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

上传人:M****1 文档编号:569748607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47 大小:40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47页
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47页
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47页
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47页
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4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计量基础知识讲座课件(4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计量基础知识 n n第一章 计量的概念n n第二章 法定计量单位n n第三章 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n n第四章 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n n第五章 计量器具产品管理第一章 计量的概念第一节 测量、计量、计量学 一、测量 1、测量需求的提出; 2、定义:以确定量值为目的的一组操作; 3、测量的方式: 1)根据结果的获得方式分:直接和间接测量; 2)根据测量条件可分:等精度和非等精度; 二、计量二、计量 1 1、计量需求的提出;、计量需求的提出; 2 2、定义: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定义:实现单位统一,保障量值准确可靠的活动; 3 3、特点:准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特点:准

2、确性、一致性、溯源性、法制性; 4 4、对象:目前主要是物理量;、对象:目前主要是物理量; 三、计量学三、计量学 1 1、定义:关于测量的科学;、定义:关于测量的科学; 2 2、研究的对象:单位制、计量基(标)准、误、研究的对象:单位制、计量基(标)准、误 差理论、测量方法、物理常数等差理论、测量方法、物理常数等 3 3、分类:、分类:1 1)科学计量(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科学计量(基础性、探索性、先行性的计量科学研究);研究); 2 2)工程计量(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工程计量(各种工程、工业、企业中的实用计量);3 3)法制计量(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关的计量。

3、涉及计量单位、)法制计量(与法定计量检定机构有关的计量。涉及计量单位、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及实验室法定要求等),目的:贸易结算、计量器具、测量方法、及实验室法定要求等),目的:贸易结算、安全防护、一量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安全防护、一量卫生、环境监测、资源控制、社会管理等有关的测量工作公正性、可靠性测量工作公正性、可靠性根据观测的量可分:十大类计量;n n几何量计量(长度、角度、工程参量)几何量计量(长度、角度、工程参量)n n力学计量(质量、力值、硬度、压力、振动与冲击转速、力学计量(质量、力值、硬度、压力、振动与冲击转速、流量、容量)流量、容量)n n温度计量温度计量n

4、 n电磁计量(电学、磁学)电磁计量(电学、磁学)n n无线电计量无线电计量n n时间频率计量时间频率计量n n化学计量(标准物质、标准方法、标准数据、化学计量计化学计量(标准物质、标准方法、标准数据、化学计量计量器具)量器具)n n声学计量声学计量n n光学计量光学计量n n电离辐射计量电离辐射计量第二节 计量管理 一、计量管理的概念 1、概念:协调计量技术、计量经济、计量行政 和计量法制间关系的总称; 2、内容:1)计量保证;2)计量监督; 3、特征:1)统一性;2)准确性;3)法制性; 4)社会性;5)权威性;6)技术性;7)服务性; 8)群众性. 第三节 我国现行计量法规体系 一、计量行

5、政法规体系组成 1、法律:即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2、法规 3、规章 二、计量技术法规体系组成 1、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2、计量检定规程; 3、国家计量技术规范第二章 法定计量单位第一节 法定计量单位的内容 一、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是指国家法律承认,一、法定计量单位的概念:是指国家法律承认, 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它是以法令的形具有法定地位的计量单位,它是以法令的形 式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式规定允许使用的计量单位。 二、构成二、构成 1 1、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国际单位制的基本单位; 2 2、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国际单位制的辅助单位和具有专门名称的导出单位

6、; 3 3、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 4 4、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由以上单位构成的组合形式的单位; 5 5、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单位;、由词头和以上单位构成的单位;(20(20个词头个词头) ) SI基本单位 量的名称量的名称 单位名称单位名称单位符号单位符号 长度长度 米米 m m 质量质量 千克(公斤)千克(公斤) k kg g 时间时间 秒秒 s s 电流电流 安(培)安(培) A A 热力学温度热力学温度 开(尔文)开(尔文) K K 物质的量物质的量 摩(尔)摩(尔) mol mol 发光强度发光强度 坎(德拉)坎(德拉) cd cd

7、1 1、时间:分、小时、天;、时间:分、小时、天;2 2、平面角:秒、分、度、平面角:秒、分、度3 3、旋转速度:转每分;、旋转速度:转每分; 4 4、长度:海里;、长度:海里;5 5、速度:节;、速度:节; 6 6、质量:吨、原子质量;、质量:吨、原子质量;7 7、体积:升;、体积:升; 8 8、能量:电子伏;、能量:电子伏;9 9、级差:分贝;、级差:分贝; 1010、线密度:特(克斯);、线密度:特(克斯);1111、土地面积:公顷;、土地面积:公顷; 国家选定的非国际单位制单位(16个)第二节 法定计量单位的使用方法 一、单位和词头的中文名称的使用一、单位和词头的中文名称的使用 1 1

8、、读写顺序的要求;、读写顺序的要求;kWkW. .h kg/mh kg/m3 3 2 2、数学符号名称读写;、数学符号名称读写;N N. .s J/(kgs J/(kg. .) t/m) t/m3 3 3 3、常用词头的读写;、常用词头的读写; 二、单位和词头的符号的使用二、单位和词头的符号的使用 1 1、书写形式;、书写形式; 2 2、注意事项;、注意事项;1 1)正体,无复数;)正体,无复数;2 2)一般小写,)一般小写, 3 3)人名时大写;)人名时大写;4 4)词头的使用;)词头的使用; 三、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则三、法定计量单位使用规则 1 1、单位名称和符号的使用场合;、单位名称和符

9、号的使用场合; 2 2、组合单位加词头原则;、组合单位加词头原则;MNMN. .mm 3 3、单位名称或符号作为整体使用;、单位名称或符号作为整体使用;2020 4 4、不能单独和重叠使用词头;、不能单独和重叠使用词头;20F20F 四、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四、法定计量单位使用时应注意的事项 1 1、若是单位名称则不应出现任何数学符号,可、若是单位名称则不应出现任何数学符号,可 以用全称或简称;以用全称或简称;牛顿牛顿. .米米 牛牛. .米米 2 2、若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名称用简称,没有简、若是单位的中文符号,名称用简称,没有简 称可以用全称;称可以用全称; 3 3、单位的国际符号

10、和中文符号不能混用;、单位的国际符号和中文符号不能混用;第三章第三章 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量值传递及量值溯源第一节 概述一、量值传递 1、量值传递的概念:就是通过对计量器具的检 定(或 校准), 将国家基准(标准)所复现的计 量单位量值,通过计量标准逐级传递到工作计 量器具的过程. 2、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影响; 3、与实现量值统一的关系; 4、与计量执法、科技发展的关系; 5、量值传递实现的方式:a)检定;b)校准; 二、量值传递的意义 1、保障国家计量单位制的统一的重要手段; 2、保证量值结果准确可靠的基础; 3、没有量值传递,量值也就无源可溯; 三、量值传递系统 1、系统构成 a)机构(依法

11、设置、依法授权、自主设 立) b)大区计量检定机构(华北、东北、华南、 中南、西南、西北、华东); c)检定系统表; d)基准、标准装置; 2、系统链国家计量基准计量标准工作计量器具 四、量值传递的方式四、量值传递的方式 1 1、决定量值传递方式的因素、决定量值传递方式的因素 a)a)十大类计量(几何量、温度、十大类计量(几何量、温度、 力学、电力学、电 磁、电子、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磁、电子、时间频率、光学、电离辐射、 声学、化学);声学、化学); b)b)科学技术的水平;科学技术的水平; 2 2、我国量值传递的主要方式:、我国量值传递的主要方式: a)a)实物标准逐级传递实物标准逐级

12、传递; ; b) b)有证标准物质传递有证标准物质传递; ; c) c)发播标准信号传递发播标准信号传递; ; d) d)用传递标准(用传递标准(mapmap法)传递;法)传递; 五、量值溯源 1、概念:通过一条具有规定不确定度的连续比 较链,使测量结果或测量标准的值能够与规 定的参考标准联系起来的特性。 2、溯源性的提出 a)量值的有效性; b)量值的可靠性; 3、溯源的目的量值统一、准确可靠; 4、量值溯源实现的方式:检定、校准、比对等 六、量值溯源的必要性 1、是测量结果经济、价值具体体现; 2、是量值统一、准确可靠手段之一。 七、量值溯源与量值传递的比较 1、量值传递含是自上而下的,内

13、含有强制性的 成分,量值溯源自下而上的,自发性的、自 主自求的; 2、量值传递含检定和校准两种方式,量值溯源 未作设定; 3、量值传递按等级传递,量值溯源可以越级上 溯; 4、量值传递体现器具管理,量值溯源体现数据 管理;八、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共同点:八、量值传递和量值溯源的共同点: 无论是量值传递或者量值溯源,都能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国家计量基无论是量值传递或者量值溯源,都能通过连续的比较链与国家计量基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准(或国际计量基准)联系起来。 两者都是实现量值统一、提供计量保证的重要途径与手段。两者都是实现量值统一、提供计量保证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九九、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

14、的几种方法:、量值传递与量值溯源的几种方法:P75P75 1 1、用实物计量标准进行检定或校准用实物计量标准进行检定或校准 实物量具实物量具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以固定形态复现或提供给定量一个或多个已知值的器具。 2 2、发放标准物质、发放标准物质 (CRMCRM) 标准物质标准物质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具有一种或多种足够均匀和很好地确定了的特性,用以校准测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量装置、评价测量方法或给材料赋值的一种材料或物质。 3 3、播发标准信号。、播发标准信号。 4 4、量值比对。(、量值比对。(P7

15、6P76) 比对比对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或工在规定条件下对相同准确度等级的同类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器具的量值进行相互比较。作计量器具的量值进行相互比较。十十、计量检定系统表与溯源等级图:、计量检定系统表与溯源等级图:P78P78 第二节 计量基准与计量标准一、国家基准 1、概念:是指用以复现和保存计量单位量 值,经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批准,作为 统一全国量值最高依据的计量 器具; 2、必备条件 a)高稳定性;b)最高准确度;c)有复现 和保存计量单位量值的功能;d)经批准 3 3、分类、分类 a)a)主基准;主基准;b)b)副基准;副基准;c)c)工作

16、基准;工作基准; 4 4、建立方式、建立方式 a)a)依法建立;依法建立; b)b)授权建立;授权建立; 5 5、管理、管理 a)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b)b)计量基准管理办法计量基准管理办法; 二、计量标准 1、概念:是将计量基准(标准)的量值传递给 工作计量器具的一类计量器具。 2、必备条件 a)较高稳定性;b)具有传递功能;c)经批准 3、分类 a)按法律地位分:社会公用、非社会公用; b)按等级分:原级(最高)、次级; 4、建立:依法建立,授权建立。 5 5、管理、管理 a)a)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 b)b)计量标准考核办法计量标准考核办

17、法; ; 6 6、考核程序、考核程序 a)a)申请申请; ; b) b)初审初审 ( (一个月)一个月) ; ; c) c)受理(规程)受理(规程) ; ; d) d)指定承担考核机构(建有计量标准)指定承担考核机构(建有计量标准) ; ; e) e)考核(现场考核、函审)考核(现场考核、函审) ; ; f) f)审核发证。审核发证。 7 7、考核的依据:、考核的依据:计量标准考核规范计量标准考核规范 (JJF1033-2001JJF1033-2001);); 8、主持考核、组织考核及承担考核单位 a)主持考核单位:即受理申请、发证的计量行 政部门; b)组织考核单位:组织实施考核的计量行政

18、部门; c)承担考核单位:计量检定技术机构; 9、考核结果的处理 a)考核合格的,发计量标准考核证书; b)不合格的,限期整改; 10、证书的效力和有效期 a)具备特定条件下的传递资格;b)35年; 11、计量标准的复查考核 a)证书有效期满前6个月提出申请; b)向原核发计量标准考核证书的计量行 政部门申请复查; c)考核要求与新建要求一致; 第三节 计量检定、校准和比对 一、计量检定 1、计量检定在计量工作的地位; 2、概念: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 求的程序,它包括检查、加标记和(或)出 具检定证书; 3、计量检定的实施 a)送检;b)现场检定; 二、计量检定的方法 1、整体检定

19、法:直接用基准或标准进行检定; 2、单元检定法:对计量器具不同的计量单元进 行检定,综合单元误差,评价 合格与否; 其适用:a)按定义法建立的计量标准; b)整体检定不满足或不合格的; 三、计量检定的特点 a)对象-计量器具(含标准物质); b)目的-计量单位制统一,量值准确可靠; c)依据-计量检定规程; d)结论-合格与否;e)属法制计量术语; 四、计量检定的分类 1、按法制管理的要求分 a)强制检定;b)非强制检定; 2、按检定的目的和特性分 a)首次检定:对未曾检定过的新计量器具的 检定,其实施可在出厂、销售和使用前; b)后续检定:计量器具首次检定以后的任何 一次检定。它包括周检、修

20、理后的检定、 有效期内的检定(如仲裁检定); 仲裁检定:以裁决为目的,解决因计量准确度 而引起的纠纷,用基准(社会公用 计量标准)进行的检定。 五、检定周期的确定和检定结果的处理 1、检定周期确定的因素 a)计量器具的长期稳定性; b)使用环境条件; c)使用频度; d)历年检定情况; e)维护保养水平; 2、检定结果的处理 a)经检定合格的处理; b)经检定不合格的处理; 六、计量检定的印、证的性质,作用和种类P91 1、性质:计量检定的印、证是计量检定机构出 具的,证明计量器具合格与否的法制 性、权威性标志。 2、作用:a)确定计量器具产品能否销售或交付 使用的凭据;b)判断计量器具能否投

21、 入使用的根据;c)处理计量纠纷,调 解或仲裁案件的依据; 3、种类:a)检定证书;b)检定合格证;c)检定 合格印;d)检定结果通知书;e)注销 印;f)检定/校准证书; 七、校准 1、概念:在规定的条件下,为确定测量仪器或 测量系统所指示的量值,或实物量具或参考 物质所代表的量值,与对应的由标准所复现 的量值之间关系的一组操作。 2、目的:a)确定示值误差; b)给相关物质赋值; c)实现溯源; 3、校准的依据 a)校准规范;b)约定采用的合格评定标准; 4 4、校准和检定主要区别、校准和检定主要区别 a)a)校准无法制性,检定有法制性;校准无法制性,检定有法制性; b)b)校准主要用以确

22、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检校准主要用以确定计量器具示值误差,检 定是对计量器具全面评定;定是对计量器具全面评定; c)c)校准主要依据校准规范和约定采用的合格校准主要依据校准规范和约定采用的合格 评定标准,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评定标准,检定必须依据检定规程; d)d)校准不判断计量器具合格与否,检定结论校准不判断计量器具合格与否,检定结论 必须明确合格与否;必须明确合格与否; e)e)校准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出具校准出具校准证书或校准报告,检定出具 检定证书、合格证、合格印或检定结果通检定证书、合格证、合格印或检定结果通 知书;知书; 5 5、计量校准规范的编写规则、计量校准规范的编写规

23、则 九、比对九、比对 1 1、概念:在规定的条件下,相同准确度等级的、概念:在规定的条件下,相同准确度等级的 同类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同类计量基准、计量标准或工作计量 器具间的量值进行比较;器具间的量值进行比较; 2 2、比对的实施、比对的实施: :缺乏高一等级计量标准时,通过缺乏高一等级计量标准时,通过 比对来实现量值的统一;比对来实现量值的统一; 3 3、与检定的比较、与检定的比较 a)a)比对用同类、同准确度的计量器具进行量比对用同类、同准确度的计量器具进行量 值比较,检定用高一级计量标准进行量值值比较,检定用高一级计量标准进行量值 传递;传递; b)b)比对是确定量值的一致性,

24、检定是全面评比对是确定量值的一致性,检定是全面评 定计量性能合格与否;定计量性能合格与否;第四节 计量技术法规及其管理 一、概述 1、计量技术法规的地位; 2、计量技术法规的作用; 3、分类 a)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b)计量检定规程; c)计量技术规范; 二、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1、概念:从国家计量基准到各级计量标准直到 工作计量器具的检定主从关系所作的技术规 定,称为国家计量检定系统表。 2、作用 a)规范量值传递和溯源的行为; b)建立量传体系的依据(建标、制定计量技 术法规、进行检定校准的重要依据); 3、制定:国务院计量行政部门组织制定。 4、国家计量检定系统现状( 93个) 三、计

25、量检定规程 1、概念:是用于评定一种或一类计量器具合格 与否所作的技术规定; 2、作用:a)规范检定程序和方法; b)保证计量器具量值准确可靠; 3、分类:a)国家;b)部门;c)地方; 4、制定 5、适用范围 四、国家计量技术规范 1、分类 a)通用计量技术规范; b)专用计量技术规范; 2、作用: a)规范方法和程序; b)保证所有相关工作的一致性;第四章 计量检定的法制管理第一节 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的概念 一、计量立法基本原则 1、就地就近,经济合理的原则; 2、统一立法,区别管理的原则; 二、强制检定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计 量法第九条第一款的规定“县级以上政府 计量行政部门对属

26、于强制检定范围的计量器 具实行强制性定点定期的检定。” 三、三、非强制检定非强制检定的概念:根据的概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华人民共和国 计量法计量法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第九条第二款的规定“ “由使用单位对由使用单位对 强制检定范围以外的其他依法管理的计量器强制检定范围以外的其他依法管理的计量器 具自行进行的检定。具自行进行的检定。” ” 四、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区别四、强制检定和非强制检定的区别 1 1、强制检定是定点的,非强制检定非定点;、强制检定是定点的,非强制检定非定点; 2 2、强制检定是定期的,非强制检定检定周期可、强制检定是定期的,非强制检定检定周期可 调的;调的; 3 3、强制

27、检定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行监管,非、强制检定由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实行监管,非 强制检定由使用单位自行依法管理;强制检定由使用单位自行依法管理;第二节 强制检定与非强制检定的范围 一、一、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范围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范围 1 1、社会公用计量标准;、社会公用计量标准; 2 2、部门、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部门、企事业单位最高计量标准; 3 3、用于四个方面,并列入、用于四个方面,并列入强制检定的工作计强制检定的工作计 量器具目录量器具目录的工作计量器具,共的工作计量器具,共6161项项118118 种;种; 二、二、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范围非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范围 凡列入凡列入中华

28、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中华人民共和国依法管理计量器具目录,除除强检目录强检目录以外的计量器具。以外的计量器具。第三节 强检与非强检的意义 一、强检的意义 1、保障计量监督的公正性、有效性; 2、保障单位内部量值的统一; 3、保障国家、集体和广大群众的利益; 二、非强检的意义 1、维护正常的生产、科研、经营秩序; 2、提高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三、强制检定计量器具的检定周期管理 1、调整原则:根据国家局2000182号文件 a)连续两个检定周期合格率低于95%,或连续两个周期检定不合格的计量器具,可缩短其检定周期,但不得低于规程规定周期的50%,连续两个检定周期合格率在97%以上,或连续三次周期检定合格的计量器具,应恢复执行规程规定的周期; b)经省质量技术技术监督局审核批准备案后,方可调整相应的检定周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