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

上传人:大米 文档编号:569453156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37 大小:1.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 12《诗经》二首课件 新人教版(3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诗经二首诗经二首文学常识诗经又名诗三百,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到春秋时期的诗歌305篇。诗经分为风、雅、颂三个部分。“风”是各地的民歌,分为15国风,共160篇。“雅”多是祭祀、宴会时的乐歌,共105篇。分为大雅和小雅。大雅31篇,小雅74篇。“颂”多是宗庙乐歌、颂神乐歌,共40篇。诗经的诗歌以四言为主,多数为隔句用韵,并普遍采用赋、比、兴的表现手法,在章法上具有重章叠句和反复咏唱的特点。诗经以其丰富的内容、思想和艺术上的高度成就,在中国以至世界文化史上都占有重要地位。背景介绍爱情是人类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西周到春秋时期,社会制度逐渐严格起来,恋人们之间的行动不得不有所约

2、束。于是我们在诗经里看到许多情诗,咏唱迷惘感伤和可求而不可得的爱情。在后人看来,这也许是一种含蓄微妙的艺术表现,但在当时,这些主要是压抑的情感的自然流露。诗经中的爱情诗歌,大部分表现了劳动人民纯洁、朴实、健康的思想感情。关雎蒹葭就是其中的优秀篇章。主题解说关雎这首诗写一个男子对女子的思念、追求的过程,写求之不得的痛苦和幻想求而得之的喜悦,表现了爱情追求中的苦与乐,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爱情的向往与追求。蒹葭是一首情景相生的爱情诗。诗歌通过对实际情景的描写和对想象、幻想的描述,表达了主人公对远方的意中人的强烈相思之情,以及可望而不可即的苦恼。 疑难探究师:关雎和蒹葭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生甲

3、:两首诗都是爱情诗,都运用了“比”“兴”的手法。,生乙:关雎一诗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蒹葭中却没有明确的故事,但情感韵味更浓郁。,生丙:蒹葭比关雎“兴”的特点更加突出。“蒹葭”“水”和“伊人”的形象交相辉映,浑然一体,用做起兴的事物与所要描绘的对象形成一个完整的艺术世界。开头写秋天水边芦苇丛生的景象,这正是“托象以明义”,具有“起情”的作用。 有关资料,赋、比、兴:诗歌的表现手法,南宋朱熹解释为“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赋”是诗经中运用最多的表现

4、手法,它可以直接叙事,也可以直接刻画描写,还可以直言其志或直抒胸臆。“比”一般说是比喻,诗经中的运用,有单句诗用比,也有整篇诗用比的。“兴”就是起兴或发端,一般处在一首诗或一章诗的开头位置,借助其他事物为所咏之内容作铺垫。 j ji qi j s mo x mi zh 寤寐 窈窕 荇 葭 美、美好 挑选 捞取 茂盛的样子 干 路高 【点拨】B项“左右”名词作状语“在左右两边”,C项“友”名词活用为动词“对亲近”;D项“乐”形容词活用为动词“使快乐”。A D 5按提示填空。(1)关雎中统领全篇的诗句是:_。(2)小伙子一般都喜欢美丽而又贤惠的姑娘,关雎一诗中的“_”这两句就是佐证。(3)歌曲在水

5、一方中有这样的句子:绿草苍苍,白雾茫茫,有位佳人,在水一方。它对应的古代诗句是:_。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4)诗经中有许多脍炙人口的描写男女爱情的名篇佳作,如蒹葭一诗,全诗通过“溯洄从之,_,宛在水中央”的重唱复沓,描写了恋人间追求爱情之路的艰辛与漫长。道阻且长。溯游从之6诗经中,常常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在古汉语的规则中,这类词汇大都是形容词,有助于表达曲折幽隐的感情,描绘精彩美丽的自然。请从课文中找出几处例子,并体会其作用。关雎中“关关”(叠字)形容鸟鸣的悦耳,“窈窕”(叠韵)表现淑女的文静、美好,“参差”(双声)描绘水草的情

6、态。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雎中“关关雎鸠,在河之洲”采用的是“兴”的手法。B蒹葭“所谓伊人”的“伊人”,与关雎中的“君子好逑”的“君子”,指的是同样的人。C蒹葭全诗不着一个思字、愁字,读者却可以体会到诗人那种深深的企慕和求而不得的惆怅。D关雎是诗经的第一首,选自诗经周南。B8.从下面诗经节选的句子中各提炼出一个成语。(1)“投我以桃,报之以李。”_(诗经大雅抑)(2)“桃之夭夭,灼灼其华。”_(诗经周南桃夭)(3)“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_(诗经豳风鸱鸮)投桃报李逃之夭夭未雨绸缪(4)“不敢暴虎,不敢冯河。”_(诗经小雅小旻)(5)“它山之石,可以为错。”_(诗经小雅

7、鹤鸣)(6)“人之多言,亦可畏也。”_(诗经郑风将仲子)暴虎冯河它山之石人言可畏(一)请阅读关雎,完成下列各题。9关雎巧妙地运用重章叠句,例如:“参差荇菜,左右流之”“参差荇菜,左右采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几句中只换用了“流”“采”“芼”三个字。请说说这种表达方法的作用。使诗的内容递增,逐步深入地展现“君子”炽热的情怀,起到加深感情,增强节奏感的艺术效果。10“左右流之”中的“流”字用得妙,使全篇生辉,试作分析。描写少女采荇菜的忙碌和姿态优美,使作品充满动感和生机,突现女子的勤劳,更增加青年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和爱恋。11这首诗用了“兴”的手法。“兴”的手法是指“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这

8、首诗中的“他物”是指什么?“所咏之词”指什么?“他物”是指雎鸠和荇菜;“所咏之词”指男子对女子的相思。12这首诗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怎样的思想感情?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爱情(对美满生活,对幸福生活)的追求。(二)请阅读蒹葭,完成下列各题。13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这首诗描写了深秋清晨,河边的苍苍芦苇上沾满霜露的景象,这一景象给人以萧瑟冷落之感,有烘托环境气氛的作用。这首诗还描写了河边道路漫长险阻、地势越来越高、迂回盘曲的景象,突出了主人公对意中人爱情的真挚和执着的追求。14这首诗共三章,每章开头都写蒹葭茂盛,霜露茫茫,这是诗经中常见的什么手法?有何作用?托物起兴(比兴手

9、法)。描写深秋的景色,渲染凄清的气氛,为主人公思念意中人设置背景。15为了见到意中人,主人公有何行动?由此你看出他的什么性格特征?他不顾霜露浓重,路途险阻、漫长而曲折,逆流而上,去寻找意中人。主人公有着不怕艰难险阻,勇于追求爱情,感情执着专一的性格。16意中人的踪迹飘忽不定,你由此感受到诗歌营造了什么样的意境?请试着简要分析。营造了飘渺朦胧的意境,这种意境与苍苍的蒹葭,茫茫的霜露十分协调,把主人公迷茫而伤感的情思衬托得生动感人。17对这首诗赏析不当的一项是( )A全诗分为三章,每章前两句以凄清冷漠的景致起兴,形成一种沉郁悲凉的氛围,同时又暗寓了时间的推移。后六句描写访求“伊人”而未得的迷惘之情

10、。B“在水一方”“宛在水中央”“宛在水中沚”是说伊人所在的地方有流水环绕,仿佛置身于洲岛上,可望而不可即。C“伊人”是诗人访求的对象,是美的化身,在诗人矢志不渝的追求中,犹如强烈地感受到了那“在水一方”的倩影。D这首诗描写了“伊人”生活的环境和诗人在不同时间不懈地寻找“伊人”的过程,因此,从诗的内容看,它应是一首叙事诗。D(三)静女诗经邶风静女其姝,俟我于城隅。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静女其娈,贻我彤管。彤管有炜,说怿女美。自牧归荑,洵美且异。匪女之为美,美人之贻。【注释】静:贞静闲雅。姝:美丽。城隅:城角。爱:同“薆”,隐藏。踟蹰:犹豫徘徊。彤管:红色的管子,或谓红色笔管。或谓红色箫笛一类管乐器

11、。炜:红色的光彩。说怿(yu y):喜悦。牧:郊外田野。归:赠送。荑:初生的细嫩茅草。洵:诚然,确实。异:特殊。等待 赠给 19你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我认为女主人公是一个美丽、调皮、可爱、勇于追求爱情的女子。“姝”“爱而不见”表现了女子美丽、调皮、可爱,“贻我彤管”“自牧归荑”表现了女子对爱情的追求大胆直率。20“搔首踟蹰”表现了“我”怎样的心情?“搔首踟蹰”四字,把“我”焦灼、紧张的心情十分逼真地表现出来了,表达了“我”对“静女”的爱慕和思念之深。21“彤管有炜,说怿女美”中的“女”通“汝”,这里是单纯表达男主人公对彤管的喜爱吗?“说怿女美”中的“女”既指“彤管”

12、,又指姑娘。男主人公托物抒情,表面上是喜爱“彤管”,其实是借此来表达他对姑娘的喜爱之情。22这首诗与课文中的两首诗在主题上有什么共同之处?都表现了真挚、纯洁的爱情。23(原创题)请阅读下则消息,然后答题。2017年9月27日,全国首个诗经主题特色小镇“沣滨水镇诗经里”在诗经发源地的西安沣河东岸建成开园。让世界重回诗意,“诗经里”的建设均以诗经文化为魂,将诗经所涉及这块土地上所有的风物、民俗、音乐、人物,都转化为现实的景观和建筑。在这里,有国风广场、鹿鸣食街、关雎广场、小雅书社等等一系列与诗经相对应、相融合的建筑和景观,更有诗经礼乐盛典呈现。(1)请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全国首个诗经主题特色小镇“沣滨水镇诗经里”开园。(2)消息中的做法好不好?为什么?很好,让诗经转化为现实的建筑和景观,使游览者在游玩的同时,能了解诗经,能受到中国古代经典文化的熏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大杂烩/其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