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Word版含解析

上传人:刚** 文档编号:569552005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968.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第二中学2023-2024学年高二下学期6月月考 生物 Word版含解析(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临川二中2023-2024学年度高二年级下学期第三次月考生物试题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75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务必将自己姓名、班级、考场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指定位置。2答题时,务必用2B铅笔和黑色签字笔将答案填涂在答题卡规定区域才有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研究草原上某昆虫种群(密度过大,会破坏环境)的变化规律以及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对于有害动物的防治、野生生物资源的保护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破坏该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降低出生率来控制种

2、群密度B. 采用样方法调查该昆虫卵的密度,能够准确反映出该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C. 若该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是b,则其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其他竞争物种等D. 当在K/2前用该昆虫的天敌来生物防治时,气候因素是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答案】B【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在生产上可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破坏该种群的性别比例,通过

3、降低出生率来控制种群密度,A正确;B、可采用样方法调查该昆虫卵的密度,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但种群密度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B错误;C、种群数量增长曲线为b(J形增长)的前提条件是食物和空间充裕、气候适宜、没有其他竞争物种等,C正确;D、非密度制约因素是指影响程度与种群密度无关的因素,当在K/2前用该昆虫的天敌来生物防治时,气候因素是影响该昆虫种群数量变化的非密度制约因素,D正确。故选B。2. 孟子梁惠王上提到:“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数罟:细密的渔网)。已知某池塘中鲤鱼的环境容纳量为K。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 “数罟不入洿池

4、”的目的是减少捕杀该鲤鱼种群的幼体,保证该种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B. K值可以随环境的优化而不断增大,在K值可获得该鲤鱼种群最大的日捕获量C. 若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鲤鱼的种群数量,标记物的脱落或标记个体的死亡会造成调查结果偏大D. 该鲤鱼种群成年鱼及其幼体因食物来源不同在水中的不同分布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答案】D【解析】【分析】种群的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种群密度是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对种群数量起着决定性作用;性别比例通过影响出生率而影响种群数量变化,年龄结构可以预测种群数量发展的变化趋势。【详解】A、“数

5、罟不入洿池”是指密孔的渔网不进入池塘,可以保证幼年个体不被过度捕捞,其意义是为了保证鱼种群的年龄结构为增长型,A正确;B、环境容纳量是指在环境条件不被破坏的情况下,一定空间所能维持的种群的最大值,用K值表示,K值不是固定不变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优化环境会使K值增大,在K值可获得该鲤鱼种群最大的日捕获量,B正确;C、用标记重捕法调查该种鲤鱼的种群数量时,被标记的标记物脱落,根据种群数量=(第一次捕获的个体数第二次捕获的个体数)二次捕获的个体中被标记的个体数,会导致调查结果较实际值偏大,C正确;D、该鱼种群成年鱼和幼体是一个种群,在水体中分布不能构成群落的垂直结构,D错误。故选D。3. 酒精是

6、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试剂。下表列出了酒精在实验中的作用,表述错误的选项共有()选项实验酒精的作用菊花的组织培养工作台、外植体、培养基等的消毒绿叶中色素的提取溶解绿叶中的花青素检测生物组织中的脂肪洗去浮色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酒精和卡诺氏液一起制成解离液研究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采集小动物,便于统计A. 1项B. 2项C. 3项D. 4【答案】C【解析】【分析】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和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都需要用到酒精,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盐酸一起制成解离液对材料进行解离,低温诱导染色体数目加倍实验中还需要用酒精洗去卡诺氏液;【详解】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可导致蛋白

7、质变性,可用于实验室和日常消毒,菊花的组织培养过程中,需要对工作台、外植体、操作人员的手等消毒,培养基需要灭菌,错误;由于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酒精(无水乙醇)在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作为有机溶剂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正确;在脂肪的鉴定实验中,染色后滴加2滴体积分数为50%的酒精,洗去浮色,正确;观察植物根尖分生区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需要用到酒精,用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和盐酸一起制成解离液对材料进行解离,错误;土壤中小动物类群的丰富度研究中,收集的小动物可以放入体积分数为70%的酒精溶液中,防止小动物尸体腐烂,错误。综上,错误,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故选C。4. 北极

8、北部冰雪覆盖的荒原地带和北极南部森林群落之间的过渡地区被称为苔原。在苔原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种类稀少,其他生物大都直接或间接依靠地衣来维持生命活动。而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较快地恢复原状。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 冻原比热带森林利于积累土壤有机物的原因是冻原的温度更低,其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弱B. 苔原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一样,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恢复力稳定性较弱,抵抗力稳定性也较弱C. 在不同强度的干扰下,对某个热带雨林来说,其抵抗力稳定性与恢复力稳定性呈正相关D. 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措施之一是通过引入外来物种来增加生物多样性,使营养结构更加复杂【答案】D

9、【解析】【分析】生态系统稳定性:一方面是生态系统抵抗外界干扰并使自身的结构与功能保持原状的能力,叫做抵抗力稳定性;另一方面是生态系统在受到外界干扰因素的破坏后恢复到原状的能力,叫恢复力稳定性。【详解】A、与热带森林相比,冻原生态系统微生物少,气候条件不利于土壤中微生物(分解者)对土壤有机物的分解,利于土壤有机物质的积累,A正确;B、苔原生态系统与荒漠生态系统一样,苔原生态系统的物种数量相对较少,抵抗力稳定性较弱,因为环境条件恶劣恢复力稳定性也较弱,B正确;C、热带雨林地区的物种资源十分丰富,当遭到一定程度破坏时可以较快地恢复原状,由此可知,在不同强度的干扰下,对某个热带雨林来说,其抵抗力稳定性

10、与恢复力稳定性呈正相关,C正确;D、外来物种的引进不一定能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有可能破坏生态系统,D错误。故选D。5. 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退耕还草后的部分食物网及鼠在其中一条食物链上的能量流动关系,字母表示能量值。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食物网上的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仅是种间竞争B. 该生态系统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有牛、羊、蚱蜢和鼠C. 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dD. 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d来自紫花苜蓿的同化量【答案】B【解析】【分析】每一营养级(最高营养级除外)能量的去向包括:自身呼吸消耗;流向下一个营养级;被分解者分解利用;未被利用。【

11、详解】A、蟾蜍捕食蜘蛛,为捕食关系,蟾蜍与蜘蛛都吃捕食蚱蜢,为竞争关系,因此蟾蜍与蜘蛛之间的种间关系是种间竞争和捕食,A错误;B、紫花苜蓿为生产者处于第一营养级,第二营养级有鼠、牛、羊、蚱蜢,B正确;C、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图中鼠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以表示为a-b,C错误;D、同化量摄入量粪便量,鹰的同化量等于其从鼠摄入的能量减去粪便量,D错误。故选B。6. 如图所示为氮循环部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硝化细菌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B. 生态系统基石是生产者,氮循环具有全球性C. 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及含氮化合物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D. 从微

12、生物中分离出硝化细菌时,培养基中可以不加氮源【答案】B【解析】【分析】组成生物体的C、H、O、N、P、S等元素,都不断进行着从无机环境到生物群落,又从生物群落到无机环境的循环过程,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详解】A、反硝化细菌是一类能将硝态氮通过一系列中间产物还原为气态氮的细菌群,土壤中的氮转化为氮气释放,土壤的肥力下降,A错误;B、生态系统的基石是生产者,物质循环具有全球性,因此氮循环具有全球性的特点,B正确;C、氮循环是指氮元素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过程,C错误;D、硝化细菌能利用NH3氧化释放的化学能量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并不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气,

13、在培养基中需要加氮源,D错误。故选B。7. 某地区设计实施了一种新型庭院生态工程模式,该模式的物质流向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粪尿堆肥还田实现了物质的循环利用,提高了能量传递效率B. 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不需要来自外部能量的输入C. 该模式需依据自生原理有效选择庭院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D. 该模式通过图示回用措施,增大了生态足迹,减少了环境压力【答案】C【解析】【分析】1、生态学原理:(1)循环原理:通过系统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个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2)自生原理:把很多单个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成为一个

14、新的高效生态系统。(3)协调原理: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平衡,需要考虑环境承载力。(4)整体原理:充分考虑生态、经济和社会问题。2、生态足迹:又叫生态占用,是指在现有技术条件下,维持某一人口单位生存所需的生产资源和吸纳废物的土地及水域的面积。【详解】A、该模式实现了能量的多级利用,提高了能量利用率,但未提高能量传递效率,A错误;B、在肉牛养殖中需要添加饲料,在蔬菜种植中可能需要另外添加肥料,同时蔬菜能够固定太阳能,所以该庭院生态系统需要来自外部的能量输入,B错误;C、该模式需依据自生原理有效选择庭院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C正确;D、该模式通过图示回用措施,减小了生态足迹,减少了环境压力,D错误

15、。故选C。8. 地球上的植物每年产生的纤维素超过70亿吨,其中40%60%能被土壤中产生纤维素酶的某些微生物分解利用。刚果红染液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在含有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刚果红与纤维素形成红色复合物,而当纤维素被纤维素分解菌分解后,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会出现以这些菌为中心的透明圈(如图所示)。下列关于纤维素分解菌的分离与计数实验,叙述正确的是()A. 分离纤维素分解菌的选择培养基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不接种作对照,以判断该培养基是否有选择作用B. 配置的培养基采用干热灭菌后即可倒平板并将平板倒置,而接种环灼烧灭菌后即可接种C. 可用平板划线法或稀释涂布平板法来对纤维素分解菌进行分离和计数,计算活菌数时还可用显微镜计数D. 菌落中的菌株分解纤维素能力最强,其能力大小可用单菌落周围透明圈直径和单菌落直径的比值表示【答案】D【解析】【分析】刚果红染色法原理:刚果红染液可以与像纤维素这样的多糖物质形成红色复合物,但并不与水解后的纤维二糖、葡萄糖等发生这种反应。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