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t间期延长学习班

上传人:s9****2 文档编号:569444319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48 大小:1.8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t间期延长学习班_第1页
第1页 / 共48页
qt间期延长学习班_第2页
第2页 / 共48页
qt间期延长学习班_第3页
第3页 / 共48页
qt间期延长学习班_第4页
第4页 / 共48页
qt间期延长学习班_第5页
第5页 / 共4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t间期延长学习班》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t间期延长学习班(4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TQT间期延长间期延长20102010学习班学习班历史和现状历史和现状1957年年Jervell和和Lange-Nielsen等首先报道了等首先报道了1个个LQTS家系,该家系中家系,该家系中4个小孩有个小孩有QT间期延长和晕间期延长和晕厥,并伴有耳聋,其中厥,并伴有耳聋,其中3个小孩猝死,后被称为个小孩猝死,后被称为Jervel-Lange-Nielsen综合征(综合征(JLNS),呈常染色体),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型,少见隐性遗传型,少见1963,1964年年Romano和和Ward等分别报道了同样具等分别报道了同样具有家族倾向的心脏病,但不伴耳聋,后被称为有家族倾向的心脏病,但不伴耳聋,

2、后被称为Romano-Ward综合征(综合征(RWS),为常染色体显性),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型,常见遗传型,常见1985年该类心脏病统一命名为长年该类心脏病统一命名为长QT间期综合征间期综合征1991年年,Keating等首先发现有关等首先发现有关LQTS的第的第1个染色个染色体位点体位点,并于并于1996年发现年发现LQT1致病基因,为致病基因,为LQTS分子生物学遗传机制和遗传与临床的关系奠定了基础分子生物学遗传机制和遗传与临床的关系奠定了基础,使得使得 LQTS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进展目前目前,已清楚地阐明了已清楚地阐明了LQTS的的5个致病基因个致病基因,5个基个基

3、因中因中177种基因突变已被鉴别种基因突变已被鉴别基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移码突变、无义突变、基因突变类型包括错义突变、移码突变、无义突变、缺失突变、剪接点突变缺失突变、剪接点突变主要内容主要内容LQTS概述概述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分子遗传学研究进展发病机制发病机制临床特点临床特点不同基因型的心电图特点不同基因型的心电图特点诊断:诊断标准诊断:诊断标准;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治疗:常规治疗;基因治疗治疗:常规治疗;基因治疗概述概述LQTS常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常伴恶性室性心律失常因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心室停搏而致晕厥和猝死,因尖端扭转型室速、室颤、心室停搏而致晕厥和猝死,不伴心脏体征而易被误诊为癫痫

4、不伴心脏体征而易被误诊为癫痫本报告所指本报告所指LQTS为家族性肾上腺素依赖性为家族性肾上腺素依赖性Q-T间期延间期延长,往往有但也不一定有家族史,较少患者有耳聋,长,往往有但也不一定有家族史,较少患者有耳聋,心电图显示心电图显示Q-T间期明显延长,可达间期明显延长,可达0.440.76秒;因秒;因室速、室颤或心搏骤停而致反复发作性晕厥甚至猝死室速、室颤或心搏骤停而致反复发作性晕厥甚至猝死获得性(获得性(acquired)Q-T间期延长不属于本报告所述范间期延长不属于本报告所述范围围分子遗传学进展分子遗传学进展根据基因异常类型根据基因异常类型LQTSLQTS被分为以下几种被分为以下几种LQT1

5、型:此型占先天性型:此型占先天性LQTS的的42%,突变位于突变位于11号染色体上的号染色体上的KCNQ1基因基因,编码编码IkS通道的亚单位通道的亚单位,导致通道蛋白异常导致通道蛋白异常,动作电位平台期动作电位平台期K+外流减少外流减少,致心肌复极时限延长致心肌复极时限延长此型患者通常在此型患者通常在10岁以前发病岁以前发病,常在体育锻炼和交感常在体育锻炼和交感神经兴奋时发作晕厥和突然死亡神经兴奋时发作晕厥和突然死亡,-肾上腺能受体阻肾上腺能受体阻滞剂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滞剂可有效预防心律失常的发生LQT2型型:此型占先天性此型占先天性LQTS的的45%,发病的平发病的平均年龄为均年龄为

6、12岁。编码岁。编码IKr通道蛋白的通道蛋白的HERG基因基因突变,可导致突变,可导致LQT2型患者型患者K+通道数目减少通道数目减少,有有的患者也可致通道功能的异常。通道功能异常的的患者也可致通道功能的异常。通道功能异常的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高于通道数目减少的患患者发生心律失常的风险高于通道数目减少的患者。有研究显示当者。有研究显示当Irk通道功能受到抑制时通道功能受到抑制时,并不并不一定让动作电位时限延长一定让动作电位时限延长,而是增加了心肌复极而是增加了心肌复极时的离散度时的离散度此型患者当声音刺激和情绪激动时更容易诱发心此型患者当声音刺激和情绪激动时更容易诱发心律失常律失常LQT3型

7、型:此亚型占先天性长此亚型占先天性长QT综合的综合的5%。是位。是位于于3、5号染色体上的编码号染色体上的编码INa通道蛋白的通道蛋白的SCN5A基基因突变。因突变。SCN5A基因变异时,钠通道失活状态不基因变异时,钠通道失活状态不稳定,导致其在复极化过程中反复开放,平台期稳定,导致其在复极化过程中反复开放,平台期延长,延长,Q-T间期延长,此亚型患者常因心动过缓而间期延长,此亚型患者常因心动过缓而发生心律失常发生心律失常通常在睡梦中死去通常在睡梦中死去,极少在运动中发病极少在运动中发病LQT4定位于定位于4q25-27。该基因非常少见,尚未。该基因非常少见,尚未 被克隆出,编码的性质也不清楚

8、,有待于进一步被克隆出,编码的性质也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研究LQT5型型:占先天性长占先天性长QT综合征的综合征的3%,突变位于突变位于编码编码Iks通道蛋白通道蛋白亚单位的亚单位的KCNE1基因基因,引起显引起显著的动作电位时限延长和著的动作电位时限延长和QT间期明显延长间期明显延长 LQT6型型:此型患者占先天性此型患者占先天性LQTS的的2%,突变突变位于位于21号染色体号染色体,编码编码Ikr通道蛋白通道蛋白亚单位的亚单位的KCNE2基因基因,亚单位既可与亚单位既可与HERG编码的编码的亚亚单位形成单位形成Ikr通道蛋白通道蛋白,也可与也可与KCNQ1编码的编码的亚单位组成亚单位组

9、成Iks通道蛋白通道蛋白,因此因此KCNE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可由于可由于Iks和和Ikr通道功能异常而延长心肌复极时通道功能异常而延长心肌复极时限限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此病的心电图变化及此病的心电图变化及TdP的发生历来被认为与支的发生历来被认为与支配心脏的左、右交感神经的作用不平衡有关配心脏的左、右交感神经的作用不平衡有关主要是由于左侧交感神经的活动力增强而右侧交主要是由于左侧交感神经的活动力增强而右侧交感神经的活动力低于正常,心室颤动阈也可能低感神经的活动力低于正常,心室颤动阈也可能低于正常,故易发生室颤于正常,故易发生室颤-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及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可肾上腺素能阻滞剂及左侧星状神

10、经节切除术可使部分患者使部分患者Q-T间期恢复正常并减少或终止心律间期恢复正常并减少或终止心律失常的发作支持上述理论失常的发作支持上述理论大部分病例分居几个家系,显然与遗传有关大部分病例分居几个家系,显然与遗传有关 TdP发病机制发病机制早期后除极早期后除极(early afterde polarization,EAD)和触发活动和触发活动LQTS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致死原因是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和致死原因是TdP,且且TdP不能被不能被程序期前刺激诱发和终止程序期前刺激诱发和终止,说明说明TdP不是由于折返性机制引不是由于折返性机制引发发目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已明确目前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已

11、明确,LQT2和和LQT3患者动作患者动作电位时限电位时限(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延长延长,产生产生EAD及触发活动及触发活动,诱发诱发TdP,而而TdP持续可能是反复的持续可能是反复的EAD及及触发活动和折返激动共同参与触发活动和折返激动共同参与LQT1患者约占全部患者约占全部LQTS患者的患者的50%,但因但因IKs减低而产生减低而产生EAD并诱发并诱发TdP的实验及临床证据尚不分的实验及临床证据尚不分,LQT1动物模型动物模型及及TdP发生机制未完全统一发生机制未完全统一EAD和和TdP具有易在心动过缓时发生、可被低钾、具有易在心动过缓时发生、可被低

12、钾、低镁所诱发和快速起搏、镁剂治疗有效的特点。此低镁所诱发和快速起搏、镁剂治疗有效的特点。此外,其他研究亦发现早期后除极可能与外,其他研究亦发现早期后除极可能与U波形成以波形成以及及T、U波形态的改变有关。因此,最近不少人认为波形态的改变有关。因此,最近不少人认为其为其为TdP的发生机制的发生机制晚期后除极具有可被儿茶酚胺和快速起搏所诱发的晚期后除极具有可被儿茶酚胺和快速起搏所诱发的特点,从而引起特发性特点,从而引起特发性QT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患者发间期延长综合征的患者发生生TdP临床特点临床特点年龄:多见于幼儿和青少年,围产期发现者罕见,年龄:多见于幼儿和青少年,围产期发现者罕见,有或无家族史

13、,个别呈先天性耳聋。不发作时表有或无家族史,个别呈先天性耳聋。不发作时表现与常儿无异现与常儿无异诱因:情绪激动或运动应激时,也可因游戏、大诱因:情绪激动或运动应激时,也可因游戏、大的噪音刺激等为契机而发生的噪音刺激等为契机而发生症状:反复发作晕厥,表现抽搐、苍白、发绀、症状:反复发作晕厥,表现抽搐、苍白、发绀、呕吐。用药物治疗或自行终止后表现嗜睡、疲乏、呕吐。用药物治疗或自行终止后表现嗜睡、疲乏、头痛,易被误诊为癫痫头痛,易被误诊为癫痫LQTS的典型临床症状是的典型临床症状是TdP引起的反复短暂性晕厥引起的反复短暂性晕厥和心脏性猝死和心脏性猝死,常无前驱症状常无前驱症状TdP的诱因可能有两个的

14、诱因可能有两个,一是伴一是伴QT间期显著延长的间期显著延长的心动过缓心动过缓,二是窦性心动过速加上交感神经张力亢二是窦性心动过速加上交感神经张力亢进进,且后者常可自行终止且后者常可自行终止新生儿期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可预防发生新生儿期早发现,早诊断,并及时治疗可预防发生严重心律失常和猝死,且能及时作家族成员筛查严重心律失常和猝死,且能及时作家族成员筛查围产期围产期LQTS可在产前可在产前24-40孕周发现胎儿持续心动孕周发现胎儿持续心动过缓,心律失常;胎儿或出生后心电图可见过缓,心律失常;胎儿或出生后心电图可见Q-T间间期延长,反复期延长,反复TdP,间歇性,间歇性T交替等交替等随访心电

15、图与随访心电图与Holter记录示持续记录示持续LQTS表现表现胸部胸部X线检查、超声心动图、脑电图检查与其他实线检查、超声心动图、脑电图检查与其他实验室检查均正常验室检查均正常用心得安或心律平治疗能成功地控制心律失常但也用心得安或心律平治疗能成功地控制心律失常但也有因病情严重或治疗失效而死亡有因病情严重或治疗失效而死亡心电图特点心电图特点基本节律为窦性,心率较缓慢,约基本节律为窦性,心率较缓慢,约70次次/min晕厥发作期间的心电图表现为晕厥发作期间的心电图表现为T波宽大,直立或倒波宽大,直立或倒置,置,Q-T或或Q-U间期延长,达间期延长,达0.44-0.76秒秒;U波高于波高于T波,波,

16、T-U融合,不易分辨融合,不易分辨Q-Tc延长的程度与发生心脏危象有关延长的程度与发生心脏危象有关室早偶见或频发,呈二联律,多源性室早偶见或频发,呈二联律,多源性个别患者静息时个别患者静息时Q-T间期正常间期正常心电图特点心电图特点晕厥发作前的心电图心动周期延长于不发作时的基晕厥发作前的心电图心动周期延长于不发作时的基本心动周期本心动周期晕厥发作时记录到尖端扭转型室速(晕厥发作时记录到尖端扭转型室速(Tarsade de Pointes),每隔),每隔3-10次心搏波群方向倒转。发作时次心搏波群方向倒转。发作时间短暂者可以自行终止间短暂者可以自行终止心电图心电图DOWS波:在室早或室速发作前后

17、波:在室早或室速发作前后T波终末段常可波终末段常可见到附加波,呈钝圆型,其形态、幅度、大小有差见到附加波,呈钝圆型,其形态、幅度、大小有差异,可时隐时现,忽高忽低,或正或倒,称舒张期异,可时隐时现,忽高忽低,或正或倒,称舒张期振荡波(振荡波(Diastolic Oscillary Waves DOWS)DOWS不是不是u波,而可能是心室肌后除极波,而可能是心室肌后除极(afterdepolarization)电位振荡在体表心电图上的)电位振荡在体表心电图上的反映。若频繁出现,是危险信号,往往继以反映。若频繁出现,是危险信号,往往继以TdP或或室颤室颤偶见二度偶见二度IIII型型2 2:1 1房

18、室传导阻滞房室传导阻滞阻滞部位在希氏束远端阻滞部位在希氏束远端可见可见T交替(交替(T alternans),为患者心肌延迟除极),为患者心肌延迟除极不常见的心电图表现,表示心电不稳定,局部复不常见的心电图表现,表示心电不稳定,局部复极不一致。但极不一致。但T交替没有明显的独立引起心脏危象交替没有明显的独立引起心脏危象的危险,个别患者随年龄增长的危险,个别患者随年龄增长T波可渐趋正常波可渐趋正常不同基因型的心电图特点不同基因型的心电图特点不同基因型心电图不同基因型心电图ST-T波图形特点:波图形特点:LQTl:T波早期出现,波早期出现,T波宽大,时限延长伴基底波宽大,时限延长伴基底部增宽部增宽

19、LQT2:T波振幅低,伴或不伴有双峰波振幅低,伴或不伴有双峰(humpandbump)lQT3:ST段平直延长,段平直延长,T波延迟出现波延迟出现(T波时限和振波时限和振幅正常,或幅正常,或T波狭窄高耸,很少出现双峰波狭窄高耸,很少出现双峰)和心动过和心动过缓缓 资料表明:资料表明:LQT1和和LQT2具有典型心电图图形者均占具有典型心电图图形者均占88,LQT3具有典型心电图图形者仅占具有典型心电图图形者仅占65 不同基因型间的不同基因型间的ST-T波形,在波形,在LQTl和和LQT2之间可出现之间可出现某种程度重叠,有时某种程度重叠,有时LQTl和和LQT2为正常为正常ST-T波形。波形。

20、 新近新近,Zhang和和Vin-cent研究组的研究显示研究组的研究显示:常见常见LQT1、LQT2、LQT3的不同基因类型的患者的不同基因类型的患者,心电图有一定的特心电图有一定的特征性改变征性改变,其准确性达其准确性达70%以上以上因此根据心电图因此根据心电图ST-T波形态可初步判断波形态可初步判断LQTS基因型基因型,有有利于简化利于简化LQTS致病基因的筛选步骤致病基因的筛选步骤,节约时间和费用节约时间和费用,有重要的临床意义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诊断诊断对有不明原因抽搐、晕厥史的病例特别是有晕厥、对有不明原因抽搐、晕厥史的病例特别是有晕厥、猝死、耳聋家族史者,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猝死、耳聋

21、家族史者,尤其是儿童和年轻人,运动、运动、情绪激动诱发的晕厥和猝死应作心电图检查并筛情绪激动诱发的晕厥和猝死应作心电图检查并筛查先证者家族查先证者家族必要时在有监护条件下作运动试验,必要时在有监护条件下作运动试验,Valsava动作,动作,冷加压试验、静脉注射儿茶酚胺类,听力刺激检冷加压试验、静脉注射儿茶酚胺类,听力刺激检查等以促发查等以促发LQTS诊断标准 Schwartz等于等于1985年首先提出年首先提出LQTS的诊断标准,的诊断标准,又于又于1993年以记分法进一步提出更合理的诊断标年以记分法进一步提出更合理的诊断标准:准: 记分范围记分范围0-9分分: 1分者分者LQTS可能性小可能

22、性小 2-3分者可能性中等分者可能性中等 4分者可能性极大分者可能性极大1993年年LQTS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基因诊断基因诊断有条件者每一有条件者每一LQTS患者必须作基因诊断,当发现患者必须作基因诊断,当发现基因畸变,全部家族成员均应筛查,查出病变畸形基因畸变,全部家族成员均应筛查,查出病变畸形携带者给以指导,避免紧张和剧烈运动,并给以抗携带者给以指导,避免紧张和剧烈运动,并给以抗-肾上腺素能药物治疗防止猝死肾上腺素能药物治疗防止猝死因很高百分率的临床病例存在基因的数种不同的畸因很高百分率的临床病例存在基因的数种不同的畸变,使大面积筛查十分困难,故基因诊断目前应限变,使大面积筛查十分困难,故基

23、因诊断目前应限于先证者于先证者LQTS的临床诊断充分确立,有可靠临床的临床诊断充分确立,有可靠临床基础的可疑家族基础的可疑家族基因诊断方法基因诊断方法连锁分析(连锁分析(linkage analysis)可用以发现引起病变)可用以发现引起病变的畸变的染色体。连锁分析建立于使用位于接近病的畸变的染色体。连锁分析建立于使用位于接近病变基因的多形染色体标(变基因的多形染色体标(polymorphic chromosomal markers) 分分3个步骤进行:个步骤进行:(1)基因连锁在哪个染色体上?)基因连锁在哪个染色体上?(2)基因与哪种已知基因连锁?)基因与哪种已知基因连锁?(3)分离出新的基

24、因)分离出新的基因 畸变分析畸变分析(mutational analysis) 当基因连锁在家族中当基因连锁在家族中被确立以后,应仔细筛查病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畸被确立以后,应仔细筛查病变基因所在的染色体畸变的性质变的性质 目前目前100%SCN5A(LQT3基因),基因),60%HERG(LQT2基因)与基因)与50%KvLQT1(LQT1基因)病例的完全基因组顺序可供畸变分析,故诊基因)病例的完全基因组顺序可供畸变分析,故诊断的正确性有限,筛查阴性可发生于断的正确性有限,筛查阴性可发生于40%-50%病例病例治疗治疗受体阻滞剂受体阻滞剂:是儿茶酚胺依赖性的如是儿茶酚胺依赖性的如LQT1、LQ

25、T2的首选治的首选治疗疗;但对间歇依赖性的如但对间歇依赖性的如LQT3可能效果不明显可能效果不明显剂量尚未统一剂量尚未统一,但常较大但常较大(14mg/kg)有效指标有效指标:症状缓解症状缓解、发作减少发作减少、QT缩短缩短、T波变形改善波变形改善历时较长的历时较长的TdP以静注异丙肾上腺素为首选。异丙肾上腺素以静注异丙肾上腺素为首选。异丙肾上腺素能增加心肌的传导速度,缩小各部分心肌复极的时相差别而能增加心肌的传导速度,缩小各部分心肌复极的时相差别而使折返运动不易形成,故对使折返运动不易形成,故对TdP的疗效较好的疗效较好疗效不满意时可该用或加用利多卡因、杜冷丁、溴苄胺、苯疗效不满意时可该用或

26、加用利多卡因、杜冷丁、溴苄胺、苯巴比妥等巴比妥等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选择切除左胸左侧星状神经节切除术:选择切除左胸1-4或或1-5星星状神经节。因术后增加了心室颤动阈,可避免发生状神经节。因术后增加了心室颤动阈,可避免发生心室颤动。一般认为用心得安无效时即作此手术心室颤动。一般认为用心得安无效时即作此手术如术后仍有晕厥发作应加服心得安如术后仍有晕厥发作应加服心得安各种治疗措施无效或不完全显效时可在体内埋藏自各种治疗措施无效或不完全显效时可在体内埋藏自动除颤器。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对药物治疗后或发动除颤器。合并房室传导阻滞,对药物治疗后或发作作TdP前心率特别缓慢者可考虑使用埋藏式人工起前心率特

27、别缓慢者可考虑使用埋藏式人工起搏和自动除颤联合装置(搏和自动除颤联合装置(Implantable Cardioverter Defibrillators)更为理想)更为理想Q-T间期的离散度间期的离散度 一些学者对先天性一些学者对先天性LQTS的的Q-T离散度离散度(Q-T dispersion Q-Td)和心率校正后的)和心率校正后的Q-T离散度(离散度(Q-Tcd)进行了不少研究。)进行了不少研究。Q-Tcd值对预测值对预测LQTS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晕厥以及发生室性心律失常和晕厥以及观察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价值,是简便易行的观察治疗效果有较高的价值,是简便易行的测量心室肌复极离散的方法测量心室

28、肌复极离散的方法其法为测其法为测12导联心电图的导联心电图的Q-T间期,求得各导联间间期,求得各导联间最大和最小的最大和最小的Q-T和和Q-Tc间的差值间的差值 Q-Td = Q-Tmax Q-Tmin, Q-Tcd = Q-Tcmax- Q-Tcmin健康人健康人Q-Tcd的正常值有的正常值有20-25ms、4010ms、4611ms、4614ms、6516ms等等LQTS的的Q-Td与与Q-Tcd值明显延长,值明显延长,Q-Tcd为为12050ms、15658ms、161.4334.36ms等,尤以晕等,尤以晕厥和发生厥和发生TdP前增加更显著前增加更显著-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药物治疗有效控

29、制晕厥后,受体阻滞剂心得安等药物治疗有效控制晕厥后,Q-Tc和和Q-Tcd均明显缩短。因此可应用均明显缩短。因此可应用Q-Tcd来预测来预测LQTS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观察药物与胸高位发生心律失常的危险性,观察药物与胸高位交感神经节切除的效果交感神经节切除的效果LQTS的疗效不应以的疗效不应以Q-Tc是否缩短来衡量而应以长是否缩短来衡量而应以长期随访无晕厥,期随访无晕厥,Q-Tcd缩短作为指征缩短作为指征有学者共同侧定有学者共同侧定Q-Tcd和心室晚电位(和心室晚电位(VLP),发),发现二者呈正相关。现二者呈正相关。VLP阳性组阳性组Q-Tcd显著高于显著高于VLP阴性组。阴性组。Q-Tc

30、d和和VLP测试结合可增加预测导致室测试结合可增加预测导致室性心律失常的可靠性性心律失常的可靠性基因治疗基因治疗LQT3患者由于患者由于INa离子通道功能增加离子通道功能增加,可选用钠通道可选用钠通道阻滞剂如利多卡因或美西律阻滞剂如利多卡因或美西律,可明显减轻症状可明显减轻症状,缩短缩短QT间期间期LQT2患者由于患者由于Ikr通道功能受阻通道功能受阻,补钾增加细胞外钾补钾增加细胞外钾离子浓度可取得良好效果离子浓度可取得良好效果,对低钾者尤为适用对低钾者尤为适用K+通道开放剂通道开放剂:最近有报告应用最近有报告应用K+通道开放剂用于通道开放剂用于LQT1、LQT2、LQT3动物模型可减轻复极离

31、散度动物模型可减轻复极离散度预防预防TdP。根据离子通道的特性开发高选择性钾通。根据离子通道的特性开发高选择性钾通道开放剂对道开放剂对LQT1和和LQT2治疗有广泛的研究前景治疗有广泛的研究前景 对对先先天天性性LQTS患患者者可可先先投投以以钠钠通通道道阻阻滞滞剂剂美美心心律律,如如Q-T间间期期明明显显缩缩短短,则则可可能能为为LQT3患患者者。如如Q-T间间期期不不变变,则则可可能能为为LQT1或或LQT2,可可给给予予补补钾钾,患患者者Q-T间间期期可可能能恢恢复复正正常常。对对KvLQT1突突变变的的LQT1患患者者,应用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治疗有效应用钾通道开放剂(尼可地尔)治

32、疗有效 在正常交感神经张力下,在正常交感神经张力下,-受体阻滞剂心得受体阻滞剂心得安减轻心肌细胞膜的透壁复极离散,安减轻心肌细胞膜的透壁复极离散,LQT1优优于于LQT2。说明。说明-受体阻滞剂对受体阻滞剂对LQT1L效果效果优于优于LQT2。在交感神经受刺激时(静注肾上。在交感神经受刺激时(静注肾上腺素),腺素),-受体阻滞剂也在受体阻滞剂也在LQT1和和LQT2受受交感神经刺激而等量增加的心肌细胞膜的复交感神经刺激而等量增加的心肌细胞膜的复极离散和外向整流作用的复极离散时抑制交极离散和外向整流作用的复极离散时抑制交感神经的影响感神经的影响LQTS治疗治疗 LQT1 LQT2 LQT3LQT1 LQT2 LQT3对对QTQT影响影响 心动过速心动过速 延长延长 缩短缩短血清钾高血清钾高 缩短缩短 慢心律慢心律 轻度缩短轻度缩短 明显缩短明显缩短钾通道开放剂钾通道开放剂 阻滞剂预防阻滞剂预防 设想不远的未来,把合成的离子通道蛋白设想不远的未来,把合成的离子通道蛋白分子基础接种入带有遗传标记的分子基础接种入带有遗传标记的LQTSLQTS心律失心律失常患者体内以改善有缺陷和异常通道的功能常患者体内以改善有缺陷和异常通道的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将成为可能而达到治疗目的将成为可能 谢 谢 !结束结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