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9455529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101 大小:4.6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1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1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1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1页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北师大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全册教案(10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案第第二次备课1 1 单元:话语单元:话语一、单元分析话语是人与人之间沟通的工具,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 学生要感受语言的魅力、体会语言的力量,从而更好地运用语言。本单元编排了四篇课文, 三篇主体课文,一篇自读课文;分为一首诗歌和三篇记叙文。 记叙文中有一篇中国历史故事, 两篇外国故事。大地的话歌颂了大地母亲博大、无私的情怀。 语言的魅力则体现出有魅力的语言的重大作用。 秉笔直书表现出史官们刚正不阿、秉笔直言的求真精神。 难忘的一句话用真挚的语言描绘出动人的语言就是爱的纽带。“语文天地”中安排了摘录笔记、读一读、仿写句子等语文练习。“畅所欲言” 通过读、 背、 自选和交流体验,

2、积累关于话语的名言。 “初显身手”帮助学生认识“无声的语言” 符号、标志、图案 “笔下生花”继续练习写事,写自己对话语的感受; 还指导学生复习学过的修改习作的方法和“有根有据” “有血有肉”两条标准。 “金钥匙”引导学生在标画、品味重点词句的基础上,通过朗读突出重点词句。二、单元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踏碎、无动于衷、诗意、浓厚、陶醉、蛮横、隐瞒”等词语在课文中的意思。认字25 个,写字20 个,继续练习写摘录笔记、独立识字。分别积累带“言” “词”的成语,以及关于话语的名言警句。2、能力目标:继续学习标画出重点词句, 练习用学过的方法品词品句, 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学好重点词句, 学

3、习一些突出重点的朗读技巧。学习在自读时用“是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完成“畅所欲言”和“初显身手”的活动,了解“无声语言”,加深对话语的认识。仿写句子,练习通过人物动作描写表达人物的思想感情。 练习记事,引导学生结合以前学过的修改方法,按照“有根有据” “有血有肉”的标准修改习作。3、情感目标: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大地母亲博大、 无私的胸怀,感受语言的魅力与作用,学习史官们刚正不阿、秉笔直言的求真精神,激发更好地运用语言的情感。三、单元重点:继续学习标画出重点词句, 练习用学过的方法品词品句, 指导学生在体会作者情感的基础上学好重点词句, 学习一些突出

4、重点的朗读技巧。学习在自读时用“是什么”“怎么样” “为什么”提出有价值的1问题。四、单元难点: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体会大地母亲博大、 无私的胸怀,感受语言的魅力与作用,学习史官们刚正不阿、秉笔直言的求真精神,激发更好地运用语言的情感。五、单元课时:8-9 课时第一课大地的话第一课大地的话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学会本课 7 个生字。读懂诗歌内容,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情感。2正确、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诗歌。根据课文前四节,练习仿写。(二)过程和方法以读为主,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情景, 感悟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情朗读,感受大地母亲博大的胸

5、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二、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中想象,理解课文内容, 读中感悟,体会诗歌所表达的情感。三、教学难点:感受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四、教具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 7 个生字。初步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所描绘的情景。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接板题,质疑:大地会与谁对话?导入新课。二、自主学习过渡语:同学们,做好读书准备,拿起笔圈点、批注,完成以下任务:1出示自学提纲(1)初读课文,画出文中生字词,会读会写。(2)说说诗歌写了什么内容?在每小节后面做批注。(3)有感情地朗读

6、诗歌。2学生根据自学提纲独立自学,时间8 分钟。三、合作探究过渡语:自学时间到,下面请同学们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收获。1 字词检测。2(1)出示生字词:花蕊坠落嫌弃狭窄小溪踏碎籽粒(2)指名读、齐读。(3)重点指导“蕊、嫌”的字形。(4)形近字辨析。 (PPT 出示)2指导学生读课文。(1)指名读课文,读后学生评价,教师点评。(2)教师领读,适时指导感情朗读。(3)学生自由读。 3指导学生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学生回答。(2)小结:本文是一篇散文诗,诗人运用拟人化的手法,把大地拟人化为母亲,叙述大地母亲对种子、 飞鸟、游鱼、 小草的博爱之情 。四、拓展延伸假如你是种子、飞鸟、游鱼、小草,有什么

7、话要对大地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大地的话花蕊坠落嫌弃狭窄小溪踏碎籽粒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2有感情朗读课文,练习仿写。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直接导入,板书课题。二、自主学习1出示自学提纲(要求:认真读文,做好圈点、批注)(1)大地都对谁说了什么话?用“”从文中画出。(2)从大地的话中你感受到什么?在书上做批注。(3)怎样理解文中的“你”?(4)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5)背诵诗歌。2学生根据自学提纲的要求自学,时间8 分钟。三、合作探究过渡语:自学时间到,下面请同学们大胆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1 指导学生朗读 14 小节, 明白大地分别对种子、

8、飞鸟、 游鱼、小草说的话。2指导学生理解大地的话,谈自己的感受。(1)指名说。(2)小结:在课文的前四小节,诗人选取的四种生物具有典型意义,可以代表一切生命,体现了大地的包容。3指导学生理解文中的“你” 。(1)指名回答。3(2)小结:文中的“你”指读者、指所有人。4指导学生理解本诗表达的情感。(1)指名回答。(2)指导朗读第五小节,抓住“一切”和后面的省略号体会大地的博大,抓住“宝贝”和“体内”感受大地的慈爱和无私奉献精神。(3)小结:本诗体现了大地母亲博大的胸襟和无私奉献的精神,抒发了作者对一切生命尊重、爱护、保护的博大情怀。四、拓展延伸仿照课文前四节,试着再写一节。1指导学生观察总结前四

9、节的特点。(1)前四小节都用“假如你是”或“即使你是”开头,然后写大地的话。(2)采用拟人的手法,语言优美,形象生动。2学生练习仿写。3交流点评。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大地的话种子怀 里 睡飞鸟胸 前 飞博大胸怀游鱼足够的水无私奉献小草一定地位第二课语言的魅力第二课语言的魅力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认读 5 个生字,会写 7 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衣衫褴褛、无动于衷、陶醉、良辰美景”等词语。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品味“春天到了,可是”这句话为什么能唤起人们的同情心。(二)过程与方法通过情景的创设,激发学生认知的欲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品读重点词句,感受语言的魅力

10、。(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写的那几个字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感受语言的魅力。二、教学重点:理解第六自然段的内容,感受“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以及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三、教学难点:体会诗人在木牌上写的那几个字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感受语言的魅力。四、教具准备:图片(春天美景) 、小黑板五、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4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衣衫褴褛、无动于衷、陶醉、良辰美景”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对比两次不同语言的不同结果。教学过程:一、谈话导课1、同学们,上学期我们学过“魅力”这个词语,谁能上黑板

11、写一写?(可以让曾经写错过这个词语的学生板演, 从书写是否正确、规范上给以评价。 )2、谁能说一说“魅力”是什么意思?(很吸引人) 在现实生活中,你觉得什么事情很有吸引力?(启发学生结合生活,谈谈自己的认识。如:学生说春天的景色很吸引人, 教师要引导学生简洁地描述一番, 并注意相机地给以总结:这是大自然的魅力(书的魅力、网络的魅力、电视的魅力)其实,你知道吗?有时候语言也有它独特的魅力。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 语言的魅力 。(板书: 语言的魅力。 学生齐读课题。 )究竟是哪句话有这么迷人的魅力呢?让我们赶快打开书, 去寻找一下答案。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准

12、字音。2、检查生字(出示小黑板:衣衫褴褛 头发斑白 无动于衷 良辰美景 绅士 嬉戏)(1)学生自读、同位读、开火车读。(2)通过预习,你理解了哪个词语的意思,可以和其他同学交流一下。3、指名读课文,想一想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情?4、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件什么事?(2、3 名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我什么也看不见 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春天到了,可是 得到的钱多极了随机理解:无动于衷)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诗人同情帮助残疾人的善良品质,感受语言的魅力。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春天到了,可是”一句所产生的巨大作用,以及打动人心的原因,体会语言的魅力。教学

13、过程:一、谈话导入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 人们由无动于衷到纷纷解囊相助, 老人乞讨的钱也由无到有, 而且还多极了, 一天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5为什么?二、再读课文,感受语言的魅力过渡:同学们,随着木牌上的字的变化, 人们由无动于衷到纷纷解囊相助,老人乞讨的钱也由无到有, 而且还多极了,一天之中竟然发生了这么大的变化, 可是, 你们有没有注意到从早到晚什么是不变的?1、默读课文,找一找什么情况没有变?2、既然还是在巴黎这条繁华的街上,还是那个衣衫褴褛、头发斑白、双目失明的老人, 还是旁边立着一个木牌子在乞讨, 可是为什么人们的变化这么大呢?过渡:这一切一切的变化,只是因为木牌上的字变成了

14、3、品读这句话,说说你的感受。4、 (出示图片)是的,看到这句话,我们想到了春天的万紫千红,它是那么的生机勃勃,蓝天白云、绿树红花、莺歌燕舞、鸟语花香,是那么的令人陶醉。(合上图片)可是,这良辰美景, (引读)对于一个双目失明的人来说,只是一片漆黑。这是多么令人心酸呀!当人们想到这个盲老人,一生里连万紫千红的春天都不曾看到,就(引读)怎能不对他产生同情之心呢?(板书:产生同情)5、一句充满魅力的语言,唤醒了人们的同情心,让我们饱含感情的读一读第六自然段。 (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三、拓展延伸过渡:一句有魅力的话有着神奇的魔力, 同学们,你们想不想也试着发挥语言的魅力,写几句话?(出示图片:

15、1、不要踩草坪! 2、浪费水罚款! )请你用有魅力的语言说说,注意语言要少而精。(对于学生那些有创意的语句, 教师可鼓励他们制成卡片, 贴于宣传栏上。 )四、课下延伸:在我们新建的校舍里, 雪白的墙壁上留下了黑黑的脚印, 请你设计一个警示语,好吗?如果你认为在新校舍的哪些地方还需要警示语,也请你动动笔,运用恰当的语言,让每一个学生都来爱护我们美丽的校园。板书设计:6语言的魅力我什么也看不见无动于衷 ,什么也没有得到春天到了,可是产生同情 ,得到的钱多极了第三课秉笔直书第三课秉笔直书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认识并规范地书写本课生字、理解重点词语。3抓住要点

16、,绘声绘色的复述课文。(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学习人物语言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史官们秉笔直书的优秀品质。二、教学重点:根据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人物的优秀品质。三、教学难点:理解太史季说的话。四、教学准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五、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生字、新词,整体感知大意。2能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以及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历史是一本充满智慧的书, 了解历史才能变得更加聪明。 喜欢听历史故事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个林汉达先生带给我们的, 描写战国时期在齐国发生的小故事秉笔直书 。

17、(板书:秉笔直书, 学生齐读课题。 )二、自主学习(一)出示自学提纲1自读课文,会读会写 8 个生字,会读 8 个二类字。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3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各是什么?(二)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三、合作探究1 “秉笔直书”的“秉”是拿着、握; “书”是书写。2指名分节读课文,相机正音。3分角色朗读课文。4.找出文中的主要人物,认识角色。崔杼齐国的相国。太史伯、太史仲、太史叔、太史季四位都是史官,负责在史书7上记录本朝史实。5理清思路,了解事件。原因:崔杼谋杀了国王齐庄公,独揽大权,有企图掩盖事实。经过:崔杼要求史官记录“

18、先君是病死的” ,但四位史官宁死也要秉笔直书。结果:崔杼只好作罢。四、拓展训练1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复述课文。2说说“秉笔直书、独揽大权、颠倒是非、贪生怕死”的意思。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分析人物语言,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感受史官们忠于职守、刚正不阿、秉笔直书的精神。教学过程:一、目标导学1复习导入:课文中都有谁秉笔直书?2出示自学提纲(1)默读课文:史官的职责是什么?在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2)面对崔杼蛮横无理的要求,太史伯是怎样做的?怎么说的?用“”画出相关语句。并说说从中你体会到什么?(3)继太史伯之后又有那几位史官被杀害?他们都是怎样做的?画出

19、相关语句读一读。(4) 找一找: 是哪句话触动了崔杼, 让他作罢?这句话是谁说的?你怎样理解?二、自主学习学生自主学习,老师巡视指导。三、合作探究1朗读指导。太史的职责是什么?(引导学生了解太史的职责是真实的记录历史)2太史们分别怎样拒绝了崔杼的不合理要求的(学生分角色读课文 24 自然段, 其余学生注意听, 画出描写太史表情和语言的句子。交流描写太史表情和语言的句子。出示描写太史语言的句子。 )3面对崔杼这种不合理的要求,太史们心中会怎样想?(引导学生用“严肃、义正词严、临危不惧”的语气读句子。比赛读。齐读。 )4 崔杼是个非常残暴的人, 太史们为什么还要这样说, 这样做呢?他们不害怕吗?

20、(引导学生结合句子体会太史们 “忠于职守, 刚正不阿”的高尚的精神。 )5 当崔杼一次次的要求太史歪曲历史事实而一次次遭到拒绝之后,他的心理有没有变化呢?(学生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崔杼心理变化的词语。 )四、拓展训练1 谋杀国君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情, 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封建社会,这样的人会遭到天下人甚至后世几代人的唾骂的, 那么崔杼希望这件事8让后世的人们知道吗?(不想)2如果这个位高权重并且非常残暴的崔杼对你提出了要求,你会怎样做呢?3南史氏前来做什么呢?作者为什么要写南史氏呢?板书设计:忠于职守秉笔直书太史刚正不阿语文天地一语文天地一一:教学目的1、知识目标: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

21、好,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2、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 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 养成认真的习惯。二、教学重点:练习说话有条理, 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派好, 同时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三、教学难点: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字典的方法, 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 养成认真的习惯。四、教具准备:投影仪五、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

22、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一)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1、出示投影片:2、学生自己读生字。想一想:观察生词发现了什么?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二)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出示投影:1、学生自己朗读词语,画出不懂的词语。2、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93、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 (老师重点指导)4、学生学习运用词语。选择自己明白意思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5、先指有能

23、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6、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互相进行纠正。7、指学生进行词语的造句练习,集体点评,提高造句能力。8、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比较好,说给大家听听。9、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板书,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三)畅所欲言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3、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4、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5、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7、练习说话三、课堂小结: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 词语和句子的练习, 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作业设计:收集有关话语的谚语。第二课时第

24、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语文天地 ,学习阅读难忘的一句话 、初显身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一)学习名人名言,进行抄写练习。1、出示名人名言:2、自己读一读着这几句话,说说你觉得这几句话说怎样?3、指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4、你能读懂几句话?指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句?5、自己在练习簿进行抄写练习。(二)阅读课文难忘的一句话 。1、昨天大家在课下进行了预习,画出了自己读的不熟练的词语,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每一个生字的发音。3 指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了解课文的内容

25、就可以。 )4 你觉得的这故事中有什么值得你去学习的?(进行语言练习,提高表达水平)(三)学习金钥匙怎样做讨论主持人。1、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学生进行讲解。同位互相商量一下2、 教师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准备好话说给同学听10一听,学生进行小组活动时,教师要进行个别辅导.3、小组竞赛,评选优胜最后评出:最会说 -说得清楚,普通话讲得好.最会听-同学们听得好,能同学提出优点与不足4、介绍经验,集体交流在班级中交流,教师提出不足与优点尝试演一演,在集体中评价教师小结:转述问题要简洁明了,内容准确5、老师总结:课堂小结:作业设计:1、预习课文春潮 ,练习2、查找相关的资料,记录到资料

26、本上,读熟练。第第 2 2 单元:春潮单元:春潮春潮春潮教学目标:1、学会 7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衰竭、山涧、崩溃、禁锢、喀嚓、驯服。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积累语言。3、感受春潮的气势磅礴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了解祖国山河的壮美,体会中国人民拼搏向上的无限的生命力(只作简单了解) 。4、学习课文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学会留心观察周围的景物。教学重点:通过朗读,体会春潮的气势和春天不可抗拒的力量。教学过程:11一、寒风凛冽,向往春天寒冷的冬天将要远去, 春姑娘迈着轻盈的脚步向我们走来。 大地上万物跃跃欲动,将要爆发出埋藏了一冬的活力,势不可挡!这节课,老师

27、就带领大家一起欣赏在我们这里难以见到的奇景春潮。 (板书课题)二、暖风习习,走入春天1、同学们,你们见过“潮”吗?谁能把你所知道的或想象到的情景告诉大家?(学生交流)2、作家冯德英在他的作品苦菜花中就描绘了那波澜汹涌的春潮来临的情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春潮 。 (指名读课文,找朗读较好的学生,能够起到示范作用。 )3、 听完这篇课文, 你想说些什么?可以说说知道了什么或有什么感受,也可以提出疑问。4、课文介绍了哪几方面的内容?(主要介绍了春潮的形成和春潮的不可抗拒的威力。 )三、溪水淙淙,观察春天1、英国诗人雪莱有句诗是这样说的: “如果冬天已经来临,春天还会远吗?”就让咱们像作者那样仔细

28、的观察春天吧。(指名读第一二自然段)是啊,寒冷的冬天已在撤退, 而温暖的春天正在进攻。 你能在文中找出描写 “春天在进攻”的词句吗?自己试着读一读。(指名读,并说一说春天在进攻表现在什么地方。 )(1)“寒冷的威力已在衰竭,朝阳处雪已融化。”(2)“雪水顺着斜谷流过来,冲开了山涧溪水的冰面。”(3) “那巨大的冻结在岩层上的瀑布也开始活动了冲到山下,流进大江。”(4)“那冰封的大江逐渐变酥了, 变软了, 颜色也变暗了。”为什么不说“大江上的冰面变薄了,慢慢开始融化了” ,而是说“变酥了,变软了,变暗了”呢?(学生讨论,体会用词的巧妙。 )教师小结板书: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了读完这些句

29、子,你感受到了什么?(仿佛看到溪水淙淙, 感觉春12天即将到来啦! )2、 指导朗读第二段。(1)再试着自己朗读这一段,边读边想象描写的景象。(2)指名读,指导朗读时要用慢语速和低语调。例如: “逐渐变酥了,变软了,颜色也变暗了。”等。(3)自己练读, 小组赛读。 (以活泼的形式给孩子们充分朗读的时间去体会和感悟春潮的刚刚形成时的 “微弱”和蕴含着的具有生命力的春的气息。 )3、引导背诵:(1)出示:山的背阴处虽然还_, 可是寒冷的威力已在_。 朝阳处_,雪水顺着_,冲开了_。那巨大的_也开始活动了,流水声一天天_,最后成为一股_,_,_。那冰封的大江在_,在_,逐渐_,_,颜色也_。(2)自

30、己试试看,能不能把这段话背下来。四、大江复活,欣赏春天1、春潮就在慢慢地孕育着、积累着,期待时机成熟的时刻的到来,那时它要把自己所有的力量都释放出来!“终于有一天,在寂静的黎明中,突然传来了山崩地裂的声响”(引读第三自然段。 )2、读完这一段,你认为这是一种怎样的场面?用一个词语来表示。 (学生可能说出波澜壮阔、气势宏伟、势不可挡等等。 )3、指导读。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语气去读呢?和第二自然段相比, 在语速和语调上会有什么不同? (利用比较的方法进行朗读指导, 学生更容易体会文中描写的情景, 也更能够体会到朗读应用什么样的语气、语调。 )(1)读感悟,练读课文。(2)播放排山倒海的潮水的

31、声响,让孩子们想象春潮宏大的气势与壮观的景象。(教师指导学生声情并茂地朗读。 这样更容易进入情境, 进而感13悟文章,读好文章。 )朗读并想象以下词句:“风从窗缝里挤了进来,激动地向我耳语着:快去看啊,大江复活了!”(作者用拟人的手法体现出迎接春的来临的那种美好的心情, 应用高兴的语气来读。 )如果把“挤”了进来换成“钻”了进来行吗?为什么?“被禁锢了一冬的大江奔腾着,汹涌着,以它那不可抗拒的力量推开了坚冰,呼叫着,撞击着。”“一块块巨大的冰排,被江水推动着,山一样地竖了起来,又摔倒下去,发出喀嚓喀嚓的声响, 溅起一片片雪白的浪花。 滚滚的春潮把坚冰击溃了,淹没了,迫使它驯服地和残冬一起向远方

32、流去。”(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把当时的情景写得如此形象生动。 )(本段处理,主要以朗读为主, 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春潮的声势浩大和不可抗拒。 )4、 配乐朗诵 (以潮水汹涌澎湃的声音作为背景音乐) , 辅助感悟。(引诵,帮助学生背诵本段,积累语言。 )5、 发挥你的想象力, 如此有爆发力的春潮使你想到了什么? (这个问题可能有些难度, 教师可给孩子们简单介绍 苦菜花 的写作背景。这里不但使孩子们的想象力得到发挥, 更重要的是侧重在爱国教育上。 )五、春潮澎湃,赞美春天1、出示课件:春天刚刚逼近,雪水融化,溪水淙淙,大江开冰的奔腾汹涌的情景。2、看了刚才的录像,你能用自己的话赞美一下美好的春天吗?

33、3、带着你的这些感受再去读读这篇课文,看看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六、拓展阅读,比较春天给同学们推荐三篇文章:1、郁达夫的古都的秋 (这篇文章表现了秋的萧瑟、凄凉和阴霾的情景。 )在读时,和我们学过的春潮比较,看有什么不同。2、朱自清的春 ,读后看它让你感受到的是什么?143、冯德英的苦菜花 ,它能帮助你更深刻的了解春潮的含义。板书设计:春 潮春在进攻:雪已融化冲开溪面瀑布活动大江变化着大江复活:坚冰崩溃波涛汹涌呼叫撞击驯服地远去三月桃花水三月桃花水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生字五个,会写11 个。2、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在语音、语速和用词方面的不同,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接受文化熏陶,提高

34、思维水平。3、体会文中的排比句、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4、让学生在熟读成诵中, 达到积累语言、提高表达能力的目的。教具准备:准备一段悠扬的乐曲, 指导学生配乐朗读, 为平实的语言注入美的元素。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与春潮对比阅读,体会两篇课文不同的风格, 培养学生比较阅读的能力。难点在体会文中的排比句、 拟人句、比喻句、对偶句等句式,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妙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1、教师谈话导入:同学们,昨天,我们还沉浸在以锐不可挡之势滚滚而来的二月春潮里, 今天, 三月桃花水犹如一首舒缓轻柔的小夜曲向我们涓涓流来。 (板书课题)2、学生齐读课题。(如果没有相关的音

35、像资料, 教师可以以生动的语言描述创设情境导入,初次提示学生要与春潮对比阅读。教师在设计导语、总结15语时语言应力求优美,从与文章意境相符。 )二、初读课文,自学字词,整体感知1、自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2、 (出示生词)先自己读,再指名读。 (出示的生词包括含生字的,和以前没接触过的,如:催促、应和)3、交流:同学们在预习时通过查字典解决了哪几个词语。 (四年级应该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词语的习惯, 尤其应该强化对词典等工具书的使用。 )4、 默读课文, 读完后想一想: 三月桃花水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检查学生读书的收获, 引导学生读文章一定要从整体感悟。 教师相机板书:水清如明镜 水声如音乐)

36、(学生的收获可能是零乱的, 教师要帮助学生进行归纳整理, 也就是在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 如: 学生可能笼统的说三月桃花水很美,教师要引导学生找出课文中的句子读一读,再问问他:“这几句写的是水的( )美。”)三、精读悟情师:看来,两读课文之后,三月桃花水那悦耳的流淌声和清澈的身影已经给同学们留下了印象。 这就是你们读书所得。 让我们再用心读读课文,圈一圈、画一画有关的语句。 (学生再次默读。教师提示学生用不同的读书记号做批注。 )“水声如音乐”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1、3、4 段)2、 (重点指导朗读第 4 段)请大家先想一想这一段该怎样读, 再自由练读。通过朗读体现自己的心情。3、指名朗

37、读,男女生进行朗读比赛。(发现读得好的,让他说说自己为什么读的好如; 把自己当做沉睡了一冬的河流, 醒来后心情愉悦;再如:学生结合“呵,河流醒来了!”一句,体会到作者看到河流哗哗流淌时的惊喜之情)4、教师引读第 3 段,全班感情朗读第 4 段。5、 这样动听的流水声, 你想用一个什么句子来夸夸它? (仿照“三月的桃花水, 是春天的竖琴”, 学习运用比喻、 拟人、 排比等修辞方法。 )16“水清如明镜”1、学生交流画出的语句。 (2、5、6 段)2、 (重点指导学习第 4 段)它看到燕子、垂柳、姑娘、炊烟 怎么能说明“水清如明镜”呢?(倒影)3、让我们也做一次大饱眼福的桃花水,尽览水中美景自由练

38、读。4、想不想看一看水中美景?请大家闭上眼睛,看你能看到些什么。指一名学生配乐朗读。其他学生闭目想象。5、说一说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可以结合读书所得说,也可以继续展开想象说,教师及时评价这是省略号里藏的话。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在发展语言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发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这就要求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时,不能仅仅满足于学生认字、读书就行了,还要根据教材内容的不同, 通过创设情境挖掘出教材之外的东西, 发展学生的思维。 即阅读教学中还应注意创造思维的培养。挖掘出教材中隐藏着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创造性思维等容易忽视的问题。四、总结全文1、三月桃花水,声如音乐 ,清如明镜,怎能不叫人沉醉,叫人

39、流连全班齐读 7-9 自然段。2、 读到这儿, 你还有不懂的地方吗? (可能质疑“比金子还贵”“盛满心灵的酒杯”)3、让我们也把这“比金子还贵,比银子还亮”的三月桃花水盛满我们“心灵的酒杯”吧。 (全班配乐朗读全文。 )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七项内容,包括:我的摘录笔记词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2 2教材简析:教材简析:语;畅所欲言、积累和话语有关的好词佳句; 读一读,说一说;开卷有益难忘的一句话等。这些练习内容比较简单,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17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知识目标: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能力目标: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

40、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指导学生修改习作, “有声有色”是较高的标准。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学习摘录笔记,针对景物思路严整地提问方法。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1、出示投影片:2、学生自己读生词。想一想:体会动词的作用是什么?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

41、进行巡视了解情况。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18三、学习古诗1、你对这首古诗句有哪些了解?(指学生说说自己了解的资料)(有关诗人、年代、古诗词的意思)2、老师引导学生理解课文中的词语。3、老师可以简单的讲解古诗的意思。4、学生再进行语句的朗读,一边读一边结合自己理解谈话。5、练习说话一、课堂小结: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作业设计:1、诵古诗词,说说古诗词的意思。2、搜集礼貌用语、

42、以小组为单位,贴到教师的留言板上,学习运用。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开卷有益“泼水节” “抢春水” 、 “畅所欲言、学习过程:一、读一读泼水节1、自由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采用学到的各种方法。围绕“泼水节”写了哪些内容?2、读课文之后,有什么疑问提出来。3、小组交流。能在小组解决的就在小组内解决,不能解决的进行全班交流。注意在学生提问的时候教师要加以正确的引导, 对于那些提问比较有意义的同学进行及时表扬。4、全班讨论。5、全班进行朗读,分小组朗读,自己喜欢怎样读就怎样读。19让学生进行充分的朗读,在朗读的过程中体会短文的意思。二、学习抢春水1、运用掌握的学习方法阅读短文抢春水 。2、默读

43、短文,查字典或与他人交流解决其中的生字。3、划出你感兴趣的词语。4、短文有几个自然段?5、逐段指名读课文,思考每段主要说的是什么?对较难归纳的自然段,教师加以指导。6、分小组朗读。四、畅所欲言课前搜集民间传说, 生动、 流利地讲述富于春天农谚的故事。引导学生介绍、交流自己的搜集方法,掌握一些效率高、简洁明了的学习方式。五、课堂总结第第 3 3 单元:花单元:花古诗二首古诗二首教学目标:1、通过反复朗读古诗,体会诗歌的意境,了解诗歌的意思,培养学生学习古诗的能力。2、入情入境学习古诗,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以及交流感受的能力。3、体会春景的美丽,激发学生对春天的热爱,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教

44、具准备:自制课件(朗诵伴奏和相关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同学们, 你们喜欢春天吗?说说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 (生说)春天是一个鲜花烂漫、 充满生机活力的季节,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描写春景的古诗江畔独步寻花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你了解他么?(交流杜甫资料)20(出示多媒体课件) 在经历了安史之乱的动荡不安之后, 杜甫终于过上了安定的日子。这一年,春天来了,万物复苏,生机勃勃,到处鸟语花香。这天,江水的歌声,孩子的笑声,鸟儿的叫声,吸引着杜甫走出了草堂。他沿着江边一路走来,寻找春的气息。不知不觉间,一幅美妙的画卷展现在眼前,花儿是那样美,草儿是那样翠,宛如仙境。 原来

45、他来到了邻居黄四娘的家门口。 望着这一美景,诗人灵感突现,才思泉涌,他飞奔回家,挥笔成就了这一千古绝句。 (配乐范读古诗)好, 下面的时间交给同学们, 请你们借助课件的注释和老师布置的预习,自学这首诗。二、学习古诗1、理解词语。我们一起朗读古诗。 (齐读)现在我请同学们当小老师, 把你自学中读懂的讲一讲。 我们都知道要学会一首诗, 首先要理解诗中重点词语的意思。 谁来讲讲你理解了哪些词语? (江畔: 江边。 独步寻花: 独自一人一边散步一边赏花。 蹊:小路。 压枝低: 把花枝压弯了腰。 留连: 舍不得离开。 自在: 自由自在。 )2、理解诗句。同学们学习词语又快又好, 我相信大家在理解词语的基

46、础上也初步理解了诗句。谁来说说你理解了哪一句诗?(不用按照顺序)谁能按顺序把这首诗的意思完整地说出来?(教师引导)3、有感情地朗读。在理解诗句的过程中,我们知道这是一首写景的诗。那么,诗中主要写了几种景物?(花,蝴蝶,黄莺)哪句写花?写出了花的什么特点?谁能用一个词概括?谁来朗读这两句诗?(播放繁花的图片)让我们齐读这两句,来赞叹这欣欣向荣的春天。前两句写花,后两句写什么? (蝴蝶,黄莺) 蝴蝶在花丛中干什么?(翩翩起舞)黄莺呢?(放声歌唱)如果你是美丽的蝴蝶,可爱的黄莺,游戏在这美景中,会有什么感觉?怎么读?(读,评)让我们一起感受春天的生机勃勃。 (齐读)诗中写了这三种景物, 抒发了作者的

47、什么感情? (赞美春天)让21我们怀着对春天的赞美之情朗读这首诗。、理解意境。哪位同学认为自己学的最好, 读得最棒,就站起来,像一位诗人一样和着音乐朗诵这首诗。 其他同学闭上眼睛, 认真听,听他的朗诵是否能将你带入这一美景之中?三、总结学法: (课件出示)知诗人、解诗题抓字眼、明诗意读诗句、悟诗情。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第二首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游园不值 。四、学习游园不值1、了解作者。叶绍翁是南宋中期诗人,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2、释诗题。 (1)齐读诗题。(2)从诗题上你知道些什么?读懂了什么?(释 “园”、“不值”:诗人前去游园,园主人不在,没能

48、进到园子里。 )3、抓字眼,明诗意。(1)出示插图。春季的一天,诗人望着窗外春天的景象,不由得兴致勃勃,想去朋友家的园子里畅游一番, 欣赏园中春景,于是便乘兴前往。到了朋友的住处,在园子门外看到了什么?(请生观察插图,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学生汇报。(3)诗人是怎样写下自己看到的景象?请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诗歌。(4)哪些诗句描写了诗人所看到的景象?(请生读诗句。 )结合注释说说诗句的意思及诗歌的内容。(5)小组讨论交流,学生质疑。应:原意“应该”,这里指“大概”、“可能”。 怜:爱惜。(6)汇报小结。大概是园主人爱惜青苔,怕前来赏园的人的木底鞋把青苔踩坏。我轻轻地敲着柴门, 好久也

49、没有人来开。 满园的春色是关不住的。看,一枝粉红的杏花正伸出墙头来。4、读诗句,悟诗情。22(1)教师范读,指导节奏与重音。应怜 / 屐齿 / 印 / 苍苔,小扣 / 柴扉 / 久 / 不开。春色 / 满园 / 关 / 不住,一枝 / 红杏 / 出 / 墙来。(2)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诗人虽然未能进园观赏, 但春天的勃勃生机依然到处可见, 一枝露出墙头的红杏使诗人联想到满园繁花似锦的春色。 (观察书上插图)此时此刻诗人的心情是怎样的呢?(愉快、高兴、陶醉、赞美)(3)指导感情朗读。你们能读出这种感情吗?请生读齐读(4)指导背诵课文。你们也仿照诗人来到园子门外,看到这美丽的春景时,你又是如何情不自

50、禁地吟咏出这首诗歌的。(走到黑板挂图前,加入动作)五、拓展延伸春天的景色是如此迷人, 你们观赏到这美景时心情怎样?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表达你们的心情。 (可吟诗、画画、习作等)种一片太阳花种一片太阳花教学目的:1、作者细致观察抓住事物(太阳花)特点描述的写法。知道太阳花花期的特点体会太阳花顽强向上,把有限的精力尽情绽放的品格。理解个人与集体休戚相关、荣辱与共的关系。2、品味语言,体察作者遣词造句的精妙,增强语感。3、复述课文重点章节,积累语言。教学过程:一、轻松导课,激起学趣在院子的角落里, 默默地盛开这样一些不起眼的小花, 它们永远向着太阳尽情绽放自己的美丽。它,就是太阳花。今天, 我们一起来认

51、识它们。出示课题:种一片太阳花(板书)二、提纲挈领,抓住要点。1、快速默读全文,思考:太阳花给你留下了哪些印象?2、轮读课文,分别正音。23三、初读品味,切入主题。1、学习 15 段,从中你了解到什么?全班交流。2、用自己的话说说大家选择太阳花来种的原因是什么。是啊!由于太阳花很好服侍,所以大家选择了她。四、抓住关键,理解主旨。1、作者深深被太阳花吸引,他们来年还要再种太阳花,这又是为什么呢?带着这个问题,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610 段, 看看太阳花究竟什么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作者。2、学生读读,划划,写写,议议。3、学生交流。太阳花究竟什么地方深深地吸引了作者,你是从哪里读出来的?(1)颜色美

52、:在一层滚圆的绿叶上边,闪出三朵小花,一朵红,一朵黄,一朵淡紫。艳丽、夺目,五彩的锦缎。(2)形态美:大朵、小朵、单瓣、复瓣。(3)经久不衰:从初夏到深秋。(4)不娇气:太阳花特别喜爱阳光, 特别能够受住烈日的考验。只有太阳花,阳光越是炽热,它开得越加热情,越加茂盛。指导朗读: 假如有这么一丛艳丽茂密的花儿开在你的面前, 你有什么感想?带着这种赞叹、 敬佩、喜爱的感情读读这部分。 (出示课件)4、除了颜色美、形态美、经久不衰、不娇气之外,太阳花还有哪些地方特别吸引你?(出示句子)“作为单独的一朵太阳花,其生命却极为短促,朝开夕谢,只有一日。”“日出前,它包裹得严严紧紧,看不出一点要开的意思,一

53、见阳光,即刻开放。花瓣像从熟睡中苏醒过来了似的, 徐徐向外伸张,开大了,开圆了它便贪婪地享受阳光, 尽情地绽放,朵朵都是那么精神充沛,不遗余力。”“尽管单独的太阳花生命短促,但从整体上看,它们总是那样灿烂多姿,生机勃勃。”读一读,你从中体会到什么?24太阳花顽强向上,生机勃勃、团结乐观的精神感染着人们。5、你想对这些花儿说些什么?带着感情自由读9、10 段。6、 作者被深深地震撼了, 所以他发自肺腑地说: “太阳花的事业,这样兴旺发达,这样繁荣昌盛。“(课件出示这句话)什么样的事才能称得上 “事业”?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让我们一起来赞美它吧!齐读这句话。五、总结升华。这普普通通的太阳花

54、身上所蕴涵的精神力量打动着我们。其实,在我们身边, 具有太阳花精神的人有很多。 他们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比如雷锋、孔繁森、任长霞、非典时期的白衣天使如果采一捧美丽的太阳花, 你会送给谁?为什么?把心里要说的话写在练笔本上。花之咏花之咏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深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按照学生的理解和需要,背诵喜欢的段落。用第一人称和拟人的手法仿写一段。3、学习本文的结构和语言,与“笔下生花”结合,写一篇关于花的想象作文。4、掌握课文中出现的生字。教学过程: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为什么喜欢?能不能背一首描写花的诗词或文章片段?有一位黎巴嫩著名的诗人

55、也和同学们一样喜欢花, 那他对花又有哪些独特的感受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纪伯伦的一篇文章花之咏。(板书课题)课前老师布置同学们查字典, 记录下“咏“字的几个含义, 谁来说25一说?(“咏”在字典里有两种意思: 一是依着一定的腔调缓慢地诵读吟唱,如“歌咏”;二是用诗词等来叙述,如“咏梅”)那在“花之咏”中“咏”到底是什么意思呢?我们理解了课文内容后再来解释。二、听课文录音,初步感知语言之美。下面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跟读,边听边把不认识的字注上音。三、同位互读课文,互相正音。想一想,你们都读懂了什么?四、朗读课文,理解课文。1、个人练习朗读,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或段落,想想喜欢的原因。2、小组交流。3

56、、全班交流。谈感受时注意引导学生谈出个性化的感受。引导学生理解:(1)想象大胆奇丽: “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上。”(2)仔细观察生活: “我是朋友间的一份礼品,我是新娘头上的一顶彩冠,我也是生者致以死者的一件赠物。”(3)用词丰富优美:多个自然段皆可看出。随机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各个自然段。五、体会情感,释题。1、“我永远仰目朝天,不为看到我的幻想,而是为了看到光明。 ”怎么理解?2、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花之咏? 3、课题当中的“咏”字是什么意思?六、个人练习有感情朗读。1、指名配乐朗读。 2、各小组合作表演读。七、深化理解。同学们,你们多次读了课文后,有什么感受?提示学生:

57、 可采用多种形式表达读后的感受, 比如用几个成语概26括,引用一首诗或词来表达,或者画一幅画,唱一支歌,跳一曲舞来抒发感受。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3 3教学分析:本教材有: 我的摘抄笔记、 读一读, 初显身手, 开卷有益教学目的要求:掌握读一读,我的摘抄笔记等部分内容。教学重难点:摘抄的技巧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我的摘抄笔记1 经久不衰偃旗息鼓短促2孕育啜饮湛蓝3我是一颗星星,从湛蓝的天幕坠落到碧绿的地毯二、读一读锦上添花花好月圆花团锦簇花枝招展朝花夕拾铁树开花奇花异草流水落花吴兴杂诗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学生多读成诵,此四句诗选自清朝阮

58、元吴兴杂诗 。本诗作于阮元贬官到江州的第二年,全诗共分四句。第二课时27教学过程:一、开卷有益以自读为主学习朱德与兰花 :查找生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有感情朗读二、笔下生花我最喜欢的花想像作文:我是花鲜花送给三、初显身手观赏鲜花,用花打扮我们的教室。收集鲜花的图片第第 4 4 单元:手单元:手我们的手我们的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会写本课生字和词语。(2)学习以“是”为比喻词的比喻句,并能仿写。(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2、过程与方法(1)充分利用多种形式的朗读,整体感知文章的内容。(2)培养学生小组合作学习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自主探究的能力。(3)结合本单

59、元“金钥匙”默读思考,学习作批注笔记。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深切体会文中对手的比喻, 从而感知手也能传递人们美好的情感,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伸出你的手,看看你的手像什么?(枫叶、海星)你用你的手做些什么?(剪纸、画画、 写字)看来同学们有的拥有28灵巧的手,有的拥有能干的手,有的拥有智慧的手。不过, 我们的手还有神通广大的本领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们的手 ,看看作者还发现了手的哪些功能。 (板书课题)请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同学们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怎么读就怎么读。看看你读懂了哪些。在书上做出简

60、单的批注。2、 请同学们再读课文, 要是遇到生字或难读的句子怎么办? (遇到生字可以查生字表或者查字典, 还可以请老师和同学帮忙; 遇到难读的句子就画下来,多读几遍。 )你们的办法都不错!聪明的孩子最会学习。开始学习吧!3、出示生字卡片。指名读、齐读。三、细读课文,加深理解1、 学习第一节。(1)指名读第一小节,其他同学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电线)(2)现在,我们依靠集体的力量,小组合作学习。讨论:为什么说我们的手是电线?每位同学说时,其他同学认真听,做出评价。小组汇报。(3) (出示第一句)“我们的手,是电线。”齐读这句话。谁能把加点的字换掉,句子意思不变?(像)由此看来,这也是比喻句。

61、(出示课后的“金钥匙”。 )(4)这一小节,同学们学得真认真。老师相信,通过有感情的读,大家会体会得更好。指名读,美读。让读的学生自己或其他学生谈谈读的怎么样?好在哪里?2、学习第二节。(1)指名读。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桥)(2)为什么这样比喻?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3)你们能把自己的体会读出来吗?指名读。比赛读。3、学习第三节、第四节。(1)自由读第三、四节。边读边思考:我们的手是什么?29(2)齐读。(3)有感情的朗读。四、品读课文,感悟内涵(1)指名有感情的朗读。我们的手是电线、桥、船、小鸟,那么手的神通广大的本领到底是什么呢?(传递美好的感情)(2)男女生对读。(3)师生接读。(

62、4)我们的手还会是什么?师生互动。当你握住我的手,我们的手是什么?学生仿写。 伸出你们的手,互相握一握吧,说说你们的手是什么?五、整体回顾,总结全文同学们说得好极了。最美好的时刻,是心贴心的时刻, 是手拉手的时刻。人们心手相连,会使整个世界变得更加美好。 愿我们能将人们美好的感情传递下去。六、布置作业 手还会是什么?仿照课文,再写一段。一双手一双手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通过学习,调动学生情感参与,与主人公在情感方面产生共鸣,深刻体会课文内容。3、通过朗读,体会课文内容,用读启发学生的理解,从而加强自读自悟的能力。教学重点:1、调动学生情感参与,引导学生角色互换。 2、读中质疑,读

63、中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一、课前预习:1、读课文,学习本课生字新词。(1)初读课文,借助认字表、字典,认识课文中的生字。注意:“忪”“茧”的正确读音。30(2)学习会写的字:先给生字注音。读一读。确定容易记住的字,将难字标画出来。用你喜欢的方法记字。找出形近字,写在练习本上,并练习组词:均( ) 程 ( ) 奖( ) 张( )钧( ) 逞 ( ) 桨( ) 章( )(3)重点学习易错字:“皂”的下面是七。2、找出课文需要解决的问题,作出标记。自学:“语文天地”中“金钥匙”的内容。试着做学习笔记。3、查找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资料,放入资料袋。二、预习汇报、提高:1、同桌互读课文,认真听生字词语是否读得

64、正确,并根据情况给予评价。2、同学范读,同学评议。 3、扩词练习。评判组词。4、书写指导:把难字写正确。 5、交流资料。三、学习课文内容:课文内容介绍: 这篇文章写的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张迎善的真实的事情。1、用你喜欢的形式朗读课文。2、你是怎样做摘录笔记的?汇报给大家听。 (以强带弱。 )(1)不懂的词语方面:礼节性、镐、次生林 (2)积累喜欢的词语。(3)喜欢的句子:对大手的描写及带有数字的句子。(4)不懂的句子:“我握的是手吗?分明是半截老松木。” “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看,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5)有感想的地方:布满老茧、看到一山翠绿的森林、植树26万多棵3、自我小结:本文的主

65、要内容是什么?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在文中课题下做简单笔记。4、小组讨论并汇报:(1)课文中多次描写了老张的手,找出相应的句子画出来,谈31谈你的理解。(扣准课题思考问题)(2)你观察过别人的手吗?说说你的看法。5、思考文中重点问题:(1)老张的手是一双怎样的手?(读文1、2、3 自然段理解)他的手为什么会这样?(2)摸摸你的手,有什么感觉?(3)自读课文( 419)自然段,课文是怎样描写这双手的?你见过这样的手吗?(4)课文中多次运用数字描写,而哪些数字给你留下深刻印象呢?说说为什么?6、本文要告诉我们:因为长年累月的辛苦, 老张的手很不好看, 可正是这双手,创造了无法估量的财富,创造了翠

66、绿的森林。 赞美老张为了大家的幸福, 甘愿奉献的质朴心灵。修改自己的笔记。7、本文有什么特点?说出文中我最喜欢的地方,为什么?(养成主动积累的良好习惯)(1)比喻的恰当运用: 活像是半截老松木、掌面像鼓皮一样硬。(2)巧妙的数字描写:让人从空间感知事物的大小、多少。8、拓展提高:每人都有一双手,说说你最了解的手的样子及作用。(最好说说爸爸、妈妈、老师、阿姨等比较亲近的人,从而加强了解和沟通)四、大家一起长本领: (结合书后“日积月累”进行学习)1、积累手的动词。 2、做翻绳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五、布置作业:1、完成本课生字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手上的皮肤手

67、上的皮肤教学目标:321、通过学文,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增强学生对手的情感。2、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的能力。教学重点: 了解手上皮肤的特点和功能。 训练学生运用方法自主阅读的能力教学难点:学习运用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教学准备:仔细观察双手,写一篇观察日记;搜集有关手的资料。教学过程:一、召开“新闻发布会”,引入新课。1、 手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今天我们召开一个关于手的“新闻发布会”, 希望大家把自己的观察结果介绍给大家。 (学生自由发表观察结果,说说对手的了解。 )2、我们的“新闻发布会”到这里大家已经获得了许多关于手的信息, 看来你们都是生活中的

68、有心人, 今天我们共同读一篇关于手的文章,来更加系统的认识我们的双手。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读文,读准字词,读通句子。2、小组内互读课文,检查读文情况,做出评价。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什么?指名回答。教师引导:文章哪一段可以概括全文的主要内容?指名读一读。4、小结:我们可以通过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三、合作交流,研读课文。1、学习方法。瞧,这一课的“金钥匙”又要教给我们学习的好方法,让我们共同听一听。 (教师出示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2、运用学法,默读批注。3、合作交流,质疑解疑。(1)交流自读批注的结果,说说学习中的收获。(2)进行“你问我答”

69、:说说学习中的困惑,请小组成员解决。4、全班交流,理清脉络。33(1)提出小组中还未解决的问题,请其他小组补充解疑。(2)全班交流:课文从哪几方面介绍手上的皮肤?自由发言,指名板书。学生在汇报过程中,引导思考以下问题:第四段中处理的问题:相互比一比指纹是否相同。第二段中处理的问题:你还知道哪些人双手的特点?第三段中处理的问题: 如果有人去看手相, 你打算怎样劝说?5、借助板书,浏览课文, 试将每段的大意串联起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指名说一说。小结: 除了找文章总述段落或者总述句的方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还可以通过串联段意的方法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四、整体感知,拓展延伸。1、通过学习了解了哪些手

70、上皮肤的知识?2、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打算怎样保护自己的双手?五、布置作业。1、运用批注的方法自读 手指 。2、运用归纳文章主要内容的方法,概括手指的主要内容。本教材有:我的摘抄笔记、读一读,开卷有益,笔下生花,初显身手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4 4教学分析:教学目标:掌握读一读,我的摘抄笔记等部分内容。教学重难点:学会记批注笔记和摘抄的技巧教学课时:2 课时第一课时34教学过程:一、我的摘抄笔记1传递彼此星辰2惺忪干蘑铸造3. 粗糙褶皱敏感4我用自己的手在他的手上“哗哗”搓了几个来回。我的手火燎燎地痛,看着、红了。他的手仍呈木色。二、读一读手舞足蹈情同手足心灵手巧行家里手手忙脚乱束手无策棋逢对手同学

71、们交流和收有关的成语。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开卷有益以自读为主学习手指 :查找生字、词;提出不懂的问题;有感情朗读二、笔下生花的手想像作文:五指兄弟学会使用修改作文经常使用的一些符号,并进行自修、自评和互评。三、初显身手做翻绳游戏和打手影游戏,观察手的动作,用准确的词语描述出来35第第 5 5 单元:规则单元:规则钓鱼的启示钓鱼的启示教学目标:1、认识课文中出现的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出现的生词;2、通过各种形式的读,充分感知、体验和表达,感受詹姆斯在服从中透出的悲哀,反思他的行为,懂得遵守规则的必要性;3、引导学生设身处地体会感悟的同时将学文与导行相结合,使学生懂得如何结合实际,遵守规则。教学

72、重点、难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联系上下文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教学过程:一、课前交流资料,导入新课师: 同学们课前搜集了哪些有关规则的资料?下面请同学们在小组内交流。(生交流搜集的资料。师补充有关名言和美国的一些生态规则。板书课题:钓鱼的启示。 )二、自读课文 扫除障碍师: 请同学们认真读课文, 认识文中生字词, 逐步把课文读正确、流利。(学生读课文后指名课文,检查自读情况。 )三、回顾学习方法 学生自学交流。1、师:上单元我们又学习了两种自学方法:第一种是解答自己提出问题的方法。生:看问题的上文; 看问题的下文; 从全文整体内容理解。师:第二种是

73、做批注笔记, 能使我们更深入的学习课文。 如何做批注笔记呢?生:画出自己喜欢的重点词句, 记下不懂的问题,做简单的归纳概括,在课文旁边或者页下写一两句自己的想法。2、老师提出自学要求:(1)再读课文,在文中空白处做批注笔记。(2)小组内交流体会。对于仍有困惑的问题小组代表记录到黑板上。3、学生自学课文,老师巡视,指导学生实践自学方法。4、小组内交流读书体会,组代表将困惑记录到黑板上。四、交流体会,形成对话。1、各小组代表交流组内体会,其他成员可以补充。2、教师根据学生交流情况,创设对话情景,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1)师: 请同学们读 37 页金钥匙的内容。怎样能使自己深入课文,对课文

74、产生深刻的体会?(学生自读)生:把课文中的人物想象成自己;把自己当成课文中的人物。36师:请同学们把文中的詹姆斯换成“我”,然后深入读课文212自然段。(学生练读课文 212 自然段。 )(2)指名学生读课文。(3)师:请同学们进行细致评价,如果觉得读得好,说说好在什么地方,如果有不足之处说说应该怎样读, 为什么?(学生进行细致评价)(4)再指名读课文,让学生在评价中设身处地体会,读出作者的情感。3、展开辩论 深化思想(1)鱼到底该不该放呢?请同学们敞开心扉,实话实说。(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该放或不该放。 )(2)根据学生观点,将全班学生(或按座次)分为正反两方。正方:必须放鱼 反方:不必放鱼

75、(3)展开辩论。辩论过程中,老师作好方向引导,如,激发学生从自己的已知经验河水的干涸, 生物的灭迹等方面来体会遵守规则的重要性。(4)总结辩论,升华思想。师:“只有按照正当的法规生活的人, 才不同于动物。”遵守规则应成为每个人内心的一种意识, 不受环境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活才会更美好。 你从这篇课文中受到什么启示?根据感受写出自己喜爱的规则名言。(学生书写名言并交流。根据交流情况,张贴学生写的名言。 )五、积累拓展1、小组内合作巩固生字生词。 2、做摘录笔记。谁说没有规则谁说没有规则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能抓住关键词,感情朗读诗歌,在读

76、中理解诗歌内容。2、通过学习,懂得自觉遵守规则的重要性、必要性,养成自觉遵守规则的良好习惯。3、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进行仿写练习。教学过程:一、提问导入,引出课题。同学们, 昨天老师让大家到生活中寻找规则, 谁能把自己收集到的规则说出来和大家一起交流?(学生纷纷汇报收集到的规则。 )原来规则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社会生活有规则,学校生活有规则,家庭生活也有规则, 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首小诗 谁说没有规则 。二、初读诗歌,学习生字。1、自由读诗歌,可以大声朗读、小声地读,也可以默读,遇到生字多读两遍,用喜欢的方式学会它。372、“开火车”检测学生掌握生字词的情况。

77、3、抓住重点字词(如“饼”“喂”“瞪”)理解字义,引导学生说说记字方法。三、再读诗歌,领悟诗意。1、四人小组选择喜欢的小节读一读,读后讨论:(1)这节小诗写了什么规则?(2)主人公为什么不遵守规则?(3)要读好这小节该注意哪个词语?用怎样的语气读?2、小组发言人汇报本组学习情况。 (教师相机抓住“回头一笑”、“满不在乎”、“不好意思”、“瞪起眼睛”等关键词语指导学生感情朗读各小节诗歌,帮助学生理解诗歌内容。 )3、师生感情朗读诗歌。4、同桌结合插图说一说,假如像诗中的主人公那样不遵守规则会发生什么后果?5、结合生活实际说一说,我们该如何遵守规则?四、拓展学习,发散思维。1、四人小组说说:你发现

78、校园里、大街上有哪些不守规则的不良现象?2、根据观察到的不良现象,依照诗歌写一段。3、大组活动:交流作品,推荐佳作。4、作品展示。五、总结延伸,培养兴趣。1、学生谈学小诗后的感受。 2、布置活动,课后延伸。规则与我们密不可分, 如果大家为了贪图方便和一时痛快而不遵守规则,我们的生活将一片混乱, 所以我们要自觉遵守规则, 从现在做起,从遵守身边的小规则做起, 养成良好的习惯。 为了把遵守规则落实到实际中,我建议同学们从今天开始开展“做守规则的小学生”活动,人人充当监督员,争做守规则的小学生,学期结束评出班中“最守规则的小学生”。语文天地语文天地 5 5教材简析:教材简析:本次语文天地共安排了七项

79、内容,包括:我的摘录笔记词语;积累和话语有关的好词佳句;填一填,说一说;短文诺言 等。 这些练习内容比较简单, 不仅让学生巩固了学过的字,而且锻炼了学生组词、用词造句的能力。教学目的要求:教学目的要求:知识目标: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排好,同时注意在38生活中表达有顺序能力目标:1 鼓励学生采用多种方式搜集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整理资料的能力2 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资料的方法情感目标:1 培养学生积累词语和名言警句,养成积累的好习惯2 指导学生在具体环境中使用语言;3 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练习说话有条理,把错乱的句子按顺序派好,同时

80、注意在生活中表达有顺序2、指导学生灵活运用学会查字典的方法,指导学生从习作中找错别字,养成认真的习惯教具准备:教具准备:投影仪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学习语文天地第一题、第二题、畅所欲言、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一)学习摘录笔记,进行组词练习出示投影片:2、学生自己读生字。想一想:观察生词发现了什么?3、学生进行小组内交流。老师进行巡视了解情况。4、指学生回答。要求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完整。395、这些生字形状差不多,那么我们怎么来区分他们呢?6、引导学生理解生词的意思。7、进行生字的组词练习。有能力的学生可以鼓励进行说话练习。(二

81、)进行词语抄写、说话练习。出示投影:1 学生自己朗读词语,画出不懂的词语。2 指学生开火车读词语。3 互相交流不懂的词语意思。 (老师重点指导)4 学生学习运用词语。选择自己明白意思的词语,进行说话练习。要求:可以说一句也可以说几句。5 先指有能力的学生进行说话,给其它学生做个范例。6 学生自己独立思考,然后说给同位听一听,互相进行纠正。7 指学生进行词语的造句练习,集体点评,提高造句能力。8、 、你认为课文中还有哪些词语比较好,说给大家听听。9、老师可以适当的进行板书,指学生进行说话练习。三、课堂小结:课堂中我们进行了生字、词语和句子的练习,课下要求选择自己喜欢的词语造句,把阅读熟练读熟练。

82、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继续学习语文天地 ,学习阅读诺言 、初显身手。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语文天地 。二、讲授新课:(一)学习名人名言,进行抄写练习。1、出示名人名言:2、自己读一读着这几句话,说说你觉得这几句话说怎样?403、指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4、你能读懂几句话?指学生说说。你喜欢哪一句?5、自己在练习簿进行抄写练习。(二)阅读课文诺言 。1、昨天大家在课下进行了预习,画出了自己读的不熟练的词语,下面我们再来读读这篇课文。2、老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听准每一个生字的发音。3 指学生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说说你知道了什么?(指要求学生进行简单的复述,了解课文的内容就可以。

83、)4 你觉得的这故事中有什么值得你去学习的? (进行语言练习,提高表达水平)(三)学习金钥匙怎样参与讨论。1 学生自己练习,然后指学生进行讲解。1)同位互相商量一下2)教师带领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同学都把自己准备好话说给同学听一听。2、介绍经验,集体交流在班级中交流,教师提出不足与优点。尝试演一演,在集体中评价。3、老师总结:课堂小结:作业设计:1、预习课文,练习查找相关的资料,记录到资料本上,读熟练。第第 6 6 单元:眼睛单元:眼睛渴望读书的渴望读书的“ “大眼睛大眼睛” ”学习目标:1、认会写会8 个生字;理解“蜿蜒、忧郁、濒临、丰碑 ”等词语。412、图文对照,感受“大眼睛”的特点,

84、并结合第一段和查找的有关背景资料,帮助理解作者由此联想到的内容。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4、抄写课文中的“精彩段”。教学过程:一、借课文中的插图进行说话练习,导入课文。1、活动:“开火车”说一说有关描写眼睛的词语。2、出示书中的图片,让同学们运用自己积累的描写眼睛的词语来描述一下图片中这位小姑娘的眼睛。(师: 我们来看看作者为什么要描述这双眼睛?他又是如何来描述这双眼睛的呢?)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1、检查预习情况。2、以各种形式的朗读训练使学生熟读课文。3、引导学生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三、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在学习课文之前,先向同学们推荐课后的 “金钥匙”栏目。 )

85、师:找找课文中的哪一段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1、学习课文第一段。(1)默读课文第一段。读完后说说你知道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这张照片从哪里拍到的?山里的孩子上学条件是怎样的?等等。 )(2)再读课文,并谈谈当你知道这张照片是这样拍到的以后,你对小姑娘的这双眼睛有新的看法了吗?能否描述一下? (师: 我们来看看作者是怎样描述这双大眼睛的。 )2、重点学习课文 2-5 自然段。在读读、说说、议议中体会贫困地区的孩子是多么渴望上学、渴望读书。(1)朗读课文 2-5 自然段,边读边画出作者联想到的内容,然后相互交流。生:作者联想到这双大眼睛正在专心地听课呢。生:作者联想到这双大眼睛渴望读书,可是却担心

86、着什么。42师:她会担心什么呢? 生:她可能担心没钱继续上学吧。生: 作者还联想到这双大眼睛在看着很多人, 希望我们帮助像她这样的孩子。(2)从课文中的两个“生怕”你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感悟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求。 )生:我体会到小女孩听课十分认真。 生:我体会到小女孩很爱学习。生:我还体会到小女孩很珍惜学习的机会。(3)从课文中的两个“虽然”和一个“可是”你又体会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体会山区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 他们对知识的渴望, 以及他们内心充满忧郁的原因。 )生:我体会到小女孩为了上学不怕条件差。 生:我体会到小女孩怕迟到连头发都没梳。生:我体会到小女孩上学不容易。 生:我想小女孩只要能

87、上学什么都不顾了。(4)作者为什么能从这双眼睛联想到小女孩对知识的渴求,山区孩子学习条件的艰苦, 他们对知识的渴望呢? (引导学生理解作者因为了解了山区孩子上学的不易, 才会由此联想到这些内容的, 从而知道了解背景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的一种方法, 也是习作表达的一种方法。 )(5)你看到这双大眼睛还联想到了什么?生:我想这个小女孩平时的作业一定完成的很认真。生:我想她的作业本一定用的一点地方都不剩才不用了。生:我想她的铅笔用的都拿不住了才不用了。生: 我补充, 我从电视上看到那些山里的孩子平时都舍不得用铅笔,都是在地上用树棍写,只有写课堂作业时才舍得用铅笔。(6)有语气地朗读2-5 自然段,

88、把你认为应该重读的词画出来,并试着读一读。(7)在 2-5 自然段中选自己喜欢的段落抄写。3、学习课文 6-7 自然段。(1)读了这部分内容后,你都了解了这张照片发表后在社会引43起了哪些关注?其他人看到这张照片会怎样呢?边读边画出有关内容。作者运用了什么方式介绍的? (引导学生找出这张照片的巨大反响。 作者运用了具体的数据来真实地报道了这张照片的社会作用。 )(2)朗读课文6-7 自然段,思考:“大眼睛”为什么能成为“希望工程”的标志?(引导学生理解这双大眼睛的照片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 以及因此激起了海内外千百万人的爱心, 他们伸出了援助之手, 使得许多因贫困而失学的儿童重返校园。 )(3)

89、看到“大眼睛”这张照片在社会上引起的关注,你有什么想法?(引导学生结合本校搞的“百日节俭献爱心”活动说说自己的想法。 )生:我觉得我的学习条件太好了,我以后要节约用本子和铅笔。生:我不再乱花钱了,把零用钱积攒起来寄给贫困地区的学生。生:我要好好学习,将来长大建学校,让那些穷孩子也能上学。四、课外延伸:再查找一些关于这双“大眼睛”的资料,更加详细地了解关于“希望工程”或是照片中的这位姑娘的情况。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在“非典”肆虐时期,医护人员都得戴着口罩,病人与医护人员的各种情感交流都来自于“眼睛”,从而体会到医护人员救死扶伤、不顾个人安

90、危的精神,激起对医护人员的敬佩之情。2、进一步掌握系统搜集资料的方法环节,初步懂得通过了解背景有助于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并学习在习作中交代背景的写作方法。3、利用所学过的学习生字词的方法,自主学会本课要求掌握的三个生字及生词。教具准备: “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冒着危险拯救病人情景的多媒体课44件、口罩。教学过程:课前准备把学生分成三个小组: 家庭教育环境较好、 能较熟练电脑操作的一组在学校电脑老师或家长的帮助下, 搜集“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冒着危险拯救病人情景的音像资料; 一组到当年的抗“非典”定点医院 183 医院了解当时抗击防护“非典”情况并搜集一到两个惊险故事; 另一组通过询问、查阅方式,搜

91、集有关 “非典”的资料,如传播方式、对人类的危害等。第一课时第一课时一、情景设置,激趣导学1、设置情景,让学生亲身体验。 (教师戴着口罩进入教室,通过眼神和手势示意学生,同学生完成师生间问好的开课程序。 )2、谈话导入,出示课题。 (1)刚才虽然老师戴着口罩进入教室,但我们都顺利完成了师生间问候的程序, 你们是怎么理解到老师的意思的?(2)刚才老师戴着口罩的时候,你们觉得教室的气氛怎么样?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3)你们在什么地方经常看到戴口罩的人?(4)对了,我们经常在医院里看到医生、 护士是戴着口罩的, 由于带了口罩不便说话, 所以那里的气氛都比较严肃, 用来交流感情的就只有眼睛和手势了,而

92、更多的是用眼神来表示。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诗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二、通读课文,初步感知。1、教师配乐范读课文。2、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注意通过课文后生字表纠正读准生字字音。3、教师通过抽查学生,检查学生对生字新词及某些易读错的字词读音掌握情况:肆虐、抉择、充满、冷静、安慰、流淌、高尚、闪烁、温柔、深情、信心、心灵。4在正音的基础上再通读35遍课文, 并想想课文是写什么的?5、对了,这首诗就是写给那一场特殊的与“非典”战斗中的伟大战士白衣战士的。诗歌就是歌颂他们大无畏的精神和高尚的心灵45的。 (边说边播放“非典”时期医护人员冒着危险拯救病人情景的多媒体课件。 )三、解读课文,理解内容。1、看了

93、方才的录影,联系一下课文,你觉得印象最深的是哪一句诗?(板书: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是那样美丽动人)2、为什么说“我只看见你的眼睛”?结合你们调查的结果说说,这里的“你”指谁?3、是的,作者在抗击非典的一线上,看到医护人员被防护衣、帽、口罩裹得严实,唯一的, 只有那双面对病魔的眼睛,让作者感受最深, 所以作者反复吟诵了这一句。(师示意生齐读“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是那样美丽动人”)4、再看看课文,作者是从哪些方面觉得医护人员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师依学生回答板书:愤怒、冷静、信心、坚定、温柔、深情、高尚。)5、是的,面对不同的场合,医护人员表现出不同的态度。结合你的调查和体会说说你感受最深的一个方面

94、。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与学生一起进一步深入学习各个小节的内容)(1)医护人员面对肆虐的病魔, 表现出的是愤怒和冷静。 (抓住“肆虐、愤怒、冷静”分析理解。多媒体出示一组“非典”传播之快、感染人数之多、致人至死的数字和治愈病人的数字,配以解说帮助理解。 )(2)医护人员在生死抉择的时刻,表现出的是信心和坚定。抓住“生死抉择、信心、坚定”理解。 (多媒体出示抗击非典英雄的一个时间表,师并相机简单插述叶欣、丁秀兰等人的事迹。 )(3)医护人员安慰受难的病友,却表现出温柔的深情。抓住 “安慰、 温柔”, 与“生死抉择”对比理解。 (根据在医院的调查和看病的经验,讨论解决。师相机简单补充帮助理解。 )(

95、4)怎么理解“在战斗的日子里”和“高尚的心灵”?(合作讨论解决。师相机补充。 )(5)引导学生认识到后两节是前三节的概括。四、总结白衣战士在抗击非典这场特殊的战斗里, 表现出了大无畏的牺牲46精神,体现了他们高尚的心灵。这是一种冷静的美、坚韧的美、 温柔的美,更是一种伟大的美! 所以它是那么动人。 下一节课我们再好好地有感情朗读这动人的诗篇吧。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一、回顾前课所学,导入新课。1、上一节课,我们通过学习,看到了白衣战士的高尚心灵。那你们有什么感想?想对他们说一句什么话呢?(根据学生回答相机纠正、表扬鼓励。 )2、大家都说的很好,你们真诚的话语一定会让白衣战士很感欣慰的。这节课我们继续

96、学习。二、品读课文,升华感情。1、诗人刘五云的诗篇写的很好,但大多没有标点,你们能给标上吗?你们标上什么标点, 就意味着你们将用什么的语气朗读每一个诗句。2、学生边加标点,边练读。3、逐节检查。(1)指名学生说标法,并示范读。 (要说原因)(2)众生根据指名学生的意见说看法,并朗读。师相机板书相关的标点并点评。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面对肆虐的病魔,你的眼中充满着愤怒和冷静。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在生死抉择的时刻,你的眼中饱含着信心和坚定!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安慰受难的病友,你的眼中流淌着温柔的深情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在战斗的日子里,你的眼中闪烁着高尚

97、的心灵!啊,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是那样美丽动人!4、学生依据标点有感情朗读课文三、回顾延伸,点拨提高。1、 这篇诗歌, 我们学完了, 大家知道它是在什么情况写成的吗?472、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凡是一篇文章,都有它的写作背景,有的交代了,如前边我们学习的渴望读书的大眼睛 ;但也有不交代的,如现在学习的这一篇。但知道它的背景,我们阅读时就好理解。 所以,老师想请你们为这篇诗歌加一个写作背景,试试吧。3、学生自由写。4、指名读,并当堂点评5、播放高峰演唱的抗“非典”歌曲路 ,渲染氛围。附:板书附:板书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我只看见你的眼睛我只看见你的眼睛 愤怒、冷静愤怒、冷静 (。(。 )

98、是那样美丽动人是那样美丽动人 信心、坚定信心、坚定 (!(! ) 高尚高尚! 温柔、深情温柔、深情 ()永生的眼睛永生的眼睛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认识生词6 个:栩栩如生、屡次、况且、签字、移植、昔日。学习多音字:给。2、通过多种办法,解决不理解的词、句。3、 读课文,感知语言。初步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一、课前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名言吗?谁给大家说一句?老师也喜欢名言,送给大家三句。 (出示:毛主席说: “有的人死得重于泰山,有的人死得轻于鸿毛。”臧克家说:“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文天祥说:“人生自古谁无死?留

99、取丹心照汗青!”)谁能大声地给大家读读? (生读) 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这三句名言会有更深入的了解。二、情境入课:前些天, 程老师在“大宝真情互动”的电视节目中看到了一个真实的、感人的故事。就在去年, 34 岁的电视台记者阿红因患癌症去世了,48这是阿红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段宝贵的声音。出示:“我要把自己这双眼睛,献给那些失去光明的人,让他们能够看到祖国的大好河山”她在清醒时留下的最后一封信里写道:“朋友,虽然我们从来没有见过面,但是我的生命在你的眼睛里延续着, 祝福你,祝你好好保护自己的眼睛。”她的眼角膜成功的移植给了一位大学生和一位70 多岁的老人。可想而知,这两位昔日的盲人,重见光明的

100、那一刻,将会多么兴奋。 生活将会多么美好。这样感人的故事也发生在琳达一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课文。齐读课题。三、读课文,学生字、感知语言:1、自读。要求做到不漏读、不错读,不断句。想办法处理不认识的字。2、 指名读。 教师指导朗读难以读通的的句子, 引导学生正音 (给予、挚爱、捐赠、盲童、热泪盈眶、屡次、遵从、振聋发聩、仍然) ,注意多音字“给”的读音。3、再读,边读边画出生词。同桌互相当老师指导对方记忆难以记住的字或是笔画。4、指名到黑板上写生字。5、共同给生字组词,并写到黑板上, 看能组几个词。 (以此扩大词汇量)听写词语、同桌校对:栩栩如生 屡次 况且 签字 移植 昔日6、选择其中的几个

101、,回想课文内容,说一句或几句与课文内容相关的话。7、读课文、画出不理解的词语。结合上下文理解。同时边思考边画出令自己深受感动的情境,并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四、布置作业:1、查阅有关眼角膜的资料。 2、带着自己的理解读课文。 3、写生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 使学生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492、对死后器官捐献的行为产生敬佩之情。3、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教具准备: 课件 小书签教学过程:一、整体感知课文:我们昨天已经读过了课文, 谁来说说哪个情景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二、学习课文第一部分:1、我们

102、穿过时间的隧道, 回到 1965 年那个炎热的夏日。当时琳达只有 14 岁,母亲就不幸去世了,当警官来访,为了医院要取用母亲的主动脉瓣膜和角膜而征求父亲的意见时,琳达和爸爸的表现截然不同。快速的找一找相关的句子,用” 画出琳达的表现,“浪线”画出父亲的表现。把你的感受批注在旁边。2、汇报:指读琳达的表现。3、琳达无法抑制自己的痛苦,冲着父亲哭喊着, (生接读)琳达发疯似的哭喊着, (生接读)可是父亲却这样说, (生接读)4、谈感受。指导读。5、看似普通的话语,女儿却感到是振聋发聩的,你怎么理解“振聋发聩”?接着学生的回答,问:爸爸的话使琳达受到了哪些触动?6、 那振聋发聩的话是什么呢?我们也记

103、住这句话, 慢慢的理解、慢慢的体会吧(齐读)。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父亲那振聋发聩的话语给琳达上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一课。也就是从这一刻起父亲便开启了琳达那扇爱的大门导读 5-7 自然段。(生读父亲的话)2、父亲在说这些话的时候流露出了怎样的心情?指读。3、父亲曾说过: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 父亲认为捐献自己的眼睛有什么意义?能从他的的话中感受到吗?谈读结合。4、在谈论生与死这个话题的时候,他想到的是盲童、是盲童的50父母、 是自己的女儿! 我们再来通过朗读感受一下父亲那伟大的心愿吧!女、男分读两次话。四、学习并感受“骄傲”:1、父亲想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让琳达感到

104、骄傲,事实上不仅是琳达,就连 14 岁的温迪都为此而感到骄傲。所以在后面的文章当中有一个词就反复出现了多次,这个词就是“骄傲”。2、默读下文,画出带有“骄傲”一词的句子。带着自己的理解读一读。3、指读四处句子出示句子集体读。4、 琳达把父亲的话告诉了温迪, 温迪被外公的心愿深深打动了,此后, 她也见证了外公捐献角膜的动人一幕。 她对妈妈说了什么?温迪为谁感到骄傲呢?为什么?这种行为是多么令人骄傲呀! 温迪就生活在这样一个充满着浓浓爱意的家庭里, 耳濡目染, 使她为母亲、 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 (骄傲) 。所以她骄傲的对妈妈说。师生对读对话。5、父亲献出的远非一副角膜。这话是什么意思?追问:还有

105、什么?父亲所遗留的仍辉映在温迪的眼睛里, 温迪为此感到骄傲! 琳达也为有这样懂事的女儿感到骄傲。 没想到不幸的事又一次降临到了这个家庭里。 什么事?6、听说有的同学在读这部分时满含着泪花,谁来给大家读读文章中的句子?年幼时失去了母亲, 中年时失去了父亲, 两周后又失去了可爱的小女儿。女儿,这是妈妈唯一的希望呀! 琳达再也看不见女儿那碧蓝的大眼睛了, 再也看不见她那栩栩如生的画了。 这岂是一般的人所能承受得了的呀!而琳达却承受住了,她是怎么做的?我们一起读一读!7、为了别人能够见到光明,温迪愿意像外公、外婆一样在死后捐献自己的眼睛, 为了别人能见到光明, 琳达在承受着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时,帮助父亲

106、、 女儿实现了他们的愿望。这是多么无私的骄傲,多么伟大的骄傲呀! 温迪去世三周后, 琳达收到了一封来自奥列根勇敢者角膜银行的一封信。 全班同学一起怀着感激之情给琳达读读这封信好吗?518、琳达一边看信一边想。 齐读 15 自然段。你认为温迪是为谁而骄傲?为了什么而骄傲?9、透过那双闪烁着骄傲光芒的眼睛,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充满爱的家庭。 外公曾经说过(带学生说) :如果死后能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那么死也是有意义的。这不仅是温迪的外公、外婆做到了,就连14 岁的小温迪也做到了。他们的眼睛仍在世上焕发着生命的光彩。所以说他们的眼睛就是齐读课题。10. 你认为这永生的仅仅是他们的眼睛吗?11. 这是爱

107、的永生, 是奉献精神的永生。 他们这样做有助于别人,有助于人类,有助于世界。这是多么令人骄傲呀! 孩子们,再来读读课题,相信你们的感受会更深刻。齐读(饱含着浓浓的爱意! )再读课题。12. 你们知道吗?世界上有多少人需要得到这样的眼睛呀! 仅我国就有 400 多万因角膜病而致盲的人!而目前我国的角膜库存却很少,每年只有 3 千多人能进行角膜移植手术。他们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着。因为他们相信会有越来越多的人会像琳达一家人一样愿意死后捐献自己的器官。你们听说过这样的事吗?你们看,他们就是这样的人。五、课外延伸,展示资料:(出示图片)他叫吴翼飞,是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辅助设计与制造专业的大三学生。在

108、大家眼里,他是一个阳光、善良的大男孩,去年他死于骨癌。他的眼角膜让四位患者重见光明(出示图片) 这是吴翼飞生前为角膜捐献中心所设计的宣传图案:它是由无数片美丽的花瓣编织成的一颗美丽的心。 它似乎在呼吁着我们“献出一点爱吧,世界将会更美好! ”此时此刻,相信你们一定会有很多的话想说,把你最想说的一两句话写下来, 好吗?(把想要说的话读给大家听)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骄傲, 这么小就懂得感动与关爱。 这不禁使我想到多年以后, 你们当中一定会有人主动捐献出自己的器官。 因为你们已经同琳达一家人一样深深的懂得了生命的意义。 我们再来用心的朗读一次父亲那令人振聋发聩的话吧!六、总结升华:52孩子们, 老师把喜

109、欢的 3 句名言, 还有从书中摘录的爸爸的话制成了小书签,送给你们。好好收藏起来,好吗?相信你们随着年龄的增长,对生命的感悟一定会更深、 更透彻。世界上还有各种各样的人需要我们的帮助。 让我们伸出友爱之手吧! 让我们人与人之间因真情而温暖吧!让他人因有我们的存在而骄傲吧!第第 7 7 单元:纪念日单元:纪念日纪念日纪念日教学目标:1、搜集有关纪念日的资料,让学生认识并了解重大的纪念日,利用教材留白,畅谈学生视野中独特的纪念日,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2、识记纪念日的时间,交流不同纪念日的来历及特定含义,提升对祖国、人民及社会生活的热爱,激发强烈的纪念意识。3、开展临近纪念日的纪念活动,燃起学生纪念

110、的热情,形成纪念氛围,锻炼学生的组织创新能力。课前准备:布置每个学生搜集与纪念日相关的资料。教学流程:一、观看录像片 激情导入师: (大屏幕出示庆祝“五、一”劳动节时的盛大场面)同学们,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庆祝活动吗? (学生依据画面中的标语、 欢呼的口号等,很快说出是庆祝“五一”劳动节)师:有些事情、有些日子,我们是永远不应该忘记的,因此,每年的那个时候,我们都要举行活动进行纪念。 那么关于纪念日, 你了解多少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七单元:纪念日(板书课题)二、认识纪念日 交流整理师: 开展纪念日活动, 如同点燃一支火炬, 可以使我们不忘过去,更好的面对未来,比如五月份就有许多值得纪念的日子,请

111、大家自读57 页的内容,看看你知道有关纪念日的哪些知识?(学生读书后, 可以说出教材中出示的几个纪念日的名称及具体日期, 此时教师应提示学生注意日历的空白中的省略号是什么意思?启发学生填补空白日历,教师也可帮助补充,以达到资源共享。 )53师: 五月份是包含纪念日最多的一个月份, 当然在其它的月份中也有许多重大的纪念日, 下面请大家在小组中交流你所搜集到的其它纪念日名称及日期,并和小组同学一起整理。(学生在小组中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先去掉重复的资料,再按日期顺序或不同内容把搜集到的纪念日排列好,记录下来。 )师:每个小组认识的纪念日都很多,黑板上有一张“纪念日一览表”表格,咱们一起按时间顺

112、序把它填完整好吗?(全班共同补充,把有关纪念日日期和名称的表格填好, 教师也可把自己搜集到的纪念日介绍给大家并汇集到表格中。 )师: 除了以上我们认识的纪念日, 其实在我们身边还有很多特殊的纪念日,大家看 57 页丁丁冬冬的对话,你又想到了哪些特殊的纪念日呢?(让学生先围绕“我家的纪念日”来交流,再围绕“我们这个地方的特殊纪念日”来交流。 )师:(小结) 通过刚才的活动, 你了解了关于纪念日的哪些知识?你还有哪些疑问?(学生能谈到收获,也会提出问题诸如“某个纪念日是怎样的来历?有什么意义?人们以什么方式去纪念呢”)三、细说纪念日 汇报了解师:每个纪念日都有它特定的来历、 意义及其纪念方式, 谁

113、能把你知道的某个纪念日的来历或意义介绍给同学们?(学生把搜集到的有关纪念日的来历、 意义的资料,在全班交流汇报,学生汇报后,教师可补充说明,使学生加深对纪念日的了解。 )师:这么多有意义的纪念日,你最喜欢哪个呢?为什么?(学生畅所欲言, 围绕课内外涉及的各种纪念日向大家做介绍。 )师: 在“开卷有益”中有两篇文章也向我们介绍了两个很有纪念意义的日子,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四、学习文章 品读感悟1、 学习冼星海和他的“风”师: 轻声自读课文, 想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内容?你从课文中了解了哪一个纪念日?54(学生读后会认识到 5 月 11 日是冼星海的诞生纪念日,及冼星海学习音乐的道路充满曲折)师:

114、 文中哪些词语或句子表现了冼星海的刻苦求学?请大家默读课文,动笔画一画这样的句子。(学生一边默读课文,一边画出重点词句。 )师: 把画出的词句反复品读, 你想到了什么?用简炼的文字记录下你的感受吧。(学生细细品读重点词句,并把自己的感想批注在词句旁边。 )师:谁来谈谈你的感受?与冼星海相比,你对待学习的态度如何?(学生结合重点词句谈后, 教师再引导学生通过与自我对比, 进一步感受到冼星海奋发向上、坚忍不拔的品质。 )师: (小结)就让我们牢记这位伟大音乐家的名字和他的诞生纪念日,并以冼星海为榜样, 克服学习生活中的困难, 成为一个优秀的少先队员。2、学习登上地球之巅(1)放手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

115、阅读方法自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阅读的?有什么感受?(学生在阅读后、交流中明白做任何事都要有毅力、有信心,也要团结合作。 )(2) (播放珠峰恶劣环境的录像片) 这就是险峻的珠峰,请大家画出文中的数字和相关词语,结合这一画面,再说一说你的感受。(学生通过画出数字说明、 观看录像,进一步体会队员攀登的艰难。 )师: (小结)1960 年 5 月 25 日,又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我们中国运动员向大自然挑战, 战胜重重困难,登上了地球之巅,让我们为中国人自豪吧!师:请大家比较一下本文与前面两篇文章有什么异同?(引导学生从人物、语言、 中心思想方面进行对比分析,学生会发现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主

116、人公不畏艰难、拼搏进取的高贵品质。 )五、活动与练笔 拓展延伸551、师:仿照冼与登这两篇文章,让我们也把搜集到的重大纪念日的名称、 日期、 来历意义及其纪念方式以文字的形式记录下来,然后,共同制作一本“纪念日资料集”。(学生可分工进行资料集的制作, 然后全班合订成一本, 学生共同编写目录,撰写前言并设计封面和插图。 )2、师:摘录积累表示回忆、纪念的词句,理解由纪念一词派生出来的新词,并自己设计一枚某项活动的纪念章。 (教材第 58 页)3、 师: 有些纪念日离我们越来越近了, 比如 5 月 12 日的护士节、5 月 31 日的世界无烟日、 6 月 1 日的儿童节我们选择一个喜欢的节日来开展

117、一次纪念活动,好吗?(学生自主选择自己喜欢的纪念日开展活动,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意见。 )师:既然是一次活动,我们就要精心准备,语文书的59 页告诉了我们该怎样做。(学生按教材提示,可以小组为单位制定计划、 收集资料、排练节目,其中主题的确定、 计划的制定可在课内完成,收集资料、 排练节目可在课外完成,教师应给予指导。 )4、节目当天选好地点举行纪念活动。5、师:这次纪念活动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们把它写下来,好吗?(学生以日记、作文等形式记下这次活动。 )6、学习“金钥匙“的修改方法。7、把优秀习作装订成册,作为本单元实践活动的资料保存。跳跳水水教学目标:第八单元第八单元舟舟 船船1、学

118、会本科 7 个生字,正确读些生字新词。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563、理解课文内容, 体会船长在危机面前沉着、 冷静、 果断的性格,学习他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孩子、水手和船长在同一件事发展过程中的不同表现,体会船长的性格和处理问题的方法。教学准备:布置学生查找列夫 .托尔斯泰的有关资料;教师准备投影仪,幻灯片教学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教学过程:一、板书课题,创设情景导入这节课我们学习新课文跳水 。 (板书课题)学生交流搜集到的有关列夫.托尔斯泰的资料。引导学生看课题想问题:看到这个课题,你想到了什么?教师把大家提出的问题汇集起来,引导学生带着问

119、题读书。例如:谁跳水?调试的经过怎样?结果又如何?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自由朗读课文,认读生字,并在文中标出。同桌之间互读生字及生词。2、再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内容并标出课文的自然段。3、指名分自然段读课文,提出不懂的问题。三、细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1、自由读课文,说说你读明白了什么。2、讨论故事的主要内容。3、找生回答,教师随之板书:猴子撕帽子孩子爬上桅杆。孩子走到横木上 遇到危险。船长开枪 孩子跳水 孩子得救。四、巩固延伸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572、布置学生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合作探究,研读重点段落教学过程: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二、合

120、作探究,学习重点段落。1、读课文,说说在什么情况下,发生了什么事情?2、投影显示: 它显然知道大家拿它取乐, 因而更加放肆起来。教师叙述猴子“放肆起来”的原因,学生接着说“放肆”的结果。学生叙述猴子“放肆起来的原因” ,教师揭示“放肆”的结果。用“显然”说一句话。3、由于猴子的放肆发生了什么事情?让学生读相关的段落。猴子是怎样都孩子的?(画出表示猴子动作的词语,然后读一读,体会体会,想一想是否可以用其他动词代替。 )投影出示:只要孩子一失足,他就会跌到甲板上,摔个粉碎。即使它不失足,拿到了帽子也难以转身走回来。同位讨论:只要一失足,结果会怎样;即使拿到了帽子,结果会怎样。4、默读课文,说说在危

121、急时刻,船长是怎样做的。指名读课文第五自然段。你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救孩子?(小组合作探究,各抒己见) 。孩子不跳水,父亲会不会开枪?(小组展开辩论,畅所欲言)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觉得四十秒时间太长了?孩子为什么一定要夺回帽子?如果你是那个孩子,你会怎样做?三、回归整体,总结全文1、教师对照板书,总结全文。2、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跳水给人们的启示是多方面的。列夫.托尔斯泰写这个故事,他想告诉我们什么呢?引导学生讨论汇报:(1)遇到危险,头脑要冷静;(2)遇到问题,要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去解决;(3)开玩笑不能太过分。58四、拓展延伸,启发想象这件事过后,孩子会说些什么?船长会说些什么?水手们又会说些

122、什么?展开你们的想象,把他们想说得说出来。沙沙 漠漠 之之 舟舟教学目标:1、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生理特点, 明白人们为什么把骆驼称为“沙漠之舟” 。2、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写作方法。3、能将课后资料进行修改, 插入课文相关段落, 完善和补充课文内容。教学重点:清楚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它如何帮助人们穿越沙漠,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教学难点:学习课文抓住特点、选择有关材料、具体化的描写方法。教学准备:搜集有关描写骆驼身体特点和生活习性的相关资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目标:朗读课文,合作学习课文重点内容教学过程:一、齐读课题,设疑导入同学们,今天我

123、们一起学习新课,请大家齐读课题。你知道“沙漠之舟”是指谁?(骆驼)对!那你知道他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吗?(请知道的同学简单谈)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了解骆驼适应沙漠生活以及为什么被称为“沙漠之舟”的原因。二、朗读课文,了解内容,理清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把课文读顺。2、同位齐读,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3、按照内容的不同,把课文分成两段。4、说说两段段意。59三、合作学习,解决重点1、教师出示思考题: 骆驼为什么适应沙漠气候?它被称作 “沙漠之舟”的原因是什么?2、依照思考题,小组合作学习。 (教师巡视,注意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去) 。3、小组汇报学习情况,全班交流。 (教师注意

124、引导学生有条理的回答问题)(1)骆驼适应沙漠生活的原因:身体高,脖子长,所以能忘到很远的地方,也就能认路;嗅觉灵敏,能帮人们找到水源;刮风时鼻孔回闭起来;腿上有平病,不会被热的沙子烫伤;脚掌又宽又厚,两个脚趾分开,不会陷到沙子里;驼峰里能储藏脂肪。(2)因为骆驼能给人带路,预报大风,驮运物品,所以人们把它看作是读过沙漠之海的航船,称它为“沙漠之舟” 。四、对照板书,总结全文。五、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第 二 课 时教学目标:熟读课文,合理修改课文资料,补充课文内容;学习本文写作特点。教学过程:一、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二、完成课后练习二:修改资料,插入课文1、熟练朗读课文第一段内容。(1)了解写

125、作特点:本段以“总分”方式构段,围绕总起句进行具体描述。(2)了解内容之间的联系。通过朗读思考,明白骆驼独特的身体特点是适应沙漠生活的必备条件;沙漠独特的环境也为骆驼身体特点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天地” 。2、了解本段内容之间的联系和写作特点后, 放手让学生修改课后的资料,加入课文第一段。603、交流。 (只要学生修改的合理,就要肯定)三、作业:运用课文中学到的方法,观察自己喜欢的动物,进行练笔。语语 文文 天天 地地教学内容:完成训练中的六项内容摘录笔记、读一读、畅所欲言、初显身手、课文分析、金钥匙教学时间:两课时第 一 课 时教学内容:完成语文天地中的四项内容摘录笔记、读一读、畅所欲言、初显

126、身手教学过程:一、我的摘录笔记1、读词语和句子。2、引导学生找到词语所在的句子读一读。3、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词语的用法。4、说出自己还想积累的好词佳句。二、读一读抓住题目想象诗的内容。带着阅读期待自读故事,了解诗意。引导学生分组给古诗配置插图,巩固诗意,体会意境。三、畅所欲言课前安排学生搜集有关船的资料。紧紧围绕所选的话题向大家介绍: 介绍见过的船, 要突出亲眼看到的;介绍设计的,要突出亲手设计、亲手制作;介绍知道的船,可结合单元学习内容谈。四、初显身手小组为单位,每人叠一只小船。根据船的特点给船起个好听的名字。如果愿意,还可以写一首小诗或者祝福的话。第 二 课 时教学内容:完成后三项练习6

127、1教学过程:一、读短文1、自由朗读诗歌,说说诗歌主要讲了什么?2、同位齐读,讨论每节讲了什么?3、边看图边读诗,借助图画理解诗意:初航前、初航时、初航后,我的心情有哪些变化?4、交流:抓住重点词句,想象词句中的丰富内涵,体会 “我”对纸船无限的希望与祝福。二:金钥匙1、读文中丁丁和冬冬的话,你从中读懂了什么?2、交流:我知道了自主阅读的方法和步骤。3、按照这样的方法和步骤进行独立阅读。三:课文分析 “神舟”五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1、自由朗读短文,说说短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2、根据课后提示浏览课文,画出新闻发生的时间、地点、 结合课题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3、交流,引导体会新闻构成的三个要素; 体

128、会新闻迅速及时、知识可靠的文体特点。4、体会宇宙飞船以“神舟”命名的巧妙。教师强调新闻的特点和要素,为新闻稿的写作做好准备。第九单元太阳第九单元太阳太阳的话太阳的话学习目标学习目标: :、阅读诗歌,了解诗意, 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激发学生热爱太阳、热爱生活的情感,形成积极进取、 乐观向上的精神。、感情的朗读、背诵诗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体会太阳渴望唤醒人们、敲开人们心灵的急切心情。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62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 两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整体感知课文,学习生字。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1、 学生听谜语,猜太

129、阳.2 、请几位同学在黑板上画一个太阳,说说心理想对太阳说的话.3 、 你们对太阳说了这么多,她也有话想对同学们说, 她的话都写在一首诗中,你们想读吗?4、 出示课题,全班齐读课题.二 整体感知课文1 、师读课文. 学生初步感知课文.2、 学生自己读课文,读后你体会到了什3、 指名分节读课文 .此次以读准字音为标准.学生互评.边读边评边正音三、学习生字:、小组自学生字,、练习带拼音组词书写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了解诗意,体会太阳的心情。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1 、 检查学生读生字卡片。2 、 全班朗读课文,检查课文的读音以及长句子的断句。二、整体感知课文。听老师读课文,学生

130、边听边想象。三、学习课文第一节学生自读课文,说说自己读懂了什么。指名说能把自己体会到的感觉读出来吗?指名读63生互评,师引导学生体会并读出太阳要来到我们周围的心情师可适当范读四、学习课文第二节1 学生自主读文,边读边想象.2 启发学生想象太阳带来了色彩缤纷的花朵,带来了树林中泥土与树叶的方向,深深地吸一口气,好舒服呀!看,太阳还给我们带来了温暖和阳光,我们可以在草地上踢球 ,唱歌,跳舞多么快乐啊 ! 请大家再试试读这节诗.自由练读,指名读,其他学生评读.3太阳还会带着什么向我们走来? 激发学生想象,用 “我带着(),快乐地向你走来。 ”的句式续说句子,由此体会到太阳把一个五彩的世界带给了我们。

131、齐读课文第二小节。五学习课文第三节回忆课文第一节, 放手让学生自己试着按照同样的方法读好第三节。六创设情景,升华情感打开门窗,朝着太阳升起的方向,师升合作读课文。配上音乐,学生边做动作,边有感情的诵读。七拓展延伸想想自己会对太阳说什么。海上日出海上日出学习目标:学习目标:1学会本课 3 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 ”一刹那”等词语。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作者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重点:学习重点: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学习难点:学习难点: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课前准备:课前准备

132、:课文插图64授课时数:授课时数:两课时学习过程:学习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学习内容学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导入课题: 海上日出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二、启发谈话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 海行杂记 。1927 年 1 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作者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作者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作者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三、自读课文1出示自读要求(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

133、把语句读正确、流利。(2)画。画出生字词, 拼拼读读, 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2学生自读课文3检查自读情况。(1)指名读课文。 (注意正音)(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习。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3)交流思考情况。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 节)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65四、再读

134、课文质疑可能存在的问题有;1 为什么作者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2 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为什么“红得很却没有亮光”?3 太阳向上升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解决的办法:问题 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自求解答。问题 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红得很, 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蒸腾,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显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人们只看到红色,看不到别的颜色可为什么没有“亮光”呢?因为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光亮不大,透过浓密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太阳光被反射、折射,能量消耗多了,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问题 3:太阳升起来时, 为

135、什么是“一纵一纵地”?因为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上升。太阳光透过水蒸气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气不断向上涌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 这种不断波动的光射人的眼里, 就造成“一纵一纵”的感觉。五、作业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象,从中体会作者用词造句的方法。2体会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第二课时第二课时学习内容学习内容:1品读词句,体会日出时景象的伟大奇观。2学习作者细致观察,有序描写,巧妙用词的方法。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一、复习检查1课文具体描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情况。板书:天气晴朗多云2分男女生读这两部分的内容,边读边想象,看看你仿佛看到了什么?(蓝天、红霞慢慢升起的太阳 太阳射在黑云背

136、后的景象)3再现海上日出的景象。664说一说,要是你亲眼看到海上日出的这一过程,你想说什么?(太神奇了、海上日出不愧是伟大的奇观)5过渡: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海上日出这一奇观的呢?请同学们先读读课文的 2、3 小节,想想作者在观察或用词造句方面那些独到之处二、品读词句1学生自读,思考以上的问题并在文中作上记号。2同桌或小组交流自读情况。3全班交流自读情况。 (归纳如下) 。a 观察方面: 不仅观察了太阳的形状, 还观察了太阳的色彩亮光及其动态(太阳慢慢升起的情景) ,即能从多角度进行观察。b 写作方面:有序,能按日出前日出时日出后”的顺序写。c 用词造句方面更妙,具体表现如下:(1) 作者所用

137、的词语准确地反映了事物的特点。(2)运用比喻拟人的手法非常形象、逼真地写出了太阳上升时的艰难程度及样子的壮观,精神的顽强。(3)反映了观日出的真实感受。4指导朗读。(1)个人尝试读,找找感觉,看看该如何处理语气(语调)和 语速。(2)在小组里读一读、评一评。(3)展示读。(4)回忆学法。刚才我们是怎样学习在天气晴朗的情况下观察海上日出这一部分内容的。(5)板书:品读词句 体会语感5过渡:请同学们用同样的方法自读特殊情况下(多云)海上日出这部分内容。6学生自读。7 检查自读情况。在学生读懂的基础上重点交流“这时候,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光亮的了。 ”的理解。 (这句话写了怎样的景象

138、?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8齐读 2 至 5 节。67小结:这段主要写了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的整个过程,抓住了景物变化的特点,写出了海上日出美丽雄奇的景象。三、学习最后一节1这句话与全文是什么关系?(总结全文)2自读体会应该读出怎样的语气?(赞叹)四、总结全文1这篇文章主要写了什么?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2 海上日出这篇文章在写作方面有什么特色?3感情朗读全文。五、作业背诵课文。2、 完成课后作业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日出前蓝红亮海上日出日出时脸升云霞夺目日出后躲透太太 阳阳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1、理解课文内容,初步了解太阳的特点,太阳和人类的密切关系,激发学习自然科学的兴趣。2、体会作者说

139、明事物的方法,初步学习阅读说明文的方法。3、收集太阳和自己熟悉星球的资料,并进行适当的处理。4、根据本文的写作结构和说明方法,仿写一篇介绍星体的说明文。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1、读懂课文,了解太阳的特点以及与人类的关系。2、学习作者说明事物的方法。3、收集和处理有关星球的信息。教学过程: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导语:太阳,我们每天都能看见,早晨,从方升起,把光明带给大68地;傍晚,从西天落下,黑暗便来临。太阳对于我们好像是挺熟悉的;其实又是很陌生的。因为对于太阳的真实情况我们知道得太少了。需要不断地去研究它,揭开它的奥秘。今天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太阳 。现在就请同学们来做个小小“科学研

140、究员” ,了解了解太阳。请挂牌上岗,大家一起进入实验室研究太阳,好吗?比一比,看谁的工作最出色。(一)课前交流整体感知1、资料交流、感受新知(网络)课前大家一定收集了很多与课文内容有关的资料,谁来为大家展示你所收集的资料。2、创设情境、引发质问(媒体演示“七彩奇观” )初升的太阳光芒万丈,此时,距离地球一亿五千万公里的太阳一下子推到学生眼前。此时教师做出一副倾听的样子,神秘地问: “你们听到了什么吗?好像有谁在很远、很远的地方说:同学们,你们认识我吗?在哪里呢?噢,原来在这里。 ”学生们一看到笑哈哈的太阳,都乐了。问:他是谁呀?师: (板书课题)你们认识它吗?有什么问题要问他吗?有问题可以直接

141、问太阳公公。学生质问:师:同学们向太阳公公提了许多问题,有些问题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找到答案;有些问题同学们可以用课外时间从科普读物中了解;或是到网上去查寻。有些问题现在还没有答案,等同学们长大后再去探索。那么这篇课文告诉了我们哪些知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看谁是一名合格的“科学研究员” !(二)自学课文,理清结构。1、自学课文(课件演示“太阳探密” ) :关于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与人的关系,课文上说得很清楚。现我们就把这篇课文当作一份资料来研究学习。研究科学,要提出问题,还需解决问题,这就需要查阅资料,有的还要搞实验。现在就请你们阅读这份有关太阳的资料。看谁通过自己的阅读找到答案。692、理

142、清结构指导:对于这类科普的说明文,一般一个自然段说明一个意思。我们阅读时,要一边读一边想每一自然段主要讲的什么,要概括出每个自然段的内容。 (板书,一个自然段一个意思)要求学生读后把每个自然段概括的内容写在旁边,像加注一样。板书每个自然段的主要内容。1、太阳远2、太阳大3、太阳热4、太阳与人的关系5、太阳与雨雪6、太阳与风9、太阳与杀菌10、总结指导(2) :归纳课文的内容,理清课文的层次结构。引导学生交流,各抒己见。(三) 、创设太阳的小型展览的情境,进行巩固练习。激发兴趣,明确要求。1987 年 9 月 23 日,在我国看到罕见的日环食,为了帮助同学们认识太阳我们这些小小科学家,举办一个关

143、于“太阳”的小小展览会。展览会用多种形式,用图画,用幻灯,还有动画演示、介绍、说明太阳与人的关系,这是展览会主要的部分。现在请一人扮演动画中的太阳公公,一个扮小朋友,两人对话。小朋友提问,太阳公公回答,帮助小朋友认识太阳。同座对话。 (全班进行分角色普遍训练)指名扮演讲解员。(四)总结写法,点明意图这篇课文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主要介绍了太阳的特点和与人类的关系。第一部分(第一至三自然段)分别讲了太阳的远、大、热三个特点。第二部分(第四至八自然段)具体讲了太阳与人类的密切关系。下一节课我们将一起来利用网络,进一步的学习太阳一文的写作方法,并70仿照它的写法写一篇自己熟悉星球的说明文。课后请大家收

144、集有关的资料,作好下节课上课的准备。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学习课文第二部分,理解课文的说明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形成练习,再创结构上节课我们已经初步的认识了太阳,并了解了课文的基本结构。下面请大家根据自己收集资料的情况,完成练习。 (出示练习)(二)根据课文,建构文章学了太阳一文的结构后,可以单独创作文章,也可以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网上写作活动。你们小组准备写什么,怎样写?小组成员共同协商后,先分工合作,再写作。教师作用:1、资料源提供,如果有的同学对于天文方面的知识比较缺乏,打开课前的网站,搜索,查找有关的资料和信息。2、对学生的学习进行指导,以了解学生的进展。 (三)展示

145、作品,驱动学习生利用投影向全班同学介绍自己的作文。师:刚才太阳公公也听了同学们的介绍,想知道太阳公公在说什么吗?让我们仔细的听一听。 (课件演示)太阳说:四(五)班的小朋友真能干,这么快速度就能完成一篇说明文了。为了奖励大家,太阳公公愿意亲自给大家作个自我介绍,大家想听吗?四(五)班小朋友们,我叫太阳,我离你们很远很远,我很大很大,我的温度很高很高。我这样自我介绍行不行?师:为什么不行?引导学生探讨几种说明方法:打比方、列数字、作比较、假设。师:那谁来为太阳公公做一做自我介绍:生自由畅说。(四) 、自学第二部分:再读课文,运用不同形式进行检查。 (媒体显示表格)太阳的知识71数字说明远大热第一

146、段:1、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你们这些小小科学家自己能找到答案吗?(学生回答,教师将数字填入表中。 )2.指点:从表上我们可以知道课文上说太阳远、 大、热是通过什么来说明的?(板书:列数字)3.文章中是不是光用数字来说明的?还用了什么办法?4.指名分段朗读课文后回答。根据学生回答,教师进行指点。(1) 、用传说。 (媒体显示“美丽传说” )如果这里不用传说,光用数字,这三节课文就变为:太阳离我们很远,有一亿五千万公里。太阳很大,有 130 万个地球大。太阳很热,表面温度有 6 千度,中心温度是表面温度的三千倍。 ”(2) 、指点: “传说”是流传在民间口头的故事。研究科学非常讲究科学性,必须

147、说明它的实质。5师读第四自然段的第一句:理解承上启下句子的作用。师:太阳与我们的关系到底怎样呀?从哪儿可以看出来,下面请大家拿起笔,用自己的读书方法认真的学一学48 自然段。出示自学要求:1、认真朗读课文2、四人小组交流3、汇报学习情况。指名读,品读,齐读。听了大家朗朗的读书声,我想太阳公公此时一定笑得更灿烂了,不信,请你们看(媒体演示“温馨家园” )(五) 、应用新知、修改文章通过今天大家的努力学习,我们又深一层的学到了说明文的写作方法。下面就请大家把刚才学到的好的说明方法,好的句子和句式应用到你们自己的文章中去。把自己的文章写得更加通俗,具体。(六) 、学生谈收获1.这一课的学习,使我们懂

148、得了太阳有多远、多大、多热。知道了太72阳与人的关系密切。没有太阳就没有动物、植物、人类,没有风云雨雪霜,没有这美丽可爱的世界。2.学习这篇文章也使我们懂得了怎样阅读说明文。 说明文一般在写作上常用“引用传说” “列举数据” “进行比较”等方法来说明事物。所以在阅读时,针对这些特点,可采用“逐段读思学概括“ ”引用传说增兴趣“ ”列举数据画表格“ ”简笔绘画明因果”等方法。(七)、媒体显示: “放眼太阳系”同学们,希望你们不要辜负了太阳对你们的期望。老师希望同学们都能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多读课外书,认识自然,改造自然。板书设计板书设计: :太阳1、 太阳远2、太阳大3、太阳热4、太阳与人的关系5

149、、太阳与雨雪6、太阳与风、太阳与杀菌、总结语文天地语文天地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通过朗读和交流自己的日积月累,培养学生积累语言的习惯。2、朗读词语,学习两句古诗,体会诗句描绘的意境。3、走到户外,感受阳光,为写作文打基础。4、开卷有益学习太阳城 ,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特点,以及太阳能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象介绍事物的方法。教学重点教学重点: 通过学习激发学生积累语言、 运用语言的兴趣。 朗读太阳城 ,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学难点:教学难点: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特点。时时间间:二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7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朗读摘录笔记、词语、古诗,积累语言。走到户外,

150、感受阳光,作自己喜欢的事情。教学目标:教学目标:一、摘录笔记:1、学生齐读词语,交流“清净、一刹那”的意思,并用这两个词语练习说话。2、学生在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摘录笔记,评出“摘录大王”在全班交流。二、读一读:1、用各种形式朗读词语,说说这些词语有什么特点?2、交流词语意思。3、选词说话。4、学习古诗:反复朗读体会诗意,通过想象体会意境。三、初显身手:1、朗读题目,明确要求。2、作好准备:A、确定时间,选择阳光充足的时间。B、确定地点:学校操场。C、准备好实验用品:镜子、喷雾器、肥皂水等。3、活动过程:A、学生先独自或小组进行实验探究,感受阳光。B、集体演示交流,分享成功。C、谈自己的收获。第二

151、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朗读太阳城一文,了解转换器、热交换器、蓄能器的安装位置以及功能,了解太阳能的作用,学习作者运用丰富的想像介绍事物的方法。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自读自悟:1、学生自己朗读文章,读准字音。2、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想一想:自己明白了什么?并交流。3、指生朗读课文,思考:本课的“能”指什么?(能量)文章围绕“太阳城”写了哪些方面的内容?指生交流。二、师生交流:741、根据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应该怎样分段?2、交流:1、 (1)直接点明太阳城的特点:完全采用太阳能作为资源。2、 (23)简要介绍太阳城接受、转换、储存太阳能的设想。3、 (46)具体介绍太阳能的作用。

152、4、 (7)表达对太阳城的无限向往。3、小组内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读出自己得体会。4、指生有感情的朗读课文。第十单元第十单元路路乡村大道乡村大道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这首诗语句优美,充满激情,教学时采用多种朗读形式,让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歌的内在美和形式美, 感悟朴实的劳动人民热爱生活和积极进取的精神。2、通过教学,让学生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本诗,读透字面背后的内容:经历风雪,生活才有意义,才会美好。教学重难点:教学重难点: 感悟诗歌内容及内在联系让学生懂得要经过千锤百炼才会体会到生活的伟大。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结合诗人的经历理解本诗内容教学过程:教

153、学过程:一:导入: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描绘乡村大道的诗歌。二:检查预习:1.分小节读课文,看是否能读正确,读流利。2.检查生字,掌握情况。3.交流本诗作者郭小川的个人资料,弄清诗人写诗的背景。师可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补充。75郭小川,本名郭恩大,当代著名诗人,1919 年 9 月 2 日生于河丰宁县,1933 年到北京,积极参加抗日救亡爱国运动,并开始诗歌创作。1938 年参加八路军,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作协秘书长。 他一生写了许多诗歌来反映人民群众的火热生活, 被誉为“战士诗人” 。他的诗歌富于思想性,感情真挚,豪放自由,语句铿锵,著作有团泊洼的秋天 、 边塞新歌 、 乡村大道 、 三门峡 、

154、甘蔗林一青纱帐 等,他的诗歌创作在中国新诗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三:自读自悟,整体把握诗歌内容。1.按要求自学1)认真读课文,思考诗人笔下的乡村大道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在感受深的地方写下自己的体会。2、小组讨论交流3、全班交流四:理解重点语句再读诗歌,诗人都把乡村大道比作了什么?从中你体会到了乡村大道有哪些显著特点?全班交流学习情况参考:第一小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长远和宽阔第二小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险峻和曲折第三小节:写出了乡村大道的坎坷和丰沃朗读全诗,感悟诗歌内容。作业:字词两遍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多种形式朗读、体会诗歌蕴涵的精神。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听写字词丝绦缔

155、造干涸沟壑匍匐76二:重点理解最后一小节1、乡村大道有哪些特点?2、最后一小节与前三小节有何联系?3、你懂得了什么?(要经过千锤百炼才能体会到生活的伟大)三:拓展延伸1、第三小节不要这部分行不行?2、谈一谈作者写“乡村大道”有什么特别的意思?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怀?“乡村大道”既指自己家乡的道路,也指人生之路的起点,抒发了诗人扎根生活、植根人民,永葆劳动人民本色的情怀。四:有感情朗读1、分小组读2、男女对读3、全班齐读作业:选自己喜欢的小节,熟读成诵板书设计:板书设计:长远和宽阔扎根生活乡村大道险峻和曲折植根人民坎坷和丰沃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

156、,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能够分析出图中包含的信息, 并能将书本中的信息转化到图上;通过对古代丝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教学重点: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77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挂图、录像课时安排课时安排: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 1、了解我国古代丝路的线路、交流的内容,及其在古代经济、文化交流中所起的巨大作用;对照古代丝路,了解当代亚欧大陆桥在各国交流中的优势。2、通过对古代丝

157、路和现代亚欧大陆桥的学习, 逐步具备对比分析问题的能力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今天上课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样好东西, 想和同学们一起分享一下。(西游记视频展示) 。刚才的镜头大家都很熟悉,对,是西游记 。会唱的同学一起唱,不会唱的同学一起把拍子打起来!唐僧“西天取经上大路” , “大路”指的是什么路呢?(丝绸之路) 。这就是我们今天学习的主题丝绸之路,那么今天的丝绸之路是怎么样的呢?我们先来领略一番丝路的风光。在欣赏的同时,想想丝路风光留给你什么样的感受?(美,西域风情,荒漠)是啊!到处是沙漠,戈壁,但昔日这儿却延伸着一条繁华的丝绸之路。这么具有西域风情,沙漠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来开辟的呢?(一)丝绸之

158、路的开辟1、如此具有西域风情的丝绸之路是由谁开辟的呢?(汉,张骞)汉代,张骞两次出使西域 (幻灯) 。他告别当时的汉武帝, 一路西行,出使西域。现在就让驼铃声带领我们重温这段历史吧! (录像)正是有张骞这样的先行者,才开通了历史上著名的丝绸之路。这条丝路的线路到底是怎么样的呢?同学们请看地图。(二)丝绸之路的线路(出示)这是一张丝绸之路的线路图,请找到丝路的起点。1、丝绸之路的起点在什么地方?(长安)长安,也就是现在的西安,是当时汉朝的都城,就像今天我们的首都北京。当时各地丝绸和其他的商品集中在长安以后,组成商队,穿过河西走廊,到达敦煌。之后分南北两路,北路从玉门关出发(春风不度78玉门关)

159、,经过西域、中亚,到达西亚和欧洲;南路从阳关出发(西出阳关无故人) ,同样经过西域、中亚,到达罗马和阿拉伯国家,再到欧洲;南路的另一路则是到达印度。 西游记中唐僧西天取经走的就是南道中的这条道路。2、设想你从长安出发,沿丝绸之路西行,你会经过今天哪些国家和地区?南道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北道又会经过哪些国家和地区?四人小组合作,小组作好记录。南道:巴基斯坦、阿富汗、伊朗、伊拉克、叙利亚、土耳其、意大利、沙特阿拉伯、印度、孟加拉、尼泊尔、克什米尔地区等;北道: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等。可见路途非常的遥远。3、观察线路图,你认为在当时我国境内的丝路上有哪些重要的城市和地区呢?(长安、楼兰、敦煌等)我们

160、从这张图片中发现现在的敦煌非常的凄凉,而当时的敦煌却是非常的繁华。敦煌是当时东西方贸易的中心和中转站,是中原通往西域交通要道的“咽喉之道” ,是丝绸之路上的重镇。现在,请同学们展开你们想象的翅膀,用集体的智慧来再现一下当时的繁荣景象,来当一回小演员。如果你是当时的一位商人,在敦煌你是如何交易的呢?提示:1.你扮演哪方的商人?2.选择好你的货物。3.准备和对方商人交换什么货物?学生表演(繁荣背景,如何交易,筹备干粮,水等)从同学们的表演中,我们知道在当时的敦煌存在着物资的交流,而且交流的物资非常得广,有西方的毛皮、珠宝玉石、药材等,还有中原的丝绸、瓷器、陶器、铁器等。事实上,在当时的敦煌,不仅存

161、在着物资上的交流,还存在着文化的交流。现在保留下来的敦煌的艺术宝库莫高窟就可以印证这一点。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这个博大精深的综合艺术殿堂。敦煌莫高窟保存着最完好的佛教艺术,曾经有位著名的敦煌学者指出: “世界上历史悠久、地域广阔、自成体系、影响深远的文化体系只有四个:中国、印度、希腊、伊斯兰,再没有第五个;而这四个文化体系79汇流的地方只有一个,就是中国的敦煌和新疆地区,再没有第二个。”学者的论说充分说明敦煌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的重要性,而这种重要性则是丝绸之路带给它的。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感受丝路的美丽风光,培养热爱祖国的情感;感受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树立强烈的民族自豪感。教

162、学过程:教学过程:这节课,我们接着来学习(三)丝绸之路的交流作用1、敦煌的艺术来自于东西方的交流, 来自于东西方的使者们的间接创造。正是由于这些使者们的往来,使得丝绸之路异常的活跃,异常的繁荣。那么,丝绸之路的开辟在古代有什么重大意义呢?请同学们自学课文,找出一句话来概括丝绸之路的重大作用,并找出史实来印证这句话。找到了吗?一起大声告诉我,好吗?(丝绸之路沟通了欧亚两块大陆,在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史上发挥了巨大作用。 )同学们能不能结合书本和你已有的知识,举出实例来印证这句话呢?(可作适当补充) (幻灯)总结:丝绸之路的开辟丰富了东西方人们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增强了东西方人民的友谊。所以说

163、,丝绸之路不是一条商道,而是一条友谊之道。(四)丝绸之路的补充事实上, “丝绸之路”并不是只有这一条,广义上的丝绸之路是指当时对中国与西方所有来往通道的统称。除了张骞开通的官方通道“西北绿洲丝绸之路”外,你们还知道其他的丝绸之路吗?(学生回答)总结总结:中国的丝绸之路早在公元前就已经分为海陆两路了,此外,还有长城以北充满血腥和暴力的“北方草原丝绸之路” ,因为这条丝绸之路可以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各个民族、部落纷纷想争夺控制权,因此充满了血腥和暴力。 四川云南山道崎岖的 “西南丝绸之路” 和风平浪静的 “海上丝绸之路”由于主要以丝绸和香料贸易为主,又称“海上香丝之路”80千余年过去了,由于航海技

164、术的发展人们逐渐喜欢上了更为方便的海上运输,于是曾经辉煌的丝绸之路渐渐被人们放弃,敦煌也同样衰弱了,逐渐被人们所遗忘。但是随着全球化发展的需要,一条新兴的丝绸之路重新展现在了我们的眼前,那就是亚欧大陆桥。 (幻灯:亚欧大陆桥的简介,线路图)亚欧大陆桥的简介: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江苏连云港、山东日照等沿海港口城市,西至荷兰鹿特丹、比利时安特卫普等欧洲口岸,是横跨亚欧两大洲,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实现海陆海统一运输的洲际铁路,经过了三十多个国家。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代替了昔日缓缓西行在茫茫戈壁上的骆驼队,被称为当代的新丝绸之路。2、那么, 亚欧大陆桥与昔日的丝绸之路相比较有什么优势呢?在今天有着什么重要

165、作用呢?(小组活动)(1).经过的国家更多,到的地方更远;(2).交通工具:骆驼,马洲际铁路,火车;(3).节省时间,节省运费。 (大陆桥横穿大陆,比绕道海路近得多,一般比传统的海运路线缩短一半左右。由于大陆桥运距较近,且能使用铁路集装箱专用直达到车,中间环节少,运行速度快,从而节省了大量的途中运输时间。 )3.东西方沟通: 间接直接。 (新亚欧大陆桥区域经济发展具有明显的互补性:一方面,对于日本和西欧等发达国家来说,这一区域是一个人口众多、资源丰富的巨大市场,是它们输出资金、技术和管理的理想之地;对中国、中亚和东欧国家来说,通过沿桥开放,可以更好地吸收国际资本、技术和管理经验,加快经济振兴。

166、另一方面,亚太地区经济的迅速增长,越来越需要开拓欧洲市场,而欧盟为谋求发展也需要到亚太地区寻求贸易伙伴,选择投资对象,亚太与欧洲的双向辐射越来越明显。 )所以,大陆桥运输越来越受到国际的广泛重视。总结:亚欧大陆桥虽然不是一座真正的桥,但却是起着桥梁的沟通作用。许多专家学者断言,新亚欧大陆桥的诞生,预示着世界经济在江河经济、海岸经济的基础上,将逐步进入一个新的经济时代-陆桥经济时代。课后探究:谈谈你今天的最大收获?81总结:总结:张骞出使西域后开通的丝绸之路可以讲是古代中西方交流的代名词,促进了东西方各国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将以更加开放的姿态融入到世界经济发展的大潮中,相信中国的未来

167、会更加辉煌,更加灿烂。语文天地语文天地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积累名言警句2、 “畅所欲言”拓宽学生的思维空间3、 “开卷有益”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4、 “金钥匙”促成阅读习惯的养成。教学时间教学时间:3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完成积累, “畅所欲言” “金钥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抄书比赛1、全班限定时间开展书写比赛2、请写得又快又好的谈经验3、把好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学习中二:读一读1、先让学生读熟这句话2、说说自己的理解3、背诵4、鼓励课后继续搜集有关路的名言警句三:畅所欲言1、联系实际谈自己认识的更多的路2、在你知道的路中,你最愿意探索的是一条什么路?

168、3、为什么?四:金钥匙82养成阅读习惯的三条基本要求:一是:每天阅读的数量必须保证,养成坚持阅读的习惯二是:边读边记,养成作批注的习惯三是:养成查阅工具书的习惯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通过读课文,体会“路”的灵位一层含义-人生之路学习邓稼先热爱祖国、默默奉献的优秀品质学习文章按时间顺序记述重点事件的写法,并能尝试运用。教学过程:教学过程:放手让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做批注1.交流读书体会和感想2.默读深思:邓稼先的人生之路3.(哪一年干什么?怎么干?)4.再次读课文,讨论:你觉得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为什么?5.引导学生学习这种按时间顺序选重点事件写人的方法6.小练笔我的成长经历第三课

169、时第三课时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着理解古文文意2、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涵的深刻含义,使学生懂得一个道理: 路是靠自己走出来的, 要勇于实践,理想才能变为现实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接题导入1.题目什么意思?2.看了题目之后你有哪些疑问?二:深入学习1、学生熟读古文2、对照译文,感知古文3.小组讨论,故事中蕴涵着怎样与路有关的深刻道理?834.再读课文,思考5.富和尚为什么惭愧?6.富和尚和穷和尚有什么相同之处,又有什么不同之处?7. 7.鼓励课后自愿搜集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读一读,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第十一单元第十一单元: :快与慢快与慢挑山工挑山工教学

170、目标:教学目标: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 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2、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理解意味深长、腾云驾雾、拘束的意思。能用耽误、朴素造句。4、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难点:1 1、通过学习让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向着目标,步步踩实,一个劲儿往前走。学习挑山工不停地登攀的精神。2、用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的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教学时间:教学时间:3 课时第一课

171、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初步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生字新词。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同学们,泰山是一座中外闻名的山岳, 有许多人前来游览。 在游览的同时我们会看到一些人肩挑重物, 在陡峭的山坡上奋力前行, 他们就84是挑山工。 这些挑山工在登山时比游人多走一倍的路程, 而却比游人先达极顶,这是真的吗?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请大家看书。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1、带问题自由读课文。问题: 挑山工是怎样登山的?游人是怎样登山的?结果怎样? (用笔划下有关语句。 )把挑山工讲的话划下来。2、指名回答。三、自学生字、新词。1、辨析多音字。2、易错的字。四、练习正确、流

172、利地朗读课文。1、自由读。2、每人读一句。3、指名分段读。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检查学生认读生字、新词情况。2、提问:这篇文章写挑山工怎样登山的?由此引发了一个什么不解之谜?二、细读课文,理清脉络。1、默读课文,想一想本文如何分段?根据什么分段?2、讨论分段。本文开头写作者在泰山上碰到挑山工, 并由此产生疑问; 有一次写出了作者的疑问,并用事实说明了疑问点;作者最后从这件事上受到启发。这就是作者的写作思路,即:产生疑问解决疑问受到启发3、根据作者思路划段,总结段意。(1)学生划段,讨论

173、段意。85(2)小结。第一段(1、2 自然段) :讲我登泰山时看见挑山工登山与游人不一样,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但奇怪的是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第二段(36 自然段) :讲我遇到一位挑山工的具体经历,证实他的速度果然不比游人慢,和我从挑山工的话中受到启发。第三段(7 自然段) :讲我画了一幅挑山工的画,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4、提问:我们是怎样分段的?先读文,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再根据作者思路为课文分段。三、归纳全文主要内容。根据各段段意,把段意连起来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我登泰山时, 看到挑山工登山路程比游人多一倍, 但速度并不比游人慢的情况,并从中受到启发。

174、第三课时第三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从挑山工登山的路程比游人多一倍、反而先登上极顶这件事中,使学生懂得干什么事都要一心朝着目标, 脚踏实地,一个劲儿往前走,并学习挑山工不懈攀登的精神。2、能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提问: 挑山工这篇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二、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挑山工登山有什么特点?有什么好处?从哪些词句看出来的?2、用自己的话说一说。先写挑山工的样子: 肩搭扁担, 挑着沉甸甸的物品; 接着写他们的动作,一只胳膊搭在扁担上, 另一只胳膊有节奏地一甩一甩, 再写他们登山的路线-折尺形。好处:不损坏

175、东西,还可以省力气。86追问:有什么缺点吗?这样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3、读第 2 自然段,说一说我的疑问是什么?挑山工走的路程远,速度慢,反而领先于游人。4、读文体会二者的不同之处。三、学习第二段。1、默读思考:从这一段中找出我与挑山工登山的过程中,都是怎样登的?挑山工在哪儿超过了我?(学生边读边勾划书中有关的句子。 )2、指名读,其余同学再认真思考一次。3、汇报。我在山下遇到一位挑山工 (一齐走)并很快超过了他。可是在回马岭和五松亭挑山工都走到了我前头。 最后, 在极顶挑山工又走到了我的前头。(教师边听边板书要点。 )4、追问:挑山工为什么能走到我的前头?从哪儿知道的?读挑山工的话

176、,考虑一下他讲了几个意思?分析。(联系实际说说这些话的含义。 )挑山工游人走得慢走得快一心向着目标不想目标步步扎实总停下来一个劲儿往前走东看西看,玩玩闹闹作者用亲身经历解答了疑问。四四、学习第三段。1、齐读,思考:这幅画一直挂在我的书桌前,因为我需要它。我需要的究竟是什么?2、汇报。这幅画体现了挑山工一心向着目标,不停地前进的精神。作者需要的是用挑山工永远向前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自己。87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挑山工挑山工游 人走得慢走得快一心向着目标不想目标步步扎实总停下来一个劲儿往前走东看西看,玩玩闹闹和时间赛跑和时间赛跑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提出不理解的问

177、题等情况,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讨论交流, 结合自己生活实例, 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2、 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 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中心“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在学生课前预习课文有所收获基础上, 通过检查预习的方式了解在学生初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提出不理解的问题等情况, 指导学生再读课文, 讨论交流, 结合自己生活实例, 深入理解课文所蕴含的 “珍惜时光”这一深刻哲理。教学准备:教学准备:教师:幻灯、电脑、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全文初探(一)导入新课教师:今天老师给大家猜个谜语,

178、看谁先猜到: “看不见,摸不着,跑得快,不长脚,只见它过去,不见它回头” 。学生可能猜到谜底“时间” 。88然后教师问: “同学们对时间这个概念, 是怎么认识的。 ”引出对时间不断流逝永不复返的认识。让学生交流预习时搜集的材料,加深对时间的认识。教师小结: 台湾作家林清玄不仅感受到了时间不断流逝, 时间的珍贵,更让我们敬佩的是他在生活中还能和时间赛跑(板书) ,今天我们学习第三课和时间赛跑 。(二)检查预习,质疑问难想想课文讲了哪些事?读后你明白了什么?第一问: 学生在课前反复读课文基础上会回答: (1)外祖母去逝,爸爸和“我”谈话; (2)观察太阳变化; (3)观察小鸟飞行路线; (4)和太

179、阳赛跑; (5)和作业赛跑五件事。如果学生说不全,引导其他学生补充。这一环节设计,培养了学生抓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第二问: 质疑问难: 四人小组活动, 在小组讨论的基础上提出共性问题。在学生回答后出示预先写好的问题:(1) “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什么意思?(2) “我”把什么当作一个谜?(3) “我”怕什么?(4) “说不出的滋味”是什么滋味?(5) “虽然明天还会有新太阳, 但永远不会有今天的太阳了”什么意思?二、二、重点探究,解决问题(一)学习课文(1-4 自然段)解决前四个问题学习方法可采用指名朗读, 自由读这部分内容。 联系外祖母去世爸爸说的话谈感受来回答前四个问题, 教师

180、这样引入: “从刚才大家疑问中可以看出大家对第4 自然段提出问题最集中, 那么我们就先来解决这些问题。 ”然后, 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小组内交流达成共识: 这个谜是“我”对爸爸说的为什么所有时间里的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了感到不理解, 感到可怕。 这里还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生活认识来谈。进一步理解“所有时间里事物都永远不会回来”这句话的意思。(二)学习课文(6-8 自然段)学习步骤:教师过渡: “是啊,就因为我对事物永远不会回来这个问题产89生了疑问,对时间有了朦胧的可怕认识,促使我 在生活中去有意观察。通过观察又有了新的认识。 ”学生活动:(1)自由朗读 6、7 自然段。(2)观察课件,帮助理解。

181、(3)结合自己生活中观察及亲身体验来谈。(4)再读课文,深化认识。为了帮助理解,可采用以下方式:结合学生生活体验谈: 教师可让学生回忆自己过去最有意义、 最留恋的某个时间或某件事情。 问想不想再重新过一次, 是不是特别渴望再经历一次。如:某某领奖仪式, 幼儿园三年美好时光。这种愿望能否实现?为什么?从而体会时间流逝的无情。结合学生生活观察谈: 充分让学生把自己看到的时间里事物消失的例子谈出来。如花的生长过程:由发芽、长叶、开花到枯萎,明年虽然还会这样生长,却不是这棵花而是另一棵花了。教师小结教师小结:时光一旦过去了,将再不会回来,当“我”留心观察后对爸爸说的话有了进一步认识, 并且心里感到了着

182、急和悲伤。 于是突发奇想,要与时间赛跑,下面请同学读第 自然段,想作者如何“和时间赛跑”的, 跑胜后的心情怎样?画出表达作者感受的句子。 教师幻灯出示:“每一次比赛胜过时间, 你就快乐得不知道怎么形容。 ”讨论理解这句话,教师可引导, 当“我”跑胜了太阳, 提前回到家, 赢得的时间可干些什么?从而理解快乐的无法形容。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 再谈赢得时间后的感受。 这里应重视有感情朗读的训练, 使学生从有感情朗读中感受与时间赛跑的快乐。三、布置作业三、布置作业课下也试着“与时间赛跑” ,下节课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及感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课内外语文实践活动, 使学生真正理解课文

183、中心 “和时间赛跑一定会成功。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90一、交流和时间赛跑的收获教师导入: “上节课老师布置给大家一个作业, 试着和时间去赛跑,感受跑赢时间那份收获的快乐。下面我们来交流一下。 ”学生交流:先在小组内交流再指名全班性交流。(因为学生亲自去做了,有了体验和收获,兴趣会很强烈)学生可能回答:放学抓紧时间回家, 抓紧写作业,比原来节约了时间,充分利用这个时间去看课外书、玩游戏、上网等。 这一环节充分让学生谈, 使学生此时的感受与作者的感受产生共鸣, 在此基础上读第 9、10 自然段,感受作者 20 年里受益无穷的喜悦。最后全班齐读第 10 自然段,把自己感受融汇到读书中去。二、介绍

184、林清玄背景这部分内容先由学生介绍, 若学生不了解可由教师介绍, 目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林清玄这位作家, 对他产生敬佩之情, 知道林清玄的巨大成功是他一直与时间赛跑的结果, 激励学生如果能像他那样坚持和时间赛跑也能取得成功。同时,激励学生阅读林清玄的书, 去吸取作家其他文章的精华。三、拓展练习1出示两道数学课题:a.每天 24 小时,每年 365 天,80 年共有多少小时?每年 365 天,80 年共有多少天?学生计算得出:700800 小时,29200 天。2写有关珍惜时间的片断或自己学习本文的感受。学生此时会把自己发自肺腑的语言真真切切地写出来,如原来自己是怎样对待时间的,今后又将怎样珍惜时光

185、,和时间赛跑等等。四、布置作业(1)设计“惜时”专栏让学生把自己搜集的珍惜时光的名人名言, 谚语、诗歌、散文制做成手抄报贴在宣传栏。(2) 把自己感受最深最喜欢的名人名言、 谚语贴在桌子角上或床头上,作为自己的座右铭,激励自己一直和时间赛跑。91欲速则不达欲速则不达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大意。2、通过自悟、讨论、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教学重点:教学重点:通过自悟、讨论、 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含义:欲速则不达。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通过自悟、讨论、 交流等方式,感悟文章所蕴含的深刻

186、含义:欲速则不达。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一、从题目入手,导入新课. .1、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师 欲速则不达 , 看了这个题目, 你猜一猜,题目是什么意思。(过于性急,反而不能达到目的。 )2、对于这个题目,你有什么问题要提?(学生提问题)二、带着问题读课文根据你提出的问题,预习课文,从课文重看看能否找出问题的答案。学生读课文。三、检查预习情况。1、找学生读课文。2、指名认读生字词语。3、读了课文,你都读懂了什么?四、小组合作学习(一)分小组讨论一下问题:1、齐景公为什么要火速往回赶?2、齐景公是怎样往回赶的?923、齐景公会很快赶回都城吗?为什么?4、如果你是齐景公身边的一个侍从,当看到齐

187、景公嫌马跑的不努力,自己下车步行时,你打算怎样说服他回到马车上去?(二)合作学习,小组讨论,交流。(三)全班交流。五、作业搜集生活中有哪些事是欲速则不达。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译文理解古文大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与挑山工进行比较阅读,讨论,深化认识。(一)再读挑山工 ,讨论:1、挑山工为什么不像游人一样走直线?2、难道他们不知道走折尺形路线比游人走直线路程要长一倍吗?(二)全班交流。二、联系实际,深化理解1、练习生活实际,谈一谈自己对欲速则不达的理解。2、生活中还有哪些事欲速则不达。三、熟读古文和译文,对照理解1、熟读译文。2、熟读古文。3、古文译文对照

188、读,整体感知,理解文意。4、 播放 欲速则不达 之二的 flash,教育学生欲速则不达的另一种意思。四、作业课后搜集一些短小精悍的文言文,若有读不懂得课请教老师、家长或借助一些工具书进行理解,让学生感受中国古代文学的魅力语文天地(十一)语文天地(十一)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我的摘录笔记、读一读、开卷有益、初显身手、以及金钥匙。93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完成前三项。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我的摘录笔记1、生自己读此项中的词语句子。2、齐读。3、 告诉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摘抄好词好句, 是一种积累语言的好方法。引导学生首先应从学习的课文中入手进行积累, 并在交

189、流中互相借鉴摘抄的方法。二、读一读1、生自读,理解三句话的意思。2、教师讲解这三句话的意思。3、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三、开卷有益:1、学生自己读课文,了解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2、学生交流:这篇文章用一个小孩的口吻向我们介绍了他讲求效率的专家爸爸,处处体现了爸爸做事讲究效率。 在爸爸的影响下,我学会了做任何事都讲效率,因此,我每天有时间下楼玩, 拉小提琴,学习成绩却很好。3、效率专家爸爸给自己的启示是什么?(提高效率的关键是做事有计划,想方设法提高效率。 )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完成初显身手和金钥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完成金钥匙这一项通过东东和丁丁的对话形式, 告

190、诉了我们听取别人意见时要冷静和虚心。既然对方能提出不同的意见, 一定有自己的理由, 对方的理由对,我就赞成;不对,我也不盲从。二、完成初显身手941、再读 效率专家爸爸 ,深入探究一下“爸爸和我”是怎样提高做事效率的。2、交流:创造提高效率的方法,争做效率专家。鼓励学生大胆与同学交流自己的体会。 结合刚读过的 效率专家爸爸 。3、组织学生进行相互评价:评一评你心目中的“效率专家”是谁?为什么?让学生在交流中获得成功的体验, 激发他们进一步创造提高效率的方法的兴趣,不断提高学习和办事的效率。第十二单元回归第十二单元回归七子之歌七子之歌教学目的教学目的:1、通过预习使同学能了解澳门的有关知识2 能

191、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情感3 能有感情的背诵诗歌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和难点: 把握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学生自己分析为主,老师加以指导和总结教学步骤教学步骤: (一课时)一 导入新课(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同学们, 我相信刚才的旋律你们都十分熟悉,他是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歌, 那你们想一下, 国歌在什么场面之下演奏最能感动人呢?(同学回答)同学们回答的很好, 其实你们刚才听的国歌曾经就在澳门回归的现场演奏过, 有哪位同学能告诉我在澳门回归的那一天,你门都举行了哪些活动啊?二 的确,在那一天的中国处处是欢歌笑语,但是同学们你们有没有想过, 在这之前澳门

192、同胞们都过着怎么样的生活呢?下面我们就追随著名诗人、学者闻一多一起去感受一下当时澳门同胞的苦难和抗争!三 朗读课文,找出诗歌中你们认为最具震撼力的词语和句子,在文中划出来并说明你们的理由。太久了/依然/梦寐不忘95四 再把课文朗读一遍,结合文中插图分析图中那些画面给你的感触最深?面容憔悴但目光坚定的学者面容狰狞且趾高气扬的侵略者阴森森的铁制的刑具五 为什么这些东西会给你震撼呢?学者既是闻一多的写照,也是广大澳门同胞的写照侵略者和刑具是澳门同胞受苦受难最好的见证六 同学说的都不错,那请你们在把课文读一下,然后思考:1. 从你们的震撼中可以发现作者写这首诗的目的是什么?表达了诗人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193、失养于祖国,受虐于异类/七子之归来其在旦夕乎(见前面的古文)2. 作者是通过什么手法来加强这种表达效果的呢?(通过拟人手法,把祖国比成母亲, 通过最普通但是又最感人的母子之情来增强这种表达效果)七 看来同学都已经对诗歌的感情有了一定的了解了, 题目既然是“七子之歌”那我就请哪位同学唱一下?八 和书后面的光碟上的录音对比,说说你认为哪一首最能体现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各抒己见)同学唱的:感情直露光碟上面的:委婉曲折九 在社会各界的关怀之下,澳门、香港已经顺利回到了祖国的怀抱,那你们想一下,闻一多的“七子归来”之愿望实现没有啊?(台湾)十 确实,当其他六子在母亲温暖的怀抱中安然入睡时,台湾正隔着台

194、湾海峡孤苦地望着自己的母亲, 台湾回归我相信也是各位同学最大的愿望, 那我们假设明天台湾就能回到祖国的怀抱了, 作为漂泊多年的游子,它最可能说的话是什么?思考几分中,用最简洁的话说出来。十一同学门说的都不错, 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台湾之回归一定回实现, 让我们静静地等待着吧! !这一节可就上到这里,下课!作业设计:思考:澳门的回归对祖国和澳门本身有那些巨大的影响?96朱鹮飞回来了朱鹮飞回来了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 8 个生字。2、 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 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3、 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重、难点

195、:教学重、难点:了解发现朱鹮过程和课文记叙的顺序。教学准备:教学准备:1、 学生课前按预习提示初读课文, 通过图书室或网络查阅有关朱鹮的资料。2、 教师准备朱鹮的投影片。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根据阅读提示自读课文, 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 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激趣引入展示朱鹮的投影片教师: 认识这些可爱的鸟儿吗?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结合自己查找的资料给大家介绍介绍。 课文中哪里介绍了朱鹮的样子?请学生朗读课文12 自然段的“只见这两只鸟儿”一节。今天, 我们要一起来学习 朱鹮飞回来了 这篇课文。

196、 请大家齐读课题。二、自读课文,小组汇报交流二、自读课文,小组汇报交流1、课前,同学们都已经初读了课文,下面我们根据课文的阅读提示再次自读课文,把自己能够读懂的地方和还有疑问的地方做上记号。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参与。2、汇报交流。教师:小光和伙伴们为了寻找保护朱鹮做了哪些事?文章先写了什么,97接着写了什么然后讲了什么,最后讲了什么?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板书。教师: 通过刚才的朗读, 你一定读懂了一些地方, 也可能遇到一些困难,下节课,让我们一起来交流交流。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了解科考队员在小朋友的帮助下,发现并精心保护朱鹮的经过,了解课文的记叙顺序。2、增强学生保护野生动

197、物、保护环境的意识。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新课。二、汇报交流上节课的问题通过自己的学习,你认识了哪些词语,读懂了哪些地方?点拔:(1)为什么朱鹮会引起国家的高度重视?请学生朗读课文中有关段落。比如第四自然段中的一些句子: “1978年,一份有关野生动物的紧急报告引起了亚洲国家的关注。”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 可让学生继续发言或是教师引出问题: 为什么科学考察队会来到陕西洋县呢?“频繁”是什么意思?引读“他们认为那里森林茂密因此,在那儿找到朱鹮的希望较大。 ”(2)寻找朱鹮的过程辛苦吗?“天气很热,虫子不停地对他们进行骚扰,但是,大家都忍耐着,尽量减少活动,以免干扰观察工作”等句子体会

198、到。让学生把句子读一读。(3)大家都非常兴奋、高兴。让学生先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然后读一读。“就是它! ”踏破铁鞋,千辛万苦的寻觅终于有了结果。 (教师:其实,这句话的末尾用感叹号更适合表达此刻大家的心情。 “按捺”是什么意思?请大家把这段话读一读。 )(4)大家一起精心地保护朱鹮。请能够体会到这一点的同学自己站起来把相关的句子读一读。(比如:“考察队员在朱鹮的巢边搭起了窝棚, 他们忍受着风吹雨打、 日晒虫叮,98精心地观察、守护着这几只朱鹮” ;还有“考察队员趁成鸟觅食的时候,将它送回鸟巢。”(5)洋县成了朱鹮生活的乐园。请全班同学一起齐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通过刚才的交流, 可

199、能我们的许多问题已经解决了, 如果你还有什么认为比较重要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老师想到一个问题为什么大家会那么热心地投入到保护朱鹮的工作中来呢? (答案主要是大家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 对朱鹮的喜爱。 )三、总结拓展1、课文讲了什么事?教育我们什么?(希望在座的每一位同学都能保护野生动物,做它们的好朋友! )2、介绍一下生物链加深学生的认识。四、作业抄写文中或课外收集的描写朱鹮的有关句子。板书设计:板书设计:朱鹮飞回来了相遇 探寻、发现 保护、繁殖语文天地(十二)语文天地(十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我的摘录笔记、读一读、开卷有益、初显身手和金钥匙。教学时间:教学时间:2 课时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

200、目标:教学目标:完成我的摘录笔记、读一读和开卷有益中的第一篇文章。教学过程:一、完成我的摘录笔记1、学生自己试着读一读出现的词语和句子。2、齐读。3、教师指明:文中这句话“但是”后面的部分语气更重。鼓励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及时进行积累, 并在积累中提高理解语言文字的99水平。二、完成读一读。1、学生熟读文中的两段话。2、教师在学生熟读的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进一步体会离乡的人格外怀念家乡、渴望回归故土的感情。3、在理解的基础上熟读成诵。4、鼓励学生在搜集一些类似的名言警句和有关“七子”的资料,并找到相关的背景资料,在交流和歌唱中加深对“回归”的理解。三、开卷有益1、熟读陈嘉庚的故事 。2、谈一谈自己

201、理解的回归包含了哪几层意思?3、 25 自然段为总分式, 试着总结段意, 找出最能概括段意的那句话。(陈家更深在海外,心系祖国;他深知祖国和民族的未来在于人才, 因此在关心祖国革命事业的同时, 非常关心教育的普及和发展; 陈嘉庚捐资办学画了多少钱,人们已经很难算得清了; 陈嘉庚先生倾资办学, 硕果累累,为祖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 )4、试着给课文编写段落提纲,以读促写,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思维水平。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教学目标:完成开卷有益的第二篇文章以及初显身手和金钥匙。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完成开卷有益的第二篇文章皮匠和银行家 ,与初显身手结合起来。1、熟读课文。2、放手让学生结合文

202、字和插图,编演课本剧。通过角色扮演,设身处地的领悟体会,把深刻的寓意挖掘出来。3、在学生表演的基础上,组织学生完成课后的思考与练习:(1)愉快的皮讲,为什么后来变成了可怜的皮讲?(2)如果在这篇寓言后面加一段话,你想写什么?二、完成初显身手100学唱七子之歌 ,查找关于“七子”的资料,与同学交流。三、完成金钥匙1、找生读东东和丁丁的话。2、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综合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本单元的金钥匙为学生综合评价自己的学习情况提供了具体可行、科学合理的方法。即:从向评价看进步,横向比较找差距, 纵横交错重收益。其目的是让学生在评价中正确看待自己,树立学习的自信心。具体评价的方式多种多样, 如运用分享评价, 横向对比,看看在识字、朗读、背诵等方面和别人有什么不同, 激励学生学初公正美观的好字,情绪饱满的朗读背诵等;拿出做文本,通过等级,纵向比较,看看自己的作文是不是有条有理,规范工整等。10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