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6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cn****1 文档编号:569508605 上传时间:2024-07-30 格式:PPT 页数:89 大小:2.1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6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9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6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9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6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9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6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9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6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6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专题06 区域可持续发展课件 新人教版.ppt(8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专题0606区域可持续发展区域可持续发展考情分析考情分析1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和保护措区域生态环境与发展问题,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和保护措施。施。2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对策措施。3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4区域经济发展。区域经济发展。(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区域农业生产的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

2、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丰富多样的图表和文字叙述等方本专题从考查形式上看,多以丰富多样的图表和文字叙述等方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区域发展及综合式呈现信息,侧重考查某一区域的环境问题、区域发展及综合开发利用方向。因此,复习时,要重点把握开发利用方向。因此,复习时,要重点把握(西北地区、黄土西北地区、黄土高原、东南丘陵、大江大河、青藏地区等高原、东南丘陵、大江大河、青藏地区等)这些地区的自然、这些地区的自然、人文的优劣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整治方向等知识。人文的优劣势条件、存在的问题、原因分析、整治方向等知识。

3、【网络构建】【网络构建】1.正确认识区域的区位特征 (1)地理位置特征位置内容绝对位置主要是对某地区经纬度位置的分析判断,也就是根据经纬度来确定地理事物的区域位置和区域范围。海陆位置要从所在或相邻的岛屿、半岛、大陆东西岸、大陆内部、大洋东西岸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相对位置山河位置从山脉分布、走向,河流水系形状、流向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政治地理位置 根据本国、本地区轮廓,或邻国、邻省轮廓等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交通地理位置从交通运输的主要方式及交通网中线、点的分布等方面分析和判断区域的位置。一、区域特征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一、区域特征与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2)主要自然地理特征自然要

4、素内容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地势高低等方面来描述。气候特征主要从气候类型、气候要素的分布、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河流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河流特征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等方面进行分析。(3)主要人文地理特征人文要素内容农业主要从区位条件、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型(水分影响)、地域类型等方面分析。工业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区位条件(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技术和交通)等方面分析。城市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城市区位因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交通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度、影响交通运输

5、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析。环境问题主要从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两方面进行综合分析。2.综合分析区域的地理特征 3.自然环境因素差异及其成因(1)气候差异的形成(2)地貌差异的形成(3)水文差异的形成(4)土壤差异的形成不同区域的气候、植被及人类生产活动的差异造成土壤类型、厚度、肥力、酸碱度的差异。(5)植被差异的形成不同的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等因素造成植被数量、种类、形态等方面的差异。4.人类活动因素差异人类活动差异成因具体表现农业气候、地形、土壤、水源等自然条件差异。作物种类、耕作制度、产量等差异。市场、劳动力、交通、科技、政策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机械化水平、劳动生产率、商品率等差异。工业

6、资源、市场、劳动力、科技、交通、政策等差异。工业类型、规模等差异。人口区域耕地、水资源等自然条件和经济状况、科技水平、开发历史、开放程度等社会经济条件差异。人口规模、密度、增长速度等差异。城市地形、气候、河流、资源、交通等差异。城市形态、数量、规模、发展水平等差异。交通地形、位置、经济、科技、人口等差异。交通方式、线网密度、通达度等差异。5.区域发展阶段6.区域不同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变化在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由于资源配置的变化和人均收入的差异,劳动力表现出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的趋势,在此过程中,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区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变化特点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格局早期农业经济比重相当

7、大,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一、三、二或一、二、三中期随着工业化的加快推进,工业经济比重迅速上升,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最大。二、一、三或二、三、一晚期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尤其是服务业的发展,第三产业的增长速度逐渐超过第二产业。先进科技和信息、金融等成为区域发展的主导力量。三、二、一7.“3S”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应用技术的主要特点及应用项目项目遥感技术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英文英文缩写缩写RSGISGPS别称别称人的视力人的视力的延伸的延伸地图的延伸地图的延伸特征特征范围大、速度范围大、速度快、周期短、快、周期短、限制少、应用限制少、应用广广采集、管理、分析、采集

8、、管理、分析、输出地理空间信息;输出地理空间信息;空间分析、多要素的空间分析、多要素的综合动态预测;计算综合动态预测;计算机系统支持机系统支持全能性、全球全能性、全球性、全天候、性、全天候、连续性、实时连续性、实时性性作用作用较短时间内获较短时间内获得全面的资料,得全面的资料,以便及时监测以便及时监测和安排防灾、和安排防灾、救灾救灾能对地理空间能对地理空间数据进行输入、数据进行输入、管理、分析和管理、分析和表达表达能为各类用户能为各类用户提供精密的三提供精密的三维坐标、速度维坐标、速度和时间和时间应用应用举例举例资源调查;环资源调查;环境监测;自然境监测;自然灾害防御、监灾害防御、监测;农业土

9、地测;农业土地资源及利用现资源及利用现状调查,农作状调查,农作物长势监测等物长势监测等对区域内各种对区域内各种条件进行精确条件进行精确分析、评价;分析、评价;对环境和自然对环境和自然灾害进行动态灾害进行动态监测和评估预监测和评估预测测在野外调查时在野外调查时确定考察点的确定考察点的地理位置和高地理位置和高程;利用程;利用GPS为飞机、轮船为飞机、轮船和汽车导航等和汽车导航等8.“3S”技术手段的选取技术手段的选取(1)“点点”与与“面面”判断判断GPS。GPS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的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导航。它的最大特点是工作对象是一个作对象是一个“点点”或或“多个点多个点”,明

10、显区别于,明显区别于RS和和GIS技术的工作对象技术的工作对象“面面”。在。在“3S”技术中选取适技术中选取适当手段时当手段时,要看其工作对象是要看其工作对象是“点点”还是还是“面面”,如果如果是是“点点”则选用则选用“GPS”,如果是如果是“面面”则选用则选用RS或或GIS。(2)“想想”与与“看看”区分区分GIS、RS。GIS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是地图的延伸,主要功能是进行空间数据的分析和处理。对析和处理。对“事象事象”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的发展变化进行预测、评估,需要计算、思考,即要计算、思考,即“想想”,凡是需要,凡是需要“想想”的选的选GIS。RS是人的视

11、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是人的视力的延伸,主要功能是收集信息,即“看看”,只只“看看”不用不用“想想”的选用的选用RS。二、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二、区域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治理流域的综合开发流域的综合开发1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思路首先要确定河流的自然地理背景首先要确定河流的自然地理背景(气候、气候、地形、植被、资源地形、植被、资源);其次分析流域内的社会;其次分析流域内的社会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城市和工农业城市和工农业);再次判断流域开发;再次判断流域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和流域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问题和流域的优势提出治理和发展措施;在分析时偏

12、重水优势提出治理和发展措施;在分析时偏重水能开发条件、航运条件、治理措施。能开发条件、航运条件、治理措施。2流域综合开发的答题规范流域综合开发的答题规范(1)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河流的水能开发条件。条件条件常用答题术语常用答题术语水能水能水量水量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流域内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量大落差落差河流落差大河流落差大地形、地形、地质地质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良好的地形、地质条件有利于水电站的建设建设(2)河流的航运条件。河流的航运条件。条件条件常用答题术语常用答题术语自然条自然条件件地形地形地形平坦,水流平稳地形平坦,水流平稳径流径流降水丰富,河流径流量大;降水降水丰富

13、,河流径流量大;降水均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均匀,河流径流量季节变化小冰期冰期无结冰期无结冰期(或结冰期短或结冰期短),通航时间长,通航时间长通航里程通航里程 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河道宽阔平直,通航里程长社会经社会经济条件济条件经济经济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流域内经济发达,运输量大人口、城人口、城市市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流域内人口、城市密集,客货运输量大大3.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分析流域综合治理的措施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首先根据流域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确定制约确定制约流域发展流域发展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的不利因素,然后根据制约因素探索综合治

14、理的措施,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如下表所示:理的措施,流域综合治理的主要措施如下表所示:治理措施治理措施目的目的建设水利工程建设水利工程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开发水能,调蓄径流,加强灌溉管理强灌溉管理修建分洪、蓄洪区修建分洪、蓄洪区调蓄洪水,减轻洪灾调蓄洪水,减轻洪灾修筑河堤,疏浚河道修筑河堤,疏浚河道防洪和航运防洪和航运保护自然植被,植树保护自然植被,植树造林造林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减轻水土流失及减小河流含沙量流含沙量调整产业结构,因地调整产业结构,因地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制宜地选择开发重点减轻生产活动对流域生减轻生产活动对流域生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态环境的压力,促进流域经济发展域经济发展控制

15、工农业及生活废控制工农业及生活废弃物排放弃物排放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减轻河水污染,提高水质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1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资源开发条件评价的内容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区域资源开发条件的评价,一般可从三个一般可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方面进行分析,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储量和开采条件(资源丰资源丰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富、埋藏浅或露天、地质条件好的地区易开采);市场条件;市场条件(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位于或靠近经济发达地区、市场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需求量大的地区优先开采);交通运输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对对外交通便利的

16、地区优先开采外交通便利的地区优先开采)。3能源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答题思路能源资源型城市转型的答题思路能源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能源是经济发展战略的重点,能源问题是,能源问题是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要为全面建设小康事关国家安危的重大问题,要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稳定、经济、安全、清洁、可靠的能社会提供稳定、经济、安全、清洁、可靠的能源保证,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社会经济的源保证,以能源的可持续发展支持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分析以能源而兴起的城市可持续发展。因此在分析以能源而兴起的城市在今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时重点要从节能和在今后转型实现可持续发展时重点要从节能和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回答

17、。具体可以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方面回答。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1)调整产业结构调整产业结构,优化能源资源产业优化能源资源产业,延延长生产链长生产链,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产品的附加值。(2)引进科研院所引进科研院所,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高新技术产业。(3)立足自然环境优势立足自然环境优势,大力发展旅游业。大力发展旅游业。(4)立足气候资源优势立足气候资源优势,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大力发展优势特色农业;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农业;立足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大力发展特色食品加工加工业。业。(5)发展循环经济发展循环经济,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取落实科学发展观;争取支持支持

18、,积极实践。积极实践。(6)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严格控制人口抓好人口与计生工作,严格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过快增长。区域生态环境建设1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措施(1)荒漠化的自然原因荒漠化的自然原因包括干旱(基本条件)、地表物质松散(物质基础)和风力强劲(动力因素)。其中气候异常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多雨年有利于抑制风沙活动,而多年持续干旱,则会加剧荒漠化进程。 (2)荒漠化的人为原因及危害人为因素典型地区危害过度樵采 缺乏能源地区破坏防止风沙前移及抑制地表起沙的机制过度放牧半干旱的草原牧区和干旱的绿洲边缘加速草场退化、沙化进程过度农垦干旱半干旱沙质土壤地区使土壤风蚀沙化及次生盐渍化(3)荒漠化

19、的治理措施合理利用水资源。利用生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构筑防护体系。调节农、林、牧用地之间的关系。采取综合措施,多途径解决农牧区能源问题。控制人口增长。2水土流失的成因、危害及治理措施(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成因自然原因降水降水变率大,集中在夏季,多暴雨,冲刷作用强地形从平原向山地过渡,地形坡度大,坡面物质不稳定植被从森林向草原过渡,植被覆盖率低,涵养水源能力差土壤由粉沙颗粒组成,土质疏松,垂直节理发育,抗侵蚀能力低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当地农牧业生产方式的改变、历史上营造宫殿和战争的影响,大量的原始森林被破坏,这使雨水、径流、风力直接侵蚀黄土地面,产生严重的水土流失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当地盛行轮流的耕作制度

20、,使泥土裸露在外,易被水流带走开矿黄土高原的是我国矿产资源丰富的地区之一,尤其是煤炭资源,当地的采矿破坏了地表土,使土地抗侵蚀能力减弱(2)水土流失的危害从表现上看,水土流失表现为土壤侵蚀,但水土流失过程是地貌、土壤、生物、水文相互影响的过程,其危害是非常严重的,如下所示:(3)水土流失的治理主要的治理措施: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建梯田、打坝淤地、开展土地复垦等;生物措施主要包括种树种草、封山育林等;农业技术措施主要包括土壤培育、塬面改造、间作轮作、套种耕作、提高复种指数等。成功的治理经验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通过多年的探索,三大措施相结合,实行“保塬、护坡、固沟”

21、方针,进行综合治理,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具体措施如下图所示:3湿地资源问题的成因及保护措施(1)湿地资源问题的产生原因湿地资源问题主要表现为湿地数量减少,质量下降,各种效益难以发挥,原因分析如下:自然原因湿地减少本身是一个自然过程,如沉积物自然充满湖沼,失去湿地的形态与功能,但这一自然过程十分漫长。所以从地球历史以百万年为单位的时间尺度看,一切湿地的存在都是一种过渡性现象。人为原因近代人类活动的干预,极大地加速了湿地消亡的过程,在几代人乃至一代人的时间内实现了湿地的消亡。湿地消亡的人为因素见下表: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后果土壤侵蚀外部物质进入,填充作用加剧导致入湖泥沙量大增围湖(海) 造陆使湖沼和海

22、滨滩涂面积剧减,乃至消失人类活动影响导致的后果环境污染内部富营养化加剧,水草繁茂、泥炭化加速造成入湖营养物增加,使湖沼内藻类与水草丛生,也就是人为加速的富营养化过程大量引水灌溉湿地中水量减少、干涸使水量减少,有些湖沼在几十年内就明显缩小、变浅,直至完全干涸河流的截流改向(2)湿地资源的保护措施保护湿地的措施有: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退耕还林、还草、防止水污染、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的意识。方法技巧生态问题的成因分析方法(1)自然原因:地形原因(地形类型、地势起伏状况等);气候原因(热量条件、降水条件、风力、风向等);土壤条件(土壤组成、肥力等);植被原因

23、(疏密状况、季节变化等);河流原因(流量大小、侵蚀强度或沉积强度等)。(2)人为原因:包括当地农业结构、居民能源消费结构、生产技术、政策导向等。当然,分析原因并不需要每一方面均展开说明,应有针对性地对某生态问题的有关方面进行分析说明。三、区域经济联系与可持续发展三、区域经济联系与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部门,在每年的高考中都占有重要地位,我国又是农业大国,农业地域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在遇到区域农业发展问题时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1自然地理条件的分析农业发展必须建立在自然条件基础之上,气候、地形、土壤条件是农业发展的关键性因素,面对不同的区域

24、,要找出发展某种农业部门所需的条件,因地制宜发展农业生产。例如,分析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的优势条件,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回答:优势条件表现在:温带季风气候,雨热同期;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耕地面积广大;热量、水分条件可以满足农作物两年三熟的需求。劣势条件表现在:水资源短缺;盐碱地、涝洼地占有较大比例;易受低温冷害的影响。2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主要从当地居民的饮食习惯、工业基础、交通条件、劳动力状况、开发早晚、市场、科技等方面分析。3农业布局特点的分析农业布局必须因地制宜,在不同区域存在自然条件的差异,同一区域内部同样差别较大,如何合理利用土地是解决问题的关键。一般而言,平原地区适宜发展耕作业,形成专业

25、化生产基地;山区适宜发展林牧业、水果种植业、畜牧业等;水资源丰富地区适宜发展淡水养殖业;气候相对干旱区应该从育林、护草,改善生态,适当发展畜牧业角度考虑;城镇周边地区应该布局面向城镇市场的蔬菜种植业、观光农业等。4农业发展方向的分析农业发展方向要符合生态农业特点,要追求效益最大化,应该把符合当地实际的特色产业作为发展重点。要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加以分析,在以上原则基础上,找准重点发展的方向。方法技巧我国典型地区特色农业发展的地理条件评价区域特色农业形成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珠江三角洲出口创汇农业水热充足,自然条件优越邻近港、澳、台地区,市场广阔,港口、铁路、航空等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技术水平高区域

26、区域特色农业特色农业形成条件形成条件自然条件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南疆南疆我国最大的我国最大的棉花生产基棉花生产基地地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光照充足,土地资源广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阔,山麓地带有高山冰雪融水可供灌溉雪融水可供灌溉当地种植长绒棉当地种植长绒棉的需求量大的需求量大海南海南岛岛我国热带经我国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济作物生产基地基地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地处热带,热量和降水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丰富,能满足热带经济作物生长作物生长市场,尤其是国市场,尤其是国内市场对橡胶等内市场对橡胶等热带经济作物的热带经济作物的需求量大需求量大昆明昆明 花卉种植业花卉种植业四季如春的气候条件适四季如春的

27、气候条件适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合发展多种花卉品种国内市场对花卉国内市场对花卉的需求量大的需求量大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区域工业化的分析区域工业化的分析,应遵循应遵循“区域工业化区域工业化工业发展状况工业发展状况(区位条件分析、工业发展进区位条件分析、工业发展进程程)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存在问题及解决措施”的模式。的模式。1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区域工业化条从可持续发展角度进行区域工业化条件分析件分析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在分析一个区域工业化的条件时,一般可一般可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从国家政策、资源和能源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

28、进行区位条件、劳动力条件、技术条件等方面进行分析。分析。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如资源、能源短缺资源、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挤等。交通拥挤等。因此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力改善交通等基础设施、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2区域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律区域工业化中的产业结构调整规律某一地区工业的

29、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某一地区工业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一般有以下的规律:一般有以下的规律:3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区域工业化对城市化的影响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工业化与城市化之间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即工业化会推动城市化,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城市化又会带动工业化化,但各区域的情况存在差异但各区域的情况存在差异,走工业化、城走工业化、城市化道路也存在差异。市化道路也存在差异。4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解决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的方法的问题的方法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工业化、城市化也会带来一系列问题,如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

30、如资源和能源短缺、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等堵等,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因此各区域应针对自身的实际情况,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从调整产业结构、调整工业布局、积极发展布局、积极发展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科技、努力改善交通、美化环境等方面入手,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促使该区域的工业化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产业转移产业转移阶段阶段时间时间主要措施主要措施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主要整治和开发目标第一阶段第一阶段19世纪世纪40年代至年代至20世世纪纪20年代年代整治河道整治河道,裁弯取直裁弯取直,消除河道分汊。消除河道分汊。_、_。第二阶段第二阶段20世纪世纪2080年代年代进行梯级开发进行梯级开发,整理河整理河谷滩地等。谷滩地等。_、_、_。第三阶段第三阶段20世纪世纪90年代以来年代以来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恢复弯曲河道及河道分汊。汊。恢复河流生态。恢复河流生态。谢谢观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