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第二节

上传人:公**** 文档编号:569471061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11 大小:3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第二节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第二节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第二节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第二节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第二节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第二节》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当代女性文学代表作家与作品第二节(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舒婷(1952)厦门鼓浪屿人。由于50年代中期父亲被下放,舒婷在舒婷在外祖母家长大。由于文革,她全部正规教育在初中二年级结束了。1969年,17岁的舒婷“上山下乡”插队到闽西山区。 1972年20岁的舒婷以姨妈继女的身份回城。在家待业整三年,做过多种临时工。闲置在家的寂寞里,她反倒获得一种洞悉人世的阅力和眼光。开始了历史和文化的反思。“发誓要写一部艾芜的南行记那样的东西,为牺牲的整整一代人作证。”1979年4月诗刊选发了舒婷的致橡树,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和这也是一切。舒婷开始为诗坛所注意。舒婷的诗后结集为双桅船(上海文艺出版社1982年)舒婷顾城抒情诗选(福建人民出版社,1982年其中舒婷21

2、首),和会唱歌的鸢尾花(四川文艺出版社,1986年。)舒婷80年代后期开始转向散文,她的散文有拂之不去的那段知青时代人生经历的回顾和反思。舒婷从1971年发表致杭城到现在,前后延续三十余年,是我们福建当代文坛上一颗永不落的星星,今年(2006年)当选为福建省文联主席。 (一)觉醒(一)觉醒:致橡树是对女性独立人格的骄傲宣言: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做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二)叛逆:(二)叛逆:神女峰则是对要求女性从一而终的封建节烈观的背叛: “与其在悬崖上展览千年/不如在爱人肩头痛哭一晚。”(三)感悟:(三)感悟:惠安女子则体现了诗对中国当代女性命运的深切关怀:“ 你的裸足/所踩过

3、的碱滩和礁石/于是,在封面和插图中/你成为风景,成为传奇”。 张辛欣1953出生于南京。13岁被卷入“文革”,1969年在“闹革命”中初中毕业,时年16岁,报名到黑龙江军垦农场当农工。1979年考上了中央戏剧学院导演系。 张辛欣是一个具有强烈个性和独特行事方式的女性。开朗直率,谈吐热情,口才极好,好说话、爱论争,是个容易遭人侧目的女性。在中央戏剧学院学习期间,由于发表了在同一地平线上我们这个年纪的梦疯狂的君子兰等作品而蜚声文坛,同时也被卷入社会思潮的漩涡中心,成为最有争议的一位作家。 张辛欣以我在哪儿错过了你?开始焦灼、迷惘的“女性发问”,以在同一地平线上作出了清醒而沉痛的回答:女性“不变的爱

4、的本能”与“保持自我”独立之间,是命中注定的难以取舍的“挣扎”。接着总结性地回顾了这种种“挣扎”并作出某种趋向性结论:自我对事业的追求才是女性最后的停泊地。 张辛欣以我们这个年纪的梦反省种种“挣扎”的痛苦源于对“梦”的美丽却显幼稚的“追寻”,认识到“梦”与“爱”之虚幻,开始投入切实的现实生活,从对女性个体生存的深切关注,而转向结结实实的凡俗人生,写出了让人欣喜也让人疑虑的大型纪实文学北京人、回老家及疯狂的君子兰从而把自己推入批评的旋涡,以至后来只在异国他乡干着她的本行而远远地将自己与“文学”隔离开来。这一人生经历深深地浸透了当代中国女性群体解放的酸甜苦辣。(一)、(一)、我在哪儿错过了你?我在

5、哪儿错过了你?可以说,这是一篇由于女性叙事者源于回归“女性化”上的认识与欲望的迷乱,而造成在叙事视点上充满矛盾的女性文本。这些矛盾实际上是肌理互渗,相互牵绊错综复杂的一个硬币的两面:之一:叙事者把男女主角之一:叙事者把男女主角安置在一个可以对话或者是较量的位置上,最终却安置在一个可以对话或者是较量的位置上,最终却又让他们处于无法沟通的错过的位置。之二:叙事又让他们处于无法沟通的错过的位置。之二:叙事者让男女主人公由于追求、要强、自信而发生心灵者让男女主人公由于追求、要强、自信而发生心灵上的碰撞,即在抽象的上的碰撞,即在抽象的“人人”的品质层面上互相打的品质层面上互相打动,而在男性、女性的性别层

6、面上出现裂痕。最大动,而在男性、女性的性别层面上出现裂痕。最大的矛盾就在这里:他们因坚持人的追求和价值而相的矛盾就在这里:他们因坚持人的追求和价值而相遇相知,也正因为坚持人的尊严和独立而相互失去。遇相知,也正因为坚持人的尊严和独立而相互失去。(二)、(二)、在同一地平线上在同一地平线上实质上延续了“我在哪儿失去了你”的问题,主人公是一个在婚姻和爱情生活中得而复失的女性。这个女性同样也有不屈不挠的进取心,还有一份对自己与男性处于“同一地平线上”的生存处境的清醒和透彻。在同一地平线上几乎可看作我在哪儿错过了你中那个“她”梦想成真后的生活体验。 (三)、(三)、最后的停泊地最后的停泊地描写了一连串爱

7、情的迷航,在经历了这一连串爱河中的迷航之后,女主人公突然“心理一片透明”。她终于宿命地预感到:她的爱情之舟在现实中不可能找到她的爱情之舟在现实中不可能找到停泊地,她的停泊地,她的“最后的停泊地最后的停泊地”只能是在舞台只能是在舞台“这个哭哭笑笑、生离死别、虚幻而又真实的这个哭哭笑笑、生离死别、虚幻而又真实的港湾中间港湾中间”。这篇小说浸淫着彻骨的绝望,表。这篇小说浸淫着彻骨的绝望,表达了作家对爱情的一种不自觉的彻悟:爱并不达了作家对爱情的一种不自觉的彻悟:爱并不在某个在某个“最后的停泊地最后的停泊地”中,也许就在一次次中,也许就在一次次寻找,一次次获得与失落之中。所以,在彻骨寻找,一次次获得与失落之中。所以,在彻骨的绝望之中,也有一种彻骨的平静和清凉。的绝望之中,也有一种彻骨的平静和清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