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班4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477477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19 大小:67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班4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2班4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2班4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2班4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2班4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班4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班4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不不下下水水,怎怎么么学学会会游游泳泳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你赞同谁的观点?为什么?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2 2.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3 3. .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4.4.实践是认识目的实践是认识目的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决定认识实践决定认识) 因为:因为: 材料一:材料一:“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你要有知识,你就得参加变革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现实的实践。你要知道梨子的滋味,你就得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变革梨子,亲口吃一吃”。毛泽东毛泽东 材料

2、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材料二:李时珍吞服草本植物曼陀罗,直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到精神恍惚、失去知觉,终于认识到这种植物的入药麻醉作用。的入药麻醉作用。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问:这两则材料说明什么问题?(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二)实践是认识的基础1 1、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认识只有在实践中、在主体和客体的相互作用中才能完成。作用中才能完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为了学游泳,就得下水为了学游泳,就得下水近水知鱼性,近山知鸟音近水知鱼性,近

3、山知鸟音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区分认识的来源,途径?区分认识的来源,途径?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人们获得认识的途径有两条两条:一是一是参加参加实践实践,这就是,这就是直接经验直接经验;二是二是就是就是读书学习读书学习,这就是,这就是间接经验间接经验。 人类认识的人类认识的来源则是实践来源则是实践,而且也是,而且也是唯一唯一来源。来源。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但不是唯一途径。直接经验直接经验间接经验间接经验通过学习知识或通过学习知识或从别人那里获得从

4、别人那里获得通过实通过实践获得践获得实实践践是是认认识识唯唯一一来来源源认认识识途途径径注意:注意:认识的来源认识的来源认识的途径认识的途径通过实践获得通过实践获得如何理解:如何理解:1 1、“秀才不出门,秀才不出门,能能知天下事。知天下事。”2 2、“秀才不出门,秀才不出门,难难知天下事。知天下事。”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说明每个人受主客观条件限制,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不可能也没有必要事事参加实践。( (可以获取可以获取间接经验间接经验) )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对客观事物的真正认识,还必须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亲自参加实践,才算理解深刻。( (可以获取可以获取直

5、接经验直接经验) ) 恩格斯说:恩格斯说:“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社会一旦有技术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说明?2 2、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动力实实践践产生产生新问题新问题和和新要求新要求提供日益完备提供日益完备的认识的认识工具工具延伸了人类延伸了人类的认识器官的认识器官促促进进人人类类认认识识的的发发展展改造着人的改造着人的主观世界主观世界锻炼锻炼和提高了和提高了人的人的认识能力认识能力推动着人们推动着人们去探索研究去探索研究(认识产生于实践的认识产生于实践的需要需要)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

6、唯一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根本动力,但不是唯一动力。 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射电望远镜射电望远镜使人们可以观察到使人们可以观察到100100亿光年之遥的天亿光年之遥的天体;体;人造资源卫星人造资源卫星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帮助人们弄清地球的资源分布;高速运算的高速运算的电子计算机电子计算机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使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更快更准;准;国际互联网国际互联网的建成极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的建成极大提高了人的认识能力。 上述事例说明什么?上述事例说明什么?说明:说明: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实践的发展提供新的认识工具和技术手段,从而推动认识的发展。手段,从而

7、推动认识的发展。吃一堑,长一智吃一堑,长一智 学然后知不足学然后知不足书到用时方恨少书到用时方恨少失败是成功之母失败是成功之母名言示例名言示例:黄鼠狼偷鸡黄鼠狼偷鸡黄鼠狼不是偷鸡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专家” 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华东师范大学生物系的几位教师,用了20年的时间,年的时间,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作了一番调查研究,先后解剖了近5000只黄鼠狼,发现只黄鼠狼,发现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只有两只黄鼠狼吃了鸡。他们还做了实验:第一天,在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关黄鼠狼的笼子里放进活鸡三只、带鱼一段,黄鼠狼只吃了带鱼。第二

8、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吃了带鱼。第二天,放进鸡、鸽子和老鼠,结果,黄鼠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狼吃了老鼠。只到第五天,仅仅放进活鸡,黄鼠狼没有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别的东西可吃,才拿鸡来充饥。这几位教师又进一步了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解到,黄鼠狼原来是消灭老鼠的“能手能手”,一只黄鼠狼,一只黄鼠狼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至少能吃三四百只老鼠,还要吞食大量害虫。通过长期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实验,他们不但为黄鼠狼洗刷了专门偷鸡的恶名声,而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

9、的许多且逐步深入地认识了黄鼠狼的生活习性和对人类的许多益处。益处。如何证明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如何证明黄鼠狼不是偷鸡专家? 人的人的主观认识主观认识本身不能证明,本身不能证明,认识认识对象本身对象本身也不会也不会“自言其明自言其明”。黄鼠狼不。黄鼠狼不会说会说“我不是专门偷鸡吃的我不是专门偷鸡吃的”,鸡也不会,鸡也不会说说“我常常被黄鼠狼吃。我常常被黄鼠狼吃。”。那么,谁能。那么,谁能检验这些认识正确与否呢?检验这些认识正确与否呢?实践。实践。为什么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为什么只有实践才能检验认识正确与否呢?呢?因为实践因为实践具备将主观和客观联具备将主观和客观联系起来的特性系起来的特性

10、。实践是如何检验认识的呢?实践是如何检验认识的呢?3 3、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唯一标准 何谓正确认识?何谓正确认识?检验认识是否正确?检验认识是否正确?主观主观客观客观正确的认识(相符合)正确的认识(相符合)对照对照错误的认识(不相符)错误的认识(不相符)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为什么说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主观认识和主观认识和认识的对象认识的对象都不能充当都不能充当标准标准 客观事物客观事物主观主观认识认识本身不能本身不能“自言其明自言其明”本身无法证明本身无法证明多数人公多数人公认的观点认的观点科学理论科学理论权威的话权

11、威的话原有的认识原有的认识实实践践受主观认受主观认识指导识指导联系主联系主观认识观认识改造客改造客观世界观世界联系客联系客观事物观事物是是主观见主观见之于客观之于客观的活动的活动,联系主客联系主客观的观的桥梁桥梁是检验认是检验认识正确与识正确与否的唯一否的唯一标准标准 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是骡子是马,拉出来遛遛 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真理无价宝,实践里面找路遥知路遥知马力,日久力,日久见人心人心名言示例名言示例: 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认为十分重要的问题,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不在于懂得了客观世界的规律性,因而能够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

12、规律性解释世界,而在于拿了这种对于客观规律性的认识去的认识去能动地改造世界。能动地改造世界。 毛泽东毛泽东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就一定能推获得对事物的正确认识,就一定能推动实践的发展么?动实践的发展么?4 4、实践是认识的、实践是认识的目的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认识本身不是目的,改造世界才是改造世界才是认识的认识的目的目的。阅读课本陶行知的故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阅读课本陶行知的故事,谈谈你对此的认识。告诉我们,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表示为:告诉我们,实践和认识的关系表示为:行行知知行,或实践行,或实践认识认识实践实践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认识从实践中来,最终还要回到实践中去 注意注意 认识的认识的根本任务:根本任务:从感性认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识上升到理性认识,透过现象抓住本质。本质。认识的认识的目的:目的:指导实践改造世界。指导实践改造世界。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精通的目的全在于应用学以致用学以致用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造烛为求明,求知为运用,学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而不用如同耕地不播种,终无所获。所获。名言示例名言示例: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 初中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