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

上传人:ni****g 文档编号:569489974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85 大小:48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85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85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85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85页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8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京专版2019版高考历史二轮复习专题五古代希腊罗马课件.ppt(8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五 古代希腊、罗马高考历史高考历史 (北京专用)1.(2018北京文综,20,4分)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答案答案C题干材料信息表明,古雅典实行民主选举,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签产生,确保参政机会均等,这有助于政治稳定;雅典一些耗资大的部门职位指定由最富有阶层轮流担任,这些富有的任职者要自己负担全部费用,此举可以缓解贫富差距和对

2、立,有助于社会稳定。因此C项正确,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共文化的管理方式,而不是公共文化的发展程度,B项错误。在当时的雅典,不可能实现绝对平等的理念,D项错误。五年高考A A组组自主命题自主命题北京卷题组北京卷题组2.(2017北京文综,20,4分)雅典和罗马是西方古典文明的杰出代表,对后来西方的历史和文化影响深远。二者都有()A.皇帝制度B.司法陪审制C.完备法典D.陶片放逐法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古代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古罗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之一,西方国家的陪审制度就源于古罗马;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与监察机关,故应选B项。A、C两项不符合雅典史实,D项不符合罗马史实。知识拓展知

3、识拓展古罗马的陪审制度对后世的影响古罗马是世界上最早采用陪审制度的国家之一,罗马共和国特设一种审理公职人员贪赃枉法、以权谋私等重大刑事案件的法院,实质上就是陪审法院。古罗马的陪审制度为法国所继承,又于11世纪时经法国传入英国。在英国经过几个世纪的演变,发展成为一套完整独立的资产阶级陪审制度。这种制度很快推及美、法诸国,至今仍是西方国家的一项重要法律制度。3.(2014北京文综,13,4分,0.57)公元97年,东汉的班超曾派人出使欧洲强国“大秦”。东汉和“大秦”都创造了辉煌的文化。属于它们的文化成就分别是()A.活字印刷术、万有引力定律B.九章算术、罗马法C.蔡伦改进的造纸术、日心说D.春秋繁

4、露理想国答案答案B解答本题应抓住“东汉”和“大秦”两个关键信息,其中“大秦”指的是罗马帝国。九章算术是成书于东汉时期、总结周秦到汉代数学成就的著作,书中记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数学运算方法;罗马法是罗马对人类文明的突出贡献。由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活字印刷术最早出现于宋代,万有引力定律是17世纪英国的科学成就,故A项不符合题意;日心说是由文艺复兴时期的哥白尼提出的,故C项错误;春秋繁露是西汉董仲舒所著,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著作,D项错误。评析评析本题主要考查东西方思想、文化、科技等,考查考生对历史知识的再认再现能力。难度中等。命题体现了中西历史贯通,体现了文明史观。解答本题需要考生准确

5、掌握不同时期的东西方思想、文化和科技成就。4.(2011北京文综,20,4分,0.66)某位古希腊哲学家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这位哲学家是()A.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B.苏格拉底C.柏拉图D.亚里士多德答案答案B苏格拉底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美德来自知识,最高的知识就是人们内心深处的道德知识,美德就是关于善的知识,于是他提出“美德即知识”的思想,他首次让哲学“成为探究生活和道德、善与恶所必需”的学问,故应选B。普罗泰格拉(普罗塔哥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突出强调人的价值;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生活的时代晚于苏格拉底且研究的主要方向与题干不符,故应排除A

6、、C、D。评析评析本题旨在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小。考生解题的关键在于抓住题干中的有效信息。5.(2014北京文综,37,8分,0.57)(节选)区域的世界联系的世界多样的世界材料一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其所居之地称为“中国”(即中央之国),文献准确记载的区域大致在黄河流域。古希腊人认为,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就是世界中心,文献中明确记载的地理范围不超过地中海周边地区。罗马人则说,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罗马帝国初期所能明确认识的地理范围已远远超过了古希腊,但仍限于欧洲、非洲北部和亚洲中西部。上述三个文明对于远离其统治区域的地方则认识模糊。(1)概括材料一中各文明

7、对世界认知的共同之处。(8分)答案答案(1)各文明都认为神灵在世界中占有统治地位;都认为自己是世界的中心;所能清晰认知的世界范围相对狭小;与其他文明之间缺乏交往和认识。解析解析第(1)问考查古代东西方文明的共性。根据材料可知:西周时期周王自称“天之子”,将其居住地称为“中国”;古希腊人以他们的主神宙斯的居住地为世界中心;古罗马人认为众神选择并指引罗马成为世界中心。由此可概括东西方文明的共性在于对世界的认识,都认为是神灵主宰世界,以自己为世界的中心。同时材料反映出这一时期东西方文明之间彼此隔绝,缺乏联系。疑难突破疑难突破材料的最后一句强调了各个文明对自身之外的其他文明认识较少,因此可以得出当时各

8、个文明之间缺少交往的认识。解答本题首先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然后根据题目要求,通过比较,归纳,概括等思维程序提炼信息背后的共同特征。B B组组统一命题、省统一命题、省( (区、市区、市) )卷题组卷题组考点一雅典的民主政治考点一雅典的民主政治1.(2018课标,32,4分)公元前5世纪,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谈话、论辩与说服的能力”。据此可知,在当时雅典()A.公民必须能言善辩B.参政议政十分活跃C.民主政治出现危机D.内乱引发思想纷争答案答案B雅典公民获得更多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公民的成功依赖于在大型公共集会上的表达能力,这反映出当时雅典参政议政

9、十分活跃,故B项正确。A项中“必须”表述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主政治的繁荣,未涉及危机,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内乱、思想纷争,D项错误。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A项,主要原因是将公民的成功依赖于表达能力理解为公民必须能言善辩。2.(2017课标,32,4分)在梭伦改革之后的雅典,有的执政官是未经正当选举上台的,被称为僭主。他们一般出身贵族,政绩斐然,重视平民利益,但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这种现象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贵族垄断国家政权B.政治生活缺乏法制基础C.平民没有政治权利D.民主政治已是人心所向答案答案D本题以僭主的历史命运作为背景材料设置历史情境,考查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基本趋势,考查学生

10、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解答本题要抓住两大关键信息:一个是僭主的身份及其上台方式,另一个是僭主的最终结局。僭主是未经过正当选举而上台的,因此不符合民主程序;僭主最终受到流放等惩罚,说明当时的雅典民主政治已经是人心所向,故D项符合题意。在梭伦改革后,雅典贵族已不能垄断国家政权,故A项错误。僭主被放逐并未违反法制,故B项错误。僭主被放逐正是平民拥有政治权利的体现,故C项与题意相反,排除。知识链接知识链接雅典走向民主的社会环境:(1)独特的城邦体制,基本特征是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能够直接参与城邦政治。(2)雅典公民具有较高的文化素养和极强的参政意识。3.(2017课标,32,4分)在古代雅典,官员

11、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D.增强责任意识答案答案D本题以古代雅典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宣誓为切入点,旨在考查解读历史现象的能力。材料表明,官员就职宣誓、陪审员宣誓和青年男子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是为了增强官员、陪审员和青年男子的责任意识,故D项正确。“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与限制权力滥用和防止官员腐败无关,A、B两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官员、陪审员的义务而非权利,C项错误。失分警示失分警示注意区别A项和D项,要从材料中宣誓的共

12、性角度入手分析。4.(2017江苏单科,14,3分)梭伦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是抽签选举绝大多数国家官职,就是先由各大行政单位(当时称部落)投票预选出各官职的候选人,然后再进行二级选举,在候选人之间差额抽签产生各级公职人员。以执政官为例,当选人数与候选人数比例为13。这一选举法()A.维护了贵族统治地位B.完善了权力运行机制C.未采用财产资格限制D.有利于民主政治发展答案答案D材料中抽签差额选举大多数国家官职的做法确保了公职人员产生的民主程序,有利于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故应选D项。梭伦改革动摇了旧氏族贵族世袭特权,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排除A项;抽签选举国家官职属于民主程序,不属于权力运行机制

13、,排除B项;梭伦改革中,根据财产多寡,将公民分为四个等级,不同等级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C项与史实不符。5.(2016课标,32,4分)公元前5世纪剧作家阿里斯托芬提到,雅典政府有时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用染成红色的绳子驱使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人因此在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他将被处以罚款。这反映出在当时的雅典()A.公民大会形同虚设B.民众失去政治热情C.参政是公民的义务D.政府丧失民众信任答案答案C题干材料大意是:雅典政府让行使警察职能的公共奴隶驱赶公民去参加公民大会,若有公民衣服上留下红色痕迹将会被处以罚款,这充分体现了在当时的雅典,参政是公民的义务,故选C项。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

14、机关,A项错误;B、D两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排除。6.(2016江苏单科,14,3分)雅典将领阿里斯蒂德被公民大会陶片放逐后,仅过了两年多就被召回,因为波斯大军入侵,需要他参与作战。打败波斯后,他得以重新任职,而指挥战争获得胜利的功臣地米斯托克利却被陶片放逐。由此可见()A.多数人的意愿未必代表公平正义B.陶片放逐法是对将领去留的表决C.直接民主导致了雅典的派系纷争D.主权在民容易导致城邦内部混乱答案答案A据题干情境可知,陶片放逐法具有随意性,这反映了雅典民主政治运作中权力的滥用或误用,故陶片放逐法虽属多数人的意愿,但未必代表公平正义,A项正确。B项与陶片放逐法的概念不符,排除。“派系纷争”和

15、“内部混乱”在材料中均未体现,C、D两项排除。7.(2015安徽文综,19,4分)亚里士多德认为:“当一人或若干人所组成的一个团体,势力增长得过大,以至于凌驾整个公民团体,这样的特殊地位常常造成君主专制政治或门阀寡头政治。为此,若干城邦,例如阿尔咯斯和雅典,制订了陶片放逐的政策。但,容许这种特殊人物产生以后方才加以补救总不能算是一个良好的政策。”这表明()A.公民团体渴望社会地位平等B.防止集权政治应当未雨绸缪C.雅典民主容易导致政治动乱D.特权阶层是城邦制必然产物答案答案B材料认为陶片放逐法只是一个补救措施,并不能防止“特殊人物”的出现,其言外之意是应该防患于未然,故B项符合题意。A、C、D

16、三项在材料中无从体现,故均可排除。8.(2015福建文综,19,4分)托马斯卡伦德写道:“在历史的某个时刻,在欧洲郇(xn)窄的一隅,生活着近五百万陆地和海岛居民,他们所拥有的自然资源极其匮乏,却创造出了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闻名遐迩。”材料反映的是()A.古希腊文明B.古罗马文明C.不列颠文明D.阿拉伯文明答案答案A符合材料中“陆地和海岛居民”“自然资源极其匮乏”“最原创、最绚丽的文化、商业、社会秩序和政治”等信息的只有古希腊文明。古希腊工商业发达、文化繁荣,且以民主政治著称于世,故A项正确。9.(2014课标,32,4分,0.336)古代雅典法律规定:如果公民试图自杀,

17、必须事先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未经允许的自杀被视为犯罪行为。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法律体系已达到完备的程度B.法律具有尊重生命价值的人文精神C.公民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D.自杀有违崇尚自然法则的理性精神答案答案C从材料信息看,公民试图自杀也需要提出申请以获得批准,如果公民未经允许就自杀则属于犯罪行为。这说明公民的个人自由受到严格限制,故选C项。A项中的“完备”表述不当,仅从材料信息无法得出雅典法律具有人文精神、理性精神,排除B、D两项。10.(2014山东文综,21,4分)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

18、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答案答案A墓碑上只写名字不写家世是为了彰显牺牲战士的平等地位,因此题干材料强调的是城邦公民的平等,故A项正确。11.(2018天津文综,14,4分)(节选)2015年,习近平主席指出:“世界上本无修昔底德陷阱,但大国之间一再发生战略误判,就可能自己给自己造成修昔底德陷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希腊联军在希波战争中取得胜利。其间,以雅典为首组建了提洛同盟,雅典国力进一步增强,这引起原有霸主斯巴达及其领导的伯罗奔尼撒同盟的敌视。在伯利克里时期,双方矛盾不断加剧,最终导致战争爆发。古希腊历史

19、学家修昔底德在伯罗奔尼撒战争史中认为,“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后人把这一现象称为“修昔底德陷阱”。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等(1)概括材料中“修昔底德陷阱”的基本含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当时雅典强大的原因。(4分)答案答案(1)新兴大国的崛起,引起原有霸主的恐惧,双方矛盾加剧,引发战争。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奴隶制工商业经济的发达;希波战争使国力进一步强盛。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要结合伯罗奔尼撒战争爆发的原因进行概括,第二小问要从民主政治、工商业经济及希波战争的结局等角度分析。12.(2016浙江文综,39,10分)(节选)近代平等思想发端于古希腊

20、和罗马,而追求民权平等也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矢志一生的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元前5世纪,雅典民主制达到高峰,平等的概念被用于政治领域,公民不分贫富和出身均有参与政治生活的同等权利。后来,平等观念随着罗马法的实施而传播开来。西塞罗在论共和国中进一步论述道:“真正的法律乃是正确的理性,与自然相吻合它是惟一的法律对所有的人是共同的、如同教师和统帅的神”;“既然法律是公民联盟的纽带,由法律确定的权利是平等的,那么当公民的地位不相同时作为同一个国家的公民起码应该在权利方面是相互平等的”。摘自西塞罗论共和国、王乐理美德与国家(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雅典公民“参与政治生活

21、的同等权利”的方式体现在哪里。概括材料一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并分析其历史意义。(10分)答案答案(1)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自然法高于一切人定法和人为权力。在自然法体系下,人人生而平等,都有资格享有基本权利。这种人类自然平等的思想是对罗马法律实践的理论概括与升华,标志着罗马法学的高度成熟。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实际考查雅典公民参政方式的特点,即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第二小问西塞罗的思想主张归纳材料中的要点回答即可,其历史意义回顾教材知识回答。考点二罗马法考点二罗马法1.(2018课标,32,4分)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和贵族展开了长达两个世纪的斗争,斗争的成就主要体现为其间所颁布的一系列法律。恩格斯曾评

22、论说:“氏族贵族和平民不久便完全溶化在国家中了。”这一长期斗争的结果是()A.贵族的特权被取消B.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C.公民与贵族法律上平等D.自由民获得相同的权利答案答案C罗马共和国时期颁布的一系列法律被称为公民法,它的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公民法下,公民与贵族在法律上获得了平等地位,故C项正确。当时贵族的特权并未被完全取消,故A项错误。罗马法体系最终形成于查士丁尼时代,故B项错误。D项与史实不符,事实上自由民中权利并不完全相等。名师点睛名师点睛法律上平等事实上平等在罗马共和国时期,平民与贵族在法律面前是平等的,但在事实上并不完全平等。贵族与平民实际享受到的权利并不一样。2.(2018

23、江苏单科,14,3分)罗马法虽然是与交换还不太发达的社会状态相适应的,但是它仍能阐明在进行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因而能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这表明,罗马法()A.代表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B.脱离当时社会发展的状况C.合乎世界各国的司法现状D.体现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答案答案D据题干材料可知,罗马法中阐明了在商品交换过程中法人的各种规定,成为工业社会的法的先声,说明罗马法体现了商品经济的基本要求,故选D项。罗马法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A项错误;罗马法是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状况的,B项错误;C项说法过于绝对,排除。3.(2016课标,32,4分)德国文学家歌德说,罗马法“如同一只潜入水下的鸭子,虽然

24、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但却从来没有消失,而且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对此的正确理解应是,罗马法()A.是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B.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了行为规范C.所维护的民主制度历史影响深远D.不断地改变了欧洲历史发展方向答案答案A歌德认为,罗马法虽“一次次将自己隐藏于波光水影之下”,却“总是一次次抖擞精神地重新出现”,这说明罗马法精神对近代社会的法律影响深远,奠定了近代欧洲大陆国家法律的基础,故A项符合题意。罗马与欧洲近代社会相隔年代久远,罗马法不可能为欧洲近代社会确立行为规范,故B项错误;罗马法维护的是奴隶主的统治,C项错误;罗马法并不能不断改变欧洲历史的发展方向,D

25、项错误。误区警示误区警示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协调各种利益关系的法律,不是维护民主制度、不断改变历史发展方向的法律。4.(2016天津文综,3,4分)孟德斯鸠曾说:“意大利各民族成为罗马的公民以后,每一个城市便表现了它自己的特色既然人们不过是由于一种特殊的法律上的规定才成为罗马公民的因此人们就不再用和先前相同的眼光看待罗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了。”在孟德斯鸠看来,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A.加剧了罗马社会矛盾B.扩大了罗马统治基础C.有利于罗马帝国统一D.导致罗马失去凝聚力答案答案D更多意大利人成为罗马公民后,由于每个城市具有各自的特色,人们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不复存在,说明罗马失去了凝

26、聚力,故D项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罗马的社会矛盾,A项错误;B、C两项均与题干主旨不符,B、C两项排除。5.(2015课标,32,4分,0.736)右图为古罗马正义女神像。它体现了罗马法的诸多原则,如高擎的秤体现的是裁量公平,手握利剑体现的是法律的强制力。据此,双眼蒙布所体现的原则是,法官审案应()A.主要依据道德良知B.侧重听取证人证言C.不受表象迷惑洞察事实真相D.排除一切干扰遵从民众意愿答案答案C法官审案时可能会被表象迷惑而导致误判,因此,“双眼蒙布”是警示法官审案不应受表象迷惑,应洞察事实真相,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法官审案应主要依据法律而非道德良知,排除A项;法官审案时注重证据

27、,证人证言仅是法官审案时证据的一个来源,不能作为全部证据,故B项错误;法官审案应重证据,而不应盲目遵从民众意愿,故D项错误。6.(2015重庆文综,9,4分)426年,罗马帝国颁布引证法规定:凡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成文法无明确规定时,则依照五大法学家(生活于二三世纪之交)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若他们的著述观点有分歧,则以多数为准;如不能形成多数,则以伯比尼安(五大法学家之一)的观点为准;如伯比尼安未有意见表示,则由执法者自行选择。这则材料说明在当时罗马帝国司法裁判中()A.执法者具有任意裁判之权B.五大法学家的意志可凌驾于法律之上C.贵族意志等同于法律条文D.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答案答案D

28、从题干材料看,罗马帝国规定在法律上遇到难题而无明文规定时,可依照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来解决,表明五大法学家的法律著述具有法律效力,故选D项。A项错在“任意”二字,排除;B项说法与材料不符,排除;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且题干材料未体现,排除。7.(2015江苏单科,14,3分)“万民法吸收了清除了形式主义的罗马市民法的规范、同罗马人发生联系的其他各民族的规范、地中海商业习惯与法规,主要涉及所有权和债务等方面的内容的调整。”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A.万民法继承了公民法的具体内容B.万民法是公民法的适时革新C.公民法忽略了财产所有权的规定D.公民法是万民法的组成部分答案答案B解读题干材料,万民法吸收“同

29、罗马人发生联系的习惯与法规”,对公民法某些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以适应罗马帝国疆域不断扩大、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由此可以判断正确答案为B项。结合所学可知,A、C两项明显错误;万民法和公民法都是罗马法的组成部分,D项错误。8.(2015广东文综,18,4分)十二铜表法中说:“以后凡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奴隶参与了立法B.习惯法的内容被摒弃C.贵族对法律的垄断被打破D.成文法的规定不能改变答案答案C本题考查十二铜表法的法律规定及其历史意义。奴隶没有政治权利,不可能参与立法,排除A项;题干材料没有涉及习惯法,B项不符合材料内容,可排除;成文法的规定可以修改,排除

30、D项;十二铜表法规定“人民会议的所有决定都应具有法律效力”,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故正确选项为C项。9.(2014课标,32,4分,0.760)罗马共和国早期,当罗马遭受外族进攻时,平民曾多次将自己组成的队伍撤离罗马,拒绝作战,迫使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十二铜表法的制定就是这种斗争的成果之一。可见当时()A.贵族逐步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B.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C.贵族让步在法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D.平民与贵族的政治诉求日趋一致答案答案B由材料信息可知,正是由于平民的斗争才迫使罗马共和国贵族在政治上做出让步,最终制定了十二铜表法。这说明平民采取有效方式争取自身权益,故选B项。A项不符合

31、史实,当时的贵族并未丧失制定法律的主导地位;材料反映的是平民通过斗争促进了十二铜表法的制定,C项与材料信息不符;D项表述与史实不符。10.(2015天津文综,12,22分)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相距遥远,然而两者的历史发展可做一些比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历史时期古代中国古代罗马公元前5世纪前4世纪秦国商鞅变法(前356年)罗马制定十二铜表法(前451年)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70年左右)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前202年公元184年)罗马强盛时期(前201年公元192年)公元3世纪汉末混乱、三

32、国鼎立(184280年)西晋统一王朝(280316年)罗马“三世纪危机”(192284年)罗马帝国中兴(284336年)公元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东晋南迁(317420年)北方十六国时期(308439年)罗马帝国首都东迁(330年)日耳曼人入侵(375年起)罗马帝国东西分裂(395年)公元56世纪南北朝对峙(420589年)隋朝再次统一中国(589年)西罗马帝国灭亡(476年)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1)依据材料,概括至各个时期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历史特征。(7分)(2)比较至时期两国历史发展的特征,你发现了什么现象?再比较其历史轨迹及变化节奏,你又有哪些发现?在此基础上,你有何进一步的理论

33、认识?(8分)(3)第时期中国和欧洲的历史走向有何不同?试从制度层面分析中国出现这一走向的主要原因。(7分)答案答案(1)两者都制定了法律。两者都实现了国家统一。两者都进入强盛时期。两者都出现混乱、分裂或危机,但都走向了统一或中兴。两者都有其他民族大规模迁入,走向分裂。(2)两者虽相距遥远,但各个时期历史特征非常相似。两者历史都呈现了政治统一和分散交替而行的轨迹,变化节奏也十分相近。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3)中国从分裂走向统一;西罗马灭亡,欧洲走向分散。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促进了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解析解析第(1)问,逐一解读表格材料内容,从政局、法律制度等方面进行概括即可。

34、第(2)问通过历史特征的比较,回答前两小问,在此基础上即可归纳得出“人类历史发展是有共同性的”这一理论认识。第(3)问第一小问要从“历史走向”角度分析。第二小问,结合这一时期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对统一多民族国家形成与发展的意义进行分析。考点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8课标,32,4分)古代雅典的梭伦在诗中写道:“作恶的人每每致富,而好人往往贫穷;但是,我们不愿意把我们的道德和他们的财富交换,因为道德是永远存在的,而财富每天在更换主人。”据此可知,梭伦()A.反对奴隶制度B.主张权利平等C.抨击贫富差别D.具有人文精神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从材料信息看,

35、梭伦认为,道德比财富更重要,道德是永远存在的,即精神财富比物质财富重要,这一思想有利于建立人们的道德价值观,说明梭伦具有人文精神,故选D项。材料无法体现反对奴隶制度,排除A项,材料未涉及权利平等,排除B项;材料旨在强调道德比财富重要,并非抨击贫富差别,排除C项。易错提醒易错提醒本题易错选C项。审题不清,未能从财富与道德的关系角度进行分析导致判断失误。2.(2017课标,32,4分)在公元前9至前8世纪广为流传的希腊神话中,诸神的形象和性情与人相似,不仅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而且还争权夺利,没有一个是全知全能和完美无缺的。这反映了在古代雅典()A.宗教信仰意识淡薄B.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C.理性占

36、据主导地位D.神话的影响随民主进程而削弱答案答案B从材料信息可知,希腊神话中诸神具有人的七情六欲,还争权夺利,这体现了当时人们对“人”的重视,蕴含着朴素的人文思想,说明在古代雅典人文思想根植于传统文化,故选B项。古代雅典,宗教信仰意识强烈,故A项错误;当时,理性并不占据主导地位,故C项错误;公元前9世纪至前8世纪,雅典民主还没有确立,故D项错误。解题思路解题思路从时间先后顺序分析希腊神话对后世人文精神的影响,问题即可迎刃而解。3.(2016课标,32,4分)古希腊悲剧被缚的普罗米修斯讲述的是,普罗米修斯为人类盗取火种而遭到主神宙斯严厉惩罚的故事,剧中借普罗米修斯之口说:“说句老实话,我憎恨所有

37、的神。”该剧深受雅典人的喜爱。这反映出当时雅典人()A.宗教意识淡薄B.反对神灵崇拜C.注重物质生活D.强调人的价值答案答案D从材料中的台词“我憎恨所有的神”可判断该剧反对以神为中心,强调人的价值和作用,这正是古希腊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故应选D项。A、B两项皆不符合古希腊的社会现实;C项与题干材料主旨不符。4.(2015课标,40,25分,0.376)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孟子中记载了孟子与其学生关于法律问题的讨论。学生问:“舜做了天子后,假如其父杀人,舜的法官该怎么办呢?”孟子回答:“抓起来就行了。”学生又问:“难道舜不阻止法官吗?”孟子说:“舜怎么能阻止呢?法官是按职责办事。”学生

38、问:“那舜又该怎么办呢?”孟子说:“舜应当放弃天子之位,毫不顾惜。然后偷偷地背上父亲逃到海边住下,一辈子都很快乐,把曾经做过天子的事情忘掉。”据孟子材料二公元前399年,苏格拉底被雅典陪审法庭以亵渎神明和蛊惑青年的罪名判处死刑。他与他的弟子们都认为判决不公。当弟子们安排苏格拉底逃走时,他却认为,虽然逃走是一种正义,但审判过程符合雅典法律程序,遵守合法的判决也是正义的要求,而且是更大的正义,因为如果拒不服从判决,就等于践踏法律,倘若人人都以自己认为的正义为借口而任意践踏法律,社会秩序将混乱不堪,城邦将无法存在。最终他选择在弟子面前饮下毒药,从容赴死。摘编自古希腊柏拉图苏格拉底的申辩等(1)根据材

39、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孟子和苏格拉底的法制观念。(10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两种法制观念产生的社会背景及其共同的历史价值。(15分)答案答案(1)孟子:治国需要法制;权力不能干预执法;当法律与人伦冲突时,维护人伦。(5分)苏格拉底:守法是正义行为;法制关乎城邦存亡;法律至上,严格守法。(5分)(2)社会背景:战国时期,各国变法图强,法律的权威地位逐渐确立;宗法观念的影响;儒家伦理思想的影响。(6分)古希腊工商业相对繁荣;城邦民主政治高度发达;各种社会思潮活跃;法律作用突出。(6分)历史价值:他们的法制观念分别对中国和西方法制发展产生深远影响;是人类思想发展史上的宝贵遗产。(3分

40、)解析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二中提炼有关孟子、苏格拉底观点的信息,调动所学知识分别加以概括即可。第(2)问有关社会背景方面,应从孟子、苏格拉底所处社会的经济、政治、思想等方面的史实来回答;“共同的历史价值”可从对中西法制发展的深远影响和在思想发展史上的地位等角度考虑。C C组组教师专用题组教师专用题组考点一雅典的民主政治考点一雅典的民主政治1.(2014福建文综,18,4分)雅典城邦任何公职人员,无论地位多高,皆不能离开公民大会而擅自决定政务大事。他们都处于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的经常督察监视之下,若公民大会认为他有失职守,皆依法惩处。这反映了古代雅典()A.最高权力机关由直接选举产生B.公民

41、大会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C.各权力机构之间相互制约平衡D.从制度上防止专制以维护民主答案答案D雅典公民大会的最高决策权,公民大会和五百人会议对公职人员的监督和对失职人员的依法惩处,都是防止专制、维护民主的制度设计,故D项符合题意。雅典实行直接民主,全体公民参加公民大会,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A项错误;负责审理大部分案件的是陪审法庭,B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各权力机构之间的关系,C项错误。评析评析本题考查古代雅典的民主制度,考查学生解读历史材料、提取有效信息、阐释历史现象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提取有效信息,从权力机构对公职人员的诸多限制上思考分析。2.(2013课标,26,4分,0.618)

42、有学者说,在古代雅典,“政治领袖和演说家根本就是同义语”。这一现象是雅典()A.政治体制的产物B.社会矛盾缓和的反映C.频繁改革的结果D.思想文化繁荣的体现答案答案A本题考查古代雅典政治制度,考查学生准确把握历史基本特征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和程序。雅典民主政治的基本特点是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人民主权主要体现在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最主要的程序是辩论,这就要求参政公民必须具备较高的演说能力,故A项符合题意。B、C、D三项无法在政治领袖和演说家之间建立必然联系。3.(2013课标,32,4分,0.381)公元前340年,雅典一下层女子因亵渎神灵被控犯罪,按法律当

43、处死。辩护人用动情的言辞质问:“难道你们忍心让这位阿芙罗狄特(古希腊美丽女神)的弟子香消玉殒吗?”这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判其无罪。这反映出在古代雅典()A.民主原则贯穿司法过程B.妇女享有广泛政治权利C.法律注重保护平民权益D.司法审判缺乏严格程序答案答案A从材料信息看,由于辩护人充满感情的辩护打动了陪审团,经投票陪审法庭宣判该女子无罪。陪审团这一做法体现了雅典的民主,据此可知A项符合题意。B项与史实不符;C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材料信息体现了雅典审判程序严格,排除D项。评析评析本题考查雅典民主政治,旨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难度较大。解题时注意从雅典陪审法庭的审

44、判程序角度入手。4.(2014江苏单科,24A,10分)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梭伦改革的重要着力点之一是调节各阶层的政治权利。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改革以前的雅典是贵族的寡头专政,平民不仅无权议政,而且处于债务奴役的状态。改革以后,贵族阶级固然还是当政的阶级,然而从前实际上并无公民权利的平民,现在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了。顾准希腊城邦制度材料二梭伦还必须面对雄心勃勃的新贵那些人来自平民家族,对所谓“好父亲”集团的世袭贵族垄断特权耿耿于怀。美波默罗伊等古希腊政治、社会和文化史材料三(梭伦)仍然把保卫法律的职责授予阿勒俄琶菊斯议会(长老会议),这个议会仍旧是宪法的监察人,它监督最大多数的和最重要

45、的国家大事,惩处罪人尤其有最高的权力,无论是罚金或是判刑。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请回答:(1)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梭伦为实现“在公民大会中也听得到他们的声音”所采取的措施。(3分)(2)材料二中的“新贵”指的是哪个阶层?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是如何缓释他们的“耿耿于怀”的。(5分)(3)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从权利分配的角度,说明后世“民主制度的拥护者和反对者都拥戴梭伦为鼻祖”的理由。(2分)答案答案答案要点:(1)措施:废除债务奴隶制,让这部分平民获得人身自由;使他们能够参加公民大会,获得议政的权力;赋予他们选举权(或表决权)。(2)阶层:新兴

46、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缓释途径:确立财产等级制度;设立四百人会议;部分司法权转移到陪审法庭;最高决策权转移到公民大会和四百人会议。(3)理由:拥护者:梭伦改革打破贵族对政权的垄断,使平民获得参与国家政权的权利(或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反对者:梭伦改革保留了贵族的一些特权(或贵族政治没有彻底改变)。解析解析(1)题干要求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所以要再认和再现梭伦改革的措施。(2)“新贵”要结合梭伦改革背景中的“海岸派”的主张,推导出其为“新兴的工商业奴隶主阶层”。要从“权利分享和转移的角度”,指出梭伦“缓释”新贵不满情绪的措施,即梭伦改革中打击旧贵族、提高新兴工商业奴隶主阶层地位的措施:实

47、行财产等级制、建立四百人会议和陪审法庭等。(3)从梭伦改革对民主政治的促进作用及改革的局限性角度作答。考点二罗马法考点二罗马法1.(2015四川文综,9,4分)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关于该法的表述,错误的是()A.它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B.它限制了贵族的权力C.它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D.它不属于罗马公民法答案答案D公元前5世纪中期,平民反对贵族垄断法律的斗争结果就是颁布了古罗马历史上第一部成文法十二铜表法,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权力,是古罗马习惯法的汇编,更是当时罗马社会的写照,故A、B、C三项表述均正确,不符合题意。十二铜表法是古代罗马公民法的重要组成部分,D项表述错误,

48、故选D项。2.(2015上海单科,3,2分)“每一国的人民,一方面要遵守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一方面要遵守全人类共同的法律。根据自然理性,适用于全人类的法律称为列国通法。”与此理论相关的法律实践是()A.汉穆拉比颁布了集古代两河流域各国法律之大成的法典B.梭伦改革时期颁布了废除债务奴隶的法令C.罗马共和国政府公布了“十二铜表法”D.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答案答案D卡拉卡拉皇帝敕令授予罗马帝国全体自由民以公民权,体现了罗马自身特有的法律制度和社会习俗,后来将其推广到罗马帝国境内的广大区域,其蕴含的自然理性的法律观念对后世影响深远,故D项符合题意。3.(2014江苏

49、单科,12,3分)“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C.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D.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答案答案A材料信息表明,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旨在保护罗马公民的合法权益,采用属人主义原则,凡是罗马公民,不管在本邦还是在外邦同样受到罗马法律的保护,因此A项符合题意。4.(2012课标全国,34,4分)古罗马法学家盖尤斯记述过一个案例:有人砍伐了邻居家的葡萄树,被

50、告上法庭,原告虽提供了确凿证据,却输掉了官司。原因是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把“葡萄树”说成了“葡萄”,而十二铜表法只规定了非法砍伐他人“树木”应处以罚金。该案例说明当时在罗马()A.不重视私有财产的保护B.法律具有形式主义特征C.审判程序缺乏公正性D.审判结果取决于对法律的解释答案答案B本题考查罗马法,旨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信息可知,尽管原告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邻居砍伐了他的葡萄树,但原告在法庭辩论中没有严格使用法律术语,最终败诉,这说明十二铜表法具有形式主义特征,故选B项。A项与史实不符;材料信息无法体现“审判程序”的特征,排除C项;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考点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

51、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0北京文综,20,4分)英国学者罗素在论述一位古希腊哲学家时说,他的一个重要思想是乌托邦,“它是一长串的乌托邦中最早的一个”。这位古希腊哲学家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B.理念论C.逻辑三段论D.美德即知识答案答案B本题为材料型选择题。解题的关键是利用材料中“乌托邦”“最早”等信息判断出该古希腊哲学家是谁。“乌托邦”是一种政治观点,即“不能实现的愿望或计划”,对应古希腊哲学家的政治观点应是指柏拉图的“理想国”。四个选项中,理念论是柏拉图的哲学观点,故B项正确;A项是普罗泰格拉的思想;C项由亚里士多德提出;D项是苏格拉底的思想。评析评析本题意在考查古

52、希腊哲学家的思想观点。难度中等偏上。侧重考查考生对史实的理解能力。得分关键在于根据题干信息准确判断出这位古希腊哲学家是柏拉图。2.(2011课标,27,4分)苏格拉底在受审时申辩说:“打一个可笑的比喻,我就像一只牛虻,整天到处叮住你们不放,唤醒你们、说服你们、指责你们我要让你们知道,要是杀死像我这样的人,那么对你们自己造成的损害将会超过对我的残害。”这段话表明苏格拉底()A.维护公民生存权利B.捍卫思想自由原则C.抗议雅典司法不公D.反对贵族专权暴政答案答案B苏格拉底的申辩词反映了苏格拉底对死亡不畏惧、坚决捍卫思想自由原则,故答案为B项。A项未能反映苏格拉底申辩词的实质,C项只是表面现象,D项

53、与史实不符,雅典当时是民主政治,排除A、C、D三项。3.(2010课标全国,28,4分)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认为,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即数量平等和比值平等。数量平等是绝对平均主义;比值平等则根据个人的实际价值,按比例分配与之相称的事物。根据上述观点,通常所说的“分数面前人人平等”应该是()A.更接近于数量平等B.更接近于比值平等C.数量平等高于比值平等D.既非数量平等又非比值平等答案答案B一个人的分数体现了其个人的实际价值,“分数面前人人平等”符合题干中“比值平等”的定义,故B项最符合题意。一个人的分数不单纯是一个孤立的数量,它隐含着对人的评价,不符合材料中“绝对平均主义”的定义,故A、C两

54、项可以排除。D项不符合材料中“世上有两种形式的平等”,要么是数量平等,要么是比值平等,故D项表述错误。评析评析本题考查考生逻辑思维和举一反三的能力,属于难度较大的题目。本题的历史专业性质不是很强,不需要调用具体的历史知识,侧重于考查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解答的关键是要有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推理能力,这对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考点一雅典的民主政治考点一雅典的民主政治1.(2018北京朝阳一模,20)梭伦废除了雅典公民以人身作抵押的所有债务,以财产多寡为标准重新划分公民的等级,设立四百人会议作为最高行政机关。这些措施()A.调整了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B.推动了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走向顶峰C

55、.体现了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原则D.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三年模拟A A组组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基础题组基础题组答案答案A梭伦通过废除债务奴隶制、实行财产等级制等改革措施打破了贵族对国家权力的垄断,调整了公民内部不同阶层的利益关系,因此A项符合题意。推动雅典民主政治建设走向顶峰的是伯利克里,排除B项,财产等级制不能体现机会均等、公开、公平的原则,排除C项;伯利克里时代实现了人民主权和轮番而治的设想,排除D项。2.(2018北京海淀零模,19)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一书中记载:“他规定一切官职都须在著名人物(才德)和小康以上的家庭(资产)中选任;第三级或骑士

56、级才有当执政人员的被选举权。第四级,即佣工,是不容许担任任何官职的。”这一规定()A.实现了社会各阶层的权利平等B.造成了公职人员的贪污和腐败C.加剧了贵族与平民阶层的矛盾D.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答案答案D由材料及所学可知“这一规定”是指梭伦改革中的财产等级制。这一制度下,不同等级的公民享有不同的政治权利,财产越多,等级越高,权利越大,这说明各阶层的权利是不平等的,因此A项错误;实行财产等级制与公职人员的贪污腐败无直接因果关系,排除B项;财产等级制打破了贵族阶层对政权的垄断,有利于缓解贵族与平民阶层的矛盾,因此D项正确,C项错误。3.(2018北京顺义一模,24)托克维尔认为,民主也可以

57、“异化”,其实那少数可能是正确的,但是多数压倒少数,少数反而得不到认可了。对于雅典民主而言,这一观点()A.看到雅典民主制度的优越性B.根本上否定了雅典民主制度C.肯定了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D.客观指出了雅典民主的弊端答案答案D雅典民主制实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但有时少数可能是正确的,这说明雅典的民主制存在着弊端,因此D项符合题意。4.(2018北京石景山一模,20)重划选举区,建立十个地区部落;新设五百人会议,代替过去的四百人会议;创立所谓“贝壳流放制”。这些改革内容在雅典历史上具有重大意义,主要体现在()A.使雅典成为希腊文化中人文主义的滥觞B.为新兴工商业奴隶主夺取政权奠定基础C.使雅典的

58、奴隶制民主政治正式确立起来D.兼顾了各阶级的利益,缓和了社会矛盾答案答案C材料所述的“建立十个地区部落”“五百人会议”“贝壳流放制”等改革内容是克里斯提尼改革中的内容,克里斯提尼改革使雅典的奴隶制民主政治正式确立起来,因此C项符合题意。5.(2017北京海淀二模,20)古希腊历史上有一个耐人寻味的现象,那些著名的思想家,都对民主持批评或否定的态度,如柏拉图是拥有民主权利的雅典公民,但他却反对雅典的民主制。这是因为在古代雅典()A.民主制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B.民主制剥夺了贵族的政治权利C.下层公民没有享受到民主权利D.民主制使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答案答案A古希腊的民主制既没有剥夺贵族的政治权利,

59、又使下层公民享受到了民主权利,因此B、C两项表述有误;雅典民主制是在平民和贵族矛盾激化的背景下确立的,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平民和贵族的矛盾,由此排除D项;雅典民主是“城邦男性公民当家作主”的制度,而且过于泛滥的直接民主成为政治腐败、社会动乱的隐患,不能够确保公平和正义,因此A项符合题意。6.(2017北京顺义一模,1)著名历史学家夏曾佑认为:“中国之有周人,犹泰西(泛指西方国家)之有希腊。”他这样说的依据是()A.周和希腊政治制度相同B.周和希腊分别奠定了中西文化基础C.中西方文化同时形成D.当时东西方文化交流非常频繁答案答案B根据所学知识,周实行君主制度,古希腊实行民主制度,故A项错误;古代西

60、方文化与古代中国文化在形成时间上有一定的差异性,故C项错误;当时生产力水平低下,地理环境限制了古代中西方的交流,故D项错误。通过排除法可知B项正确。7.(2016北京东城3月,20)罗马平民的来源主要是“零散迁居罗马的外邦人以及较后被罗马征服的拉丁部落居民”,而古代雅典的平民是世世代代生活在本地的氏族成员,此现象造成雅典政治状况不同于罗马的一个重要表现是()A.小国寡民和人民主权B.平民和贵族斗争激烈C.关注民主但忽略法治D.贵族长老议事会当政答案答案A罗马平民中大多数是外邦人和被征服的部族,这就使罗马由共和制发展成为帝制,而古代雅典的平民世世代代居住在城邦里,城邦主要特征是小国寡民,各邦长期

61、独立自治,形成了民主制。因此A项符合题意。知识拓展知识拓展“小国寡民”和“独立自治”是希腊城邦的外部特征,也是古代文明早期普遍存在的“城市国家”的基本特征。实际上,更多体现希腊城邦特点的是其内部特征,即所有的城邦都有一个由本邦公民组成,实行集体治权的公民团体。考点二罗马法考点二罗马法1.(2018北京西城期末,30)下列选项中,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被认为是罗马法渊源的是()A.十二铜表法B.公民法C.万民法D.民法大全答案答案A十二铜表法将以前的习惯法用铜表固定下来,标志着罗马成文法的诞生,与材料“总结了前一阶段的习惯法”和“渊源”吻合,故A项正确。2.(2018北京海淀一模,20)罗马帝

62、国建立的海外行省中,亚洲行省的叙利亚、小亚细亚,北非行省的埃及,经济都很繁荣,罗马向行省输出陶器、橄榄油、葡萄酒等产品,从行省输入粮食、纺织品、金属制品和奢侈品。面对这种情况,罗马当局和法学家制定了()规范商品交易活动的法律适用于帝国各民族的法律调整平民贵族关系的法律强化维护奴隶制度的法律A.B.C.D.答案答案A材料强调罗马帝国经济发展、贸易往来与立法的关系。由所学可知,罗马帝国建立后,版图不断扩展,随着国际交往和商品贸易的发展,在政治经济中产生了许多新问题、新矛盾。为了规范帝国内政治、经济秩序,仅适用于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发展为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万民法。故正确,A项符合题意。调整

63、贵族和平民关系的法律为十二铜表法,属于罗马共和国时期的法律,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材料强调的是经济与法律的关系,而是强调政治与法律的关系,排除。3.(2018北京西城一模,20)西罗马帝国灭亡后,12世纪时罗马法出现于意大利和欧洲中部一些自治市的法典中,以解决其法律缺陷,罗马法的程序规则被整理并引入法庭中。这些现象出现源于罗马法()A.是成文法,有利于按律判决和量刑B.发展过程始终伴随罗马国家的兴衰C.保护私有财产和奴隶主的既得利益D.体系完备、程序严谨,有一定普适性答案答案D本题考查对罗马法特点的理解。题干材料表明12世纪时罗马法出现于部分欧洲地区的法典中,并且罗马法的程序被整理并引入法庭,

64、这说明罗马法体系完备、程序严谨,有一定普适性,因此D项符合题意。4.(2018北京东城期末,22)古罗马人已意识到抽象的普遍的法律在应用于具体的案例时必须考虑具体的情况,罗马行政官并没有立法权,但他可以依据每个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罗马法是习惯法B.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罗马法具有灵活性D.万民法优于公民法答案答案C材料信息“可以依据每个个别案例的情况做出裁量,而不必僵硬地按照有关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进行判决”,体现了罗马法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由材料中“法律条文的字面含义”可知罗马法是成文法,故A项错误;罗马法律维护的是自

65、由民的利益,不是人人平等,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罗马法的灵活性,并非公民法与万民法的区别,故D项错误。5.(2017北京海淀期末,24)在古代罗马,罗马公民都可以为诉讼当事人利益进行辩护。在拉丁文里已经出现“律师”这个名词,其含义是保护人代表被保护人所进行的诉讼行为。这表明罗马法()A.是贵族维护本阶级利益的工具B.给予了律师最高司法裁决权C.通过律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D.滥用律师降低了法律的权威答案答案C“罗马公民都可以为诉讼当事人利益进行辩护”,律师就是代表被保护人进行诉讼,表明罗马法通过律师维护公民的合法权益,故C项正确。其他三项在材料中均未体现。6.(2016北京海淀二模,19)据李

66、维罗马史记载,在罗马共和国时期,“罗马人将在一年一度选出的官员的治理下,成为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文中“以法律取代个人治理的国家”中的法律是指()A.习惯法B.十二铜表法C.万民法D.查士丁尼法典答案答案B题目中的时间信息“罗马共和国时期”是解答本题的关键。习惯法虽然是共和国时期的法律,但是习惯法并非成文法,带有很强的随意性,贵族可以按照个人意愿对其随意解释。万民法和查士丁尼法典都是罗马帝国时期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是罗马共和国时期第一部成文法。故B项符合题意。方法技巧方法技巧解答本题的方法是“定时空、明关键,题干选项对照选”。“定时空”是指锁定时间、空间,缩小知识范围。“明关键”是在诸多信

67、息中,明确抓住关键信息。“题干选项对照选”是以题干材料传递的信息为参照,排除不符合要求的选项。考点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考点三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2018北京西城期末,29)“他认为人的最重要的问题就是关心自己的灵魂。只有一种真正的不幸那就是作恶,也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由于没有人想要使自己不幸,或坑害自己,因此也就没有人自愿作恶。认识到善是什么的人就会行善。”因此,“他”提出()A.“人是万物的尺度”B.“美德即知识”C.“有正义感和理性的贤人统治国家”D.“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答案答案B从材料中的“关心自己的灵魂”“只有一种真正的幸福那就是行善”可知,“他”是指苏格拉底。由所学

68、可知四个选项中只有B项是苏格拉底的主张,故B项正确。2.(2018北京海淀期末,18)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的话,公正就得以产生”。据此判断,柏拉图认为的公正的社会是()A.人人平等B.人民主权C.各守其职D.礼制文明答案答案C从材料中“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可判断A项错误;启蒙思想家提出人民主权,而材料中的“理想国”“由统治者、护卫者及工作的民众三个等级构成”,“这种统治关系”显然不是人民主权,故B项错误;C项与材料中“三个等级之间的界限不能被逾越,如果这种统治关系不被侵害”相符,故C项正

69、确;材料中“柏拉图设想出的理想国”并未体现“礼制”,故D项错误。3.(2017天津南开一模,4)“在轴心时代里,各个文明都出现了伟大的精神导师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中国有孔子、老子。他们提出的思想原则塑造了不同的文化传统,也一直影响着人类的生活。而且更重要的是它们在轴心时代的文化却有很多相通的地方。”苏格拉底和孔子的思想中“相通的地方”应包括()A.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B.宣扬理性主义C.代表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D.强调个人自由答案答案A根据所学知识可知,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孔子主张“德治”、重视教育,二者的共同点是重视道德和教育的作用,故A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二人的思

70、想都体现了人文主义,故B项错误;苏格拉底代表希腊新兴工商业者的利益,孔子代表奴隶主贵族的利益,故C项错误;苏格拉底强调人的自由,孔子主张维护周礼,压制人的自由,故D项错误。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以轴心时代东西方两位先哲的思想相通之处入题,考查古代中西方思想的对比,考查考生调动和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难度不大。4.(2016北京朝阳二模,20)这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生活在雅典民主制失利、僭主执政的时期。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在哲学领域,他认为宇宙间第一性的、永恒普遍的是()A.自我B.物质C.逻辑D.理念答案答案D由材料中“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可知

71、这位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是柏拉图。柏拉图在哲学领域提出了唯心主义的理念论,认为世界由两部分组成:一个是由理念构成的理性世界,另一个是由个别事物构成的感觉世界。前者真实、完美而永恒,后者虚假而变幻。唯一真实的世界是永恒存在的理念世界,人们感受到的现实世界只是理念世界的反映。故选D项。审题方法审题方法通过审题,首先确定题干中的“他”是哪位哲学家,根据“他与他的老师、他的学生并称为希腊三贤”可判断他是柏拉图,他的老师是苏格拉底,他的学生是亚里士多德。然后根据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是理念论而做出准确判断。5.(2016北京怀柔一模,12)历史上中西文化交相辉映,下列人物组合同属于一个世纪的是()A.孟子亚里士

72、多德B.郭守敬牛顿C.徐光启达尔文D.曹雪芹但丁答案答案A孟子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生活在公元前4世纪,故A项正确。郭守敬生活在元朝,大约在1314世纪,牛顿生活在1718世纪,排除B项;徐光启生活在明朝,大约在1617世纪,达尔文生活在19世纪,排除C项;曹雪芹生活在清朝,大约是18世纪,但丁生活在文艺复兴初期,大约是1314世纪,排除D项。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考查学生的时序思维能力,易误选C项,错因在于没有弄清重要历史人物所生活的时代。这警示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重视时序思维,重视大事年表的应用。一、选择题一、选择题( (每题每题4 4分分, ,共共4040分分) )1.

73、(2018北京东城一模,20)精于辩论的赫尔摩奇尼斯准备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申辩。他对苏格拉底说:“难道你没有看到,雅典法院常常为慷慨陈词的口才所左右而把无辜的人处死,另一方面又常常令有罪的人被开释,或者因为他们的发言打动了同情心,或者因为他们的发言机智。”这表明在当时的雅典()A.推崇“人是万物的尺度”B.辩论是公民大会的程序C.司法审判制度有待完善D.全体公民享有充分自由B B组组2016201820162018年高考模拟年高考模拟综合题组综合题组(时间:40分钟 分值:68分)答案答案C从材料中可以看出雅典法院会将无辜的人处死,将有罪之人释放,这说明雅典民主制存在着弊端,司法审判制度有待完

74、善,因此C项符合题意。“人是万物的尺度”强调的是人的感觉是判定一切的准绳,与材料无关,排除A项;B项并不是材料主旨,可排除;从材料中无法看出公民享有充分的自由,排除D项。错因分析错因分析本题旨在考查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容易错选B项。错因在于错误解读题干材料信息,只是片面地看到了材料中的“精于辩论”就主观地认为B项是正确答案。2.(2018北京平谷零模,15)关于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与雅典的梭伦改革,以下说法正确的是()二者都对贵族的政治地位造成了冲击二者都促进了经济发展二者的改革都促成了新的政治制度的形成秦国平民化政治的道路比雅典更彻底A.B.C.D.答案答案B商鞅变法废除世卿世禄制,按军功授爵

75、,冲击了旧贵族,梭伦改革中实行财产等级制和改革国家行政机构,奠定了平民参政的基础,冲击了旧氏族贵族政治特权,故正确;商鞅变法奖励耕织,推动了农业的发展,梭伦改革鼓励发展农工商业,促进了经济的发展,故正确;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商鞅变法推动地主阶级执政的新制度形成,故正确;秦国改革后确立了地主阶级的统治,平民参政机会少,梭伦改革奠定了雅典民主政治的基础,故错误。B项符合题意。知识拓展知识拓展梭伦改革与商鞅变法的不同点(1)两者所处的时代背景不同:梭伦改革处于奴隶制度的上升时期,商鞅变法处于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时期。(2)两者的性质不同:梭伦改革是一次奴隶主阶级缓和社会矛盾的变革;商

76、鞅变法是一场新兴地主阶级为发展封建经济而进行的除旧布新的社会改革。(3)两次改革的特点不同:梭伦改革有着调和、折中的特点;商鞅变法较为彻底。(4)两次改革的结果与影响不同:梭伦改革不但没有缓和社会矛盾,反而激起了旧贵族的强烈反对,但却为雅典走上民主政治道路奠定了基础。商鞅虽被杀,但变法成功了,确立了中央集权的封建专制制度,为秦国灭掉东方六国、实现统一奠定了基础。3.(2018北京海淀期末,17)梭伦改革后的雅典氏族组织对政治仍然有重要影响。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以地域为基础的部落组织成为重要的政治单元。这一变化表明()A.雅典民主制度进入全盛时期B.贵族成员参政议政权力被剥夺C.家庭已经不再是社

77、会基本单位D.在政治活动中血缘关系被打破答案答案D在伯利克里担任首席将军期间,雅典民主政治发展到顶峰,与材料中“到克里斯提尼改革时”不符,故A项错误;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参政议政并非特权,排除B项;材料中只是说“部落组织成为重要的政治单元”,并没有涉及家庭,故C项错误;克里斯提尼改革基本铲除了旧氏族贵族的政治特权,材料中“以地域为基础的部落组织成为重要的政治单元”说明政治活动中的血缘关系被打破,故D项正确。知识拓展知识拓展与梭伦改革相比,克里斯提尼改革的特点梭伦改革以血缘为基础划分四个部落选区组成四百人议事会;克里斯提尼改革以地域为基础划分十个行政选区组成五百人议事会

78、,打破了传统的血缘关系,削弱了部落贵族的势力。4.(2018北京东城期末,21)希腊史指出:“雅典公民拥有相当丰富的行政和司法公务的经验,那是古代和现代的任何国家都不能相比的。更有甚者,这个通过抽签、公职的轮换和取消了财产资格(除个别行政官职而外)的经验,已普及于公民社会的所有阶级。”这表明当时的雅典()A.民主政治进一步完善B.贵族和平民的对立已消除C.公民热衷于参政议政D.所有公民都享有政治权利答案答案A雅典公民对行政和司法都非常熟悉,说明雅典的民主政治得到了发展,故A项正确;B项表述过于绝对,可排除;材料中并未体现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故C项错误;D项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5.(20

79、18北京海淀期末,19)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公元5世纪初,罗马皇帝颁布敕令:罗马五大法学家的著作具有法律效力。这表明()A.罗马皇帝依靠法学家治理国家B.罗马法是纯粹的法学理论体系C.罗马法学家代表了平民的利益D.罗马法体现君权与法律的结合答案答案D依靠法学家治理国家与材料中“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不符,故A项错误;纯粹的法学理论体系与材料中“罗马皇帝的敕令具有法律效力”不符,故B项错误;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罗马法学家代表了平民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马帝国的皇帝高度重视法律的制定,法学家也积极进行法律解释,以充实罗马法律,这表明罗马法体现了君权与法律的结合,故D项正确。知识拓展知识

80、拓展罗马法罗马法指古代罗马制定和实施的全部罗马法律,是罗马奴隶制国家法律规范的总称。罗马法包括十二铜表法、公民法、万民法、民法大全等,罗马法的核心内容是承认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体现着理性、自由、平等、正义的思想。6.(2018北京西城二模,19)伯利克里上台后,计划重建被希波战争摧毁的雅典卫城。尽管遭到贵族派的反对,但他仍获得了公民大会的支持,取得了建造卫城之权。这反映出()A.伯利克里时期贵族的公民权被彻底铲除B.雅典民主政治的突出特点是“轮番而治”C.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D.伯利克里因设五百人议事会而广受支持答案答案C题干材料信息表明,伯利克里计划重建雅典卫城遭到贵族派的反对,但由于

81、公民大会的支持得以成行,这说明公民大会负责审议并决定国家大事,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错在“彻底铲除”,B项不符合材料主旨,D项表述错误,五百人议事会是克里斯提尼时期设立的。7.(2017北京顺义一模,25)希腊人与希腊文明中写道:“我们会盲目地给祖国送上赞歌,但我们都负载着另一个也是更沉重的责任抚养自己长大,把自己教育成有理解力的人类,进而从这种知识中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这一论述()A.体现个人主义倾向B.强调人应具有理性思维C.忽略了道德的作用D.深刻批判了民主政治答案答案B根据“探知我们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可知强调对国家的责任,故A项错误;根据“把自己教育成

82、有理解力的人类”可知强调理性地决断事物,故B项正确;强调理性思维,并非意味着忽视道德的作用,故C项错误;由材料中“作为公民的真正责任”可知是对民主政治的肯定,故D项错误。知识拓展知识拓展雅典的公民意识雅典公民在公民大会、陪审法庭和议事会等机构中,共同讨论和决定国家事务,裁决各种讼争。在战场上,他们并肩战斗,生死与共。此外,他们还有公共的宗教生活、文化生活等。每个雅典人皆以生活在团结和谐的雅典而自豪。8.(2017北京海淀期末,23)阿里斯托芬在喜剧公民大会妇女中虚构了一个故事:雅典的妇女们偷偷穿上丈夫的服装,戴上假胡须,女扮男装出席公民大会,投票通过法律夺取了政权,把男性从城邦中驱逐出去。这一

83、虚构故事反映了()A.民主政治促使戏剧艺术繁荣B.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C.男女地位不等妇女无权参政D.滥用国家权力导致政治混乱答案答案C民主政治促使戏剧艺术繁荣不是这一虚构故事反映的问题,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民主氛围浓厚公民意志自由,故B项错误;这一虚构故事中,妇女女扮男装后才能参加公民大会,说明实际情况中妇女无权参政,故C项正确;滥用国家权力导致政治混乱材料没有涉及,故D项错误。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通过古希腊喜剧作家阿里斯托芬在公民大会妇女中虚构的一个故事设置情境,旨在考查考生对雅典民主政治实质的理解。试题设计角度新颖,选材典型,立意深刻,符合北京卷的考查特点。9.(2017北京海淀

84、期末)德国法学家耶林说:“罗马帝国曾三次征服世界,第一次以武力,第二次以宗教,第三次以法律唯有法律征服世界是最为持久的征服。”以下说法较准确地解释了罗马以“法律征服世界”观点的是()A.在古代罗马,平民和奴隶的利益均受到法律的保护B.罗马法保护私有财产,并且提倡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成文法到万民法的发展历程D.罗马法维系了国家的统治,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答案答案D“第一次以武力”指的是罗马通过武力扩张建立起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第二次以宗教”指的是罗马境内产生的基督教传遍世界;“第三次以法律”指的是罗马法维系了国家的统治,对近代资本主义国家的立法和司法产生了深远的影

85、响。故选D项。10.(2016北京朝阳一模,19)史记中记载了“二十六年,秦初并天下”,王绾、李斯廷议郡县与分封的故事。下列有关该年的说法准确的有()“二十六年”距今将近两千年该年应理解为“(秦)始皇元年”此时为雅典民主制度的初创期此时柏拉图理想国问世逾百年A.B.C.D.答案答案C材料中的“二十六年”是秦灭六国完成统一的时间,即公元前221年,距今两千多年,的说法不正确;这一年秦王嬴政自称始皇帝,因此该年可以理解为“(秦)始皇元年”,正确;雅典民主制度的初创期是公元前6世纪,错误;柏拉图理想国问世于公元前4世纪,比秦统一早了一个多世纪,正确。因此C项正确。方法指导方法指导本题考查考生的共时性

86、思维能力。共时性是指同一时间段各地区历史发展的不同特征,地区间历史发展中的相互借鉴与交流。中外大事对比、比较同一年世界不同地区间历史事件的不同、同一时段不同地区发展趋势等都是培养共时性思维能力的好方法。二、非选择题二、非选择题( (共共2828分分) )11.(2018北京海淀二模,37)(节选)2017年,中国GDP约12万亿美元,欧元区19国GDP总和仅比中国多出约5千亿美元;2018年中国GDP将超过欧元区的总和。西方经济学家感叹:中国经济的发展将使“全球经济重返历史大部分时间持续的状态,过去150年西方经济超过东方的局面只是特例”。材料一罗马与秦汉帝国,都将广大地区组织于一个庞大的经济

87、体系中。但是罗马各地物产的交流,还是在地方性的市场圈内解决;而汉代中国,通过一个道路系统紧密联系为互相依存的整体。中国经济体系一旦编织成形,可以扩展,却难以裂解。中国历史上,国家分裂时经济的重新整合,常早于政权的统一。罗马则不然,地区之间无须依赖一个固定的交通网和固定的资源供求。因此,罗马的经济体系一旦破裂,便没有再求重整的需要。中国的大帝国、文化圈与经济网络,彼此叠合,互相加强,遂有强固的凝聚力。罗马帝国秩序的稳定性不如中国,罗马帝国之后,欧洲、中东、北非裂解为多文化、多族群的列国体制。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1)依据材料,比较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经济体系的差异,(8分

88、)据此谈谈你的认识。(2分)答案答案(1)差异:古代中国形成了一个整体性很强的全国性的经济体系,稳定性强(联系紧密);促成了经济、政治、文化的高度统一,是自古以来中国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的重要基础。(4分)罗马经济体系呈现地域性的特点,稳定性差;无助于政权的统一,罗马帝国灭亡后就永久分裂为不同的文化和民族体系。(4分)认识:中国古代统一的经济和政治格局是东方经济长期领先于西方的基础。(2分)解析解析(1)提取材料信息,从材料中秦汉帝国和罗马的经济特点入手,结合两国政治状况回答“差异”。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回答“认识”。12.(2018北京朝阳一模,37)(节选)文明的多元文明的

89、竞争文明的发展材料一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在战争过程中形成的,但是罗马帝国表现为武力征服的结果,而汉代中国则表现为武力统一的结果。罗马和汉代中国作为幅员辽阔的跨地区的大国,不可避免地都要划分行政区域加以统治。罗马广泛实行行省制,汉朝则广泛实行郡县制。二者都由中央派官统治地方。罗马帝国和汉代中国都是多民族的国家。摘编自吴于廑、齐世荣世界史古代史(上)(1)归纳古罗马帝国与汉代中国的相同点。(8分)答案答案(1)相同点:通过战争方式建立;幅员辽阔;划分行政区域,实行制度化管理;都是多民族国家。(8分)解析解析(1)由材料可知,古罗马帝国与汉代中国都是通过战争方式形成并发展起来的,都是幅员辽阔的跨地

90、区的多民族大国。在这种特点下,政府需要划分行政区域,通过制度化管理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命题评审命题评审本题以文明多样化的角度,通过对比古罗马帝国与汉代中国的相同点,考查考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问题的能力,难度不大,容易得分。13.(2017北京海淀一模,37)(节选)家国文明材料一古代中国社会没有罗马那样的扩张力,但在外族入侵时,却有着足够的抗御能力,败而不溃、危而不亡,显出巨大的社会黏附力。罗马帝国走向衰落后,罗马人“对罗马的依恋之情也不复存在”。这是罗马的脆弱性,它的以个人和财富为标准的社会原则,适宜对外攻击,因为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但是,一旦要为邦国牺牲时

91、,这种被财富腐蚀的“爱国精神”,就苍白无力了。与之相比,古代中国人缺少外战的热情,但有守卫家邦的意志。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家国对于他们来说是生死于斯的土地。摘编自李山中国文化史(1)阅读材料一,简述材料中提到的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不同的社会原则,分别说明其历史影响。(10分)答案答案(1)原则:古代中国关注血缘亲情,重视人伦情感,崇尚家国一体,爱好和平。古代罗马注重个人价值,追求财富,崇尚军事征服和扩张。(8分)影响:古代中国的社会原则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形成奠定了基础;古代罗马的社会原则奠定了西方重视个人价值的文化传统。(2分)解析解析(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中“重视血缘家族,关注人伦情感,崇尚家国认同,它不足以激发主动征战的热情,却足以产生执干戈以卫社稷的道义精神”得出古代中国关注血缘亲情,重视人伦情感,崇尚家国一体,爱好和平;根据“以个人和财富为标准的社会原则,适宜对外攻击,因为可以带来巨大的财富”得出古代罗马注重个人价值,追求财富,崇尚军事征服和扩张。第二小问,结合古代中国和古代罗马的价值观对文化传统的影响作答。误区警示误区警示本题旨在考查考生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和解读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比较历史事物的能力。作答时容易忽略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如中国“爱好和平”、罗马“崇尚武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高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