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总复习用课件.ppt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569459958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98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语文总复习用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用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用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用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初中语文总复习用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初中语文总复习用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语文总复习用课件.ppt(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岳阳楼记复醉翁亭记习展示自我仿写:文言文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一朵奇葩,那里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抱负;有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理想;更有愚公“子子孙孙无穷溃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执着;。中考文言文考查主要内容:1、实词注解2、语句翻译3、理解分析4、比较辨析5、延伸拓展实词注解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古今异义一、通假字一般包括同音通假和音近通假两种形式。通假字的解释有一定的格式,即:通什么字,意思是什么。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具具”通通“俱俱”,全、皆。,全、皆。)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予作文以记

2、之。(“属属”通通“嘱嘱”,嘱咐。),嘱咐。) 一、一、通假字:通假字:1、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止有剩骨;止露尻尾;止增笑耳( )3、满坐寂然;满坐宾客无不、满坐寂然;满坐宾客无不.以为妙绝(以为妙绝( )4、 诎右臂支船(诎右臂支船( )5、左手倚一衡木;衡于虑(、左手倚一衡木;衡于虑( )6、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7、出门看火伴(、出门看火伴( )8、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9、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 )10、甚矣,汝之不惠、甚矣,汝之不惠 ( )

3、11、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寡助之至,亲戚畔之( )12、属予作文以记之(、属予作文以记之( )13、曾益其所不能、曾益其所不能 ( )14、为天下唱,宜多应者(、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15、将军身被坚执锐(、将军身被坚执锐( )16、略无阙处(、略无阙处( )17、小惠未徧(、小惠未徧( )“说”通“悦”,快乐。“止”通“只”,只有。“坐”通“座”,座位。“诎”通“屈”,弯曲。“衡”通“横”,横木。“简”通“拣”,挑选。“火”通“伙”,伙伴。“食”通“饲”,喂。“反”通“返”,往返。“惠”通“慧”,聪明。“畔”通“叛”,背叛。“属”通“嘱”,嘱托。“曾”通“增”,增加。“唱”通“倡”,倡议。

4、“被”通“披”,穿。“阙”通“缺”,中断。“徧”通“遍,遍及、普遍。二、词类活用它常常是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将通常某种用法的词临时作另一种用法,通常是词的性质发生了改变。1、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官、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守:太守,官名,这里是动词,即名,这里是动词,即“做做 太守太守”。)。)2、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做状、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翼:名词做状语,译为像鸟的翅膀一样。)语,译为像鸟的翅膀一样。)3、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动词,给、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动词,给 命名。)命名。)1、一狼洞其中( )2、公将鼓之

5、。( )3、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4、尉果笞广( )5、置人所罾鱼腹中( )6、箕畚运于勃海之尾( )7、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 )打洞击鼓使劳累用竹板打用网捕用箕畚使平息一词多义在文言文里面,一词多义主要以单音词为主,做这一类题时要结合具体的句子意思来分析。1、予观夫巴陵胜状。(观:看。)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观:景色。)2、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而:顺接连词。)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而:转接连词,却。)3、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名:名字,名词。)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名:给命名,动词。)1、既克,公问其故( ) 广故数言欲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温故而知新2、中轩

6、敞者为舱。 为人五,为窗八。 或异二者之为。 武陵人捕鱼为业。 为天下唱。3、局促一室之内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登轼而望之四、古今异义四、古今异义有些词语在文言文中的意思与现代汉语不同,这就是古今异义词。这类词是考查的重点,也是同学们容易失误的地方。(1)寻病终(2)是马也(3)则久已病矣(4)微斯人(5)会天大雨(6)诚宜开张圣听(7)陟罚臧否(8)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9)无论魏晋(10)阡陌交通(11)小大之狱(12)牺牲玉帛(13)春和景明(14)痛恨于桓灵(15)先帝不以臣卑鄙语句翻译文言语句翻译是中考的必考内容,翻译的基本原则是: 直译为主, 意译为辅。

7、翻译时做到:信不走样、 达无语病、 雅有文采翻译下列句子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2、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墙倾楫摧。3、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4、不以物喜,不以己悲。5、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6、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7、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8、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9、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10、览物之情,得无异乎?理解分析理解分析是在读懂文章内容的前提下,对文章信息的整合和筛选,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分析提取的能力。要做好此题

8、,首先要快速熟练地读懂原文,在此基础上,抓住关键句子,筛选题目要找的信息。若夫淫雨霏霏,连月不开,阴风怒号,浊浪排空;日星隐曜,山岳潜形;商旅不行,樯倾楫摧;薄暮冥冥,虎啸猿啼。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至若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沙鸥翔集,锦鳞游泳;岸芷汀兰,郁郁青青。而或长烟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跃金。静影沉璧,渔歌互答,此乐何极!登斯楼也,则有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嗟夫!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是进亦忧,退亦忧。然则何时而乐耶?其必曰“先天下之忧而

9、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乎。噫!微斯人,吾谁与归?1、作者心目中的“古仁人”是什么样的人?(古时品德高尚的人)2、“或异二者之为”中的“二者”指的是什么人?(以物喜,以己悲之人)3、“古仁人之心”不同于“二者之为”的本质是什么?(不以物喜,不以己悲)4、写出第2段中与“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感极而悲者矣。”形成鲜明对比的句子(心旷神怡,宠辱偕忘,把酒临风,其喜洋洋者矣。)5、怎样理解1、2段文字与第3段议论之间的关系?(两端的景物描写,实际是在写“迁客骚人”的览物之情,从而引出“古仁人之心”,借以表达作者的胸襟和抱负。)6、“微斯人,吾谁与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怀?(表达了作者人生的追求

10、,也期望友人与自己共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

11、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1、找出文中描写山间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的句子。朝(日出而林霏开);暮(云归而岩穴暝);春(野芳发而幽香);夏(佳木秀而繁阴);秋(风霜高洁);冬(水落而石出者)。2、第2段描写了几幅画面?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来。(四幅画面;a、滁人游b、太守宴c、众宾欢d、太守醉)3、找出文中把“醉”与“乐”统一起来的句子(醉能同其乐)4、找出文中至今仍运用的成语是(水落石出)5、本文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政治理想?(与民同乐)比较辨析文言文的比较阅读是近年来语文考试中的一个亮点。它重在考査学生从课内到课内的迁移能力、延伸能力和拓展能力,考查学生能否

12、快速实现新旧知识的高效过渡和链接,考查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语文素养。予观夫巴陵胜状,在洞庭一湖。衔远山,吞长江,浩浩汤汤,横无际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前人之述备矣。然则北通巫峡,南极潇湘,迁客骚人,多会于此,览物之情,得无异乎?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1、上面两段文字都写到了景物的变化,作者写这些景物的变化有什么不同的用意呢?(范仲淹以岳阳楼的“气象万千”引发迁客骚人的种种“览物之情”,而欧阳修通过朝暮之景和四时之景的景物变化引出“四

13、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的观点。)2、从全文看,欧阳修的“览物之情”体现了他什么样的思想?欧阳修的这种“览物之情”与范仲淹笔下“迁客骚人”们的各种“览物之情”有什么根本的区别?(a、与民同乐的思想;b、范仲淹笔下的“迁客骚人”们立足点是“以物喜,以己悲”,而欧阳修的立足点是“民”,他与民同乐,八百性的快乐当做自己的快乐,即“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水皆缥

14、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1、甲乙两文的第一段都描写了水,分别突出了水的什么特点?各从什么角度描写的?2、下面的句子分别流露出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延伸拓展此类题是新课程改革以来,最受关注的试题,也是最有分量和最精彩的试题。因为它重在考查学生的辩证思维能

15、力、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联系现实生活的能力,重在考查学生的综合语文素养。目的是考查学生对作品的思想辩证、独特、创新的理解,培养学以致用的教学理念。1、范仲淹因时代不同,政治不同而产生的忧乐观。而今和平年代,还需要这种忧乐观吗?2、结合醉翁亭记中欧阳修的与民同乐,谈谈当代领导的与民同乐的思想。岳阳楼记中所说的“古仁人”,指古代品德高尚的人。“心”指“古仁人”的思想。通过对本册的复习,我们知道“古仁人”有的以诗言志,有的借景抒怀,表达自己为人处世的旷达胸襟或伟大的政治抱负。以下几篇课文各提出怎样的“仁人之心”?请把课文中有关的句子默写在下面的括号里。1、范仲淹岳阳楼记()2、欧阳修醉翁亭记()3、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4、文天祥过零丁洋()5、李白行路难(其一)()6、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研究生课件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