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商市场的经济平衡

上传人:枫** 文档编号:569394889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24 大小:343.0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单商市场的经济平衡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简单商市场的经济平衡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简单商市场的经济平衡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简单商市场的经济平衡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简单商市场的经济平衡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简单商市场的经济平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单商市场的经济平衡(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第一节 开放经济下的简单商品市场平衡开放经济下的简单商品市场平衡 我们首先抽象掉货币因素, 讨论商品市场平衡时确定的开放经济的国民收入。这一分析有如下假定:(1)在某一固定价格水平上,厂商可以提供所需要的全部产品,所以产出完全由总需求决定。(2) 不考虑货币因素。 (3) 不考虑资金流动及服务的进出口、经常转移,因此国际收支完全反 映为商品的进出口。(4) 一国只生产一种可贸易商品,这一商品部分供本国消费,部分供出 口。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贬值的经济效应分析贬值的经济效应分析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一、一、 开放经济下的贸易

2、余额和国民收入开放经济下的贸易余额和国民收入 1.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 用实际变量表示的贸易余额:TP(eP)MqM)q(eP)表示扣除了价格水平因素后用本国商品直接表示的所进口的外国商品的相对价格,实际汇率q是我们分析的核心变量。本国产品的出口,是由外国对本国产品的需求决定的。由商品的相对价格及外国国民收入水平决定的,即:(,)可得本国贸易余额函数为:T(,)M(,) T(,) Tm 0m1 表示本国的贸易余额是由实际汇率、外国国民收入与本国国民收入这三个变量决定的。在第三行中,则简单地将贸易余额分为两部分:与本国国民收入无关的自主性贸易余额以及随本国国民收入增加而改变的部分贸易余额m,这里m

3、指一国边际进口倾向 。本国贸易余额就可以表示为本国国民收入的函数,如图3-1所示图31 贸易余额与国民收入的关系 2. 国内吸收与国民收入 我们可以简单地将国内吸收表示为国民收入的线性函数,即:ACa, 上式中,国内吸收被分为两部分:与国民收入无关的自主性吸收,以及随国民收入增加而增加的部分国内吸收a。国民收入与国内吸收之间的差额为“窖藏”(hoarding),用表示,即:A 3110代入式3111,可得窖藏与收入之间的关系式:A (a) (1a) s s代表边际储蓄倾向 我们用图32表示窖藏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图32 窖藏与国民收入之间的关系 3. 均衡国民收入的确定 简单商品市场平衡条件

4、为:国民收入等于对本国产品的总需求,即:AT AT smT 01(sm)()(A),1(sm)第一,当国民收入处于0时,仅仅意味着在商品市场上的平衡。第二,为开放经济的凯恩斯收入乘数。 图 3-3 简单商品市场的平衡条件二、贬值的经济效应分析二、贬值的经济效应分析1.贬值与贸易余额 T (,)M(,Y) 为确定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必须同时考虑进出口数量与相对价格这两者变动的效果。将商品数量变动与价格变动联系在一起的变量是价格弹性。因此出口的需求弹性就是价格(汇率)变动率与出口需求变动率之间的关系,它可表示为: */* 进口的需求弹性是价格(汇率)变动率与进口需求变动率之间 。 */ 当本国国

5、民收入不变时, 贬值可以改善贸易余额的条件进出口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 1 贬值对贸易余额的这一影响还可以用图34表示 图3-4 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2. 考虑国民收入变动因素后的贬值效应分析 在考虑收入的变动后,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分为两部分:其一是对自主性贸易余额的影响,前一部分主要分析的;其二是自主性贸易余额变动通过国民收入的变动引起与收入有关的贸易余额主要是进口的调整。可见,在考虑国民收入的变动因素后,贬值可以改善贸易余额的条件是:在贬值可以改善自主性贸易余额(即满足马歇尔勒纳条件)时,还要求由此引起的国民收入的增加超过国内吸收的增加幅度。 图35 考虑收入变动时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

6、响 3. 考虑自主性吸收因素的贬值效应分析 贬值对自主性吸收的影响非常复杂。介绍这其中的一种影响:劳尔森梅茨勒效应(LausenMetzler effects),贬值可能会增加自主性吸收支出,这一效应就是我们所称的劳尔森梅茨勒效应。 图36 考虑吸收恶化后贬值对贸易余额的影响 在分析中,必须将对贸易余额的直接影响以及对收入与吸收的影响结合起来,才能全面分析贬值的经济效应。这一分析方法实际上是对国际收支理论中两种方法的综合。在国际收支理论发展中,最早出现的是由马歇尔(A. Marshall)、勒纳(A.Lerner)以及罗宾逊(J. Robinson)等人于20世纪30年代倡导的“弹性分析法”,

7、这一分析法只考虑TM这一方程,勒纳条件,贬值就可以改善贸易余额这一结论。随后在20世纪50年代出现了由亚历山大(Alexander)等人倡导的“吸收分析法”(absorption approach),主要研究的是TA这一方程,得出了要相对于吸收提高收入才能改善贸易余额的结论。 4. 贬值效应的时滞问题 即使满足前文分析的贬值所能改善贸易余额的前提条件,贬值也不能马上改善贸易余额。因为,第一,在贬值之前已签订的贸易协议仍然必须按原来的数量和价格执行。第二,即使在贬值后签订的贸易协议,出口增长仍然要受认识、决策、资源、生产周期等的影响。由于上述种种原因,贬值之后有可能使贸易余额首先恶化。过一段时间

8、以后,待出口供给(这是主要的)和进口需求作了相应的调整后,贸易余额才慢慢开始改善。整个过程用曲线描述出来,呈字母J形。贬值对贸易余额的时滞效应,被称为J曲线效应。 图37 J曲线效应 三、三、 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开放经济的相互依存性分析 1. 开放经济的溢出效应 当其他条件不变,本国收入增加时,这会造成进口的上升,本国对外国商品进口的上升,从外国的角度看,就是该国出口的上升。 Tm Tm 这一自主性贸易余额变动会对该国收入产生乘数效应,即: ()m 可见,一国收入的变动,会通过贸易渠道引起另一国收入的相应变动,这一开放经济间存在的相互依存性,我们称之为“溢出效应”(spill-over

9、effects) 2. 开放经济的反馈效应 本国国民收入的增加在对外国国民收入产生扩张效果后,外国国民收入的扩张又进一步地反作用于本国的国民收入,我们称之为反馈效应(repercussion effects) 。图 3-8 开放经济间的溢出效应与反馈效应第二节第二节 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开放经济下的商品市场、 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货币市场与经常账户平衡开放经济下的开放经济下的IS、LM、CA曲线曲线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的平衡条件浮动汇率制下经济的平衡条件一、一、 开放经济下的开放经济下的IS、LM、曲线曲线 1. 开放经济下的IS曲线 IS

10、曲线是考虑货币因素后,反映商品市场平衡的曲线。 (b),(1/1am )图 3-9 开放经济的IS曲线第一,这一曲线的斜率为负。 第二,在推导这一曲线的过程,我们假定政府支出及自主性贸易余额不变。第三,与封闭条件相比,这一曲线的最大区别在于:由于贸易余额的存在, 斜率及初始位置都发生了变化。2. 开放经济下的LM曲线 LM曲线是反映货币市场平衡时国民收入与利率组合情况的曲线。 s/LD(,)kh k0, h0 (1/)(0/) 图 3-10 开放经济的LM曲线第一,这一曲线的斜率为正。 第二,我们是在名义货币供给及物价水平固定的情况下推导出这一曲线的。第三,这一曲线与封闭条件相比的最大区别在于

11、:如果开放经济实行的是固定汇 率制度,则国际收支不平衡时会通过外汇储备渠道导致货币供给的变动。3. 开放经济下的曲线 是反映经常账户收支平衡时利率与国民收入组合的曲线。对于经常账户收支,有:Tm0 即:1/ 图311 开放经济的CA曲线 二、二、 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固定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1. 开放经济的平衡条件 图 3-12 封闭条件下的经济平衡2.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3.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主要通过两种途径发挥作用。4. 第一,收入机制。 图313 不考虑国际资金流动时, 开放条件下的经济平衡 图314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自 动调整的收入机制 收入机制的基本原理 :第二,

12、货币价格机制。 货币价格机制的调节过程 :图315 固定汇率制下经济调整的货币价格机制 三、三、 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浮动汇率制下的开放经济平衡 1.浮动汇率制下经济的平衡条件 曲线、曲线、曲线相交于一点时,开放经济才会处于平衡状态。 2. 开放经济的自动平衡机制 图316 浮动汇率制下经济自动调整的货币价格机制 浮动汇率制下的货币价格机制的调整过程还可以描述如下: 开放经济由单至多市场平衡的条件及自动调整过程,这可归结为:第一,当经济处于开放状态时,这一经济的开放性在使经济发展获得许多 有利条件的同时,也使维持经济稳定的努力更加困难了。 第二,从本章的分析可以看出,依靠经济的自发调节解决上述两个任务之 间的矛盾,同时实现这两个任务是不可能的。 第三,在本章分析过程中,我们基本上假定不存在价格调整,这意味着我 们的分析集中于经济的总需求方面,没有考虑总供给问题,实际上 是一种短期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资格认证/考试 > 自考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