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书法简史PPT精选文档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9779234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90 大小:42.9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书法简史PPT精选文档_第1页
第1页 / 共90页
中国书法简史PPT精选文档_第2页
第2页 / 共90页
中国书法简史PPT精选文档_第3页
第3页 / 共90页
中国书法简史PPT精选文档_第4页
第4页 / 共90页
中国书法简史PPT精选文档_第5页
第5页 / 共9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书法简史PPT精选文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书法简史PPT精选文档(9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书法简史 1第一讲:什么是书法? 什么是书法,见仁见智,但绝不能从字面意思得出书法即是汉字的书写法这样简单的结论。要从书法创作的主体、对象、过程、结果以及他的发展演变过程来综合考察,才能得出一个相对辩证的结论来:书法是书写着(人)书写汉字的活动。其公式应该是: 人+书写+汉字=书法 2人是书法的主体,需要有感情的投入;书写是技法的动态表现,是灵魂;汉字是造型基础,最后的结果是书法(有性格与观念的存在)的物化形态。建筑在该层面的书法,应该是具有文化的、艺术品格的。用公式来表示就是: 情感诉求+技法表现+造型基础=书法艺术形象 所以,书法具有实用与艺术的双重性格。 西方也有”书法“这个词,”意

2、思是美观的书写或形式“,但中国的书法家并不满足工整的、装饰的美,特别是行草书的问世,书法的用笔技巧达到了空前的发扬,他们崇尚心、韵、意、势、神正人心开圣道,形成了一整套超越法度的书法观念。3书法造字法六书: 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1中对古文字构成规则的概括和归纳,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象形、指事、会意、形声是造字法,转注、假借指的是后来衍生发展的文字的使用方式。 象形者,画成其物,随体诘诎,日月是也; 指事者,视而可识,察而见意,上下是也; 会意者,比类合谊,以见指挥,武信是也; 形声者,以事为名,取譬相成,江河是也; 转注者,建类一首,同意相受,考老是也; 假借者,本无其字

3、,依声讬事,令长是也。4文房四宝中国独有的文书工具,即笔、墨、纸、砚。文房四宝之名,起源于南北朝时期。历史上,“文房四宝”所指之物屡有变化。在南唐时,“文房四宝”特指诸葛笔、徽州李廷圭墨、澄心堂纸,婺源(原属歙州府,现属于江西)龙尾砚。自宋朝以来“文房四宝”则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和歙砚(现安徽歙县)。5第一节 汉字的起源、演进与书法的发展一 汉字的起源 关于汉字的起源,早在战国时代就开始有人探索了。历史上关于汉字起源的传说,概括起来大体有三种,即仓颉造字说、结绳说、起一成文说。

4、1、仓颉造字说 荀子解蔽说:故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一也。这是最早提到仓颉的名字。仓颉,称苍颉,姓侯刚,号史皇氏,黄帝时史官,曾把流传于先民中的文字加以搜集、整理和使用,在汉字创造的过程中起了重要作用,为中华民族的繁衍和昌盛作出了不朽的功绩。但普遍认为汉字由仓颉一人创造只是传说,不过他可能是汉字的整理者,被后人尊为“造字圣人”。6二、结绳说 所谓“结绳”,是用在绳子上打结的办法帮助人们记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大大小小的绳子用不同的搭配方式表示不同的意思。我国古籍中有关于结绳的记载。如: 周易系辞下:“上古结绳而治,后之圣人易之以书契。”没有产生文字之前,人们利用结绳的方法帮助记忆,

5、但结绳与文字毕竟是两回事,但结绳不等于文字,也不可能发展为文字。7三 起一成文说宋代郑樵通志六书略中认为所有的汉字都是由“一”字演变而来的。根据是说文解字“始一终亥”,是建筑在“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道家哲学思想之上的。8汉字真正的源头: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的刻写在甲骨、玉器、石器等上面的符号。可以说,它们共同为解释汉字的起源提供了新的依据。汉字是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开始萌芽的,经历了马家窑文化、良渚

6、文化、龙山文化的积累与发展,到商代的甲骨文金文时,就已经形成了一套以象形图画为主导的文字符号系统。9刻划符号10甲骨文金文(大篆)仓颉、结绳小篆草书(章草、今草)隶书行书楷书二、中国书体演变简历二、中国书体演变简历11 甲骨文甲骨文: :甲骨文也称“契文”或“卜辞文字”,是指殷商时期占卜记事时契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这种文字是中国书法史上有实证的最古老且相对成熟的文字。 12钟鼎文:钟鼎文又称“钟鼎款识”、“金文”或“铜器铭文”,是商、周时代铸刻在钟、鼎、盘、簋等青铜器上的文字。字凹为款,字凸为识,是立体的文字表现形式。代表作有利簋、大盂鼎、墙盘、散氏盘、虢季子白盘。13 利簋 墙盘14 散

7、氏盘 虢季子白盘15 峄山碑小篆:小篆是在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前221年),推行“书同文,车同轨”,统一度量衡的政策,由宰相李斯负责,在秦国原来使用的大篆籀文的基础上,进行简化,取消其他六国的异体字,创制的统一文字汉字书写形式。一直在中国流行到西汉末年(约公元8年),才逐渐被隶书所取代。16 泰山刻石 吴让之篆书17 张迁碑隶书,亦称汉隶,是汉字中常见的一种庄重的字体,书写效果略微宽扁,横画长而直画短,呈长方形状,讲究“蚕头雁尾”、“一波三折”。隶书起源于秦朝,由程邈形理而成,在东汉时期达到顶峰,书法界有“汉隶唐楷”之称。 18 乙瑛碑 曹全碑19 草书草书: :是为了书写便捷而产生的一种书体。

8、说文解字1中说:“汉兴有草书”。草书始于汉初,其特点是: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因草创之意,谓之草书。草书包括章草和今草两种,二者互有其影响和各自的流派。 初期的草书,由隶书演化而来,名为“章草”,比隶书简捷。章草改变了横平竖直,笔笔间断的隶书写法,成为圆转牵连,粗细交替,形态检束的字体。但仍隶意,不同于今草。 20宋克章草急就章21 今草:今草的来源相传是汉朝的张芝从章草加以变化而成的,当时的书家对张芝非常推崇,称他为“草圣”。 今草把它大致分为三种不同的风格;1、以张芝、张旭和怀素为代表的大草、狂草一派;2、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二人的“王体”草书 ;3、智永的千字文和孙过

9、庭的书谱序等:这一派草法极有规矩,字字区分,全不作连绵体势。 22张旭古诗四帖23怀素自叙帖24王羲之十七帖25孙过庭书谱序26 楷书楷书: :即“真书”、“正书”或“正楷”。古时曾叫“楷隶”或“今隶”,汉魏时是楷书逐渐成熟的时代,还有许多章草(即草隶)的笔法,东晋才是楷体的盛时,现存在的最早楷书只有三国时钟繇等人的作品。 谈到楷书,必讲魏体,它不仅是楷书的一种,也是楷书走向成熟的基础。在古代书体中,它是和篆隶一样重要的书体,即专指北魏时的石刻、摩崖、造像、墓志等书体。魏体基本上摆脱隶法,体貌姿态百出,笔势浑厚,意态跳宕,分行布白各有其妙,但都以方正凝重为主。 2728 行书:是在正规书法(如

10、楷、隶、篆)基础上的草写或简化,是介于正规写法与草写之间的一种最通用的书体。一般认为行书始于汉末(传为颖川人刘德升所创),盛于东晋,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流动,字体整饬,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书写流动,草法多于楷法的称“行草”。它比楷书便于书写,比草书容易辨识,应用极为广泛。 29王羲之丧乱帖30米芾苕溪诗31第二讲:楷书分类及演变过程初期初期“楷书”,仍残留极少的隶笔,结体略宽,横画长而直画短,在传世的魏晋帖中,如锺繇的宣示表、荐季直表、王羲之的乐毅论、黄庭经等,可为代表作。观其特点,诚如翁方纲所说:“变隶书之波画,加以点啄挑,仍存古隶之横直”。32 33 34宣示表、乐毅论对比35魏

11、东晋以后,南北分裂,书法亦分为南北两派。北派书体,带著汉隶的遗型,笔法古拙劲正,而风格质朴方严,长于榜书,这就是所说的魏碑。南派书法,多疏放妍妙,长于尺牍。南北朝,因为地域差别,个人习性、书风迥然不同。北书刚强,南书蕴藉,各臻其妙,无分上下,而包世臣与康有为,却极力推崇两朝书,尤重北魏碑体。康氏举十美,以强调魏碑的优点。36 张猛龙碑 始平公造像37 郑文公碑 张玄墓志38唐 唐代的楷书,亦如唐代国势的兴盛局面,真所谓空前。书体成熟,书家辈出,在楷书方面,唐初的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中唐的颜真卿、晚唐的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所重,奉为习字的模范。古人学书法有这一种说法:“学书须先楷法,作

12、字必先大字。大字以颜为法,中楷以欧为法,中楷既熟,然后敛为小楷,以锺王为法”。然根据多年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初学写字,不宜先学太大的字,中楷比较适合。 39 40孔子庙堂碑 阴符经41 信行禅师碑42 43第三讲:楷书笔法与训练:“永字八法”“永”字八法,是古代书法家练习楷书的运笔技法。“永”字有八笔:点、横、竖、勾、仰横、撇、斜撇、捺,按各自的笔势以八字概括为侧、勒、弩(又作努)、趯、策、掠、啄、磔。这八笔是楷书基本笔划,每笔各有特色,而又互相呼应,一气呵成。如李溥光雪庵八法称:“磔法之妙,在险横三过,而开揭其势力。”“永”字如果能写出每笔的精神,楷书可算达到相当水平。44八法渊源永字八法是以

13、永字点画写法为例,说明楷书用笔和组字的方法。其来源有以下几说:1、王羲之说唐张怀瓘玉堂禁经:“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所用八体该于万字。”“大凡笔法,点画八体,备于永字”。(这里的隶,不是隶书,是指楷书,唐代楷书称之为隶书,东晋时王羲之也以此称,现在我们认为的隶书,那时称八分)元李溥光雪庵八法八法解:“历代以下,书者工于笔法之妙。其名世者,如魏晋之钟繇、王羲之,唐之欧(阳询)、虞(世南)、柳(公权)、颜(真卿)之辈,亦各家有书,所传之,惜乎沦没日久,真迹不存,惟羲之永字八法,共三昧歌,流传在世。”法书苑:“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452、智永

14、说宋陈思书菀菁华:“隋僧智永,发其指趣,援于虞秘监世南,自兹传授遂广彰焉。”3、张旭说宋朱长文墨池篇、张旭传永字八法,同柳八法颂及颜鲁八法颂。清冯武书法正传中书法三昧云:“凡学必有要,若网在纲,有条而不紊。永字者,众字之纲领也,识乎此,则千万字在矣。”46柳宗元所著中国书学浅说一书中解说较为明了:(1)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 永字八法(2)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3)竖为弩(用力也);(4)钩为趯 (跳貌,与跃同);(5)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6)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7)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8)捺为磔(磔音哲,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47精解:点为侧(如鸟之翻然侧下)侧是

15、倾斜不正之意,点应取倾斜之势,如巨石侧立,险劲而雄踞。如点成平卧或正立,则呆痴失势。永字点以露锋作收,是为与下边横画相照应。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横取上斜之势,如骑手紧勒马缰,力量内向直贯于弩(竖)。如卧笔横拖或下斜则疲沓无力。逆锋落笔,缓去急回,保持“逆入平出,有往必收”之势,不宜顺锋滑过,以免轻飘板滞。竖为弩(同努)努是有力的意思,竖画取内直外曲之势,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所以竖画不宜过直,须配合字体之全局,于曲中见直,方有挺进之势。过直如枯木立地,虽挺直而无力。钩为趯(跃的样子,同跃)谓作钩时,先蹲锋蓄势,再快速提笔,然后绞锋环扭,顺势出锋,力聚尖端。如人要跳跃,需先蹲蓄力,

16、然后猛然一跃而起。锋不平出,为的是与策(挑)画起笔相呼应。48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策本义是马鞭,这里其引申义策应之意。挑画多用在字的左边,其势向右上斜出,与右边的点画相策应,形成相背拱揖的形势。永字的策画略微平出,主要是与右边的啄(横撇)相策应。两个笔道虽错落不相地称,而其心气相通相应。势略上仰,用力在发笔,得力在收锋。撇为掠(掠是拂掠之意)状似燕掠檐下。谓写掠画应如以手拂物之表,虽然行笔渐渐加速,出锋轻捷爽利,取其潇洒利落之姿,但力要送到末端,否则就会飘浮无力。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谓写横撇应如鸟之啄食。行笔快速,笔锋峻利。落笔左出,锐而斜下,以轻捷健劲为胜。49捺为磔(裂牺为磔,笔锋开张

17、之意)这里有两层意思:其一指磔画在字体结构中的作用而言,磔本义是指肢解祭祀用的,含解体张裂之意。楷书中的捺画承隶书的波磔而来,而隶书的波磔正是为了解散小篆屈曲裹束的形式,使字体向外开放。所以隶书又叫分书,楷书中的捺也起到这个作用。楷书捺笔,力虽内聚形却外张,使字体开展舒畅、开放。其二是说这一笔直要写得刚劲、利刹、有气势。磔本义是肢解,肢解必以刀劈,磔画即取刀劈之意。写时要逆锋轻落,右出后缓行渐重,至末处微带仰势收锋,要沉着有力,一波三折,势态自然。50八法结语,卢肇说:“永字八法,乃点画尔。”但八法并非孤立存在,我们在考虑每个点画如何安排,实际已涉及字的结体法则。因此,八法作者意图,在想通过永

18、字的剖析,来说明基本点画的写法和组合。51第四讲:钢笔楷书的结构训练(一) 知识点介绍 一、汉字由各种笔画组成。要使每一个字写得正确、美观,必须按照一定的法则组织笔画,这法则就是结构。人们在欣赏钢笔字时,主要印象就是结构(又叫“结体”“结字”“间架”。(钢笔字的线条较毛笔字细得多,粗细变化也不明显,其表现力也不及毛笔字丰富,因此,结构在字的视觉效果上就显得十分重要。) 52一、中宫收紧,四周开张这是练习钢笔楷书或行书必须遵循的第一结字原则。也是最重要的原则,代表着字形的收放关系,适用于所有汉字结构。所谓疏可走马,密不透风。中宫是指一个字当中最核心的部分,它规定着一个字的重心,是一个字的主体部分

19、。这一部分要收的紧密。四周是指除了中宫以外的部分,也就是字形的外延部分。这一部分要写的开张。只有做到这两点才会把字的聚散、收放关系做好。例子练习:新载聚莫 誉道旭我53楷书结构的基本练习结构原则总结二、横平竖直 必须正确理解“横平竖直”的意义。“横平”不是指横画要写得与水平线一样平,而是说横画要写直,也就是不能在写横画时出现弯折、出现锯齿等现象;相应地,“竖直”中的“直”也有这个意思。 其次:必须正确理解横画“左低右高”的含义,左低右高是指在写横画时,为了使整个字不出现倾斜的视觉错觉,应该适度地将横画的起笔(也就是左)写得低一些,然后在从左至右运笔的过程中,应该逐渐地向上,最后顿笔,这样横画就

20、会出现右边比左边高的现象,看起来更具有美感。 其三,左低右高并不与横平竖直矛盾,相反地,如果你在写横画时把两者都做到了,字的间架结构就会更好!54横平:左低右高稍带斜势,横笔多时讲究粗细协调,距离匀称。竖直:竖居中直,竖对称时向背分明。横平竖直使字结构平正。例字练习:丰圭井册非盖置疆55三、疏密匀称 繁处密,简处疏,疏密匀称,结构整齐美观。 汉字的笔画有多有少,布局上却要求疏密匀称,这就成了矛盾。一般采用这样几种手法,以调配疏密:画多的写紧,画少的写松;上部分写紧,下部分写松;里面可写紧,外面可写松。此外,大小字的疏密虽无变化,但大字位置宽裕,小字位置紧窄,又要用笔画肥瘦来适应这一变化。大字难

21、于写得紧凑,小字难于写得舒畅松快。 例字练习:目婴童藏谨键谦寒56四、比例适当,视之舒适1:1 辅韩昆禁 1:1:1谢街意慧1:2 震花腾博 2:1 劂彬感墨笔画简者宜粗壮,笔画繁者宜细密。例字练习:一七工人 翻赣疆衢字形宜顺其自然:大者大,小着小,长者长,扁者扁,正者正,斜者斜,有边框者宜内收。例字练习:粥鳞赢腾口小么日 身了鼻警 皿四西工 申堂墨童勿毋戈夕 团匡周同57五、重心平稳刘熙载艺概书概中说:“画山者必有主峰,为诸峰所拱向;作字者必有主笔,为余笔所拱向. 主笔有差,则余笔皆败,故善书者必争此一笔。”581)长横主笔例字练习:三五卫丘(2)长竖主笔例字练习:卜干中半(3)长撇或捺主笔

22、例字练习:夕之道廷(4)长钩主笔例字练习:戈心也勿(5)合体字应突显长大一笔做主笔例字练习:静武提辩所有中点、中竖、中叉、中头都应上下一线例字练习:常帝交宗 女货鬼者特殊对齐例字练习:七也丁母59六、点画呼应笔画之间转承流畅,形断意连。例字练习:三川小大 戈女必永 为灭教浅60七、偏旁容让(1)左边狭长以让右例字练习:婉愉略特 胜地旗梗(2)上宽以盖下例字练习:宫堂雪虎 荣冠室需 (3)左边小者应略高例字练习:喉城明峰 颂吸魂氓(4)右边扁者应略低例字练习:和红杷肛 细松拉社61八、向背分明向不妨碍,背不脱离。例字练习:好沟切划 功冯约鸿 儿川八北 兆犯我施62九、变换参差上下或左右重复者宜突

23、出下和右。例字练习:圭哥炎昌 林弱从比63十、几条补充说明 1.如何写好半包围结构的字 半包围结构的字宜把里边部分稍 外移,这样才能保持重心平稳,如:句、局、勾、庆、左幽等。2.关于雁不双飞 ,避重捺 是指一个字中,主笔捺只能有一个。如果有两个捺笔,只写一个主笔捺,另一个变为点,或不以主笔出现。如:退、漆、达、双、途等。3涵虚半腹 月、日等字的横不能写到头。64第五讲:楷书章法练习要点:重心平稳疏密适当大小统一行列整齐65题广州听雨轩郭沫若尚府楼台几度新,经年乔木更嶙峋。大同铁塔矜高古,六祖金身隐近邻。霞鹜齐飞冬日暖,桂兰竞秀晚风熏。绕梁喜听清歌啭,一曲断机净客尘。66第六讲:行书概述行书是在

24、隶书的基础上发展起源的,介于楷书、草书之间的一种字体,是为了弥补楷书的书写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于辨认而产生的。“行”是“行走”的意思,因此它不像草书那样潦草,也不像楷书那样端正。实质上它是楷书的草化或草书的楷化。楷法多于草法的叫“行楷”,草法多于楷法的叫“行草”。67据传,行书为东汉人刘德升所创。实际上,任何一种书体的出现,都与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同时,还有一个长期孕育、发展的过程。行书现在民间流行,渐渐约定俗成,为人们承认和接受,后经过刘德升整理、提高,才形成真实的行书体。从安徽毫州曹操墓砖上的:当奈何“三字以及熹平元年的一篇行书看,汉代已经出现了非常婉丽而娴熟的先生字体

25、。68晋代是行书的繁盛时期。王羲之父子集古之大成,精研行书,不仅使行书发展到成熟完美的高度,而且,“遂大行于世”,得到了广泛的使用。这一时期出现了王羲之、钟繇、王献之、张芝等行书巨匠。尤以被称为“书圣”的王羲之,开行书先河,被评为“超钟迈张”,其得意之作兰亭序更是尽善尽美,被益为“天下第一行书”!至今任被书界所推崇,作为书法艺术殿堂的精品,可见其对后世的影响之深。69王羲之兰亭序70王献之鸭头丸帖71西晋以后,历代都有行书大家出现。唐代虽是楷书的鼎盛时期,行书也承晋风而得到发展,也出现了众多大家:欧阳询、颜真卿、褚遂良、柳公权等不仅精于楷书,而且行书造诣也颇深,为后世所推崇。颜真卿的行书,是我

26、国书法史上继二王之后,行书发展的又一高峰,其祭侄儿稿,虽在激愤之情驱使下,突破常规,草草挥就,看似无法,而一切又在法度之中,线条遒劲舒和,恰如“乾裂和风,润含春雨”,随笔势起伏,情融于笔端,造成了静与动的强烈对比,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其它如欧阳询的千字文也堪称行书的上乘之作。72颜真卿祭侄文稿73欧阳询千字文74宋代的苏、黄、米、蔡四大家,也都是行书大家。75苏轼书法学二王及颜柳,他博学多才,书以寒食诗贴为代表作,他的行书跌宕、潇洒、自然,有书卷气。古人说:可在兰亭序、祭侄儿稿之后,被益为天下第三行书。他的行楷书赤壁赋等书作对世人影响很大。76苏轼黄州寒食帖77苏轼赤壁赋78黄庭坚书学二王

27、、颜柳、张旭、怀素诸家。他的行草书以自然险峻为势,变化多端,出神入化。清。康有为说:“宋人以山谷为最,深得兰亭之三味,神韵绝俗”。他的行书松风阁帖,跋黄州寒食诗帖等为后人临写范本。79黄庭坚松风阁80黄庭坚跋黄州寒食诗帖81米芾的行草书取前人诸家之长,自成一家,师古出新,潇洒自然。苏轼称赞米芾书作有超神之妙,可与钟、王并行。代表作蜀素帖研山铭等。82 蜀素帖 研山铭83元代书法崇尚晋唐,赵孟頫是学王羲之最有成就的书家之一,他各体皆精,擅画及小楷和行书,传世行书书迹:赤壁赋、临兰亭序、洛神赋等。84 赤壁赋 洛神赋85明清时代的行书大家亦不为少数,明代的祝允明的行楷洛神赋,文征明的滕王阁序,董其昌的琵琶行,明末清初的王铎的拟山圆帖,都堪称传世佳作。86祝行楷洛神赋 王李贺诗帖87文滕王阁序88至于近、现代更是名家辈出,于右任,郭沫若,沈尹默、林散之、沙孟海等等,都在书坛上享有盛名,其行书也各具特色,为世人所喜爱。89 郭沫若书法 沈尹默书法 9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