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高中生物 第48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9815758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88 大小:1.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高中生物 第48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88页
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高中生物 第48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88页
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高中生物 第48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88页
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高中生物 第48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88页
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高中生物 第48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8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高中生物 第48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云南省弥勒县庆来中学高中生物 第48课 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定性课件 新人教版必修3(8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4848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课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和稳 定性定性必备知识梳理必备知识梳理回扣基础要点回扣基础要点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一、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1概念理解概念理解 (1)(1)循环的对象:组成生物体的循环的对象:组成生物体的C C、H H、O O、N N、P P、S S 等等 ,而不是具体,而不是具体 。 (2)(2)循环的过程:循环的过程: 。 (3)(3)循环的范围:循环的范围: 。2 2特点:特点: ;反复出现,;反复出现, 。化学元素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合物无机环境无机环境生物群落生物群落生物圈生物圈全球性全球性循环流动循环流动3 3实例实例碳循环碳循环(1)(1

2、)循环形式循环形式 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在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之间以 形式循环形式循环在群落内部通过在群落内部通过 关系以关系以 形式流动形式流动COCO2 2捕食捕食含碳有机物含碳有机物(2 2)循环过程)循环过程碳进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生产者的碳进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生产者的 光合作用和光合作用和碳出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碳出生物群落的生理过程: 、 消费者、消费者、 的的产生产生COCO2 2的非生物途径:的非生物途径: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生产者生产者分解者分解者呼吸作用呼吸作用化石燃料燃烧化石燃料燃烧(3)(3)环境问题:平衡打破会造成环境问题:平衡打破会造成 。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3、练一练练一练1 1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从物质循环的角度看,人体内的C C元素究其根源元素究其根源 来自来自 ( () ) A A食物中的碳食物中的碳 B B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CO2 2 C C燃料中的碳燃料中的碳 D D生物环境中的碳生物环境中的碳B2 2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在碳循环中,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相联系的生理 作用是作用是 ( () ) 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化能化能 合成作用合成作用 A A B B C C D D 解析解析在碳循环中,碳进入生物群落通过自养型在碳循环中,碳进入生物群落通过自养型 生物的同化作用才能实现。自养型

4、生物的同化作生物的同化作用才能实现。自养型生物的同化作 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用有两种基本类型:一是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二是一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二是一些细菌的化能合成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 回到无机环境中,必须通过异化作用才能实现,回到无机环境中,必须通过异化作用才能实现, 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蒸腾如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微生物的分解作用。蒸腾 作用是植物水分代谢的一部分,在水循环中起一作用是植物水分代谢的一部分,在水循环中起一 定的作用。定的作用。B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能量流动能量流动物质循环物质循环形形

5、式式以以 的形式流动的形式流动因不同元素而异,如碳因不同元素而异,如碳以以 或有机物的形或有机物的形式循环式循环特特点点物质被物质被 ,即,即具有循环性和具有循环性和范范围围生态系统的各个营养级生态系统的各个营养级 内内联联系系二者都是生态系统的功能,二者都是生态系统的功能, 进行,相互依进行,相互依存,不可存,不可 ,物质是能量的,物质是能量的 ,能量则是,能量则是物质循环的物质循环的有机物有机物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同时同时分割分割载体载体动力动力COCO2 2反复利用反复利用全球性全球性生物圈生物圈 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所以不能物质循环流动,能量单向流动不循环

6、,所以不能说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说能量伴随着物质循环而循环。提醒提醒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三、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1含义: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含义:是指生态系统所具有的 或或 自身结自身结 构和功能构和功能 的能力。的能力。2 2内容:包括内容:包括 稳定性和稳定性和 稳定性,二稳定性,二 者关系往往者关系往往 。3 3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原因: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 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调节在生态系统中普遍存在。4 4破坏因素破坏因素 (1)(1)自然因素:火山爆发、自然因素:火山爆发、 、台风、海啸、台风、海啸、 流行病等。流行病等。 (2)(2)人为因素人为因素相对稳定相

7、对稳定抵抗力抵抗力恢复力恢复力相反相反自我调节能力自我调节能力负反馈负反馈地震地震保持保持恢复恢复基础基础破坏植被破坏植被破坏破坏 环境环境食物链食物链污染污染5 5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1)(1)控制对生态系统的控制对生态系统的 程度,适度利用,不超程度,适度利用,不超 过生态系统的过生态系统的 能力。能力。 (2)(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 的的 ,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 的的 。 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任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都是有一 定限度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包

8、括生物圈。定限度的,只是大小不同而已,包括生物圈。 强调强调“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生态系统稳定性高低”时,必须时,必须 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明确是抵抗力稳定性还是恢复力稳定性,因为二 者一般呈负相关。者一般呈负相关。 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高低都呈负相并非所有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高低都呈负相 关,如苔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低。关,如苔原和荒漠生态系统的两种稳定性都低。干扰干扰自我调节自我调节物质能量投入物质能量投入协调协调提醒提醒构建知识网络构建知识网络高频考点点突破高频考点点突破考点一考点一 碳循环碳循环1 1过程图解及解读过程图解及解读 (1)(1)图示图

9、示(2)(2)析图析图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大气中的碳元素进入生物群落,是通过植物的光合作用作用( (主要途径主要途径) )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或硝化细菌等的化能合成作用完成的。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循环的主要形式是是COCO2 2;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的传递主要沿食物链和食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物网进行,传递形式为有机物。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传递时,只有生产者与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产者与

10、无机环境之间的传递是双向的,其他成分都是单向的。单向的。( (判断成分的依据判断成分的依据) )大气中大气中COCO2 2的主要来源的主要来源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动植物的细胞呼吸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的燃烧2 2温室效应温室效应 (1)(1)成因成因 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工厂、汽车、飞机、轮船等对化石燃料的大量 使用,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使用,向大气中释放大量的COCO2 2。 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森林、草原等植被大面积的破坏,大大降低了 对大气中对大气中COCO2 2的调节能力。的调节能力。 (2)(2)危害危害 加快极地冰川

11、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陆地生加快极地冰川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对陆地生 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态系统和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 (3)(3)缓解措施缓解措施 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植树造林,增加绿地面积。 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清洁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对位训练对位训练1 1分析下面碳循环示意图并据图回答问题:分析下面碳循环示意图并据图回答问题: (1)(1)从微观上看,过程从微观上看,过程是在细胞内是在细胞内中进中进 行的;过程行的;过程主要是在细胞内主要是在细胞内中进行的。中进行的。 (2)(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主要途径是是

12、 _,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除此之外,某些特殊的生态系统还可 通过通过进入生物群落;进入生物群落;表示的是表示的是 关关系,系,表示表示_ _ _。(3)(3)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从上图可知,减缓温室效应的关键措施是 ( (至至少回答两个方面少回答两个方面) )。答案答案(1)(1)叶绿体线粒体叶绿体线粒体 (2)(2)光合作用化能合光合作用化能合成作用捕食分解者分解作用成作用捕食分解者分解作用(3)(3)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地;减少化石保护植被,大力植树造林,增加绿地;减少化石燃料燃烧;开发绿色清洁新能源燃料燃烧;开发绿色清洁新能源考点二考点二 物质循环

13、和能量流动的关系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的关系1 1图示图示2 2析图析图 (1)(1)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最终来自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中物质和能量最终来自无机环境。 (2)(2)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成分连接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的两大成分生生 产者和分解者;图示中未标出生产者还可以利产者和分解者;图示中未标出生产者还可以利 用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用化学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3)(3)二者均开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二者均开始于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固定太阳能,然后沿共同的渠道固定太阳能,然后沿共同的渠道食物链食物链( (网网) )一一起进行。起进行。(4)(4)能量的固

14、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能量的固定、储存、转移和释放,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等过程。合成与分解等过程。(5)(5)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物质作为能量的载体,使能量沿着食物链( (网网) )流流动。动。(6)(6)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能量作为动力,使物质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不断地循环往返。间不断地循环往返。(7)(7)上述关系,总体上体现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上述关系,总体上体现了二者相互依存、不可分割,并且同时进行。割,并且同时进行。对位训练对位训练2 2下图下图1 1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图2 2表

15、表 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示在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经第二营养级的示意图。 请据图分析回答。请据图分析回答。 (1)(1)碳在生物群落内以碳在生物群落内以的形式被利用。的形式被利用。(2)(2)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主要是主要是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作用;生物群落中的碳进入无机环境的途径为图1 1中中的的_ (_ (填数学序号填数学序号) )。(3)(3)图图2 2中中A A表示表示的能量。的能量。B B比比A A的能量的能量少,原因是少,原因是_ _ _。(4)(4)从图从图2 2中可以总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中可以总

16、结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_。(5)(5)狼是该生态系统没有的生物种类,现将它引入其狼是该生态系统没有的生物种类,现将它引入其中。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上用曲线表示狼的数量最可中。请在给出的坐标图上用曲线表示狼的数量最可能的变化情况能的变化情况( (纵坐标上的点表示狼的起始数量纵坐标上的点表示狼的起始数量) )。解析解析碳循环中碳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以有机物碳循环中碳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以有机物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被利用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的形式在生物群落中被利用的。碳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通过光合作用和某些自养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式通过光合作用和某些自养微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进入到生物群落中,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各

17、种生物进入到生物群落中,生物群落中的碳通过各种生物的呼吸作用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中。的呼吸作用又以二氧化碳形式返回到无机环境中。摄入到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只能够被同化一部摄入到初级消费者体内的能量,只能够被同化一部分,且首先要用于呼吸作用,其次才能被下一营养分,且首先要用于呼吸作用,其次才能被下一营养级利用或者被分解者利用。由图级利用或者被分解者利用。由图2 2可看出能量流动的可看出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引入狼后,短期内狼特点是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引入狼后,短期内狼的数量会迅速增长,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环境的限的数量会迅速增长,但是由于食物和生活环境的限制,最终狼的数量

18、会稳定在一个水平上。制,最终狼的数量会稳定在一个水平上。答案答案(1)(1)有机物有机物(2)(2)光合光合(3)(3)初级消费者同化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初级消费者同化在细胞呼吸中,以热能的形式散失散失(4)(4)单向流动、逐级递减单向流动、逐级递减(5)(5)见图见图考点三考点三 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1 1稳定性前提条件稳定性前提条件 只有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只有当生态系统发展到一定阶段,它的生产者、 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齐全,能量的输入消费者和分解者三大功能类群齐全,能量的输入 保持稳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相对平衡时才表现保持稳定,物质的输入和输出相

19、对平衡时才表现 出来。这一阶段就是生态系统的成熟阶段。出来。这一阶段就是生态系统的成熟阶段。2 2稳定性表现稳定性表现 (1)(1)结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结构相对稳定: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及数量 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周一般不会有太大的变化,一般相关种群数量呈周 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期性变化,可用如图曲线表示:(2)(2)功能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功能相对稳定:生物群落的能量输入与输出相对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平衡,物质的输入与输出保持相对平衡。 生态系统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稳定,不是恒定生态系统稳定性是一种相对稳定,不是恒

20、定不变的,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不变的,总是在一定范围内波动。提醒提醒3.种类:可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种类:可分为抵抗力稳定性和恢复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抵抗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恢复力稳定性概念概念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指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指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影响影响因素因素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复杂,自我调节能力越强,抵抗力稳定性越高力稳定性越高生态系统的成分越简生态系统

21、的成分越简单,则越容易恢复,单,则越容易恢复,与自身调节能力有关与自身调节能力有关联系联系(1)(1)一般呈现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一般呈现相反关系,抵抗力稳定性强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复力稳定性差,反之亦然(2)(2)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二者是同时存在于同一系统中的两种截然不同的作用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力,它们相互作用共同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如图所示如图所示4.4.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生态系统抵抗力稳定、恢复力稳定性和总稳定性 的关系的关系( (如下图如下图) )(1)(1)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

22、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功能正常的作用范围。常的作用范围。(2)y(2)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量指小,偏离的大小可以作为抵抗力稳定性的量指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标,偏离大说明抵抗力稳定性弱,反之,抵抗力稳定性强,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受到相定性强,如热带雨林与草原生态系统相比,受到相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同干扰,草原生态系统的y y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值要大于热带雨林的y y值。值。(3)x(3)x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可以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

23、的时间:x x越大,表越大,表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强。示恢复力稳定性越弱,反之,恢复力稳定性强。(4)TS(4)TS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做为表示曲线与正常范围之间所围成的面积可做为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总稳定性的定量指标,这一面积越大,即x x与与y y越越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大,则说明这个生态系统的总稳定性越低。提醒提醒(1)(1)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包括:自我调节能力大小包括:自身净化能力自身净化能力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物理沉降、化学分解和微生物的分解;完善的营完善的营养结构养结构自身的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生物数

24、量自身的反馈调节,维持各营养级生物数量相对稳定。相对稳定。(2)(2)抵抗力稳定性高低比较:生物圈抵抗力稳定性高低比较:生物圈 海洋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热热带雨林带雨林 温带草原温带草原 极地荒漠。恢复力稳定性正好与其极地荒漠。恢复力稳定性正好与其相反。相反。(3)(3)某一生态系统在彻底破坏之前,受到外界干扰,遭某一生态系统在彻底破坏之前,受到外界干扰,遭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到一定程度的破坏而恢复的过程,应视为抵抗力稳定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性,如河流轻度污染的净化;若遭到彻底破坏,则其恢复过程应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恢复过

25、程应为恢复力稳定性,如火灾后草原的恢复等。(4)(4)食物网中营养结构最不容易被破坏的标准食物网中营养结构最不容易被破坏的标准先看食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先看食物链,数量越多越稳定;若食物链数量相同,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再看生产者,生产者多的稳定程度高。对位训练对位训练3 3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营养结构复杂程度 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的关系图中,正确的是 ( () )解析解析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一般地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

26、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越低;相反,生态系统中各个营养级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力稳定性就越高。而抵抗力稳定性越高的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亦然。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低,反之亦然。答案答案A4 4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下列食物网中,其营养结构最不易被破坏的是 ( () )D实验强化在平时实验强化在平时 12.12.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探究设计并制作小生态瓶的实验探究1 1制作小生态瓶的目的制作小生态瓶的目的

27、 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探究生态系统保持相对稳定的条件。2 2实习原理实习原理 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与生态系统的物种组成、营养结构和非生物因素与 其稳定性密切相关。将少量植物、以这些植物为其稳定性密切相关。将少量植物、以这些植物为 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食的动物和其他非生物物质放入一个密闭的广口 瓶中便制成一个小生态瓶。瓶中便制成一个小生态瓶。3 3制作过程中的要求及目的制作过程中的要求及目的要求要求目的目的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生态瓶必须是封闭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防止外界生物或非生物因素的干扰干扰生态瓶中投放的几种生物必须具生态瓶中投放的

28、几种生物必须具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有很强的生活力,成分齐全( (具具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有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生态瓶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生态瓶中能够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能量流动,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稳定稳定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生态瓶的材料必须透明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为光合作用提供光能;保持生态瓶内温度;便于观察态瓶内温度;便于观察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生态瓶宜小不宜大,瓶中的水量应占其容积的应占其容积的4/54/5,要留出一定,要留出一定的空间的空间便于操作;瓶内储备一定量的便于操作;瓶内储备一定量的空气空气生态瓶的采光用较强的散射光生态瓶的采光用较

29、强的散射光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防止水温过高,导致水生植物死亡死亡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选择生命力强的生物,动物不宜太多,个体不宜太大太多,个体不宜太大减少对减少对O O2 2的消耗,防止生产量的消耗,防止生产量消耗量消耗量对位训练对位训练5 5为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取为探究生态系统的成分,设计了如下实验:取 500 mL500 mL的锥形瓶的锥形瓶4 4个,分别标以个,分别标以1 1、2 2、3 3、4 4,各加,各加 入约入约400 mL400 mL清水后,向清水后,向3 3、4 4号瓶加入等量河泥,号瓶加入等量河泥, 向向2 2、3 3、4 4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

30、鱼藻,然后,在号瓶中加入等量的金鱼藻,然后,在4 4 个锥形瓶中各放入个锥形瓶中各放入1 1条金鱼,密封瓶口。将条金鱼,密封瓶口。将1 1、2 2、 3 3号瓶置于阳光充足的阳台上号瓶置于阳光充足的阳台上( (室温不超过室温不超过25)25)。 将将4 4号瓶置于黑暗的纸箱中。观察并记录每瓶中金号瓶置于黑暗的纸箱中。观察并记录每瓶中金 鱼的生活状况。请分析回答:鱼的生活状况。请分析回答: (1)1(1)1号瓶中的金鱼与号瓶中的金鱼与4 4号瓶中的金鱼相比,哪些生号瓶中的金鱼相比,哪些生 活时间长?为什么?活时间长?为什么? _。(2)(2)哪个瓶中金鱼生存时间最长?为什么?哪个瓶中金鱼生存时间

31、最长?为什么?_ _ _ _ _ _ _。(3)(3)本实验所提出的结论是什么?本实验所提出的结论是什么?_。解析解析由题干可获得的主要信息有:由题干可获得的主要信息有:生态瓶制生态瓶制作;作;探究实验;探究实验;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解答本题时可先分析生态系统的组分、营养结构、解答本题时可先分析生态系统的组分、营养结构、制作生态瓶的要求、影响因素,然后分析各小题并制作生态瓶的要求、影响因素,然后分析各小题并组织答案。组织答案。(1)4(1)4号瓶中虽有金鱼藻,但在黑暗中金号瓶中虽有金鱼藻,但在黑暗中金鱼藻无法制造氧气,且消耗氧气,因此瓶中的氧气鱼藻无法制造氧气,

32、且消耗氧气,因此瓶中的氧气消耗得最快。消耗得最快。(2)3(2)3号瓶中含有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号瓶中含有生态系统的各种成分,并且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因此维持稳态的时间分,并且有稳定的能量来源,因此维持稳态的时间最长。最长。(3)(3)从实验设置上可以看出,此实验的自变量从实验设置上可以看出,此实验的自变量分别为河泥、金鱼藻、光照,因变量是金鱼存活的分别为河泥、金鱼藻、光照,因变量是金鱼存活的时间长短,因此本实验要说明的问题是,生态系统时间长短,因此本实验要说明的问题是,生态系统结构的完整性是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基础。结构的完整性是生态系统功能稳定性的基础。 答案答案(1)1(1)1号瓶中的金鱼。因

33、为号瓶中的金鱼。因为4 4号瓶置于黑暗处,号瓶置于黑暗处, 金鱼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细胞呼吸,金鱼和金鱼藻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进行细胞呼吸,金鱼和金鱼藻的细胞呼吸共用水中溶解的氧气,故金鱼生金鱼藻的细胞呼吸共用水中溶解的氧气,故金鱼生存时间更短存时间更短(2)3(2)3号瓶。因为号瓶。因为3 3号瓶置于光照下,有稳定的能量来号瓶置于光照下,有稳定的能量来源,金鱼藻和金鱼的细胞呼吸共同消耗水中的溶氧并源,金鱼藻和金鱼的细胞呼吸共同消耗水中的溶氧并产生二氧化碳,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原料,金鱼藻产生二氧化碳,为金鱼藻光合作用提供原料,金鱼藻的光合作用向水中提供氧,清水、河泥又分别为植物的光合作用向

34、水中提供氧,清水、河泥又分别为植物提供水、无机盐,河泥中的分解者将金鱼粪便分解为提供水、无机盐,河泥中的分解者将金鱼粪便分解为无机物供金鱼藻利用,这种状况能维持较长一段时无机物供金鱼藻利用,这种状况能维持较长一段时间,故金鱼生存的时间较长间,故金鱼生存的时间较长(3)(3)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 (水、空气、矿物质和阳光等水、空气、矿物质和阳光等) )、生产者生产者( (金鱼藻金鱼藻) )、消费者、消费者( (金鱼金鱼) )和分解者和分解者( (腐生微生物腐生微生物等等) )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缺一不可共同构成一个生态系统,缺一不可思维方法探究思维方法探究思维误区警示思维误区

35、警示易错分析易错分析1 1对碳循环示意图辨析不清对碳循环示意图辨析不清 (1)(1)碳循环过程示意图碳循环过程示意图 弄清箭头的方向及代表含义。弄清箭头的方向及代表含义。(2)(2)将上图换成字母,并尝试判断四种成分将上图换成字母,并尝试判断四种成分( (找依据找依据) )据图判断据图判断A A、B B、C C、D D各代表哪种成分?各代表哪种成分?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先根据双向箭头确定A A和和B B应为生产者应为生产者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不能写和非生物物质和能量,不能写“无机无机环境环境”,也不能写,也不能写“生物类别生物类别”,再根据,再根据A ACC确定确定C C为消费者,剩下为消费者,

36、剩下D D为分解者。为分解者。2 2对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概念及实例辨析不清对正反馈调节和负反馈调节概念及实例辨析不清方式方式项目项目负反馈调节负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正反馈调节作用作用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是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能使生能力的基础,能使生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态系统达到和保持平衡衡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状态结果结果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抑制或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生的变化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那种成分所发生的变化化实例实例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森林中的食虫鸟和害虫的数量变化;体内虫的数量变化;体内激素调节

37、激素调节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已经污染的湖泊中污染状况加剧;血液凝染状况加剧;血液凝固、排尿排便、胎儿固、排尿排便、胎儿分娩等过程分娩等过程图示图示纠正训练纠正训练1 1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右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模式 图,图,1 1、2 2、3 3、4 4分别代表生态系分别代表生态系 统的不同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统的不同成分。下列相关叙述正确 的是的是 ( () ) A A1 1代表生产者,代表生产者,5 5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可以代表化能合成作用 B B碳元素在碳元素在1 1、2 2、3 3、4 4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 C C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

38、级可能是在食物链中含有碳元素最多的营养级可能是1 1 D D1 1、2 2、3 3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中含有的有机物可以作为动力来促进碳 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元素在群落和环境之间循环解析解析考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相关知识。考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相关知识。1 1代表生代表生产者;产者;2 2代表消费者;代表消费者;3 3是分解者;是分解者;4 4是环境中的二氧是环境中的二氧化碳。碳元素在化碳。碳元素在1 1、2 2、3 3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间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传递。1(1(生产者生产者) )是其他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因此含碳元素是其他营养级的能量来源,因此含碳元素最多。碳

39、元素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最多。碳元素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进入生物界。物界。答案答案C2 2(2008(2008海南卷海南卷) )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某池塘中,早期藻类大量繁殖,食 藻浮游动物藻浮游动物( (水蚤水蚤) )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大量繁殖,藻类减少,接着又引起 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水蚤减少。后期排入污水,引起部分水蚤死亡,加重 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了污染,导致更多水蚤死亡。关于上述过程的叙述, 正确的是正确的是 ( () ) A A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早期不属于负反馈,后期属于负反馈

40、 B B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早期属于负反馈,后期不属于负反馈 C C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属于负反馈 D D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早期、后期均不属于负反馈 解析解析食藻类浮游动物和藻类构成捕食关系,藻类食藻类浮游动物和藻类构成捕食关系,藻类 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减少,可构成负反馈;当排入减少,导致浮游动物减少,可构成负反馈;当排入 污水后,浮游动物死亡,加剧了污染,又导致更多污水后,浮游动物死亡,加剧了污染,又导致更多 的浮游动物死亡,直到所有动物全部死亡,这属于的浮游动物死亡,直到所有动物全部死亡,这属于 正反馈。正反馈。B知识综合应用知识综合应用重点提示重点提示 通

41、过通过“治理水体污染等环境方面与课本知识有机治理水体污染等环境方面与课本知识有机结合结合”的考查,提升的考查,提升“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理论联系实际,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知识解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的一些生物学现象”的的能力。能力。典例分析典例分析(2009(2009广东卷,广东卷,32)32)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为加强水体治理,珠江流域某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城市构建了较大面积的人工湿地。(1)(1)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当污染物随水流进入该湿地时,湿地水体中碳元素的迁移和转化途径如下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素的迁移和转化

42、途径如下图。请用箭头和文字补充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虚线框中的碳转化途径。(2)(2)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一段时间后,湿地中出现了轮虫等浮游动物,可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控制绿藻等浮游植物的增殖;管理员还放养了一些鱼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食物和鸭,为城市增添自然气息。请写出可能存在的食物链链( (两条两条) )。_ _ _。(3)(3)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如果含有重金属的工业废水进入该系统,请根据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生态学基本原理,指出可能产生哪些负面影响。_ _ _ _ _。解析解析

43、(1)(1)碳循环过程中,植物可通过细胞呼吸放出碳循环过程中,植物可通过细胞呼吸放出COCO2 2,又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又可通过光合作用吸收COCO2 2,从而使得碳元素在无,从而使得碳元素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循环流动。(2)(2)由题意知,轮虫等浮游动物可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由题意知,轮虫等浮游动物可以绿藻等浮游植物为食,鱼和鸭又可以轮虫为食,鸭还可直接捕食绿藻食,鱼和鸭又可以轮虫为食,鸭还可直接捕食绿藻等,据此可写出相应的食物链。等,据此可写出相应的食物链。(3)(3)重金属属于难分解的物质,进入食物链后可沿食物重金属属于难分解的物质,进入食物链后可沿食物

44、链流动,并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随营养级的升高,生链流动,并通过生物富集作用,随营养级的升高,生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随之升高,产生剧毒生物。物体内重金属的含量随之升高,产生剧毒生物。答案答案(1)(1)(2)(2)绿藻绿藻轮虫轮虫鱼鱼鸭,鸭,绿藻绿藻鸭,鸭,绿藻绿藻轮虫轮虫 鸭鸭( (任写两条,其他答案合理也可任写两条,其他答案合理也可) )(3)(3)导致重金属污染,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重金属导致重金属污染,使处于高营养级的生物重金属含量过高含量过高拓展提升拓展提升 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处理污染水体、土壤常借助于微生物的分解作 用用特别关注微生物代谢类型与环境关系。特别关注微生

45、物代谢类型与环境关系。 (1)(1)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自养型微生物处理无机物污染,如富营养化问 题的解决、重金属污染等。题的解决、重金属污染等。 (2)(2)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异养型微生物处理有机物污染,如生活污水、 农药等。农药等。 (3)(3)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空气异养需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充足的空气 采用搅拌、通气等措施。采用搅拌、通气等措施。 (4)(4)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厌氧环境异养厌氧型微生物处理时保证厌氧环境密密 封、池底沉积物等措施。封、池底沉积物等措施。变式训练变式训练(2009(2009山东理综,山东理综,4

46、)4)利用泥浆生物反应利用泥浆生物反应 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器处理污染土壤,原理是将污染土壤用水调成泥 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浆状,同时加入部分营养物质和菌种等,在有氧 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条件下剧烈搅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由此推 知,该反应器知,该反应器 ( () ) A A能够实现物质循环能够实现物质循环 B B主要处理有机污染主要处理有机污染 C C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可看作一个小型生态系统 D D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存在能量输入、传递、转化和散失 解析解析本题通过泥浆生物反应器的介绍考查了对本题通过泥浆生物反应器

47、的介绍考查了对 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于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理解。解答本题的关键 在于抓住题目中污染物的分解是在有氧条件下剧在于抓住题目中污染物的分解是在有氧条件下剧烈搅拌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所以肯定是菌种进行烈搅拌而使污染物快速分解,所以肯定是菌种进行有氧呼吸而分解有机物,故有氧呼吸而分解有机物,故B B正确。本题中的反应器正确。本题中的反应器中有土壤、营养物质和菌种,无生产者,不满足生中有土壤、营养物质和菌种,无生产者,不满足生态系统态系统( (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生物群落及其无机环境) )的概念范畴,更谈的概念范畴,更谈不上生态系统功能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不上生态

48、系统功能中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A A、C C、D D均错误。均错误。答案答案 B随堂过关检测随堂过关检测题组一:有关物质循环或碳循环概念的理解题组一:有关物质循环或碳循环概念的理解1 1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关于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A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所指的物质是指组成生物体的C C、H H、O O、N N、P P、 S S等化学元素等化学元素 B B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所说的生态系统是指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 生物圈生物圈 C C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所说的循环是指物质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 间反复出

49、现、循环流动间反复出现、循环流动 D D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物质在循环过程中不断递减解析解析由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可知,本题的由生态系统物质循环的概念可知,本题的A A、B B、C C选项都是正确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会递选项都是正确的。物质在循环过程中是不会递减的,因为物质只能进行转移和变化,但不会消失。减的,因为物质只能进行转移和变化,但不会消失。答案答案D2 2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关于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说法,错误的是( () ) A A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的碳都直接或间接来自生 产者产者 B B分解者在碳循环中起重要作用分解者在碳

50、循环中起重要作用 C C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碳在无机环境中仅以CO2CO2形式存在形式存在 D D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碳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间是以CO2CO2形式进行形式进行 循环的循环的 解析解析生态系统中,碳在无机环境中还能以碳酸生态系统中,碳在无机环境中还能以碳酸 盐的形式存在。盐的形式存在。C题组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理解题组二: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的理解3 3(2009(2009福建理综,福建理综,2)2)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 的叙述,不正确的是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 A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

51、生态系统稳 定性的基础定性的基础 B B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可以提高生 态系统稳定性态系统稳定性 C C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 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用,体现了其间接价值 D D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 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解析解析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其内部结构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通过其内部结构和功能的协调来实现的,其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和功能的协调来实现的,其组成成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

52、受到破坏后越难以恢复,故恢复力稳定构越复杂,受到破坏后越难以恢复,故恢复力稳定性越差,所以性越差,所以A A、B B选项正确,选项正确,D D选项错误;生物多样选项错误;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每种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生态性的间接价值是指每种物种都维系着它们所在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着其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维持着其所在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性,C C选项正确。选项正确。答案答案D4 4(2009(2009广东卷,广东卷,13)13)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目前气象预报中有“紫外线紫外线 指数指数”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的内容,提醒市民注意避免紫外线伤害。 造成地面紫外线照

53、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造成地面紫外线照射增强的直接原因是 ( () ) A A滥伐森林滥伐森林 B B水体污染水体污染 C C南极冰川融化南极冰川融化 D D臭氧层破坏臭氧层破坏 解析解析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臭氧层被破坏后,臭氧层可吸收紫外线,臭氧层被破坏后, 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增多,使皮肤癌发病率增照射到地面上的紫外线增多,使皮肤癌发病率增 加,使农作物和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加,使农作物和植物的产量和质量下降。D题组三:有关物质循环的综合考查题组三:有关物质循环的综合考查5 5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不同的生态系统中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不同( (如如 下表下表) )。 造成这种分

54、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造成这种分解率差异的非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 A光光 B B微生物微生物 C C湿度湿度 D D温度温度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热带热带雨林雨林温带温带草原草原北方北方森林森林冻原冻原分解达分解达95%95%所需时所需时间间( (年年) )0.50.52 21414100100解析解析生态系统中的枯枝落叶主要是由微生物分解生态系统中的枯枝落叶主要是由微生物分解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的,微生物的生命活动受到温度、湿度等的影响。从热带雨林到冻原,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逐渐下从热带雨林到冻原,枯枝落叶分解的速率逐渐下降,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湿度、微生物。降

55、,主要影响因素是温度、湿度、微生物。答案答案A6 6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图 中中D D为大气,请据图回答:为大气,请据图回答: (1)(1)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此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 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固定的太阳能开始的。 (2)(2)碳元素在大气与碳元素在大气与A A、B B、C C之间的流动是以之间的流动是以 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形式进行的,在生态系统各成分中,A A为为 , , B B为为_。 (3 3)图中)图中DCDC过程是通过过程是通过 作用实现作用实现 的,的,CDCD是通过是通过作用实现的。作用实现的。(4)(4)生

56、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生物群落中的一部分碳返回大气中,而另一部分则以则以的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的形式储藏在地层中,碳在无机环境中以中以和和的形式存在。的形式存在。(5)(5)碳循环始终与碳循环始终与结合在一起进行。结合在一起进行。解析解析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没有碳就没有生命,碳在无机环境中是以COCO2 2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的。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和碳酸盐的形式存在的。在生态系统中,碳元素主要以要以COCO2 2的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的形式在无机环境与生物群落之间进行循环。在碳的循环中,始终伴随着能量流动,而生态系统在碳的循环中,

57、始终伴随着能量流动,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的能量流动是从生产者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部分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开始的,并进入生物群落部分生物的化能合成作用开始的,并进入生物群落随食物链而流动。生物群落中的碳以随食物链而流动。生物群落中的碳以COCO2 2的形式返回的形式返回到大气中,但另有一部分碳则以化石燃料到大气中,但另有一部分碳则以化石燃料( (煤、石油、煤、石油、天然气等天然气等) )的形式储藏于地层中,成为能源物质。的形式储藏于地层中,成为能源物质。答案答案(1)C(1)C生产者生产者(2)CO(2)CO2 2消费者分解者消费者分解者(3)(3)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

58、呼吸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呼吸(4)(4)化石燃料化石燃料COCO2 2碳酸盐碳酸盐(5)(5)能量流动能量流动定时检测定时检测组题说明组题说明特别推荐特别推荐 信息推断题信息推断题1 1、2 2、9 9;识图析图题;识图析图题5 5、7 7、8 8、1010;综合应用题;综合应用题1212、1313。考点考点题号题号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1 1、2 2、3 3、5 5、8 8、9 9、1010、1111、1212、1313、1414探究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用”4 4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的稳定性6 6、7 71 1“猪猪沼沼茶茶”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

59、态是华南山地丘陵地区常见的生态 农业模式,由种植农业模式,由种植( (茶树茶树) )、养殖、养殖( (猪猪) )、农户、农户( (人人) ) 和沼气生产和沼气生产( (微生物微生物) )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四个子系统构成。该生态农 业模式业模式 ( () ) A A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是由茶树、猪、人和微生物组成的生态系统 B B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实现了物质和能量在系统中的多级循环利用 C C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使整个生产过程进入了废物资源化的良性循环 D D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要外部投入注重系统内部的自身调节作用,不需

60、要外部投入 解析解析生态系统包括某一区域之内所有的生物和无生态系统包括某一区域之内所有的生物和无 机环境,并不能说是由生物构成的,在该生态农业机环境,并不能说是由生物构成的,在该生态农业 模式中只是实现了良性循环,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模式中只是实现了良性循环,不能实现能量的循环 利用。利用。C2 2科学家把科学家把“末日之钟末日之钟”的时间从晚的时间从晚1111点点5353分调至分调至 晚晚1111点点5555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分,警示气候变化构成的威胁“接近核接近核 武器的可怕水平武器的可怕水平”,“温室效应温室效应”将给人类带来将给人类带来 灾难。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灾难

61、。下面有关温室效应的叙述不恰当的是( () ) A A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导致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 B B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碳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以COCO2 2的形的形 式循环式循环 C C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碳元素在生物群落中主要以有机物的形式存在 D D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最主要 措施措施解析解析本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以生态系统中碳循本题以社会热点为背景,以生态系统中碳循环为考点,引导关注人类生活环境,关注人类的命环为考点,引导关注人类生活环境,关注人类的命运。

62、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运。温室效应是由于大气中COCO2 2等气体含量增加,使等气体含量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全球气温升高的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化石燃料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减少的燃烧。开发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措施。答案答案D3 3在碳循环中,连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在碳循环中,连通无机环境和生物群落的生物类 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群和生理作用分别是 ( () ) 生产者生产者消费者消费者分解者分解者光合作用光合作用 呼吸作用呼吸作用蒸腾作用蒸腾作用化能合成作用化能合成作用 A A; B B

63、; C C; D D; 解析解析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碳循环中,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 成作用将成作用将COCO2 2转化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转化为有机物进入生物群落,分解者 则通过分解作用把有机物变成则通过分解作用把有机物变成COCO2 2返回无机环境。返回无机环境。B4 4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为了验证土壤中的微生物可以分解淀粉,取两只 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烧杯甲和乙,都放入等量的淀粉溶液20 mL20 mL,甲中,甲中 加入加入30 mL30 mL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制备好的土壤浸出液,乙中放入等量的 蒸馏水,在适宜

64、的温度下放置蒸馏水,在适宜的温度下放置7 7天。然后从甲中取天。然后从甲中取 出等量的溶液放入出等量的溶液放入A A1 1、A A2 2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试管,从乙中也取出等量 的溶液放入试管的溶液放入试管B B1 1、B B2 2,在,在A A1 1、B B1 1中加入碘液,在中加入碘液,在 A A2 2和和B B2 2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中加入斐林试剂并加热。下列对该实验结果 的预测正确的是的预测正确的是 ( () ) A AA A1 1和和B B1 1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都会有蓝色出现,而且颜色深浅一致 B BA A2 2有砖红色沉淀出现,有砖红色沉淀出

65、现,B B2 2无砖红色沉淀出现无砖红色沉淀出现 C CA A2 2和和B B2 2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都有砖红色沉淀出现 D D以上结果都不正确以上结果都不正确B5 5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下图表示生物圈中碳元素的循环过程,下列有关 叙述不正确的是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 AB B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是生态系统的主要成分 B B均属于细胞呼吸均属于细胞呼吸 C CA A和和B B属于捕食关系属于捕食关系 D D温室效应主要是由温室效应主要是由过程造成的过程造成的解析解析由物质循环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由物质循环的箭头指向可以看出B B是生产者,是生产者,在生态系统中处于

66、主导地位。同时可以看出在生态系统中处于主导地位。同时可以看出A A是分解是分解者,不可能与者,不可能与B B构成捕食关系。构成捕食关系。答案答案C6 6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下列曲线表示四个不同的自然生态系统在受到同 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等程度的外来干扰后,初级消费者数量的变化情 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况。其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的生态系统是( () ) 解析解析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生态系统所具有的保持或恢复自身结构和 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叫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 定性,图定性,图C C

67、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恢复相对稳定的时初级消费者种群数量恢复相对稳定的时 间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间短,抵抗力稳定性最高。C7 7(2009(2009天津理综,天津理综,5)5)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下图表示气候变化对甲、 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乙生态系统中种群类型数量的影响。 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 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甲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一定较乙生态系统强 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甲生态系统中生物群落的营养关系一定较乙复杂 乙生态系统在乙生态系统在S S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点后一定有新的物种产生

68、 乙生态系统在乙生态系统在S S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点后一定经历次生演替过程 A A B B C C D D解析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气候发生变化,甲生态系统据图分析可知,气候发生变化,甲生态系统的种群类型数量变化幅度比乙生态系统小,所以其的种群类型数量变化幅度比乙生态系统小,所以其抵抗力稳定性比乙强,抵抗力稳定性比乙强,正确;乙生态系统在正确;乙生态系统在S S点时点时种群类型数量降至极低,其后由于气候条件逐渐适种群类型数量降至极低,其后由于气候条件逐渐适宜,群落经次生演替,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宜,群落经次生演替,种群类型数量又逐渐增加,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所以并不一定产生新的物种,所

69、以正确。正确。答案答案B8 8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如图为生态系统中碳循环过程,其中甲、乙、丙、 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丁构成系统的生物群落,箭头表示物质循环方向。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 A A图中图中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过程可以表示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B B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缺少类群甲则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不能正常进行 C C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类群丙的无氧呼吸是产生大气中气体X X的途径之一的途径之一 D D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增加图中各营养级生物

70、的种类可提高该生态系统 的抵抗力稳定性的抵抗力稳定性解析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由图可知,气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由图可知,气体体X X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类群丙为消费为二氧化碳,类群乙为生产者,类群丙为消费者,其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联系生物群落者,其无氧呼吸不能产生二氧化碳;联系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两种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图中甲与无机环境的两种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图中甲为分解者,如果甲缺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为分解者,如果甲缺少,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将不能正常进行。能正常进行。答案答案C9 9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缸内,如果养的在一个用钢化玻璃做成的封闭水

71、缸内,如果养的 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是鱼、虾、水蚤等水生动物,还有一些水草和藻 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类以及一些微生物,开始时它们正好达到了生态 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平衡状态。后来为了取得一些实验结果,进行了 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遮光处理,下列现象不可能出现的是 ( () ) A A氧气含量减少氧气含量减少 B B二氧化碳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C C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厌氧微生物数量增多 D D动物数量减少动物数量减少 解析解析这一个封闭的水缸,实际上就是一个封闭这一个封闭的水缸,实际上就是一个封闭 的生态系统。如果

72、进行遮光处理,植物的光合作的生态系统。如果进行遮光处理,植物的光合作 用受阻,二氧化碳利用减少用受阻,二氧化碳利用减少( (二氧化碳含量增二氧化碳含量增 多多) ),氧气产生减少,所以厌氧微生物在这种情况,氧气产生减少,所以厌氧微生物在这种情况 下会增多。植物生长受阻,结果又会导致动物数下会增多。植物生长受阻,结果又会导致动物数 量减少。量减少。B1010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进行分析,不正确的根据下面的碳循环示意图进行分析,不正确的 是是 ( () ) A A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通过光碳从无机环境进入生物群落的途径只有通过光 合作用合作用 B B参与过程参与过程的生物与同区域中

73、的动物、植物共的生物与同区域中的动物、植物共 同构成了群落同构成了群落 C C该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该区域的各种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间要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间要不断地进行物质循环、能量流动、信息传递 D D若绿色植物的优势种为草本植物,将来可能会演若绿色植物的优势种为草本植物,将来可能会演 替为森林生态系统替为森林生态系统A1111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在一般情况下,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 的主要渠道的图解,正确的是的主要渠道的图解,正确的是 ( () )解析解析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由于生产者和分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是由于

74、生产者和分解者接通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通道,生产者通过者接通了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的通道,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光能或氧化无机物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利用光能或氧化无机物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这样无机环释放的能量,将无机物合成为有机物,这样无机环境中的物质进入生物群落,经各级消费者利用,最境中的物质进入生物群落,经各级消费者利用,最后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又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归后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又将有机物转化成无机物归还于无机环境中去。还于无机环境中去。答案答案A1212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请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1)绿色植物可以通过绿色植物可以通过作用吸收

75、二氧化作用吸收二氧化 碳,可以通过碳,可以通过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 气中。气中。(2)(2)图中能量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图中能量使物质能够不断地在和和之间循环往复。之间循环往复。(3)(3)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生态系统中能量的离不开物离不开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4)(4)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它是一个在物质上生物圈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它是一个在物质上 的生态系统。的生态系统。(5)(5)由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在短时期被开采利用,由于石油、煤等化石燃料在短时期被开采利用,使以使以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累,为主的一些气体在大气中积累,会造成会造成,使冰

76、川融化,海平面上升。,使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 解析解析图示是碳循环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图示是碳循环过程,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使碳进入生物群落,然后又通过生固定二氧化碳,使碳进入生物群落,然后又通过生物的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实现物质循物的呼吸作用将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实现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是离不开物质循环的,其贮存和释放环。能量流动是离不开物质循环的,其贮存和释放均发生在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物质循环主体均发生在物质的合成与分解过程中。物质循环主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但是由于人们过度生物圈,但是由于人们过度使用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释放过多超

77、出了物质使用化石燃料,导致二氧化碳释放过多超出了物质循环限度,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循环限度,造成严重的环境问题温室效应。温室效应。答案答案(1)(1)光合呼吸光合呼吸(2)(2)生物群落无机环境生物群落无机环境(3)(3)贮存与释放贮存与释放(4)(4)自给自足自给自足(5)(5)二氧化碳温室二氧化碳温室效应效应1313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 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 请据图回答:请据图回答: (1)(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 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2

78、)X(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 X代表的代表的生物为生物为;Y 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图示生物不同,Y 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 _。(3)(3)大气中的大气中的COCO2 2在甲中图示的在甲中图示的处处( (在在a ad d中中选择选择) )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处处( (在在a ad d中选择中选择) )可以分解为可以分解为COCO2 2。(4)(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途径产生途径产生COCO2 2。解析

79、解析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或某些化能自养型生通过绿色植物光合作用或某些化能自养型生物的合成作用物的合成作用( (常见的有硝化细菌等常见的有硝化细菌等) ),把大气中的,把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等有机物。生产者合成的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为糖类等有机物。生产者合成的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含碳有机物被各级消费者所利用。生产者和消费者在生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又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命活动过程中,通过呼吸作用,又把二氧化碳释放到大气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后气中。生产者和消费者的遗体被分解者所利用,分解后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到大气中。另外,由古代动植物

80、产生的二氧化碳也返回到大气中。另外,由古代动植物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等,被人们开采出来后,通过燃烧遗体变成的煤和石油等,被人们开采出来后,通过燃烧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也加入到生态系统的把大量的二氧化碳排放到大气中,也加入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中。由此可见,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碳循环中。由此可见,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在植物细胞中,循环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的。在植物细胞中,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被利用,又可通过呼吸作用在细胞二氧化碳在叶绿体中被利用,又可通过呼吸作用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分解产生。质基质和线粒体中分解产生。答案答案(1)(1)

81、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2)(2)化能自养细菌化能自养细菌( (或硝化细菌等或硝化细菌等) )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有核膜包围的细胞核(3)c(3)ca a和和b b(4)(4)微生物的分解微生物的分解14.14.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的问题,请回答: (1)(1)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重要性某生物小组为验证生态系统各种成分的重要性 和不可缺少性,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和不可缺少性,进行了如下实验设计: 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锥形瓶三个,分别标记 为为1 1、2 2、3 3号,均加等量的水,号,均加等量的水

82、,3 3号加少许河泥,号加少许河泥, 再在再在1 1、2 2、3 3中加入同样的金鱼,中加入同样的金鱼,2 2、3 3号加入等量号加入等量 的金鱼藻,均用橡皮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的金鱼藻,均用橡皮塞塞紧,然后放在阳光下。 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记录结果如下表所示:22号和号和3 3号锥形瓶相比较,号锥形瓶相比较,2 2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号锥形瓶中的金鱼存活的时间较短,主要说明的时间较短,主要说明是生态系统成分中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不可缺少的。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两个锥形瓶的实验结果相比较,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该实验的无

83、关变量为该实验的无关变量为( (最少答出两项最少答出两项) )_ _ _。瓶号瓶号1 1号瓶号瓶2 2号瓶号瓶3 3号瓶号瓶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周)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周)3 311112525(2)(2)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请继续设计实验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方法步骤:方法步骤: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第一步:取同样形状、同样体积的4 4号锥形瓶,号锥形瓶,4 4号号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锥形瓶的设计处理应该与号锥形瓶作对照。号锥形瓶作对照。第二步:第二步:_ _ _。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第三步: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84、推测最可能的实验结果:_。(3)(3)下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下面甲、乙两图表示两个不同生态系统中,积累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在植物和土壤中的有机物比例,其中表示热带雨林的是图的是图,这是因为,这是因为_。解析解析2 2号和号和3 3号锥形瓶相比较,号锥形瓶相比较,2 2号锥形瓶中缺少泥号锥形瓶中缺少泥沙提供的分解者,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沙提供的分解者,说明分解者是生态系统成分中不可缺少的成分。可缺少的成分。1 1号和号和2 2号锥形瓶相比较,号锥形瓶相比较,1 1号缺少金号缺少金鱼藻,说明生产者是生态系统分成中不可缺少的。鱼藻,说明生产者是生态

85、系统分成中不可缺少的。温度、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等为无关变量。温度、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等为无关变量。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加探究阳光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应加4 4号锥形瓶与号锥形瓶与3 3号号对照,对照,3 3号、号、4 4号锥形瓶中都有水、河泥、金鱼藻,号锥形瓶中都有水、河泥、金鱼藻,3 3号有光照,号有光照,4 4号无光照,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号无光照,观察记录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间,3 3号锥形瓶的金鱼藻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号锥形瓶的金鱼藻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4 4号锥形瓶的金鱼藻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号锥形瓶的金鱼藻无光照,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生存的时间短。热带雨林中温度高,水分氧气,生存的时间短。热带雨林中温度高,水分多,分解者活动旺盛,土壤中有机物较少。多,分解者活动旺盛,土壤中有机物较少。答案答案 (1)(1)分解者分解者11号和号和2 2号号温度、金鱼的温度、金鱼的数目、金鱼藻的数目等数目、金鱼藻的数目等(2)(2)第一步:第一步:3 3第二步:第二步:4 4号锥形瓶作遮光处理号锥形瓶作遮光处理4 4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比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比3 3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号锥形瓶中金鱼生存的时间短存的时间短(3)(3)乙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乙热带雨林温度高,分解者活动旺盛返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