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微生物学:第6 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

上传人:cl****1 文档编号:569705930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73 大小:3.1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医学微生物学:第6 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1页
第1页 / 共7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6 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2页
第2页 / 共7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6 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3页
第3页 / 共7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6 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4页
第4页 / 共73页
医学微生物学:第6 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_第5页
第5页 / 共7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医学微生物学:第6 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医学微生物学:第6 7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7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章第章 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的感染与免疫细菌的细菌的感染(传染)感染(传染) 细菌细菌 宿主防御功能宿主防御功能 病理生理改变病理生理改变突破突破病原菌(或致病菌)病原菌(或致病菌)(pathogen)(pathogen): 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能使宿主致病的细菌。非病原菌非病原菌(nonpathogen)(nonpathogen): 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细菌。不能造成宿主感染的细菌。 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条件致病菌或机会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conditioned pathogen): 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在正常情况下不致病,但在某些条件改变某些条件改变的

2、特殊情况下可以的特殊情况下可以 致病的细菌。致病的细菌。第一节第一节 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正常菌群与条件致病菌一一. .正常菌群正常菌群( (normal flora)normal flora)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当人体免疫功能正常时, ,寄居在人体寄居在人体而对人体无损害的而对人体无损害的M.M.称为正常菌群称为正常菌群 ( (正常微生物群正常微生物群) )肠道的正常菌群肠道的正常菌群健康青年粪便涂片健康壮年粪便涂片健康中年粪便涂片 鼻咽腔鼻咽腔 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葡萄球菌、甲,丙型链球菌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肺炎球菌、奈氏菌、类杆菌等 外耳道外耳道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葡萄球菌、类

3、白喉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绿脓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表皮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口腔口腔甲,丙型链球菌甲,丙型链球菌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类白喉杆菌、肺炎球菌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奈氏菌、乳杆菌、梭杆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螺旋体、放线菌、白念珠菌 肠道肠道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大肠杆菌、产气杆菌、变形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绿脓杆菌、葡萄球菌、厌氧性细菌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真菌、乳杆菌,双歧杆菌等 阴道阴道 大肠杆菌、乳杆菌大肠杆菌、乳杆菌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白念珠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等非致病性分枝等 皮肤皮肤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珠菌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白念

4、珠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丙酸杆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人体内正常菌群的分布 眼结膜眼结膜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白色葡萄球菌、干燥杆菌 尿道尿道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白色葡萄球菌、类白喉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非致病性分枝杆菌 此外,还有抑瘤作用。此外,还有抑瘤作用。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正常菌群的生理学意义:生物拮抗;生物拮抗;营养作用;营养作用;免疫作用;免疫作用;抗衰老。抗衰老。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菌群失调与菌群失调症: 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宿主某部位正常菌群中各菌种间的菌种间的比例比例发生大幅度变化发生大幅度变化超出正常范围超出正常范围的的状态,称菌群失调

5、。由此而产生的一状态,称菌群失调。由此而产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称菌群失调症或菌群系列临床表现,称菌群失调症或菌群交替症。交替症。(二重感染)(二重感染)条件致病菌conditioned pathogenl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感染的正常菌群。定义:在一定条件下引起感染的正常菌群。l致病的条件:致病的条件:1寄居部位的改变寄居部位的改变2免疫功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3菌群失调菌群失调通称医院内感染。指病人在通称医院内感染。指病人在住院期间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发生的感染。医院内获得性感染:医院内获得性感染:感染来源:感染来源:交叉感染交叉感染内源性感染或自身感染内源性感染或自身感染医源性感染医源性感染

6、第二节第二节 细菌的致病性细菌的致病性致病性:细菌能引起感染的性能。致病性:细菌能引起感染的性能。细菌的致病作用:细菌的致病作用:l细菌的细菌的毒力毒力l细菌入侵或生长繁殖的细菌入侵或生长繁殖的数量数量l细菌入侵的细菌入侵的途径途径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是指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一定途径一定途径,使使一定体重一定体重的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需的实验动物半数死亡所需的最小的细菌数或毒素量的最小的细菌数或毒素量。毒力:病原菌的致病性的强弱。毒力:病原菌的致病性的强弱。常用半数致死量(常用半数致死量(LD50)或半数感或半数感染量(染量(ID50)表示。)表示。细菌的毒力细菌的毒力 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一

7、)侵袭力(一)侵袭力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进入机体,指细菌突破机体的防御机能进入机体,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定居、繁殖和扩散的能力。黏附因子黏附因子或黏附素或黏附素 荚膜、微荚膜荚膜、微荚膜 侵袭性物质侵袭性物质1. 黏附素黏附素l菌毛(定居因子):菌毛(定居因子):G G- - ,蛋白蛋白l非菌毛黏附物质:非菌毛黏附物质:G G+ + , 膜(脂)磷壁酸膜(脂)磷壁酸其黏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其黏附作用与细菌的致病性有关。A群群链球菌链球菌M-蛋白蛋白伤寒沙门菌的伤寒沙门菌的Vi抗原抗原大肠埃希菌的大肠埃希菌的K抗原等抗原等微荚膜微荚膜2.荚膜和微荚膜荚膜和微荚膜 :抗吞噬:抗吞噬肺

8、炎球菌、肺炎球菌、A族和族和C族乙型链球菌、族乙型链球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炭疽杆菌、鼠疫杆菌。(1)血浆凝固酶血浆凝固酶:金黄色葡萄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2)链激酶链激酶:A群链球菌群链球菌(3)链道酶:链道酶:A群链球菌群链球菌(4)透明质酸酶透明质酸酶:A群链球菌群链球菌3.侵袭性物质侵袭性物质侵袭素:志贺菌侵袭素:志贺菌常见的有:常见的有: (二)毒素(二)毒素 toxin外毒素外毒素exotoxin内毒素内毒素endotoxin外毒素外毒素l定义:由定义:由革兰阳性菌革兰阳性菌和和部分革兰阴部分革兰阴性菌性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在生长繁殖过程中释放至菌体外的蛋白质。外的蛋白质

9、。l特性特性:1蛋白质成分,不耐热蛋白质成分,不耐热2毒性强,具有选择性毒性强,具有选择性3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抗原性强。可制成类毒素4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多样种类繁多、作用机制复杂多样5部分具有超抗原性部分具有超抗原性根据外毒素对靶细胞的亲和性和作用机根据外毒素对靶细胞的亲和性和作用机制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制的不同可分为三大类:l 神经毒素神经毒素l细胞毒素细胞毒素l肠毒素肠毒素 毒素活性部分毒素活性部分A A: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决定毒素的毒性效应 无毒的亚单位肽链无毒的亚单位肽链B B:与易感细胞结合:与易感细胞结合 单独的亚单位单独的亚单位无致病能力。无致病能力。结构结构:内毒素内

10、毒素l定义:是定义:是革兰阴性菌革兰阴性菌细胞壁中的脂多糖细胞壁中的脂多糖(LPSLPS)组分,只有当细菌)组分,只有当细菌死亡死亡裂解或用人裂解或用人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工方法破坏菌体后才释放出来。l特性:特性:1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主要由革兰阴性菌产生2化学组分是脂多糖(化学组分是脂多糖(LPS)3毒性作用较弱,无选择性,无组织特异性。毒性作用较弱,无选择性,无组织特异性。4抗原性弱,不能人工处理为类毒素。抗原性弱,不能人工处理为类毒素。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内毒素的生物学作用:发热反应:发热反应:IL-1内源性内源性内毒素内毒素致热原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外源性致热原IL-6TNF-下

11、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体温升高体温升高白细胞反应:白细胞反应:血循环中进入内毒素时,中性粒细胞血循环中进入内毒素时,中性粒细胞先急剧减少,后增多。先急剧减少,后增多。Shwartzman现象现象两次静脉两次静脉内毒素注射内毒素注射局部皮肤出血坏死全身广泛出血坏死,死亡局部皮肤出血坏死全身广泛出血坏死,死亡局部局部Shwartsman现象现象全身全身Shwartsman现象现象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内毒素血症与休克:可引起微循环衰竭可引起微循环衰竭和低血压为特征的内毒素休克;和低血压为特征的内毒素休克;DIC。小剂量内毒素有免疫调节作用小剂量内毒素有免疫调节作用:激活:激活巨噬细胞产生多种

12、细胞因子和巨噬细胞产生多种细胞因子和B细胞产细胞产生多克隆抗体,生多克隆抗体,增强增强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功能。细菌的侵入细菌的侵入数量数量 细菌的侵入细菌的侵入途径途径细菌的细菌的致病性致病性除与除与毒力毒力有关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外,还与下列因素有关:致病菌致病菌毒力毒力侵入数量侵入数量侵入途径侵入途径侵袭力侵袭力毒素毒素荚膜荚膜、微荚膜微荚膜黏附素黏附素侵袭性物质侵袭性物质内毒素内毒素外毒素外毒素第三节第三节 宿主的免疫性宿主的免疫性自学自学大吞噬细胞大吞噬细胞屏障机构屏障机构吞噬细胞吞噬细胞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宿主的免疫防御机制天然免疫天然免疫皮肤与粘膜皮肤与粘膜血脑屏障

13、血脑屏障胎盘屏障胎盘屏障小吞噬细胞小吞噬细胞体液因素体液因素补体补体溶菌酶溶菌酶乙型溶素乙型溶素吞吞噬噬细细胞胞的的吞吞噬噬过过程程细胞核 吞噬细胞:吞噬细胞:1.1.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因素非特异性免疫的重要因素。2.2.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的后果:病原菌被吞噬细胞吞噬后的后果:完全吞噬:完全吞噬: 细菌被消灭细菌被消灭不完全吞噬:细菌不被消灭不完全吞噬:细菌不被消灭细胞免疫细胞免疫体液免疫体液免疫获得性免疫获得性免疫由特异性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由特异性抗体起主要作用的免疫应答以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淋巴细胞为主的免疫应答细菌感染免疫的分类细菌感染免疫的分类感染类型感染类型常见微生物

14、常见微生物主要免疫类型主要免疫类型胞外菌感染胞外菌感染葡萄球菌葡萄球菌链球菌等链球菌等体液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主,抗体协同吞噬细胞杀灭清除抗体协同吞噬细胞杀灭清除细菌细菌胞内菌感染胞内菌感染结核杆菌结核杆菌麻风杆菌等麻风杆菌等细胞免疫为主细胞免疫为主主要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来主要是产生多种细胞因子来发挥作用发挥作用外毒素感染外毒素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破伤风杆菌等破伤风杆菌等体液免疫为主体液免疫为主特异性抗毒素与毒素产生特异性抗毒素与毒素产生中和作用中和作用1.小儿感染发高烧后为什么容易发生小儿感染发高烧后为什么容易发生抽搐抽搐?2.孕妇怀孕早期感染为什么出生的婴孕妇怀孕早期感染为什么出生的婴儿先

15、天畸形高儿先天畸形高?3.吞噬细胞的种类有哪些吞噬细胞的种类有哪些?吞噬后果有吞噬后果有哪几种?不完全吞噬会造成什么样哪几种?不完全吞噬会造成什么样的后果的后果?4.正常组织和体液中有哪些杀伤或抑制正常组织和体液中有哪些杀伤或抑制致病菌的物质?致病菌的物质?5.胞外感染的微生物有哪些胞外感染的微生物有哪些?机体如何进机体如何进行抗感染行抗感染?6.胞内感染的微生物有哪些胞内感染的微生物有哪些?机体如何进机体如何进行抗感染行抗感染?参与的免疫成分有哪些参与的免疫成分有哪些?机制如何机制如何?第四节第四节 感染的发生与发展感染的发生与发展一一. .感染的来源感染的来源 外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 病

16、人病人 带菌者带菌者 病畜和带菌动物病畜和带菌动物 内源性感染内源性感染二二.传播途径传播途径呼吸道感染呼吸道感染消化道感染消化道感染创伤感染创伤感染接触感染接触感染节肢动物叮咬感染节肢动物叮咬感染多途径感染多途径感染隐性感染隐性感染潜伏感染潜伏感染显性感染显性感染带菌状态带菌状态感染的类型感染的类型二、感染的类型l隐性感染隐性感染l潜伏感染潜伏感染l显性感染显性感染lM.Hostdefensesinducevarioustypes(一)隐性感染一)隐性感染l不出现或出现不明显的临床症状l可获得特异性免疫力lM. Host defensesoverpoweroverpower(二)潜伏感染l病

17、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的组织中病菌潜伏在病灶内或某些特殊的组织中l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一般不出现在血液、分泌物或排泄物中l免疫力下降可大量繁殖,引起疾病复发免疫力下降可大量繁殖,引起疾病复发M. Host defenses(三)显性感染(三)显性感染l病原菌生长繁殖并引起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导致病理生理变化出现临床症状或体征lM. Host defensesoverpoweroverpower在显性感染中,又分慢性感染慢性感染:病程缓慢:病程缓慢局部感染局部感染:病原菌局限在某一部位生长繁殖:病原菌局限在某一部位生长繁殖全身感染全身感染:致病菌或其毒性代谢产物通过:致病菌或其毒

18、性代谢产物通过血流播散至全身,引起急性症状血流播散至全身,引起急性症状急性感染急性感染:发病急、病程短,病愈后体内:发病急、病程短,病愈后体内无菌无菌全身感染全身感染l菌血症 Bacteriemia 病原菌由局部侵入血流引起的轻微症状病原菌短暂出现于血流中不在血中繁殖或极少量繁殖毒血症Toxemia : l产生外毒素的病原菌在局部繁殖l外毒素入血,引起症状败血症Septicemia: l病原菌入血并大量繁殖l产生毒性代谢产物引起严重全身中毒症状脓毒血症Pyemia: l化脓菌侵入血流病大量繁殖l随血流扩散到机体其他组织器官,产生新的化脓灶内毒素血症Endotoxemia : l血液中出现内毒素

19、,引起症状l革兰阴性菌引起 毒素入血 细菌入血 中毒毒血症 + - +菌血症 - + -败血症 + + +脓毒血症 + + + 新的化脓灶(四)带菌状态(四)带菌状态 显性或隐性感染后 病原菌在体内留存 与机体免疫了保持相对平衡 重要传染源之一 伤寒玛丽 (玛丽梅伦) 第章第章 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细菌感染的检查方法与防治原则 第一节第一节 细菌学诊断细菌学诊断 标本采集与送检的原则l取样部位(区别取材)取样部位(区别取材)l无菌操作无菌操作l妥善处理:妥善处理:抗菌药之前抗菌药之前 l及时送检及时送检二、病原菌的检验程序二、病原菌的检验程序 1 1、直接涂片镜检:、直接涂片镜检: 2

20、 2、分离培养:、分离培养: 3 3、生化检测:、生化检测:二、分离鉴定的方法:EMBEMB挑选挑选挑选挑选1 1个可个可个可个可疑菌落疑菌落疑菌落疑菌落KI 4 4、血清学试验:、血清学试验: 已知特异抗体已知特异抗体 + + 未知纯种细菌未知纯种细菌 确定种或型。确定种或型。 常用方法常用方法: :玻片凝聚试验玻片凝聚试验 5 5、动物试验、动物试验 6 6、药物敏感试验、药物敏感试验 检测病原菌检测病原菌细菌学诊断细菌学诊断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检测抗原检测抗原检测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其他成分检测其他成分检测病原菌成分检测病原菌成分第二节第二节 血清学诊断血清学诊断特异性抗体,特异性抗体,抗体

21、量抗体量常随感染过程而增多,常随感染过程而增多,表现为效价的表现为效价的升高升高。(辅助诊断)(辅助诊断)已知的细菌或抗原已知的细菌或抗原有无相应抗体以有无相应抗体以及及抗体效价的动抗体效价的动态变化态变化l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取急性期和恢复期双份血清动态观察动态观察:效价依次递增递增或恢复期效价增加4倍倍才有意义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特异性免疫的获得方式: 自然主动免疫自然主动免疫 主动免疫主动免疫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 自然被动免疫自然被动免疫 被动免疫被动免疫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人工免疫人工免疫是采用人工方法,是采用人工方法,将菌苗、类毒素等含有某种特异将菌苗、类毒素等含

22、有某种特异性抗原、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性抗原、细胞免疫制剂等接种于人体,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人体,以增强机体的抗病能力。 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 是将是将菌(疫苗)苗或类毒素菌(疫苗)苗或类毒素接接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性种于人体,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力。主要用于免疫力。主要用于预防预防。(注射抗原)(注射抗原)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人工主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死菌(疫苗)死菌(疫苗)菌(疫苗)苗菌(疫苗)苗 活菌(疫苗)活菌(疫苗) 其他其他 类毒素类毒素 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 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是注射含有特异性抗体抗体的免的免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细胞免疫制疫血清或细胞因子等细胞免疫制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剂,使机体立即获得特异性免疫。主要用于主要用于治疗或紧急预防治疗或紧急预防。(注射抗体)(注射抗体)l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人工被动免疫的生物制品: 抗毒素抗毒素 抗菌血清抗菌血清 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胎盘球蛋白、丙种球蛋白 细胞免疫制剂细胞免疫制剂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人工主动免疫与人工被动免疫的比较。内容内容人工主动免疫人工主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人工被动免疫免疫物质免疫物质免疫出现时间免疫出现时间免疫维持时间免疫维持时间主要用途主要用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