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9476198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9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背诵版(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备考说明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今年教材增幅较大,因此今年的压缩版内容随之有增加。2、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学习方法主要是死记硬背。3、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卷四的简答题只要观点正确,要点齐全,就可以获得不错的分数。4、关于卷四备考中六大主流题型的答题注意事项,及得分技巧,我将在 9 月 17 日晚上,有一次免费直播课程。欢迎大家参加。听课地址:http:/ 年制定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开端。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建设“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的十六

2、字方针。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中央领导集体,把依法治国确定为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并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实行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载入宪法。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集体,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全局的高度,创造性地提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这一崭新概念,确立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指导思想。第二章依法治国2第一节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内涵一、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

3、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二、依法治国方略的实施是一项浩瀚庞大、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1构建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依法治国方略实施的必要前提。2依法行政是依法治国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法治国家对政府行政活动的基本要求。一是要求合法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依照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进行;没有法律、法规、规章的规定,行政机关不得作出影响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合法权益或者增加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义务的决定。二是要求合理行政。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平等对待行政管理相对人,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正确使用相关行政措

4、施和手段,避免损害当事人的正当权益。三是要求程序正当。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尽可能公开,注意听取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意见;应严格遵循法定程序,依法保障行政管理相对人、利害关系人的知情权、参与权和救济权。四是要求高效便民。行政机关实施行政管理,应当遵守法定时限,积极履行法定职责,提高办事效率,提供优质服务,方便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五是要求诚实守信。行政机关公布的信息应当全面、准确、真实;非因法定事由并经法定程序,行政机关不得撤销、变更已经生效的行政决定。六是要求权责统一。通过科学的法律和其他制度,合理规定和配置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权力和责任,保持责任与权力的对应;行政机关违法或者不当行使

5、职权,应当依法承担法律责任,切实做到执法有保障、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侵权须赔偿。3实现公正高效权威的司法要坚持司法公正;要实现司法高效;要树立司法权威。4普遍、严格遵循法律。5构建权力制约监督体系与机制。社会主义法治是“治官之治”和“治权之治”。要从法律上构建起“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权利制约权力、以道德制约权力”的权力制约监督体系3与机制,以保证执政党的权力和立法、执法、司法等各种权力的设置和行使始终不偏离我国民主政治的正确轨道。第二节依法治国理念的基本要求一、充分发挥依法治国方略在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中的重大作用1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保障我国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2充

6、分运用法律手段,推动我国社会建设事业的进一步完善。3充分运用法律手段,不断创新社会管理。针对社会管理领域中的重点人群、重点活动、重点区域以及重点行业,建立起以法律手段为主体、多种手段协调与配合的管理和控制体系,构建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三位一体的解决社会纠纷的大调解格局和体系。二、实现法律手段与其他社会治理手段和方式的有机结合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不认同“法律万能”的思维偏向。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这一特征,与西方资本主义法治理论中片面、绝对化的“法律中心主义”具有重要区别。在我国社会的规范体系中,除了宪法和法律等规范性法律文件外,还有党的方针政策、党纪党规、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各种社会组织合法的规

7、章制度,以及为人民群众所广泛认同的民规、民俗、民约等等。所有这些规范,都对我国社会关系具有调整作用,都对社会成员的行为具有约束或导向功能。要全面发挥各种社会规范的调整作用,综合协调地运用多元化的手段和方式来实现对国家的治理和管理。要坚持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有机统一。社会主义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同属于上层建筑,共同体现着我国社会主义国家的根本性质,共同反映着广大人民的社会理想与社会要求,共同体现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法治和德治相辅相成,互为补充,共同发挥着维护社会秩序,规范社会成员的思想和行为的作用。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的结合与统一,不仅强化和提升了依法治国的实际成效,也使社会主义道德在法治社会中焕发

8、出新的生命力。第三章执法为民第一节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内涵一、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4执法为民的基本涵义是,立法机关的立法活动、行政机关的执法活动、司法机关的司法活动等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都必须以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反映广大人民的意志与愿望,体现广大人民的情感与要求,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正当利益,为人民群众有效地行使民主权利,参与国家和社会管理,自主地从事各种正当的经济、社会、文化活动,合理地追求生存和生活状态的改善,提供法律上的支持与保护。二、执法为民体现了党的根本宗旨和国家的社会主义性质1执法为民是党的根本宗旨在法治事业中的具体贯彻。2执法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的必然要求和

9、实际体现。3执法为民是新时期我国民主政治实践创新的必由之路和重要内容。4执法为民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顺利推进的重要动力。第二节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要求一、自觉践行执法为民理念1坚持以人为本。2着眼于保障和改善民生。3倡导和注重理性文明执法。4切实做到便民利民。二、坚持国家利益、社会利益和个人利益的高度统一社会主义法治执法为民的理念,与资本主义法治理论中以自由资本主义为实践背景的“个人权利至上”的主张存在着重要区别。社会主义法治高度重视和强调人民利益,倡导和要求执法为民,但并不意味着认同个人权利的绝对化。执法为民理念明确地寓含着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遵纪守法的要求。要引导和教育人民群众正确对待和行使

10、自己的各项权利与自由,妥善、合理地处理个人与其他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与冲突,自觉履行法律义务、道德义务和社会责任,在行使个人权利、享受个人自由的同时,不得损害他人合法利益和社会利益。第四章公平正义第一节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内涵一、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的共同理想,是和谐社会的基本内容和特征。5二、公平正义是一个历史性范畴不同社会条件下,公平正义的实际内容及其实现方式和手段具有重要差异,人类社会不存在普适于一切国度、完全相同一致的公平正义的标准。三、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价值基础1公平正义是我国社会主义社会所倡导和维护的主流价值。2公平正义是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愿

11、望与迫切要求。3公平正义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由之路。4公平正义是树立和强化法治权威的必要前提与保证。四、坚持公平正义的基本原则1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2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原则。3坚持不偏不倚、不枉不纵、秉公执法原则。第二节公平正义理念的基本要求一、正确处理法理与情理的关系我国法律反映了社会公平正义的主要方面,但法律并不能覆盖社会公平正义的全部内容。社会主义法治公平正义的实现,必须注重法理与情理的相互统一,用法理为情理提供正当性支持,以情理强化法理施行的社会效果。在执法和司法过程中,既要遵循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也要参考其他社会规范,同时适当考虑人民群众的普遍性情感,既要

12、维护执法的严肃性,又要考虑社会现实状况和人民群众的接受程度;要妥善、恰当地解决法治实践中可能存在的局部性、个别性的“合理不合法”或“合法不合理”的问题,在不违反法律基本原则,不损害法律权威的前提下,能动地运用法律技术和法律手段,兼顾法理与情理的要求,寻求相关利益的平衡与妥协,使这类特殊问题的解决更趋于实质上的公正。二、正确处理程序与实体的关系程序与实体是法治体系的两大组成部分,法治的公正也分别通过程序公正和实体公正两个方面得以体现。程序公正与实体公正具有密切的联系。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外部形式,是实体公正得以实现的重要途径和重要保证;实体公正是程序公正的内在目标,也是程序公正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13、在法治实践活动中,要正确处理好程序与实体的关系,把握好两者之间的合理均衡,一方面,应当高度重视程序的约束作用,严格遵守法定程序,切实保证程序的公正;另一方面,不应极端化地强调程序而忽略实体上的公正,反对那种“只要程序公正,6实体则必然公正”,以及“只要程序正确,实体则可以在所不问”观念和做法。三、正确处理公正与效率的关系公正与效率是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活动所追求的共同目标。实现公平正义,必须同时兼顾公正与效率。一方面,不能为片面追求效率而损伤实质公正;另一方面,又必须看到公平正义的实现,离不开法治活动效率的不断提高,如果执法者在法治活动中拖延推诿,贻误怠慢,使人民群众的正当权益得不到及时的保护或实

14、现,同样是对人民群众的不公正。四、正确处理普遍与特殊的关系法律是全社会平等适用的普遍性社会规范,维护法律及其实施的普遍性,是实现公平正义的必要前提。为此,必须强调法制的统一性,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以体现对法律这种普遍性的尊重。同时,又必须从我国地域间、城乡间、阶层间、群体问发展很不平衡,社会成员所处社会环境、所具有的社会条件差异较大这一客观事实出发,在法律制定及其适用中,对特殊地域以及特殊群体或个体作出必要的区别化对待,特别是为不发达地区、困难群体或个体提供更多的发展机遇,给予更为完善的法律保护。五、正确处理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我国司法和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都担负着实现公平正义的

15、责任,但司法是解决社会纠纷、保证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要正确处理司法与其他社会纠纷解决手段的关系,在社会矛盾和纠纷的解决中,恰当地发挥司法的功能,克服过度依赖司法、过多依靠裁判的偏向,把有限的司法资源运用于维护和实现公平正义的关键环节,广泛调动各种社会力量,构建多元化的社会矛盾纠纷化解机制,运用多方面社会资源解决矛盾和纠纷。第五章服务大局第一节服务大局社会主义理念的基本内涵一、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服务大局的核心内容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事业都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任务和大政方针而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的各项工作都必须服从和服务于党和国家的根本利益以及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社会主义法

16、治的各种具体实践活动都必须充分考虑和高度重视对社会发展和社会运行全局的影响。服务大局理念是依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对法律功能和作用所7作出的概括而通俗的表述,它既为法治实践活动提供了明确的目标和导引,也为法律工作者以及广大人民群众认知和理解法治实践活动的社会意义提供了简明的依据和参照。二、服务大局理念揭示了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科学性和实践性1服务大局是对马克思主义法律思想的实践诠释。2服务大局是对法治运行实际状况和客观规律的深刻认知和正确把握。3服务大局是对我国社会发展总体格局和态势的必要配合和积极回应。三、充分认识和正确把握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大局的基本特征1认识大局的根本性。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的

17、大局,集中代表了党和国家以及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和长远利益,反映着社会主义事业的整体要求,具有根本性特征。2坚持大局的统领性。3适应大局的历史性。4分辨大局的层次性。第二节服务大局理念的基本要求一、法治实践活动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1坚持在法治实践中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2高度重视法治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法治实践活动的社会效果,是检验法治为大局服务具体成效的主要依据。3注重和强调各地方、各部门以及各机构的协调与配合。各地方、各部门、各机构必须摒弃狭隘的地方、部门或机构利益,站在大局的高度,正确对待和处理法治实践活动中面临的各种问题。第六章党的领导第一节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内涵一、党的领导是

18、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中国共产党是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坚持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主要特色,也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中的党的领导,就是指党通过路线、方针和政策的实施与贯彻,依靠各级党组织作用的正确发挥,把握我国法治事业发展的根本方向,决定我国法治事业的战略部署,推动我国法治事业的总体进程,协调我国法治事业中的重要关系,指导我国法治实践活动的具体开展。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旗帜鲜明地突出和强调党对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地位和领导作用,为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健康发展和顺利推进提供了坚实的保障,更加坚定了广大人民群众对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8义法治道路的信心和决心

19、。二、深刻认识坚持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的客观必然性1党在长期革命建设中逐步形成的历史地位决定了社会主义法治事业必须坚持党的领导。2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实际推行必须依靠党的领导。3改善党的执政方式、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推进党的各项事业,必须加强党对法治事业的领导。三、准确把握党对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领导作用1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积极倡导者。2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主要推动者。3党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事业的坚定维护者。四、党的领导在法治事业中的集中体现1思想领导。2政治领导。3组织领导。第二节党的领导理念的基本要求一、注重突出和维护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与权威。二、始终坚持依法领导三、充分重视科学领导9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