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的屈光及调节眼的屈光及调节斜视弱视斜视弱视1眼的屈光和调节眼的屈光和调节2n n眼的屈光:当外界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后,眼的屈光:当外界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后,眼的屈光:当外界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后,眼的屈光:当外界光线通过眼的光学系统后,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倒像的生理功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倒像的生理功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倒像的生理功能能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倒像的生理功能n n眼的光学系统眼的光学系统眼的光学系统眼的光学系统n n角膜角膜角膜角膜 43D43Dn n房水房水房水房水n n晶状体晶状体晶状体晶状体 19D19Dn n玻璃体玻璃体玻璃体玻璃体n n眼轴长度眼轴长度眼轴长度眼轴长度 24mm24mmn n屈光状态由光学系统屈光力和眼轴长度决定屈光状态由光学系统屈光力和眼轴长度决定屈光状态由光学系统屈光力和眼轴长度决定屈光状态由光学系统屈光力和眼轴长度决定概概 述述屈光和光学系统屈光和光学系统3简略眼示意图简略眼示意图概概 述述屈光和光学系统屈光和光学系统4n n定义定义:为看清楚近距离目标而改变眼屈光力为看清楚近距离目标而改变眼屈光力的功能。
的功能n n机理:睫状肌收缩,睫状冠所形成的环缩小,机理:睫状肌收缩,睫状冠所形成的环缩小,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前面弯曲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晶状体变凸,前面弯曲度增加,眼屈光力增强,看清近处目标度增加,眼屈光力增强,看清近处目标n n集合:调节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内转集合:调节时为保持双眼单视,双眼内转概概 述述调节调节5调节机理示意图调节机理示意图概概 述述调节调节6正视和屈光不正正视和屈光不正7n n正视眼:调节放松,正视眼:调节放松,正视眼:调节放松,正视眼:调节放松,5m5m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以外的平行光线,经过眼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的屈光系统后,焦点恰好落在视网膜上n n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屈光不正:屈光不正: 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调节松弛,平行光线的焦点n n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之前在视网膜之前————近视眼近视眼近视眼近视眼n n在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之后在视网膜之后————远视眼远视眼远视眼远视眼n n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各子午线的焦点不在同一平面————散光散光散光散光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8正视眼示意图正视眼示意图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9近视眼示意图近视眼示意图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10远视眼示意图远视眼示意图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11散光示意图散光示意图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12n n近视分为轴性近视与屈光性近视近视分为轴性近视与屈光性近视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n视力视力视力视力 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远视力减退,近视力正常n n视疲劳视疲劳视疲劳视疲劳 由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所致由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所致由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所致由调节与集合不协调所致n n眼位偏斜眼位偏斜眼位偏斜眼位偏斜 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易引起外隐斜或外斜视n n眼球改变眼球改变眼球改变眼球改变 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前后径变长眼球前后径变长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近视分类和临床表现近视分类和临床表现13n n眼底改变眼底改变 高度近视,可出现退行性改变高度近视,可出现退行性改变n n豹纹状眼底与视盘颞侧弧形斑豹纹状眼底与视盘颞侧弧形斑豹纹状眼底与视盘颞侧弧形斑豹纹状眼底与视盘颞侧弧形斑n n黄斑部改变黄斑部改变黄斑部改变黄斑部改变 出血或形成新生血管膜,不规出血或形成新生血管膜,不规出血或形成新生血管膜,不规出血或形成新生血管膜,不规则白色萎缩斑,色素沉着斑(则白色萎缩斑,色素沉着斑(则白色萎缩斑,色素沉着斑(则白色萎缩斑,色素沉着斑(FuchsFuchs斑)斑)斑)斑)n n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视网膜变性、裂孔,脱离n n玻璃体液化、混浊和后脱离玻璃体液化、混浊和后脱离玻璃体液化、混浊和后脱离玻璃体液化、混浊和后脱离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临床表现临床表现14n n矫正原则矫正原则矫正原则矫正原则————看得舒服、看得清晰、看得持久看得舒服、看得清晰、看得持久看得舒服、看得清晰、看得持久看得舒服、看得清晰、看得持久n n矫正方法矫正方法矫正方法矫正方法————凹透镜凹透镜凹透镜凹透镜n n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框架眼镜框架眼镜n n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角膜接触镜n n屈光手术屈光手术屈光手术屈光手术n n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n n眼内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眼内屈光手术n n后巩膜加固术后巩膜加固术后巩膜加固术后巩膜加固术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近视矫治近视矫治15n n视力视力视力视力 n n轻度远视,远、近视力都正常轻度远视,远、近视力都正常轻度远视,远、近视力都正常轻度远视,远、近视力都正常n n中度远视,可能远视力正常,近视力下降中度远视,可能远视力正常,近视力下降中度远视,可能远视力正常,近视力下降中度远视,可能远视力正常,近视力下降 n n高度远视,可能远近视力都下降高度远视,可能远近视力都下降高度远视,可能远近视力都下降高度远视,可能远近视力都下降n n视疲劳视疲劳视疲劳视疲劳 过多调节,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过多调节,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过多调节,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过多调节,眼球、眼眶和眉弓部胀痛n n内斜视内斜视内斜视内斜视 过多集合,产生调节性内斜视过多集合,产生调节性内斜视过多集合,产生调节性内斜视过多集合,产生调节性内斜视n n高度远视眼高度远视眼高度远视眼高度远视眼 眼球小,前房浅,假性视乳头炎眼球小,前房浅,假性视乳头炎眼球小,前房浅,假性视乳头炎眼球小,前房浅,假性视乳头炎n n远视眼用凸镜片矫正,可行角膜屈光手术远视眼用凸镜片矫正,可行角膜屈光手术远视眼用凸镜片矫正,可行角膜屈光手术远视眼用凸镜片矫正,可行角膜屈光手术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远视临床表现和矫正远视临床表现和矫正16n n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规则散光:最大屈光力和最小屈光力主子午线相互垂直;否则为不规则散光午线相互垂直;否则为不规则散光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n视物模糊视物模糊视物模糊视物模糊n n视疲劳视疲劳视疲劳视疲劳n n不正常头位不正常头位不正常头位不正常头位 头位倾斜和斜颈头位倾斜和斜颈头位倾斜和斜颈头位倾斜和斜颈n n眯眼视物,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眯眼视物,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眯眼视物,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眯眼视物,以达到针孔或裂隙的作用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散光分类和临床表现散光分类和临床表现17顺规和逆规散光示意图顺规和逆规散光示意图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散光分类和临床表现散光分类和临床表现18n n规则散光规则散光 柱镜矫正柱镜矫正n n不规则散光不规则散光 可试用角膜接触镜可试用角膜接触镜n n角膜屈光手术角膜屈光手术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散光矫正散光矫正19n n双眼屈光状态不等双眼屈光状态不等n n性质不同性质不同性质不同性质不同n n度数不同度数不同度数不同度数不同n n屈光参差大于屈光参差大于2.50D可能会产生不适感可能会产生不适感n n戴角膜接触镜,或行屈光手术戴角膜接触镜,或行屈光手术正正视和屈光不正和屈光不正屈光参差屈光参差20老视老视21n n老视: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逐渐下降,老视:年龄增长,晶状体弹性逐渐下降,引起眼调节功能减弱,近视力减退。
引起眼调节功能减弱,近视力减退n n临床表现临床表现n n视近物困难视近物困难视近物困难视近物困难n n视疲劳视疲劳视疲劳视疲劳n n远视眼者老视出现较早,近视眼者出现较晚,远视眼者老视出现较早,近视眼者出现较晚,远视眼者老视出现较早,近视眼者出现较晚,远视眼者老视出现较早,近视眼者出现较晚,高度近视可能没有明显表现高度近视可能没有明显表现高度近视可能没有明显表现高度近视可能没有明显表现n n矫正:用凸透镜补充调节力不足矫正:用凸透镜补充调节力不足老老视22斜视斜视23n n斜视斜视——双眼不协同,在双眼注视状态下双眼不协同,在双眼注视状态下出现某一眼位的偏斜出现某一眼位的偏斜n n隐斜隐斜——斜视通过正常的融合功能得到控斜视通过正常的融合功能得到控制,不表现为眼位偏斜制,不表现为眼位偏斜n n显斜显斜——融合功能失去控制,使双眼处于融合功能失去控制,使双眼处于间歇性或恒定性偏斜状态间歇性或恒定性偏斜状态斜斜视24n n遮盖试验遮盖试验 n n角膜映光法角膜映光法 n n距患者距患者距患者距患者33cm33cm处观察角膜上反光点处观察角膜上反光点处观察角膜上反光点处观察角膜上反光点n n位于瞳孔缘者,约为位于瞳孔缘者,约为位于瞳孔缘者,约为位于瞳孔缘者,约为10°10°~~~~15°15°n n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间距中点,约为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间距中点,约为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间距中点,约为位于瞳孔缘与角膜缘间距中点,约为25°25°~~~~30°30°n n位于角膜缘约为位于角膜缘约为位于角膜缘约为位于角膜缘约为45°45°斜斜视斜视检查斜视检查25角膜映光法检查角膜映光法检查斜视度数斜视度数斜斜视斜视检查斜视检查26n n三棱镜法三棱镜法 n n 病人一眼注视视标,将三棱镜置于斜眼前病人一眼注视视标,将三棱镜置于斜眼前病人一眼注视视标,将三棱镜置于斜眼前病人一眼注视视标,将三棱镜置于斜眼前n n将角膜反光点移到角膜中央所需棱镜度数和将角膜反光点移到角膜中央所需棱镜度数和将角膜反光点移到角膜中央所需棱镜度数和将角膜反光点移到角膜中央所需棱镜度数和方向,确定斜视性质和幅度方向,确定斜视性质和幅度方向,确定斜视性质和幅度方向,确定斜视性质和幅度n n分别测量分别测量分别测量分别测量33cm33cm处、处、处、处、6m6m处戴棱镜与不戴棱镜处戴棱镜与不戴棱镜处戴棱镜与不戴棱镜处戴棱镜与不戴棱镜斜视度数斜视度数斜视度数斜视度数n n1 1弧度约等于弧度约等于弧度约等于弧度约等于1.7°1.7°(三棱镜度)(三棱镜度)(三棱镜度)(三棱镜度)斜斜视斜视检查斜视检查2728n n共同性斜视共同性斜视n n眼外肌本身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眼外肌本身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眼外肌本身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眼外肌本身及其支配神经均无器质性病变n n某一对拮抗肌力量不平衡引起的眼位偏斜某一对拮抗肌力量不平衡引起的眼位偏斜某一对拮抗肌力量不平衡引起的眼位偏斜某一对拮抗肌力量不平衡引起的眼位偏斜n n不同方向注视或注视眼,其偏斜度相等不同方向注视或注视眼,其偏斜度相等不同方向注视或注视眼,其偏斜度相等不同方向注视或注视眼,其偏斜度相等n n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限制性)非共同性斜视(麻痹性、限制性)n n麻痹性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麻痹性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麻痹性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麻痹性由于支配眼外肌的神经核、神经或眼外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肌本身器质性病变引起n n限制性是由于肌肉组织的粘连所致限制性是由于肌肉组织的粘连所致限制性是由于肌肉组织的粘连所致限制性是由于肌肉组织的粘连所致斜斜视斜视检查斜视检查29n n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比较要点麻痹性斜视和共同性斜视比较要点n n眼球运动是否受限眼球运动是否受限眼球运动是否受限眼球运动是否受限n n斜视角是否变化斜视角是否变化斜视角是否变化斜视角是否变化n n代偿头位是否存在代偿头位是否存在代偿头位是否存在代偿头位是否存在n n是否存在复视、头晕、恶心是否存在复视、头晕、恶心是否存在复视、头晕、恶心是否存在复视、头晕、恶心斜斜视斜视检查斜视检查30弱视弱视31n n弱视:视觉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弱视:视觉系统在发育过程中受到某些因素干扰,使视觉细胞无法获得光线的充分素干扰,使视觉细胞无法获得光线的充分刺激,视觉发育受到影响所致。
刺激,视觉发育受到影响所致n n分类分类n n斜视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斜视性弱视斜视性弱视n n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屈光参差性弱视n n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屈光不正性弱视n n形觉剥夺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形觉剥夺性弱视斜斜视概念和分类概念和分类32n n年龄越小,效果越好年龄越小,效果越好n n视觉发育关键期视觉发育关键期0~~3岁,敏感期岁,敏感期0~~12岁岁n n弱视多发年龄,也是治疗弱视的适宜年龄弱视多发年龄,也是治疗弱视的适宜年龄n n原则原则n n消除病因消除病因消除病因消除病因n n遮盖治疗遮盖治疗遮盖治疗遮盖治疗n n光学药物疗法(压抑疗法)光学药物疗法(压抑疗法)光学药物疗法(压抑疗法)光学药物疗法(压抑疗法)斜斜视治疗治疗33遮遮盖盖法法34压抑法压抑法n n药物+透镜抑制健眼视力n n健眼1%阿托品点,每日一次,眼镜远用区过矫+3.00Dn n患眼远用区为合适度数眼镜,近用区附加+3.00Dn n配合精细运动训练35弱弱视训练n n计算机用弱视训练软件的应用:n n1.有趣味性n n2.疗程短n n3.疗效高n n4.可重复性高n n5.综合363738394041主主动治疗动治疗n n手眼协调n nBean bag tossBean bag tossn nStringing beadsStringing beadsn nStick in strawStick in straw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