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课件

上传人:hs****ma 文档编号:569772874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69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课件(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七章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与土地可持续利用7.1 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与基本模式一、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概念 土地资源配置亦即土地资源分配、布局和对土地资源的选择 优化配置从整体角度上说,是指其开发利用能满足自然生态和社会经济多种需要,以期实现资源系统的最大功能和综合效益,促进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全面可持续发展。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二、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模式1、期间配置 资源在当代人和后代人之间的配置,以保证人类世世代代对资源的持续利用2、区间配置表明资源分布和配置的广域性和全球性,旨在消除地域和国别之间人类开发利用资源和就业收入方面的差距3、产业间配置表示资源在各产业部门之间

2、的分布与利用状况,旨在优化产业结构和生产结构,保证各项产业和生产部门对资源的利用与发展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三、“三维结构框架”的理论与方法1、土地资源的期间配置非耗竭资源或可持续利用资源各种生物资源如:森林、牧草、野生动植物、鱼类、土壤肥力保护、合理利用 2006年底,根据国家环保总局牵头的一项对经济发达地区的土壤调查结果初步显示:广东珠江三角洲近40%的农田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超标,其中10%属严重超标。中山市土壤重金属污染较为严重,镉、镍、铜超标率分别为50%、43%和10.9%。 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流动资源可耗竭资源或非持续利用资源煤、石油、天然气、铜、铁等矿产资源太阳能、风

3、能、雨量、潮汐能及时利用节约、集约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1)行政方法矿产资源规划和相应的管理办法 鼓励开采矿产矿产资源的分类:限制开采矿产禁止开采矿产 鼓励开采区 限制开采区 禁止开采区 矿产资源保护区 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划分: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2)经济方法贴现方法净现值法(一)几个基本概念1、现值资金的现值就是目前一次性支付(或收入)资金的数额。 2、将来值 指一笔资金在未来某一时间的价值,即在未来某一时刻一次性支付(或收入)资金的数额。3、等年值即一笔资金的分次等额支付(或收入)的 金额。通常每期金额周期为一年,故称等年值。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4、各种资金价值形式的计算及相

4、互换算已知项所求项符号与公式现在值PV将来值FVF=P*(1+i)n将来值FV现在值PVP=F/(1+i)n等年值A将来值FVF=A*(1+i)n-1/i将来值FV等年值AA=F*i/(1+i)n-1等年值A现在值PVP=A*(1+i)n-1/i*(1+i)n现在值PV等年值AA=P* i*(1+i)n / (1+i)n-1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二)净现值法1、现金流:是指土地开发项目寿命期内,某时刻发生的资金流量,包括收入量与支出量。2、现金流出:现金为支出。3、现金流入:现金为收入。4、净现金流:现金流入减去现金流出的净额。5、净现值(Net Present Value):净现金流折

5、现的累计值。 NPV=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净现值法评价的标准是:当折现率为标准值时,若NPV0,则该土地开发项目是合理的,若NPV0,则项目是不经济的。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例1:某土地开发项目,逐年收入和支出如表1,取贴现率为10%,求净现值?表1、某土地开发项目收入和支出 (单位:万元)年份012347 812投资100 800 100年经营费用300 450485年收入350 700700NPV141.26 万元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2、土地资源的区间配置 即资源的空间分布与资源生产力布局,以选择最佳的区位增加资源开发利用的整体综合效益国家的总体布局地区内部的资源利用布局微

6、观生产地点和企业的布局实质是土地利用的地域分工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依据:比较利益学说比较利益原则比较成本学说 大卫李嘉图亚当斯密绝对成本学说 比较成本学说的基本精神是依照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实行国际分工的一种自由贸易理论。 亚当斯密也提出了生产成本学说,同李的学说共同点在于都主张国际分工、自由贸易,不同点是斯密从生产成本的绝对差别出发,论证自由贸易的优越性,论证国际分工。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李嘉图从生产成本的相对差别出发,认为两国生产技术水平差别大,A国生产的任何产品的成本都低于B国,处于绝对优势,B国处于绝对劣势,则两国仍存在贸易的可能,实行互利的国际分工,在这种条件下,处

7、于绝对优势的A国没有必要生产所有的商品,而是生产优势最大的商品,而B国也不应停止所有的生产,而是停止生产劣势最大的产品。A、B两国各自生产比较成本相对有利的产品,通过国际贸易,互相交换,两国都节省了劳力,得到了好处。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根据比较利益的原则,各个地方和各块土地的优势和劣势的比较可分成三种类型:1)是发挥每块土地的绝对优势2)是发挥各地方、各地块的相对优势3)是最大优势和最小劣势相结合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稻谷棉花甲乙10010050501001005050绝对有利的地区生产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稻谷棉花丙丁100100808080804040相对有利的地区生产土地经

8、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案例:农业部优势农产品区域布局规划 规划确定的优势农产品,是指在我国的资源和生产条件较好、商品量大、市场前景广阔,在国内市场与国外产品竞争有优势,能够抵御进口冲击的农产品,或在国际市场上具有竞争优势,能够进一步扩大出口的农产品。规划确定的优势产区,主要是自然条件好、生产规模大、产业化基础强、区位优势明显的主产区。这些优势农产品和优势产区,主要是对国内宏观调控和进出口有重大影响、对提高我国农业整体竞争力有重大作用的农产品和主产区。 根据上述主要原则和依据,近期确定专用小麦、专用玉米、高油大豆、棉花、“双低”油菜、“双高”甘蔗、柑橘、苹果、牛奶、牛羊肉和水产品等11种优势农产品

9、,优先规划了35个优势区域,作为近期发展重点。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专用小麦优势区域:专用小麦优势区域:重点建设黄淮海、长江下游和大兴安岭沿麓等3个专用小麦带。黄淮海优质强筋小麦带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苏、安徽等7个省的39个地市82个县市。长江下游优质弱筋小麦带主要布局在江苏、安徽、河南、湖北等4个省的10个地市20个县市。大兴安岭沿麓优质强筋小麦带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等2个省区的3个地市11个县旗(农场)及黑龙江垦区2个管理局。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专用玉米优势区域:专用玉米优势区域:重点建设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和黄淮海专用玉米

10、优势区。东北内蒙古专用玉米优势区主要布局在黑龙江、内蒙古、吉林、辽宁等4个省区的26个地市102个县市(旗);黄淮海专用玉米优势区主要布局在河北、山东、河南等3个省的33个地市98个县市。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3、土地资源的产业间配置 是指生产资源开发利用在各产业间和生产部门之间及其内部的分配与安排具体表现:土地利用结构是土地资源在各产业间的配置与利用状况及各类用地比例关系的反映。 影响土地资源产业间配置的因素:1)土地资源特点2)社会

11、经济发展状况3)市场需求4)区位 发展战略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1)土地资源特点山地林地丘陵林地、园地平原耕地2)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经济发达建设用地比重高、未利用地少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3)市场需求具体用地类型 广东历史上是枇杷发源地和主产地,多年来为全国第一消费大省枇杷生产大省 4)区位发展战略优位效益工业用地风景旅游用地林业用地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7.2 土地可持续利用 2)土地可持续利用在特定的时期和地区条件下,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的开发、利用、治理、保护和管理,并通过一系列的合理利用组织,协调人地关系及人与资源、环境的关系,以期满足当代人和后代人生存发展的需要。一、土地可持

12、续利用的概念及其内涵1、土地可持续利用的概念 1)可持续发展是既能满足当代人需要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要之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我们共同的未来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3)生态学涵义:使土地生态系统保持较高的生产力2、土地可持续利用内涵1)经济学涵义:资源存量不变,资源利用效益最大化即一,从总量一定的土地 上生产出尽可能多的经济效益;二,延长土地可持续利用周期2)社会学涵义:人类在利用土地资源时拥有公平的 权利和机会具体表现:空间和时间上满足不同地区,代际人的需求土地承载力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3、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基本原则1)农业优先的原则2)集约利用的原则3)生态建设的原则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

13、配置二、限制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制约因素1、自然因素2、经济因素3、技术因素4、人口因素5、制度因素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1、评价标准:有利于保持和提高土地资源的生产性能或生态功能三、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有利于降低土地资源利用可能带来的风险,土地产出稳定土地利用方式能被社会所接受保护土地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在经济上必须合理可行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2、土地可持续利用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社会指标:人均粮食、肉蛋、蔬菜果品占有量、农产品商品率、清洁饮用水保证率、人口密度、城市化水平、交通用地比例、个人及团体接受能力与接受程度、社会稳定程度、土地人口承载力经济指标:单位土地GDP,建设用地单位面积产值、粮食单产、人均劳动生产率、人均GDP、人均纯收入、一二三产业产值比等农用土地资源指标:农用土地资源存量、人均土地资源占用量、土地资源数量变化率、土地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后备资源数量及等级、土壤养分状况、农林 牧渔用地比例等 生态环境指标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土地经济学土地资源优化配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