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9510449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DF 页数:33 大小:562.9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0年最新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优质教案设计(全册)(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教学设计2020 学年度第二学期五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进度表周次一二三四五六七八九十十一十二十三十四十五十六时间3.23.63.93.12教学内容古诗三首(3) 祖父的园子 (2)书法展评( 1)假期读书交流会(2)月是故乡明 ( 1) 梅花魂(1) 口语交际 (1)习作(2)课外阅读( 2)书法( 1)语文园地(2) 草船借箭 (2)景阳冈(2)课外阅读(1)书法( 1)猴王出世 (1) 红楼春趣 (1) 口语交际 (1)习作(2) 语文园地 ( 2)书法( 1)快乐读书吧( 2) 汉字真有趣( 2) 课外阅读 (2)书法( 1)我爱你,汉字 (2) 古诗三首 (3)

2、课外阅读( 1)青山处处埋忠骨 (2) 军神(2)课外阅读( 2)书法( 2)清贫(1) 习作(2) 语文园地 (2)课外阅读( 1) 书法( 2)人物描写一组 (2) 刷子李( 2)课外阅读( 1)书法( 1)习作例文( 1) 习作(2) 自相矛盾(2) 课外阅读( 2)书法( 1)田忌赛马(2) 跳水(2)课外阅读( 2)书法( 2)习作(2) 语文园地 ( 2) 威尼斯的小艇 (2)课外阅读( 1)书法( 1)牧场之国( 2) 金字塔(1) 口语交际 (1) 习作 ( 2)课外阅读(1)书法( 1)语文园地(2) 杨氏之子 (1) 手指(2)课外阅读( 2)书法( 1)童年的发现 (1)

3、 口语交际(1) 习作(2) 语文园地(2)课外阅读( 1)书法( 1)复习( 8)备注3.163.203.233.273.304.34.64.104.134.174.204.244.275.15.45.8清明节放假 1 天五一劳动节放假 1 天5.115.155.185.225.255.296.16.56.86.126.156.19十七十八十九6.226.266.287.37.67.10复习( 6)复习( 8)期末考试端午节放假一天1古诗三首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课的三首古诗分别是宋朝诗人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朝诗人杨万里的稚子弄冰及宋朝诗人雷震的村晚(其三十一 )、宋。这三首诗都描写了活泼可爱的

4、乡村儿童形象。 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刻画了勤劳的农村孩子形象; 稚子弄冰描写了村童“脱冰作戏”的场景;村晚展示的是一幅饶有生活情趣的牧童骑牛晚归图。这三首诗文风朴素自然,是千古传诵的佳作。课程标准第三学段目标指出:诵读优秀诗文,注意通过语调、韵律、节奏等体味作品的内容和情感。而学习古诗,重在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因此,本课的教学设计中,引导学生通过反复诵读,看插图补画面,展开想象,展现意境, 体会作者对乡村生活的热爱之情及对儿童的喜爱之情。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制作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描写乡村儿童的诗。学生准备: 搜集三位诗人的资料。搜集一两首跟儿童有关

5、的其他古诗。课时安排2 课时。1本书 “上课解决方案 ”中的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见前面的 “课文备课方案 ” 。2本书 “上课解决方案 ”中涉及的 “学生活动卡 ”请使用手机扫描封面二维码进行下载。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进入新课1四季美景皆可入诗,宋朝有位诗人就写了一组田园诗,描绘了一年四季的乡村生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一首四时田园杂兴2板书诗题,读题释题。(1) 指名朗读诗题,读准“兴”的读音。 “兴”是多音字,在这里读四声。(2) 出示注释,借助注释理解诗题。杂兴:随兴写来,没有固定题材的诗篇。四时:一年四季。题目意思: ( 诗人)看到一年四季不同的田园景色产生了许多的

6、感想。3简单介绍诗人。(1) 学生交流课前搜集到的诗人信息。(2) 教师补充出示诗人相关资料:范成大,南宋诗人,字致能,号石湖居士。他是一位关心国事、勤于政务、同情人民疾苦、热爱劳动人民的士大夫。他忧国恤民的一贯思想在其诗歌创作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范成大的诗, 以反映农村社,是他田园( 其三十一 )。会生活图景的作品成就最高。范成大晚年作的组诗四时田园杂兴诗的代表作品。选入本课的这首诗是组诗中的第三十一首。4齐读古诗。设计意图: 通过理解重点字词,逐一突破, 使得学生能快速理解古诗题目的意思,从而为下面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二、初读古诗,识记生字1借助拼音自由读古诗,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争取读

7、出古诗的韵律。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1) 同桌交流读,互相纠正对方读音。(2) 指名读诗,相机正音。读准“昼”“耘”这两个字的音。学习多音字“供”,分别用“供”的两个读音进行组词。朗读古诗。3教师范读古诗,读出节奏。四时田园杂兴 ( 其三十一 )昼出耘田 / 夜绩麻,村庄儿女 / 各当家。童孙未解 / 供耕织,也傍桑阴 / 学种瓜。4学生模仿老师的样子,读古诗,读出节奏。5识记生字:昼、耘、桑(1) 说说自己是用什么方法记住这三个生字的。如, “昼”:旦字头上一把尺。编顺口溜、字谜等是识记生字的好方法。(2) 形近字组词。(3) 交流书写注意点。“昼”上下结构,注意“旦”在“尺”的下面,书写时

8、“旦”不要过大。“尺”一撇一捺要舒展。“耘”左右结构,要注意左窄右宽。“桑”上下结构,上面三个“又”写得要小,捺变成点。(4) 学生临写生字各一遍。设计意图:虽然高年级识字已经不是教学重点,但是我们仍然要把识字写字落到实处,要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识写生字,仔细观察,牢记生字特点,掌握书写要点,把字写规范,写正确。三、再读古诗,整体感知1教师范读古诗。学生认真听老师朗读时的语音、语调,一边听一边想,古诗描绘的是什么季节的情景,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的。圈出关键字词。抓住关键字词可以充分感知这首诗的情趣。2引导学生交流填空: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 描写的是 () 季节的情景。( 夏初 ) 从

9、“_ ”这句诗可以看出来。(也傍桑阴学种瓜 )( 提示:这句诗中的 “桑阴 ”表示桑树已经长成,说明这是夏天。)3诗中都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分别在干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 人物:村庄儿女、童孙;村庄儿女白天耘田,夜晚绩麻;童孙在桑树荫下学种瓜;从第二、四句诗可以看出来。)设计意图: 整体感知诗文大意,对于高年级学生可以放手让学生从读入手,借助插图,从诗句的字面意思着眼。四、借助注释,理解诗意1出示注释:昼:白天。耘田:在田间除草。绩麻:把麻搓成线。各当家:各人都担负起一定的家庭责任。解:理解,懂得。供:从事。傍:靠近。2指名尝试归纳全诗大意:村里的男女白天在田间锄草,小孩子不懂得耕田织布,

10、也像大人那样,在桑树荫下学着种瓜呢!3诗的第一、二句写了什么?(村庄儿女辛勤的繁忙的情景。)4说一说:村庄儿女平时除了诗中提到的劳动,还会忙些什么?秧、积肥、收割 )5这些村庄儿女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勤劳、质朴 )( 犁田、插晚上把麻搓成线。6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诗,读出作者对劳动人民的赞扬与敬重。7小组学习三、四句。(1) 自由读句子。(2) 想象画面,说说孩子们在学种瓜的时候,会说什么,做些什么。(3) 说说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活泼、可爱、机灵、勤劳)8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背诵全诗。设计意图: 俗话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多读,能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古诗的意思,再通过想象,使古诗中的画

11、面重现,进而体会作者的情感。五、总结全诗,布置作业1总结: 这首诗以朴实的语言描写了农家夏日紧张繁忙的劳动生活,不仅表现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敬重,还流露出对热爱劳动的农村儿童的赞扬之情。2有感情地诵读全诗。3课外延伸:阅读范成大田园组诗中的其他诗。设计意图:四时田园杂兴是诗人退居家乡后写的一组大型的田园诗,共60 首,描写了农村春、夏、秋、冬四个季节的景色和农民的生活。推荐给学生阅读有助于学生对本诗的理解。第二课时一、诵读古诗,导入新课1齐背古诗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 。2复习学习古诗的方法:找资料知诗人;读古诗晓节奏;读注释明诗意;想画面悟诗情。3导入:上节课,我们通过运用这样的方法

12、了解了四时田园杂兴( 其三十一) 的诗意,感受到乡村儿童的勤劳质朴。今天,我们就继续用这样的方法,来学习稚子弄冰和村晚 。看看在不同的诗人笔下,乡村儿童分别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设计意图: 高年级学生应该具备一定的自主阅读能力。因此,老师应该帮助学生提炼学习方法,使学生能在学习方法的帮助下自主学习,培养自学能力。二、自主学习,理解古诗( 一)学习稚子弄冰。1自由读古诗,借助拼音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借助注释理解古诗,不理解的字词圈出来,查查字典,或者和同学讨论。3读准“稚”“钲”“磬”“璃”等字的音。注意前两个字都是翘舌音,“磬”是后鼻音,“玻璃”的“璃”读轻声。4借助资料介绍诗人:杨万里,南宋

13、著名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中兴四大诗人”。他一生作诗两万多首,传世作品有四千二百首,被誉为一代诗宗。他创造了语言浅近明白、活泼自然,富有幽默情趣的“诚斋体”。杨万里不仅有那些吟咏江风山月的写景抒情作品,还有不少抒写爱国情怀的诗篇。5理解诗题:幼小的孩子玩耍冰。6自读古诗,思考:哪些地方让你觉得十分有趣?这首诗中的儿童又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结合诗句谈谈自己的感受。出示填空,帮助学生理解:这是一群 _的小孩子。从 _ 看出来。7理解诗句“稚子金盆脱晓冰,彩丝穿取当银钲”。(1) “脱”“穿取”两个词语让你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孩子正忙着把金属盆里的冰取出来,到:小孩子们闹嚷嚷的声音。)

14、(2) 出示“钲”的图片,认识“钲”这种金属打击乐器。8理解诗句“敲成玉磬穿林响,忽作玻璃碎地声”。(1) 读了这两句诗, 你又仿佛看到什么?听到什么?( 看到:小孩子正在拿着(看到:一早小听用彩色的丝线穿在冰上把它当成钲来敲。冰敲打,就像在奏乐一样。听到:小孩子们的笑声;冰忽然碎掉,就像玉石摔碎的声音;小孩子们的惊呼声、沮丧声)(2) 出示“磬”的图片。了解“磬”是一种用玉或石制作成的打击乐器。(3) 说说小孩子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 ( 一开始的高兴 玩耍时的兴奋 冰碎掉后的沮丧、失望 )9有感情地朗读古诗。中体会儿童心情的变化。10背诵全诗。( 二)学习村晚。1交流对诗题的理解。 (农村晚

15、景。 )2交流对诗人的了解。 (雷震,宋朝诗人。生平不详。)3读读诗句,画出描写景色的诗句,用自己的话进行描述。4交流理解诗句。(1) 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读准“陂”的字音。陂:池岸。漪:水中的波纹。理解“浸”。图文对照,感受水面呈暗绿色,日”的倒影。这就是“浸”。结合课文插图说说这两句诗描述的情景。要在朗读水面隐隐约约出现“山衔落( 池塘堤岸上长满了绿油油的草,)池塘里涨满了水。落日西沉,挂在半山腰,好像被山含住了。说说乡村的傍晚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 仿佛一幅恬静疏淡的山水画。)(2)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这两句诗中描写的牧童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联系诗句具体谈一谈。

16、读诗句,说一说看到的是怎样的牧童。悠闲自在 )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想象一下:牧童还会怎么坐着?信口吹:随口吹。想象一下:牧童会吹什么呢?( 想怎么吹就怎么吹。不成曲调。5有感情地朗读全诗。感受乡村晚景的恬淡,牧童的活泼。设计意图: 从字词出发,以 “趣”为着眼点,关注诗句中儿童的生活,想象有趣的画面和灵动的声音,感受儿童的心理,从中品味儿童生活的快乐。指导,让学生去想象诗中描写的景色和儿童形象,进而理解诗意。三、重点指导,识字写字1引导观察生字“稚、漪”,运用多种方法识记生字。2指导书写“晓”,强调注意点:左右结构,左窄右宽。3学生描红临写。4师生反馈点评。设计意图:认认真真写字是小学课堂中

17、必须要坚持的一项基本任务。课上要给予学生观察、描红、临写的时间,让学生识准字,写好字。四、总结回顾,拓展延伸1复习两首古诗,背诵。要将三首诗中的儿童形象进行对比,感悟古诗的语言魅力。2说说本课的三首古诗分别写了哪几个儿童形象。3布置作业:我们在再通过)( 想怎么坐就怎么坐。 )( 调皮天真、自由自在、怡然自得、(1) 搜集和儿童相关的古诗词,读一读,背一背。(2) 读诗句,想画面,根据诗句内容,展开想象,选择一首改写成短文。设计意图: 联系课文内容,发挥学生的想象,进行改写练习,既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又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和创新能力。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教学这三首古诗的时候, 我努力

18、引导学生感受到学习每首古诗的过程,是愉悦的文化之旅。1读中有悟,在朗读中与文本对话,体会情感。古诗需要通过朗读来感知节奏,来理解大意,来感悟情感。 我引导学生通过朗读,从读正确、读流利,到读出感觉。在朗读中想象画面,想象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中儿童忙着学种瓜的勤劳,想象稚子弄冰中孩子玩冰时的调皮,想象村晚那水墨画一般的乡村晚景,想象牧童的自由自在,活泼可爱。在朗读中体会作者热爱乡村,喜爱儿童的情感。2读中有思,图文对照,品味意境。在学习古诗的过程中,我引导学生抓住诗中的关键字眼,如稚子弄冰中的“脱”来感悟儿童形象。我指点学生逐渐感悟,结合古诗内容,趣,体会儿童的天真可爱。想象诗中的情就2祖

19、父的园子教案设计设计说明本文选自作家萧红的作品呼兰河传 。在文中,萧红记叙了在祖父的庇护下在园中自由自在、 快乐逍遥的美好的童年生活,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及对祖父的深深怀念之情。本课语言生动,充满童趣,同时也充满诗意。本教案以“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这个问题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然后通过多种形式的读,让学生积累语言、发展语言、运用语言,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情感,感受作者语言的特点。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 制作本课课件、准备生字词卡片。2萧红及其作品呼兰河传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 阅读呼兰河传。课时安排2 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认识作者,导入新课1导入: 同学们,有一位

20、作家被大文豪鲁迅称为“当今中国最有前途的女作家” 。你知道她是谁吗? ( 萧红)2学生展示课前资料,交流自己了解到的萧红的资料。3板书课题,齐读课题。4出示呼兰河传,简单介绍。5引导学生质疑:这是个怎样的园子?萧红为什么对这个园子念念不忘?设计意图: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上课伊始借助鲁迅对萧红的评价,对课文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二、初读课文,学习词语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出示自读要求:(1) 一边读一边圈出生字,借助拼音把生字读准确,不理解的词语做标记。(2) 把课文读通顺,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并标上自然段的序号。(3) 小组合作识记生字:朗读生字,相互正音;交流识记生字的好方法。(4) 思考:课文

21、主要讲了什么?2检查自读情况(1) 出示词语:别,教学的时候,要注意哟。蜜蜂小白菜拔草蝴蝶谷穗铲地蜻蜓倭瓜下种蚂蚱黄瓜栽花嗡嗡地飞着蓝悠悠毛嘟嘟蚯蚓樱桃蚌每一条是一种类戴着草帽胖乎乎拴着一条腿圆滚滚明晃晃(2) 指名分词条读,强调个别字的读音,要注意读准翘舌音和后鼻音。(3) 读好叠词。(4) 小老师领读,学生齐读,读准字音。(5) 引导学生说说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课文中的生字。如,加一加识记“逛、拴、啃、嘟、倭、啰、锄、樱”;熟字换偏旁法识记“拔跋”“割瞎”;部首归类法识记“蚌、蝴、蚂、蚱” ;形近字比较法识记“樱、瓢”。(6) 写好字。观察生字,重点指导“拔、割、承、逛”, “承”的笔顺要注意

22、,先中间,后两边。练写生字。设计意图: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基础,五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我们可以指导学生自学字词,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识字方法,这样有助于学生对生字的识记。三、再读课文,理清层次1默读课文并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分别找出相关段落。2根据内容进行分段。第一部分 ( 第 13 自然段 ) :写园子里的昆虫和树。第二部分 ( 第 414 自然段 ) :“我”跟着祖父在园子里栽花、拔草、菜、铲地、浇水,表现了“我”的童年生活的自由自在。第三部分 ( 第 15、16 自然段 ):写园子里的一切都活了,都是自由的。第四部分 ( 第 1719 自然段 ):写“我”在园子里快乐地玩

23、耍,累了就找个地方睡着了。设计意图: 领会课文主要内容,根据梳理的事件进行分段,从而理清脉络,为下面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打好基础。四、走进园子,感受生机1出示词语:蜜蜂蝴蝶蜻蜓蚂蚱种小白(1) 读读描写这些昆虫的语句,说说它们给你怎样的印象。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联系课文内容说一说。(2) 交流:昆虫种类多,很好看。有白、黄、大红色的蝴蝶;有金色的蜻蜓;有绿色的蚂蚱。昆虫很可爱。整个园子充满了生机,充满了活力。(3) 指导朗读第 1 自然段。这一部分的文字优美动人,在朗读的时候配上音乐就更好了!2出示词语:樱桃树李子树大榆树(1) 读读描写这几棵树的语句,说说它们给你怎样的印象。(2) 出示相关语句

24、:句子一:到我有记忆的时候,园子里就只有一棵樱桃树、一棵李子树,因为樱桃和李子都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并不存在。句子二:这榆树在园子的西北角上,来了风,榆树先呼叫,来了雨,榆树先冒烟。太阳一出来,榆树的叶子就发光了,它们闪烁得和沙滩上的蚌壳一样。交流:句子一中说樱桃树和李子树不大结果子,所以觉得它们不存在。二用富有诗意的语言, 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大榆树的高大和不容忽视,树的活力。(3) 有感情地朗读第 3 自然段。句子体现了大榆3出示词语:蚯蚓蝙蝠(1) 出示相关语句,引导学生说一说:课文是怎么描写它们的?太阳光芒四射,亮得使人睁不开眼睛,亮得蚯蚓蝙蝠不敢交流: 园子里充满生机与活力。(2)

25、有感情地朗读第 15 自然段。4小结: 作者的描写有声有色,有静有动,一个生机勃勃、充满活力、丰富多彩的园子呈现在大家眼前,让大家浮想联翩。设计意图: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想象画面,作者的情感。五、走进园子,感受自由1快速浏览课文,找出其他描写园子景物的段落(第 16 自然段 ),认真读一在朗读中感悟读。思考: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圈画关键语句,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2交流填空:这是一个 ( 自由) 的园子。3(1) 引读第 16 自然段。师:一切都活了,要做什么,就做什么生:要怎么样,就怎么样,都是自由的。师:倭瓜愿意黄瓜愿意玉米愿意蝴蝶随意地飞(2) 说说哪个词让自己特别关注。(

26、 愿意,共有 6 个“愿意 ”。)(3) 看到这么自由的园子, 你想到了哪些词语? ( 自由自在所欲)设计意图:通过引读, 让学生感受到这一段落中六个“愿意 ”传递的 “无忧无忧无虑随心无虑、随心所欲 ”。通过一次次引读,学生体会到这座园子的特别之处,感受到作者对园子的无限留恋。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回忆课文内容1说说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们感受到这是一个怎样的园子。2有感情地朗读第13 自然段;第 15、16自然段。3导入: 在祖父的园子里,童年的萧红做的哪些有趣的事让她久久不能忘怀?设计意图: 复习上节课的内容,提出相关问题,点出本节课的学习任务,简单明了,有感情地朗读相关段落,为下面的情感

27、投入做了铺垫。二、合作交流,感受快乐自由1小组合作,阅读第414 自然段,思考:“我”和祖父在园子里做了什么?圈一圈,画一画。旁边写写自己的感受。2交流填空:祖父(),我也 ()。3交流自己觉得最有趣的一件事,并说说有趣在哪儿。(1) “祖父种小白菜的时候,我就跟在后边,用脚把那下了种的土窝一个一个地溜平。 哪里会溜得准,不过是东一脚西一脚地瞎闹。上,反而把它踢飞了。 ”说是在帮祖父种菜,其实是在瞎闹。有感情地朗读,读出调皮劲儿。(2) “其实哪里是铲,不过是伏在地上,用锄头乱钩一阵。我认不得哪个是苗,哪个是草,往往把韭菜当作野草割掉,把狗尾草当作谷穗留着。说是在帮祖父铲地,其实是在帮倒忙。有

28、感情地朗读。(3) “一抬头,看见一个黄瓜长大了,而不见蚂蚱了。”有时不但没有把菜种盖说说读到这段文字,你想到了什么故事?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小猫钓鱼 )(4) “玩腻了,我又跑到祖父那里乱闹一阵。祖父浇菜,我也过来浇,但不是往菜上浇, 而是拿着水瓢, 拼尽了力气, 把水往天空一扬, 大喊着:下雨啰!下雨啰!”同样是浇水,“我”和祖父有什么不同?展开想象:此时的“我”是怎么喊的?有感情地朗读。注意描写动作的词句。大喊)4说说你通过读文字,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女孩。( 天真可爱、自由活泼 )(祖(拼尽了力气,把水往天空一扬,5面对这样顽皮淘气的小萧红, 祖父是怎样做的?你觉得祖父怎么样?父大笑

29、起来 祖父把我叫过去, 慢慢讲给我听。 )这是一位什么样的祖父?(慈爱)6出示呼兰河传中的文字(课后“阅读链接 ”)。教师激情朗读。7课外延伸:萧红一生悲苦, 8 岁丧母,父亲因她是女孩歧视她,继母更不喜欢她,她是在阴影中长大的。 但她从祖父那里享受到了快乐的童年,享受到了爱。无论她经历怎样的逃亡和饥饿, 无论她面对怎样的不幸与苦难,祖父的爱就像一束阳光温暖着她,她在呼兰河传里深情地写下了“从祖父那里,知道了人生除了憎恶与冰冷之外, 还有温暖与爱。所以我就向这温暖与爱的方面,追求” 。设计意图:通过读描写 “我”在祖父的园子里的活动的文字,让学生来充分感受作者的自由、 快乐。通过原著文字的插入

30、, 很好地帮助学生体会祖父对萧红的爱,体会这个园子对于萧红的精神意义,体会萧红对祖父的怀念的感情。怀着永远的憧憬和三、品读文字,体会借景抒情1作者写自己的快乐与自由,为什么要写那么多小昆虫、植物的自由?2交流:作者用植物、 小动物的自由来突出“我”的自由。心中是幸福的,看到的就是幸福;心中是自由的, 看到的就是自由。 作者通过对这些景物的描写,写出自己生活的快乐、自由、幸福,园子里一切景物的自由都在传达着作者的自由!这种写法叫借景抒情、融情于景,把她的情感寄托在植物身上,把她的自由寄托在小动物的身上,真是一种很重要的写法,理解了这种写法,有更深的体会。3出示句子:“天空蓝悠悠的,又高又远。”(

31、1) 作者仅仅是想表达天空又高又远吗?(2) 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天高任鸟飞。 透过这样的景物描写, 我们更能看到作者快乐、自由的心境。)设计意图: 学习课文,我们不仅要让学生懂得课文讲了什么,感受语言特色,通过朗读、品析体会语言的生动,学出四、总结回顾,课外拓展延伸1总结回顾。通过学习课文,你有哪些收获?2这篇课文选自呼兰河传。著名作家茅盾这样评价这本书“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让我们走进呼兰河传受萧红吧!设计意图: 我们在语文教学中要有大语文观,要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通过著名作家的评价, 更能激发学生对原著的阅读愿望,从而更好地感受和体会这座园子对萧红的精神意

32、义。板书设计祖父的园子慈祥和蔼生机勃勃自由快乐怀念与留恋,去感还要指导学生再读课文就会“语文味 ”。教学反思1指导学生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在本课的教学中,我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悟出趣、 悟出情。让学生充分地感受作者对童年美好生活的眷恋和对祖父的怀念。通过朗读,让学生知道: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 慈爱的祖父给了萧红爱与温暖,给了萧红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 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正是因为作者的心灵是自由的,所以在她的眼里,一切才是自由的,快乐的,甚至是充满梦幻色彩的。2有效

33、补充原著,注重课内外有效衔接。为了将学生领进文学的乐园,在教学中多次穿插呼兰河传中的章节,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更好地帮助学生体会文中快乐与自由背后蕴藏的深沉情感。3*月是故乡明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这篇课文季老以“月亮”为线索,回忆了自己的经历与往事, 字里行间流淌着浓浓的思乡情。本案以学生自学探究为主, 在自读自悟中与作者一起回忆往事,感受那份浓郁的思乡之情。 通过自主体会和合作交流的方式去理解内容,悟作者的情感和表达情感的方法。整个设计的重点是以读为主,读中感悟,多元感同时积累文章中的经典词句,丰富学生的积淀。课前准备教师准备: 1. 收集季羡林的相关资料,查找与月亮有关的诗句、美文

34、。2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学生准备: 1. 结合预学卡预习课文。2收集有关思乡和月亮的诗文。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诗词导入,渲染情境1激趣: ( 教师出示海面上一轮明月的图片。了什么?2过渡: 是啊,古往今来,月亮常常寄托了中国人的思乡之情。如我们很小就会背的静夜思 ( 学生齐背 ) 。再如“诗圣”杜甫写的月夜忆舍弟示古诗 )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1) 教师配乐吟诵。(2) 指两名学生吟诵。(出) 看到此情此景,同学们想到(3) 全班一起吟诵。多种形式诵读相关诗句,丰富积淀的同时为下文的学习做好

35、铺垫。3揭题:著名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也有一份“明月情结”。是故乡明。 )4走近作者。(1) 关于季羡林,你们都知道些什么?(2) 教师相机补充:季羡林是语言学家、史学家、佛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是精通语言的翻译家, 曾任中国南亚学会会长、中国民族古文字学会名誉会长、12 种中国外( 板书题目:月语教学研究会会长等。他在多个领域,创获良多,是享誉国际的东方学大师。一生创作了许多散文作品,如天竺心影 朗润集等。5导入: 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品读季羡林先生的这篇月是故乡明设计意图: 通过背诵古诗渲染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生情动词发时出示题目,然后自然过渡到本文,激起学生阅读本文的强烈愿望

36、。二、通读课文,检查字词1学生自由读课文。出示要求:(1)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课文。(2) 读到生字、新词或优美的语句,及时用笔圈画出来,然后多读几遍,作好批注。2运用联系上下文或查字典等方法理解词语,小组内相互交流。3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填写课堂活动卡。4检查必会字词。(1) 检查读音 ( 出示词语 ) 。徘徊火烟波浩渺篝风光旖旎士瑞巍峨雄奇燕园莱芒湖点缀其间萌动晶莹澄澈无边无垠碧波万顷学生开火车朗读词语。依次在加点字的头上出现其读音:pihumim nch n chynrul yq n y zhu单独出现生字,学生开火车读。强调“旖、旎”都是三声;“徘、徊”都是二声;“缀”

37、是翘舌音;“峨”读,是零声母音节。单击“燕园”跳出,强调多音字“燕”的读音。“燕京、姓燕”中的“燕”读一声,表示地名和姓。“燕子、燕尾”中的“燕”读四声,表示鸟类的一科,候鸟,常在人家屋内或屋檐下用泥做巢,捕食昆虫。指导学生运用 “读词语,想画面”的方法理解词语。(2) 理解词义 ( 出示词语 ) 。烟波浩渺无边无垠晶莹澄澈碧波万顷风光旖旎巍峨雄奇开火车读词语。选择喜欢的词语读一读,然后说说自己想象到的画面。出示相应画面,引导学生连一连。(3) 读句子,巩固字词。出示句子: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 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那样有气派,有烟波浩渺之势。在梦中见到两个月亮叠在一起,清光更加晶莹澄澈

38、。在风光旖旎的瑞士莱芒湖上, 在无边无垠的非洲大沙漠中, 在碧波万顷的大海中,在巍峨雄奇的高山上,我都看到过月亮。5积累四字词语 (出示词语 )。不可胜数乐此不疲漂泊天涯一碧数顷顶天立地清光四溢年事已高荷香远溢恍然大悟相映成趣茂林修竹宿鸟幽鸣无法想象离乡背井绿水环流良辰美景但也颇开火车读词语。交流不理解的词语。同桌比赛积累词语。设计意图: 在学生通读课文之后,分两个层次检查字词,一是必会字词,二是文中的四字词语。在读一读、想一想、连一连、说一说和背一背中加深学生对词语的感悟,既丰厚学生的积淀,又为学文打下基础。三、细读品析,体会情感1 “月”是作者表达感情的媒介,作者的这种感情,比较明显直接?

39、(1) 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2) 学生开火车读句子。(3) 引导学生思考:读懂了什么?(4) 小结: 可以说,文章的标题就揭示了文章的主题,同学们在今后的写作中要学习这种命题的方式。在课文中哪一段表达得2在这篇文章中,作者以“月”为线索,表达了自己对故乡的思念之情。默读课文, 说说作者由月亮想到了哪些往事和经历,抒发了哪些感受。自己想一想,写写批注,完成学习卡,然后再和小组同学交流。指导学生结合表格梳理课文,读懂文本。活动卡一:童年趣事时间事件心情活动卡二:作者经历地点经典词句作者感受预设一: 作者由月亮想到的往事。(1) 交流汇报,完成活动卡一

40、第一部分内容。童年趣事时间事件心情数星星黄昏后点篝火摇知了盼望乐此不疲 (2) 相机出示句子,指导朗读:到了夏天,黄昏后,我躺在坑边场院的地上,数天上的星星。有时候在古柳下面点起篝火, 然后上树一摇,成群的知了飞落下来,比白天用嚼烂的麦粒去粘要容易得多。我天天晚上乐此不疲,天天盼望黄昏早早来临。(3) 学生继续汇报,完成活动卡一剩余内容。童年趣事时间事件心情数星星黄昏后点篝火摇知了盼望更晚的时候看明月梦明月乐此不疲(4) 引读: 如果你是文中的“我”,此刻会是何种心情呢?虽然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几个大苇坑,却在月光中摇曳着作者童年的梦。因为出示句子:在我这个小孩子眼中, 虽不能像洞庭湖“八月湖水平

41、”那样有气派,有烟波浩渺之势。预设二: 作者的经历。(1) 交流汇报,完成活动卡二第一部分内容:作者经历地点故乡经典词句孤零零孤单作者感受恍然大悟无法想象但也颇相机引导学生思考: 在与济南的对比中, 作者的无法想象是遗憾吗?你是从哪儿知道的?学生汇报后,出示句子:因此,我在故乡望月,从来不同山联系。小结: 对比中突出了作者对故乡的一往情深。(2) 学生继续汇报,完成活动卡二第二部分内容。作者经历地点故乡北京、济南、将近三十个国家经典词句孤零零风光旖旎碧波万顷孤单无边无垠巍峨雄奇作者感受恍然大悟美妙绝伦掉无法想象永远忘不相机出现各国望月的图片和背景音乐。激发情感:在作者的眼中,乡的月亮美吗?异国

42、他出示故乡的月亮,激发情感:异国他乡的月亮虽美,但是对比之下呢?出示句子:对比之下,我感到这些广阔世界的大月亮,无论如何比不上我那心爱的小月亮。不管我离开故乡多远,我的心立刻就飞回去了。我的小月亮,我永远忘不掉你!小结: 是啊,情感的亲疏深浅只有通过对比才能显现出来。(3) 学生继续汇报,完成活动卡二剩余内容。作者经历地点故乡北京、济南、将近三十个国家经典词句孤零零风光旖旎碧波万顷茂林修竹荷香远溢孤单无边无垠巍峨雄奇绿水环流宿鸟幽鸣作者感受恍然大悟美妙绝伦无法想象永远忘不掉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朗润园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再读句子,你能读出什么?出示句子:然而,每逢这样的良

43、辰美景, 我想到的却仍然是故乡苇坑里的那个平凡的小月亮。学生读句子谈感受。(4) 引读:从济南到北京,一直说到世界上将近三十个国家,再到燕园胜地,哪要说月亮, 各处的月亮都比故乡那苇坑上的小月亮美得多,但是在作者眼里,一处的月亮都不及故乡的月亮美,故乡的月亮越美,越能勾起作者的乡思乡愁。所以出示句子:月是故乡明,我什么时候能够再看到故乡的月亮啊!3小结:文章虽然写了很多看似无关的事物,这就是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设计意图: 教学中采用先读后填再议的方法,从读中想象,但都是紧紧围绕月亮展开的。结合问题指导朗读和表达感受, 让学生的思绪与课文一起飞扬,从中受到情感教育,进而达到学习的目的。四、

44、拓展阅读,升华情感1从古到今,思乡就是一个不变的话题。你还知道哪些思乡的古诗和大家分享一下吧!2组内分享阅读。3集体分享经典句子。设计意图:作者的经历和感受贯穿全文。 在赏析中加深学生对思乡类文章的感悟,拓展阅读,丰厚积淀。板书设计教学反思1情境渲染,激发情感。通过吟诵古诗,拉近学生与文本的距离,初步将学生带进学习环境中,流季老的资料的基础上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为学习新课做好了情感铺垫。2积累词语,丰厚积淀。指导学生运用多种方法积累四字词语,积淀。3多元阅读,情感升华。结合两个学习卡指导学生多元感悟文本,在抓关键句、品关键词中进行体会,在理解感悟的基础上进行朗读,读出自己的感受,使得学生与作者

45、产生共鸣。*在交在扫除阅读障碍的同时, 丰厚学生的4梅花魂教案设计设计说明课文用倒叙的方式给孩子们勾画出了一位远在异乡的老华侨“我”的外祖父与梅花之间的那份深情。整篇文章以梅花喻人,以梅花魂喻国人之气节。透过“我”的记忆, 追溯了“我”与外祖父之间发生的五件事,虽然在叙述上有详有略,但无论是外祖父赠梅、望梅,还是护梅,其实都是在揭示梅花魂,影响“我”要做一个具有梅花秉性的人。教学当中要以“情”作为教与学双边活动的“催化剂”, 让学生在亲历中感悟语文学习的过程,生命成长的过程,的过程,也就是说,要让学生在语文的情感世界里真正走一趟,情感变化用情感驱动语文在阅读知识。同时引导学生抓住文中细致描写外

46、祖父爱梅花的每个动作、神情,中从细微处体会出这位老人爱梅花,在梅花身上寄托了这份爱祖国的情谊。课前准备教师准备:1. 收集有关爱国、 思乡的诗文, 准备歌曲我的中国心 的视频。2制作相关教学课件。学生准备: 1. 结合学生活动卡预习课文。2收集有关梅花、爱国、思乡的诗词。课时安排1 课时。教学过程一、图片导入,激趣揭题1激趣: ( 出示梅花图片或视频资料) 古往今来赞美梅花的诗文很多,请大家交流课前收集的有关赞美梅花的诗词。(1) 学生背诵赞美梅花的诗词。(2) 简单说说对梅花的印象:梅花具有不畏严寒、不怕风欺雪压,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的秉性。2揭题: 一位老华侨对梅花更是情有独钟。

47、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篇和梅花有关的文章梅花魂。(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过渡: 课文题目中的“魂”是什么意思呢?让我们一起到课文中去寻找答案。指导学生抓住题眼 “魂” 展开学习。设计意图: 通过赏析、背诵相关诗词来渲染气氛,铺垫基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由 “魂”引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为继续学文埋下伏笔。二、检查预习,巩固字词1检查生字读音。(1) 出示词语:葬身异国撩乱腮边虬枝玷污郑重秉性凉飕飕头码手绢恋华侨眷(2) 学生开火车读词语,相机出现加点字的读音。(3) 出示生字,小组内检查正音。葬撩腮飕虬码玷绢郑侨秉眷2理解词语。(1) 出示词语:颇负盛名训斥玷污郑重秉性眷恋(2) 学

48、生朗读词语。(3) 引导学生交流对词语的理解。相机出示:颇负盛名:颇,很。名气很大。训斥:训诫和斥责。玷污:弄脏;使有污点。郑重:严肃认真。秉性:性格。眷恋: (对自己喜爱的人或事物 )深切地留恋。(4) 选择喜欢的词语说句话。设计意图: 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的理解掌握情况,为学文扫清障碍。三、品读感悟,体会情感1默读课文并完成学生活动卡,在印象深刻的地方写写批注,然后和小组同学交流。(1) 学生默读课文,完成活动卡,教师相机巡视指导。(2) 全班交流,相机思考: 课文写了外祖父的哪几件事?试着用小标题概括。(3) 指名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引导归纳整理小标题:读诗落泪珍爱梅图无望痛哭相赠

49、梅图赠送手绢2学习“读诗落泪”,感悟情感。(1) 出示第 2 自然段,引导学生读文思考,再说一说自己读懂了外祖父怎样的情感,并和大家分享收获。(2) 学生代表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指导。出示句子:每当读到“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自在飞花轻似梦, 无边丝雨细如愁”之类的句子,常会有一颗两颗冰凉的泪珠落在我的腮边、 手背。 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长地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指生朗读诗句,说说对诗句的理解。指导朗读诗句,加深学生对诗句的理解。融情想象:如果此刻你就坐在外祖父怀中, 看到此情此景,

50、你会想些什么?说些什么?作者和外祖父又是怎么说的?怎么做的?同桌分角色读一读,再想一想。学生汇报交流,教师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体会人物情感。面对吟诗落泪的外祖父,年幼的莺儿不懂,你懂吗?导读: 是啊,这些诗词句字字写的都是乡思、乡愁,怎能不引发外祖父的思乡情呢!他由诗句想到自己,思乡之情不能自已,因而潸然泪下。让我们一起再来读读这些诗词句。3学习“珍爱梅图”,感悟情感。(1) 过渡: 文中哪件事最能表现外祖父对梅花的喜爱?(2) 出示第 3 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从哪里读懂了外祖父对梅花的情有独钟,并和大家分享。(3) 小组长汇报,其他学生补充,教师相机指导。句 1:外祖父家中有不少古玩,我偶尔摆弄,老人也不甚在意。唯独书房里那一幅老干虬枝的墨梅图,他分外爱惜,家人碰也碰不得。指导学生朗读句子,谈谈自己的体会。指 导 学 生 抓 住 “ 不 甚 在意”“唯独 ”“分外爱惜 ”“碰不得 ”等关键词谈感受。出示几件古玩的图片和墨梅图,引导学生再读句子,在我们常人眼中,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