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39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9535799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38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39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39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39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39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39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39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品复习方案2020届高考历史一轮复习第13单元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和古代科技文化第39讲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课件新人教版.ppt(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39讲PART39“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干知识回扣考点深化探究高考链接突破主干知识回扣知识串联主干知识回扣主干梳理1.董仲舒的新儒学(1)背景经济:汉武帝时期,国力增强,为中央集权奠定了物质基础。政治:诸侯国势力膨胀,土地兼并剧烈,匈奴为患,威胁着西汉的稳定。思想:道家“无为而治”的思想已不能满足加强的需要。(2)特点:把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一些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法家中央集权主干知识回扣(3)内容为加强中央集权,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的主张。为加强君权,宣扬“”,提出“天人合一”和“”学说。为维护统治秩序,提出“”等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易错提

2、醒】(1)罢黜百家不等于禁绝百家。“罢黜百家”只为独尊儒术服务,并不仅仅意味着儒家思想得到继承与发扬,因为在这一时期董仲舒的新儒学还吸取了法家、道家、阴阳五行家等各家思想,进一步适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2)汉武帝之所以接受董仲舒的新儒学,根本原因在于它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和国家大一统的需要,而不是因为它宣扬的仁政思想有利于缓和阶级矛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君权神授天人感应三纲五常主干知识回扣2.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1)汉武帝的措施思想:全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政治:起用参与国家大政。教育:将规定为教科书,兴办和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2)影响: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

3、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儒学家儒家经典太学正统主干知识回扣【教材补遗】法律的儒家化自汉代“春秋决狱”开始,中国法律走上了儒家化的道路。所谓法律的儒家化,是指将儒家的道德精神注入法律、法令,使封建法律具有了伦理法的性质,即以儒家思想为司法实践中定罪、量刑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中国法律的儒家化,形成了礼法合一的特色,影响深远。考点深化探究考点一董仲舒新儒学的主张及特点1.董仲舒新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1)形势需要:汉武帝时期,西汉国力强盛,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社会问题,如土地兼并、商贾膨胀、匈奴威胁、王国问题等;汉初的“无为而治”思想已不再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统治政策急需从“无为”向“有为”转变。(

4、2)与时俱进:董仲舒适应时代的变化和形势的需要,对儒学进行了改造。“大一统”思想有利于凝聚人心和维护国家统一;“天人感应”和“君权神授”的主张给封建皇权披上了神圣的外衣,有利于加强君主专制。考点深化探究【史论结合】史料从孔孟荀到董仲舒,儒学完成了由平民儒学向官方儒学的第一次转型和跨越,自此以下,两千多年间,儒学一直充当着国家意识形态的角色。儒学由民间进入宫廷后,借助强大的国家机器,尤其是教育制度和人才选拔制度,使儒学得以广泛地传播和普及,并不断向周边国家和地区渗透。然而,官方化对儒学而言是把“双刃剑”,它在推动儒学发展的同时,也腐蚀着儒学的机体,曲解了儒学的精神,扼杀了儒学的创造力,甚至败坏了

5、儒学的声誉。摘编自颜炳罡民间儒学何以可能?解读本段史料主要阐述了儒学由平民儒学到官方儒学的转变,以及这一转变所带来的变化和影响。分析其转变的原因和背景,需要结合当时西汉的政治大环境汉武帝巩固统治的需要,以及儒学自身的调整两方面来考虑。问题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儒学完成由民间进入宫廷的第一次转型的背景和表现。考点深化探究【答案】背景: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儒学吸收阴阳五行家、道家、法家思想进行自我调整。表现:“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重用儒者参政;设五经博士,宣扬儒家思想;从中央到地方设立学校,以儒家经典为主要教育内容。考点深化探究2.多角度理解董仲舒新儒学呈现的特点(

6、1)从思想内涵看,融儒家、阴阳五行家、黄老之学和法家思想为一体。(2)主张在政治思想方面实行“大一统”,强调君主权威,赋予君权以神权色彩。(3)在宣扬“君权神授”的同时,又继承和发展了儒家的民本思想和“仁政”思想。(4)以维护皇权的绝对性为目的,受到统治者重视,迅速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5)具有神学色彩,其哲学思想的本质是唯心主义。(6)承认现实政治秩序的合理性(如皇权专制),即维护现实统治。考点深化探究【史论结合】史料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汉书董仲舒传解读史料中董仲舒提出了“春秋大一统”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适应

7、了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省略号前后两句话分别反映了“大一统”思想提出的原因及思想统一后的效果。“邪辟之说”指的是儒家之外的学说。问题依据史料及所学知识,指出董仲舒儒学思想的特征。考点深化探究【答案】强调“大一统”;糅合各家思想,形成新儒学体系。考点二董仲舒新儒学的深远影响儒学独尊地位的确立对中国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1)对汉代政治:有利于巩固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局面,削弱和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稳定封建统治秩序。(2)对民族精神:思想统一,使儒学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独特精神。这种民族精神是维护国家统一、阻止分裂的强大思想武器。(3)对学术文化:一方面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对学术、思想的发展有

8、钳制作用;另一方面,尊儒的行为又提倡了文化教育,提高了知识分子在社会上的地位和作用。考点深化探究(4)对主流思想:儒家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两千多年来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考点深化探究【史论结合】史料董仲舒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为封建统治找到了较为理想的意识形态。他的学说为稳定和巩固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统治起到了重要作用,对形成以汉族为主体的中华民族的心理特征产生了不可估量的积极影响。田昌五、安作璋主编秦汉史考点深化探究解读史料反映了董仲舒新儒学的影响。注意“开启了儒学神学化、儒家宗教化、孔子教主化的进程”对整段史料的引领,此句话也说明了董仲舒

9、新儒学与先秦儒学相比具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给儒学披上了神学和宗教的外衣。问题上述史料是如何分析评价董仲舒新儒学的?考点深化探究【答案】董仲舒将儒学神学化、宗教化,适应了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成为封建社会正统思想;董仲舒新儒学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及促进中华民族的共同心理特征的形成。高考链接突破明考情高考试题考查内容命题立意2016全国卷24儒学思想的历史根源本题考查儒学思想的历史渊源,主要考查学生从唯物史观的角度客观看待历史的能力2014新课标全国卷25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本题通过创设情境考查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对法律规定的影响,考查学生透过现象得出历史结论的能力2014新课标全国卷24汉代儒

10、学成为正统思想本题考查汉代儒学提倡的“君权神授”对治国理念的影响,主要考查学生客观认识历史问题的能力考题12016全国卷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汉代崇尚儒学,尊尚书等五部书为经典,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却不在“五经”之中。对此合理的解释是()A.“五经”为阐发孔子儒学思想而作B.汉代儒学背离了孔子的儒学思想C.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D.儒学传统由于秦始皇焚书而断绝高考链接突破解考题高考链接突破【答案】C【解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是后人研究孔子思想的重要资料。秦始皇焚书期间,民间儒生将一些儒家著作收藏起来,至汉代前期相继被发现,这些文献被称作古文经。古

11、文经与汉初由老儒背诵的、口耳相传的经文与解释,并由其弟子用当时的隶书(今文)记录下来的儒家著作在很多方面存在差别,故汉代对记录孔子言论的论语的真伪争议较大,没有将其列在“五经”之中。“五经”大多成书于儒家思想产生前,不是为阐发孔子的儒学思想而作,故A项错误;汉代儒学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儒学思想,故B项错误;“五经”是古老的文献,将其尊为儒家经典,以此来论证儒学思想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高考链接突破统,故C项正确;秦始皇焚书并没有使儒学传统断绝,西汉时期儒家思想得到复苏,故D项错误。考题22014新课标全国卷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

12、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血缘亲情逐渐淡化C.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儒家伦理得到强化高考链接突破【答案】D【解析】本题以古代法律案例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材料表明西晋把养子与亲子放在了同等重要的位置,说明养子在家庭中地位的提高,是对养子的认可,故答案为D项;A项材料无法体现;B项本身错误;C项的宗族利益材料中没有体现,材料论述的只是家庭关系的内容。考题32014新课标全国卷中国古代,“天”被尊为最高神。秦汉以后,以“天子”自居的皇帝举行祭天大典,表明自己“承天”而“子民”,官员、百姓则祭拜自己的祖先。这反映了秦汉以后()A.君主专制缘于宗教权威B.政治统治

13、借助于人伦秩序C.皇权至上促成祖先崇拜D.祭天活动强化了宗法制度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以古代帝王祭天为切入点,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并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祭天与宗教无关,故排除A项;材料内容体现“天”是最高的神,皇帝祭天表明自己是“天”的“子民”,官员和民众效仿此做法而祭拜自己的祖先,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体现皇权至上与祖先崇拜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中祭天活动是政治统治的一个方式,排除D项。考题42014江苏卷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背离了原始儒

14、学的民本思想C.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析】本题以董仲舒的思想主张为切入点,旨在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并说明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中“民贵君轻”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显然是主张牺牲民来满足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B项;A项错在“全部”;C项中“仁爱”与D项中“德治”材料中均没有体现。考题52014海南卷“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则入刑,相为表里者也。”东汉时的这一说法反映出当时()A.礼制观念淡化B.儒法两家结合加深C.崇尚法家思想D.儒学独尊地位动摇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解

15、析】材料主张礼法并用,说明礼制观念并没有淡化,故A项错误;材料“礼刑相为表里者也”说明该思想是儒法两家思想的结合,故B项正确;依据“相为表里者也”说明不仅仅崇尚法家思想,故C项错误;该思想促使儒学地位独尊,不是动摇,故D项错误。考向1董仲舒新儒学的内容、特点1.2018黑龙江大庆质检西汉末年,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这反映了()A.儒学神学化的影响B.道教神仙观念渗透C.君主专制遭到削弱D.方士儒生宣传理学高考链接突破练经典高考链接突破【答案】A【解析】从材料“汉哀帝决定再受命,改年号为太初元将,以应天命”可知,汉代儒学思想

16、增加了君权神授的内容,儒学出现了神学化色彩,故选A。从材料“一些方士儒生宣扬汉运将终,应更受命”,可知反映的是儒家思想,不是道教观念,B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君主改年号顺应天命,与君主专制不符,C项错误;理学出现在宋代,D项错误。2.2018山东临沂模拟下图为古都北京内城之外的南、北、东、西四个方位上的先农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五个古建筑。这种建筑布局体现了()A.家国一体的结构B.重农抑商的传统C.三纲五常的理念D.天人合一的思想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D【解析】北京在内城之外南、北方向设置天坛与地坛,在东、西方向设置日坛和月坛,迎合天地日月位置,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想,故选D。家国

17、一体是指封建社会中的宗法关系,这从材料中四个方位上的先农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五个古建筑无法体现,A项错误;材料中北京设置先农坛体现了重农,但未体现其他古建筑的设置特点,片面,B项错误;三纲五常是封建社会规范社会秩序的伦理纲常,这从材料中四个方位上的先农坛、天坛、地坛、日坛、月坛五个古建筑无法体现,C项错误。3.2018河南统考董仲舒在对汉武帝策问中说:“天者,群物之祖也,故遍覆包函而无所殊,建日月风雨以和之,经阴阳寒暑以成之。故圣人法天而立道。”他的主要目的是 ()A.宣传天人感应思想B.为儒学提供自然法则支持C.强化对君主的约束D.宣扬春秋大一统思想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B【

18、解析】题干材料“天者,群物之祖”“圣人法天而立道”是核心,即天是万物的始祖,那些道德高尚的伟大人物遵循天命制定大政方针。董仲舒为让汉武帝信奉其思想,将儒学放到天地体系中,故选B。天人感应思想强调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异于他,与题干不符,A项错误;董仲舒的思想是强化君权,汉武帝肯定董仲舒新儒学也正是出于这一原因,C项错误;春秋大一统强调政治、思想统一,D项错误。考向2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的原因、影响4.2018安徽十校联盟模拟董仲舒指出,汉代自开国以来,特别是武帝登基以后,忧国情深,一心求贤,其精神可媲美于尧舜,但却一直不能达到目的,关键在于平时没有注意养士。为此,他建议汉武帝()A.实行察举制

19、B.独尊儒术C.颁布“推恩令”D.兴办太学高考链接突破【答案】D【解析】太学是董仲舒为了培养统治人才而建议汉武帝兴办的,故选D。察举制是汉代的选官制度,是从汉文帝开始的,他下诏要求“举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者”并且定下了“对策”和等第,A项错误;独尊儒术目的在于推崇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不是“养士”,B项错误;“推恩令”是主父偃建议汉武帝削弱诸侯王势力而采取的措施,C项错误。5.2018四川资阳诊断霍光在推举刘询为帝(汉宣帝)的奏议中说:“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孝武皇帝曾孙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以嗣孝昭皇帝后,奉承祖宗,子万姓。”霍光奏议表明汉代()A.尚存原始民主制遗风B

20、.未遵循嫡长子继承制C.儒学已成为统治思想D.庙号体现其统治思想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C【解析】由材料“礼,人道亲亲故尊祖,尊祖故敬宗师受诗论语孝经,操行节俭,慈仁爱人”可知,霍光在推举理由中,特别强调了儒家的“仁”和“礼”,再联系材料“孝武皇帝曾孙”得出刘询是汉武帝的曾孙,所以当时儒家思想已成为汉代的正统思想,故选C。材料“孝武皇帝曾孙可以嗣孝昭皇帝后”,突出家天下的理念,A项错误;材料不能表明汉宣帝是否为嫡长子,B项错误;庙号不是材料的主旨,D项错误。6.2018河北邢台质检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不仅如此,他们还常常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史家称之为“引经决狱”。“引经决狱”风气的盛行反映了当时()A.统治者重视儒家经义B.儒学成为正统思想C.儒家思想成为普遍的认知D.儒法思想合二为一高考链接突破高考链接突破【答案】C【解析】从材料“汉武帝时期”“儒家士大夫据春秋之经义断狱成为当时风气”“根据其他儒家经义断狱”中可以看出,汉武帝时儒家思想成为当时人们普遍的认知,故选C。“引经决狱”盛行反映的是整个社会对儒家经义的认可,而不仅仅是统治者的重视,A项错误;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是在汉武帝以后,B项错误;汉武帝时期其治国思想实际上是外儒内法,而并非合二为一,D项错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