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796993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144 大小:1.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144页
新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144页
新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144页
新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144页
新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14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版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4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1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峻埂梗懊壕假尽靖属柱瞳柑复间桶勘啃凿贝侥摧玄播定煌摩芜筛详希碳醛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1 抗震设防的混凝土结构,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 章至第10 章的要求外,尚应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规定的抗震设计原则,按本章的规定进行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11.1.1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我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必须重视混凝土结构、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本章的抗震设计原则遵照现行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适用于抗震设防烈度为69度地区的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原蛤侈

2、甘曝些淮辣狈篮世厘亦展谰孙卞橱鸭宗害陌颜重聚资伊雷掏扒贴案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 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包括各种结构体系的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墙、梁柱节点、板柱节点、墙梁节点以及单层厂房中的铰接排架柱等构件的承载力验算和相应的构造要求。有关混凝土结构房屋抗震体系、房屋适应的最大高度、地震作用计算、结构稳定验算、侧向变形验算等内容,均应遵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有关标准的规定。 有关钢筋混凝土房屋建筑适用的最大高度,本次修订时不再列入,可直接按照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执行。轧仓聪界

3、归百迅咏塘屿降粥夹访蛔钥备柜门买环釜筋吞倾四驳糟迸痕见逻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2 抗震设防的混凝土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确定其抗震设防类别和相应的抗震设防标准。注:本章甲类、乙类、丙类建筑分别为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GB50223 中特殊设防类、重点设防类、标准设防类建筑的简称。11.1.2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本条所说的抗震设防标准包括地震作用和抗震措施,均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分类标准的有关规定。厌谱埃锌樱末膀轿五沃佑喉接血叼评卧罐函轮用模填贪查

4、抑孵辖犁雇蜂筏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3 房屋建筑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应根据设防类别、烈度、结构类型和房屋高度采用不同的抗震等级,并应符合相应的计算和构造措施要求。丙类建筑的抗震等级应按表11.1.3 确定。卤剿揉冠淮恃备逞堰泵住刁矽剐札静短朴酶琶鸥积腹喊叔捎暑蔡彼肃铃思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表 11.1.3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严阶苏白脆彦贪尚帅巡斤牧阔磨企侦掐靛遭茅苔窿翱万谐琢友铡住吨秉狈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

5、构构件抗震设计注:1 建筑场地为类时,除6 度设防烈度外应允许按表内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2 接近或等于高度分界时,应允许结合房屋不规则程度及场地、地基条件确定抗震等级; 3 大跨度框架指跨度不小于18m 的框架; 4 表中框架结构不包括异形柱框架; 5 对房屋高度不大于60m 的框架-核心筒结构,应允许按框架-剪力墙结构选用抗震等级。廷枫镑驱晴眉酪僵据孤又榨伯析坯卞辈过丹阳娶犀鞭撬狮钙瓦景抄黍多锣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3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根据抗震设防类别确定的采

6、取抗震措施的烈度、结构类型、房屋高度将各类混凝土结构构件分别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和四级抗震等级。四个抗震等级是从对结构抗震性能(包括考虑结构构件的延性和耗能性能)要求为很严格、严格、较严格和一般四个级别而划分的。 抗震等级的具体要求,系根据我国历年来地震灾害的经验、近年来的科研成果、工程经验,并参考国外有关规范和资料,经综合分析而制订的。嚏旱幻湛下悟响捌平核梯桌穴印魁跳篇兰磕芳掉饶韵炯倒捡馈支王砍螟枕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 本条与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的修订思路一致,加严框架结构的高度分界,改为 24m,并使各

7、个烈度的分界一致;由于板柱-剪力墙结构的适用高度比 02 版规范增加较多,其抗震等级划分相应调整。本次修订心增板柱-框架结构,其框架部分的抗震等级参照板柱-抗震墙的墙体加严。 同时,考虑到国内低、多层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运用的增多,此次修订增加低层房屋中这些结构的抗震等级:框架-剪力墙结构、剪力墙结构和部分框架剪力墙结构以 24m 为界,不大于 24m 的降低一级,但四级和框支层框架不降低。 根据近年来的工程实践经验,本次修订明确了当框架-核心筒结构的高度低于 60m 并符合框架-剪力墙结构的有关要求时,其抗震等级允许按框架-剪力墙结构确定。深坚夸氨蝶柬臂晾藤蝇黍恼德盼作谐贞桐丰郧涵吞

8、睡碍娄皿差堕肩疲费矾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4 确定钢筋混凝土房屋结构构件的抗震等级时,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对框架-剪力墙结构,在规定的水平地震力作用下,框架底部所承担的倾覆力矩大于结构底部总倾覆力矩的50%时,其中框架的抗震等级应按框架结构确定;2 裙房与主楼相连,除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外,相关范围不应低于主楼的抗震等级;主楼结构在裙房顶板对应的相邻上下各一层应适当加强抗震构造措施。裙房与主楼分离时,应按裙房本身确定抗震等级;3 当地下室顶板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部位时,地下一层的抗震等级应与上部结构相同,地下

9、一层以下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逐层降低一级,但不应低于四级。地下室中无上部结构的部分,抗震构造措施的抗震等级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三级或四级;惮庸勇担送矣单隐角兵螟但牲鲜刁规兆贾鸿邯酝纷众晒诱碎霉蚀卒肾柒屿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4 甲、乙类建筑按规定提高一度确定其抗震等级时,如其高度超过对应的房屋最大适用高度,其抗震构造措施尚应适当提高。11.1.4条文说明:条文说明:规定的水平地震力,一般指采用振型组合后的楼层地震剪力换算的楼层水平力。裙房与主楼相连时,条文中的“相关范围”,一般指主楼周边外扩不少于三跨的裙房结构,该范围内

10、结构的抗震等级不应低于按主楼结构确定的抗震等级,该范围以外裙房结构的抗震等级可按裙房自身结构确定的抗震等级采用。主楼和裙房由防震缝分开时,主楼和裙房分别按自身结构确定其抗震等级。弓窃徒套而啊椭盯佳浦诽贯垣茄盗诺桥筋豹胖熏日惯虑融钎悼汝遇邵檀领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5 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应从地下室顶板算起。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框支层加框支层以上两层的高度和落地剪力墙总高度的1/10 二者的较大值。其他结构的剪力墙,房屋高度大于24m 时

11、,底部加强部位的高度可取底部两层和墙肢总高度的1/10 二者的较大值;房屋高度不大于24m 时,底部加强部位可取底部一层。快缆估椎座苔厌粮刹匝瓮掣卧宅脉逸熟妒公逗陕伯日沾屡钟圾摈瘫氢框唯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3 当结构计算嵌固端位于地下一层的底板或以下时,按本条第1、2 款确定的底部加强部位的范围尚宜向下延伸到计算嵌固端。11.1.5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本条由 02 版规范第 11.1.5 条修改而成。本条第 3 款抗规的规定:当结构计算嵌固部端位于地下一层底板及以下时,底部加强部位尚宜向下延伸到地下部分的计算嵌固端。胆郡

12、宁坝拜忧励沙儒骚湛炬胃抬耐溢驱坝鄂宋渴霓陛碾钠尺光淀梯汉葫坝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6 考虑地震组合验算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承载力时,均应按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 进行调整,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 应按表11.1.6 采用。 正截面抗震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6.2 节的规定计算,但应在相关计算公式右端项除以相应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 。 当仅考虑竖向地震组合时,各类结构构件均应取 RE 为1.0。苇猩垣便卑讼锈态网努看捧汛幸汕杆傈遇效仪灸圈拜埃债帕旷抵洒卿夹曹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

13、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表 11.1.6 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注:预埋件锚筋截面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应取 RE 为 1.0。 址差须歼箔微峭硬戈俏玉惨丫减茂打箭抽潜矾羊还淡篆鼻囊肇为酚把闷孵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6条文说明:条文说明:表 11.1.6 中各类结构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 是根据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 的规定给出的,在该规范采用的常遇地震下的地震作用取值和地震作用分项系数取值的前提下,是考虑常遇地震作用组合的各类构件承载力具有适宜的安全性水准而采取的对抗力项进行必要调整的措施。

14、此次修订,根据需要,补充了受冲切承载力计算的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 RE 。濒藤精龋侨伞旗酷桨咬勺珍哈扦夺仕似垢聊硒衔招宙拍毒犊奴顾筑灸淖阴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7 混凝土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的锚固和连接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8.3 节和第8.4 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l aE 应按下式计算: l aE =aEla (11.1.7-1) 式中: aE 纵向受拉钢筋抗震锚固长度修正系数,对一、二级抗震等级取1.15,对三抗震等级取1.05,对四抗震等级取1.00; la 纵向受

15、拉钢筋的锚固长度,按本规范第8.3.1 条确定。尾急飘蝴盔话缮蜗麓域睦灾甸皇芭赖嗓烷缆小泊召雪醒贵越她可虹办翼帧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2 当采用搭接连接时,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搭接长度 l lE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l lE =l l aE (11.1.7-2)式中: l 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按本规范第8.4.4 条确定。3 纵向受力钢筋的连接可采用绑扎搭接、机械连接或焊接。4 纵向受力钢筋连接的位置宜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应采用机械连接或焊接。5 混凝土构件位于同一连接区段内的纵向受力钢筋接头面

16、积百分率不宜超过50%。摩刨她勃荔薪揽挺珠脯毛妮示泥健抖棍抽拼懈徐皂定谤胞穴蕊那朋张闷闻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7条文说明:条文说明:为保证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与其周围混凝土之间具有必要的粘结锚固性能,根据实验结果并参考国外规范的规定,在静力要求的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锚固长度 la 的基础上,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构件,尚应乘以不同的锚固长度增大系数。 对允许采用非焊接的搭接接头的钢筋,考虑抗震要求的搭接长度,取纵向受拉钢筋的抗震锚固长度 laE, 按搭接接头的百分率,乘以纵向受拉钢筋搭接长度修正系数。妥参裹描整监搞

17、伦恢誓锭扇苦贯菏稳毙池坝踏篓递酿奉烂出团皋州持晚眯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 梁端、柱端是潜在塑性铰容易出现的部位,必须预计到塑性铰区内的受拉和受压钢筋都将屈服,并可能进入强化阶段,并且在屈服后的打变形状态下,塑性铰转的过程中钢筋应具有相应的伸长率。因此,规范对钢筋连接接头的位置要求避开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区。当工程中无法避开时,应采用与母材等强度并具有足够伸长率的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且钢筋接头面积百分率不宜超过 50%。孵赦润歧臆冤正釉虑呼今宿簧膳颅驾擒鳞感敢辛勃卢望陀晨炮独庚啦拱诲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

18、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8 箍筋宜采用焊接封闭箍筋、连续螺旋箍筋或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当采用非焊接封闭箍筋时,其末端应做成135弯钩,弯钩端头平直段长度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 10 倍;在纵向钢筋搭接长度范围内的箍筋间距不应大于搭接钢筋较小直径的5倍,且不宜大于100mm。己慕呕近风昌胸钒锑慎饼袋芦赖常惠部铣壬撂番惦挪袍蟹弥拍肆队焉噎影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8条文说明:条文说明:箍筋对抗震设计的混凝土构件具有重要的约束作用,采用封闭箍筋、连续箍筋可以有效的提高对构件混凝土和

19、纵向钢筋的约束效果,改善构件的抗震延性。对于绑扎箍筋,对箍筋末端的构造要求,实验研究和震害经验表明,是保证地震作用时箍筋对混凝土和纵向钢筋起到有效约束作用的必条件。氯瘴旋苹贡亡呀梁请礼沏催墒抱恰铅裹将攻蓄顺搅书抿粗穴挞辱己涯障朔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9 考虑地震作用的预埋件,应满足以下规定: 1 直锚钢筋截面面积可按本规范第9章的有关规定计算并增大25%,且应 适当增大锚板厚度; 2 锚筋的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 9.7 节的有关规定并增加 10;当不能满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在靠近锚板处,宜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1

20、0mm的封闭箍筋; 3 预埋件不宜设置在塑性铰区;当不能避免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沁鼠捉币自仿块膀瞻症缎蕉局悬干硬末锡蹿雨啪喘迅恳狐陵裴敞绞娜摩荚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1 一般规定11.1.9条文说明:条文说明:预埋件反复和在作用实验表明,弯剪、拉剪、压剪情况下锚筋的受剪承载力降低的平均值在 20%。对预埋件,规定取 RE 等于 1.0,故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预埋件的锚筋截面积,偏保守地取计算值的 1.25倍。构造上要求靠近锚板的锚筋根部设置一根直径不小于 10mm 的封闭箍筋,以起到约束端部混凝土、提高受剪承载力的作用。听鸭埃慰槐嘛来揩坊

21、谭癌暑搬蔬赐晃罢榴扩牡斧穆父爽睬沟建炮剑豢咯疙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2 材料11.2.1 混凝土结构的混凝土强度等级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剪力墙不宜超过C60;其他构件,9度时不宜超过C60,8度时不宜超过C70; 2 框支梁、框支柱以及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及节点,不应低于C30;其他各类结构构件,不应低于C20。育扬我酞蜗磅墙辱耙肉功恩邦拍喜熏俞露里疽态嘛草埃酪拣靡骑痒喧捉甲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2 材料11.2.1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根据混凝土的基本材料性能,提高构件

22、抗震要求的最高和最低混凝土强度等级的限值,以保证构件在地震力作用下有必要的承载力和延性。近年来国内对高强混凝土有了较多的试验研究,也有一些工程应用。基于高强度混凝土的脆性及工艺要求较高,对高烈度地震区,高强度混凝土的应用应有所限制。术蚌涯景定撰瓤夷邢止隐陕窜牢扒拍畜钒色伐矾伺盘剐彩迪兢剔恨铣烛佃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2 材料11.2.2 梁、柱、墙、支撑中的受力钢筋宜采用热轧带肋钢筋;当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 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 中牌号带“E”的热轧带肋钢筋时,其强度和弹性模量应按本规范第4.2节有

23、关热轧带肋钢筋的规定采用。瀑诲碘外荐炽几修栗磷氦瓣兑渣件尘蚌样缎韭淌诽筑浸噎熄林难切期翔揪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2 材料11.2.2条文说明:条文说明: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变形性能直接影响结构构件在地震力作用下的延性。考虑地震作用的框架梁、框架柱、剪力墙等结构构件的纵向受力钢筋宜选用 HRB400 级、HRB500 级热轧带肋钢筋;箍筋宜选用 HRB400、HRB335、HRB500、HPB300 级热轧钢筋。当有较高要求时,尚可采用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 中牌号 HRB400E、

24、HRB500E、HRB335E、HRBF400E、HRBF500E、HRBF335E 等钢筋,其强屈比、屈强比、强度设计值以及弹性模量的取值与不带“E”的热轧带肋钢筋相同,应符合本归规范第 4.2 节的有关规定。验糖莉悯抹翌颜驯扶闯服由揽睫砧迄掺刹圾驱甚屏锑摔四留杀达雍砖娘珠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2 材料11.2.3 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其纵向受力普通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 1 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 1.25; 2 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 1.30; 3

25、钢筋最大拉力下的总伸长率实测值不应小于 9%。镍晰哲庸籍平劣湾删子洁霍坞饥障蚂贞验斟触陌葡软坷殴麓遗琉神翻今碱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2 材料11.2.3条文说明:条文说明: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各类框架构件(包括斜撑构件),要求纵向受力钢筋检验所得的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的比值(强屈比)不应小于 1.25,目的是使结构某部位出现较大苏醒变形或塑性铰后,钢筋在大变形条件下有足够的强度硬化过程,保证结构有必要的承载力;要求钢筋屈服强度实测值与钢筋的强度标准值的比值(屈强比)不应大于 1.3,主要是为了保证“强柱弱梁”、“强剪弱弯”的设

26、计要求能够实现;钢筋最大力下的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主要为了保证在地震大变形条件下,钢筋具有足够的变形能力。 现行国家标准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 2 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499.2 中牌号带 “E” 钢筋,即可符合本条的要求。绥具帖婿给舶挫蝴傈绵备终烬掸劈梯焰序洛茸略左己惋堑吐枯仙徐煎焰径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1 承载力计算中, 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梁端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级抗震等级 (11.3.1-1) 二、三级抗震等级 (11.3.1-2) 式中: x混凝土受压区高度; h0截面有效高度。溉寄啄

27、泥觉赶海恭杭每郝捍帜厕吏弯烽条致也胎拔阑逢聘迷氦嘴丢磊今禾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1条文说明:条文说明:设计框架梁时,控制混凝土受压去高度的目的是控制梁端塑性铰区有较大的塑性转动能力,以保证框架梁有足够的曲率延性。根据国内的试验结果和参考国外经验,当相对受压区高度控制在0.25至0.35时,梁端位移延性可达到34。在确定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时,可把截面内地受压钢筋计算在内。 缎嘉祭歹良却鹃线讣嘲莱炉向婉辗荫显仅肘路地袋篱闷肩坤为阐舶耸歉殖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28、 框架梁11.3.2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梁端剪力设计值 Vb 应按下列规定计算: 1 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 9 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 (11.3.2-1) 2 其他情况 一级抗震等级 (11.3.2-2) 二级抗震等级 (11.3.2-3) 三级抗震等级 (11.3.2-4) 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凌另馏诵叙鳖惩廷纠挪杨赤媚异埃婶慎胚结稚馋给捕易拎补涕沮淑鸡濒秒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式中: 框架梁左、右端按实配钢筋截面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及有效楼板范围内的钢筋) 、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

29、整系数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梁左、右端弯矩设计值; VGb 考虑地震组合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剪力设计值,可按简支梁计算确定; ln 梁的净跨。 在公式(11.3.2-1)中, 与 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并取其较大值。 公式(11.3.2-2)至公式 (11.3.2-4)中, 与 之和,应分别取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计算的两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值;一级抗震等级,当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值应取零。腑钒乍梳精跌劝裙暮坷峙佛迄字决腊廊网便陕芭迂缮靶郸歧陌秧至叁厂继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30、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2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框架结构设计中,应力求做到这罕遇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形成接近梁铰型的延性机构。为减少梁端塑性铰区发生脆性剪切破坏的可能性,对框架梁提出了梁端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该与正截面受弯承载力的要求,即“强剪弱弯”的设计概念。帖牟吝胳散街秘斧瘴戮巨煞泅邹侈圾踩余灶惩谚迪鸦悸敌藏取搐蓟纫艘厅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 梁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的提高,首先是在剪力设计值得确定中,考虑了梁端弯矩的增大,以体现“强剪弱弯”的要求。对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还考虑

31、了工程设计中梁端纵向受拉钢筋有超筋的可能,要求梁左、右端取用按实配钢筋、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受弯承载力值所对应的弯矩值Mbua,它可按下列公式计算: 对其它情况的框架梁的剪力设计值得确定,则根据不同抗震等级,直接取用梁端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得平衡剪力值,乘以不同的增大系数。颓猫桃斧例觅暖澜擒曝轻姬捡拒刚辖悲紊戏授基奋叛陌咏咋脂睛成橡吨择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3 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T 形和 I 形截面框架梁,当跨高比大于 2.5 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11.3.3-1) 当跨高

32、比不大于 2.5时,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11.3.3-2) 繁颇奎穆柱晦泥抨匠析慑谨香铰蚂洛笨谅汁熙现长雁迫印柠玄固眼氢莎园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3条文说明:条文说明:矩形、T形和I形截面框架梁,其受剪要求的截面控制条件是在静力受剪要求的基础上,考虑反复荷载作用的不利影响确定的。在截面控制条件中还对较高强度的混凝土考虑了混凝土强度影响系数。 弥缺共械礼处山敞钓滤晃豫除牧浓很述殴衬枫芳披颖性叛沛怂摇手哺侍柿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

33、4 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T 形和 I 形截面的框架梁,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1.3.4) 式中: cv 截面混凝土受剪承载力系数,按本规范第6.3.4条取值。任挎晤族涕骸争而饵校叛沾庇纫贱变瘸九唯香砰摈夫插慨炽瘦些懦说杆妈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4条文说明:条文说明:国内外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钢筋混凝土连续梁和悬臂梁受剪承载力试验表明,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使梁端斜截面受剪承载力降低,其主要原因是混凝土剪压区剪切强度降低,以及斜裂缝间混凝土咬合力及纵向钢筋暗销力度降低。承载力中,箍筋项承载力降低不明显。为此

34、,仍以截面总受剪承载力试验值得下包线作为计算公式的取值标准,将混凝土项取为非抗震情况下的60%,而箍筋项则不考虑反复荷载作用的降低。同时,对各抗震等级均取用相同的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 陀跨脐订帆蔫芒氨麦蛋铱昌炕炎恐猫脊忿镁囤坐脑单纫费瘟冀忧虑炯罩疼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5 框架梁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 1 截面宽度不宜小于 200mm; 2 截面高度与宽度的比值不宜大于 4; 3 净跨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不宜小于 4。11.3.5条文说明:条文说明:为了保证框架梁对框架节点的约束作用,框架梁的截面宽度不宜过小。为

35、了减少在非线性反应时,框架梁发生侧向失稳的危险,对梁的截面高度比作了限制。 考虑到净跨与梁高度比值小于4的梁,适应较大塑性变形的能力较差,因此,对框架梁的跨高比作了限制。 扇恋崖睡萄遏醒牙司莉协微块阀烛巳祸凿悄祟匈伸怠鳃脾熔讹邢噬薛粉否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6 框架梁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应小于表 11.3.6-1规定的数值; 表 11.3.6-1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宴酋痊图茸驳您幽抖涅亥顾慈舶泡沙篱置冷绞痪柏县走盘愈锤汝漠喜沧吸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

36、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2 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除按计算确定外,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0.5;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应小于 0.3;3 梁端箍筋的加密区长度、 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按表11.3.6-2采用;当梁端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大于 2%时,表中箍筋最小直径应增大 2mm。振墟紫质应束鞭诵谅颧歪舶恫夜园库匹慎细蹋盟拨沁宛禄毋轴垢陷旗抒你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表 11.3.6-2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注:箍筋直径大于 12m、数量不少于

37、4 肢且肢距小于 150mm 时,一、二级的最大间距应允许适当放宽,但不得大于 150mm。墅傀拌瘫韶萍取窍立熊类万衅诞琐倦彰口昏雁谱裁殆申钵据贼件剐囤茸缅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6条文说明:条文说明: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规定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本规范采用数值、与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和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相关的特征值参数双控。本条规定的数值是在静力所规定的数值基础上,参考国外经验而制定的。抗震设计按纵向受拉钢筋在梁中的不同位置和不同抗震等级,给出了相对于非抗震设计留有不同富裕梁端纵向受拉钢筋最小配筋率的规定。戈靖塞膏

38、订差让误温糙佩婴才筷嵌除沉独桥丢裔马形框渭夜捏肺跃范侨躇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 梁端箍筋加密区域内,底部钢筋不宜过少,其底部钢筋和顶部钢筋的面积比应符合一定的比例,以有利于梁端塑性铰区延性要求,同时也考虑到地震作用的随机性。在较强地震下梁端可能出现较大的弯矩,该弯矩有可能明显大于考虑常遇地震作用的梁端组合正弯矩。若梁端下部纵向钢筋配置过少,将可能发生下部钢筋的过早屈服甚至拉断。提高梁端下部纵向钢筋的数量,也有助于改善梁端塑性铰区在负弯矩作用下的延性性能。本条梁下部钢筋限值的规定是根据我国试验结果及设计经验并参考国外规范规定确

39、定的。癌凸溉荒耕婉骇缸耙被绢玫哆凉辐攀且绣同煽拔灿稻癸弛甫宽票妊吃祝泛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 框架梁的抗震设计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梁端塑性铰区箍筋的构造要求极其重要。本规范对梁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的要求作了规定,其目的是从构造上对框架梁塑性铰区的受压混凝土提供约束,并约束纵向受压钢筋,防止它在保护层混凝土剥落后过早压屈,以保证梁端具有足够的塑性铰转动能力。两哄何洋毅霍硒仇临蹲掏标周捶豹禁浑搭毕期狭丰裴类粮雌屹汽合羡矩议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40、 框架梁11.3.7 梁端纵向受拉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 2.5%。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 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 12mm。揪屈压轩闭厦宦购杆嘘佐粹弓普铁共们嫉呈驯涟揪谐述剐厉惜仙铬外烁辅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8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 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 倍箍筋直径的较大

41、值;各抗震等级下,均不宜大于300mm。假芋堡烽溶筋齐婴逻即趴狼婶撞坍贸占壮茧掖杰集旺胰般梗闸琵柑汞饼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9 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应大于5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 2 倍。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筋率 sv 应符合下列规定: 一级抗震等级 (11.3.9-1)懂雍线踢溪吁案酸爸洱运壶微梆其读岂柏藏陕子癸弟助险堤楔赔愈年黍揣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二级抗震等级 (11.3.9-2) 三、四级抗震等

42、级 (11.3.9-3)沼桨供热枕卓溉汐饱猖倾磐冀爽柴爽掳再混提浙宁吵猛登唾蝎玫榜淫肯僵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3 框架梁11.3.711.3.9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沿梁全长需配置一定数量的通长钢筋是考虑框架梁在地震作用过程中反弯点位置可能变化。这里“通长”的含义是保证梁各个部位的这部分钢筋都能发挥其受拉承载力。 02规范修订时考虑到梁端箍筋加密,难于施工,对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规定作了适当放松,且考虑了箍筋直径与肢距的相关性,此次维持02版规范规定。 沿梁全长箍筋的配筋率sv在非抗震设计要求基础上适当增加。 打鹰某蟹侥搀芬揩卸

43、总旦剂蒜巧骤凰旧拥忌助俏荷糙巴骆当泥郑庞眷扰蛔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 除框架顶层柱、轴压比小于 0.15 的柱以及框支梁与框支柱的节点外,框架柱节点上、下端和框支柱的中间层节点上、下端的截面弯矩设计值应符合下列要求: 1 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 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 (11.4.1-1)弛蔫拾夏海齿恤户爽值涩蔗吗碎帛匠丰绞春薪甄晕蔷皋菇低困整暑混茫吉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2 框架结构 二级抗震等级 (11.4.1-2

44、)三级抗震等级 (11.4.1-3) 四级抗震等级 (11.4.1-4)梭镰硼智嫁呼甘朝散喷膀犀团位住绪领袖缨雌藉堕膝味同锻弥稠淳刊赤澜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3 其他情况 一级抗震等级 (11.4.1-5) 二级抗震等级 (11.4.1-6) 三、四级抗震等级 (11.4.1-7)崖缕赡恢原澜挞解稍篷蚜硫威日塌歼或帐锹锹奄坡蛾穿邹庞抵孪肇瘦武愈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式中: Mc 考虑地震组合的节点上、下柱端的弯矩设计值之和;柱端弯矩设计值的

45、确定,在一般情况下,可将公式(11.4.1-1)至公式(11.4.1-5)计算的弯矩之和,按上、下柱端弹性分析所得的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比进行分配; M bua 同一节点左、 右梁端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采用实配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 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的较大值。当有现浇板时,梁端的实配钢筋应包含现浇板有效宽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 Mb 同一节点左、右梁端,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计算的两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之和的较大值;一级抗震等级,当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值应取零。墟帮臭春植岸惜铁右掐陵佩朗摹所拳挖湃虾蔼枪曲贫恬愉味刁磨负凛京洽20

46、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条文说明:条文说明:由于框架柱延性通常比梁的延性小,如果不采取“强柱弱梁”的措施,柱端不仅可能提前出现塑性铰,而且会伴随着产生较大的层间侧移,这不仅可能引起不稳定问题,而且危及结构承受垂直荷载的能力。因此,在框架柱的设计中,有目的地增大柱端弯矩设计值,降低柱屈服的可能性,体现了“强柱弱梁”的设计概念。对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柱端弯矩设计值,除考虑弯矩增大系数以外,并取梁端出现塑性铰时代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Mbua。 考虑到高层建筑底部柱的弯矩设计值的反弯点可

47、能不在柱的层高范围内,在节点上、下柱端出现了反向弯矩。为安全起见,柱端弯矩设计值可直接按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确定。 求谋偶钝耐腊坟侗瓦蝶访嘴诚感崖拖手距桃甲骗锑侣眼彻遭舟汛舆偿尺习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2 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的底层,柱下端截面组合的弯矩设计值,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1.7、1. 5、1.3和 1.2。底层柱纵向钢筋应按柱上、下端的不利情况配置。 注:底层指无地下室的基础以上或地下室以上的首层。11.4.2条文说明:条文说明:为了推迟框架结构底层柱下端截面和框支柱

48、顶层柱上端和底层柱下端截面出现塑性铰,在设计中,对此部位柱的弯矩设计值采用直接乘以增大系数的方法,以增大其正截面承载力。枉密赶麓驹昆示垮韶雷沥钮童夕凉敏接赵业控秀救搁咆宦老勾题渴缨唐惟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3 框架柱、框支柱的剪力设计值Vc 应按下列公式计算: 1 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 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 (11.4.3-1)毖态绢疑割襄双邀瘸熄摇森蟹肚娇悠展锯采杆命簧窿盎洒乱柔工抑棘仕丑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2

49、框架结构二级抗震等级 (11.4.3-2)三级抗震等级 (11.4.3-3) 四级抗震等级 (11.4.3-4) 漳先彤颖挚求痰填刽星伊瞎崩行穿悉忧忙肛磐凹平陈嫁椅娱梳必茄科计搀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3 其他情况 一级抗震等级 (11.4.3-5)二级抗震等级 (11.4.3-6)三、四级抗震等级 (11.4.3-7)旁谆洼容娇空衔多氨奢发砍眶骡樊钝灌险劲远夜量惶汐句慨吻诵鹅责恩脸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式中: 框架柱上、 下端按实配钢筋截面

50、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 考虑地震组合,且经调整后的框架柱上、下端弯矩设计值; Hn柱的净高。惰棘腾件呵硒千喻陈轿微翌赘涝揣产蟹队掂犁科恿社冤轧戊躯怜酉瞪搁硬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 在公式(11.4.3-1)、(11.4.3-2)中, 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并取其较大值;N可取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轴向压力设计值。 在公式(11.4.3-3)至公式(11.4.3-5)中, 之和应分别按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进行计算,并取其较大值。 的取值应符合本

51、规范第 11.4.1 条和第 11.4.2条的规定。筋戳悦锨肇趁狄贩骄色几抉玄奢劈炮拟组勺对噶引咬懊减臭甸营鹿坯坍尹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3条条文文说说明明:为使框架结构形成接近梁铰型延性结构,框架柱端设计原则除了应满足“强柱弱梁”要求以外,还应满足“强剪弱弯”的要求。在设计中,有目的地增大剪力设计值,对 9 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考虑了柱端纵向钢筋的实配情况和材料强度标准值,要求柱上、下端取用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值所对应的弯矩值Mcua, 。此处,为偏心受压

52、柱端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Mcua为柱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标准值,取实配钢筋截面面积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并按第 7 章的有关公式计算。 餐疑拍辱旦愈磕租坠捷虞面絮灸备效敏张肛样豢亭峪台红账械城撰溶暗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对称配筋矩形截面大偏心受压柱柱端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的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值 Mcua,可按下列公式计算:由x=0 的条件,得出由M=0 的条件,得出以上二式消除 x,并取 h=h0+as,可得侯滦临呐疗秸由殷泛捶寄汉醒咯执渊瑞桅鲁蛇徽扒乙恼烘羚次弱瞥跳干炼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53、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式中:N 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 混凝土轴心受压强度标准值; 普通受压钢筋强度标准值; 普通受压钢筋实配截面面积。 对其他配筋形式或截面形状的框架柱,其值可仿照上述方法确定。煤枝熟馈墒宙抉篮帮训习脂跪霉勉埋店肇铺犹既脆篷陪仙漳却量硷须集镊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4 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支柱,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向力应分别乘以增大系数 1.5、1.2;计算轴压比时,可不考虑增大系数。11.4.4条文说明:条文说明: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支柱,规

54、定由地震作用引起的附加轴力应乘以增大系数,以增加框支柱轴向力承载能力。 转茸皂淘彰勇奔桥诫忙烯瑚节绘瑟栋源松果宵团练缉唬股卵颂掉意菇披语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5 各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角柱,其弯矩、剪力设计值应在按本规范第11.4.1条至第 11.4.3条调整的基础上再乘以不小于1.1的增大系数。11.4.5条文说明:条文说明: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角柱,考虑到以往震害中角柱震害相对较重,且受扭转、双向剪切等不利影响,其受力复杂。在设计中,当其内力计算按两个主轴方向分别考虑地震作用时,其弯矩、剪力设计值应

55、取经调整后的弯矩、剪力设计值乘以不小于 1.1 的增大系数。 稿溜前得靶计盛雀礁牡奢檬岔窃臀灵觅弊伤璃华谋垫癸除旨箩钢埂伍秦裳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6 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截面框架柱和框支柱,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剪跨比 大于 2的框架柱 (11.4.6-1) 框支柱和剪跨比 不大于 2的框架柱 (11.4.6-2)舱驭祝润猩杂稻祭擎络漠茧刻杰诉免隆醋斜谣惊拢梧柳松否歹傍宫恃它矾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式中:框架柱、框支柱的计算剪

56、跨比,取 ;此处,M 宜取柱上、下端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设计值的较大值,V 取与 M 对应的剪力设计值,h0为柱截面有效高度;当框架结构中的框架柱的反弯点在柱层高范围内时,可取于 ,此处,Hn 为柱净高。11.4.6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框架柱、框支柱的受剪承载力上限值,也就是从受剪的要求提出了截面尺寸的限制条件,它是在非抗震受剪要求基础上考虑反复荷载影响得出的。 侄超镐那尤救始变捌展论普装解牧酒钥灿蔷忘蚤走呢胡躇眉兵丝恃矗宽杂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7 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截面框架柱和框支柱, 其斜截面

57、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7) 式中:框架柱、框支柱的计算剪跨比。当小于1.0时,取1.0;当大于3.0时,取3.0; N 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柱、框支柱轴向压力设计值,当 N大于0.3fcA时,取0.3fcA。昌牧感点他解沈鼻耘戎学军社莹封仟沂捎出妥嘘权渠岁勉逮妨塔梢烫去凝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7条文说明:条文说明:国内有关反复荷载作用下偏压柱塑性铰区的受剪承载力试验表明, 反复加载使构件的受剪承载力比一次加载降低约 10%30%,与梁端受剪性能相似。受剪承载力的降低主要是由于混凝土受剪承载力

58、降低引起的。为此按框架梁相同的处理原则,给出了混凝土项受剪承载力比非抗震降低60%,以考虑地震作用对框架柱受剪承载力的降低。径写瓜健桑桅潞枯唱任琴砸无栽坊骤痕搪锻讫揩桨芹怕掸垦陇黎冀伦请忻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8 当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截面框架柱和框支柱,当出现拉力时,其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8) 当上式右边括号内的计算值小于 时,取等于 ,且 值不应小于 。式中:N 考虑地震组合的框架柱轴向拉力设计值。11.4.8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框架柱出现拉力时,斜截面承载力计算中,考虑了拉

59、力的不利作用;同时,和轴向力作用下的情况类似,考虑混凝土项承载力降低60%。 猖巷牛泌袍赐烘窄凑垃邮挤耕彬包控稽促砚鞋顷诸狰淖究拢酷蜜嗽蓉鬃亲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9 考虑地震组合的矩形截面双向受剪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 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 (11.4.9-1) (11.4.9-2) 式中:Vx x轴方向的剪力设计值,对应的截面有效高度为h0,截面宽度为b; Vy y轴方向的剪力设计值,对应的截面有效高度为b0,截面宽度为h; 斜向剪力设计值V的作用方向与x轴的夹角, = arctan( Vy / V

60、x )。寡坊衫蝗突奴梦蓟滤拟拿纲梦曰车谍菲惹味眨饱华睹党估涤呆柴贾席馈揭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0 考虑地震组合时,矩形截面双向受剪的钢筋混凝土框架柱,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条件: (11.4.10-1) (11.4.10-2) (11.4.10-3) (11.4.10-4)翟渊吁牡奈侍唱连戒辩迟咏界巢陵娶惕众力嚼绪臂纲蔚颠锈肿猎售维欣箱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式中: x 、y 框架柱的计算剪跨比,按本规范6.3.12条的规定

61、确定; A svx 、A svy 配置在同一截面内平行于x轴、 y轴的箍筋各肢截面面积的总和; N 与斜向剪力设计值 V 相应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当N 大于0.3A fc时,取 0.3Afc,此处,A为构件的截面面积。 在设计截面时,可在公式(11.4.10-1)、公式(11.4.10-2)中近似取 Vuy/Vux 等于1后直接进行计算。肄涂殿屎裤瞻乒充最碴嘱箔既诛汲磐稻握沂辰籽几珊着牛跌箕嘻融颁茵殖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911.4.10条文说明:条文说明:这两条是本次修订新增条文,是指非抗震双向受剪柱要求的

62、基础上,考虑反复荷载影响得出的。 根据国内最低周反复荷载作用下,双向受剪钢筋混凝土柱试验结果,对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仅占混凝土项折减,而不再箍筋项折减。 与静力计算相同,考虑到计算方法的简洁,对于两向相关的影响,双向受剪承载力计算采用椭圆的模式。 吠惫囊以翔先褥磨猎缓藏翻齐指撩廉谦舶逛英敦笛咐眷贷豢漆地乎啼欺慈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1 框架柱的截面尺寸宜符合下列要求: 1 矩形截面柱,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 2 层时,其最小截面尺寸不宜小于300mm,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

63、00mm;圆柱的截面直径,抗震等级为四级或层数不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350mm,一、二、三级抗震等级且层数超过2层时不宜小于450mm; 2 柱的剪跨比宜大于2; 3 柱截面长边与短边的边长比不宜大于3。11.4.11条文说明:条文说明:从抗震性能考虑,给出了框架柱合理的截面尺寸的限制条件。 睫盐汤绣驶刺拎盏怜低唱囚滋恿氨略娩吩皿抽嫡撕青地治磺幂蕉产姆镣掏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2 框架柱和框支柱的钢筋配置,应符合下列要求: 1 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表 11.4.12-1规定的

64、数值,同时,每一侧的配筋百分率不应小于 0.2;对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最小配筋百分率应增加 0.1;颜揍媚驮裁家辆冀浇恳婴差葵糜攫洁汛立巳匙捂将巾乡沙迎巢请茂揭硬范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表 11.4.12-1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注: 1 采用 335MPa 级、400MPa 级纵向受力钢筋时,应分别按表中数值增加 0.1 和0.05 采用; 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0 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加 0.1采用; 3 对框架结构,应按表中数值增加 0.1 采用。 陛硕壹洒鸽萎塌闹跺影粘寝绒乓持酥

65、偏翅粗勇驱占朗秤书景虎伙菠却惟衍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2 框架柱和框支柱上、下两端箍筋应加密,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应符合表 11.4.12-2的规定; 表 11.4.12-2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注:柱根系指底层柱下端的箍筋加密区范围。闯秦翌霖矣躯杭贡讫泳秆灰蟹嫂粥俏导返研曙奸肩量畦猩砷敢镭驭诬仿杀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3 框支柱和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框架柱应在柱全高范围内加密箍筋,且箍筋间距应符合本条第 2 款一级抗震等

66、级的要求; 4 一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箍筋直径大于 12mm 且箍筋肢距小于150mm 及二级抗震等级框架柱的直径不小于10mm且箍筋肢距不大于 200mm 时, 除底层柱下端外,箍筋间距应允许采用 150mm;四级抗震等级框架柱剪跨比不大于 2 时,箍筋直径不应小于 8mm。11.4.12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框架柱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率是工程设计中重要的纵筋配筋量大下限。为了提高柱端塑性铰区的延性和受剪承载力,以及对混凝土和纵向钢筋的约束作用,防止纵向钢筋压屈高,对柱上、下端的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大间距、箍筋最小直径做出了规定。摘悬础溅激兹敢聪黍灰表黑屹魂停甥诞锌馁熟醋卤琵科趾挚唱淡汛葱淘技2011

67、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3 框架边柱、角柱在地震组合下小偏心受拉时,柱内纵向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应比计算值增加25。 框架柱、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 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浚户涕拽竿了京臭铬型部鹰总眉冒凑函涎司什呼蹿梳午档混田辅倒拨烩匹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3

68、条文说明:条文说明:为防止纵筋配置过多、相应的箍筋配置不够而引起纵筋压屈,降低结构延性,应对框架柱的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加以限制。 通过柱净高与截面高度的比值为 34 的短柱试验表明,此类框架柱易发生粘结型剪切破坏和对角斜拉型剪切破坏。为减少这种破坏,柱中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过大。因此,对一级抗震等级,且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框架柱,其每侧的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 1.2%,并应沿柱全长采用复合箍筋。对其它抗震等级虽未作此规定,但也宜适当控制。掘反贾个馆副负揪藻痘咏讶这旧观幼姬鬼恼林懊屁丧因予吨偶锭拌黑烽授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69、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4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 1/6 和 500mm 中的最大值;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底层柱根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 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哇噎闭辛毁貉丸萧行盼驴玻员湘伙痉他舰锋芽朱圾稗焦峙镶共等骑柜围菜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5 柱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

70、0 倍箍筋直径中的较大值; 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当采用拉筋且箍筋与纵向钢筋有绑扎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箍筋。11.4.1411.4.15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框架柱端箍筋加密区长度的规定,主要是根据试验及震害考虑柱端潜在的塑性铰区的范围,在此范围中箍筋需加密;同时,对箍筋肢距也做出了规定,以提高塑性铰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 工需灵泰实胚爆案岩熙编孜绪亮宁企惋她炎殉蒜雹饰臼妖案及吭苯招搅沁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6 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各

71、类结构的框架柱、框支柱,其轴压比不宜大于表 11.4.16 规定的限值。对类场地上较高的高层建筑,柱轴压比限值应适当减小。表 11.4.16 柱轴压比限值注:1 轴压比指柱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与柱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值; 2 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65 C70 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 0.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75 C80 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 0.10;瘦缘粒栏酥噶升依拧难纸侵廉沼煽依疵劲漂办氰奇芝驭鳞掷穴嗣擦匣瞅擅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3 表内限值适用于剪跨比大于

72、2、混凝土强度等级不高于 C60 的柱;剪跨比不大于 2 的柱轴压比限值应降低 0.05;剪跨比小于 1.5 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 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 10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 10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旋净距不大于 80mm、肢距不大于 200mm、直径不小于 10mm 时,轴压比限值均可按表中数值增加 0.10; 5 当柱截面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纵向钢筋的总截面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

73、积的 0.8%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 0.05。此项措施与注 4 的措施同时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 0.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 v 仍可按轴压比增加 0.10 的要求确定; 6 调整后的柱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 1.05。舔购娠闻揍沾惋扰刽尝疽膜她盏惧蹄党暴熊邻抑姜滴确推泊馅装境禽釉肮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6条文说明:条文说明:国内外的试验研究表明,受压构件的位移延性随轴压比增加而减小。为了满足不同结构类型的框架柱、框支柱在地震作用组合下位移延性的要求,本条规定了不同结构体系的柱轴压比限

74、值要求。 结构设计中轴压比直接影响柱截面尺寸。考虑到2008年汶川地震中框架结构的震害事实,本次修订对框架结构的轴压比限制适当从严。对于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主要依靠剪力墙和内筒承受水平地震作用,因此,作为第二道防线的框架,反映延性要求的轴压比给予放松,而框支剪力墙结构中的框支柱则必须提高延性要求,其轴压比应加严。暗苍涎瀑挛鹅非映俱曼诵找蛤挖标碳屁橱括炼兴图鲁柞计徊长切辉进消凄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 近年来,国内外的试验研究表明,增加柱的配箍率、采用螺旋箍筋、截面中设置矩形核芯柱都能增加柱的位移延性。配置复合箍

75、筋、螺旋箍筋、连续复合螺旋箍筋,加强了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柱核芯混凝土处于约束混凝土受力状态,其位移延性大为改善;而柱截面中设置矩形核心柱不仅增加了柱的受压承载力,也可提高柱的变形能力,且有利于在大变形情况下防止倒塌,类似于型钢混凝土结构中型钢的作用。为此,考虑了这些改善柱延性的有效措施,在原则上不降低柱的延性要求的基础上,对柱轴压比限值适当给予放宽。但其箍筋加密区的最小体积配筋率,应满足放宽后轴压比的箍筋配筋率要求。悟躬键霞焊抖诬病与架囊秆米沈托买缨呢阵衫叁燥勇无吕饼树陡慑孺仅畦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 对6度设

76、防烈度的一般建筑,规范允许不进行截面抗震验算,其轴压比计算中的轴向力,可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对于6度设防烈度,建造于类场地上较高的的高层建筑,则需采用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向力设计值。 匣结次病饵靶扰森腰科绿耕院盏呼奏怜辟哀琵护燕赃晒赐悦寞伎材巷硼秃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7 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柱箍筋加密区箍筋的体积配筋率,应符合下列规定: (11.4.17) 式中: v 柱箍筋加密区的体积配筋率,按本规范第6.6.3条的规定计算,计算中应扣除重叠部分的箍筋体积; f

77、yv 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c 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当强度等级低于 C35 时,按 C35 取值; v 最小配箍特征值,按表11.4.17采用。谆蔡剑寸燎慈捎卜舍措周富唁泡讳潦荚粟潜渊景摘濒艘荚否往悸畴溶锰裸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表 11.4.17 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配箍特征值 v粥穿咽伤危另霜果炳芥淖搪毫撵苹囚硕德钨梭枣斥奈漱呸认典纺骤研诊油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注:1 普通箍指单个矩形箍筋或单个圆形箍筋;螺旋箍指单个螺旋箍筋

78、;复合箍指由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复合螺旋箍指由螺旋箍与矩形、多边形、圆形箍筋或拉筋组成的箍筋;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指全部螺旋箍为同一根钢筋加工成的箍筋; 2 在计算复合螺旋箍的体积配筋率时,其中非螺旋箍筋的体积应乘以系数 0.8; 3 混凝土强度等级高于 C60 时,箍筋宜采用复合箍、复合螺旋箍或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当轴压比不大于 0.6 时,其加密区的最小配箍特征值宜按表中数值增加 0.02;当轴压比大于 0.6 时,宜按表中数值增加 0.03。略刺拄飞际验谩诣搜忽栓吸辩俊伪支役果境边掳封尤欲鸳亚泣厦袭链贸十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

79、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2 对一、二、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柱,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应小于0.8%、0.6%、0.4%和0.4%; 3 框支柱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最小配箍特征值应按表11.4.17中的数值增加0.02采用,且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5%; 4 当剪跨比 2 时,宜采用复合螺旋箍或井字复合箍,其箍筋体积配筋率不应小于1.2%;9 度设防烈度时,不应小于1.5%。瞄则昔课觅卵应驰胰翅皆皿洋斗雾豆盲斧茫涪肆渣暮骆表鲸除销互斌摊锑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7条文说明:条文

80、说明:为增加柱端加密区箍筋对混凝土的约束作用,对其最小体积配筋率做出了规定。本条给出了柱轴压比在0.31.05范围的箍筋最小体积配筋率要求。同时,取用量与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和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相关的最小配箍特征值v的表达形式,对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不同钢种做合理调整。另外,当计算箍筋体积配箍率时,箍筋可采用强度设计值,不受360MPa的限制。 脸榜引碉辅啊妊驹朗氟篓堆垢咽捉灰雀趴黑应搜尧祖艰滔禄骤嘎毙荣夺音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4 框架柱及框支柱11.4.18 在箍筋加密区外,箍筋的体积配筋率不宜小于加密区配筋率的一半;对一、

81、二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0d;对三、四级抗震等级,箍筋间距不应大于15d,此处,d为纵向钢筋直径。11.4.18条文说明:条文说明:本条规定了考虑了地震作用框架柱箍筋非加密区的箍筋配置要求。 贤磕注浑骗胡府盘乍臀尧岂辈绘盎轧数剐窥相粪皖酶掉篆狮彰遍杂诫驼虾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11.5.1 铰接排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和箍筋,应按地震组合下的弯矩设计值及剪力设计值,并根据本规范第11.4 节的有关规定计算确定;其构造除应符合本节的有关规定外,尚应符合本规范第8 章、第9 章、第11.1 节以及第11.2 节的有关规定

82、。购欢裕昌沪槐绘倦逼悟阮不胀球三州铀嵌嘱柞测萧绸冒队慰哮势涪簧链窘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11.5.2 铰接排架柱的箍筋加密区应符合下列规定: 1 箍筋加密区长度:1) 对柱顶区段,取柱顶以下500mm,且不小于柱顶截面高度;2) 对吊车梁区段,取上柱根部至吊车梁顶面以上300 mm;3) 对柱根区段,取基础顶面至室内地坪以上500mm;4) 对牛腿区段,取牛腿全高;5) 对柱间支撑与柱连接的节点和柱变位受约束的部位,取节点上、下各300 mm。崔伙淡循理霄卑俯浊栓观邀铣谤日篷轿先戚饱疼札电睛谐窿募参欣冰歹鸟2011 新版

83、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2 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最大间距为100mm;箍筋的直径应符合表11.5.2 的规定。表11.5.2 铰接排架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直径(mm) 注: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柱根。基钦侩牧垒口舔眩漾等从饯澜榷迁造处瞬鹅刷拴求蕴矽蘑幢惟顽仍胆都慰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11.5.111.5.2条文说明:条文说明:国内的地震震害调查表明,单层厂房屋架或屋面梁与柱连接的柱顶和高低跨厂房交接处柱牛腿损坏较多,阶形柱上柱的震害往往发生在上下柱变截面处(上柱根部

84、)和与吊车梁上翼缘连接的部位。为了避免排架柱在上述区段内产生剪切破坏并使排架柱在形成塑性铰后有足够的延性,在这些区段内的箍筋应加密。按此构造配箍后,铰接排架柱在一般情况下可不进行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 对设有工作平台等特殊情况,剪跨比较小的铰接排架柱,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可能起控制作用。此时,可按本规范公式(11.4.9)进行受剪承载力计算。椭眠盾遥涵廷炙碟培妥昼玻贱芹寿雅焦读肢悟定咱藉席莱畔票近耐镜捕具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11.5.3 当铰接排架侧向受约束且约束点至柱顶的高度不大于柱截面在该方向边长的两倍,柱顶预埋钢板和柱

85、顶箍筋加密区的构造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柱顶预埋钢板沿排架平面方向的长度,宜取柱顶的截面高度h,但在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h /2 及300mm;2 当柱顶轴向力在排架平面内的偏心距e0 在h/6h/4 范围内时,柱顶箍筋加密区的箍筋体积配筋率: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1.2%;二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1.0%;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小于0.8%。涣梳缄浊择吏焉首渡柑擦寻员盐卧绪谭健勃衍斧氢嗡胆虚槽磅鳃男檄窒拭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11.5.3条文说明:条文说明:震害调查表明,排架柱头损坏最多的是侧向变形受到限制的柱,如靠近生活间或披

86、屋的柱、或有横隔墙的柱。这种情况改变了柱的侧移刚度,使柱头处于短柱的受力状态。由于该柱的侧移刚度大于相邻各柱,当受水平地震作用的屋盖发生整体侧移时,该柱实际上承受了比相邻各柱大得多的水平剪力,使柱顶产生剪切破坏。毕囤脆钮亲胡苇浪辩她貌灶赡迷戒虽炼使谎赚耿笔赊放晨炒嗅域橇奏伏恬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 对屋架与柱顶连接节点进行的抗震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柱顶连接型式仅对节点的延性产生影响,不影响柱头本身的受剪承载力,柱顶预埋钢板的大小和其在柱顶的位置对柱头的水平承载力较敏感,当柱顶预埋钢板长度与柱截面高度相等时,水平受剪承

87、载力大约是柱顶预埋钢板长度为柱截面高度一半时的1.65倍。故在条文中规定了对柱顶预埋钢板长度和直锚筋的要求。试验结果还表明,沿水平剪力方向的轴向力偏心距对受剪承载力亦有影响,要求不得大于h/4。当h/6e0h/4时,一般要求柱头配置四肢箍,并按不同的抗震等级,规定不同的体积配箍率,以此来满足受剪承载力要求。 杂囊茂兑握吞堤伏藩漫赏早诫戍殴蘸徊弄哆曾墩粮秩态盯农腻股社丰枚淄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11.5.4 在地震组合的竖向力和水平拉力作用下,支承不等高厂房低跨屋面梁、屋架等屋盖结构的柱牛腿,除应按本规范第9.3 节的规定

88、进行计算和配筋外,尚应符合下列要求:1 承受水平拉力的锚筋:一级抗震等级不应少于2 根直径为16mm 的钢筋;二级抗震等级不应少于2 根直径为14mm 的钢筋;三、四级抗震等级不应少于2根直径为12mm 的钢筋;2 牛腿中的纵向受拉钢筋和锚筋的锚固措施及锚固长度应符合本规范第9.3.12 条的有关规定,但其中的受拉钢筋锚固长度 la应以 l aE 代替;3 牛腿水平箍筋最小直径为8mm,最大间距为100mm。忍耳诈醒芬学鞭绪灿弦婉沃知缕玫柳区晌洪阀发育盈奎止腮撂舞藤钻扇秉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11.5.4条文说明:条文说

89、明:不等高厂房支承低跨屋盖的柱牛腿(柱肩梁)亦是震害较重的部位之一,最常见的是支承低跨的牛腿(肩梁)被拉裂。试验结果与工程实践均证明,为了改善牛腿和肩梁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可在其顶面钢垫板下设水平锚筋,直接承受并传递水平力,这是一种比较好的构造措施。承受竖向力所需的纵向受拉钢筋和承受水平拉力的水平锚筋的截面面积,仍按公式(9.3.11)计算。 出锚熬始戒戒株遂涛恋认毛扼限厦陵左狱始周抢卿郸削圆诞猪咀滥窄泞凝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5 铰接排架柱11.5.5 铰接排架柱柱顶预埋件直锚筋除应符合本规范第11.1.9 条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

90、定:1 一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4 根直径16mm 的直锚钢筋;2 二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4 根直径14mm 的直锚钢筋;3 有柱间支撑的柱子,柱顶预埋件应增设抗剪钢板。辉亭鱼登彭珊蚤砖绸挖辜斜凭苹绢持掩霖借背变券藩宿鲤侧货牺驼弥恶层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6 框架梁柱节点11.6.1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应进行节点核心区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可不进行计算,但应符合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框支层中间层节点的抗震受剪承载力验算方法及抗震构造措施与框架中间层节点相同。11.6.2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梁柱节点核

91、心区的剪力设计值Vj ,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顶层中间节点和端节点1)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 2)其他情况:苔良脚尉性蒲诉咨肾有稳圾宜议煌北述连逝饥虫义椒姬脾崭籽占涡馏毗绷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 其他层中间节点和端节点1)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2)其他情况:式中: Mbua节点左、右两侧的梁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实配的正截面抗震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之和,可根据实配钢筋面积(计入纵向受压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确定; Mb节点左、右两侧的梁端反时针或顺时针方向组合弯矩设计值

92、之和,一级抗震等级框架节点左右梁端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应取零;jb节点剪力增大系数,对于框架结构,一级取1.50,二级取1.35,三级取1.20;对于其他结构中的框架,一级取1.35,二级取1.20,三级取1.10; hb0、hb分别为梁的截面有效高度、截面高度,当节点两侧梁高不相同时,取其平均值;Hc 节点上柱和下柱反弯点之间的距离;as梁纵向受压钢筋合力点至截面近边的距离。钠验跪蟹球粒浦熔惦负烹番之井质猫桃锅坑砚糕诗戴统造湾翔秀蜂些霓画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条文说明11.6.1116.2 02版规范对三,四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

93、可不进行受剪承载力验算,仅需满足抗震构造措施的要求。根据近几年进行的框架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结果以及对框架结构的震害调查表明,对于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仅满足抗震构造的要求略显不足。应此,本次修订增加了对三级抗震等级框架节点受剪承载力的验算要求,同时要求满足相应抗震构造措施。对节点剪力增大系数作了部分调整,即将二级抗震等级的1.2调整为1.25,三级抗震等级需要进行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后,增大系数取为1.1。11.6.3 框架梁柱节点核心区的受剪水平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式中: hj 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高度,可取验算方向的柱截面高度hc ;bj框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有效验算宽度,当 bb不小

94、于bc / 2 时,可取 bc ;当 bb小于bc / 2 时,可取( bb + 0.5hc )和bc 中的较小值;当梁与柱的中线不重合且偏心距e0 不大于bc / 4 时,可取( bb + 0.5hc ) 、( 0.5bb + 0.5 bc + 0.25hc e0 ) 和bc三者中的最小值。此处, bb 为验算方向梁截面宽度, bc 为该侧柱截面宽度;j正交梁对节点的约束影响系数:当楼板为现浇、梁柱中线重合、四侧各梁截面宽度不小于该侧柱截面宽度1/2,且正交方向梁高度不小于较高框架梁高度的3/4 时,可取j = 1.50,对9 度设防烈度宜取j = 1.25 ;当不满足上述约束条件时,应取j

95、 = 1.00。柯激洁官盅诧川哎腊拱嚏机桃袜顽氛劣顽倾叶骗匣听谦髓寺阔淋裁巾照哟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6.4 框架梁柱节点的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2 其他情况式中:N 对应于考虑地震组合剪力设计值的节点上柱底部的轴向力设计值;当N为压力时,取轴向压力设计值的较小值,且当N 大于0.5 fcbchc时,取 0.5 fcbchc;当N为拉力时,取为0;Asvj核心区有效验算宽度范围内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hb0 框架梁截面有效高度,节点两侧梁截面高度不等时

96、取平均值。11.6.5 圆柱框架的梁柱节点,当梁中线与柱中线重合时,其受剪水平截面应符合下列条件:式中: Aj 节点核心区有效截面面积:当梁宽bb0.5时,取Aj=0.8D2 ;当0.4 D bb0.5D时,取Aj=0.8D(bb + 0.5D) ;D圆柱截面直径;bb梁的截面宽度;j正交梁对节点的约束影响系数,按本规范第11.6.3 条取用。较镭竞骡虎亲症哄遮蛀差稻椽硕喀虎褐沾渠紊箭财篷圣促铱泅敌僵酶堑挤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6.6 圆柱框架的梁柱节点,当梁中线与柱中线重合时,其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9度设防烈度2 其他

97、情况式中:hb0 梁截面有效高度;Ash单根圆形箍筋的截面面积;Asvj 同一截面验算方向的拉筋和非圆形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条文说明11.6.311.6.6 规定节点截面限制条件,是为了防止节点截面太小,核心区混凝土承受过大的斜压应力致使节点混凝土首先被压碎而破坏。框架节点的受剪承载力有混凝土斜压杆和水平箍筋的受剪承载力组成。依据试验结果,混凝土斜压杆截面面积随柱端轴力的增加而增加。应此,计算混凝土受剪承载力时应考虑轴向力N的有利作用。试验表明,当轴压比达到一定程度以后,节点受剪承载力和适应框架非弹性变形的能力不再随着轴压比的增加而增加,甚至有所降低。应此规定计算中轴向压力设计值N的取值不

98、应大于0.5fcbh0。节点在两个正交方向有梁时,增加了对节点区混凝土的约束,因而提高了节点的受剪承载力。但若两个方向的梁截面较小,则其约束作用就不明显。应此,规定在两个正交方向有梁,梁的宽度,高度都能满足一定要求且有现浇板时,才可考虑梁对节点的约束系数,对于梁截面较小或只有一个方向有梁的中节点以及边节点,角节点等情况均不考虑梁对节点约束的有利影响。根据国外资料,对圆柱截面框架节点提出了受剪承载力计算方法。套计播儿矣失午瞎淋搓符亮潦椅男药薯塌鸥拽流楼骇唾级轩从茶饵踪粪亮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6.7 框架梁和框架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框架节

99、点区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下列要求:1 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处,框架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应贯穿中间节点。贯穿中柱的每根梁纵向钢筋直径,对于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当柱为矩形截面时,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5,当柱为圆形截面时,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5;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当柱为矩形截面时,不宜大于柱在该方向截面尺寸的1/20,对圆柱截面,不宜大于纵向钢筋所在位置柱截面弦长的1/20。2 对于框架中间层中间节点、中间层端节点、顶层中间节点以及顶层端节点,梁、柱纵向钢筋在节点部位的锚固和搭接,应符合图11.6.7的相关构造规定。图中llE按本规范第1

100、1.1.7条规定取用, labE 按下式取用:苏历诧坛胜焦门陈谈都迢篆西险宦娱矛锯赎磐内户冯洪盂争漠砷呛矾卑越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吨蚊迸索题烯慎整桑兽六毫秘雌桥晾她咱宾托铡胳菊缔蕉蘑霉拥忌邮杭嚼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条文说明11.6.7 在本条规定中,对各类有抗震要求节点的构造措施作了以下调整:1 对贯穿中间节点梁筋粘结性能的限制条件,02规范主要是根据配置335MPa级钢筋梁柱纵筋节点的试验结果并参考国外规范的相关规定制定的。为方便应用,原规定没有体现钢筋强度及混凝土强度对梁筋粘结性

101、能的影响,仅限制了贯穿节点梁筋的相对直径。当梁柱纵筋采用400MPa级和500MPa级钢筋后,反复荷载作用下的节点试验表明,梁筋的粘结退化将明显提前、加重。为保证高烈度区大震下使用高强钢筋节点中梁筋粘结新能不过度退化,本次修订9度设防烈度的各类框架和一级抗震等级框架结构中的梁筋相对直径的限制条件作了调整。2 近几年进行的框架结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表明,顶层节点的延性需求通常比中间层节点小。框架震害结果也显示出顶层的震害普遍比中间层的震害轻。为便于施工,在本次修订中,取消了原规范第11.6.7第2款图11.6.7-e中顶层端节点梁柱负弯矩钢筋在节点外侧搭接时柱筋向节点顶水平弯折12d的要求,改为

102、梁柱负弯矩钢筋在节点外侧直线搭接。图11.6.7 梁和柱的纵向受力钢筋在节点区的锚固和搭接核枯熬真话倘烫左撂裁尤焉瘁假敖馆唆碰断伞昏汤潘酿龙诅耕吗鳃爬袄听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6.8 框架节点区箍筋的最大间距、最小直径宜按本规范表11.4.12-2采用。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节点核心区,配筋特征值v分别不宜小于0.12、0.10和0.08,且其箍筋体积配筋率分别不宜小于0.6%、0.5%和.4%。当框架柱的剪跨比不大于2时,其节点核心区配箍特征值不宜小于核心区上、下柱端配箍特征值中的较大值。条文说明11.6.8 本条对节点核心区

103、的箍筋最大间距和箍筋最小直径做了规定,其目的是从构造上保证在地震和垂直荷载作用下节点核心区在剪压比偏低时具有足够的受剪承载力。同时,考虑到节点核心区处于侧向约束状态,且减少节点核心区箍筋密集状态,提出了箍筋最小配筋特征值的要求,以保证箍筋对核心区混凝土的最低的约束作用。节点核心区箍筋最小配筋率的规定,是为了防止混凝土强度等级较低时核心区配置箍筋过少,以保证节点必要的抗震性能。渊皖炸晰薛搏诵虞吠锭妓龄玲坏纸胞卞捞锑悦筏织永东掺兑遁颂盛糠显紫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 剪力墙及连梁11.7.1 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各墙肢截面考虑地震组合的弯矩

104、设计值,底部加强部位应按墙肢底部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采用;底部加强部位以上部位,墙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其值可采用1.2。条文说明11.7.1 规范规定对一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应行进调整,其目的是通过配筋迫使塑性铰区位于墙肢的底部。以往要求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组合弯矩设计值按线性表话,对于较高的房屋,会导致弯矩值过大,为简化设计,本次修订规定,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搜弯矩设计值均取墙底部截面的组合弯矩设计值,其它部位均采用墙肢截面组合弯矩设计值乘以增大系数1.2。11.7.2 考虑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Vw 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底部加强部位1) 9 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

105、等级剪力墙2)其他情况一级抗震等级 Vw = 1.6V (11.7.2-2)二级抗震等级 Vw = 1.4V (11.7.2-3)三级抗震等级 Vw = 1.2V (11.7.2-4)四级抗震等级取地震组合下的剪力设计值。搏阐成招旗雍煤血挪鼎锻掀阐锈秽禽笔酬翰败州茁吻帜坊特岿咀歼袁榷蛤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 2 其他部位 式中:Mwua 剪力墙底部截面按实配钢筋截面面积、材料强度标准值且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的正截面抗震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有翼墙时应计入墙两侧各一倍翼墙厚度范围内的纵向钢筋;M 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墙底部截面的弯矩设计

106、值;V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公式(11.7.2-1)中,Mwua 值可按本规范第7.2.19条的规定,采用本规范第11.4.3条有关计算框架柱端Mcua值的相同方法确定,但其RE值应取剪力墙的正截面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条文说明11.7.2 基于剪力墙“强剪弱弯”的要求,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应予以增大。9度设防烈度,除考虑弯矩增大系数外,并取墙底部出现塑性铰时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Mwua与弯矩设计值的比值来增大剪力设计值。对不同抗震等级的非9度设防烈度的情况,底部加强部位的剪力设计值,取地震作用组合的剪力设计值V乘以不同的增大系数付弗筏蚜兑承萌奢浊蘑铸韩惭沦货版莲兑拂腐撩硫羊

107、初焙挡坛臃撰综品补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3 剪力墙的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当剪跨比大于2.5时当剪跨比不大于2.5时式中: Vw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墙的剪力设计值。条文说明11.7.3 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应该有一个上限值,即截面控制条件。国内外剪力墙承载力试验表明,剪跨比大于2.5时,大部分墙的受剪承载力上限接近于0.25fcbh0,在反复荷载作用下,其受剪承载力上限下降20%左右。拿撑韩璃孤期破撼林洽晤岸各屁赵谴及酵镶慎效置杉俗殃羹圣免金读泼滇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

108、4 剪力墙在偏心受压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 N 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墙轴向压力设计值中的较小者;当N 大于0.2 fc bh 时取 0.2 fcbh ;计算截面处的剪跨比, =M /(Vh0 ) ;当小于1.5时取1.5;当大于2.2时取2.2;此处,M 为与设计剪力值V 对应的弯矩设计值;当计算截面与墙底之间的距离小于h0/2 时,应按距离墙底h0/2处的弯矩设计值与剪力设计值计算。条文说明11.7.4 剪力墙的反复和单调加载受剪承载力对比试验表明,反复加载时的受剪承载力比单调加载时降低15%20%。应此,将非抗震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乘以降低系数0.8,作为抗震设计中偏心

109、受压剪力墙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鉴于对高轴压力作用下的受剪承载力缺乏试验研究,公式中对周压力的有利作用给予必要的限制,即不超过0.2fcbh。蚊寄搽梨者封逸趋裹汞钾鸥瘦爹募舅展裙准钮疚猖异锈垢簇迭颈啸唐释杠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5 剪力墙在偏心受拉时的斜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当公式(11.7.5)右边方括号内的计算值小于 时,取等于 。式中:N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墙轴向拉力设计值中的较大值。条文说明11.7.5 偏心受拉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位进行试验研究。根据受力特性,本条参照了偏心受压剪力墙的受剪承载力计算公式。1

110、1.7.6 一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其水平施工缝处的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 N考虑地震组合的水平施工缝处的轴向力设计值,压力时取正值,拉力时取负值;As剪力墙水平施工缝处全部竖向钢筋截面面积,包括竖向分布钢筋、附加竖向插筋以及边缘构件(不包括两侧翼墙)纵向钢筋的总截面面积。条文说明11.7.6 本条是根据剪力墙水平缝剪摩擦理论以及对剪力墙施工缝滑移问题的试验研究,并参考国外有关规范的规定提出的。煎乌崩狰敛巷脑框焉撕烽见尤柳黔况荷谁贝述疾儿芬屎曙嵌矽乱离疼印浇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7 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当采用对称配筋时,

111、其正截面受弯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式中: Mb 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墙连梁梁端弯矩设计值; fy 纵向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fyd 对角斜筋抗拉强度设计值; As 单侧受拉纵向钢筋截面面积; Asd 单侧对角斜筋截面面积,无斜筋时取0; zsd 计算截面对角斜筋至截面受压区合力点的距离; 对角斜筋与梁纵轴线夹角; h0 连梁截面有效高度。条文说明11.7.7 与普通主要承受竖向荷载的深梁不同,以承受水平地震作用为主的连梁通常两侧梁段承受同向弯矩作用,反弯点位置居梁跨中附近,梁截面的上、下纵筋配筋量相等。当反复荷载作用下发生正截面受弯破坏时,截面的受压区高度很小,如忽略梁截面中分布筋的作用,正截面

112、受弯承载力计算时截面的内力臂可近似取为截面有效高度h0与as的差别。在设置有斜向钢筋的连梁中,受弯承载力考虑了斜筋水平分量的抗弯作用。畜譬压雄详帧饶蚊伟虹漂道庄坦茫熬佯悼种疗苞漫兹裕傲义妥屋投脆胖佃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8 筒体及剪力墙洞口连梁的剪力设计值Vwb应按下列规定计算:1 一级抗震等级的框架结构和9度设防烈度的一级抗震等级框架2 其他情况式中: Mlbua、Mrbua分别为连梁左、右端顺时针或反时针方向实配的受弯承载力所对应的弯矩值,应按实配钢筋面积(计入受压钢筋)和材料强度标准值并考虑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计算;Mlb、M

113、rb 分别为考虑地震组合的剪力墙及筒体连梁左、右梁端弯矩设计值。应分别按顺时针方向和逆时针方向计算Mlb与Mrb之和,并取其较大值。对一级抗震等级,当两端弯矩均为负弯矩时,绝对值较小的弯矩值应取零。ln连梁净跨;VGb 考虑地震组合时的重力荷载代表值产生的剪力设计值,可按简支梁计算确定;vb 连梁剪力增大系数。对于普通箍筋连梁,一级抗震等级取1.3,二级取1.2,三级取1.1,四级取1.0;配置有斜向钢筋的连梁vb取1.0。条文说明11.7.8 为了实现强剪弱弯,提高连梁延性,对于普通配筋连梁给出连梁剪力设计值的增大系数。对于配置综合斜筋和交叉斜筋的连梁,由于配置斜筋的水平分量会提高梁的抗弯能

114、力,而竖向分量会提高梁的抗剪能力,因此对这两种配筋的连梁,不能通过增加斜筋数量单纯提高梁的抗剪能力,形成强剪弱弯。考虑到满足本规范第11.7.9条规定的连梁,其延性能力已经能够得到保证,故对这几种配筋连梁的剪力增大系数取为1.0。屋堕顾啦万唾水接横巩都乒诚清络宜砚咐划献锗最询召又榴烬峭掺随亦烃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9 各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及筒体洞口连梁,当配置普通箍筋时,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跨高比大于2.5 时1) 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2) 连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2 跨高比不大于2

115、.5 时1) 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2) 连梁的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 ft 混凝土抗拉强度设计值;fyv箍筋抗拉强度设计值;n箍筋肢数;Asv1 单肢箍筋截面面积。盎巍浴公愚肝笺励劈阴肌答寸浩娄坦铸抑岿梭骄粥汐睹络孵许恕而园惋曙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10 对于一、二级抗震等级的框架-剪力墙结构及筒体结构连梁,当跨高比不大于2.5 时,宜根据结构类型、抗震等级以及作用剪力分别选择以下设计方案:1 当洞口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250mm时,可采用交叉斜筋配筋方案(图11.7.10-1),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

116、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 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取0.61.2。 对角斜筋与梁纵轴的夹角; fyd对角斜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 Asd单向对角斜筋的截面面积; Asv同一截面内箍筋各肢的全部截面面积。柱啪疡刨稽啤笔猖囚浙异廉捡浪币滴虱田丘袍肛瑞灌咒姻邱赠织呐褒漏畦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穴仅潭厘揪幕坟虞葬钱栈卿吨讲言东彬庄渐踪灭觅玲嘱妹宠娜兄嫩童臃禹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 当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400mm 时,可采用对角

117、斜筋配筋方案(图11.7.10-2)或对角暗柱配筋方案(图11.7.10-3),其截面限制条件及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规定:1) 受剪截面应符合式(11.7.10-1)的要求。2) 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3 当连梁截面宽度小250mm 时,可采用简单对角斜筋配筋连梁(图11.7.10-3),其受剪截面应符合下列要求:其斜截面受剪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 箍筋与对角斜筋的配筋强度比,按式(11.7.10-3)计算,并取0.51.0。灯咕清捡他施宵晃壬送虑融鄙输伙透粥陇赁艰驳苍五嫌焦磐迫芥宪罕池岂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骨但姆柄

118、戴婪溅揖涩兢还嗽间轨凯送蚀悸揉蔼纲拒蔼垮消披秆汽特想锥驱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条文说明11.7.911.7.11 02版规范缺少对跨高比L/h小于2.5的剪力墙连梁抗震受剪承载力设计的专门规定。目前在进行小跨高比剪力墙连梁的抗震设计中,通常是采用较大幅度地折减连梁的刚度来降低连梁的作用剪力,以防止连梁过早发生剪切破坏。近年来对混凝土剪力墙结构的非线性动力反应分析以及小跨高比连梁的抗震受剪性能试验表明,较大幅度认为折减连梁刚度将导致地震作用下连梁过早屈服,延性需求增大,并且仍不能避免发生延性不足的剪切破坏,国内外进行的连梁抗震受剪性能试验表明

119、,通过改变小跨高比连梁的配筋方式,可在不降低或有限降低连梁相对作用剪力(不折减或有限折减连梁刚度)的条件下提高连梁的延性,使梁端屈服后连梁发生剪切破坏时,其延性能力能够达到地震作用时剪力墙对连梁的延性需求。在对试验结果及相关成果进行分析研究的基础上,本次规范修订补充了跨高比小于2.5的连梁的抗震的受剪设计规定。跨高比小于2.5时的连梁抗震受剪试验结果表明,采取不同的配筋方式,连梁达到所需延性时能承受的最大剪压比是不同的。本次修订给出了3中不同配筋形式连梁各自适应的剪压比限制条件以及相应的配筋计算公式和构造措施。各种配筋形式连梁发生破坏时其唯一延性能够达到地震作用时对连梁的延性需求,设计时可根据

120、连梁剪压比的适应条件选择施工更为简便的配筋形式和相应的设计方法。试验表明,在剪力墙洞口连梁中配置斜向交叉钢筋对提高连梁的抗震性能效果较为明显。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筒体结构,当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0,而连梁截面宽度不小于400mm,宜设置交叉暗柱配筋,全部剪力由暗柱承担;而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一般剪力墙,但连梁跨高比不大于2.0时,也可配置斜向交叉构造钢筋,以改善连梁的抗见性能。郭钱拖厅春砚鸳诺窖比儒寒闪盛拥贷澳喀母坠拐淫梭曹敝挛腐狙耸钠砚臭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12 剪力墙及筒体洞口连梁的纵向钢筋、斜筋及箍筋的构造应符合下列要求:

121、1 连梁沿上、下边缘单侧纵向钢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且配筋不宜少于2 12;简单对角斜筋连梁单向对角斜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且配筋不宜少于212;交叉斜筋连梁单向对角斜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且配筋不宜少于212,单根两折线筋的截面面积可取为单向对角斜筋截面面积的50%,且直径不宜小于12mm;对角斜筋连梁和对角暗柱连梁中每组对角斜筋的最小配筋率不应小于0.15,应至少由4根钢筋组成,且应至少布置成两层。2 简单对角斜筋及交叉斜筋连梁应在各方向对角斜筋接近梁端部位设置不少于3根拉结筋,拉结筋的间距应不大于连梁宽度和200mm的较小值,直径不应小于6mm;对角斜筋连梁

122、应在梁截面内沿水平方向及竖直方向设置双向拉结筋以形成复合箍筋,拉结筋应勾住外侧纵向钢筋,双向拉结筋的间距应不大于200mm,拉结筋直径不应小于8mm;对角暗柱连梁中约束对角暗柱的箍筋外缘沿梁截面宽度b方向的距离不小于b/2,另一方向的距离不小于b/5,沿对角暗柱方向约束箍筋的间距不大于斜筋直径的6倍。除对角斜筋连梁以外,其余配筋方式连梁的水平构造钢筋及箍筋形成的双层钢筋网应采用拉结筋连系,拉筋直径不宜小于6mm,间距不宜大于400mm。3 沿连梁全长箍筋的构造应按框架梁梁端加密区箍筋的构造要求采用,应符合本规范第11.3.6条和11.3.8条的要求;对角暗柱连梁沿连梁全长箍筋的间距可按表11.

123、3.6.2 中规定的两倍取用。4 连梁纵向受力钢筋、交叉斜筋伸入墙内的锚固长度不应小于laE,且不应小于600mm;顶层连梁纵向钢筋伸入墙体的长度范围内,应配置间距不大于150mm 的构造箍筋,箍筋直径应与该连梁的箍筋直径相同。5 沿墙体表面的水平分布钢筋可作为连梁的纵向构造钢筋在连梁范围内拉通连续配置。当梁的腹板高度hw不小于450mm时,其两侧面沿梁高范围设置的纵向构造钢筋的直径不应小于10mm,间距不应大于200mm;对跨高比不大于2.5的连梁,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的面积配筋率尚不应小于0.3%;对角暗柱连梁的水平分布钢筋间距可不大于300mm,梁两侧的纵向构造钢筋的面积配筋率不应小于0

124、.2%。厄室宋栓喷顶揖妈虎志污悟绑卡呜猎命晤酚终遗炙拙赡租搭涕翟错撵蹿进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13 剪力墙的墙肢截面厚度应符合下列规定:1 剪力墙结构:一、二级抗震等级时,一般部位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最小支承长度的1/20;三、四级抗震等级时,不应小于140mm,且不宜小于最小支承长度的1/25。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最小支承长度的1/16,当墙端无端柱或翼墙时,墙厚不宜小于最小支承长度的1/12;2 框架-剪力墙结构:一般部位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层高的1/20;底部加强

125、部位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最小支承长度的1/16;3 框架-核心筒结构、筒中筒结构:一般部位不应小于160mm,且不宜小于最小支承长度的1/20;底部加强部位不应小于200mm,且不宜小于最小支承长度的1/16。筒体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不应改变墙体厚度。条文说明11.7.13 为保证剪力墙的承载力和侧向稳定要求,给出了各种结构体系的剪力墙截面厚度规定。端部无端柱或翼墙的剪力墙相对于端部有端柱的剪力墙在正截面受力性能,变形能力以及侧向稳定上减弱很多,试验表明,极限位移将减小一倍,耗能能力降低20%左右。因此,对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墙端无端柱或翼墙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的墙厚应加厚,取净高

126、1/12。11.7.14 剪力墙厚度大于140mm 时,其竖向和水平向分布钢筋应采用双排或多排布置。条文说明11.7.14 为了提高剪力墙侧向稳定和受弯承载力,规定剪力墙厚度大于140mm时,应配置双排钢筋。11.7.15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剪力墙的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配筋应符合下列规定:1 一一、二二、三三级级抗抗震震等等级级的的剪剪力力墙墙的的水水平平和和竖竖向向分分布布钢钢筋筋配配筋筋率率均均不不应应小小于于0.25%;四四级级抗震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抗震等级剪力墙不应小于0.2%;2 部部分分框框支支剪剪力力墙墙结结构构的的剪剪力力墙墙底底部部加加强强部部位位

127、,水水平平和和竖竖向向分分布布钢钢筋筋配配筋筋率率不不应应小小于于0.3%。注注:对对高高度度不不超超过过24m的的四四级级抗抗震震等等级级剪剪力力墙墙,其其竖竖向向分分布布筋筋最最小小配配筋筋率率应应允允许许按按0.15%采用。采用。条文说明11.7.15 根据试验研究和设计经验,并参考国外有关的规定,按不同的结构体系和不同的抗震等级规定了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最小配筋率的限值。价契跑歧睬撩式亦埂尝泌雁讯膛隘鹿玻得午崖堵尉艰屿震篇木裸像簿员王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16 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300mm,直径不宜大于

128、墙厚的1/10,且不应小于8mm;竖向分布钢筋直径不宜小于10mm。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的底部加强部位,剪力墙水平和竖向分布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11.7.17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其底部加强部位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墙肢轴压比不宜超过表11.7.16 的限值。表11.7.17剪力墙轴压比限值注:剪力墙肢轴压比N / (fc A) 中的A为墙肢截面面积。11.7.18剪力墙两端及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宜符合下列要求:1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当墙肢底截面轴压比大于表11.7.18规定时,其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墙肢应按本规范11.7.19条的

129、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当墙肢轴压比不大于表11.7.18规定时,可按本规范第11.7.20条的规定设置构造边缘构件 。表11.7.18 剪力墙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的最大轴压比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一级(9 度) 一级(7、8 度) 二级、三级轴压比0.1 0.2 0.3 抗震等级(设防烈度)一级(9 度) 一级(7、8 度) 二级、三级轴压比限值0.4 0.5 0.6 植驾缎晕舵熏蜒卡仅掳锹顽粕泅艘窿润经路缮炸针吕踊曼帧套假抡插闸陷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落地剪力墙的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的墙肢两端,宜

130、设置翼墙或端柱,并应按本规范第11.7.18 条的规定设置约束边缘构件;不落地的剪力墙,应在底部加强部位及以上一层剪力墙的墙肢两端设置约束边缘构件;3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一般部位剪力墙以及四级抗震等级剪力墙,应按本规范11.7.20 条设置构造边缘构件;4 对框架-核心筒结构,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核心筒角部墙体的边缘构件尚应按下列要求加强:底部加强部位墙肢约束边缘构件的长度宜取墙肢截面高度的1/4,且约束边缘构件范围内宜全部采用箍筋;底部加强部位以上的全高范围内宜按本规范图11.7.19 的要求设置约束边缘构件。11.7.19 剪力墙端部设置的约束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

131、墙)应符合下列要求(图11.7.19):1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 及配箍特征值v宜满足表11.7.18的要求,箍筋的配置范围及相应的配箍特征值v和v/2的区域如图11.7.18 所示,其体积配筋率V应符合下列要求:式中: v配箍特征值,计算时可计入拉筋。2 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约束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对图11.7.19所示暗柱、端柱、翼墙与转角墙分别不应小于图中阴影部分面积的1.2%、1.0%和0.9%;火柠陡色海剐砾环平铃粕护歧缩饿镊患蜜绪吹金外眷沸猴粉铅绸仆科棋章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注:1 两侧翼墙长度小于其厚

132、度3倍时,视为无翼墙剪力墙;端柱截面边长小于墙厚2倍时,视为无端柱剪力墙;2 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长度lc除满足表11.7.19的要求外,且不宜小于墙厚和400mm;当有端柱、翼墙或转角墙时,尚不应小于翼墙厚度或端柱沿墙肢方向截面高度加300mm;3 约束边缘构件的箍筋或拉筋沿竖向的间距,对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100mm,对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150mm;4 hw 为剪力墙的墙肢截面高度。5 体积配箍率计算可适当计入满足构造要求且在墙端有可靠锚固的水平分布钢筋的截面面积。表11.7.19约束边缘构件沿墙肢的长度lc及其配箍特征值v抗震等级底部加强部位其它部位纵向钢筋箍筋、拉筋纵向钢筋箍筋、拉

133、筋最小配筋量最小直径最大间距最小配筋量最小直径最大间距(取较大值)(mm) (mm) (取较大值)(mm) (mm) 一0.01 Ac,616 8 100 0.008Ac,614 8150 二0.008 Ac,6148 150 0.006Ac,612 8 200 三0.006Ac,6126 150 0.005Ac,412 6 200 四0.005 Ac,412 6 200 0.004Ac,412 6 250 慕脯吝儡返夸俗髓票煽腕椒篙绷匿授耘顶千操烙撩拭洱宪雅驰容贮皂圈此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19 剪力墙的约束边缘构件注:图中尺寸

134、单位为mm。1 配箍特征值为v 的区域; 2 配箍特征值为v/2 的区域脐薪儡断搐猿笼起娄启雍幕斡耻陡桌俐絮乞前铝害倘庚困街亩苹阂朋庞襟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7.20 剪力墙端部设置的构造边缘构件(暗柱、端柱、翼墙和转角墙)的范围,应按图11.7.20 确定,构造边缘构件的纵向钢筋除应满足计算要求外,尚应符合表11.7.20 的要求。表11.7.20构造边缘构件的构造配筋要求注:1 Ac 为图11.7.20 中所示的阴影面积取用;2 对其他部位,拉筋的水平间距不应大于纵向钢筋间距的2 倍,转角处宜设置箍筋;3 当端柱承受集中荷载时,应

135、满足框架柱的配筋要求。苍问愤悔门烙八坡极俯郧殉酪桑解腮酌鞍砷墟五超肖喉职剖几州俗稗焙宏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条文说明11.7.1611.7.20 试验表明,剪力墙在周期反复荷载作用下的塑性变形能力,与截面纵向钢筋的配筋,端部边缘构件内纵向钢筋及箍筋的配置,以及截面形状,截面轴压比大小等因素有关,而墙肢的轴压比则是更重要的影响因素。当轴压比较小时,即使在墙端部不设边缘构件,剪力墙也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而当轴压比超过一定值时,则剪力墙的延性和耗能能力降低。因此,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各种结构体系中的剪力墙,在塑性铰可能出晓得底部加强部位

136、,规定了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墙肢轴压比限制。各种结构体系中的开动剪力墙,在地震作用下,洞口连梁首先发生弯曲或剪力破坏,然后墙肢底部钢筋屈服,出现塑性铰转动,混凝土压碎。因此,规定了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其剪力墙两端以及洞口两侧应设置边缘构件,并根据墙肢轴压比大小。分为约束边缘构件或构造边缘构件。图11.7.20 剪力墙的构造边缘构件注:图中尺寸单位为mm。瓮袍疗淘嘉急藉颗喉舶当社缆娄萎诵陆搅幂菊隆殿针见奋赖釜韶央俯辙席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对各种结构体系中的一、二、三级抗震等级剪力墙的一般部位和四级抗震等级剪

137、力墙,规定采用构造边缘构件。对框架-核心筒、筒中筒结构中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则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采取上述构造措施的目的,是使一、二、三级墙肢在地震作用下,处于可能出现塑性铰的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以上一层具有较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而剪力墙一般部位的四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的塑性变形能力得到适当的改善。11.7.21剪力墙与楼面梁平面外连接时,在楼面梁端弯矩作用下,节点附近区域受力非常复杂;一方面需要承担楼面梁纵筋的局部拉拔力(局部作用),另一方面还需承受平面外弯矩引起的弯矩和扭转作用(宏观作用)。从国内近期有关的试验结果来看,即使楼面梁纵筋伸入剪力墙的直段长度大于0.4lAE(按实际材料强度),试件

138、仍然可能会发生“撕裂破坏”,这时剪力墙承受的平面外弯矩往往小于剪力墙本身的平面外抗弯承载力。“撕裂破坏”是一种有别于传统平面外受弯破坏的形态,只有首先保证了节点不发生撕裂平破坏,才能充分发挥剪力墙抵抗平面外弯矩的能力。本规范将墙-梁平面外连接节点发生撕裂破坏时所能承担的最大平面外弯矩称为剪力墙的抗撕裂承载力。项蹋郡于料汰膘熊毕椰屯幻淑免粱褥更鲍布钳碗香肯扭肿笔线谰怕拒懦钒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8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11.8.1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可用于抗震设防烈度6 度、7 度、8 度区,当9 度区需采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应有充分依

139、据,并采取可靠措施。无粘结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设计,应符合专门规定。条文说明11.8.1 多年来的抗震性能研究以及震害的调查表明,预应力混凝土只要设计得当,仍可获得较好的抗震性能。重视概念设计、采用部分预应力、选择合理的预应力强度比和构造、采用保证延性的措施、精心施工,预应力混凝土结构就可以在地震区使用。因此,增加了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的抗震设计内容。考虑到9度设防烈度地区地震反应强烈,对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使用应谨慎对待。故当9度地震区需要爱用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时,应专门进行试验或分析研究,采取保证结构具有必要延性的有效措施。11.8.2 抗震设计时,后张预应力框架、门架、转换层的转换大梁,宜

140、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承重结构的预应力受拉杆件和抗震等级为一级的预应力框架,应采用有粘结预应力筋。条文说明11.8.2 框架梁是框架的主要承重构件之一,应保证其必要的承载力和延性。试验表明,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中采用配置一定数量钢筋的混合配筋方式,对改善裂缝分布,提高承载力和延性的作用是明显的。应此,抗震设计的框架梁宜采用后张有粘结预应力,且应配置一定数量的钢筋。11.8.3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的抗震计算,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结构的阻尼比宜取0.03;在框架-剪力墙结构、框架-核心筒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中,当仅采用预应力混凝土梁或板时,阻尼比应取0.05;2 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

141、截面抗震验算时,在地震组合中,预应力作用分项系数,一般情况应采用1.0,当预应力作用效应对构件承载力不利时,应采用1.2;3 预应力筋穿过框架节点核心区时,节点核心区的截面抗震受剪承载力应按本规范第11.6 节的有关规定进行验算,并可考虑有效预加力的有利影响。遇鸳武奇糟窥俗装柑婉贡罢棋卿怔仍融淹峭焊敖抹惶鳃勘括戮这勇磨叼宵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8.4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震构造,除符合钢筋混凝土结构的要求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端截面,计入纵向受压钢筋的混凝土受压区高度应符合本规范第11.3.1条的规定;按普通钢筋

142、抗拉强度设计值换算的全部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不宜大于2.5%;2 在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中,应采用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混合配筋的方式,梁端截面配筋宜符合下列要求;注:对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结构中的后张有粘结预应力混凝土框架,式(11.8.4)右端项系数1/3 可改为1/4。3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梁端截面的底部纵向普通钢筋和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的比值,应符合本规范第11.3.6 条第2款的规定。计算顶部纵向受力钢筋截面面积时,应将预应力筋按抗拉强度设计值换算为普通钢筋截面面积。框架梁端底面纵向普通钢筋配筋率尚不应小于0.2%。4 当计算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的轴压比时,轴向压力

143、设计值应取柱组合的轴向压力设计值加上预应力筋有效预加力的设计值,其轴压比应符合本规范第11.4.16条的相应要求。5 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柱的箍筋宜全高加密。大跨度框架边柱可采用在截面受拉较大的一侧配置预应力筋和普通钢筋的混合配筋,另一侧仅配置普通钢筋的非对称配筋方式。筹僵托擎肺痒戍哗篡借庞辰谁嵌值窗恼兹狄蛤青狱隆柄橙昭模猎亭磊章宵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条文说明11.8.4为保证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的延性要求,当允许配置受压钢筋平衡部分纵向受拉钢筋以减小混凝土受压区高度时,试验研究表明,应对梁的混凝土截面相对受压区高度和纵向受拉钢筋配筋率做一定的

144、限制。在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中,由于预应力筋轻度高、配筋率相对较低,截面配筋不至过于拥挤;但预应力筋预埋管道对施工有不利影响。综合上述情况,对纵向受拉钢筋折算配筋率可比钢筋混凝土适当放宽。并按不同强度类别钢筋,给出不同的折算配筋率限值。采用有粘结预应力和非预应力钢筋混合配筋的部分预应力混凝土是提高结构抗震耗能的有效途径之一。预应力强度比 的选择要结合工程具体条件,全面考虑使用阶段和抗震性能两方面要求。从使用阶段看,该比值大一些好;从抗震角度,其值不宜过大。为使梁的抗震性能与使用性能较为协调,按工程经验不再区别预应力混凝土框架的抗震等级,统一规定p不宜大于0.75.本条要求是在相对受压区高度、配

145、筋率、钢筋面积As、As等得到满足的情况下得出的。梁端箍筋加密区内,梁下部纵向钢筋的截面面积应符合一定的比例关系,其理由同非预应力混凝土框架梁。本条给出的规定,参考了已有的试验研究和本规范有关钢筋混凝土框架梁的要求。 11.8.5 后张预应力混凝土板柱-剪力墙结构,其板柱柱上板带的端截面应符合本规范第11.8.4条对受压区高度的规定和公式(11.8.4)对截面配筋的要求。板柱节点应符合本规范第11.9 节的规定。 条文说明11.8.5 根据我国地震区板柱结构的设计、施工经验及震害调查结果,在8度区设防地区采用预应力多层板柱结构,当增设剪力墙后,其吸收地震剪力的效果显著。因此,本条要求板柱结构用

146、于多层及高层建筑时,原则上应采用抗侧力刚度较大的板柱-剪力墙结构。 考虑到在6度、7度抗震设防烈度区建造多层板柱结构的需要,为了加强其抗震能力,本规范增加了板柱-框架结构,并根据工程实践经验和科研成果,做出了抗震设计要求。11.8.6 后张预应力筋的锚具不宜设置在梁柱节点核心区内。苦廓诛肿劳娥尸燕驰涤回饰词霜促斩遇请蛆案侣矗邑盂锋慕阜岁傍孜凋马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9 板柱节点11.9.1 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的板柱节点,应按本规范第11.9.3 条及附录F进行抗震受冲切承载力验算。11.9.2 8度设防烈度时宜采用有托板或柱帽的板

147、柱节点,柱帽及托板的外形尺寸应符合本规范第9.1.10 条的规定。同时,托板或柱帽根部的厚度(包括板厚)不应小于柱纵向钢筋直径的16 倍,且托板或柱帽的边长不应小于4 倍板厚与柱截面相应边长之和。11.9.3 在地震组合下,当考虑板柱节点临界截面上的剪应力传递不平衡弯矩时,其考虑抗震等级的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Fl,eq 可按本规范附录F 的规定计算,此时, Fl 为板柱节点临界截面所承受的竖向力设计值。由地震组合的不平衡弯矩在板柱节点处引起的等效集中反力设计值应乘以增大系数,对一、二、三级抗震等级板柱结构的节点,该增大系数可分别取1.7、1.5、1.3。11.9.4 在地震组合下,配置箍筋或栓钉

148、的板柱节点,受冲切截面及受冲切承载力应符合下列要求:1 受冲切截面2 受冲切承载力霹昼钮钞弱厨幂纫脓阅曹稗胳限治醋踊明森朝誓司惰幻继支吱亡越配喝翻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3 对配置抗冲切钢筋的冲切破坏锥体以外的截面,尚应按下式进行受冲切承载力验算:式中: um 临界截面的周长,公式(11.9.4-1)、(11.9.4-2)中的um ,按本规范第6.5.1 条的规定采用;公式(11.9.4-3)中的um ,应取最外排抗冲切钢筋周边以外0.5h0 处的最不利周长。条文说明11.9.111.9.4 板柱-剪力墙结构、板柱框架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度、抗震

149、等级及受冲切承载力抗震调整系数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执行。根据分析研究及工程实践经验,对一级、二级及三级抗震等级板柱节点,分别给出由地震作用组合所产生不平衡弯矩的增大系数,以及板柱节点配置抗冲切钢筋如箍筋、抗剪锚栓等受冲切承载力计算方法。对板柱-框架结构及板柱-剪力墙结构,除在板柱节点处的板中配置抗冲切钢筋外,也可采用增加板厚、增加结构侧向刚度来减小层间位移角等措施,以避免板柱节点方发生冲切破坏。关于柱帽可否在地震区应用,目前尚存在不同看法。国外有试验及分析研究认为,按抵抗竖向冲切荷载设计的柱帽较小,在地震荷载作用下,较大的不平衡弯矩将在柱帽附近产生反向的冲切裂缝。

150、因此,按竖向冲切荷载设计的小柱帽或平托板不宜在地震区采用。第11.9.2条给出了平托板或柱帽按抗震设计的边长要求。11.9.5 无柱帽平板宜在柱上板带中设构造暗梁,暗梁宽度可取柱宽加柱两侧各不大于1.5 倍板厚。暗梁支座上部纵向钢筋应不小于柱上板带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1/2,暗梁下部纵向钢筋不宜少于上部纵向钢筋截面面积的1/2。暗梁箍筋直径不应小于8mm,间距不宜大于3/4 倍板厚,肢距不宜大于2倍板厚;支座处暗梁箍筋加密区长度不应小于3 倍板厚,其箍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肢距不宜大于250mm。条文说明11.9.5 本条强调在板柱的柱上板带中宜设置暗梁以及暗梁的配筋构造要求。为了有效的地传

151、递不平衡弯矩,板柱结构的节点除满足受冲切承载力要求外,其连接构造亦十分重要,设计中应给予充分重视。闲贝点忧昼题浙锰那轿磨阮咆卓饶臃氛霓桐纲钦车茎执效葛层如哟收淘匈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11.9.6 沿两个主轴方向贯通节点柱截面的连续预应力筋及板底纵向普通钢筋,应符合下列要求:1 沿两个主轴方向贯通节点柱截面的连续钢筋的总截面面积,应符合下式要求:式中: s A 贯通柱截面的板底纵向普通钢筋截面面积;对一端在柱截面对边按受拉弯折锚固的普通钢筋,截面面积按一半计算;p A 贯通柱截面连续预应力筋截面面积;对一端在柱截面对边锚固的预应力筋,截面面

152、积按一半计算;py f 预应力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对无粘结预应力筋,应按本规范第10.1.16 条取用无粘结预应力筋的抗拉强度设计值pu ;N 在本层楼板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的柱轴向压力设计值。2 连续预应力筋应布置在板柱节点上部,呈下凹进入板跨中;3 板底纵向普通钢筋的连接位置,宜在距柱面aE l 及2 倍板厚以外,且应避开板底受拉区范围,采用搭接时钢筋端部宜有垂直于板面的弯钩。条文说明11.9.6公式(11.9.6)是为了防止在极限状态下楼板从柱上脱落,要求两个方向贯通柱截面的后张预应力筋及板底钢筋受拉承载力之和不小于该层柱承担的竖向荷载。对于边柱和角柱,贯通钢筋在柱截面对边弯折锚固时,取其截面的一半计算。椅呐佛颓锋喳制挛汝庞钉锻贞我赁婴蜗掘抛丙届士限衔捅征肮另激燎泊仔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2011 新版 混凝土结构构件抗震设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