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PPT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9769976 上传时间:2024-07-31 格式:PPT 页数:58 大小:2.7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制度.PPT_第1页
第1页 / 共58页
科举制度.PPT_第2页
第2页 / 共58页
科举制度.PPT_第3页
第3页 / 共58页
科举制度.PPT_第4页
第4页 / 共58页
科举制度.PPT_第5页
第5页 / 共5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制度.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制度.PPT(5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第二二讲讲中中国国古古代代的的科科举举制制度度1.高考高考VS科举科举2.人生四大喜事:久旱逢甘雨,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金榜题名时文官考试制度孙中山考察:中国英国各国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中国古代的第五大发明学而优则仕学而优则仕3.本章主要内容本章主要内容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一、科举制度的起源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4.一一 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一)隋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一)隋唐之前的人才选拔制度 1周代官吏的录用,主要采用贵族世袭世袭制制,国君和宗

2、室贵族按大宗、小宗的规则分封官职、爵位和食邑,官爵和食邑世代相袭,因此世袭制又称“世卿世禄”制。春秋战国时期,不少诸侯国为实现霸主之业,打破世袭制,按照“选贤任能”的原则录用官吏,一是实行客卿制,二是养士之风盛行, 从而促进了人才的流动。5. 2汉代以察举制察举制和征辟制征辟制选拔官吏。“察举”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又叫“荐举”;“征辟”指朝廷或三公以下召举布衣之士授以官职。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叫“征”,三公以下高级官吏聘布衣为自己幕僚属官叫“辟”。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6.察举的制弊病察举的制弊病 东汉末有这样一首歌谣讽刺察举制说:“举秀才,不

3、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第良将怯如鸡。” (抱朴子审举) 说当时推举出来的秀才不识字,察选出来的孝廉对父亲不孝顺,被称为“清白”的人像泥一样污浊,而出身高门的“良将”却比鸡还胆小。东汉顺帝六年,河南尹田歆掌握了察举六名孝廉的名额,当权的贵族勋戚争相请托,结果真正名士入选的只有一人,其他五人都是走后门人选的。随着门阀地主势力的发展,察举制也变得完全不重才学德行,只重家族门第,必然被历史淘汰。7. 3魏晋南北朝以九品中正制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 曹丕即位为魏文帝后,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建立“九品官人法”。朝廷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中正”官,官,考察各地士人。郡设小

4、中正、州设大中正。中正官把士人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然后根据不同的品第授予不同品级的官衔。每10万人推举 1人,作为吏部录用的依据。科举制度的起源科举制度的起源8.九九品品中中正正制制9.“九品中正制”为“综核名实”而立,在初期受到一定的效果,之后,演变为按门第取士。产生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流弊。(二)隋大业年间,隋炀帝设进士科,标准着科举制度的产生。 这一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10.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选举制度的发展演变以德取人的察举制以门第取人的九品中正制通过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科举制度11.二、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二、

5、隋唐科举制度的创立 1隋炀帝大业三年(607)设进士科,实行以试策(时务策)取士,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端。 12.2唐代科举考试制度逐渐完备 (1 1)唐代科举分常科常科和制科制科两种。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相对而言,唐朝比较受重视的是皇帝临时设立的制科。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13. (2 2)生源和考试手续)生源和考试手续 唐太宗李世民取消考试资格的限制,为普遍百姓敞开了科举考试的大门生源:生源:“生徒生徒”和和“乡贡乡贡”。 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 手续:手续:经学校或地方长官考

6、核送礼部礼部参加考试,进士及第经过吏部吏部选试,合格后授予官职。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14.隋唐时期科举制度的创立 (3 3)考试的科目:)考试的科目: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俊士、进士、明法、明字、明算、开元礼、道举、童子等,其中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6科为常识科目,其它为非常识科目。因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明经经、进进士士两科便成为唐唐代代常常科科的的主主要要科科目目。明经科主要考对经义的记诵。进士科考时务策五道,帖一大经,唐玄宗时将诗赋列入考试内容。(4 4)考试方法:)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

7、义、口试、策问、 诗赋等6种15.贴贴 经填空题经填空题16.墨义简答题墨义简答题17.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完善:武则天对科举制的完善: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形式通过武举来选拔军事人才,从而开创了武举的先例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只用于吏部考查官吏,尚未用于礼部选士(即各级科举考试)18.许多才子因不对考官口味而不得志 韩愈连试四次制科才韩愈连试四次制科才受到重视受到重视杜牧屈居第四杜牧屈居第四19.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三、历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演变 1、宋代的改革、宋代的改革2、元代的改革、元代的改革 3、明代的改革、明代的改革 4、清代的科举制度、清代的科举制度

8、20.(1)确定殿试)确定殿试制度制度,皇帝直接控制科举,皇帝直接控制科举 “以布衣造天子之廷,亲承大问,此君臣交际之始也。一时议论所发,可以占其平生。”(宋)真德秀跋黄君汝宜廷对策后1 1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宋代科举制度的改革宋沿唐制,对科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改革。宋沿唐制,对科举的内容和形式作了改革。21.1、宋代的改革、宋代的改革 (2)设置)设置“别头试别头试”,限制考官权力,限制考官权力(3)防止考官舞弊:)防止考官舞弊:糊名考试建立弥封誊录制(朱卷)糊名考试建立弥封誊录制(朱卷)主考官入闱,公榜后才解除隔离主考官入闱,公榜后才解除隔离(4)扩大及第名额)扩大及第名额(5)考试周期确定为

9、三年一次)考试周期确定为三年一次(6)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每次考试分三个阶段:乡试省试殿试 (7)确定)确定殿试之后的待遇殿试之后的待遇 22. 殿试之后殿试之后按按“三甲五等三甲五等”发榜发榜 第一甲:名列第一,第二等者,赐以第一甲:名列第一,第二等者,赐以“进士及第进士及第” ” 名义。名义。第二甲:名列第三等者,赐以第二甲:名列第三等者,赐以“进士出身进士出身” ” 名义;名义;第三甲:名列第四,第五等者,赐以第三甲:名列第四,第五等者,赐以“同进士出身同进士出身”名义。名义。23.2、元代的改革、元代的改革 (1 1)明定三场三制:)明定三场三制: 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

10、三日乡试、省试都各考三场,每场之间相隔三日 (2)确定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确定乡试、省试的具体日期 : 乡试第一场为农历八月二十,会试第一场为乡试第一场为农历八月二十,会试第一场为农历二月初一农历二月初一 (3)规定考试范围)规定考试范围 : 出题范围是四书,出题范围是四书, 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答题范围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24.3、明代的改革、明代的改革 (1)确定)确定“三年大比三年大比”制度制度洪武十七年 (1384年)正式规定每隔三年,举行一整套自下而上的考试步骤。子子、丑丑、寅、卯卯、辰辰、巳、午午、未未、申、酉酉、戌戌、亥 每逢子、卯、午、酉年的八月举行乡试,称“秋闱”

11、每逢丑、辰、未、戌年的二月举行会试,称“春闱” 这些年头称为“大比之年”。25.(2 2)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考试过程改为四个阶段童生试童生试:考中者称为“生员、秀才或相公”,送到省里去参加乡试乡试乡试:考中者称为“举人”,其中第一名称为“解元”。送到京城的尚书省参加会试 会试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进入宫廷参加殿试殿试殿试:考中者称为“进士”,第一甲的三人,分别称“状元、榜眼、探花”26.状元梦 27.3、明代的改革、明代的改革 (3)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考试的手续更为严密。(4)确定)确定八股取士八股取士的考试形式。的考试形式。28.八股文体第一是“破题”,用两

12、句话破题目要义;第二是“承题”,承接破题的意义而阐明之;第三是“起讲”,为议论的开始;第四是“入手”,为起讲后的入手之处;第五是“起股”,又称“提比”;第六是“中股”,又称“中比”;第七是“后股”,又称“后比”;第八是“束股”,又称“束比”。第九是“大结”,结束语。29.八股文范例:不以规矩八股文范例:不以规矩 清清俞樾俞樾 此八股文命题出自孟子此八股文命题出自孟子离娄上篇: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离娄上篇:孟子曰: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方员。言为政者当遵循效法先贤圣王的典章制度,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方员。言为政者当遵循效法先贤圣王的典章制度,以治其国。以治其国。 【破题】【破题】

13、规矩而不以也,惟恃此明与巧矣。【承题】【承题】 夫规也、矩也,不可不以者也;不可不以而不以焉,殆深恃此明与巧乎?【起讲】【起讲】 尝闻古之君子,周旋则中规,折旋则中矩,此固不必实有此规矩也。顾不必有者,规矩之寓于虛;而不可无者,规矩之形于实。奈之何以审曲面势之人,而漫曰舍旃舍旃也。【入题】有如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诚哉明且巧矣。【起二股】【起二股】 夫有其明,而明必有所丽,非可曰睨而视之已也,則所丽者何物也?夫有其巧,巧必有所凭,非可曰仰而思之已也,则所凭者何器也?【过接】 亦曰规矩而已矣。【中二股】【中二股】大而言之,則天道为规,地道为矩,虽两仪不能离规矩而成形。小而言之,则袂必应规,袷必如

14、矩,虽一衣不能舍规矩而从事。30.八股文范例:不以规矩八股文范例:不以规矩 清清俞樾俞樾(续续)【出题】【出题】孰谓规而不可以哉?【后二股】【后二股】 而或谓规距非為离娄设也,彼目中明明有一规焉,明明有一矩焉。则有目中无定之规矩,何取乎手中有定之规矩? 而或谓规矩非为公输子设也,彼意中隱隱有一规焉,隱隱有一矩焉。則有意中无形之规距,何取乎手中有形之规矩?【束二股】【束二股】 诚如是也,则必无事于规而后可,則必无事于矩而后可。夫吾不规其规,何必以规?吾不矩其矩,何必以矩?而不然者,虽明与巧有存乎规矩之外,如欲规而问于规何?如欲矩而问无矩何? 诚如是也,则必有以代规而后可,则必有以代矩而后可。夫吾

15、有不规而规者,何必以规?吾有不矩而矩者,何必以矩?而不然者,虽明与巧有出乎规矩之上,如规而不规何?如矩而不矩何?【大结】【大结】夫人之于离娄,不称其规矩,称其明也。人之于公输,不称其规矩,称其巧也。则规矩诚为后起之端。然离娄之于人,止能以规矩示之,不能以明示之也。公输之于人,止能以规矩与之,不能以巧与之也。则规矩实为当循之准。不以规矩,何以成方圆哉!31.八股文的特点八股文的特点 选题于四书,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选题于四书,并以朱熹的四书集注为标准答案要要求求模模仿仿圣圣人人的的口口气气和和观观点点展展开开议议论论,即即所所谓谓“代代圣人立言圣人立言采采用用排排比比对对偶偶文文字字,文

16、文体体本本身身集集诗诗、赋赋、论论、策策于于一体一体考察的不是一个人对具体现实问题的思考考察的不是一个人对具体现实问题的思考和解决能力,而是一个人的一般智力。和解决能力,而是一个人的一般智力。(如记忆力,对汉语的驾驭能力)(如记忆力,对汉语的驾驭能力)32.4、清代的科举制度、清代的科举制度 (1)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考试科目上,增设了制科和翻译科。(2)对)对作弊作弊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的防范措施更加严密。 “三场辛苦磨成鬼, 两句功名误煞人” 33.科场舞弊手段科场舞弊手段上海嘉定科举博物馆上海嘉定科举博物馆一粒米一粒米迷你四书迷你四书34.科场舞弊手段:科场舞弊手段:作弊服

17、作弊服用鼠须写的用鼠须写的“小抄小抄”35. 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科考内容脱离实际的弊端突显,八股文作为科举考试的主要内容,越来越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遏制了人们创造力的发挥。在中国资产阶级兴学校、废科举的压力下,慈禧根据张之洞等人建议,于1905年宣布:“自丙午科为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自此,在我国实行达一千三百年之久的科举制度被废除了。科举制度的废除科举制度的废除36.科举制度从隋朝建立到清末废除,共历时约1300年之久。这项制度为什么会有这么顽强的生命力?科举制度有何利弊?讨讨 论论37.宋真宗劝学诗宋真宗劝学诗 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家不用架高梁,书中自有黄金屋。 娶妻

18、莫恨无良媒,书中有女颜如玉。 出门莫恨无随人,书中车马多如簇。 男儿欲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四、对科举制度的分析评价38.1 1、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科举制度与知识阶层的流动科举考试向社会全面开放,作为制度本身具有一定的公正性。文人士子不论出身、地位及家产,都可自由报名考试,无须官员举荐,录取与否的唯一依据是考试成绩。不重门第,只重才学,从而打 破了魏晋以来门阀世族垄断选 举的特权。(一)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一)科举制度的历史作用39. 考试制度造就了竞争机制,寒门士子苦读修身,以真才实学科举入仕。汤汤炎炎生生 悬悬梁梁苦苦读读图图40. 科举制度推动了知识阶

19、层自下而上的社会流动,这种流动在人事上保证了文官体系有源源不断的后备力量。刺股苦读图41.2、科举制度与教育发展、科举制度与教育发展 科举考试向社会各阶层开放,大大调动了各阶层读书做官的积极性,通过学习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有利于民智的开发。 促进了学校数量的发展。学校教育是应考的主要渠道之一,科举与学校教育的密切联系,刺激了官学与私学官学与私学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教育的普及化和平民化。42.对读书人的尊重对读书人的尊重43.3、科举制度与儒家经学、科举制度与儒家经学 唐代五经正义作为官定教科书和科举考试所遵依的范本,不仅有利于考试内容和评阅标准的统一,而且通过科举考试的价值导向,使教育服

20、务于政治,将儒家思想全面推进到社会各层面。北宋以后四书地位上升,四书与五经为官定教科书。科举考试与儒家经学结合,一方面儒家文化凭借科举制度的力量绵延传承,另一方面科举的制度优势令中国传统思想文化在儒家学说的框架内,难以求得更新与发展。44.4、科举制度与诗文创作、科举制度与诗文创作 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某种因果联系:唐诗的繁荣与科举制度有着某种因果联系:诗赋取士制度的推行,扩大了诗歌创作队伍,促进了诗歌技巧的讲求;行卷之风有助于文学作品的传播,也有助于文学新人被社会所接受。45.唐代的行卷之风为了获得主考官的重视,唐代的举子往往在考试前一年的秋天,把自己最得意的诗文加以编辑,写成卷轴,带到

21、京师,呈送给当时在政治上和社会上有名望有地位的人,请求他们向主考官推荐。这在当时称为“行卷”。唐朝的行卷之风非常盛行。据记载,王维20岁时赴长安参加进士考试,为了考中状元,他拿着自己的行卷投在唐玄宗的弟弟岐王的门下。哪知另一个文人张九皋先他之前已投在太平公主的门下,太平公主比岐王的权势大,她已经答应了张九皋的请求,把状元的名位给他。于是岐王给王维出了一个主意。46.在一次公主举行的宴会上,岐王叫王维装扮成伶人,在太平公主席前弹奏琵琶,公主听了,赞叹不已。又见王维年轻英俊、风流倜傥、风姿潇洒,心中非常喜欢这个年轻人。岐王趁机把王维推荐给公主,说:“此生非只通音律,至于问学,无出左右。”公主问王维

22、:“子有所为文乎?”王维即献上怀中的诗卷,公主览诵未毕,就大惊道:“这些诗作都是我平素所喜爱的,以为是古人佳作,竟然都出于你之手!”于是急忙命王维换衣,待以上宾之礼。岐王便说王维希望此次科举考试能中状元,请公主多加关照。公主不假思索 就答应了,立即派人把主考官召至府上, 告诉他必须以第一名录取王维。 王维果然中了第一名进士。47.著名诗人白居易也投递过行卷。白居易在考试前曾拿着自己的诗文去求见著名诗人、著作郎顾况。顾况拿起白居易的行卷,看了看封面上的“白居易”三个字,就开玩笑地说:“长安米贵,居亦弗易。”他翻开行卷,卷首是一首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

23、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这首诗描写了古原上小草旺盛的生命力,以表现作者生气蓬勃、不畏艰难、勇于进取的决心。对仗浑然天成,语言质朴无华,诗句清新优美。顾况十分欣赏,不禁脱口称赞:“道得个语,居亦易。”顾况便为白居易广为宣传,白居易很快就名满京城。白居易对此深有感触,他在一首诗中感叹道:袖里新诗十余首,吟看句句是琼琚。如何持此将干谒,不及公卿一字书。48.由于行卷的作用很大,所以当时就有不少的举子偷窃抄袭别人的好诗文,冒充为自己的作品,以沽名钓誉,甚至市面上有人将往届举子们的诗文汇编成行卷出售。当时就有靠偷了别人的行卷,居然进士及第的。唐诗纪事中记载道,杨衡在隐居时,有人偷了他

24、的诗文去应试而登第。杨衡知道后非常气愤,第二年他也去应试。及第后,他见到了这个人,便气愤地问他:“一一鹤声飞上天在否?”这人回答说:“此句知兄 最惜,不敢偷。”杨衡见他如此说,倒 把自己逗笑了,说:“犹可恕也。”49.宋代科举由唐代的重诗赋转向重经义及策论,排斥纯粹的训诂章句之学,偏重于义理的阐发,对于文风的新变具有积极影响。50.(二)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二)科举制度的负面影响1 1、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束缚思想,阻碍学术发展读圣贤书,科技不发展:读圣贤书,科技不发展:科举考试的内容限于经学、文学、史学等学科,而与国计民生及与社会生产力发展密切关联的科技文化则遭排拒文官候补队伍数量庞大,他

25、们娴于治经,能熟练地写诗作赋,但知识结构较为单一,思维空间也较狭窄另一方面却难以形成一支崇尚学术自由和思想自由的独立的科技人员队伍。51.科举考试发展到明清日趋僵化,八股文命题取自四书、五经,考生必须“代圣贤立言”,严重束缚了应试者的思想。2、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影响学校教育,使学校成为科举的附庸52.由道、德、功、名、利、禄交织在一起的科举求仕之路,是君主政治为文人士子设计的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科举求仕者或注重功业,或贪图利禄,目的有别,而实现目标的路径则相同,他们大都有着企盼知遇的心态,极易养成依附于王权政治的人格。明清科举考试对知识分子的创 造性思维束缚更严。许多应试者

26、成为善于考试却不能独立思考的 驯服工具。许多读书人投注毕生精力于科举,百无一用,一生穷愁潦倒3、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败坏学风、士风、腐蚀士人思想53.有的则醉心于科举利禄,至死不悟:陈士成(鲁迅:白光)五十多岁,头发斑白,可仍是“童生”。但他总是做着美梦:隽了秀才联捷上去,普通人敬若神明,绅士们千方百计地来攀亲,全新的屋宇,门前威风凛凛的匠额和旗杆。在第十六回县试落弟后,终于感到“他平日安排停当的前程”已经绝望。范进中举54.科举制的世界影响2006年韩国首尔再现当年科举考场年韩国首尔再现当年科举考场西方传教士利玛窦西方传教士利玛窦55.1. 在当今,科举制度在社会生活中还有没有影响呢?2.中国近代科技的落伍与科举制度本身存在的缺陷有何关系?思考题思考题56.1刘海峰著:中国科举史,东方出版中心,2006。2陈茂同著:中国历代选官制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3何怀宏著:选举社会及其终结 三联书店,1998。参考文献参考文献57.考查论述孔子对中国教育思想发展的贡献。论述科举制度对中国的影响。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及其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启示。学习孔子/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精神,如何做一位优秀的教师。5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