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

上传人:工**** 文档编号:569392929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DF 页数:55 大小:5.2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_第1页
第1页 / 共55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_第2页
第2页 / 共55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_第3页
第3页 / 共55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_第4页
第4页 / 共55页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_第5页
第5页 / 共5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鉴赏专项练习(5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部分第三部分 古诗文阅读古诗文阅读(一)古诗词鉴赏(一)古诗词鉴赏近几年, 中考试题加大了对古诗词阅读和鉴赏的考查力度, 突出了语文的文学鉴赏色彩。2013 年中考所选用的古诗词大多取自课外,课内的比例在逐年减小,主要侧重于送别、咏物、咏史诗,考查的重点是内容和语言,题型有客观题和主观题,且以主观题居多。1. 1.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能正确理解古诗词的内容、情感。(1)概括古诗词的大意,能描绘出古诗词所描述的意境。(2)能联系与古诗词有关的背景资料对古诗词作出自己的评价。(3)注意诗体与风格,品味古诗词中富有哲理的诗句所蕴含的深刻道理。(4)体味作者的情感态度,能说出自己对古诗词

2、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的体会。2. 2.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法。会品析古诗词的语言、写作技法。(1)从遣词用语、修辞方面揣摩、推敲、理解古诗词中的重点词语、诗句的含义。(2)从作者的语言风格、运用技巧中,品味古诗词在语言中所寄寓的深意。(3)从用韵、节奏、音调等方面去诵读,品味古诗词语言的音乐美、节奏美、韵律美。古诗词鉴赏是文学作品欣赏的内容之一, 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 已成为中考常见的一种题型,而且在近几年中考中的考查力度逐渐加大,应引起我们的持续关注。第第 1313 讲把握内容,体会情感讲把握内容,体会情感1.1.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感知诗词的内容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入手

3、:1(1)(1)看题材。看题材。题材往往决定诗词的主要内容和主题。如:田园诗多写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对恬淡闲适生活的热爱或向往;写景诗多写诗人对自然的陶醉、 对祖国的热爱、 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 送别诗多写与友人的惜别、对亲人的思念、对友人或亲人的安慰劝勉;边塞诗多描写壮丽的边塞风光、建功立业的渴望、壮志难酬的悲愤、思乡念亲的孤独;咏物诗多写自己的人生态度、寄寓自己的人生理想,蕴含对人生道理的理解;咏史诗、怀古诗多写对古代人或事的凭吊,或缅怀先贤,或倾诉自己生不逢时的感慨,或感叹昔盛今衰;或表达自己建功立业的渴望、或表达对民众的同情等。(2)(2)抓题目。抓题目。 诗词的题目往往

4、是诗词内容的高度概括。 如朱熹的 观书有感 ,一看题目就知道这首诗是写诗人读书的感受。因此,从题目入手,应该成为感知诗词内容的重要环节。(3)(3)析词义。析词义。因为诗词都是用文言文写成的,所以必须调动文言文以及相关历史知识的积累,逐步揣摩关键词语的含义,扫清诗词中的阅读障碍,断不能一知半解,否则无从把握内容,更谈不上分析技巧和情感了。(4)(4)联背景。联背景。有些诗词,仅仅从字面意义去理解还难以真正把握其内容,这时,便要借助对背景的分析。如:读石壕吏就要联系到当时的“安史之乱”给人们带来的痛苦;理解“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可以联系诗人刘禹锡远离京城,身处荒僻之地,长期被弃用

5、的遭遇。2.2.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把握作者的思想感情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1)(1)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结合背景,把握诗词的情感。这里的背景,一指诗词反映的广阔社会现实,二指诗人的人生经历。如李白的行路难 ,就写于他试图施展自己经国济世的宏愿,但又受到排挤,找不到政治出路之时,表现了内心的愁苦。2(2)(2)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分析诗眼,透视诗词的感情。诗眼是解读诗词主旨的一把钥匙,阅读诗词,如果能抓住诗眼,就容易体会诗人的情感。如从马致远天净沙秋思中的“断肠”一词,就能体会到词人思念家乡、寂寞悲苦的情感。(3)(3)解读意象,挖掘诗词的情感。解读意象,

6、挖掘诗词的情感。诗人总是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寄托在自然山川、风花雪月等意象中。如白居易的钱塘湖春行中“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就通过对莺燕活动的描写,表达了对早春到来的喜悦之情。古诗词中常见的意象:月:怀人、思乡。菊:隐逸、清高。梅:高洁、坚贞。莲:洁身自好、超凡脱俗。兰:高洁、隐士。松:坚贞不屈。竹:正直、虚心。梧桐:凄凉悲伤。杜鹃:凄凉哀伤、乡思。鹧鸪:离愁别绪。寒蝉:思乡、离愁别绪。鸿雁:思乡怀亲、羁旅伤感。柳:送别、思念。雁:思乡。夕阳:时光流逝、世事沧桑。阑(栏)干:思念、寂寞、离愁。武器:战争(4)(4)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借助典故,探寻诗词的情感。用典就是运用古籍中的轶

7、事、趣闻、寓言、传说人物或有出处的诗句来以古比今,借古抒怀等。如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中“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就以魏尚自喻,表达渴望受重用之情。古诗词中常见的思想感情:忧国忧民之感慨、国破家亡之痛楚、游子迁客之凄凉、征夫思妇之幽怨、怀才不遇之寂寞、报国无门之激愤、建功立业之豪迈、自由悠闲之恬淡、秀美山河之热爱、友情之真挚、归耕隐居之乐、黑暗官场之苦、离别思念之情、贬官谪居之恨、时光易逝韶光不再之感慨等。(2014襄阳)阅读古诗渡荆门送别 ,完成下面题目。3渡荆门送别李白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此诗是诗人出蜀至荆门时所作,首

8、联,颔联、颈联写景,尾联抒情,含蓄地抒发了之情。【思路点拨思路点拨】第一空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首联“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的意思是“在荆门之外的西蜀沿江东下,我来到了楚地准备尽情游览” ,这是写自己去做的事,再结合题目后面的“写景、抒情”这两个专业术语,该空就应填写“叙事” 。第二空考查的是对文章主旨的把握。可以从题目、题材与诗眼、诗意入手。从题目中的“送别”以及诗歌中的诗眼“怜”字,再结合诗意可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但要注意,这首诗不是诗人送别友人,而是故乡之水恋恋不舍地一路送我远行,怀着深情厚谊, “万里送行舟” ,诗人写水之不舍,实则是诗人自己思念故乡。【参考答案参考答案】叙事思乡(2

9、014长沙)阅读下面这首词,回答问题。卜算子咏梅陆游驿外断桥边,寂寞开无主。已是黄昏独自愁,更著风和雨。无意苦争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4【注释注释】断桥:残破的桥。无主:无人过问。更著:又遭受。一任:任凭。零落:凋谢。【背景资料背景资料】陆游,字务观,号放翁,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却受人排挤,晚年隐居山阴,始终保持昂扬的爱国热情,是南宋杰出的爱国诗人,此词可以看成他的身世的缩影。词的上阕通过驿站、断桥、黄昏、风雨等意象,营造了意境。下阕则写出了梅花、的品质。【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第一空考查的是对诗歌意境的理解。诗歌的意境理解首先要把握诗歌意象的特征。 “驿站、断桥、黄昏、风

10、雨” ,荒废的驿站、摇摇欲坠的断桥、寂寞开放的梅花、夕阳西下的黄昏、暴雨狂风的打击,写尽梅花的沧桑、凄凉与孤寂。所以营造了一种落寞凄清的意境。第二空是考查对这首词主旨的理解。这道题目可以结合梅的意象以及下阕的意思来概括,梅是高洁、坚贞的象征,而下阕的词意也是表现梅的高洁坚贞。【参考答案参考答案】落寞凄清高洁坚贞(不慕名利、傲立风雪)1.1.渡荆门送别是一首五言律诗,首联交代,尾联抒发了作者的感情。2.2.本诗中间四句所写的景物有,细致入微地刻画了荆门外的特点。3.3.下面句子说法有误的一项是()A.“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的景象是立足于行舟上的所见。B.“天镜”与“海楼”分别指的是水中明月和

11、海市蜃楼。C.这首五言律诗是一首送别诗。写的是诗人送别友人。5D.“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留恋。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情感?5.这首词虽在“咏梅” ,可作者意在言外,如同周敦颐的爱莲说一样,那么,作者的言外之意是什么呢?第第 1414 讲讲 品味语言,赏析技法品味语言,赏析技法1.1.语言赏析语言赏析(1)(1)抓关键词。抓关键词。主要从动词、形容词、色彩词、特殊词(叠词、拟声词)入手,品味赏析。(2)(2)描述画面。描述画面。描述画面的时候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和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3)(3

12、)体会意境。体会意境。结合诗句的意象,领悟诗人所绘之景与所抒之情融合后所形成的艺术境界。概括诗词意境的常见词有:清新明丽、萧瑟凄冷、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等。(4)(4)把握情感。把握情感。体会诗句中诗人所抒发的情感、观点或表明的志向等。(5)(5)领悟哲理。领悟哲理。品味诗句,悟出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6(6)(6)把握语言风格。把握语言风格。清新自然,晓畅易懂。代表人物:山水田园诗人。平实质朴:选用确切的字眼直接叙述,不加修饰。代表人物:陶渊明。绚丽飘逸:富丽的辞藻,绚烂的色彩,奇幻的想象。代表人物:李白、李贺。形象生动:既是诗又是画,有声有色。代表人物:王维。含蓄隽永:意在言外,曲

13、折倾诉。代表人物:李商隐、晏殊。粗犷豪迈:意境恢弘阔远,积极向上。代表人物:苏轼、辛弃疾。慷慨悲壮:多指边塞诗。代表人物:高适、岑参。沉郁顿挫:内容博大精深,题材严肃,感情深沉。代表人物:杜甫。2.2.技法赏析技法赏析(1)(1)从修辞的角度赏析。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常用修辞手法例释常用修辞手法例释名称名称比喻定义定义古汉语中常称之为“比” 。 “比者,以此物比彼物也。 ”起兴先说其他事物,再说要说的事物。借代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说的事物。可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体。比拟把物当做人来写叫拟人,把人当作物来写叫使读者产生联想,使描写的人、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渡荆门送别)作用作用化

14、平淡为生动,化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托物起兴,引起下文。使语言简练、含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雎)知否, 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如梦令)例句及出处例句及出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静夜思)7拟物。物、事更形象生动。排比把内容紧密相联、结构相同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反问用疑问的形式来表达肯定的意思。设问先提出问题,再回答问题。加强语气,增强表达效果。用多个意象组合来渲染某种氛围。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开头设问,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 天净沙秋思)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

15、(长歌行)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蜀相)夸张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等作扩大或缩小的描述。突出、鲜明地表现事物。从形式看,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容看,意义集中含蓄。一咏三叹,增强节奏感和音韵美;前后呼应,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秋浦歌)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登高)对偶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对或相近的意思。反复相同的词语或句子多次出现。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8加深主题。湄。 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 ( 诗经秦风蒹葭)互文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一件事,实则是互

16、相呼应或互为补充的同一件事。避免词语单调重复。用语简洁、含蓄而凝练。言简意丰。同句互文: 秦时明月汉时关。(出塞)邻句互文: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诗)用典运用前人典故在作品中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表达含蓄,意味丰富。文气贯通,表达感情严谨周密,富有音乐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江城子密州出猎)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木兰诗)顶真前一句结尾的词语作为后一句起头的词语。对比把具有明显差异和对立的双方安排在一起,进行对照比较。古诗词中常见的对比方式有:动静对比、虚实对比、今昔盛衰对比、哀乐对比等。有利于充分显示事物的矛盾,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城中桃李愁风雨

17、,春在溪头荠菜花。 ( 鹧鸪天代人赋 )(2)(2)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从表达方式的角度赏析。表达方式有叙述、说明、议论、抒情和描写五种。古诗词常用到的是抒情和9描写两种。其中抒情又分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情景交融、融情于景)。描写按对象分,有人物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环境描写(自然环境、社会环境)和场面描写(动景、静景)。按详略分,有细描和白描。按方法分,实写、虚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3)(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从表现手法的角度赏析。烘托或对比:用一个事物陪衬另一个事物,使后者更突出。渲染:仔细描摹以加强效果。抑扬:不从正面平铺直陈,先从反面着笔,加以贬抑或褒扬,

18、而后透露出真实意图。无论是欲扬先抑还是先扬后抑,所要强调突出的都是后者。抑扬的使用使诗词在很短的篇幅里跌宕起伏,摇曳生姿。借物喻人、托物言志、象征:把要赞美或鞭策的人、抒发的感情、阐发的思想借助于对某事或物的描摹、议论更含蓄地表达出来。典故:借助一些历史人物、神话传说、寓言故事等来表达自己的某种愿望或情感。典故用得适当,可以收到很好的修辞效果。能显得既典雅风趣又含蓄有致,可以使语言更加精练,言简意赅、辞近旨远。以动写静:通过描写“动”来体现“静” ,更显其“静” 。怀古伤今、借古讽今:追念古代、感伤现实。虚实结合:虚写和实写相结合。可大大丰富意象,开拓意境,提供广阔的审美空间。(2014咸宁)

19、阅读韦应物的滁州西涧一诗,下面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10独怜幽草涧边生,上有黄鹂深树鸣。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A.全诗从清幽的环境中,传达出一种悠闲恬淡的心情。B.首句“独怜”二字,寓意深刻,凸显出作者的孤傲品性。C.诗歌运用了以声衬静的手法,用黄鹂的鸣声,衬托西涧环境的清幽宁静。D.尾句“舟自横”一语,意即“小船自由自在地、随意地漂浮着” ,集中表现出闲静、寂寞的意境。【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本题四个选项有的考查诗歌语言的品析能力,有的考查诗歌的写作手法。A 选项是考查对意境和情感的把握,B、D 选项考查的是对语言的品析,C 选项考查的是对写作手法的品析。这首诗描写春游滁州西涧赏景和

20、晚潮带雨的野渡所见。诗人融情于景,借景抒情,写自己爱幽草,意寓自己悠闲恬淡的心境,写自己轻黄鹂,意寓自己嫉高媚。写带雨、春潮之急,和水急舟横的景象,蕴含一种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无可奈何之忧伤。根据以上对诗歌的赏析, B 选项是错误的。 “独怜”二字应该是体现诗人对幽草的喜爱之情,传达的是诗人悠闲恬淡的心境,而非孤傲品性。【参考答案参考答案】B(2014株洲)阅读下面这首诗歌,回答问题。柳枝词(宋)郑文宝亭亭画舸系春潭,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载将离恨过江南。诗中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并表现出愁思很多的一个字是;作者埋怨11船“不管烟波与风雨”都要出发, “烟波与风雨”既指自然的现象,也指

21、。【思路点拨思路点拨】 本题第一空为语言品析题。 完成这道题目首先要找到直接写愁思的句子“载将离恨过江南” ,然后再从这句诗中找到关键词“载” 。 “载”这个动词是承载有重量的可见可触的事物。 “离恨”是无形的,所以“载”这个词将无形的愁思具体化了。 第二空考查的是对 “风雨” 的深刻内涵的理解。 要理解 “风雨” 的深刻内涵, 先要了解自然界风雨的特点, 风雨的特点是它会阻碍人的前进,再结合诗人的创作背景理解诗歌主题, “风雨”的深刻内涵是指“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 。【参考答案参考答案】 “载”社会的险恶,人生的困难、坎坷等。1.1.诗的后两句历来为人们称道, 这两句描绘了哪些意

22、象?这些意象创设了怎样的意境?表达出诗人怎样的情感?2.2.这首诗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诗人怎样的情怀?3.3.最后一句哪个字用得很妙,妙在哪里?124.4.“载将离恨过江南”一句很有特色,请简要赏析。5.5.本诗原来没有诗题,后人根据诗歌内容补“柳枝词”为题,请分析一下后人补这一诗题的理由。6.6.本诗最后一句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有什么好处?专项训练一专项训练一 课内古诗词鉴赏课内古诗词鉴赏一、山水田园一、山水田园( (一一) )饮酒饮酒陶渊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13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1.下面对这首诗

23、歌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欲辨已忘言”表明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B.“心远地自偏”包含着精辟的人生哲理,它告诉我们,人的精神世界是可以自我净化的。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表现出了诗人悠然恬静的心境。D.“此中有真意”中的“真意”与归园田居(其三)中“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的“愿”指的都是自然之趣和人生真谛。2.2.(2014益阳)下列选项对诗歌内容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诗歌首句的节奏停顿应该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B.“悠然见南山”的“见”写出了诗人看到南山美景时的随意与自然,体现了作者心灵的自由和惬意。

24、C.诗中的“心远” “悠然”表明了诗人的心境。D.全诗热情讴歌了闲适、宁静的田园生活,而结句“欲辩已忘言”则表明了诗人隐居生活的迷惘状态。3.3.有人说“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一句写出了门庭冷落的景象,表现出诗人的孤独与寂寞。你同意这种观点吗?请谈谈你的看法。14( (二二) )钱塘湖春行钱塘湖春行白居易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1.1.这首咏西湖的诗, 形象地描绘了湖上蓬勃的春意。 作者绕湖而行, 从到最后到,对沿途景物展开描写, 描写中还选择最能体现春色的景物: 、 、 、 ,从而突出了

25、环境和季节的特征。2.2.“水面初平云脚低”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3.3.“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这句诗非常精美,请任选一个角度加以赏析。(可从炼字、修辞、情感等方面赏析)4.4.(2014黄石)本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手法?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15二、爱国忧民二、爱国忧民( (三三) )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辛弃疾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1.根据你所掌握的历史知识,说说“了却君王天下事”中的“天下事”指的是什么?2.2.“马作的

26、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3.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4.(2014徐州)对上面这首词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从题材上看是写雄健勇猛的军营生活场景,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的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是豪放壮美的,故将其称之为“壮词”十分妥帖。B.上片描写的都是作者曾经经历过而今天已失去的军旅生活情景,是作者热爱的生活和抹不掉的记忆。这些表明,被迫退隐的作者仍渴望再有机会从军杀16敌、建立功业。C.由下片描写的内容来看, 作者的最高理想便是赢得生前的功勋、 身后的美名,这些显得非常功利庸俗,对此我们应持批判的态度。D.“可怜白发生”

27、,表明自己年纪已大,恐怕没机会实现抗敌救国的理想了,体现出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之情。 “可怜”二字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 (四四) )山坡羊潼关怀古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1.1.曲中描写潼关地势险峻的句子是:。描写主人公在潼关驻足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的句子是:。2.2.用简洁的语言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 。3.3.(2014白银)如何理解“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一句?4.4.下面对这首曲赏析有误的一项是()17A.这首曲子把潼关的地形与历史巧妙地结合在一起,寓情

28、于景,触景生情,把潼关作为历史的见证者,发出一声沉甸甸的“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千古奇叹。B.全曲的感情基调是悲壮沉郁、气势雄浑豪放的。C.全曲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怀古,再议论。把雄浑苍茫的景色、真挚深沉的情感和精辟的议论三者完美结合,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D.从历史的变革中,从兴亡的对比里,作者把人民的悲惨命运揭示出来,这是对历史的概括,不是对现实的反映。( (五五) )过零丁洋过零丁洋文天祥辛苦遭逢起一经,干戈寥落四周星。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惶恐滩头说惶恐,零丁洋里叹零丁。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1.首句“辛苦遭逢起一经”中的“经”为“之意。颔联运用比喻手

29、法, 把处于危亡之际的国家比喻为,把个人的命运比喻为。尾联以为主要表达方式, 深沉地表达了作者心底强烈的。2.2.诗歌首联叙写了诗人一生中经历的哪两件大事?183.3.请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赏析画线的两句诗。4.4.(2014衡阳)尾联“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六六) )江城子密州出猎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1.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 “为报倾城”体现了当地百姓对苏轼的态度是。2.2.请

30、分析“千骑卷平冈”中“卷”字的妙处。3.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是这篇词中的名句,请说说你的理解。4.4.下面对该词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19A.此词是苏轼的第一首最具豪放风格的作品,表现了他决心抗击辽、夏侵略者的爱国壮志。自此,他树起了“自是一家”的旗帜,提高了词品,扩大了词的境界。B.词人开篇以“老”衬“狂” ,更表现出作者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C.用典故是古诗词创作常用的艺术手法之一,用典故能含蓄委婉地表情达意。词中下阕采用冯唐持节赦免魏尚的典故,表达了词人希望朝廷悯恤年老,免去罪名的愿望。D.结尾三句卒章显志,表明词人想要驰骋沙场、为国杀敌、一展宏图的强烈愿望和远大的志向,

31、其耿耿忠心溢于言表,凸显了刚强威武的英雄气概。( (七七) )春望春望杜甫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1.1. 本 诗 首 联 写 作 者 春 望 所 见 。“ 草 木 深 ” 表 面 上 写 的是,实际上是写。一个“”字,使人触目惊心;一个“深”字,让人。表现了。虽是写景,但实为抒情,寄情于物,托感于景。2.2.本诗首联写诗人春望所见,这些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03.3.结合全诗内容,说说诗题中的“望”字的意思及包含的内容。4.4.请选出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A.首联写景,描绘出国都沦陷后山河依旧却残破不堪的景象,体现了诗

32、人回家途中的艰难。B.颔联中“感时”一语承上, “恨别”一语启下,此联表达了诗人感时伤世的情怀,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C.诗人俯仰瞻视,视线由近而远,又由远而近,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D.这首诗在内容上集中表现了诗人热爱国家、眷恋家人的美好情操,诗风一脉贯通而不平直,深沉含蓄而不浅露。三、怀乡思友三、怀乡思友( (八八) )天净沙秋思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1.在这首小令中,作者借助于等具有明显深秋色彩的事物,渲染了一种的气氛。2.2.“枯藤老树昏鸦”与“小桥流水人家”是两种鲜明不同的画面,你能理解这种不协调的用意吗?3.3.这首小令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

33、想感情?214.4.这首小令运用了什么写法?创造出怎样的意境?衬托了天涯游子怎样的心情?( (九九) )次北固山下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1.1.展开想象, 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 “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所展现的画面。2.2.“风正一帆悬”的“悬”字,用得极妙,请简析其妙处。3.3.“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两句历来受到人们的好评,请选一个角度,作简要赏析。224.4.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5.5.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 ,后写“行

34、舟” ,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羁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B.“客路” ,指作者要去的路。 “青山”点题中“北固山” 。C.颈联与“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有异曲同工之妙。D.尾联运用反问的修辞手法,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十十) )水调歌头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1.1.下列词句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知/

35、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B.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C.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D.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232.2.说说你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一句的理解。3.3.请简析“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一句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4.4.(2014乌鲁木齐)对下面这首词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这首词是吟咏中秋的名作,词的上片极写作者在“天上” “人间”的徘徊和矛盾,下片写中秋对月思人,怀念手足兄弟,因而心情极为抑郁不平。B.开篇写中秋之夜苏轼把酒问天,流露出作者对宇宙人生的疑惑,而且词人对明月的赞美和向往之情更加深了一层,竟产生乘风归去的念头。C.下片起笔

36、的月色描写紧承上片最后两句的入世情怀,由“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一问转入抒发怀人之情,表面上对月有怨,实际写与亲人不得团圆的惆怅。D.全词写景、叙事、议论、抒情融为一体,虚实并述,将抽象的人生哲理具体化、形象化,语言如行云流水,想象生动丰富,意境旷远美妙。四、赠友送别四、赠友送别( (十一十一)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24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1.1.首句写景,既点明了季节是,又寓情于景,将、等感情融入其中,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次句紧扣诗题,将题目中“闻王昌龄左 迁 龙 标 ” 的 意 思 完 全 表 达 出 来

37、, 其 中 的 “ 过 ” 字 突 现 了 诗 人的感情。2.2.首句中描绘了哪些意象?有怎样的表达效果?3.3.(2014柳州)诗人通过哪些景物表达离别伤感的愁绪?4.4.请对本诗后两句作简要赏析。( (十二十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1.1.诗人认为不要“儿女共沾巾”的原因是: , 。252.2.你怎样理解“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这两句诗?3.3.(2014河南)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首联中的“辅”或“望”字。4.4.对本诗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别开生面的送别诗。诗

38、人抒写惜别之情,劝慰友人只要存在着真挚的友情,就不必为离别而悲伤。B.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的豁达情怀,也饱含诗人黯然销魂的感伤之情。C.“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写出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感情的共鸣。D.诗人用质朴的语言,抒写壮阔的胸襟。但在质朴之中又有警策,在豪语中又包含着对友人的关心。( (十三十三)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刘禹锡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261.1.用“/”划分下面诗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划一处)巴 山 楚 水 凄 凉 地,二 十 三 年 弃 置 身。2.2

39、.标题中的“乐天”是指。首联通过“”和“”两个词写出了诗人被贬谪、遭弃置的境遇,也表达了诗人的心情。颔联采用的修辞手法,表现了诗人归来后看到人事变迁而产生的生疏、怅惘的心情。3.3.本诗颈联已经成为流传千古的佳句,你认为理由是什么? (提示:可从其哲理性及表情达意方面来思考)4.4.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前两联追述身世经历,表达出对时光流逝、世事难测、人生易老的深深慨叹。B.颔联写诗人回到故乡听着幽幽笛声而勾起对旧友的怀念。C.颈联写诗人对待世事变迁、仕宦沉浮的达观态度。D.尾联点明了酬答白居易赠诗的题意。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十四十四) )望

40、岳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1.1. 本 诗 首 联 以统 领 下 文 , 生 动 形 象 地 道 出 泰 山27的。2.2.请用自己的话描绘“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所展示的画面。3.3.“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中加点的词很有表现力,请赏析。4.4.名句恒久远,千古永流传。请谈谈你对千古传诵的名句“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理解。5.5.(2014雅安)请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全诗紧扣“望”字来写, “望”的角度是由远望到近望。B.“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对仗工整,表达了作者心情的激荡和眼界的空阔。

41、C.最能体现诗人希望攀登顶峰,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会当凌绝顶,28一览众山小” 。D.诗的前六句写诗人远望泰山,描绘了泰山的神奇与秀丽;后两句是写诗人登上泰山后的感受。( (十五十五) )赤壁赤壁杜牧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1.1.诗歌开头为什么从一支不起眼的折戟写起?2.2.若将“铜雀春深锁二乔”换成“国破家亡在此朝”好不好?为什么?3.3.试说说“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的深刻含义。4.4.选出对这首诗理解有误的一项()A.该诗开头从一件不起眼的折戟写起,很自然地引起后文对历史的咏叹。B.“自将磨洗认前朝”为后两句论史咏怀作铺垫,诗人

42、心绪无法平静。C.诗人一反传统看法,认为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胜者就可能是曹操,历史将重写。29D.在这首咏史诗中,作者关注的重点是赤壁之战,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 (十六十六) )己亥杂诗己亥杂诗龚自珍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1.1.诗歌开头一句,以“”修饰离愁,以“”衬托离愁, “”一词更是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这种表现手法和马致远的“”有异曲同工之妙。第二句中的“吟鞭”是指。2.这首诗写诗人离京的感受,将和融为一体,将和有机结合,抒发了诗人复杂的感情。3.3.你觉得整首诗中诗人的思想感情发生了怎样的变化?4

43、.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 字以内)5.5.对这首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诗的前两句真实地反映了诗人当日复杂的心境:离别的愁绪和回归的喜悦相30互交织。B.诗的后两句从落花到春泥展开联想,将诗人的时代使命感移情落花,从而把离愁升华为崇高的献身精神。C.诗人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表达别离之苦。D.全诗表达的思想和陶渊明归园田居(种豆南山下)所表达的与官场决裂、归隐田园的遁世思想相同。( (十七十七) )行路难行路难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

44、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1.1.“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两句描写了怎样的场面?作用是什么?2.2.哪两句诗运用了动作描写,揭示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内心情感?3.3.你是怎样理解“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这句诗的?314.4.以下对诗歌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诗的开头两句以夸张的笔法,营造了欢乐的宴饮气氛,体现了诗人愉悦的心情。B.诗中以“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来比喻人生道路中的艰难险阻。.诗中运用典故,含蓄地表达了诗人盼望得到朝廷重用的心理。D.

45、诗的最后两句写出了诗人坚信远大的抱负必能实现的豪迈气概。( (十八十八) )观沧海观沧海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1.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写景时,先写岛上的,次写海面上的,最后写天空中的。2.2.这首诗虚实结合,诗中描写实景的句子是:。想象的虚景是:。323.3.请展开合理的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把“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所表现的画面描述出来。4.4.请对本诗画线句作简要赏析。5.5.下面对这首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诗歌通过写在远征途中登

46、上碣石山俯瞰大海所看见的壮观景象,展现了诗人宽广的胸襟。B.本诗的感情基调是苍凉慷慨。C.画线句通过丰富的想象,写出沧海之大,吞吐日月,含盈群星的气派。D.最后两句,如一曲雄壮的乐曲,在最激越处戛然而止,悲从中来,发出感慨。六、边塞征战六、边塞征战( (十九十九) )使至塞上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1. 诗 中 描 绘 了 边 陲 大 漠 壮 阔 雄 奇 、 境 界 阔 大 的 景 象 的 千 古 名 句是:,。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中的“”“”都给人以漂泊不定之感, “” “”又使人想33到历史的遥

47、远与塞外的浩阔苍凉。2.2.(2014龙东)本诗的颈联已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请从炼字的角度对这两句诗进行赏析。3.3.下列对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叙写了出使的路线、沿途看到的风光以及听到候骑报告的最新战况,内容与题目紧紧相扣。B.第二联描写塞上秋景:随风而去的枯蓬飘出塞外,南飞的大雁掠过北方少数民族居住的上空,画面静谧而温馨。C.第三联描绘了烽火台上笔直的狼烟,蜿蜒曲折的黄河映衬着浑圆的落日,景色雄奇壮观,气势恢宏。D.第四联写途中遇到侦察骑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显示出朝廷使臣对边疆战事的关心。( (二十二十) )渔家傲渔家傲 秋思秋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

48、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1.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清冷景色的句子是: ;与它有异曲同工之妙的诗句是: 。342.2.发挥你的想象, 用自己的语言将 “千嶂里, 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3.3.下列各句与“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A.断肠人在天涯。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4.4.(2014十堰)下面对本词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阕围绕“异”字着笔,调动视觉和听觉,显示了边地生活的艰苦

49、和军事态势的严峻。B.“衡阳雁去无留意”的意思是:衡阳的大雁毫不留恋地纷纷飞离了。烘托出悲凉的气氛。C.“燕然未勒归无计”用了汉代大将军窦宪大破匈奴后刻石记功而返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功业未成的苦闷。D.整首词以“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作结,爱国激情与思乡之苦交融,构成了整首词矛盾、复杂、厚重的情绪5.5.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词是词人边塞生活经历的写照,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表达了戍边将35士思念家乡、为国建功的情怀。B.这首词通过“塞下” “长烟落日” “霜”等词语写出了边塞秋季的景色特点。C.“衡阳雁去无留意” 一句是说, 衡阳的大雁飞去,没有丝毫想留下来的意思。D.

50、“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矛盾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因为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专项训练二课外古诗词鉴赏专项训练二专项训练二 课外古诗鉴赏课外古诗鉴赏一、山水田园一、山水田园( (一一) )(2014扬州梅苑双语学校模拟) )田家田家郑獬(xi)田家汩汩流水浑,一树高花明远村。云意不知残照好,却将微雨送黄昏。【注释】浑:这里是满的意思。残照:夕阳。1.1.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流水汩汩、高花满树的景象,其中“”字尽现田园清朗的意境。2.2.云本无知,诗人却怨云“不知”这看似无理的抱怨,蕴含着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二二) )(2015原创)蝶恋花蝶恋花范成大

51、春涨一篙添水面。芳草鹅儿,绿满微风岸。画舫夷犹湾百转,横塘塔近36依前远。江国多寒农事晚。村北村南,谷雨才耕遍。秀麦连冈桑叶贱,看看尝面收新茧。【注释注释】 此词是词人退居苏州期间所作, 写的是苏州附近的田园风光。 画舫:彩船。夷犹:犹豫迟疑,这里是指船行迟缓。江国:水乡。谷雨:二十四节气之一,在清明之后。看看:转眼之间,即将。1.1.词的上片与下片分别描写了什么景象?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2.2.“春涨一篙添水面”一句写景可谓绝妙,请作简要赏析。3.3.下面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上片写春水上涨、芳草嫩绿、鹅儿嬉戏,透出了生命的温馨与活力。B.“谷雨才耕遍”中的“才”字,流露

52、了词人对农事迟晚的不满情绪。C.全词散发着浓郁而恬美的农家生活气息,流露出词人对乡村景色的赞美之情。D.本词写景细腻,绘形绘色,动静结合,刻画了清新、明净的田园风光,令人陶醉。二、爱国忧民二、爱国忧民( (三三) )(2015原创)金陵驿金陵驿37文天祥草合离宫转夕晖,孤云飘泊复何依!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满地芦花和我老,旧家燕子傍谁飞?从今别却江南路,化作啼鹃带血归。【注释注释】本诗写于 1279 年诗人战败被俘,被押往大都,途经金陵之时。此时南宋已亡,金陵已被攻破四年。离宫:即行宫,皇帝出巡时临时居住的地方。金陵是宋朝的陪都,所以有离宫。1.1.诗句“”描绘了国土沦陷后的凄凉悲惨

53、的景象;面 对 残 酷 现 实 , 身 为 囚 徒 的 诗 人 已 经 无 能 为 力 , 只 能 发 出“,”的感慨。(用原句填空)2.2.请举出诗中运用的一个典故,并说明其表达作用。( (四四) )(2014潍坊)诉衷情诉衷情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此生谁料,心在天山,身老沧洲。1.1.上阕两句暗用班超投笔从戎“以取封侯”的典故,回顾了怎样的生活往事?2.2.下阕结尾三句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8三、怀乡思友三、怀乡思友( (五五) )(2014黄冈)不见不见杜甫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敏捷诗千首,飘零酒

54、一杯。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注释注释】 这首诗写于诗人客居成都初期, 诗人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1.1.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2.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六) )(2014杭州二模)雨夜雨夜(明)何景明院静闻疏雨,林高纳远风。39秋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短榻孤灯里,清笳万井中。天涯未归客,此夜忆江东。【注释注释】笳:一种乐器。万井:古制八家为井,后以井指乡里、家宅,此处指许多村庄。1.1.“短榻孤灯里”中的“孤”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内心情感?2.2.诗中“秋

55、声连蟋蟀,寒色上梧桐”两句为后人传颂,请作赏析。四、赠友送别四、赠友送别( (七七) )(2015原创)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浪淘沙把酒祝东风欧阳修把酒祝东风, 且共从容。 垂杨紫陌洛城东。 总是当时携手处, 游遍芳丛。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注释注释】且共从容:能留下一起和美相伴。紫陌:指郊野的大路。总是:大多是,都是。1.1.这首词是欧阳修与友人梅尧臣在旧地重游有感而作,词中伤时惜别,抒发了的感叹。2.2.下面对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今年花胜去年红。可惜明年花更好,知与谁同?”是以乐景写哀情。B.这首词从追忆昔日携手游玩的欢乐,到今日独自赏花的

56、孤独,再到叹惜明日40渺茫不可预料的苦闷,在时间上跨了去年、今年、明年,空间上由聚合到分散,在感情上由欢快到悲恨,词的境界一层一层开拓深化。C.这首词把别情熔铸于赏花中,将三年的花加以比较,层层推进,以惜花写惜别,构思新颖。D.这首词语言奔放、有气势,意境恢弘阔远,是一首绝妙的作品。( (八八) )(2014资阳改编)淮上与友人别淮上与友人别郑谷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1.1. 诗中第一、二句写了哪些内容?有什么作用?2.2.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五、托物言志、借物抒情( (九九) )(2015原创)小松小松杜

57、荀鹤自小刺头深草里,而今渐觉出蓬蒿。时人不识凌云木,直待凌云始道高。【注释注释】杜荀鹤:晚唐诗人,出身寒微,才华出众,却报国无门,一生潦倒。411.1.诗中的两个“凌云”含意各有不同,前者指,后者指。诗人以“小松”象征出身低微的士人的精神。2.2.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第一、二句生动地刻画出小松由小而大,发展变化的情景。一个“刺”字,显示出小松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出”是“刺”的必然结果, 也是它未来“凌云”的先兆。B.第三句由描写转入议论,讽刺社会上的一些小人见风使舵、前倨后恭、趋炎附势、溜须拍马的时弊。C.本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写法,埋没于深草里的“小松” ,正是诗人的自

58、我写照。D.由于诗人观察敏锐,体验深切,诗中对小松的描写精练传神,描写和议论,抒情和哲理,都达到了有机统一。( (十十) )(2015原创)北陂杏花北陂杏花王安石一陂春水绕花身,身影妖娆各占春。纵被东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注释注释】本诗写于王安石贬居江宁(今南京)之后,是他晚年心境的写照。陂:池。这里指池边或池中小洲。一说“北陂”是地名,在江宁。雪:指杏花像雪花一样在风中飘零。1.1.结合诗歌前两句简析“杏花”的形象特点。422.2.你认为“一陂春水绕花身”中的“绕”字用得好不好?为什么?3.3.诗歌后两句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六、边塞征战六、边塞征战( (十一十一)

59、 )塞下曲塞下曲( (其一其一) )李白五月天山雪,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晓战随金鼓,宵眠抱玉鞍。愿将腰下剑,直为斩楼兰。【注释注释】楼兰:这里泛指侵扰西北的敌人。1.1.诗的一、二两联表现了边塞生活、的特点。2.2.“宵眠抱玉鞍”一句中,用“抱”而不用“枕”的妙处是什么?3.3.全诗的主题是什么?诗中运用了什么手法突出这一主题?( (十二十二) )(2014射阳模拟)从军行从军行李白43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注释注释】呼延:匈奴贵族,这里指敌军的一员悍将。1.1.根据全诗中将军的形象,展开合理想象,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独领残兵千骑

60、归”一句的画面。2.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参考答案】【参考答案】(一)古诗词鉴赏(一)古诗词鉴赏第第 1313 讲讲把握内容,体会情感把握内容,体会情感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远渡的地点和此行的目的思乡2.山、江、月、云江面开阔、水流平缓、两岸平旷3.C4.全词抒发了作者在恶劣的环境中仍保持高洁、 坚贞的品格以及淡泊名利的思想情感。5.以梅花的高洁品质来喻示自己孤傲、坚贞自守的品格。(意思对即可)44第第 1414 讲讲品味语言,赏析技法品味语言,赏析技法变式训练变式训练1.意象:春潮、雨、野渡、横舟。意境:孤寂、闲适的意境。感情:作者自甘寂寞、恬淡闲适的胸襟。2.托物言志的手法,

61、诗的前两句写了诗人自己独爱自甘寂寞的涧边幽草,却无意于黄鹂,表现出诗人恬淡的胸襟,而野渡无人,舟自横的景象里,蕴含着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忧伤和无奈的情怀。3.“横”字用得妙, “舟自横”写出了当时船只的随意漂泊,也写出了诗人当时的心情是进退两难的,想辞官却又无法辞官。4.诗歌不说画舸将怀着离恨的行客载过江南,却说“载将离恨过江南” ,将离恨具体化了,化虚为实,把无形的离恨写成有体积,有重量的可见可触的事物。5.古代有折柳赠别的风俗, “柳”代表“留别” ,以“柳枝词”为题能准确表现诗中的离情别恨,同时,诗歌第一句“系”字暗写“潭柳” ,以“柳”为题也切合当时的情景,因此后人补“柳枝词”为题。6

62、.运用比喻,用“载”字把抽象的别情化为有形的、可以被运载的东西,更能显示出别情的沉重。 运用(拟人)的手法, “人自离别,却怨画舸” ,似乎是这无情的画舸,在经过一段沉默难耐的等待之后,只等行人上了船,便毫不迟疑地把人载向江南。人情无奈,迁怨于物,如此言情,深婉蕴藉。专项训练一专项训练一课内古诗词鉴赏课内古诗词鉴赏( (一一) )1.A2.D453.示例:不同意。这一句是写诗人虽身居闹市,却远离俗世,不受世俗烦扰,表达了诗人陶醉于自然,恬淡愉悦的心情。(言之成理即可)( (二二) )1.孤山寺贾公亭白沙堤早莺新燕乱花浅草2.示例:描绘了一幅春水初涨,湖水才与堤平,白云重重叠叠,同湖面上的波澜连

63、成一片的画面。3.示例: “争”和“啄”两个动词,形象地写出了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场景,生动地展示了初春的蓬勃生机。 “争”字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赋予莺以人的动作, 形象地写出了春天里莺们生机蓬勃忙着在树上筑巢的热闹景象。4.抒情手法:借景抒情、直抒胸臆;思想感情:抒发了诗人观赏西湖早春美景的喜悦之情。( (三三) )1.收复中原,统一国家。2.比喻,形象生动地描写出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3.抒发了作者渴望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之情。4.C( (四四) )1.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2.示例: “聚”和“怒”分别从视觉和听觉两

64、个角度赋予山河以动态与灵性,形象地表现出峰峦高峻的形态和波涛呼啸的气势。3.示例:表现了一个历史主题: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无论怎样改朝换代,人民46群众始终过着痛苦的生活,表达了作者对人民苦难的同情。4.D( (五五) )1.经书”(“儒家经典”或“读书做官”)被风吹散的柳絮水中雨打的浮萍议论爱国情感2.寒窗苦读,进入仕途;烽烟四起,艰苦抗元。3.示例:用形象的比喻描写国家和个人命运。用“风飘絮”来比喻南宋王朝破碎的山河(无可挽回的败局),用“雨打萍”来比喻自己浮沉不定的身世,表达了对国势危亡的担忧和对自己坎坷命运的悲叹。4.表达了诗人舍生取义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 (六六) )1.全城的人

65、都出来了,形容随观者之众极其拥戴、赞扬、敬佩2.“卷”字极言行走之快,从侧面表现出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3.示例:(运用典故)表达了词人企望御敌立功、报效国家的雄心壮志和关怀国家命运的爱国之情。4.C( (七七) )1.山河依旧,草木蔓生的情景物是人非的社会状况破满目凄然因战乱而荒芜的景象2.示例:融情于景,奠定全诗的感情基调。国家山河依旧,可沦陷后的国都残破不堪、乱草丛生,这与昔日繁华形成巨大反差,痛彻地表达出诗人忧国伤时的强47烈感情。3.“望”有“观望” “希望” “盼望”之意。其内容包括:望见“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希望战火平息;盼望能与亲人团聚。4.A( (八八) )1.枯藤、老树

66、、昏鸦、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悲凉2.将哀景与乐景放在一起,形成鲜明的对比,反衬“天涯人”的思乡愁绪。3.游子(天涯沦落人)孤寂愁苦,思念家乡的情感。4.这首小令极其出色地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渲染出萧瑟悲凉的意境,烘托出游子孤寂、悲凉的心境。( (九九) )1.示例:春潮涌涨,江水浩渺,放眼望去,江面似乎与岸齐平了,风恰到好处,波澜中央孤帆高悬,更显江面壮阔!2.示例: “悬”是笔直地高挂的样子,诗人以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和风吹拂、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更显壮阔。3.示例:形象地写出了夜退日出、冬去春来的变化,透出自然的理趣和积极、乐观、向上的情感。 “生” “入”采用拟人手法,将“日”

67、和“春”人格化,赋予它们人的意志和情思。无意说理,却在描写景物节令中蕴含哲理。4.乡愁乡思之情(“思乡之情” “乡愁”)。5.D( (十十) )1.C482.示例:唯愿(兄弟)彼此珍重,在远别的时光中共赏中秋美好的月色。3.示例: “转”和“低”准确生动地描绘了月光的移动,暗示夜已深; “无眠”准确地表现了离别之人因不能团圆而难以入眠的情景。4.A( (十一十一) )1.暮春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同情好友旅途艰辛、贬所荒凉2.示例:描绘了漂泊无定的杨花和叫着“不如归去”的子规。诗人通过描绘南国这种暮春景象,烘托出一种哀伤愁苦的气氛。3.杨花、子规、明月、风(两个即可)。4.示例:这两句采用拟人的修辞

68、手法,将月亮人格化。在诗人笔下,无知无情的明月成了善解人意的知心人,她带去了诗人对朋友的思念、牵挂之情。诗句想象丰富、意境新颖,令人回味无穷。( (十二十二) )1.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2.示例: 远离分不开真正的知己, 只要同在四海之内, 就是远隔天涯也近似邻居。这两句诗表现了真正的友谊是不受时间的限制和空间的阻隔的,它既是永恒的,也是无所不在的,抒发了诗人面对离别乐观豁达的情感。3.示例一: “辅”形象地写出了三秦大地护卫着长安的景象,气象雄伟,使诗歌开篇意境开阔。示例二: “望”将相隔千里的京城和蜀地联系起来,表达了对友人的惜别之情。4.B( (十三十三) )491.巴山楚水/凄凉地,二

69、十三年/弃置身。2.白居易凄凉地弃置身无限辛酸和愤懑不平引用典故3.示例:说明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了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4.B( (十四十四) )1.设问绵延高大2.示例:泰山极高,白日里可以望见山腰间的团团云气,层出不穷;黄昏时可以望见归巢的鸟儿渐渐隐入山谷之中。3.示例:一个“钟”字说明大自然仿佛将一切神奇秀丽都聚集在这里,赋予参天矗立的山以生命力,生动有力地写出了泰山的秀美无比。 “割”字是说泰山高得把山南山北分成光明与昏暗的两个天地,形象贴切地突出了泰山的高

70、耸挺拔。4.示例:这句诗化用了孔子的名言“登泰山而小天下” ,具有深刻的含义:它不只是诗人要攀登泰山极顶的誓言,也是诗人要攀登人生顶峰的誓言。 (或“这句富有哲理的话表达了诗人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俯视一切的雄心和气概” ;或“这句话抒发了诗人的壮志豪情:昂扬向上、积极进取、勇于攀登、俯视一切”若从诗句字面含义去理解也可)5.D( (十五十五) )1.示例:借一件古物兴起对历史的慨叹,小中见大。(折戟小;赤壁之战大;国家的命运大)502.示例:不好。以二乔的命运形象地代表东吴的命运,更能体现诗句的形象性,能以小见大,感情表达更含蓄。3.示例:这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亡的慨叹,他认为历史上英

71、雄的成功都有某种机遇,只要有机遇,相信自己总会有所作为,反映出诗人抑郁不平的心境。4.D( (十六十六) )1.浩荡白日斜(天涯)离愁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诗人的马鞭2.政治抱负个人志向抒情议论3.由“离愁别绪”(浩荡离愁)变为“精神振奋”(化泥护花)。4.示例一:从语言上谈,这两句诗语言精美,用新奇的比喻表现自己的理想和信念。示例二:从情感上谈,这两句诗表现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意境高远,表达了诗人对理想和信念的执着追求。示例三:从哲理上谈,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生命,反映了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5.D( (十七十七) )1.示例:描绘了隆重而丰盛的宴会场面;反衬诗人悲愤、失望的情

72、绪。2.“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两句运用了动作描写。 “停” “投” “拔”“顾” 四个前后连续的动作, 揭示了李白内心的极度抑郁苦闷和感情的激荡起伏。3.示例:虽然诗人在政治道路上遭遇艰难,心里抑制不住地愤激,但仍坚信有一天能施展自己的抱负,表现了他对人生前途的乐观豪迈气概,充满了积极浪漫主义的情调。514.A( (十八十八) )1.观树木百草秋风洪波日月星辰2.水何澹澹,山岛耸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3.示例:(树木凋零)秋风阵阵,呼呼作响,诗人站在辽阔的沧海边,面对波涛汹涌的大海,心潮与大海一起涌动,感慨万千。4.示例:诗

73、人通过丰富的想象,运用夸张的手法,描绘了大海吞吐日月,包容星汉的壮阔景象,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和宏大的抱负。5.D( (十九十九) )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征蓬归雁汉塞胡天2.示例一: “直” “圆”两字精炼传神,线条简约, 描绘的景物不多,但画面开阔、意境雄浑。示例二:诗中的“直”字与“圆”字,都用得逼真传神,非常讲究景物的画面感,充分体现了王维“诗中有画”的特色。示例三:把孤烟放在广阔的大漠背景之下,渲染了边塞苍凉之美, “孤”字烘托了诗人被排挤出朝廷的孤寂心情。3.B( (二十二十) )1.千幛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示例: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

74、起腾腾水汽,似烟若雾,飘散开去。夕阳西下,茫茫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紧闭的城门隐隐中透52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3.C4.B5.C专项训练二专项训练二课外古诗词鉴赏课外古诗词鉴赏( (一一) )1.明2.在诗人的眼中, “云”被人格化了,表面上是对“云”的责怪、埋怨,实际上表达了诗人对夕阳下美景的喜爱眷恋之情。( (二二) )1.上片侧重写乘船游湖所见的水涨草绿、鹅儿戏水、微风拂岸的江南自然春色;下片侧重写词人在船上所见的农事;表达了对乡村美景的喜爱和赞美之情,对淳朴、宁静的农家生活的向往之情(满足感、认同感)。2.示例:这是对春天来了,冰雪消融后的河水的描写。运用拟人手法,写出了水涨起来

75、之后湖面因涨水而加宽的景象。3.B( (三三) )1.草合离宫转夕晖山河风景元无异城郭人民半已非2.示例一: “旧家燕子”运用“旧时王谢堂前燕”的典故,表达王朝衰落、人事变迁的历史沧桑感和百姓失去家国后流离失所的痛苦。示例二: “啼鹃带血”用神话中蜀王杜宇的典故,表现诗人心怀故国,至死不渝的英雄气概和坚定不移的民族气节。( (四四) )531.为建功立业,戍守边关驰骋疆场。2.抒发了对南宋统治者的不满,以及壮志未酬、无力报国的悲愤感情。( (五五) )1.“佯狂” “飘零”等表现了李白的疏狂自放、怀才不遇; “独怜才” “诗千首”等表现了他的才华横溢。2.抒发了对好友李白的挂念; 对李白才情的

76、赞赏; 对李白怀才不遇的境况的同情;同时也抒写了自己与李白有同样遭遇的感慨。(答出两点即可)( (六六) )1.表达诗人在深秋的雨夜里的寂寞凄凉之感以及思乡之情。2.运用对偶的修辞手法(对仗工整), “秋声” “寒色”渲染秋风夜雨的凄清氛围,表达出了诗人在外漂泊的浓浓乡愁。( (七七) )1.洛阳城东人生聚散无常2.D( (八八) )1.交代了握别的时间和地点,美好的春光。朋友分手的离情别绪,恰好与这大好的春光形成鲜明的反差,烘托了离人的特殊的情境。2.“风笛”与“离亭”具有特殊的意蕴(或“是象征别离的意象”),能烘托诗人别离的愁情。( (九九) )1.小松大松不甘被埋没2.B( (十十) )

77、1.示例:傍水而开的杏花,妖娆绚丽,水中倒影荡漾,树上水下的杏花相映生辉,54饱含着浓郁的春意。2.示例:好。一个“绕”字,使春水富有动感、充满生机,表现(赋予)了春水爱花惜花的情致。3.主要运用对比的手法,写杏花宁愿被春风吹落,如雪花般飘落于水上,也不愿意在南陌被车轮碾作尘土。 诗人借此表达自己宁愿为理想献身也不愿陷身污浊的崇高的政治理想与高尚的情操。( (十一十一) )1.单调清冷2.“抱”字是拥抱、怀抱的意思,生动地写出了将士们无心睡眠,怀抱马鞍随时应战的景象,表现了将士们心系战场、渴望建功立业的心情,也能表现将士们生活的艰苦。而用“枕”则不能达到这个效果。3.主题:戍边将士渴望建功立业;边塞生活的艰苦,对家乡、亲人的思念。手法:化用典故,虚实结合,衬托。( (十二十二) )1.一位身经百战, 英勇无畏的将军带领他的军队浴血奋战, 突破重围, 绝尘而去。2.歌颂了边塞将士浴血奋战,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55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