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 体会人物的性格特点。重点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第 2 自然段,进入情境才能读懂人物的内心世界。 (3)小组推荐,全班进行朗读比赛。 (4)小结:人物的语言表达其个性,请同学们谈一谈周瑜和诸葛亮留给自己的印象。 2弄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1)学生默读课文,找出描写“草船借箭的段落并做好标记。 (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这局部,理清“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分别是什么。引导学生按照诸葛亮借箭前的准备及借箭过程中的安排来概括。 (3)师生共同概括出“草船借箭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4

87、)学生在小组内练习讲一讲“草船借箭这个故事。 3小结:同学们都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交流思想,老师为你们有这样好的学习习惯而快乐!老师为你们加油!3737 / 7979设计意图:围绕着本课的教学重点,首先引导学生熟读课文,初步感受并概括人物个性;然后引导学生朗读“草船借箭局部,帮助学生理清“草船借箭的来龙去脉,更好地把握全文的思路结构,为精读课文做好准备。四、畅谈收获,布置作业 1学生交流自己本节课的学习收获。 2布置作业: (1)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阅读三国演义第 42 至第 46 回,了解当时魏、蜀、吴三国的形势及周瑜为什么妒忌诸葛亮。设计意图: 要想透彻地理解课文, 课堂上对学

88、生进行有效的朗读指导是一方面,为学生布置朗读作业也是一个帮助学生消化、稳固课文内容的过程。让学生有针对性地阅读三国演义中的局部篇章,了解三国当时的形势,为学生深入了解课文内容,感受人物形象做好铺垫。第二课时一、复习梗概,明确目标 1学生复述“草船借箭的故事梗概。 (按照故事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介绍故事的主要内容,是概括主要内容的好方法。) 2导入: 三国演义中人物形象塑造得栩栩如生。我们一起来深入研读草船借箭这篇课文,进一步了解人物特点。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回忆故事内容,练习讲故事的目的是稳固第一课时对“草船借箭的全过程的掌握情况,为接下来的深入学习做准备。同时,交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引领

89、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二、品析语言,了解人物 1研读人物语言。 (1)学生默读课文,找到文中能表达人物特点的句子。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学习体会。 2体会周瑜的性格特点。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了。水上交战,用什么兵器最好?学生交流自己的见解。3838 / 7979研读指导。(周瑜早有预谋,却不露声色,笑里藏刀。) 小结:周瑜明里共商军事,暗里设陷阱害人。 (2)课件出示句子:“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现在军中缺箭,想请先生负责赶造十万支。这是公事,希望先生不要推却。“不要推却是什么意思?(不要拒绝。)发散思维训练: 如果你是诸葛亮, 听到周瑜这样

90、对你说, 你心里会怎样想?(可能会想:周瑜早有预谋,有意刁难,我还是先应承下来再说。)用自己的话概括一下:你从周瑜的话里发现了什么?(造箭必须得诸葛亮来完成,完不成就定罪于他。) (3)课件出示句子:“十天造得好吗?课文中提到了造箭用的竹子、翎毛、胶漆等材料,要造好十万支箭的话,十天能完成吗?(即便十天能够完成,但是周瑜有意刁难,成心不为诸葛亮准备齐全造箭用的材料,诸葛亮最终也是不可能完成任务的。)用自己的话来概括一下周瑜的险恶用心。 (4)课件出示句子:“是他自己说的,我可没逼他。我得吩咐军匠们,叫他们成心迟延,造箭用的材料不给他准备齐全。到时候造不成,定他的罪,他就没话可说了。“迟延是什么

91、意思?(本文指周瑜吩咐军匠成心拖延时间,不给诸葛亮准备齐全造箭用的材料,让他完不成任务。)引导学生结合搜集的资料了解人物关系及其性格特点。学生说一说周瑜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嫉妒心强, 心胸狭窄, 阴险狡诈。 ) 3 体会诸葛亮的性格特点。 (1)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怎么敢跟都督开玩笑?我愿意立下军令状,三天造不好,甘受重罚。“军令状是什么意思?(军令状是指接受军令后写的保证书,表示如不能完成任务,愿依军法受罚。)诸葛亮立下军令状,周瑜为什么快乐?(周瑜以为诸葛亮已经中计,三天内他必造不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必死无疑。)3939 / 7979朗读指导。(诸葛亮已经知道了周瑜的险恶用心,且化解危机

92、的计策早已成竹在胸,所以他十分自信地立下军令状。朗读时,应以自信的语气来读。) (2)课件出示句子:“你借给我二十条船,每条船上要三十多名军士。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把子,排在船的两边。我自有妙用。第三天管保有十万支箭。不过不能让都督知道。他要是知道了,我的方案就完了。联系后面的内容说一说诸葛亮为什么这样做。 (这是诸葛亮为借箭所做的准备,但为防周瑜破坏,才叮嘱鲁肃保密。)通过这段描写,说一说诸葛亮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诸葛亮有计策,有胆略,知人善用。) (3)课件出示句子:“这时候大雾漫天,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诸葛亮下令把船头朝西, 船尾朝东, 一字摆开, 又叫船上的军士一边

93、擂鼓, 一边呐喊。 引导学生结合诸葛亮的每一步做法深入解析,从而全面感受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诸葛亮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选择“大雾漫天这样的天气,说明诸葛亮精通天文、气象,预测准确。正因为“江上的人连面对面都看不清,曹操才不敢“轻易出动,只叫拨水军弓弩手朝他们射箭。把船只“用绳索连接起来“一字摆开, 既便于统一行动, 防止走散, 又不留空当, 使受箭面积增大。 军士 “擂鼓“呐喊,既是为了虚张声势,制造进攻的假象,吸引曹操军队的注意力,引曹军出来射箭,又是让曹军明确射箭的目标、方向。)诸葛亮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考虑周全,安排巧妙。) (4)课件出示句子:诸葛亮笑着说:“雾这么大,曹操一定不敢

94、派兵出来。我们只管饮酒取乐,雾散了就回去。说一说这“笑的含义。(这一笑,笑出了诸葛亮的自信,笑出了诸葛亮的大度,笑出了诸葛亮的胸有成竹,笑出了诸葛亮的运筹帷幄,笑出了诸葛亮的神机妙算,笑出了诸葛亮的英雄本色。)指导朗读。 (5)课件出示句子:“诸葛亮又下令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仍旧擂鼓呐喊,逼近曹军水寨受箭。4040 / 7979诸葛亮这样做的原因是什么?(“把船掉过来,船头朝东,船尾朝西,这样既能两面受箭,又可保持船体平衡,也便于箭满后船能顺风顺水返回,省去掉头的时间。)诸葛亮留给你的印象是什么?(诸葛亮谋划周密,安排巧妙,具有高超的军事指挥才能。) (6)多媒体课件出示句子:“诸

95、葛亮神机妙算,我真比不上他!“神机妙算是什么意思?(指惊人的机智,巧妙的谋划,指十分高明、巧妙的计策。)诸葛亮的神机妙算表现在哪些地方?(识破周瑜的险恶用心,将计就计;对借箭的缜密考虑和周到安排;通晓天文知识;知道鲁肃忠厚守信,知道曹操谨慎多疑,能做到知人善用。) 4教师播放三国演义中“草船借箭的视频片段,学生观看并交流观后感。 5鼓励学生课后观看与“草船借箭相关的电影、电视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增添阅读的乐趣。设计意图: 引领学生通过人物的对话描写分析人物的个性与心理,是掌握人物性格特点的一个好方法, 其过程还可以大大提高学生质疑问难、 解决问题的能力。借助视频资料,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提

96、高阅读兴趣。三、链接阅读,感受特点 1默读课后阅读链接。 2引导学生在课文中找到相对应的段落,再读一读。(学生比照阅读第 79自然段,初步感受古典名著的语言特点。) 3激发阅读兴趣。 (1)读课文前,你对课文中的人物有什么了解?读课文后,你对哪些人物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你还想了解哪些关于他们的故事? (2)三国演义中所刻画的人物都有着鲜明的个性,请大家多注意搜集阅读,用心体会人物特点,感受古典名著的魅力。设计意图: 通过阅读链接的比照阅读, 引导学生初步感受古典名著语言的特点。同时,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鼓励学生拓展阅读,对人物有进一步的了解,同时了解更多人物的特点。四、布置作业,阅读积累4141

97、 / 7979 1搜集三国演义里的经典故事,读一读。 2给自己喜欢的人物做介绍名片。设计意图: 作业的布置实际上是对本课所学的课外拓展,帮助学生将课文中的人物描写方法进行内化。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为初步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教师着力引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方法。 如抓住表达人物言行的句子来感受人物的鲜明形象特点,看看文中的人物说了些什么,做了些什么,为什么这样说、这样做。研究后,再来谈谈对人物的认识。学生学习兴趣浓厚。同时,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的资料来阅读, 如了解三国时代的一些历史背景来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可以结合看过的电视剧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学生不仅仅理解了课文内容

98、,同时也体验了阅读方法。这样逐步落实语文要素,从而学习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 6 景阳冈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本学段目标要求阅读叙事性作品,了解事件梗概,简单描述自己印象最深的场景、人物、细节,说出自己的喜欢、憎恶、崇敬、向往、同情等感受。本方案通过对武松“喝酒“上冈“下冈等情节的描写,引导学生抓住“武松打虎的经典动作,感受武松作为英雄的光辉形象,同时又抓住武松作为平常人的一面,让学生感受到名著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真实饱满。同时通过巧妙的拓展,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相关 PPT;准备“武松打虎经典动画、四大名著相关资料。学生准备:阅读水浒传局部章节;搜集施耐庵的

99、相关资料。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播放录音,导入新课4242 / 7979 1导入:(播放好汉歌)一曲热血满满的好汉歌,一段梁山英雄的快意恩仇。这节课,让我们走进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去结识豪气冲天的梁山好汉。(板书课题) 2水浒传这本书的作者是施耐庵,这本书讲的是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108 位好汉在水泊梁山起义的故事。水浒传中的 108 位好汉,你都知道哪些?可以事先准备一些耳熟能详的好汉的名字、绰号。 3揭题:这么多的英雄好汉,施耐庵却用大量的篇幅和文字来描写武松。看来,武松确有过人之处。今天我们就走进课文景阳冈,一起来认识这位景阳冈上的打虎英雄武松。设计意图:用

100、一曲荡气回肠的好汉歌营造浓浓的教学气氛,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相关记忆,让他们的思维活泼起来;再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熟悉的好汉,这样让课堂教学与课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凸显“走进文本与“走出文本相结合的新课程理念;最后,趁热打铁,引导学生学习文本,进一步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去欣赏武松的人格魅力和打虎的精彩过程。二、检查预习,扫除障碍 1快速读文,了解课文大意。 2读准字音,师生互动,解决字音障碍。 “冈读一声 gng。 “坠读 zhu。“哮读 xio,不读 xio。 “锤是翘舌音,读 chu。“绰在文中读 cho,“拿起的意思。“泊是多音字,在“梁山泊一词中读 p,还有一个读音是 b,是“停靠的意思。“

101、呵在文中读,同“啊。 3学写生字。 (1)小组合作, 交流易错字的书写要领。 (2)对于难写的字, 全班进行交流。 (3)教师出示生字书写动漫,指导写字。 (4)自主练写自己认为不好掌握的字。 4这篇课文中,有些词句不太好理解,指导学生弄懂词句的意思。 (1)课件出示“筛酒,指名读。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斟酒)你是怎么知道的? (2)过渡:联系上下文推想是帮助我们理解词语的好方法,接下来请同学们继续猜测其他词语的意思。4343 / 7979可以安排自由交流环节,说说自己弄懂的词语或不明白的词语。 (3)课件出示“榜文,指名读。这个词语是什么意思?(古代指文告。) (4)官府的榜文上写着什么呢?

102、请同学来读一读。 出示语段:阳谷县示:为这景阳冈上新有一只大虫,近来伤害人命。见今杖限各乡里正并猎户人等,打捕未获。如有过往客商人等,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伴过冈。其余时分及单身客人,白日不许过冈。恐被伤害性命不便。各宜知悉。指导学生读好语段。理解词语: “大虫老虎,“各宜知悉的意思呢? 看到这样的警示,你觉得这大虫会怎么样? (5)店家是怎样提醒武松的?“坏了是什么意思?(“坏了即“伤害了)出示句子: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大虫,晚了出来伤人,坏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 (6)指名读句子,猜猜“梢棒的意思。(行路防身用的棍棒。) 出示句子:武松见那大虫复翻身回来,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

103、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设计意图:学生对古代白话文还是有一些阅读障碍的,此环节的教学设计,一来是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二来是帮助学生理解文言词语,扫清阅读障碍,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三、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1快速浏览课文,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全班交流:课文先讲武松进店饮酒,不听劝告,执意过景阳冈;接着讲武松上冈,见了官府榜文,才知真的有虎,但决定继续上冈;然后讲武松赤手空拳与猛虎搏斗,终于打死了老虎;最后讲武松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3讨论分层理解。(按事情开展的顺序分段。) 全文分四个局部:第一局部(第 1、2 自然段):武松进店喝酒,不听店家劝告要过冈。 第二局部(第 35 自然段):武

104、松上冈后的思想变化。 第三局部(第 6、7 自然段):武松打虎的经过。4444 / 7979第四局部(第 8 自然段):武松打虎后一步步挨下冈子来。 引导学生能将故事的内容用小标题的形式概括出来。 喝酒(上冈)(打虎)(下冈)设计意图:快速浏览课文,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是高年级学生必备的能力,这一环节的设置就是为了训练学生这一方面的能力。课文较长,用划分段落、概括小标题的形式可以帮助学生迅速理清文章脉络,为下文的学习做铺垫。四、品读课文,初识英雄 1过渡:对课文中的武松,人们有不同的评价。有人说武松真勇敢,“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有人说他鲁莽,不听劝告。默读课文第 17 自然段,思考武松到底是

105、一个什么样的人,一边读一边做批注。要联系课文,充分交流,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老师只需适时地点拨、总结。 2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语句,感受武松的爱面子、要强、多疑。武松的多疑表现在“便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本来店家是一片好心,他反倒疑心店家是要害他性命。武松的爱面子、 要强表现在 “我回去时, 须吃他耻笑, 不是好汉, 难以转去。 武松面临两个选择,一个是当好汉,一个是保住自己的性命。他竟然把好汉的名声看得比性命还重要,他的爱面子、要强一目了然。 3比照朗读,感受武松的性格特点。 (1)“酒家道:俺家的酒更不再问。如果武松不是个倔强

106、、爱面子、要强、 多疑的人,他会作何反响?(他吃了三碗后便不会再问)可是他的真实反响呢?(齐读)课件出示: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 (2)店家诚心诚意,如果武松不倔强、不爱面子,该怎么来答复?(他就会先谢过店家,然后下冈去了。)可是武松什么反响呢?(齐读)课件出示: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4545 / 7979 (3)“酒家道:如今前面景阳冈上一齐好过冈子。店家如此好心,如果武松不倔强、不爱面子、不多疑、不胆大、不那么要强,应该会是怎样的反响?(武松可能会说: “多谢店家的好意,我心领了。)可武松真实的反响是什么呢?(齐读)课件出示:武松道:“便

107、真个有虎,老爷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半夜三更要谋我财,害我性命,却把大虫吓我? (4)武松行了约四五里路,看到“近因景阳冈大虫伤人,但有过往客商,可于巳、午、未三个时辰,结伙成队过冈。请勿自误这样的警示,如果武松这个人不要强、不爱面子、不多疑,他的反响会是什么呢? (肯定回去了。)可是武松真实的反响是什么呢?(齐读)课件出示:武松看了,笑道: “这是酒家诡诈,惊吓那等客人,便去那厮家里宿歇。我却怕甚么! (5)武松一直走到庙前,看见庙门上贴着一张印信榜文,才真的相信景阳冈上有大虫。如果武松这个人不爱面子、不要强,看到盖有官府印信的榜文,他的反响会是怎样的呢?(赶紧回去。)可是武松呢?(齐

108、读)课件出示:武松想:“我回去时,须吃他耻笑,不是好汉,难以转去。 (6)小结:武松有很多时机选择不上冈,可是他就是这么要强、多疑、胆大,所以他上了冈,打了虎。下节课我们一起学习“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感受武松的神勇。设计意图: 默读、 批注等阅读策略的运用有助于帮助学生潜心学文、 感悟形象。引导想象,如果武松不倔强、不要强、不多疑,面对店家该作何反响,再比照现实中武松的反响,领悟武松上冈打虎是性格使然,是必然的结果。第二课时一、打虎现场,感受武松的过人之处 1导入:历史上打虎的英雄有很多,但是我们最喜欢看的还是武松打虎。4646 / 7979为什么呢?因为他在喝了十八碗酒之后, 又赤手空拳打死

109、了老虎。说明他确实有过人之处。(板书:过人之处)朗读课文中有关武松打虎的精彩场面,思考他的过人之处是什么。 2自读课文,圈画批注。 3学生交流,教师适时总结。 (1)很多人说武松身手敏捷、反响快,从哪个字可以看出来?(闪)引导学生抓住“闪字,体会武松的过人之处。课件出示:武松见了,叫声: “呵呀!从青石上翻将下来,便拿那条梢棒在手里,闪在青石边。说时迟,那时快。武松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 武松却又闪在一边。初见老虎,武松一闪再闪,你怎么看? 预设:一般人见到老虎早吓得腿软了,武松却能在情急之下快速反响,第一处“闪表达了武松胆识过人,反响过人。从第二处 “闪可以看出他很谨慎。 不了解

110、敌人, 上来就硬拼, 是莽夫的行为。知己知彼, 才能百战不殆。 看来武松不仅胆识、 反响过人, 而且智慧过人。 从 “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也可以看出他武功高强, “闪到大虫背后可以看出他的智慧。“原来那大虫拿人,只是一扑,一掀,一剪,三般提不着时,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武松一闪再闪,是为了消耗老虎的体力,说明武松了解老虎的习性。小结:一个“闪字让我们感受到了武松的胆识过人、智慧过人、武艺高强,他真是一个神勇的英雄! (2)聚焦“打虎场面,体会武松的过人之处。过渡:此时此刻,那大虫已经气性先自没了一半,武松还要不要闪下去?狭路相逢勇者胜,此时,不是老虎死就是武松亡。所以此刻武松只有一条路,那就是打虎

111、。出示武松打虎的动画片,对照课文片段,圈出描写武松打虎的动词。 (轮、劈、跳、丢、揪、按、踢、按、提、打。)4747 / 7979一连串的动作,打得很解气,谁来读出这个精彩的场面?(指名读) 武松又轮,又劈,又揪,又按,这么多动作,是在乱打一气吗?你是从哪个词语看出来的?读读“就势这个词。(生读)这个词是什么意思?(顺着动作姿势上的便利紧接着做另一个动作)不同情况下,采取不同的打法,武松真是打得巧,打得妙,打得有智慧啊!齐读打虎场面,感受当时场面的剧烈。师生一起加上动作表演读。小结:太精彩了!就是这一打,让武松成了家喻户晓的打虎英雄。这惊心动魄的打虎场面,是武松打得好,还是作者写得巧、写得妙呢

112、?单一个打,就有了不同的动作,不同的方式,看来这精彩的描写太重要了。设计意图:先引导学生自主阅读、交流,再抓住重点动作深入品读,使学生的感悟层层深入;对“闪字的咀嚼琢磨,使学生深刻认识到武松的神勇智慧,提升了语言品析能力。有感情地读、加上动作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将无声的视觉语言转化成有声的听觉语言,帮助学生加深了阅读体验。二、通览全文,感受武松的平凡之处 1 通过阅读武松打虎的精彩片段, 我们感受到了武松有那么多的 “过人之处,可他终究还是血肉之躯,一个平常人。请你浏览全文,看看可以从文章的哪些地方看出他也是一个平常人。 (1)学生通览全文,思考。 (2)小组交流。课文中还有很多细节描写,能够

113、让学生感受到武松的平凡之处,要充分放手,让学生尽情地交流。预设:“武松被那一惊,酒都做冷汗出了。说明他当时非常紧张。 “武松见了,叫声:呵呀!“呵呀说明武松吓了一跳。“武松放了手,来松树边寻那打折的棒橛,拿在手里,只怕大虫不死,把棒橛又打了一回。他怕老虎又站起来,说明他心里还是留着点儿防范的。“就血泊里双手来提时,那里提得动?原来使尽了气力,手脚都疏软了。虽然他把老虎打死了,但他自己也使尽了气力。说明武松毕竟是血肉之躯,前面他是在恐惧中憋着一股劲儿,等这股劲儿泄了,整个人就快瘫软了。4848 / 7979 2打虎片段,让我们认识了神勇无比的英雄武松,可是从同学们找出的这些细节中, 我们清楚看到

114、了一个平凡的武松。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呢?你还敬佩这样的武松吗?(这样的武松才让人觉得真实,因为优点而亲切可敬,因为缺点而真实可爱。)设计意图: 此环节设计是帮助学生认识到武松不仅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同时也是一个会紧张、害怕的凡人,从而感受到名著之所以有魅力,是因为里面的人物是鲜活真实的。三、课外拓展,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1在水浒传中,作者施耐庵把大量的篇幅和文字给了武松。出示涉及武松的回目,齐读。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武松斗杀西门庆 第二十八回: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 第二十九回: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 第三十回:施恩三入死

115、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第三十二回: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 2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圣叹这样评价武松 课件出示:武松天人者,固具有鲁达之阔,林冲之毒,杨志之正,柴进之良,阮七之快,李逵之真,吴用之捷,花荣之雅,卢俊义之大,石秀之警也。 3通过读回目和金圣叹的话,你读懂了什么?(武松真是个很厉害的人,他兼具了梁山其他好汉的优点。) 4总结延伸:水浒一百单八将,个个性格鲜明、饱满、真实。金圣叹评价武松的同时,也让我们对其他英雄人物有所了解,比方鲁智深的豁达明理,林冲的神勇,杨志的正气,柴进的善良,阮小七的敏捷,李逵的直爽豪迈,吴用的才智,花荣的风度,卢俊义的大方轩昂,石秀的机敏谨慎。你想全面

116、地了解这些英雄人物吗?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去领略经典的魅力吧!设计意图:此处的拓展,是为了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满足语文课程标准对本学段阅读总量的要求。板书设计 景阳冈要强 爱面子 多疑(凡人) 机智 功夫高 神勇(英雄)教学反思4949 / 7979景阳冈一文改编自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的第二十三回。全文按事情开展的顺序记叙了武松趁着酒兴上了景阳冈,赤手空拳打死猛虎的经过。赞扬了武松豪爽倔强、沉着机智和英勇无畏的性格。课文可分为“喝酒“上冈“打虎“下冈四局部。本课的教学突出之处在于:一、巧抓动作,感悟形象。在教学“打虎这一局部时,我先让学生体会“闪字之妙,从武松只闪不攻体会到武松的

117、机敏智慧。然后让学生找出描写武松动作的句子,如“双手轮起梢棒,尽平生气力,只一棒,从半空劈将下来“把大虫顶花皮揪住,一按按将下来“把只脚望大虫面门上、眼睛里只顾乱踢“提起铁锤般大小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这里的“抡“劈“揪“按“踢“提“打几个动词,字字千钧,虎虎生风,引导学生细细品味,一来感受作者用词的准确,二来体会在不同的情况下武松采用的不同打法,折射出武松有勇有谋的高大形象。二、巧妙拓展,课外延伸。这组课文采用以篇章带名著的编排方式, 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故事情节的曲折生动, 人物形象的栩栩如生,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课堂教学引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去亲近名著、阅读名著。所以课前的歌曲导入、课

118、后补充的水浒传中其他的写武松的回目,以及金圣叹对武松的评价,都激发了学生阅读原著的好奇心,将课堂的学习延伸到课外。 7* 猴王出世 教案设计 设计说明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培养学生独立阅读的能力,以及运用多种阅读方法的能力。 本课教学设计即从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角度入手,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 探究的学习过程中, 领悟阅读方法, 从而形成自己独特的阅读能力。 首先,通过小组合作解决生字词的问题,掌握课文大意,明确课文结构,为接下来的分析课文作好准备;然后,借助“阅读小锦囊引导学生自学;最后,教师检测学生的自学情况, 并抓住课文的关键语句引导学生进行深入研读。这将是一个培养学生独立阅读能力的精

119、致的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制作课件。 2准备西游记的相关资料。5050 / 7979学生准备:查找西游记及相关人物的资料。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导入:你们看过西游记吗?你们知道孙悟空是从哪儿来的吗?他又是怎么成为美猴王的呢?今天我们就学习 猴王出世 , 了解石猴成为猴王的经过。 2指名读学习提示,了解学习目标。 课件出示学习提示: (1)默读课文, 遇到不明白的语句, 可以猜猜大致意思, 然后继续往下读。 (2)读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石猴是怎么出世的,又是怎么成为猴王的。 设计意图:了解学生的学情,能够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明确学习目标,为下面的学

120、习奠定根底。二、 检查预习, 初步感知 1 检查生字词语的认读情况。 (1)指名朗读生字词,掌握生字读音: 芝兰 遂 迸裂 山涧 獐鹿 猕猿 耶 拖男挈女 瞑目 石窍 楷书镌刻 抓耳挠腮 顽劣 呵 (2)学习多音字“呵。 (3)指名朗读句子。盖自/开辟以来, 每/受/天真/地秀, 日精/月华, 感之/既久, 遂/有/灵通之意。(读通并理解) (4)理解难懂的词句。理解难懂的词语。语境和自己的阅读积累来猜测、理解。引导学生结合喜不自胜:胜:能承受。快乐得自己都受不了。形容喜悦到了极点。 瞑目:闭上眼睛(多指人死时心中没有牵挂)。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信:信用。其:那。可:可以,行。语出论语为政。意

121、思是一个人如果没有信用,不知道他怎么去做人。拱伏无违:伏在地上,朝上礼拜,没有违抗的。 序齿:同在一起的人按照年纪长幼来排次序。 理解较难懂的句子。盖自开辟以来,每受天真地秀,日精月华,感之既久,遂有灵通之意。(这块石头自从盘古开天辟地时就有了,日久天长,有了灵气。)5151 / 7979我们今日赶闲无事,顺涧边往上溜头寻看源流,耍子去耶!(我们今天闲着没事,顺着这溪涧向上寻找溪流的源头,去玩了!) 2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1)默读课文,找到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段落或句子,做好标记。 (2)朗读自己认为最难读的段落,其他成员予以帮助。(断句,纠正字音,读出相应的语气,领读段落中难读的词语,等等。)

122、 (3)小组内练习朗读难读的句子,其他成员认真听读,适时鼓励、表扬或提出意见。 3 学生概括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主要写了花果山上一块仙石孕育出一只石猴,这石猴与群猴玩耍时,因敢于第一个跳进水帘洞,被群猴拜为猴王的故事。) 4根据自读提示,学生在小组内划分课文段落结构。 (第 1 自然段写石猴出世;第 2 自然段写石猴发现水帘洞;第 3、4 自然段写石猴是如何成为猴王的。)设计意图: 预习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最好方法。 课前已经布置学生进行预习,因本文语言距离学生生活实际较远,有些词语晦涩难懂,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语境、结合阅读经验来猜测理解,从而掌握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三、自主

123、阅读,感受形象 (一)研读“石猴出世。 1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感受作者语言的魅力。 2你认为这段话中的哪一句写石猴写得特别生动? 根据学生答复,课件相机出示:“那猴在山中,却会行走跳跃,食草木,饮涧泉,采山花,觅树果;与狼虫为伴,虎豹为群,獐鹿为友,猕猿为亲;夜宿石崖之下,朝游峰洞之中。 3 读着这样的句子, 你仿佛看到石猴在山中怎样的生活状态?(石猴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日常生活:玩耍、饮食、交友、起居。) 4读到这里,石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呢?(自由自在、快活逍遥、亲和友善、顽皮可爱) 5指导朗读。(石猴出世后,感觉周围的世界都是新奇的、可爱的、自由的,应读出石猴的快乐和自由。)52

124、52 / 7979 6引导学生把目光聚焦在这句话的语言文字上,从写法的角度,品味这句话的语言规律。 (1)运用了排比的修辞方法。 指导朗读: “食草木, 饮涧泉, 采山花, 觅树果。 (2)巧妙使用动词。再读,注意动词的使用。 (3)小结:吴承恩先生写石猴,遣词造句非常讲究,里面有很多的秘密。就是这样的语言, 让我们认识了一只顽皮可爱的石猴,语言与内容高度融合就叫经典。 7过渡:就是这只活泼可爱的石猴,他还很聪明、勇敢、有担当呢!快让我们一起去看看他是怎样成为猴王的吧!引导学生边读边联系孙悟空的形象展开想象。 (二)赏读“石猴称王。 1课件出示“阅读锦囊: (1)本文运用了大量动作描写来表现石

125、猴勇敢、聪明的性格特征,请找到具体的语句,细细品味。 (2)将自己最感兴趣的语句读给同桌听,并说一说感兴趣的原因。 (3)积累自己喜欢的词语和句子。 2小组合作,根据“阅读锦囊开展探究性学习活动。 3全班交流,重点语句扫描: (1)他瞑目蹲身,将身一纵,径跳入瀑布泉中,忽睁睛抬头观看,那里边却无水无波,明明朗朗的一架桥梁。指导朗读。(这句话通过动作描写,写出了石猴的勇敢无畏。注意表示动作的词语,朗读时应该稍微加重语气,读出石猴的活泼、灵敏。)让学生找一找描写石猴动作的字词。瞑、蹲、纵、跳、睁、抬、观看边读边演,体会石猴的顽皮可爱。 (2)那些猴有胆大的,都跳进去了;胆小的,一个个伸头缩颈,抓耳

126、挠腮,大声叫喊,缠一会,也都进去了。读一读这句话,想象一下他们的动作。“伸头缩颈“抓耳挠腮“缠一会,从这几个词语中,你体会到了什么?(那几只胆小的猴子非常想进去但又不敢进去的着急模样。)5353 / 7979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为了突出石猴勇敢、 胆大的个性, 也为后文的 “大闹天宫等故事埋下伏笔。) (3)石猴端坐上面道:“列位呵,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你们才说有本领进得来,出得去,不伤身体者,就拜他为王。我如今进来又出去,出去又进来,寻了这一个洞天与列位安眠稳睡,各享成家之福,何不拜我为王?从这段话中可以看出石猴的哪些个性特征?(做事有心计、爽朗、坦率、勇于担当重任)指导朗读。(读出石

127、猴做事争强好胜的语气。) 4观看视频猴王出世片段。 5小结:这只来历非凡、接受了日精月华的石猴身上充满了神奇的色彩。他聪明、勇敢、有心计,是西游记中的重要人物。希望大家能阅读这部名著,感受名著的无限魅力。设计意图:在本环节中巧妙地设计了“阅读锦囊,引导学生从析词解句、体会写法、感受形象等方面进行小组合作、探究性自主阅读。学生的自主阅读是一种有章可依、有法可循的活动,而不是盲目的、低效的活动。 “阅读锦囊是阅读方法的引领。四、归纳方法,推荐阅读 1回忆一下,在阅读课文时,我们运用了哪些方法? (学生汇报,教师相机梳理。) 2小结:在本篇略读课文中,我们通过联系上下文、结合自己的阅读经验等方法来猜

128、测语句的意思,同时,通过品味关键词句体会石猴的形象特点。掌握这些方法,有助于我们进行古典名著的阅读。 3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西游记的资料。 4搜集西游记里的故事读一读,再讲给他人听。 5总结: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从 19 世纪开始,西游记被翻译成日、英、法、德、俄等十几种语言流行于世,深受人们的喜爱。希望同学们都能读一读原著,切身感受古典文化,感受经典的魅力。设计意图:课前学生搜集的关于本课的材料,放在这个环节交流,目的是帮助学生提升认识,内化感悟的过程。学生在了解了石猴出世的经过后,再了解相关5454 / 7979资料,可以促使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阅读,然后再布置作业,实在是一种巧

129、妙的思维延伸。板书设计教学反思抓住关键句,深入理解课文。在课堂教学中, 以往都是教师担起讲解表达作者情感或是表达课题内容的关键语句的重任。但现在的学生已经处于第三学段,我们应该学会适当地放手,尤其是在略读课文的教学中。例如在本课教学中,教师就完全放手,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围绕“阅读锦囊展开对课文的学习。这当然包括抓住关键词句来理解课文。学生有了丰富的阅读经验,已经能够快速地找到可以表达课文主题的语句,我们要相信学生的思维能力,给他们展现自我的时机。任何一篇课文的学习,都离不开对关键词句的精读钻研,所以这是一项必须培养学生具备的能力,我们应该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 8* 红楼春趣 教案设计设

130、计说明本篇课文节选自红楼梦,讲述的是宝玉、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故事。 学习本文旨在引导学生初步学会阅读古典名著的方法。所以教学中指导学生能够大致读懂就可以。基于此,在教学中要在扫清阅读障碍的根底上,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 结合重点语句品析宝玉的性格特点,使学生知道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然后用这种方法品析其他人物,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搜集有关放风筝的诗文。 2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有关放风筝的诗文和红楼梦中的其他故事。课时安排 1 课时。 教学过程一、问题导入,激趣揭题5555 / 7979 1激趣:它是中国古今第一奇书,是中国古

131、典小说的金字塔。毛泽东称它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 还称赞它是 “中国的第五大创造。 鲁迅说: “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被打破了。你知道这是哪本书吗?红楼梦的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可见一斑。 2揭题:红楼梦中的许多故事,在我国广为流传。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读读其中的一个故事红楼春趣。教师相机板书课题。 3学生简介红楼梦,教师相机补充。 4引导学生读题质疑。 (1)读了题目,你能知道什么? (2)这篇故事讲述的是什么趣事? 5导入: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走进红楼春趣,品读字里行间的精彩。设计意图:通过猜一猜的形式引入红楼梦这部经典名著,既加深了学生对其历史地位和文学价值的了解,又在补充介绍中加深认知和感

132、悟,为后续的学习奠定根底。二、检查预习,稳固字词 1指导学生快速默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写的是什么故事。 2学生汇报,教师相机补充完善:这篇课文讲述的是宝玉、 黛玉等人在大观园里放风筝的事。 3 检查生字读音。出示词语:恰似 窗屉子 嫣红 忌讳 倒霉 高墩 宝钗 敞地 晴雯 袭姑娘 豁喇喇 (1)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相机出示加点字的读音。 (2)出示生字,小组内检查正音。恰 屉 嫣 讳 晦 墩 钗 敞 雯 袭 喇 4强调生僻字的读音。 出示词语:拨起籰子 豁喇喇 铰断 飘飘飖飖 (1)学生试读词语,在学生读不准时相机出示加点字的读音,相机指导学习多音字“喇。 (2)同桌赛读词语。 5理解词

133、语。窗屉子 忌讳 倒霉 齐整 籰子 (1)学生朗读词语。5656 / 7979 (2)学生试读词语后,引导学生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窗屉子一语未了,只听窗外竹子上一声响,恰似窗屉子倒了一般,众人吓了一跳。 指生读句子,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出示窗屉子的图片。 忌讳 倒霉你们一般有的,这会子拾人走了的,也不嫌个忌讳? 可是呢。把咱们的拿出来,咱们也放放倒霉。 指生读句子,交流对词语的理解。 指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词语的意思。词语的意思。指生分别用“忌讳“倒霉说话。 齐整 籰子 好一个齐整风筝! 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理解丫头们搬高墩,捆剪子股儿,一面拨起籰子来。 指生读句子,交流

134、对词语的理解。出示籰子的图片,指导学生理解“籰子的意思。设计意图:多种方法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掌握情况,为学文扫清障碍。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 (一)再读课文,能够大致读懂就可以。结合活动卡,画出人物,在印象最深的地方写写批注,然后和同学交流: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并说说理由。人物。印象最深的人物关键词句指导学生结合关键词句品鉴印象深刻的理由 (二)学生默读课文, 完成活动卡, 教师相机巡视指导。 (三)全班交流,相机导学。 1文中出现了哪些人物,试着画出人物的关系链。 2学生汇报,其他学生补充。 3重点结合语句指导学生品析人物贾宝玉。句 1: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

135、:“把昨日赖大娘送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 “晴雯姑娘昨儿放走了。句 2:宝玉道:“再把大螃蟹拿来罢。丫头去了,同了几个人,扛了一个5757 / 7979美人并籰子来,回说: “袭姑娘说:昨儿把螃蟹给了三爷了,这一个是林大娘才送来的,放这一个罢。宝玉细看了一回,只见这美人做的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1)引导感悟:贾宝玉顽皮、好说话,一点儿也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大鱼风筝被晴雯放走,自己却从未放一遭也不气恼;看见美人风筝做得十分精致,心中欢喜,便叫“放起来。 (2)你还能从哪些地方看出宝玉没有公子哥的架子? (3)结合学生汇报出示:句 3:宝玉说丫头们不会放,

136、自己放了半天,只起房高,就落下来,急的头上的汗都出来了。众人都笑他,他便恨的摔在地下,指着风筝说道: “要不是个美人儿,我一顿脚跺个稀烂!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1)这段话对宝玉进行了哪些描写?除了感受到他没有公子哥的架子,你还能体会到什么? (2)小结:从贾宝玉的言行举止中,我们可以看出,贾宝玉完全没有公子哥的架子,十分率直、纯真。 4小结学法:我们在品析人物时,可以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感受人物的性格特点。 5指导学生用刚刚的方法品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6总结:这段话抓住风筝的形状和姿态写出宝玉等人放风筝的快乐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设计意图:教学中

137、指导学生抓住宝玉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体会其性格特点,然后让学生用这种方法去品析其他人物的性格特点, 使学生在循序渐进中初步学习品析人物性格特点的方法。四、拓展阅读,升华情感 1 “草长莺飞二月天, 拂堤杨柳醉春烟。 儿童散学归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放风筝是孩子们小时候最大的快乐。下面请大家读读林庚的风筝,然后和小组同学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2指导学生全班进行交流。5858 / 7979设计意图:指导学生拓展阅读,进一步感受放风筝的乐趣。板书设计林黛玉?红楼春趣?快乐自由探春等姐妹?丫鬟等?教学反思 1抓住“哪个人物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这一问题展开教学,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 2针对文本

138、特点,重点指导学生品析宝玉的性格特点,从而懂得通过人物的动作、语言和神态等可以感知人物的性格特点。口语交际指导方案 “怎么表演课本剧教案设计教材分析课本剧表演能使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培养阅读兴趣;增强学生的写作、表演能力,是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组织能力、创造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次口语交际是组织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用感情饱满的台词、丰富的肢体语言、适当贾宝玉的服装道具,将剧本中的形象、情节演绎出来。在教学中,引导学生按照“选课文分角色怎么演共表演的顺序来表演课本剧, 将静态的课文变成动态的表演。教学目标 1了解课本剧的特点,精心选择适合表演的课文。 2能初步把握人物形象、性格特点,讨论交流角色

139、的台词、表情、动作,培养想象力和创造力。(重点) 3分组讨论,确定导演,演员和剧务组等人员。 4准备道具进行排练。培养表演和组织能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印发负荆请罪课本剧剧本、PPT。 学生准备:阅读负荆请罪剧本;准备表演相关道具。课时安排5959 / 7979 1 课时。教学过程一、看视频,激兴趣师:今天老师请同学们观看电视剧水浒传中“景阳冈的经典片段。(大屏幕播放)同学们看得都很入神。同学们想不想自己也来演一演,过一把演员的瘾哪?(板书课题:我们都来演一演。)师: 我们的课本上有不少课文的人物形象描写得栩栩如生, 故事情节曲折生动。如果我们在理解课文、 准确地把握人物性格的根底上进行再创造

140、, 把它搬上舞台,进行表演,使课文中的人物展现在我们的面前,是不是很有趣?设计意图:观看影视剧,激发学生当演员的兴趣。 二、细读文,选剧本师:要想演好课本剧,我们先得看看剧本有什么特点。大家先来看一下课本剧负荆请罪。(课件出示) (生自读剧本。)生 1:这上面都是廉颇和蔺相如两个人的对话啊。生 2:方括号里主要交代舞台的布景和人物活动情况。师:对,剧本的主体局部就是人物对话,也叫台词。括号内交代人物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那大家看看,我们这学期学过的课文中,哪一篇适合演出课本剧呢? (生浏览课文,在讨论的根底上形成共识) 生 1:猴王出世比拟适合。生 2:景阳冈比拟适合演出课本剧,因为它的篇幅不

141、太长,人物也不多,场景变换也不多,就在店内喝酒的局部有对话,可适当改编,进行课本剧表演。师(竖起大拇指):你真行!看得真透彻!那我们就来演一演这出课本剧。生:我还看到了,剧本上除了有台词,括号里还有动作和表情以及出场顺序等。师:是的,这就涉及我们进一步的讨论怎么演了。设计意图:要表演课本剧,先要让学生明确剧本的特点,才能选好剧本。三、细琢磨,怎么演师:一部好的课本剧上还有很多东西需要我们来琢磨。就比方,台词也包括对话、独白、旁白等。台词的语言要能充分表现人物的身份和性格,还要求通俗、自然、简练、明确、响亮,适合于舞台表演。6060 / 7979生: 可以进行适当的改编, 语言既要忠于原文又要敢

142、于创新。 是吧?老师。师:你说的太好了,我们就再读读课文景阳冈,试着讨论一下,该怎么演。生 1:文中的许多文字铺垫很有必要,比方第1 自然段。这些光靠同学们的表演,是不能很好地再现故事情景的。所以我觉得可以以人物内心独白、旁白的形式展现出来。生 2:文中人物对话很精彩,表演时可以增加适当的表情动作来配合,把酒家和武松二人的语言交锋更好地表现出来。师:比方说呢?生 1:第 1 自然段中的文字描述可以用旁白的形式写出来。生 2:第 2 自然段中武松叫酒家拿酒、拿肉时应该边说边做,如“大手一挥“把脚踩在凳子上等。这样就生动了,也能更鲜明地表达武松的性格特点。生 3:我觉得文中的语言有点半文半白,表演

143、时应改成现代文,或大家都能理解的文字形式。如,“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可改为“你怎么不卖酒给我喝?师:说得太对了!进行创造性的改编非常有必要。设计意图:首先引导学生明确课本剧应该怎么演,特别是人物台词哪里可改,哪里可增可删。让故事情节丰富起来。人物形象饱满起来,让剧本更吸引人。四、分角色,演一演 (生分配角色,合作排练。)师: 排练时,你们遇到了哪些问题?哪些得到了解决?是如何解决的?哪些未解决?为什么没能解决?课本剧的排演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生全班讨论在排演中遇到的问题,共享资源。)师:你们认为在分组表演课本剧时,哪个组最出色,为什么?你自己有哪些收获?(PPT 出示评选规那么。) 评分

144、工程 语言与情感 具体要求 普通话标准,语言流畅、清晰,语调、语气符合人物性格,自然得体。 有台风,落落大方,表演自然,手势与内容相符,能表现人物性格。 走台合理,演员间的配合默契、自然。 有感染力,有适当的化装、服装、道具、舞台背景、音乐。 总分 30 分得分舞台技巧 演员表演 效 果 30 分 20 分 20 分 (生全班交流,评选最正确剧本奖,最正确合作奖,最正确男、女演员奖。) (颁奖)6161 / 7979设计意图: 演的环节是本次口语交际的重中之重,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肯定和适度的指导,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保护孩子的创作欲和表演欲。附课本剧:景阳冈 第一幕 喝酒时 间 晌午地

145、 点 景阳冈下一酒家 人 物 武松、店家旁白:武松在路上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地面,离县城不远。正是晌午时候,武松走得肚中饥渴,望见前面有一家酒店。武松(看着酒店门前挑起的大旗, 疑惑): 咦, “三碗不过冈?待我前去一看!旁白:武松走进店里坐下,把梢棒靠在一边。武松(脚踩板凳,冲柜台后边的店家大喊):主人家,快拿酒来吃! 店家(拿了三只碗,一双筷子,一盘熟菜,放在武松面前,满满筛了一碗酒 ):客官请慢用。武松:(拿起碗来一饮而尽)这酒真有气力!主人家,有饱肚的拿些来吃。 店家(躬身,笑):客官,本店只有熟牛肉。 武松:好的,切两三斤来。店家(切了两斤熟牛肉,装了一大盘子,拿来放在武松面前,再筛

146、一碗酒 ):客官,这是您的牛肉,请!武松(端起酒,一饮而尽):好酒!旁白: 武松吃完了三碗酒, 敲着桌了叫道 武松: 主人家, 怎么不来筛酒?店家:客官,要肉就添来。 武松:酒也要,肉也再切些来。 店家:肉就添来,酒却不添了。武松(眼睛一瞪):这就奇怪了!你为什么不肯卖酒给我喝? 店家:客官,你应该看见,我门前旗上明明写着“三碗不过冈。 武松(疑惑,质问):怎么叫做“三碗不过冈?店家:我家的酒虽然是村里的酒,可是比得上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就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叫做“三碗不过冈。过往客人都知道,吃三碗,就不再问。武松(轻蔑一笑):原来这样。我吃了三碗,如何不醉?店家

147、: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叫做“出门倒,初入口时只觉得好吃,一会儿就醉倒了。武松(大手一挥):别胡说!难道不付你钱?再筛三碗来!6262 / 7979旁白:店家无奈,只好又给武松筛酒。武松前后共吃了十八碗。吃完了,提着哨棒就走。店家(忙拦住):客官哪里去?武松(眼睛一瞪):叫我做什么,我又不少你酒钱! 店家:我是好意,你回来看看这抄下来的官府的榜文。 武松(满脸疑惑):什么榜文?店家:如今前面景阳冈上有只吊睛白额老虎,天晚了出来伤人,已经伤了三二十条大汉性命。官府限期叫猎户去捉。冈下路口都有榜文,叫往来客人结伙趁午间过冈,其余时候不许过冈。单身客人一定要结伴才能过冈。这时候天快晚了,你还过冈,岂

148、不白白送了自家性命?不如在我家歇了,等明日凑了三二十人,一齐好过冈。武松(大笑):我是清河县人,这条景阳冈少说也走过了一二十遭,什么时侯听说有大老虎!你别说这样的话来吓我。就算有老虎,我也不怕。店家(无奈,摇头):我是好意救你,你不信,进来看官府的榜文。 武松:就算真的有虎,我也不怕。你留我在家里歇,莫不是半夜三更要谋我钱财,害我性命,就拿老虎吓我?店家(让开路,摇头走进屋去):我是一片好心,你反当做恶意。你不相信我,请你自己走吧!快乐读书吧指导方案“读古典名著,品百味人生教案设计教学目标 1在老师的指导下,初步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重点) 2了解西游记的主要故事内容,

149、熟悉其中的精彩片段,感知人物形象。 3学生学会整本书的阅读方法,提高学生对名著的认知能力和鉴赏能力。(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电视剧西游记的经典视频片段。 学生准备:阅读西游记,每人准备一个精彩的“西游记故事。课时安排6363 / 7979 1 课时。教学过程一、激情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播放歌曲敢问路在何方)同学们,你们听过这首歌吗?这首脍炙人口的歌曲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的歌曲。在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当中, 西游记 是最受青少年喜爱的, 还被拍成了电视剧, 制成了动画片, 绘成了连环画,可谓妇孺皆知。 2出示作者简介:吴承恩,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明代小说家。吴承恩小时候勤奋好学,

150、一目十行,过目成诵。他精于绘画,擅长书法,爱好填词度曲,精通围棋,还喜欢收藏名人的书画法帖。吴承恩在科举中屡遭挫折,大约 40 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后任长兴县丞。由于宦途困顿,晚年绝意仕进,闭门著书。 3简介创作背景:吴承恩生不逢时,一生坎坷。他少年时,喜听淮河水神及僧伽大圣等故事,中年后,开始将唐僧西游的故事,结合唐人传奇、佛道经典、民间故事等创作成百回本小说西游记。此书一问世,就被誉为“四大奇书之一,成为世界文坛瑰宝。 4导入:这节课就让我们随着唐僧、孙悟空、猪八戒和沙僧的脚步,体验西游记中险境迭出的取经之旅。二、整体感知,认识人物 1西游记主要写了什么?请同学们用简洁的语言说一说。(写的

151、是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取回了真经的故事。) 2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经历了九九八十一难,最终“径回大土,五圣成真。读了这本书,你有什么感受? 3 西游记 中塑造了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 我们一起来聊一聊。 (板书 “人物) (1)你还知道哪些神仙?(玉帝、 王母娘娘、 太上老君、 二郎神、 托塔李天王)6464 / 7979 (2)取经路上, 还有大大小小的妖怪。 你知道哪些?(黄袍怪、 蜘蛛精、 白骨精、玉兔精) 4聊了这么多人物,那故事的主要人物是谁呢?(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 5(出示四人剧照。)你最喜欢谁?不太喜欢谁?为什么?小组交流

152、。 6全班交流对唐僧师徒的初步印象。 (1)孙悟空本领高强,会72 变,一个筋斗可以翻十万八千里,有火眼金睛,聪明机智,有情有义但有时性情急躁,好胜心强。 (2)唐僧慈悲为怀,一心向善,意志坚决,不畏艰险,勇往直前,但肉眼凡胎,有时候也善恶不分,固执迂腐。 (3)猪八戒好色,贪吃,懒惰,爱搬弄是非,但大多数时候还是能与悟空协力合作打妖怪,比拟单纯,心直口快。 (4)沙僧循规蹈矩,忠厚老实,任劳任怨,不过有时过于老实了。 7小结:这四个人物有优点也有缺乏,真是个性鲜明、各具特点。 三、读读故事,聊聊情节 1过渡:有人说“一部小说情节的开展史,就是人物性格的开展史。人物形象需要生动的故事情节来塑造

153、。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西游记中那些精彩的故事情节。 2精彩情节赏析: (1)一起来欣赏第六十一回“猪八戒助力败魔王,孙行者三调芭蕉扇中,神通广阔的孙悟空与同样变化多端的牛魔王斗法的精彩情形吧! (2)出示片段,学生自读。 (3)这个片段当中牛魔王与孙悟空斗法时分别变化了几次?他们分别变化成了什么? (4)交流:分别变化了六次。牛魔王变化成了天鹅、黄鹰、白鹤、香獐、大豹、人熊;孙悟空变化成了海东青、乌凤、丹凤、饿虎、狻猊、赖象。 (5)作者的想象力丰富, 描写奇特, 通过六次变化, 写出了孙悟空的什么特点?(神通广阔、机智勇敢) (6)齐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读出自己的理解和感受。656

154、5 / 7979 (7)小结:“道高一尺魔千丈,片段将孙悟空与牛魔王变身斗法描写得环环相扣,生动精彩。 西游记中这样的精彩情节还有很多,我们可以放慢速度慢慢读、反复读、想象画面,感受形象。相机板书经典片段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3西游记中好看的故事还有很多,谁来讲一讲?(学生讲西游记中的故事。) (1)三打白骨精唐僧师徒四人来到白虎岭前。在白虎岭内,住着一个尸魔白骨精。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先后变化为村姑、妇人、老公公,全被孙悟空识破,孙悟空把村姑、妇人的假身统统都打死。但唐僧却不辨人妖,反而责怪孙悟空恣意行凶,连伤母女两命,违反戒律。第三次白骨精变作白发老公公又被孙悟空识破。唐僧写下贬书

155、,将孙悟空赶回了花果山。 (2)大战红孩儿牛魔王和铁扇公主的儿子红孩儿听说吃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 就用狂风卷走了唐僧,和孙悟空大战,假扮观音菩萨骗擒猪八戒。孙悟空一时难以降服,幸亏观音菩萨感知他们师徒有难,特意来降服红孩儿, 用玉净瓶里的甘露熄灭了三昧真火, 给红孩儿戴上金手镯。 红孩儿被收服了, 跟在观音菩萨的身边做了善财童子,最终修成正果。 (3)真假美猴王唐僧因悟空又打死拦路强盗,再次把他撵走。悟空恐小猴们嘲笑,便去了观音菩萨那里。六耳猕猴趁机变作悟空模样,打伤了唐僧,抢走了行李和通关文牒,又把小妖变作唐僧、八戒、沙僧模样,欲上西天骗取真经。沙僧去求观音菩萨,于是悟空跟沙僧回去验真。谁知

156、真假悟空实在难辨:他们同到观音处,无结果;到玉帝那,照妖镜也不起作用;返回地面,师父难见分晓;到森罗殿,地藏菩萨怕惹是非并未说明;直到雷音寺如来佛处,佛祖才使假悟空现出原形。悟空气愤不过,将其打死。最后悟空又回到了唐僧身边。 4小结:故事有趣,同学们讲得更精彩。西游记中的这些故事是相对完整而又相互关联的,连起来就串成了一个长篇故事。这就是章回体小说。四、指导方法,阅读名著6666 / 7979 1 要把这么厚的小说看完, 实属不易, 你读的时候顺利吗?遇到了哪些困难?是怎样解决困难的?你有什么好的方法推荐给大家吗? 2师生共同讨论、交流。 3根据学生答复,老师归纳,并适时板书。 整本原著通读:

157、浏览、跳读、把握大意。 经典片段细读:理解、想象、反复品味。 (1)观看前言、后序,了解写作背景、故事梗概、主要人物。 (2)阅读回目,猜故事内容。 (3)采用浏览法、跳读法阅读全文,把握文章大意。 (4)遇到不懂的,可以联系上下文揣摩或参考译文理解。 4出示下面的资料,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古典四大名著的地位和影响。三国演义我国章回体小说的开山之作,历史小说创作的楷模。 水浒传英雄传奇小说的典范。西游记我国古代浪漫主义神魔小说的最顶峰。红楼梦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传统文化的集大成者。 5总结:中国四大古典名著是我国文学艺术的瑰宝,几百年来,许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几乎家喻户晓,如李逵鲁莽刚猛,林黛玉多

158、愁善感许多经典故事人人口耳相传,如西游记中的大战红孩儿、女儿国遇险;三国演义中的煮酒论英雄、千里走单骑老师希望同学们运用今天学到的通读名著的方法、细读经典片段的方法,去读一读这四部名著。过一段时间,我们一起举办名著故事会。习作指导方案 “写读后感教案设计教材分析本次习作内容是写读后感。 要求学生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把自己的阅读感受或得到的启示写下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积极向上,表达真情实感。从这层面意义来看,写“读后感就要做到努力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以减少对学生写作的

159、束缚,降低习作难度,让学生真实地说出自己的“感受,联系实际抒写自己的感受,6767 / 7979鼓励他们自主选择内容,自主表达,同时在交流中受到文化精神的感染,激发阅读兴趣。教学目标 1选择读过的一篇文章或一本书,抓住书中印象最深的内容,写出自己真实的感受。(重点) 2题目可以是“读有感或“读后感,也可以将它作为副标题,再自拟主标题。 3与同学交流发现多写读后感的好处,增强写作的目的性,激发学生写作的欲望。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准备读后感例文。 学生准备:自由地选择喜爱的图书或文章。课时安排 1 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激趣:读书让我们视野开阔,读书让我们情趣高雅,读书让

160、我们学会思考,读书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充实。同学们,平时你们喜欢读什么书?有没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者特别喜欢的书或文章? 2导入:看来书真是同学们的良师益友啊!大家想不想将平时读书的感受写下来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写自己读书后产生的感受, 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读后感。设计意图:从“自己最喜欢的一本书或一篇文章谈起,引入习作主题,让学生对读后感这一题材的习作有一个初步的认识, 为下面学习写读后感做好知识铺垫。二、了解文体,明确写法 1什么是读后感:就是把读一本书或者一篇文章的感受、体会,以及受到的教育、启迪等内容联系自身实际写下来。6868 / 7979 2 写读后感的好处: 写读后感可以

161、帮助我们深入理解和思考读过的内容。 3 过渡:俗话说得好: “不动笔墨不读书。既然写读后感对我们有好处,那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学习如何写读后感吧! 4出示范文从海伦凯勒传想到的,默读思考: (1)作者读的是什么书? (2)这篇习作主要写了什么? (3)习作哪些自然段写了作者的感受? 5交流明确:习作第 1 自然段主要介绍海伦凯勒传这本书的内容。第2、3 自然段写作者读后的内心感受与现实意义。这局部写得很详细。 6 小结: 读后感由两局部组成, 第一局部是 “读, 第二局部是 “感。 “感作为重点应该详细写。那么,作者的这些感受是怎么产生的呢?要先读文章,读懂原文。(板书:读是根底 感是重点)要写一

162、篇感情真实,令人感动的读后感,必须要认真读原文,特别是让自己深有感触的内容更要多读、多想,把书读懂、读透了, 才能产生丰富的或者深刻的感想体会,一知半解或似懂非懂是写不好读后感的。所以说, “读是写好读后感的根底,而“感是读后感的重点。读后感重点是要把感想、触动写具体。“读是“感的根底,“感是“读的结果,没有“读的“感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没有潜心地读书,不能把书读透,就不会有深刻的体验。设计意图:这是学生第一次接触读后感的写作。范文的学习,可以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读后感的根本要求、根本思路,让学生获得读后感写作的感性体验。也可以帮助写作有困难的学生套用、活用范文文本的思路和写法,让学生找到写作

163、的切入点,学习行文布局的方法,降低写作的难度。同时让学生对读后感中的“读和“感有一个理性的认识,知道读后感重在一个“感字上。三、思路点拨,学习写作 1过渡:同学们,作者是怎样安排这篇读后感的写作顺序的呢?(根据学生汇报,出示写读后感的根本思路) (1)先介绍自己读的是什么文章或书,并概括地写出自己的总体收获。 (2)简单介绍文章或书的主要内容, 可以重点介绍自己印象最深的局部。 (3)联系实际,具体写自己读后的感受、 悟出的道理。 2 老师把这样的思路概括成了读后感 “四步法。 (1)课件出示:6969 / 7979引开篇点题,介绍内容 议围绕感点,展开议论 联围绕感点,联系实际 结总结感受,

164、首尾照应 (2)小结:这是写读后感的一般方法,但这也不是唯一的方法,我们还可以采用夹叙夹议的方法写读后感。 也就是一点一点、 一句一句或一段一段地引用表达,然后分别谈自己的看法、 体会。 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方法, 写出自己最真实的感想、启示才是最关键的。 3不过,根据以往的经验来看,同学们写读后感一般会有三大毛病:课件出示:毛病一:“读后抄就是大量地表达原文的内容,使得“读成了重点,而“感成了次要内容。毛病二: “感想杂就是指整篇文章感想多而杂,没有抓住自己印象最深的内容来谈。毛病三: “感受空就是说大话,说空话,不切合实际,甚至还有说假话、无病呻吟的。 4怎样防止这三个毛病呢?老师来支一招!

165、(1)读感结合。写时要有“读有“感,夹叙夹议,既离不开“读对原文的引述、概括等;又离不开“感写出自己的评价、感想,但对原文的引述应该是概括而简略的,以留出大量篇幅来写“感,千万不能喧宾夺主。 (2)选准感点。一遍一遍地读文章,好好品味。找到文章中自己感受最深、角度最新、现实针对性最强、自己写来又觉得最顺畅的一个感点,作为读后感的中心,然后加以论证成文,切不可面面俱到。 (3)写出独特感受。围绕自己受到启发、教育最深的一点,结合生活实际,写出自己独特的感受,这样才能防止内容空泛、雷同,真正做到有“感而发。(板书:情是纽带) 5文章写好了,该如何拟定题目呢?课件出示读后感题目的三种类型: (1)读

166、有感 (2)读后感 (3)还可以起正副标题,正标题的内容往往是自己要表达的观点、见解,副标题就是“读有感,或“从想到等,如:做一个持之以恒的人 读铁杵成针有感7070 / 7979“做一个持之以恒的人就是正标题,下面的“读铁杵成针有感就是副标题。设计意图:通过总结读后感的写作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读后感的一般写法。强化指导, 强调读后感正文内容主要写个人的感悟。通过出示三种常见读后感写作的毛病,防止写作误区,奠定学生写读后感的根本技能。四、自主写作,评议修改 1选取优秀作文,进行评点。 PPT 出示点评要点:围绕引文简练、感想突出、议论实在、联系实际、见解贴切、条理清晰等写作要点进行评析。 2文章

167、不厌百回改,好的文章都是在一遍一遍的修改中改出来的。下面就请同学们根据刚刚提到的修改要点,认真地修改自己的作文,同桌之间也可以互相修改。设计意图: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重视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 写完草稿之后, 让学生对照写作要点进行集中修改、 个别修改、互相修改,可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范文引路什么是有意义的生活读小青石有感最近,我读了一篇名叫小青石的文章。这篇文章描述的是一块小青石和一块小黑石被水冲到岸滩上,过着安闲的生活。小黑石觉得很舒服,而小青石却厌恶这种生活,羡慕水晶和玛瑙。后来,小青石被运到城里,铺在街道上。小青石不再羡慕水晶和玛瑙, 因为它懂得了一个道

168、理: 支持群众才是最有意义的生活。读完这篇文章, 我陷入了沉思, 在我们身边不也有许许多多像小青石一样默 默奉 献的人吗?就拿我身边的老师来说吧,他们也有美好的理想,可是他们为了给国家培养出更出色的人才,选择了与孩子为伴,选择了三尺讲台。从“a、o、e“112开始,渐渐把我们培养成知识丰富、志向远大的少年。不知不觉间,老师头上的青丝变成了白发。7171 / 7979“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用这两句诗来形容老师再恰当不过了。老师无私地奉献着自己,在他们辛勤的浇灌下, 一批又一批淘气的孩子成长为对祖国有用的人才。老师多么像小青石啊! 他们身上闪烁着小青石铺路精神的光辉。这才是有意义的生活

169、。行文写法赏析开篇先介绍所读文章的名字,让读者有所了解。 ?简单概括原文内容,概述简明扼要。“默默奉献一词用得好,准确写出了原文中小青石的精神。第 2、3 自然段,小作者联系实际有感而发,表达了对老师无私奉献精神的敬佩之情。结尾点明主题,总结全文。总评:1.作为读后感,本文能够清楚、简洁地交代所读的文章是什么,大概讲了什么;能够由“读出发,联系实际谈感想;结尾照应开头,点明了习作主题。全文内容安排合理,重点突出。2.采用概括的方法对原文内容进行介绍,在谈感受时,以身边的老师为例,重点表达了对“有意义的生活的理解,可谓有感而发。事例具有代表性,重点突出。教学反思读后感属于应用文,一直以来都是学生

170、习作的难点。很多孩子对此无从下手,要么大段摘抄,要么写成检讨书。在本课教学中,主要运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学习读后感的写法。一、 范文引路, 指导写法。 通过借鉴范文, 学生获得了读后感写作的感性体验,找到了写作的切入点,懂得了行文布局的方法,降低了写作的难度。同时也让学生直观地认识到,读后感中“感是重点。二、 提前干预, 突破难点。 针对学生读后感写作中出现的一些共性问题 “读后抄 “感想杂 “感受空等问题, 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 “读感结合 “选准感点“写出独特感受。提前进行干预,可以防止学生在写作时走入误区,提高学生作文的成功率。7272 / 7979三、对照要点,反复修改。采用集中

171、修改、自我修改、互相修改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作文习惯,在修改的同时也提高了作文欣赏的能力。语文园地指导方案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借助对话内容等,总结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重点) 2通过词句段运用,运用换词、猜测等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 3读名著人物描写片段,抓住人物的特点,猜测人物。 4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重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制作课件。学生准备:搜集水浒传108 位好汉的外貌描写片段。课时安排 2 课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这一单元我们学习了四篇来自古典名著的课文, 古典名著的语言形式和现代白话文不太一样,内容理解起来有些难度。但是,如果

172、掌握了方法,阅读起来就能够更加顺畅,也能更有收获。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你学到了哪些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呢?二、交流平台 1学生交流,老师适时点拨补充。 (1)联系上下文猜测语句意思。 (2)遇到较难理解的语句,只需知道大致意思即可。 (3)借助资料,能更好地了解人物,激发阅读兴趣。 (4)结合看过的相关影视剧, 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得到更多的阅读兴趣。 2 除了书中介绍的方法,我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呢? (1)可以选择有注解、拼音的版本,这样阅读起来会轻松一些。 (2)不懂的先标注出来,再查找资料。 (3)可以读一读专家撰写的名著解读文章,帮助理解。7373 / 7979 (4)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173、! 读不懂的可以多读几遍, 对古典名著尤其需要。 (5)跟老师、同学一起进行探讨、交流。 3小结:中国古典四大名著是中国的文化瑰宝,希望同学们用上我们学到的阅读方法,认真阅读书籍,汲取语言精华。三、词句段运用 1过渡:你们知道下面的词语的大致意思吗? 2课件出示以下词语,指名读: 榜文 印信 驿站 郎中 店家 客舍 货郎 墨客 3 这些古典名著中的词语在现代汉语里也有意思相近的词语, 你知道吗? (1)师生交流,理解古代常用词语。 榜文:古代指文告。印信:政府机关的图章(总称)。驿站: 古代供传递政府文书的人及往来官员中途更换马匹或休息、 住宿的地方。郎中:古代一种官职。中医医生。店家:旧时指

174、旅店、酒馆、饭铺的主人或管事的人。 客舍:供旅客居住的房屋。货郎: 在农村、 山区或城市小街僻巷流动地贩卖日用品的人, 有的也兼营收购。墨客:指文人。 (2)猜测古汉语中一些词语的意思。 课件出示句子:但有过往客商, 可于巳、 午、 未三个时辰, 结伙成队过冈。 请勿自误。 石猴喜不自胜,忽抽身往外便走,复瞑目蹲身,跳出水外。 众猴听说,即拱伏无违。一个个序齿排班,朝上礼拜,都称“千岁大王。 指名读。说说这些词语的意思,并说说你是通过什么方法理解的。 四、布置作业阅读名著,摘录名著中的生僻词语,尝试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第二课时一、导入新课中国古典四大名著塑造了许多鲜活的、 耳熟能详的人物形象,

175、读读描写人物的语句,一下子就能猜出他们是谁。接下来,我们就一起读读下面的三段描写,猜猜他们是谁?7474 / 7979二、词句段运用 1出示三段人物外貌描写: (1)身穿金甲亮堂堂,头戴金冠光映映。手举金箍棒一根,足踏云鞋皆相称。一双怪眼似明星,两耳过肩查又硬。 (2)身长八尺,面如冠玉,头戴纶巾,身披鹤氅,飘飘然有神仙之概。 (3)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弯眉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有万夫难敌之威风;语话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 2交流:这三段描写的分别是谁?(孙悟空、诸葛亮、武松。)你是通过什么来判断的? 3金圣叹说:“水浒所叙,叙一百八人,人有其性情,人有其气质,人有其形状,人

176、有其声口。课前,同学们通过阅读水浒传,收集了许多人物描写片段。接下来,我们就来猜一猜他们是谁? (1)头戴一顶青纱抓角儿头巾,脑后两个白玉圈连珠鬓环。身穿一领单绿罗团花战袍,腰系一条双搭尾龟背银带。穿一对磕瓜头朝样皂靴,手中执一把折叠纸西川扇子。那官人生的豹头环眼,燕颔虎须,八尺长短身材,三十四五年纪。(林冲) (2)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垂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假设狼形。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名不让孟尝君。(宋江) (3)头裹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府纽丝金环,上穿一

177、领鹦哥绿纻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绦,足穿一双鹰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络腮胡须。身长八尺,腰阔十围。(鲁智深) (4)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李逵) (5)只见那汉子头戴一顶范阳毡笠,上撒着一把红缨;穿一领白缎子征衫,系一条纵线绦;下面青白间道行缠,抓着裤子口,獐皮袜,带毛牛膀靴;跨口腰刀, 提条朴刀; 生得七尺五六身材; 面皮上老大一搭青记, 腮边微露些少赤须;把毡笠子掀在脊梁上,坦开胸脯,带着抓角儿软头巾,挺手中朴刀。(杨志)7575 / 7979 4 交流明确, 这些语段描述的分别是: 林冲

178、、 宋江、 鲁智深、 李逵、 杨志。 三、日积月累 1出示日积月累中的古诗鸟鸣涧。 2释诗题。“涧这个字, 它的偏旁是 “氵, 我们可以推想 “涧跟水有关。 水在哪里呢?水在两山之间,所以, “涧就是夹在两山间的水沟。“鸟鸣涧的意思就是鸟儿在山涧中鸣叫。 3了解诗人。王维,字摩诘,有“诗佛之称。他是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诗人。他写的诗以优美著称,有“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美誉。作者觉得友人皇甫岳居住的地方环境优美,风景如画,所以作了这首诗送给友人。 4学生自读古诗,读通顺,注意诗句内部的停顿。 5用自己的话说说古诗的大意。 6感悟诗情: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时候? (2)诗人看到了哪些景物? (3

179、)诗人在诗中写花落、山空、月出、鸟鸣、涧水流,这些景物融合在一起的春夜有什么特点呢?请你到诗中把这个适宜的字找出来。静。 (4)从哪些词句中可以感受到静?人闲桂花落细细的桂花落在地上声音响吗?声音非常小, 王维却在那个夜晚听到了。这桂花落地的簌簌声告诉我们什么呢?夜静人闲。夜静春山空白天的喧闹消失殆尽, 动物们都进入梦乡了,山林也空闲下来了,整座山就像睡着了一样,静静的。月出惊山鸟, 时鸣春涧中。不是写夜静吗?怎么会写鸟鸣声呢?这就是一种反衬的手法,以动衬静。古人就说“鸟鸣山更幽。 7诵读积累。 (1)把自己当成诗人,想象那屡屡桂香飘溢,悠悠鸟鸣传荡,齐读古诗。 (2)让我们把鸟鸣涧的幽静永远

180、印在心里,一起背一背。制订“遨游汉字王国活动方案活动目标 1.从总体上明确综合性学习的要求, 了解综合性学习的特点,为今后进行综合性专题学习打下良好的根底。(重点)7676 / 7979 2.通过综合性学习,学会制订活动方案,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勇于承当一定的任务,并能通过自主学习或合作学习,较好地完成任务。(重点) 3.认真阅读相关阅读材料, 再通过多种途径搜集更多表达汉字神奇、有趣的资料,了解汉字文化。(重点) 4.通过活动提高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能力, 学习搜集资料和学写简单的研究报告。 5.通过多种形式的活动,感受汉字的魅力,激发对汉字的热爱之情,从而树立从小说普通话、写标准字的意识,

181、为纯洁祖国的语言文字作奉献。活动内容 1.了解汉字的演变,调查标准使用汉字的情况,激发学生说普通话、写标准字的自觉性。 2.根据汉字的特点,围绕汉字的音、形、义多方面展示和发现汉字之美,欣赏书写之美。 3.搜集与汉字有关的字谜、歇后语、对联,以及汉字演变、开展的故事等,唤起学生学习汉字的兴趣,激起赞美之意。 4.稳固活动成果,激发学生学习汉字、弘扬祖国文化的热情。 活动形式 1.搜集资料和进行社会调研。 2.开展各种活动,感受汉字的趣味。 3.采用丰富多彩的形式,展示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课时安排 12 课时。活动过程第一阶段:制订活动方案,明确任务 1.学生按共同研究的内容自愿组成学习小组:

182、汉字之源小组、汉字之趣小组、汉字之法小组、汉字之美小组。 2.讨论确定研究专题和研究的具体目标。 3.小组内明确分工,组织协调(如专人记录讨论结果,专人整理讨论意见等)。4.制订并完成小组活动方案:形成完整的方案,再选择丰富多样的汇报形式,如竞猜、讲故事、展览、小品、相声等。第二阶段:搜集相关资料,走进汉字 1.搜集字谜,有汉字谐音特点的歇后语、笑话等,体会汉字的有趣。 2.搜集、整理有关汉字演变的资料,了解汉字的起源和开展历史。 3.认识说普通话、写7777 / 7979标准字的必要性,了解国家法律法规。 4.搜集书法作品,感受汉字点线韵律的书写之美。 5.整理资料,准备展示交流。 第三阶段

183、:展开社会调查,撰写报告(一)组织活动 1.组织学生走上街头,调查招牌、广告、电视屏幕等上面的汉字的使用情况,了解用字不标准的情况。 2.互查作文或作业中的错别字。 (二)实践指南指导学生把调查了解到的不标准使用汉字的情况记录下来, 可以采用记录表的形式,也可以拍摄下来,还可以采用其他的方式记录。 (三)撰写报告研究报告一般可以分五个局部: 1.标题。 研究报告的标题常常直接使用研究课题的名称, 这样显得精确、 明了,使别人能对所研究的课题一目了然。 标题下是署名。一般应写明研究人员所在的单位,如,学校班。 2.问题的提出。报告的第一局部,常常以前言的形式简要地说明研究的目的、意义及所要解决的

184、问题。 3.研究方法。介绍研究是怎样进行的,主要包括:研究对象的选取、研究的方面、资料的搜集和处理等。 4.资料整理。 这一局部要将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出来,将研究结果作为客观事实呈现给读者。 5.研究结论。主要包括对资料的简要概括和分析,进而得出结论。 第四阶段:活动成果展示,综合汇报汉字不光神奇、有趣,还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这段时间,我们全班同学都在汉字的王国里遨游,大家或上网,或查阅书籍,或到街头调研,了解到许多汉字的奥秘。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交流分享一下吧!主持人出场。汉字历史大揭秘“一点之差的教训 讲汉字趣味故事。我为标准用字出点力感受书法艺术美7878 / 7979同学们谈活动感受 将自己的活动感受用日记的形式记录下来。语文园地指导方案教学目标 1.通过交流平台,借助对话内容等,总结古典名著的阅读方法。(重点) 2.通过词句段运用,运用换词、猜测等方法,理解古典名著中的词语。 3.读名著人物描写片段,抓住人物的特点,猜测人物。 4.通过日积月累,正确朗读古诗,了解古诗的意思。(重点) 课前准备7979 / 797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