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学课件:第5章诊法述要

上传人:博****1 文档编号:569528046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117 大小:7.4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医学课件:第5章诊法述要_第1页
第1页 / 共117页
中医学课件:第5章诊法述要_第2页
第2页 / 共117页
中医学课件:第5章诊法述要_第3页
第3页 / 共117页
中医学课件:第5章诊法述要_第4页
第4页 / 共117页
中医学课件:第5章诊法述要_第5页
第5页 / 共1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医学课件:第5章诊法述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医学课件:第5章诊法述要(1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章第五章 诊法述要诊法述要l“望而知之谓之神,望而知之谓之神,l 闻而知之谓之圣,闻而知之谓之圣,l 问而知之谓之工,问而知之谓之工,l 切而知之谓之巧。切而知之谓之巧。” 难经难经第一节第一节 望望 诊诊望望 诊诊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运用视觉观察病人的神色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形态、局部表现,舌象、分泌物和排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泄物色质的变化来诊察病情。 从病人的穿戴、形体、步态、从病人的穿戴、形体、步态、举止可以获得许多粗略的信息。举止可以获得许多粗略的信息。l一、全身望诊一、全身望诊l二、局部望诊二、局部望诊l三、望排出物三、望排出物l四、望小儿指纹四、望小儿指纹l

2、五、望舌五、望舌望望 诊诊一、全身望诊一、全身望诊内容:内容:病人的精神、面色、形体、姿态病人的精神、面色、形体、姿态等整体表现。等整体表现。方法:方法:扼要观察。扼要观察。目的:目的:对病性的寒热虚实和病情的轻重对病性的寒热虚实和病情的轻重缓急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缓急获得一个总体的印象。要点要点:“一会即觉一会即觉”。(一)望神(一)望神l望精神表情望精神表情l望意识思维望意识思维l望面色眼神望面色眼神l望语言呼吸望语言呼吸l望动作形态望动作形态1.1.得神得神l主要表现:主要表现: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神志清楚,语言清晰,目光明亮,呼吸平稳,面色红润,表情自然丰富,亮,呼吸平稳,面色红

3、润,表情自然丰富,反应灵敏,动作灵活等。反应灵敏,动作灵活等。l意义:意义:提示体内精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提示体内精气充足,脏腑功能正常,虽病亦较清浅,正气未伤,预后良好。虽病亦较清浅,正气未伤,预后良好。2.2.少神少神l又称又称“神气不足神气不足”。l主要表现:主要表现:精神倦怠,动作迟缓,少气懒言,精神倦怠,动作迟缓,少气懒言,反应迟钝,面色少华,两目晦滞,目光乏神反应迟钝,面色少华,两目晦滞,目光乏神等。等。l意义:意义:提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提示正气已伤,脏腑功能不足,多见于虚证。于虚证。3.3.失神失神l主要表现:主要表现:精神萎靡,语言不清,目光呆精神萎靡,语言不清,

4、目光呆滞或晦暗无光,呼吸气微,反应迟钝,或滞或晦暗无光,呼吸气微,反应迟钝,或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搓空理线等。神昏谵语,循衣摸床,搓空理线等。l意义:意义:提示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衰竭,病提示正气大伤,脏腑功能衰竭,病情严重,预后较差。情严重,预后较差。4.4.假神假神l 假神是垂危病人暂时出现的精神突然好转假神是垂危病人暂时出现的精神突然好转的假象。的假象。l主要表现:主要表现:原本精神萎靡,神志不清,面色晦原本精神萎靡,神志不清,面色晦暗,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突然神志清醒,精暗,声低气弱,懒言少食,突然神志清醒,精神转佳,目光明亮,两颧色红如妆,语言不休,神转佳,目光明亮,两颧色红如妆,语言

5、不休,欲见亲人,思食所食等。欲见亲人,思食所食等。l意义:意义:提示精神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无提示精神衰竭已极,阴不敛阳,虚阳无所依附而外越,阴阳离决的表现。古人将其比所依附而外越,阴阳离决的表现。古人将其比作作“残灯复明残灯复明”、“回光返照回光返照”。(二)望色(二)望色l1.常色常色l红黄隐隐,明润含蓄。红黄隐隐,明润含蓄。2.病色病色l晦暗、枯搞发暗晦暗、枯搞发暗而无光泽、暴露。而无光泽、暴露。2.病色病色l(1 1)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青色:主寒证、痛证、瘀血、惊风。2.病色病色l(2 2)赤色:主热证。)赤色:主热证。2.病色病色l(3 3)白色:主虚证、寒证、失

6、血证。)白色:主虚证、寒证、失血证。贫血贫血2.病色病色l(4 4)黄色:主湿证、虚证、黄疸。)黄色:主湿证、虚证、黄疸。2.病色病色l(5 5)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黑色:主肾虚证、水饮证、瘀血证。(三)望形态(三)望形态l1.望形体望形体l 主要观察病人形体强弱胖瘦以及活动状主要观察病人形体强弱胖瘦以及活动状态等情况。态等情况。l形体强壮,肌肉充实,皮肤润泽形体强壮,肌肉充实,皮肤润泽l 内脏坚实气血旺盛内脏坚实气血旺盛l形体衰弱,肌肉瘦消,皮肤干涩形体衰弱,肌肉瘦消,皮肤干涩l 内脏虚弱,气血衰少内脏虚弱,气血衰少l形体肥胖,气少乏力形体肥胖,气少乏力l 形盛气虚之征,多属脾

7、虚痰湿形盛气虚之征,多属脾虚痰湿内盛(内盛(“胖人多痰胖人多痰”)l形痩食少,皮肤干燥形痩食少,皮肤干燥l 阴虚有火之征(阴虚有火之征(“瘦人多火瘦人多火”)l骨痩如柴,肌肉干瘪骨痩如柴,肌肉干瘪l 脏腑精气衰竭之象脏腑精气衰竭之象2.望动态望动态l(1)动静)动静l(2)抽搐)抽搐l(3)偏瘫)偏瘫l(4)痿痹)痿痹l观察病人的行、走、坐、卧、立等形态。观察病人的行、走、坐、卧、立等形态。二、局部望诊二、局部望诊l(一)望头面(一)望头面l(二)望五官(二)望五官l(三)望颈项躯体(三)望颈项躯体l(四)望皮肤(四)望皮肤l(五)望毛发(五)望毛发(一)望头面(一)望头面l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

8、,伴有智力不全小儿头形过大或过小,伴有智力不全l 多属肾精不足,先天发育不良所致。多属肾精不足,先天发育不良所致。l小儿囟门凹陷或迟闭小儿囟门凹陷或迟闭l 多属先天不足或津伤髓虚多属先天不足或津伤髓虚l小儿囟门高突小儿囟门高突l 多属实热证多属实热证l头项强直或摇头不能自主头项强直或摇头不能自主l 多属风证或气血虚衰、脑神失养多属风证或气血虚衰、脑神失养(一)望头面(一)望头面l面肿者面肿者l 或为水湿泛滥,或为风邪热毒或为水湿泛滥,或为风邪热毒l腮肿者腮肿者l 多为外感风温毒邪所致多为外感风温毒邪所致l口眼歪斜口眼歪斜l 或为风邪中络,或为中风或为风邪中络,或为中风(二)望五官(二)望五官l

9、1.望目望目 五脏六腑之精气皆上注于目。l2.望耳望耳 察肾、胆、全身。l3.望鼻望鼻 察肺、脾胃。l4.望口与唇望口与唇 察脾胃。l5.望齿龈望齿龈 察肾、胃。l6.望咽喉望咽喉 察肺胃与肾。(三)望颈项躯体(三)望颈项躯体l瘿瘤瘿瘤l瘰疬瘰疬l鸡胸鸡胸l腹部深陷腹部深陷l腹部膨胀腹部膨胀l臌胀臌胀(四)望皮肤(四)望皮肤l1.形色变化形色变化l正常:皮肤润泽,柔软光滑无肿胀。正常:皮肤润泽,柔软光滑无肿胀。l疾病:水肿、丹毒、黄疸、疳积、肌肤甲疾病:水肿、丹毒、黄疸、疳积、肌肤甲错、皮肤干瘪枯槁等。错、皮肤干瘪枯槁等。l2.斑疹、痈疽疔疖斑疹、痈疽疔疖(五)望毛发(五)望毛发l发黑浓密润泽

10、发黑浓密润泽l 肾气盛而精血充足肾气盛而精血充足l发黄干枯,稀疏易落发黄干枯,稀疏易落l 肾气亏虚,精血不足肾气亏虚,精血不足l突见片状脱发突见片状脱发l 血虚受风,或痰瘀阻滞,气血不荣血虚受风,或痰瘀阻滞,气血不荣l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青壮年头发稀疏易落l 肾虚或血热肾虚或血热l小儿发结如穗小儿发结如穗l 多属疳积,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多属疳积,由先天不足或后天失养三、望排出物三、望排出物l 排出物指排泄物与分泌物包括痰、涎、排出物指排泄物与分泌物包括痰、涎、涕、唾、泪及二便、经、带、汗液、脓液和涕、唾、泪及二便、经、带、汗液、脓液和呕吐物等。呕吐物等。l观察:形、色、质、量观察:形、色、质、

11、量l排出物色白清稀者,多为寒证、虚证;排出物色白清稀者,多为寒证、虚证;l排出物色黄粘稠者,多为热证、实证。排出物色黄粘稠者,多为热证、实证。四、望舌四、望舌l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观察舌质与舌苔的变化。l舌质舌质,即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即舌体,是舌的肌肉脉络组织。l舌苔舌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是附于舌面的一层苔状物,由胃气上蒸而成。上蒸而成。四、望舌四、望舌l正常正常舌象:舌象:l 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体柔软,活动自如,颜色淡红,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舌面铺有薄薄的、颗粒均匀、干湿适中的白苔,常描写为的白苔,常描写为“淡红舌淡红舌、薄白苔、薄白苔

12、”。 (一)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属(一)脏腑在舌面上的分属舌尖舌尖舌中舌中舌根舌根(二)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二)望舌的方法及注意事项l1.1.姿势姿势l2.2.光线光线l3.3.顺序顺序 舌尖、舌中、舌根、舌边舌尖、舌中、舌根、舌边l 先看舌苔,后看舌质先看舌苔,后看舌质l4.4.染苔染苔l 某些药物或食物可以影响舌象,出现染色假苔。某些药物或食物可以影响舌象,出现染色假苔。如橄榄、乌梅可使舌苔染黑;枇杷、黄连可使舌如橄榄、乌梅可使舌苔染黑;枇杷、黄连可使舌苔染黄;饮水可使舌苔湿润;进食、漱口影响舌苔染黄;饮水可使舌苔湿润;进食、漱口影响舌苔厚薄;刺激性食物使舌苔变红。苔厚薄;刺激性食物使舌苔变

13、红。(三)望舌质(三)望舌质(舌色、舌形、舌态)(舌色、舌形、舌态)l1.望舌色望舌色l淡白舌淡白舌 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舌色较正常浅淡,主虚证、寒证。1.望舌色望舌色l红舌红舌舌色较正常深,甚至呈鲜红色或起芒舌色较正常深,甚至呈鲜红色或起芒刺,主热证。刺,主热证。1.望舌色望舌色l绛舌绛舌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热盛、瘀血。舌色深红甚于红舌,主热盛、瘀血。1.望舌色望舌色l青紫舌青紫舌舌质青紫,或舌上有青紫色斑块、舌质青紫,或舌上有青紫色斑块、瘀点,主阴寒、瘀血。瘀点,主阴寒、瘀血。2.望舌形望舌形l(1)老嫩)老嫩:辨虚实的关键。辨虚实的关键。l老舌:老舌:舌体坚敛,纹理粗糙,主实证

14、或热证。舌体坚敛,纹理粗糙,主实证或热证。l嫩舌:舌体浮胖娇嫩或有齿痕,纹理细腻,主虚嫩舌:舌体浮胖娇嫩或有齿痕,纹理细腻,主虚证或寒证,多见于疾病后期。证或寒证,多见于疾病后期。 老舌老舌嫩舌嫩舌2.望舌形望舌形l(2)胖痩)胖痩l胖舌:舌体肥大肿胀,主脾虚湿蕴;胖舌:舌体肥大肿胀,主脾虚湿蕴;l痩舌:舌体瘦小薄瘪,主气血虚或阴虚。痩舌:舌体瘦小薄瘪,主气血虚或阴虚。胖舌胖舌痩舌痩舌2.望舌形望舌形l(3)芒刺:舌面有乳头高突如刺,状如草)芒刺:舌面有乳头高突如刺,状如草莓,主热证。莓,主热证。2.望舌形望舌形l(4)裂纹:舌面有裂沟,)裂纹:舌面有裂沟,深浅不一,浅如划痕,深浅不一,浅如划

15、痕,深入刀割,主阴血亏虚。深入刀割,主阴血亏虚。2.望舌形望舌形l(5)齿印:舌边有齿痕印,常与胖大舌并)齿印:舌边有齿痕印,常与胖大舌并见,主脾虚、水湿内停。见,主脾虚、水湿内停。2.望舌形望舌形l(6)舌疮:)舌疮:以舌边或舌尖为多,形如粟粒,或以舌边或舌尖为多,形如粟粒,或为溃疡,局部红痛,多因心经热毒炽盛而成;疮为溃疡,局部红痛,多因心经热毒炽盛而成;疮不出疮面,红痛较轻,多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不出疮面,红痛较轻,多是肝肾阴虚,虚火上炎所致。所致。l(7)舌下脉络:)舌下脉络:若粗大迂曲,若粗大迂曲,l兼见舌有瘀斑、瘀点,为血瘀之象。兼见舌有瘀斑、瘀点,为血瘀之象。3.望舌态望舌态l(

16、1)痿软)痿软(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肝肾阴液(气血两虚、筋脉失养;肝肾阴液枯涸;热灼阴液等。)枯涸;热灼阴液等。)3.望舌态望舌态l(2)强硬)强硬(热入心包、中风等无胃气之重证)(热入心包、中风等无胃气之重证)3.望舌态望舌态l(3)震颤:舌体不自主的颤动。新病舌色红)震颤:舌体不自主的颤动。新病舌色红绛而颤动,多为热极生风;久病舌色淡白,蠕绛而颤动,多为热极生风;久病舌色淡白,蠕蠕微动,多为血虚生风。蠕微动,多为血虚生风。3.望舌态望舌态l(4)歪斜(风中经络、风痰阻络)歪斜(风中经络、风痰阻络)3.望舌态望舌态l(5)蜷缩)蜷缩(热极伤阴、阳气暴脱寒凝经脉等(热极伤阴、阳气暴脱寒凝经脉等

17、危重之证)危重之证)3.望舌态望舌态l(6)吐弄)吐弄(心脾有热、疫毒攻心、惊风先兆)(心脾有热、疫毒攻心、惊风先兆)3.望舌态望舌态l(7)麻痹:舌体麻木,转动不灵活,见于血)麻痹:舌体麻木,转动不灵活,见于血虚生风或肝风夹痰等。虚生风或肝风夹痰等。l(8)舌纵:舌纵麻木可见于气血两虚;舌体)舌纵:舌纵麻木可见于气血两虚;舌体伸出口外,难以回缩,口角流涎、口眼歪斜多伸出口外,难以回缩,口角流涎、口眼歪斜多为风痰或痰火扰心。为风痰或痰火扰心。(四)望舌苔(四)望舌苔l1.1.望苔质望苔质l(1)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和重轻。)厚薄:反映病邪的深浅和重轻。1.1.望苔质望苔质l(2)润燥:反映津液

18、的存亡。)润燥:反映津液的存亡。1.1.望苔质望苔质l(3)腐腻:反映中焦湿浊情况。颗粒粗大,)腐腻:反映中焦湿浊情况。颗粒粗大,像豆腐渣者称为腐苔,主食积胃肠、痰浊像豆腐渣者称为腐苔,主食积胃肠、痰浊内蕴;颗粒细小,致密而粘,中厚边薄,内蕴;颗粒细小,致密而粘,中厚边薄,为腻苔,主湿浊、痰饮等。为腻苔,主湿浊、痰饮等。1.1.望苔质望苔质l(4)剥脱苔)剥脱苔:舌面的苔状物部分或全部脱落,:舌面的苔状物部分或全部脱落,多由于正气虚弱、胃之气阴两伤所致。多由于正气虚弱、胃之气阴两伤所致。l镜面舌镜面舌2.2.望苔色望苔色l(1)白苔:多主表证、寒证。)白苔:多主表证、寒证。2.2.望苔色望苔色

19、l(2)黄苔:多主里证、热证。)黄苔:多主里证、热证。2.2.望苔色望苔色l(3)灰黑苔)灰黑苔:主里证、里寒之重证。:主里证、里寒之重证。(五)望舌的意义(五)望舌的意义l1.判断正气盛衰判断正气盛衰 通过舌质颜色、舌形、动通过舌质颜色、舌形、动态的变化,判断脏腑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态的变化,判断脏腑虚实、气血的盛衰、津液的盈亏。液的盈亏。l2.分辨病位的深浅分辨病位的深浅 舌苔的厚薄,反映病位舌苔的厚薄,反映病位的深浅。苔薄多为邪气在表,病邪较轻;苔的深浅。苔薄多为邪气在表,病邪较轻;苔厚多为邪入脏腑,病情较重。厚多为邪入脏腑,病情较重。(五)望舌的意义(五)望舌的意义l3.区别病邪的性质

20、区别病邪的性质 舌质、舌苔的颜色,舌质、舌苔的颜色,反映病邪的性质。舌质红、苔黄为热证;反映病邪的性质。舌质红、苔黄为热证;舌质淡、苔白为寒证。舌质淡、苔白为寒证。l4.推断病情的进退推断病情的进退 舌苔由薄变厚,为病舌苔由薄变厚,为病势渐增;舌苔由厚变薄,为正气渐复。势渐增;舌苔由厚变薄,为正气渐复。第二节第二节 闻闻 诊诊一、听声音一、听声音l1.声音声音l2.语言语言l3.呼吸呼吸l4.咳嗽咳嗽l5.呕吐呕吐l6.呃逆呃逆l7.太息太息二、嗅气味二、嗅气味l1.口气口气l2.汗气汗气l3.痰涕气味痰涕气味l4.二便气味二便气味l5.经带气味经带气味l6.病室气味病室气味第三节第三节 问诊

21、问诊 一、问寒热一、问寒热 l恶恶寒寒自自觉觉怕怕冷冷,多多加加衣衣被被,或或近近火火取取暖暖,仍感寒冷不缓解的,称为恶寒。仍感寒冷不缓解的,称为恶寒。l畏畏寒寒身身寒寒怕怕冷冷,加加衣衣覆覆被被,或或近近火火取取暖暖而寒冷能缓解的,称为畏寒。而寒冷能缓解的,称为畏寒。l发发热热除除指指体体温温高高于于正正常常者者外外,还还包包括括病病人人虽虽体体温温正正常常,但但自自觉觉全全身身或或某某一一局局部部发发热热,如五心烦热等。如五心烦热等。( (一一) )恶寒发热恶寒发热l1.1.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恶寒重发热轻:风寒表证。l2.2.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发热重恶寒轻:风热表证。l3.3.

22、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发热轻而恶风:伤风表证。( (二二) )但寒不热但寒不热l1.1.新病畏寒新病畏寒里里实寒寒证。l2.2.久病畏寒久病畏寒里虚寒里虚寒证。 ( (三三) )但热不寒但热不寒l1.1.壮壮热热高高热热( (体体温温3939以以上上) )持持续续不不退退,不不恶恶寒寒反反恶热恶热里实热证。里实热证。l2.2.潮潮热热发发热热如如潮潮汐汐之之有有定定时时,即即按按时时发发热热,或或按按时热更甚的,称为潮热。时热更甚的,称为潮热。 (1)(1)日日晡晡潮潮热热常常于于申申时时 ( (下下午午3 35 5时时) )发发热热明明显显,或或热热势势更更甚甚,又称为阳明潮热。又称为阳明

23、潮热。 (2)(2)午后及夜间潮热:阴虚潮热、湿温潮热。午后及夜间潮热:阴虚潮热、湿温潮热。l 3.3.微微热热发发热热不不高高,一一般般不不超超过过38380 0C C,或或仅仅自自觉觉发发热者,称为微热。热者,称为微热。l ( (四四) )寒热往来寒热往来l寒寒热热往往来来恶恶寒寒与与发发热热交交替替发发作作,故故又又称称往往来来寒寒热热。为为半半表表半半里里证证的的特特征征,可可见见于少阳证和疟疾。于少阳证和疟疾。二、问汗二、问汗l “阳加于阴谓之汗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素问阴阳别论阴阳别论) l1.表证辨汗表证辨汗l2.里证辨汗里证辨汗l3.局部辨汗局部辨汗三、问疼痛三、问疼痛l( (

24、一一) )问疼痛的部位问疼痛的部位l1.1.头痛头痛 l头痛连项者,属太阳经;头痛连项者,属太阳经;l两侧头痛者,属少阳经;两侧头痛者,属少阳经;l前额连眉棱骨痛者,属阳明经;前额连眉棱骨痛者,属阳明经;l巅顶痛者,属厥阴经等。巅顶痛者,属厥阴经等。 l2.胸痛胸痛胸部正中或偏侧疼痛,多为心肺病变。胸部正中或偏侧疼痛,多为心肺病变。 l3.胁胁痛痛胁胁的的一一侧侧或或两两侧侧疼疼痛痛。多多与与肝肝胆胆病病变变有密切关系。有密切关系。l4.胃脘痛胃脘痛上腹部、剑突下,胃所在部位痛。上腹部、剑突下,胃所在部位痛。 l5.腹痛腹痛 l6.背痛背痛 l7.腰痛腰痛腰脊正中,或腰部两侧疼痛。腰脊正中,或

25、腰部两侧疼痛。l8.四肢痛四肢痛四肢、肌肉、筋脉等部疼痛。四肢、肌肉、筋脉等部疼痛。 l9.周身疼痛周身疼痛头身、腰背、四肢等部均觉疼痛。头身、腰背、四肢等部均觉疼痛。 (二二)问疼痛的性质问疼痛的性质l1.胀胀痛痛指指疼疼痛痛且且有有胀胀的的感感觉觉。是是气气滞滞特点。特点。l2.刺痛刺痛疼痛如针刺之状:瘀血。疼痛如针刺之状:瘀血。l3.走走窜窜痛痛痛痛处处游游走走不不定定,或或走走窜窜攻攻痛痛,多为风邪或气滞所致。多为风邪或气滞所致。l4.固固定定痛痛指指痛痛处处固固定定不不移移。血血瘀瘀作作痛痛,或寒湿痹痛。或寒湿痹痛。l5.冷痛冷痛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多属寒证。指疼痛有冷感而喜暖,多属

26、寒证。 (二二)问疼痛的性质问疼痛的性质l6.灼灼痛痛指指疼疼痛痛有有灼灼热热之之感感,而而且且喜喜冷冷恶恶热,多属热证。热,多属热证。l7.绞痛绞痛指疼痛剧烈如刀绞。指疼痛剧烈如刀绞。l8.隐痛隐痛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疼痛不甚剧烈,尚可忍耐,但绵绵不休。绵不休。 l9.重痛重痛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多为湿证。指疼痛并有沉重之感,多为湿证。l10.空痛空痛指疼痛有空虚之感,多为虚证。指疼痛有空虚之感,多为虚证。l(一一)食欲与食量食欲与食量l1.1.食欲减退食欲减退l不不欲欲食食不不想想进进食食,或或食食之之无无味味,食食量量减少,又称食欲不振。减少,又称食欲不振。l纳纳少少主主要要是是

27、指指进进食食量量减减少少,常常由由不不欲欲食所致。食所致。l纳纳呆呆指指无无饥饥饿饿和和要要求求进进食食之之感感,可可食食可不食,甚则恶食。可不食,甚则恶食。四、问饮食口味四、问饮食口味(一一)食欲与食量食欲与食量l2.2.厌厌食食厌厌恶恶食食物物,或或恶恶闻闻食食味味,称称为为厌食,或称恶食,多见于食积厌食,或称恶食,多见于食积l3.3.消消谷谷善善饥饥食食欲欲过过于于旺旺盛盛,食食后后不不久久即感饥饿,进食量多。乃胃火炽盛。即感饥饿,进食量多。乃胃火炽盛。l多见于消渴病、胃强脾弱。多见于消渴病、胃强脾弱。l4.4.饥饥不不欲欲食食虽虽有有饥饥饿饿感感,但但不不欲欲食食,或进食不多。多因胃阴

28、不足。或进食不多。多因胃阴不足。l5.5.偏偏嗜嗜食食物物嗜嗜食食生生米米、泥泥土土等等异异物物,称为嗜食异物,常见于小儿,多属虫病。称为嗜食异物,常见于小儿,多属虫病。l1.口不渴饮:律液末伤,多见于寒证、湿证。口不渴饮:律液末伤,多见于寒证、湿证。l2.口口渴渴欲欲饮饮:一一般般是是津津液液损损伤伤的的临临床床表表现现,多见于燥证、热证。多见于燥证、热证。 (二二)口渴与饮水口渴与饮水(三三)口味口味l1.1.口淡口淡多为脾胃气虚,或见于寒证。多为脾胃气虚,或见于寒证。 l2.2.口苦口苦胆汁味苦,苦属火,火盛则苦。胆汁味苦,苦属火,火盛则苦。l3.3.口甜口甜过食肥甘,滋生湿热。过食肥甘

29、,滋生湿热。l4.4.口口酸酸多多由由脾脾胃胃消消化化不不良良;亦亦可可由由肝肝气郁结,横逆犯胃。气郁结,横逆犯胃。l5.5.口涩口涩燥热伤津,或气火上逆。燥热伤津,或气火上逆。l6.6.口咸口咸多与肾虚、寒水上泛有关。多与肾虚、寒水上泛有关。l7.7.口口腻腻如如粘粘腻腻而而甜甜,多多为为脾脾胃胃湿湿热热,粘腻而苦,多属肝胆湿热。粘腻而苦,多属肝胆湿热。五、问睡眠五、问睡眠l时间长短、入睡难易、有无多梦等情况。时间长短、入睡难易、有无多梦等情况。l ( (一一) )失失眠眠经经常常不不易易入入睡睡,或或睡睡而而易易醒醒,难难以以复复睡睡,甚甚至至彻彻夜夜不不眠眠,且且常常并见多梦。并见多梦。

30、l ( (二二) )嗜嗜睡睡(心心神神失失养养、邪邪闭闭心心神神)患患者者不不论论昼昼夜夜,睡睡意意很很浓浓,经经常常不不自自主地入睡,或称多寐、多眠睡。主地入睡,或称多寐、多眠睡。六、问二便六、问二便l ( (一一) )大便大便l1便次异常便次异常l2便质异常便质异常l3排便感异常排便感异常(二二)小便小便1.尿量异常尿量异常2.尿次异常尿次异常3.排尿感异常排尿感异常七、问头身胸腹不适七、问头身胸腹不适 l( (一一) )头晕头晕l( (二二) )胸闷胸闷l( (三三) )心悸心悸l( (四四) )胁胀胁胀l( (五五) )脘痞脘痞l( (六六) )腹胀腹胀 l( (七七) )身重:身体有

31、沉重酸困的感觉。身重:身体有沉重酸困的感觉。 l( (八八) )麻木麻木l( (九九) )阳痿阳痿l(十)遗精(十)遗精八、问耳目八、问耳目l(一一)问问耳耳(耳耳鸣鸣、耳耳聋聋、重重听听、耳耳胀胀、耳闭)耳闭)l(二二)问目(目痒、目痛问目(目痒、目痛、目眩、目昏)目眩、目昏)九、问经带九、问经带 l ( (一一) )月经月经l1.1.经期异常经期异常l2.2.经量异常经量异常l3.3.经色、经质异常经色、经质异常l4.4.痛经痛经l(二二)带下带下 十、问小儿十、问小儿l( (一一) )出生前后情况出生前后情况l( (二二) )预防接种、传染病史预防接种、传染病史l( (三三) )易使小儿

32、致病的原因易使小儿致病的原因第四节第四节 切切 诊诊切切诊诊l脉诊脉诊l按诊按诊 亦亦名名切切脉脉,是是医医生生用用手手指指切切按按患患者者动动脉脉,根根据据脉脉动动应应指指的的形形象象,以以了了解解病病情情,辨辨别别病病证证的诊察方法。的诊察方法。 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医生用手直接触摸或按压病人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某些部位,以了解局部冷热、润燥、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软硬、压痛、肿块或其他异常变化,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病情轻从而推断疾病部位、性质、病情轻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重等情况的一种诊病方法。【寸口诊法寸口诊法】l 单单独独切切按按挠挠骨骨茎茎突突内内

33、侧侧的的一一段段挠挠动动脉脉的的搏搏动动形形象象,以以推推测测人人体体生生理理、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病理状况的一种诊察方法。(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二)诊脉的部位和方法 左手左手右手右手分候部位分候部位寸寸心心肺肺胸以上及头部胸以上及头部关关肝胆肝胆脾胃脾胃统括膈以下至脐统括膈以下至脐上上尺尺肾肾肾(命门)肾(命门) 统括脐以下至足统括脐以下至足部部 【寸口脉脏腑分候寸口脉脏腑分候】 诊诊脉脉流流程程图图体体 位位布布 指指运运 指指指指法法诊脉时间诊脉时间平平 息息诊脉时呼吸平静、调匀诊脉时呼吸平静、调匀举、按、寻举、按、寻循、推循、推总按、单诊总按、单诊以清晨以清晨(平旦平旦)未起床、

34、未进饮食最佳未起床、未进饮食最佳正坐、仰卧均可正坐、仰卧均可心脏与寸口同水平心脏与寸口同水平直腕、仰掌直腕、仰掌三指平齐三指平齐中指定关中指定关指目按诊指目按诊布指疏密适度布指疏密适度【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构成脉象的八个要素】l脉位:脉位: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指脉动显现部位的浅深。l至数:至数:指脉搏的频率。指脉搏的频率。l脉脉长长:指指脉脉动动应应指指的的轴轴向向范范围围长长短短。超超越越寸寸、关关、尺尺三三部部称称为为长长脉,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短脉。脉,但见关部或寸部者均称为短脉。l脉力:脉力:指脉博的强弱。指脉博的强弱。l脉宽:脉宽:指脉动应指的径向范围大小,即粗细。指脉动应指的径向

35、范围大小,即粗细。l流利度:流利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指脉搏来势的流利通畅程度。l紧张度:紧张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指脉管的紧急或弛缓程度。l均匀度:均匀度: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一是脉动节律是否均匀;二是脉搏力度、大小是否一致。 【正常脉象正常脉象】 亦称为亦称为平脉平脉,是人体正常生理功,是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范围,能的反映,具有一定的变化规律和范围,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二种脉象。而不是固定不变的一、二种脉象。l 正常人脉象除平脉外,还有弦、滑、细、浮、正常人脉象除平脉外,还有弦、滑、细、浮、沉、迟等脉以及它们相互间的相兼脉

36、。沉、迟等脉以及它们相互间的相兼脉。【正常脉象的特点正常脉象的特点】l一息四五至,相当于一息四五至,相当于60609090次分。次分。l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不浮不沉,不大不小,从容和缓,流利有力。l寸、关、尺三部均触及,沉取不绝。寸、关、尺三部均触及,沉取不绝。 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常见脉象及临床意义一、脉位分类一、脉位分类l浮脉浮脉l沉脉沉脉( (一一) )浮脉浮脉 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轻轻按按即即得得,重重按按反反减减;举举之之有有余余,按按之之不不足足;脉脉动动显现部位浅表。显现部位浅表。 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表证主表证l l 表寒浮紧表热浮数亦见于虚阳外

37、越证。亦见于虚阳外越证。( (二二) )沉脉沉脉 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轻轻取取不不应应,重重按按始始得得;举举之之不不足足,按按之之有有余。余。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主里证,有力为里实,无力为里虚。二、脉率分类二、脉率分类l迟脉l数脉( (一一) )迟脉迟脉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三、四至( (一分钟不满一分钟不满6060次次) )。 2. 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寒寒证证主主脉脉,有有力力为为寒寒积积,无无力力为为虚虚寒寒。亦亦可可见见于于邪热结聚的里实证。邪热结聚的里实证。( (二二) )数脉数

38、脉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脉来急促,一息五、六至(90(90次以上次以上/min)/min)。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数数脉脉是是热热证证的的主主脉脉。数数而而有有力力为为实实热热;数数而而无无力力为为虚热。亦可见于虚证。虚热。亦可见于虚证。 正正常常人人运运动动或或情情绪绪激激动动时时,脉脉率率加加速速。小小儿儿脉脉率率与与年年龄龄成成反反比比,年龄越小,脉率越快。年龄越小,脉率越快。三、脉宽度分类三、脉宽度分类 洪脉洪脉 细脉细脉( (一一) )洪脉洪脉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脉形宽大,来盛去衰,脉形宽大,来盛去衰,来大去长,应指浮大而有力,滔滔满指

39、,呈波涛汹涌之势。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热甚。主热甚。( (二二) )细脉细脉l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l 脉细如线,应指明显,切脉指感为脉细如线,应指明显,切脉指感为脉脉道狭小,细直而软道狭小,细直而软,按之不绝。,按之不绝。l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l 主主气血两虚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伤寒、,诸虚劳损;又主伤寒、痛甚及湿邪为病。痛甚及湿邪为病。 四、脉力度分类四、脉力度分类 虚脉虚脉 实脉实脉 ( (一一) )虚脉虚脉l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三部脉举之无力,按之空虚。 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临床主虚证。(多见于气血二虚)临床主虚证。

40、(多见于气血二虚)( (二二) )实脉实脉 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三部脉举按长大有力。 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实证。 (三)细脉(三)细脉l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l 脉细如线。脉细如线。l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l 主气血两虚、诸劳虚损、又主伤寒、痛甚、主气血两虚、诸劳虚损、又主伤寒、痛甚、湿证。湿证。五、脉流利度分类五、脉流利度分类 滑脉滑脉 涩脉涩脉( (一一) )滑脉滑脉 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往来流利,如盘走珠,应指圆滑。圆滑。 (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可以理解为(往来之间有一种回旋前进的感觉,可以理解为流利脉。)流利脉。)2.2.

41、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主痰饮、食滞、实热诸证。 妇人脉滑而停经,应考虑妇人脉滑而停经,应考虑妊娠妊娠。( (二二) )涩脉涩脉 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形形细而细而行行迟迟,往来艰涩不畅,脉律与脉,往来艰涩不畅,脉律与脉力不匀,应指如轻刀刮竹,故可理解为不力不匀,应指如轻刀刮竹,故可理解为不流利脉。(与滑脉相反)流利脉。(与滑脉相反) 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主伤精、血少、痰食内停、气滞血瘀等证。等证。 六、脉紧张度分类六、脉紧张度分类弦脉弦脉濡脉濡脉紧脉紧脉 ( (一一) )弦脉弦脉 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端直而长,如

42、按琴弦。端直而长,如按琴弦。 2.2.临床意义:弦为肝脉。临床意义:弦为肝脉。主肝胆病,诸痛主肝胆病,诸痛症,痰饮等。亦见于老年健康者。症,痰饮等。亦见于老年健康者。( (二二) )濡脉濡脉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浮细无力而软浮细无力而软。 位浮、形细、势软位浮、形细、势软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诸虚或湿困。主诸虚或湿困。 (三)紧脉(三)紧脉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脉紧绷有力、屈曲不平、左右弹指,脉紧绷有力、屈曲不平、左右弹指,如牵绳转索。如牵绳转索。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寒证、痛证、宿食。为邪气内扰,主寒证、痛证、宿食。为邪气内扰,气机阻滞,脉道拘急紧张所致。气机阻滞,

43、脉道拘急紧张所致。七、脉均匀度分类七、脉均匀度分类结脉结脉代脉代脉促脉促脉( (一一) )结脉结脉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脉来迟缓,时有中止,止无定数。脉来迟缓,时有中止,止无定数。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 主阴盛气结。主阴盛气结。( (二二) )代脉代脉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脉来一止,止有定数,良久复来。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一般主脏气衰微。一般主脏气衰微。( (三三) )促脉促脉1.1.脉象特征:脉象特征: 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脉来数而时一止,止无定数。2.2.临床意义:临床意义:主阳盛实热或邪实阻滞之证。主阳盛实热或邪实阻滞之证。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