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O某山区二级公路综合设计n班班级::n学学生:生:n学号学号:: 项目地理位置设计路段总长:3368.484m起点高程:227.726m路段终点高程:254.262m公路自然公路自然区划区划::VI5区区(江南丘陵(江南丘陵过湿区湿区))工程背景1、项目区域位于江西省的西南部,属于山岭重丘区,路线走向大致由北向南而行,整个地形特征呈中部高,两端低;2、道路沿线路基边坡相对稳定,无不良地质路段,道路所经之处基本都是山岭和荒坡,占用可耕种土地资源较少部分路段分布有松、杉、茶林;3、可用筑路材料有石灰、粉煤灰、碎石、矿粉、沥青、水泥等;4、土石成份比按8:2路堑边坡采用1:0.75~1:1;5、沿线地区地震烈度小于Ⅵ度公路等级确定及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公路等级确定及主要技术指标的运用已知初始交通量:折算成以小客车交通量:N0=192×1.5+301×1.5+102×2+150×2+354×1.5+715×1=2490(pcu/d)计算远景设计年限平均昼夜交通量:Nd=N0(1+γ)n-1=2490(1+0.08)15-1=7314(pcu/d)交通量处于5000~15000之间,根据《公路工程技术标准》,拟定该条道路为山岭重丘区双向二车道二级公路,设计车速为60km/h,设计采用服务水平为三级。
主要设计及技术指标运用主要设计及技术指标运用平面线形设计:拟定道路横断面:《规范》规定,沥青混凝土及水泥混凝土路拱坡度均为1-2%,二、三、四级公路路基采用双向路拱,采用不小于1.5%坡度,故可取路拱坡度为2%;硬路肩路拱横坡与路面横坡一致;路肩横向坡度一般应较路面横向坡度大1%-2%,故可取路肩横向坡度为3%主要设计及技术指标的运用主要设计及技术指标的运用5个转角处设置曲线半径分别为700m、300m、600m、800m、150前后段缓和曲线均对称,分别为60m、85m、60m、60m、120m汽车行驶在曲线上,由于各轮迹半径不同,其中以后内轮轮迹半径最小,且偏向曲线内侧,故曲线内侧应增加路面宽度,以确保曲线上行车的顺适与安全二公路采用第3类加宽值对于R>250m的圆曲线,由于其加宽值比较小,可以不加宽为抵消车辆在曲线路段上行驶时所产生的离心力,将路面做成外侧高于内侧的单向横坡的形式,这就是曲线上的超高二级公路一般地区圆曲线部分最大超高值不大于8%当超高坡度大于路拱坡度时,可采用将外侧车道绕中线旋转达到与内测车道形成单向横坡后,整个断面再绕内侧车道边缘旋转直至超高横坡度。
本设计为山岭区二级公路,查《规范》知,对于JD1、JD3,JD4,圆曲线半径530
截水沟应保证水流畅通,必要时配以急流槽或涵洞等泄度截水沟应保证水流畅通,必要时配以急流槽或涵洞等泄水结构物将水流引入指定地点截水沟水流不应引入边沟,水结构物将水流引入指定地点截水沟水流不应引入边沟,长度以长度以200200~~500m500m为宜边沟的纵坡一般与路线的纵坡一致边沟的横断面形式采用矩形,矩形边沟的沟底为0.6m,高0.6m边沟及截水沟采用浆砌片石加固,加固厚度一般为0.3,砌筑用的砂浆强度采用M7.5边坡加固边坡加固k1+600到k1+680填高较高路段设置了仰斜式路堤挡土墙可以减少土石方、拆迁或占地数量,约束坡脚边坡防护边坡防护综合考虑在本设计中的地下水埋深较浅等实际情况,采用植物防护和浆砌片石两种形式填方和挖方小于2.5米时采用植草防护挖深大于2.5米的路堑,上部2.5米采用铺草皮,下部采用浆砌片石防护边坡防护边坡防护对于较陡的土质边坡(1:0.75-1:1)和易风化和破碎的岩石边坡,可采用砌石护坡,砌石有干砌和浆砌片石两种,前者适用于边坡坡度较缓或经常有地下水渗出坡面的情况干砌片石厚度一般不小于0.2-0.3m当干砌片石不适宜或效果不好时,采用浆砌片石。
路面结构设计路面结构设计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路面具有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耐磨、振动小、噪音低、施工期短、养护维修简便、适宜于分期修建等优点,因而获得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设计路段内无不良地质概况,沿线有小型石灰厂和水泥厂,砂石材料丰富;水泥与沥青均需外运考虑到与水泥路面相比,沥青混凝土路面表面平整、无接缝、行车舒适,便于机械化施工,能加快施工进度;当破坏后,沥青混凝土路面易于修补故本设计采用沥青混凝土路面交通设施设计交通设施设计 本次公路为二级二车道公路,故只需设置道路中心线即可根据标准、规范,标线设置为黄色虚线,实线长4米,间隔6米针对本次工程的具体情况,在本次交通标志的设置上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①对路线经过中的较长较陡的下坡时,应设置限速标志;②对路线经过中的比较急的弯道时,应设置限速指路标志; 里程碑设置于路线行车道右侧的土路肩上,每公里起始右侧设置一块,数字根据公路普查统一编号确定,里程碑高出地面60cm,埋深为40cm,截面尺寸为40×15cm,柱体为白色,字为蓝色 公路界碑在非村镇路段设置在公路两侧用地范围分界线上,设置间距为300米(在村镇路段不设公路界碑),界碑为白色,字体为黑色。
下图为百米桩、界碑、里程碑设计图 本次工程中交通设施具体采用形式分别是警告标志、均采用单柱式支撑形式对指路标志采用单悬臂的支撑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