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9828570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52 大小:1.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52页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5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生物 第五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第5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5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5节节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学前要点预览学前要点预览知识要点图解晨背关键词语1.生态系统之所以具有抵抗力稳定性,是因为生态系统内部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2.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3.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与其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程度成正相关课堂探究课堂探究知识点一知识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P109-110)u梳理教材新知1.概念生态系统所具有的_或_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_。2.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3.调节基础_调节4.实例(1)河流:(2)森林:5.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_的。【答案】 1

2、.保持 恢复 能力2.自我调节能力3.负反馈4.(1)物理 微生物 (2)增加 减少 5.有限u掌握核心内容 1.生态系统稳态的理解 (1)生态系统的稳态是系统发展的结果,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是绝对稳定,而是指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动态平衡状态。 结构相对稳定:动植物的种类和数量相对稳定。 功能相对稳定:物质与能量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可打破重建:在遵循生态系统规律的前提下依据人类的需要,打破原有平衡,建立更加高效的平衡。(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不是无限的,当外界干扰因素的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会迅速丧失。2.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主要表现在3个方面第一,是同种生物的种群

3、密度的调控,这是在有限空间内比较普遍存在的种群变化规律。第二,是异种生物种群之间的数量调控,多出现于植物与动物或动物与动物之间,常有食物链关系。第三,是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调控。生态系统总是随着时间的变化而变化的,并与周围的环境有着很密切的关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以内部生物群落为核心的,有着一定的承载力,因此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3.生态系统的负反馈调节和正反馈调节的比较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结果加速生态系统最初所发生的变化,使生态系统向着更好或更坏的方向发展,即人们常说的良性循环或恶性循环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

4、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最初发生的那种变化向相反的方向发展,使生态系统达到并保持相对稳定作用正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比较【典例示范1】 如图所示,图A为草原生态系统中的反馈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作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图A中所示的成分外,还应该包括_和_。(2)甲、乙、丙3者之间的食物联系是_;该生态系统的_是沿着这种渠道进行的。(3)图B为某湖泊的生态系统中发生的某种调节活动,这种调节导致的最终结果是_。此结果产生的原因是_。(4)图A和图B这两种反馈调节是否相同?为什么?_【解析】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是沿着食物网和食物链进行的,湖泊受到污染,物种减少,导致该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

5、降低,加速了生态系统的破坏。从图A可以看出,乙增多后甲增多,而甲增多又导致乙减少,属于负反馈调节。【答案】 (1)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3)加速破坏该生态系统原有的稳态 生物种类减少,自我调节能力低(4)不同。图A是负反馈调节,图B是正反馈调节【问题导析】 (1)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乙_、甲和丙_,以及_、_。(2)该食物链为_,_是沿着该食物链进行的。(3)该湖泊受到污染,水质恶化加剧了物种减少,形成恶性循环,这属于_反馈调节。最终导致该生态系统生物种类_,抵抗力稳定性_。【答案】 (1)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 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2)乙甲丙 物质循环和

6、能量流动 (3)正 减少 降低【一题多变】 判断下列关于负反馈调节的叙述的正误:(1)负反馈调节在生物群落中普遍存在,但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不存在 ( )(2)当农田里蚜虫的数量增多时,七星瓢虫的数量也会增多,这样蚜虫种群数量的增长就会受到抑制,这属于生物群落内的负反馈调节 ( )(3)负反馈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它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 )(4)森林中,害虫数量增加时食虫鸟也会增多,害虫种群的增长就受到抑制,这不属于负反馈调节 ( )(5)动物的激素调节中也存在负反馈调节 ( )(6)当外界干扰强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将会丧失 ( )答案 (1) (2)

7、(3) (4) (5) (6)解析 负反馈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及稳定,它不仅存在于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之间,也存在于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它的特点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使生态系统内的种群数量保持相对平衡,这种调节往往是通过生物与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来实现的。知识点二知识点二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及提高措施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及提高措施(P110-111)u梳理教材新知1.类型(1)抵抗力稳定性概念规律生态系统_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_的能力生态系统的_越多,食物网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_,抵抗力稳定性_(2)恢复力稳定性概念规律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

8、后_的能力生态系统在受到不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_不同2.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1)控制对生态系统_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_能力。(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_投入。【答案】 (1)抵抗外界干扰 保持原状 组分 越强 越高 (2)恢复到原状 恢复速度与恢复时间2.(1)干扰 自我调节 (2)物质、能量u掌握核心内容1.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的关系(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2) 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定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

9、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3) 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越强。(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弱。2.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的比较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小,营养结构越简单,恢复力稳定性越高一般地说,生态系统中物种丰富度越大,营养结构越复杂,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影响因素遭到破坏、恢复原状抵抗干扰、保持原状核心恢复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保持自身结构功能相对稳定实质区别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稳定性一般呈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

10、,反之亦然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二者之间及与营养结构的关系,如图所示联系【典例示范2】 如图所示,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夹的面积可以作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种类和数量保持不变B.在遭到干扰时,x、y值的大小与生物数量有关,与种类无关C.对同一个生态系统来说,y值和x值之间呈正相关D.TS值越小,表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小【答案】 C【问

11、题导析】 (1)在正常作用范围内,生态系统中生物的_和_应保持_,而不是不变。(2)由图可知: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外来干扰越_,恢复原状需要的时间越_,即y值和x值之间呈_相关。(3)由图可知: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x、y值与生物_都有关,生物_越多,_越复杂,_越小,说明生态系统恢复原状越_,总稳定性越_。【答案】 (1)种类 数量 动态平衡 (2)大 长 正 (3)种类、数量 种类、数量 食物网 TS值 快 大【一题多变】 如果将一处受到外来干扰后恢复到原状态的森林开发为一个森林公园,为了提高该森林生态系统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TS),应当采

12、取的措施是 ( )A.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稀奇的野生动物,把生产者的能量尽量多地积蓄起来B.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珍奇的野生动物,增加食物网的复杂性C.定期清理小型灌木、杂草和枯枝落叶,便于游人观赏珍贵树种D.对森林适量采伐,使该生态系统处于长期相对稳定状态解析 在森林中引入一些稀奇的野生动物,将会改变原有的营养结构,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定期清理灌木、杂草和残枝落叶,这些人为因素的干扰会破坏原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森林属可再生性资源,适量采伐、合理利用,并不会破坏森林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反而会促进物质的循环,使该生态系统长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答案 D知识点三知识点三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设计

13、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P112)u梳理教材新知1.实验原理(1)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都有密切的关系。(2)将少量植物,以这些植物_和其他_放入一个密封的玻璃缸中,便形成一个人工模拟的微型生态系统生态缸。(3)观察生态缸中生物的生存状况和存活时间的长短,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及影响稳定性的因素。2.实验流程3.生态缸的设计要求及分析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生态缸的采光用较强的_光便于操作;缸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生态缸宜小不宜大,缸中的水量应适宜,要留出一定的空间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缸内温度;便于观察生态缸的材料必须_生态缸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

14、,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生态缸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_,成分_(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生态缸必须是_的相关分析设计要求【答案】 1.为食的动物 非生物物质2.5-10 种类 数量 3.封闭 生活力 齐全 透明 散射u掌握核心内容1.生态缸稳定性观察的注意事项(1)首先设计一张观察记录表,内容包括植物、动物的生活情况、水质情况(由颜色变化进行判别)及基质变化等。(2) 定期观察,同时做好观察记录。(3)如果发现生态缸中的生物已经全部死亡,说明此时该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已被破坏,记录下发现的时间。2.结果分析(1)生态缸中虽然成分齐全,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之

15、间可以进行能量流动和物质循环,但由于生态缸中的生态系统极为简单,自我调节能力极差,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极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极易被破坏。因此,生态缸内的生物只能保持一定时间的活性。(2) 如果生态缸是一个开放的生态系统,则生态系统的成分复杂,自我调节、自我修复和自我延续的能力强,在没有巨大外界环境干扰的情况下会长期保持相对稳定。【典例示范3】 某生物学习小组的同学用河水、洗净的砂、黑藻、食草小鱼、广口瓶、凡士林等材料制作的生态瓶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_中的生物存活的时间最长,图_中的稳定性最差,原因是_。 (2)在制作生态瓶时常放入少量尿素,其作用是_。 (3)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它

16、的物种组成、_和_有密切的关系。 (4)制作生态瓶时应注意的事项有_。【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要全,食物链的组成要符合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基本条件。要有充足的能量补充,才能正常运转。【答案】 (1)乙 丙 暗处植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为植物提供N源(或营养物质、肥料) (3)营养结构 非生物因素(4)要密封、透明;生物生活力要强;瓶中水量不能超过4/5;生物间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要合理【问题导析】 (1)生态瓶应放在_(散射光、直射光)下,黑暗中的生态瓶_(能、不能)保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2)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有非生物因素、_和_等。【答案】 (1)散射光 不能 (2)物种组成 营养

17、结构随堂训练随堂训练考点一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自我调节能力1.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越大,则表明 (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单营养结构越复杂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平衡容易被破坏生态平衡不易被破坏A. B.C. D.解析 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复杂,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大,生态平衡越不易被破坏。答案 C2.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乙生态系统在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A. B.C. D.解析 据

18、图可知,在S点气候发生了很大变化,但对甲生态系统影响不大,说明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强,而乙生态系统变化较大,说明对外界干扰的抵抗能力较弱。乙生态系统在S点时,种群类型及数量几乎接近于零,而后又逐渐恢复到原来状态,所以可确定乙在S点后经历了次生演替过程。答案 B考点二 生态系统稳定性的类型及提高措施3.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变化情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解析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包括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的本质是“抵抗干扰、保持原状”,一般而言,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

19、调节能力越小,抵抗力稳定性越低;反之越高。四个选项曲线中,只有C选项的曲线受干扰后,初级消费者和次级消费者的数量变化与原来变化趋势基本相同,所以该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是最高的。答案 C4.一森林生态系统中有甲、乙两种昆虫,原来这两种昆虫的密度长期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保持动态平衡。后来在时间T点,对森林施放了一种邻近林区曾多次使用的化学杀虫剂,这一生态系统就发生了变化。如下图所示:(1)甲昆虫是_食性昆虫,乙昆虫是_食性昆虫,甲、乙两种昆虫之间的关系为_关系。施放化学杀虫剂后,甲昆虫密度上升的原因是_,乙昆虫密度下降的原因是_。(2)施药前,该生态系统保持_的状态,这体现了生态系统具有_稳定性;

20、施药后生态系统受到破坏,说明生态系统的_能力具有一定的限度。(3)预测施药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该生态系统中的两种昆虫密度和森林光合作用产物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_。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何种稳定性?_。解析 观察图解T点之前甲乙两种昆虫的波动情况,可以判断出乙捕食甲。T点之后,乙数量减少,甲失去了天敌的控制,数量增多,导致森林生物量下降。答案 (1)植 肉 捕食 具有抗药性 没有抗药性(2)相对稳定 抵抗力 自我调节 (3)逐渐恢复 恢复力稳定性考点三 设计并制作生态缸,观察其稳定性5.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探究保持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条件时,应遵循一定的原理,下列设计中不合理的是 ( )A.瓶内各种生物之间应有营养关系B.瓶内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应合理C.瓶口应敞开以保证生物有氧呼吸D.应给予瓶内生态系统适当的光照解析 在设计和制作小生态瓶时,应模拟稳定的自然生态系统的条件,既要满足各种生物之间有营养关系,又要满足各种生物的数量搭配合理。由于能量沿食物链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的,故设计生态瓶时要源源不断地供给太阳能,以满足能量的需求。在设计和制作生态瓶时,瓶口应密封,与外界环境隔开。答案 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