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庭坚江西诗派宗法课件

上传人:m**** 文档编号:569462615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0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黄庭坚江西诗派宗法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黄庭坚江西诗派宗法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黄庭坚江西诗派宗法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黄庭坚江西诗派宗法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黄庭坚江西诗派宗法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黄庭坚江西诗派宗法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黄庭坚江西诗派宗法课件(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黄庭坚的诗论江西诗派宗法1 1 严羽沧浪诗话: 至东坡(苏轼)、山谷(黄庭坚)始出己法以为诗,唐人之风变矣。山谷用工尤深刻,其后法席盛行,海内称为江西宗派。2 2黄庭坚简介 黄庭坚(1045-1105),字鲁直,号山谷,洪州分宁(江西修水)人,宋代著名文学家,与苏轼并称“苏黄”,开创“江西诗派”。3 3 黄庭坚论诗有以下几个要点:黄庭坚论诗有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强调一是强调“ “情性情性” ”,不过他认为,不过他认为“ “情性情性” ”应应该是正直敦厚、情感从容不迫,反对过于表露;该是正直敦厚、情感从容不迫,反对过于表露; 二是作诗虽然强调煅炼和用意,但他向往的二是作诗虽然强调煅炼和用意,但他

2、向往的最高境界是自然浑成,最高境界是自然浑成,“ “不烦绳削而自合不烦绳削而自合” ”,“ “无意于文无意于文” ”; 三是他总结了一套学习和借鉴古人艺术经验三是他总结了一套学习和借鉴古人艺术经验的方法,意在超越前人,独立创造。的方法,意在超越前人,独立创造。 4 4一、诗品与人品合一、温柔敦厚为上 书嵇书夜诗与侄指出有好的人品才能写出好的诗文,好的诗文又可以涤除读者心头的垢渍。 5 5 叔夜(嵇康)此诗豪壮清丽,无一点尘俗气,凡学作诗者在可在成诵在心,想见其人。虽沈于世故者,暂而揽其余芳,便可扑去面上三斗俗尘矣。何况深其义味者乎!时时讽咏,以洗心忘倦。 6 6潘子真诗话引黄庭坚云: 山谷尝谓

3、余言,老杜虽在流落颠沛,未尝一日不在本朝,故善陈时事,句律精深,超古作者,忠义之气,感发而然。书陶渊明责子诗后: 观渊明之诗,想见其人岂(恺)悌慈祥,戏谑可观也。 7 7 在重视人品的同时,黄也重视诗品,即对诗歌艺术风格的要求,但也包含有道德及社会背景的因素。总的来说,黄所倡导的诗品是以温柔敦厚为主导。 8 8书王知载朐(音去)山杂咏后书王知载朐(音去)山杂咏后: 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诗者,人之情性也,非强谏争于廷,怨忿诟于道,怒邻骂坐之为也。其人忠信笃敬,抱道而于道,怒邻骂坐之为也。其人忠信笃敬,抱道而居,与时乖逢,遇物悲喜,同床而不察、并世而居,与时乖逢,遇物悲喜,同床而

4、不察、并世而不闻。情之所不能堪,因发于呻吟,调笑之声,不闻。情之所不能堪,因发于呻吟,调笑之声,胸次释然,而闻者亦有所劝勉。比律吕而可歌,胸次释然,而闻者亦有所劝勉。比律吕而可歌,列干羽而可舞,是诗之美也。其发为讪谤,侵陵列干羽而可舞,是诗之美也。其发为讪谤,侵陵引颈以承戈,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忿者,人引颈以承戈,披襟而受矢,以快一朝之忿者,人皆以为诗之祸,是失诗之旨,非诗之过也。皆以为诗之祸,是失诗之旨,非诗之过也。 9 9 主张温厚,反对粗鄙骂詈以为诗,不主张诗主张温厚,反对粗鄙骂詈以为诗,不主张诗歌表现政治色彩浓厚而斗争性强的内容。既是对歌表现政治色彩浓厚而斗争性强的内容。既是对诗风的

5、追求,又有对苏轼因诗祸而遭入狱(按指诗风的追求,又有对苏轼因诗祸而遭入狱(按指乌台诗案)的惊悸。乌台诗案)的惊悸。 对苏诗的风格是并不赞成的,认为有失温柔对苏诗的风格是并不赞成的,认为有失温柔之旨。不过,黄庭坚反对诗歌讪谤怒骂也有合理之旨。不过,黄庭坚反对诗歌讪谤怒骂也有合理的一面,以讪谤怒骂和直截了当地政治说教为诗,的一面,以讪谤怒骂和直截了当地政治说教为诗,必然缺乏含蓄深长的韵味,失却诗歌应有的美学必然缺乏含蓄深长的韵味,失却诗歌应有的美学特征。特征。 1010 还应当全面地观察黄庭坚的诗学理论,黄庭坚曾有过重视诗歌思想内容和社会功用的论述。曾有人认为这是苏黄在争名,其实并不如此,当是黄庭

6、坚在晚年饱经风霜之后,深有感于当时之世不能容忍讥刺(宋徽宗曾下诏禁毁苏黄文集,盖因其诗中对唐玄宗、肃宗、张后、李辅国等均有讥剌),告诫后学的语重心长的肺腑之言,用心可谓良苦。 1111二、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 黄庭坚在中晚年后转向对诗歌审美特征及其创作规律的探索,重在炼字、造句、格律、布置等内部规律的研究。 12121 1、诗歌创作的本源、诗歌创作的本源 论作诗文论作诗文: 新诗日有胜句,甚可喜。要当不已,乃到古人下笔处。新诗日有胜句,甚可喜。要当不已,乃到古人下笔处。小诗,文章之末,何足甚工?然足下试留意,奉为道之。小诗,文章之末,何足甚工?然足下试留意,奉为道之。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尔后

7、来学诗者,时有妙句,譬词意高胜,要从学问中来。尔后来学诗者,时有妙句,譬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非不即似,要且不是。如合眼摸象,随所触体,得一处,非不即似,要且不是。若开眼,则全体见之,合古人处,不待取证也。作文不必若开眼,则全体见之,合古人处,不待取证也。作文不必多,每作一篇,要商榷精尽,检阅不厌勤耳。举场中,下多,每作一篇,要商榷精尽,检阅不厌勤耳。举场中,下笔迟涩,盖是平时读书不贯穿也,宜勉强于学问。岁月如笔迟涩,盖是平时读书不贯穿也,宜勉强于学问。岁月如流,须及年少精力读书,不贵杂博,而贵精深。作文字须流,须及年少精力读书,不贵杂博,而贵精深。作文字须摹,古人百工之技,亦无有不法

8、而成者也。但始学诗,要摹,古人百工之技,亦无有不法而成者也。但始学诗,要须每作一篇,辄须立一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焉,乃为成须每作一篇,辄须立一大意,长篇须曲折三致焉,乃为成章耳。读书要精深,患在杂博,因按所闻动静念之触事,章耳。读书要精深,患在杂博,因按所闻动静念之触事,辄有得意处,乃为问学之功。文章惟不构空强作,诗遇境辄有得意处,乃为问学之功。文章惟不构空强作,诗遇境而生,便自工耳。(而生,便自工耳。(山谷集山谷集别集卷六)别集卷六)1313与徐师川书四首与徐师川书四首(山谷集山谷集卷十九):卷十九): 其未至者,探经术未深,读老杜、李白、韩其未至者,探经术未深,读老杜、李白、韩退之诗不熟耳

9、。退之诗不熟耳。答洪驹父书答洪驹父书 (山谷集山谷集卷十九):卷十九): (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寄诗)语意老重,数过读,不能去手,继以叹息: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诸文亦继以叹息:少加意读书,古人不难到也。诸文亦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皆好,但少古人绳墨耳。可更熟读司马子长、韩退之文章。退之文章。 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终始关键,有开凡作一文,皆须有宗有趣,终始关键,有开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有阖,如四渎虽纳百川,或汇而为广泽,汪洋千里,要自发源注海耳。里,要自发源注海耳。 1414 老夫绍圣(老夫绍圣(10941094)以前,不知作文

10、章斧斤,)以前,不知作文章斧斤,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取旧所作读之,皆可笑;绍圣以后,始知作文章,但已老病惰懒,不能下笔也。外甥勉之,为我雪但已老病惰懒,不能下笔也。外甥勉之,为我雪耻。耻。 骂犬文骂犬文虽雄奇,然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虽雄奇,然不作可也。东坡文章妙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天下,其短处在好骂,慎勿袭其轨也。 所寄所寄释权释权一篇,词笔纵横,极见日一篇,词笔纵横,极见日新之效。更须治经,深其渊源,乃可到古人耳。新之效。更须治经,深其渊源,乃可到古人耳。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处。自作青琐祭文,语意甚工,但用字时有未安处。自作语最难,老杜作诗

11、,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语最难,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盖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1515 按,答洪驹父书为黄庭坚晚年59岁时的书信。2、点铁成金与夺胎换骨理论1616答洪驹父书: 古之能为文章者,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之陈言入于翰墨,如灵丹一粒,点铁成金也。文章最为儒者末事,然索学之,又不可不知其曲折,幸熟思之。至于推之使高如泰山之崇崛,如垂天之云;作之使雄壮如沧江八月之涛、海运吞舟之鱼,又不可守绳墨,令俭陋也。1717惠洪冷斋夜话卷一: 山谷曰:诗意无穷,而人之才有限;以有限之才追无穷之意,虽渊明、少陵不得工也。然不易其意而造其语,

12、谓之换骨法,窥入其意而形容之,谓之夺胎法。1818 杜、韩二人诚然都是主张学古的,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韩愈说“非三代两汉以前书不敢观”,又说“沈浸浓郁,含英咀华,作为文章,其书满家。”但杜、韩二人又都是提倡独创的,杜甫的“语不惊人死不休”,韩愈的“陈言务去”,都是很有名的理论。 换骨法是指吸取古人精彩的诗意境界而不袭其辞,别创新语表现之。夺胎法则是参考古人诗意而重新加以形容,以创造新的诗意境界。是所谓“以故为新”(再次杨明叔小序)1919升庵诗话对黄庭坚诗法的阐释 江总江总折杨柳折杨柳云:云:“ “塞北寒胶折,江南杨塞北寒胶折,江南杨柳结。不悟倡园花,遥同葱岭雪。春心既易荡,柳结

13、。不悟倡园花,遥同葱岭雪。春心既易荡,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春树聊攀折。共此依依情,无奈年年别。” ”唐张唐张说诗亦云:说诗亦云:“ “塞上绵应折,江南草可结。欲持梅塞上绵应折,江南草可结。欲持梅岭花,远竞榆关雪。岭花,远竞榆关雪。” ”微变数字,不妨双美。微变数字,不妨双美。(升庵诗话升庵诗话卷十卷十 张说诗)张说诗) 梅圣俞诗:梅圣俞诗:“ “南陇鸟过北陇叫,高田水入低南陇鸟过北陇叫,高田水入低田流。田流。” ”山谷诗:山谷诗:“ “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野水自添田水满,晴鸠却唤雨鸠来。雨鸠来。” ”李若水诗:李若水诗:“ “近村得雨远村同,上圳近村得雨远村同,上圳波流下圳

14、通。波流下圳通。” ”其句法皆自杜子美诗:其句法皆自杜子美诗:“ “桃花细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之句来。(卷十之句来。(卷十 梅圣俞诗)梅圣俞诗)2020 以上两则当属于黄庭坚以上两则当属于黄庭坚“ “点铁成金点铁成金” ”之法。之法。“ “张说诗张说诗” ”这一则讲的是唐代张说这一则讲的是唐代张说冬日见牧牛冬日见牧牛人担青草归人担青草归诗前四句诗前四句“ “微变微变” ”江总江总折杨柳折杨柳诗诗“ “数字数字” ”,也是好诗,无意中体现了,也是好诗,无意中体现了“ “点铁成点铁成金金” ”的精神。的精神。“ “梅圣俞诗梅圣俞诗” ”这一则归纳出梅尧臣、这

15、一则归纳出梅尧臣、黄庭坚、李若水的三首诗歌两句之间以物对物、黄庭坚、李若水的三首诗歌两句之间以物对物、以方位对方位的句法渊源于杜甫的以方位对方位的句法渊源于杜甫的曲江对酒曲江对酒诗诗“ “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桃花细逐杨花落,黄鸟时兼白鸟飞” ”句。梅、句。梅、黄、李三位宋代诗人在杜甫这一句法的基础上,黄、李三位宋代诗人在杜甫这一句法的基础上,自铸伟词,词虽不同,而句法则一,可算是自铸伟词,词虽不同,而句法则一,可算是“ “古古人之陈言人之陈言” ”一类;当然也可以说是一类;当然也可以说是“ “不易其意而不易其意而造其语造其语” ”之类,那么又可算是之类,那么又可算是“ “换骨法换骨法

16、” ”了了 。2121夺胎法张说送客诗曰:张说送客诗曰:“ “同居洛同居洛阳陌,经日懒相求。及尔阳陌,经日懒相求。及尔江湖去,念别思悠悠。江湖去,念别思悠悠。” ”又一首云:又一首云:“ “常时好闲独,常时好闲独,朋旧少相过。及尔宣风去,朋旧少相过。及尔宣风去,方嗟别日多。方嗟别日多。” ”二首一意。二首一意。余又记羽士吴筠余又记羽士吴筠别章叟别章叟一首云:一首云:“ “平昔同邑里,平昔同邑里,经年不相思。今日成远别,经年不相思。今日成远别,相对心凄其。相对心凄其。” ”能道人情,能道人情,亦前人未说破也。(卷十亦前人未说破也。(卷十一一 诗句用意)诗句用意) 谢灵运诗:谢灵运诗:“ “晓闻夕

17、飙急,晓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晚见朝日暾。” ”此语殊有此语殊有变互。凡风起必以夕,此变互。凡风起必以夕,此云云“ “晓闻夕飙晓闻夕飙” ”,即杜子,即杜子美之美之“ “乔木易高风乔木易高风” ”也;也;“ “晚见朝日晚见朝日” ”,倒景反照,倒景反照也。孟郊诗:也。孟郊诗:“ “南山塞天南山塞天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夕地,日月石上生。高峰夕驻景,深谷夜先明。驻景,深谷夜先明。” ”皆皆自谢诗翻出。(卷十一自谢诗翻出。(卷十一 晚见朝日)晚见朝日)2222 “诗句用意”这一则谈论唐代张说的送王光庭、送高唐州这两首送客诗句意重复,当然不是“夺胎换骨”的典范,而杨慎举吴筠送贺知章的别章叟诗,该诗能道

18、出他人所未能道出的“别意”,是体现“窥入其意而形容之”的“换骨法”的好诗。从该例中,又可见到梅尧臣提倡的“得前人所未道者,斯为善也”之“意新语工”观点对杨慎的影响。 2323 “晚见朝日”这一则仔细地解释谢灵运的石门新营所住四面高山回溪石濑茂林修竹诗之句“晓闻夕飙急,晚见朝日暾”中变互的手法,并为杜甫、孟郊所用。杜甫之向夕诗:“深山催短景,乔木易高风”句以“深”对“短”本“晓闻夕飙急”的句法,更重要的是杜诗诗题为向夕,而将夕阳乔木高风之景散落于句中写之,是“夺胎换骨”法的极致。杨慎的阐发极其深刻,被明代陶宗仪说郛称为“翻案”之举。 2424诗文诸文体用夺胎换骨法 后汉肃宗诏曰:后汉肃宗诏曰:“

19、 “父战于前,子死于后。弱女乘于亭父战于前,子死于后。弱女乘于亭障,孤儿号于道路。老母寡妻,设虚祭,饮泣泪,想望归障,孤儿号于道路。老母寡妻,设虚祭,饮泣泪,想望归魂于沙漠之表,岂不哀哉!魂于沙漠之表,岂不哀哉!” ”李华李华吊古战场文吊古战场文祖之。祖之。陈陶陈陶陇西行陇西行云:云:“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可谓得夺胎之妙。(卷十一可谓得夺胎之妙。(卷十一 诗文夺胎)诗文夺胎) 汉贾捐之汉贾捐之议罢珠崖疏议罢珠崖疏云:云:“ “父战死于前,子斗伤父战死于前,子斗伤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于后,女子乘亭鄣,孤儿号于道,

20、老母寡妇饮泣巷哭,遥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设虚祭,想魂乎万里之外。” ”后汉后汉 南匈奴传南匈奴传、唐李、唐李华华吊古战场文吊古战场文全用其语意,总不若陈陶诗云:全用其语意,总不若陈陶诗云:“ “誓扫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闺梦里人。” ”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卷十二一变而妙,真夺胎换骨矣。(卷十二 夺胎夺胎换骨)换骨)2525 西汉元帝时,贾捐之撰议罢珠崖疏,上引篇中动人之语屡为后人所用,杨慎列举了汉章帝的诏书、唐代李华的赋作、五代陈陶的诗歌等诗文“夺胎换骨”的现象,称之为“得夺胎之妙”、“一变而

21、妙,真夺胎换骨矣!”2626 这三篇诗文对贾捐之的这三篇诗文对贾捐之的议罢珠崖疏议罢珠崖疏部分语的部分语的“ “夺夺胎换骨胎换骨” ”改造如下:改造如下: 东汉章帝时,帝国与匈奴征战不休,章帝与太仆袁安东汉章帝时,帝国与匈奴征战不休,章帝与太仆袁安计议,下诏交还所掠匈奴生口以安慰北匈奴,诏书中稍增计议,下诏交还所掠匈奴生口以安慰北匈奴,诏书中稍增损损议罢珠崖疏议罢珠崖疏语而采取之,所施用对象发生变化;语而采取之,所施用对象发生变化; 唐代李华的唐代李华的吊古战场文吊古战场文这篇赋则综合有夺胎、换这篇赋则综合有夺胎、换骨二法,对贾氏原文之意重新形容,篇幅有所扩展,但还骨二法,对贾氏原文之意重新形

22、容,篇幅有所扩展,但还有沿袭贾氏原文的痕迹;有沿袭贾氏原文的痕迹; 杨慎对五代陈陶杨慎对五代陈陶陇西行陇西行的评价最高,认为它的的评价最高,认为它的“ “意意” ”犹存,而用语完全不同于原作,其中犹存,而用语完全不同于原作,其中“ “可怜无定河边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二句更是戛戛独造,故称之为二句更是戛戛独造,故称之为“ “一一变而妙变而妙” ”,是,是“ “夺胎换骨夺胎换骨” ”法的典范。法的典范。2727 黄庭坚的作法在后世还是多被历代作者批评,南宋严羽的沧浪专说江西诗病,金人王若虚滹(音乎)南诗话有一句话也颇为有名:“鲁直论诗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喻,世以为名言,以予观之,特剽窃之黠者耳。” 2828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