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

上传人:汽*** 文档编号:569431865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49 大小:134.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十章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_第1页
第1页 / 共49页
第十章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_第2页
第2页 / 共49页
第十章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_第3页
第3页 / 共49页
第十章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_第4页
第4页 / 共49页
第十章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_第5页
第5页 / 共4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十章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十章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管理(4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十章第十章 对外贸易信用对外贸易信用 风险管理风险管理l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本质与特征l对外贸易信用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l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l合同类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一、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一、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 本质与特征本质与特征l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本质l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特征1、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本质、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本质l对外贸易信用风险是指企业在外贸活动中由于提供商品或货币信用而债务人不能按期按量地偿还导致的可能损失。l信用关系作为对外贸易经济活动的重要特点,已渗透到生产交换的每个角落。它使交易双方在交易的内容、数量、空间、时间等方面得到极大拓展。l信用是相对于现金支付方式而言

2、的一种占据主导地位的支付方式,如票据结算、信用证结算等。l信用风险的大小与信用工具的特征和信用条件密切相关。不同种类的信用工具,如信用证、托收、汇付、出口信贷、出口保理等,信用风险有所不同。2、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特征、对外贸易信用风险的特征l外贸信用活动的流动性:l信用活动是动态的过程。同一个出口商可以对应不同的进口商,信用活动会发生移动。随着时间流逝,出口商和进口商的信用状况都会发生或好或坏的变换。信用活动在空间和时间上是流动的,加大了信用风险管理的难度。l外贸信用活动的隐蔽性:l对外贸易的过程中,除了进出口商外,还有生产商、中间商、银行等。贸易环节的增多,使得信用活动变得越来越隐蔽。跨国的

3、贸易形式取代了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贸易形式。二、对外贸易信用风险产生的二、对外贸易信用风险产生的因素分析因素分析l国际因素l国内因素l企业因素1、国际因素、国际因素l(1)宏观环境的不确定性:l贸易政策变化、宏观管理失误、经济滑坡、国际市场变化、利率变化、汇率变化、竞争对手的出现,这些因素都会导致对外贸易信用风险。l政治的不确定性:战争、革命、政变、政府民主改革、骚乱等。l宏观经济的不确定性:通货膨胀、相对价格变化、外汇汇率、贸易条件等。l政策的不确定性:财政和货币政策变化、价格控制、贸易限制、国有化、政府管制、利润返回障碍等。l自然环境的不确定性:暴雨、飓风、地震、洪水、其他自然灾害等。l(2

4、)对外贸易的金融环境:l国际金融和国际贸易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金融危机会造成大批企业破产,给对外贸易带来沉重打击。l(3)信用风险管理水平国际失衡:l欧美和日本等发达国家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已有多年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形成有效的监控机制,提供有力的司法保障。有较高的信用风险管理水平,本国进口商不敢冒险无理违约、拒付拖欠货款,贸易方追账时,能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最大限度避免信用风险发生。l广大发展中国家信用风险管理滞后,贸易方收款时,往往会实行法律歧视或无理拖延。l(4)信用欺诈司法约束严重不足:l尽管国际社会为促进贸易公平、健康发展制定了一系列公约或规则,但对惩治信用欺诈尚未制定足够完备和具

5、有强制约束力的法律规定。如大多数国家都未制定反信用证欺诈的法律,利用信用证从事欺诈活动的现象屡禁不止。2、国内因素、国内因素l(1)国内企业恶性竞争:l我国出口产品一段时期内技术含量不高,各地企业一拥而上,同类水平产品在国际市场上恶性竞争,盲目打价格战。数量扩张导致产品品质下降,价格和质量无回旋余地情况下,采用风险大的付款方式,导致信用风险急剧增加。l(2)国内信用风险管理滞后:l信用风险管理在国内还没得到应有重视,大多数企业不设置信用管理部门,企业相关人员风险意识淡薄。l(3)信用欺诈的国内信息不够:l尽管一些银行在防范信用欺诈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整理了很多案件资料,但银行间缺少交流。l企

6、业在信用风险防范方面对银行的依赖性很大,银行间应加强信息交流。l(4)国内信用风险监管不力,惩罚机制薄弱:l惩罚机制能对境外不法客商起到威慑作用,能够强化国内企业的信用监管意识,运用法律手段加强对信用风险的防范提供法律武器。3、企业因素、企业因素l(1)企业缺少科学的信用风险管理制度:l企业没有设立信用管理部门,财务部门担任的情况下,也缺乏信用评估及决策的独立性和权威性,也业务部门缺少沟通。l(2)内部职责不明,无章可循:l企业内各部门行使监控职责时,职责不明确,不能形成协调与制约机制,易在客户开发、信用评估等多个环节出现决策失误,导致信用损失。企业内部缺乏统一的信用风险防范操作规则。l(3)

7、业务知识贫乏,防范手段单一:l企业人员信用风险防范意识薄弱,国际贸易、国际结算知识贫乏,信用风险防范手段单一。如不能正确选择结算方式和结算条件,合约漏洞百出,应收账款监控不严等。l(4)授权授信管理不力:l多数企业没有建立现代企业要求的内部授权、授信管理制度,外贸公司不能对其分支机构的授权权限及授信额度不能定期检查,一定程度上给内部人员违规经营、违章操作留下可乘之机。l(5)资信调查不持久:l不能及时准确地判断和追踪客户的信用状况,造成建立贸易关系时决策失误。很多企业在资信调查时只做表面文章,或只进行一次调查评估,不进行定期追踪。三、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三、支付方式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及其防范l在

8、国际贸易中,商家应清楚自己在法律上的责任和义务,不应完全完全依赖银行。另外,商家也应理解各种支付方式。l出口商货款收付方法的选择顺序:先收货款,交货在后;信用证;付款交单托收;承兑交单托收;交货在先,收款在后。l进口商货款支付方法的选择顺序:交货在先,付款在后;承兑交单托收;付款交单托收;信用证;先交货款,收货在后。l信用证方式的信用风险l托收方式的信用风险l国际结算的发展趋势1、信用证方式的信用风险、信用证方式的信用风险l信用证是银行应进口人的要求开立的有条件承诺付款的书面文件。银行承担第一付款人责任。 信用证一经开出,就成为独立于买卖合同以外的另一种契约。信用证方式下,实行凭单付款的原则。

9、l正常情况下信用证的信用风险l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风险(1) 正常情况下信用证的正常情况下信用证的 信用风险信用风险l1)不可撤销的议付跟单信用证:l是指信用证一经开出,在有效期内未经受益人同意,开证行不能片面撤销或修改信用证。只要受益人提供的单据符合信用证规定,开证行必须履行付款责任。l这种信用证对受益人收款提供了可靠的保障,在国际贸易中广泛使用。l跟单信用证是指付款凭跟单汇票或仅凭单据的信用证。单据是指代表货物所有权的单据或证明货物已经发运的单据。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绝大部分都使用跟单信用证。l2)背对背信用证:l背对背信用证是指中间商在收到进口商开来的信用证后,要求该证的原通知行或其他银行

10、,以原证为基础,另开立一张内容近似的新证给供货人,此另开信用证称为背对背信用证。l3)可转让信用证:l是指开证行授权通知行在受益人的要求下,可将信用证的全部或一部分商品和金额转让给一个或数个受让人即第二受益人使用的信用证。信用证转让后由第二受益人办理交货。l4)远期信用证:l是指受益人开立远期汇票并提交装运单据后,在一定期限内银行保证付款的信用证。l假远期信用证:汇票为远期,信用证上指明付款行同意按即期付款,或同意贴现,贴现费用由开证申请人负担。对受益人来说与即期信用证没有大的区别,能即期全额收款,只承担汇票到期前被追索的风险。进口方可在远期汇票到期时才向银行付款,实际是开证行或贴现行对进口方

11、的融资。l远期信用证是出口商及其银行对进口商的一种融通资金的方式,很受进口商青睐。l远期信用证比即期信用证具有更高的风险性。付款时间较长,国家风险、资信风险、市场状况等不易预测,银行一旦承兑汇票,它的责任就由信用证下单证一致付款责任转变为票据上的无条件付款责任。l远期信用证潜在风险的体现:l套资诈骗风险:用假合同、假单据伪造贸易背景,国内开证申请人和国外受益人联手诈骗银行。l挪用资金风险:进口商将货物销售出去,未到付款日,货款挪作他用。通常信用证付款时间为90天,最多不超过180天。其合同期大多依据进口产品资金回收周期而定。l市场风险:进口商通常会以进口商品在国内的销售款来偿付远期信用证下货款

12、或银行备用贷款,银行由于垫资,风险大大增加。l防范远期信用证信用风险:l开证行严格按照内部规章制度对开证申请人进行全面审查。了解受益人资信情况、生产能力及以往的业务合作情况。防止受益人伪造单据进行诈骗,出口货物以次充好,以少充多,或与进口商勾结诈骗。l重视对远期信用证的后期管理。受益人要重视改证,对信用证的修改,尤其对增加金额、延展有效期、修改单据和付款条件要像开证时一样严格。注意搜集有关进口商的负面信息,对进口商进行跟踪,及时掌握销售、经营、财务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早反应,采取措施。(2)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风险)利用信用证进行欺诈的风险l1)受益人伪造单据进行诈骗:l受益人伪造单据一般是为

13、了骗取议付行货款,可以采用法院禁付令等保护性措施保护善意购买人或开证人的利益。严格按照国际惯例和国际公法的准则处理纠纷,尽量保证货款始终在买方手中。l2)利用备用信用证欺诈:l备用信用证是依照申请人的请求,由担保人或开证行向受益人开立的,规定在申请人不履行有关合同时,担保人或开证行承担第一性付款责任的一种信用证。l利用备用信用证欺诈,欺诈者专业性强,作案手段隐蔽,造成损失更大。l备用信用证与跟单信用证的不同点在于:l跟单信用证凭完全符合信用证条款规定的单据付款;l备用信用证是在开证人未能如期按照合同条款付清货款情况下,可凭受益人出具的汇票和声明书立即付款,而且必须先按预先约定的方式向开证人收取

14、货款;l如开证人如期支付了货款,备用信用证不需使用,如未能如期付款,才可要求开证行付款。2、托收方式信用风险、托收方式信用风险l托收是指出口商出具汇票、委托银行向进口商收取货款的一种支付方式。分为光票托收和跟单托收。l国际贸易中货款大多采用跟单托收。根据交单条件不同,跟单托收又可分为付款交单和承兑交单。l托收方式对进口商有利。可免去开立信用证的手续,不必预付押金,减少费用,而且有利于资金融通和周转。l没有银行作为信用担保人,比信用证风险大很多。l使用托收方式应注意的问题:l清楚掌握进口商的资信情况和经营作风,成交金额应加以控制,不宜超过信用额度;l了解进口国家的商业惯例,以免由于当地习惯做法影

15、响安全迅速收汇;l出口货物由出口商办理货运保险;l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定期检查,及时催收,发现问题迅速采取措施,减少损失;l严格履行合同,以免给对方的拒付以借口。3、国际结算的发展趋势、国际结算的发展趋势l20世纪60-70年代,全球进出口贸易额的85%以上都是采用信用证方式结算,进入90年代后,信用证支付方式使用率迅速下降,非信用证方式如付款交单、承兑交单等以商业信用为付款保证的支付方式成为主流支付方式。原因如下:l信用证的使用为国际贸易增添了许多环节,增加了费用和时间;l信用证机制本身存在法律漏洞,使得各种纠纷、欺诈时有发生,信用证非防范风险的万灵药;l竞争加剧造就了全球性的买方市场,买方更

16、愿意选择对其有利的商业信用支付方式。l欧美国家企业信用证使用比例已降至10%-20%。商业信用重新成为国际贸易的中心所在,加强信用管理才是防范贸易风险的良策。四、合同类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四、合同类的信用风险及其防范l贸易术语的信用风险l合同商定阶段的信用风险l合同履行阶段的信用风险1、贸易术语的信用风险、贸易术语的信用风险l国际贸易术语方面信用风险的主要起因是我们对不同贸易术语的理解与对方的理解有偏差,或者对方本身就是企图利用贸易术语来欺诈。2、合同商定阶段的信用风险、合同商定阶段的信用风险l合同商定阶段的信用风险,主要是因为对订立合同内容的不同理解造成的。合同中使用的文字应该严谨、简洁、避免模棱两可。此外,所援用的法律条款应当注明。3、合同履行阶段的信用风险、合同履行阶段的信用风险l合同履行阶段的主要问题可能有:商品质量、数量、规格的纠纷以及商品包装、货运保险、货款结算、单据制作等。l这一阶段既要严格遵守合同,又要就实际情况与对方磋商,改变一些已经无法实现的条款,取得改变合同的许可和确认文件,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