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与教学管理课件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9518492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25 大小:5.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程与教学管理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课程与教学管理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课程与教学管理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课程与教学管理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课程与教学管理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程与教学管理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程与教学管理课件(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课程与教学管理小组成员:秦琪张欣媛石苗苗张新岩柳尧洋目录CONTENTS课程与教学管理的概述课程管理教学管理课程与教学管理的概述程与教学管理的概述01课程管理就是对课程政策、课程方案、课程制度、课程实施等作出一定规定。l课程计划l课程标准l教科书l课程实施结果评价课程管理:第一,保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对课程建设的指导性作用。第二,组织并领导专门的课程委员会或专家工作小组进行课程分析、课程设计,起草有关的课程文件,包括课程发展规划、课程计划、课程标准(教学大纲)等;在此基础上,组织专门的课程审议机构,审议已起草的课程文件。第三,通过一定的行政程序,颁布审定的课程文件,作为有关机

2、构或人员编制教材的依据。第四,实行教科书国定制的国家,由中央教育行政部门组建和部署有关团体或人员编写统一的教科书;实行教科书审定制的国家,由地方教育部门、学术研究机构以及专门的研究人员,根据国家颁布的课程文件各自编写教科书。课程管理的内容:第五,组织、领导课程教材审定(审查)机构对统一编写的教科书或分散编写的教科书进行审查、评定。第六,向各级学校颁布经审定通过的教科书,供学校采用或选用。第七,监督和检查学校实施课程计划、执行课程标准(教学大纲)以及使用教科书的情况;并组织专门人员对课程实施的过程和结果做出评价,在科学评价的基础上进一步修改和完善已有的课程方案。加强课程管理,是正确组织和实施课程

3、,提高我国课程建设水平的客观要求。具体而言,加强课程管理的意义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有利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建设,可为三级课程管理体制的实现提供组织上、制度上的保证;(二)通过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手段来加强课程管理,可以使课程建设与实施过程中所急需的经费、设备、师资、教材等必要的条件发挥最大效益;(三)加强课程管理,可以有力促进课程系统的顺利运行。课课程管理的意程管理的意义义:教学管理是学校教学行政人员为完成教学任务,提高教学质量,运用一定的原理和方法,通过一系列特有的管理行为,组织、协调、指挥和控制教学工作,以求实现教学目标的过程。【刘茗著当代教学管理引论,教育科学出版社,

4、1997】教学管理:教学管理:首先,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提高教育质量。【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的中心任务】其次,建立和维护教学为主的工作秩序,保证教学活动的有序进行。再次,深化教学管理改革,建立科学的教学工作体系。最后,加强教学科研工作,不断促进教学的科学化。教学管理的内容:第一,它是学校教学正常运行的基础。第二,它有助于带动其他各项工作的开展。第三,它能够促进教师不断发展提高。第四,它是教学质量提高的有效途径。第五,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的质量和育人目标的实现。教学管理的意义:课程管理02课程管理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管理体制是指国家课程机构设置、人员配备、职责权限及其隶属关系的划分等方面的制度体系。是国

5、家教育行政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行政体制及其改革必将在课程管理体制上表现出来。与教育行政体制类型相适应,课程管理体制一般可以分为中央集权型和地方分权型。课程管理体制类型中央集权型:这种体制上是指有中央统一规定课程标准,制定统一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编写和审定统一的教科书,确定统一的课程评价标准等。这种体制的长处在于:有利于保证教育质量,提高全国教育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实现一种相对的教育平等;有利教育行政部门评价不同学校的教育质量和办学水平,等等。其弊端也是明显的:不利于调动地方政府管理教育、办好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不利于适应不同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教育的多样化的需求;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不利

6、于发挥教师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等等。中国、日本、韩国、挪威、瑞典等国家曾在很长时期里实行这种课程管理体制。课程管理体制类型地方分权型:与中央集权型对应的一种管理体制,它强调各地各校的具体情况,没有统一的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也没有统一的教科书和统一的考试制度。1.这种体制有利于充分发挥地方和校办学的创造性与积极性,有利于学校办出个性与特色,有利于推进教育的民主化和科学化。2.其弊端是由于没有统一的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地方和学校对课程设置和教学实施易有时表现出随意性,质量难以保证,甚至导致课程管理的失控和混乱。有许多曾经许多长期实行这种管理体制的国家,如美国、英国、澳大利亚、瑞士等。我国新课程管理体

7、系l长期以来,我国实行的是中央集权型的课程管理体制, 直到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课程管理体制才逐步寻求课程管理上的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的平衡与协调。l1999年,中央政府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正式提出“建立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试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的课程改革目标。l目前,教育部正将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学校三级构成的分级课程管理体制作为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主要内容。之所以称之为“新型的课程管理体系”,主要可从课程主管、课程设置与教材选用三个方面体现出来。我国新课程管理体系l课程主管:实行中央、地方学校三级课程主管制度。l课程设置: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

8、学校课程相结合的课程设置模式。l教材选用:在统一基本要求的前提下,实行多样化的教材选用机制。学校课程管理学校是课程管理的重要主体,这是新型的三级课程管理体制赋予学校的地位、权力与责任学校课程管理:是指学校根据上级教育行政部门有关基础教育课程的政策文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为实现国家基础教育目标而对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进行的规划、实施、开发、设计和评价的自主管理活动。学校课程管理l提升学校课程管理的主体意识:为了更好地落实三级课程管理体制,学校必须提高课程管理的主体意识、增强课程开发的主动性与造性,以便真正将国家课程标准落到实处。l明确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职责:学校课程管理的核心职责:一是保

9、证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其首要目标是执行国家课程文件,确保课程计划与课程标准的严肃性,保证教育教学质量;二是开发校本课程,满足学生需要。(语文校本课程庐陵文化的开发)l建立学校课程管理的规章制度:建立新制度需要把握的原则:一是要以政策法规为依据,保证国课程的统一性和标准性,并配以必修课的教学设置来保证;二是地方课程要突出本土性和区域性,实施形式可以是必修课或选修课;三是校本课程要从学生和社区的需要出发,充分尊重学生的选修权利,强调多样化和个性化。无论哪一类课程建设,都要以学生和教师为主要服务对象。教学管理03教学管理系统的构建教学管理包括宏观和微观两个层次微观层次,主要是学校内部的教学管理宏观层次是指教育行政机关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它教育机构教学的组织、管理和指导。教学管理的制度建设教学管理制度是指教学规章、制度、条例、规则、细则、守则等。教学组织形式及其发展教学组织形式就是关于教学活动应怎样组织、教学时间和空间应怎样有效的加以控制和利用的问题个别教学制、班级教学制、导生制、“走班制”分层教学、远程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