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9713983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53 大小:26.6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1页
第1页 / 共53页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2页
第2页 / 共53页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3页
第3页 / 共53页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4页
第4页 / 共53页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_第5页
第5页 / 共5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5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藏高原隆升与亚洲季风演化李吉均李吉均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兰州大学地理科学系南京师大地理科学学院南京师大地理科学学院二零零三年二月2021/6/161前言:中国自然地理区域分异的原因1、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中国三大自然区的划分2、有无内在联系、有无内在联系3、青藏高原隆起是主要原因、青藏高原隆起是主要原因2021/6/1622021/6/163一、高原隆升过程1. 构造事件还是气候变化构造事件还是气候变化? 从始新世以来高原经历了三次构造隆升与两次从始新世以来高原经历了三次构造隆升与两次夷平,目前是青藏高原隆升最高的时期夷平,目前是青藏高原隆升最高的时期 2. 沉积相与环境记录沉积相与环境记录

2、34 Ma是环境变化最大时期是环境变化最大时期 2021/6/164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年龄/MaColeman模式Harrison等模式李吉均等模式徐仁模式Rea+钟大赉模式青藏高原隆升时代幅度的不同看法(据李吉均、方小敏,1998)海拔/m新生代大洋沉积速率比较(据Davies et al., 1977)M*Ma-12021/6/165李吉均等:2021/6/166主要隆升阶段主要隆升阶段q 8-7Ma开始逐步隆升开始逐步隆升q 3.6Ma开始急剧隆升开始急剧隆升q 1.8Ma脉冲隆升脉冲隆升q 1.1-0.8Ma脉冲隆升脉冲隆升q 0.15Ma脉冲隆升脉冲隆升2021/6/1672021/

3、6/168Zhang Peizhen,Peter Molnar : 气候变化2021/6/1692021/6/1610Paul Toppnnier, Xu Zhiqin et al :Oblique stepwise rise and growth2021/6/1611二、亚洲季风演化(一)、沉积相与环境记录1 、8Ma左右: 亚洲气候变干,印度洋季风加强,中国北方红粘土(风成)沉积,三趾马草原动物大繁衍2、34Ma:祁连山北麓、临夏及龙门山构造事件,酒泉盆地3.3Ma喜冷的云杉林开始出现 3、2.6Ma: 构造事件(贵德盆地)与黄土堆积开始表示现代冬季风出现 4、1.20.8Ma:构造事件(

4、酒泉、新疆天山)、河西与新疆黄土开始堆积,青藏高原进入冰冻圈 5、0.15Ma:构造事件、马兰黄土、珠峰冰期2021/6/1612六盘山地区2021/6/16132021/6/16142021/6/1615高原北部2021/6/1616图图9 9 老君庙岩性剖面老君庙岩性剖面(a)a)、古地磁极性(、古地磁极性(c)c)及其与标准年表(及其与标准年表(d d)的对比的对比. .粒度(粒度(b b)和)和沉积相分析表明,青藏沉积相分析表明,青藏高原北部从约高原北部从约7 Ma开始开始逐步较快速的隆升逐步较快速的隆升,形,形成渐进不整合面成渐进不整合面U1U1,沉,沉积环境由原来的湖相和积环境由原

5、来的湖相和水下扇三角洲逐步转换成水下扇三角洲逐步转换成陆上洪积扇,平均粒径陆上洪积扇,平均粒径明显增大,从约明显增大,从约3.7Ma3.7Ma开开始高原产生急剧快速的始高原产生急剧快速的隆升隆升,形成角度不整合,形成角度不整合面面U2U2,然后再经过约,然后再经过约1.81.8-1.2-1.2、0.90.9和和0.13Ma0.13Ma等阶等阶段性快速隆升,高原北部段性快速隆升,高原北部最终被抬升到现今的高度最终被抬升到现今的高度2021/6/16172021/6/1618 洪水坝河剖面初步磁性地层及 其与标准磁极性柱的对比酒东盆地两个剖面初步磁性地层结果共同说明,祁连山主峰地区从约 8.7 M

6、a 开始缓慢隆升,约7Ma开始逐步较快隆升.2021/6/1619酒泉砾石组酒泉砾石组玉门砾岩组玉门砾岩组2021/6/16202021/6/16212021/6/1622沙沟河河口地貌(A-A)2021/6/1623 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 仿 真 显 示 的 二 郎 山 掌 夷 平 面2021/6/1624 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三维地形模型的显示 由 北 向 南远 望 祁 连 山 祁连山走廊平原金金塔塔河河2021/6/1625构成高山带主体的山顶面 指 状 延 伸 的 山 顶 面2021/6/1626二郎山掌与百花掌之特征 广 阔 而 平 坦 的 夷 平 面2021/6/16

7、27 平 坦 的 冬 青 顶 夷 平 面构成中低山带主体的主夷平面2021/6/1628图图10 10 老君庙剖面孢粉记录表明,老君庙剖面孢粉记录表明,13-11 Ma主要为主要为草原草原,气候半干旱;,气候半干旱;11-8.6Ma以以柏林柏林为主,气候半湿润;从为主,气候半湿润;从8.6 Ma开始剧变为开始剧变为荒漠草原荒漠草原, ,气候快速变干,与此时气候快速变干,与此时C3/C4C3/C4植物转型所反映的全球干旱化同步植物转型所反映的全球干旱化同步. .2021/6/1629 高原东部及东北部2021/6/16308.6MaPB8.68.63.6MaPB3.6MaPB期间贵德盆地形成水下

8、扇三期间贵德盆地形成水下扇三角洲、辫状河流、近源辫状河控型三角洲角洲、辫状河流、近源辫状河控型三角洲与浅湖相交替的沉积组合,剖面平均沉积与浅湖相交替的沉积组合,剖面平均沉积速率增加和呈阶梯状高低变化,水下扇三速率增加和呈阶梯状高低变化,水下扇三角洲沉积砾岩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剖面层角洲沉积砾岩开始大量出现,并且剖面层序向上砾石变粗、砾岩层和厚度变多变厚,序向上砾石变粗、砾岩层和厚度变多变厚,说明此阶段高原具阶段性逐步隆升的构造说明此阶段高原具阶段性逐步隆升的构造特征特征8.6 Ma3.6 MaN3湖相扇三角洲相(砾岩)2021/6/1631贵德构造拉脊山拉脊山2021/6/16322021/6/

9、16333.62.8 Ma期间贵德盆地主要为水期间贵德盆地主要为水下扇三角洲至水上洪积扇的砾石沉下扇三角洲至水上洪积扇的砾石沉积,表明气候的干旱化,同时大套积,表明气候的干旱化,同时大套砾岩沉积和平均沉积速率达最高时砾岩沉积和平均沉积速率达最高时段(最高达段(最高达54.29 cm/Ka),以及盆),以及盆地由水下扇三角洲转为水上洪积扇地由水下扇三角洲转为水上洪积扇沉积到沉积到2.8Ma后遭受剥蚀,反映后遭受剥蚀,反映了物源区和盆地的整体构造快速隆了物源区和盆地的整体构造快速隆升特征,这一隆升阶段属青藏运动升特征,这一隆升阶段属青藏运动A幕幕3.6 Ma2.8 Ma洪积扇相(N4)2021/6

10、/1634共和组(共和组(Q Q)贵德组贵德组(N4N4)平行不整合(缺失2.82.6 Ma)1.8 Ma PB2.6 MaPB左右高原构造活动(相当青左右高原构造活动(相当青藏运动藏运动B幕)使盆地再次接受共和组湖幕)使盆地再次接受共和组湖相和少量水下扇三角洲沉积相和少量水下扇三角洲沉积2021/6/16352021/6/16362021/6/16372021/6/16382021/6/16392021/6/16402021/6/1641二、亚洲季风演化(二)、南海季风问题1、澳洲及新几内亚等在53Ma的北移造成印尼水道关闭 2、西太平洋暖池形成,沃克环流与厄尔尼诺现象,非洲变干 3、南海拉

11、张与形成过程 4、亚洲季风通道提供中国56的夏季降水 2021/6/16422021/6/1643Month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 Greater Than 28 deg. C Monthly sea surface temperatures above 28 deg. C are shaded. Thick black contour indicates climatological position of the 28 deg. C isotherm. 2021/6/1644赤道赤道WalkerWalker环流环流2021/6/1645n下沉气流n上升气流n上

12、升气流n下沉气流n当厄尔尼诺发生时,沃克环流的位置发生变化2021/6/1646January2021/6/1647JulyNote the seasonal changes in the global atmospheric circulationITCZ migrates with Sun, but lags it.2021/6/1648A. Tropical rainy climates Af, Am: Tropical rainforest; Aw Tropical savanna, B. Dry climates BS:Steppe; BW:Desert; C. Humid meso

13、thermal climates Cw:Warm with dry winter, Cs:Warm with dry summer, Cf: Humid temperate, D. Humid microthermal climates Df: Cold with moist winter; DW:Cold with dry winter, E. Polar climates ET: Tundra, EF: Perpetual frost2021/6/16492021/6/16502021/6/1651 谢 谢!2021/6/1652 结束语结束语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若有不当之处,请指正,谢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