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

上传人:壹****1 文档编号:569372736 上传时间:2024-07-29 格式:PPT 页数:203 大小:1.1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_第1页
第1页 / 共203页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_第2页
第2页 / 共203页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_第3页
第3页 / 共203页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_第4页
第4页 / 共203页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_第5页
第5页 / 共20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运动生理学完整版课件(20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运动生理学课件第一节 学科简介一、生理学 1、生理学:研究生物体基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2、人体生理学:研究人体基本功能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3、运动生理学:研究在体育活动影响下人体功能变化及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运动生理学的任务 1、在认识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基础上,揭示运动对人体机能影响及机理,阐明运动训练、体育教学和运动健身过程中的生理学原理; 2、指导不同年龄、性别和训练程度的人群进行科学训练和锻炼。 三、运动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一)研究水平 1、整体水平:是从整体角度研究运动对人体的影响。例如,在剧烈运动时,人体机能都发生了哪些变化,各系统机能之间是如何协调的等。 2、器官、系统水平

2、 主要研究运动对某些器官或系统的影响。例如,研究运动时的心率和血压变化等。 3、细胞、分子水平 主要研究运动对细胞内各亚微结构及生物分子的影响。有关运动与线粒体、生物膜、收缩蛋白、血红蛋白、DNA、RNA 等。 (二)研究方法 1、实验的分类:根据实验对象的不同可将实验分为人体实验和动物实验;根据实验的进程可将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根据实验观察的水平可将实验分为整体、器官、细胞、分子水平等;根据实验的场所又可分为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等。 2、动物实验:常将动物实验分为急性实验和慢性实验。 3、人体实验:常用的人体试验有运动现场实验和实验室实验。第二节 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 一、新陈代谢

3、 (一)概念:生物体不断地与周围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交换的过程。 (二)类型:1、分解代谢;2、合成代谢。 (三)意义: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是新陈代谢过程中的两个方面,新陈代谢是生物体存在的最基本特征。 二、应激性 (一)概念:机体或一切活组织对环境条件变化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 (二)刺激:能引起可兴奋组织产生反应的环境变化。 (三)反应:指组织接受刺激后所发生的变化过程,一般分为兴奋过程和抑制过程。 三、兴奋性 (一)兴奋: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的可传播的、伴有电活动变化的反应过程。 (二)概念: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能力和特性。 (三)可兴奋组织:接受刺激后能产生动作电位的组织。如

4、神经、肌肉、腺体等。 (四)应激性与兴奋性的异同:1、相同点,即二者都包含者刺激与反应的关系;2、不同点,(1)组织的范畴不同。应激性组织包括所有组织;而兴奋性组织仅指可兴奋组织。(2)反应的形式不同。兴奋活动必然要产生电活动;而应激活动可以不产生电活动,也可以产生包括细胞的电变化。因此,具有兴奋性的组织必然具有应激性,而具有应激性的组织不一定具有兴奋性。 四、适应性 在环境的影响下,生物体逐渐形成的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适合自身生存的反应模式。生物体所具有的这种与适应环境的能力称为适应性。 五、生殖 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子代个体,这种功能称为生殖 第三节 人体与环境

5、一、外环境 1、自然环境变化将对人体产生刺激,引起人体产生应激性或适应性变化。 2、社会环境的影响包括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它通过神经系统特别是大脑皮层,通过心理过程起反应。 二、内环境和稳态 (一)内环境 由细胞外液组成的细胞生存环境称为内环境,即细胞外液的总称。(二)稳态 1、概念:内环境的理化因素,如温度、渗透压、酸碱度、各种离子浓度等经常保持相对稳定状态。 2、稳态的含义:(1)细胞外液理化特性总在一定水平上保持相对稳定; (2)这个恒定状态并不是固定不变的,故稳态是一个相对稳定状态。 第四节 人体生理机能的调节 通常将调节方式分为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三种。 一、神经调节 (一)

6、概念: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它在整个调节中起主要作用。(二)特点:迅速、准确。 (三)方式:反射。反射是指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参与下,机体对刺激产生的规律性反应。(四)结构基础: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中枢、传出神经和效应器五个环节。 二、体液调节 (一)概念:通过体液中化学物质的作用对机体功能进行的调节方式。 (二)特点:缓慢、持久和广泛。 (三)方式:内分泌调解,局部体液调解。 (四)与神经调节的关系:体液调节是神经调节的一个环节,相当于神经调节的效应器,故称为神经体液调节。 三、自身调节 (一)概念:指组织细胞自身对刺激产生适应性反应的过程;(二)特点:调节幅度小,灵

7、敏度低。 四、生理机能的整体调控 (一)非自动控制系统:指单一的反射过程。它的特点是,调控信息只能通过反射弧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而效应器的信息不能反作用于中枢。 (二)反馈式控制系统:由效应器上的感受装置返回的信息作用于中枢,使中枢调整其发出指令的现象就是反馈。 作业: 1、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自身调节的作用、特点及意义。 2、试述内环境、稳态及其意义。 3、论述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 4、试述学习运动生理学的意义 小结:1、概括生命活动的基本表现形式及其意义;总结生命活动的本质。 2、总结不同机能调节方式的作用及意义;举例说明运动过程中人体机能调节的特点及意义。 3、举例说明学习运动生

8、理学的意义。 第一章 骨骼肌第一节 骨骼肌收缩的机理一、肌纤维的微细结构(复习) (一)肌原纤维 每条肌原纤维全长都呈现有规则的明暗交替横纹,因此骨骼肌也称为横纹肌。 肌原纤维由粗、细两种肌丝按一定规律排列而成。两 Z 线之间构成肌小节,是肌肉收缩与舒张的基本功能单位。 (二)肌管系统 肌管系统是指包绕在每一条肌原纤维周围的管状结构,它由横管系统和纵管系统组成(三)、肌丝的分子组成 1、粗肌丝:由肌球蛋白组成。 2、细肌丝:由肌动蛋白、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组成。 二、肌肉的收缩过程 (一)肌丝滑行学说 由 Z 线发出的细肌丝在某种力量的作用下向 A带中央滑动,结果相邻的各 Z 线互相靠近,肌小

9、节的长度变短,从而导致肌原纤维以至整条肌纤维和整块肌肉缩短。 (二)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 1、概念:肌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过程与引起肌丝滑行过程之间的中介过程称为 2、步骤:(1)动作电位通过小管系统传到肌细胞内部;(2)三联管处的信息传递。终池把大量的 Ca2+释放到细胞质中,Ca2+与细丝中的肌钙蛋白结合,最终导致肌丝滑行。(3)肌质网对 Ca2+再回收肌质网膜上有钙泵,当肌浆中 Ca2+ 浓度升高时,钙泵将肌浆中的 Ca2+逆浓度差回收到肌浆网中。肌浆中 Ca2+ 浓度降低,Ca2+ 与肌钙蛋白分离,粗细丝分离,最终引起肌肉舒张。 第二节 细胞的生物电现象一、静息电位 (一)概念:安静时存

10、在于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差。 (二)特点:是膜外为正,膜内为负。 (三)产生的机理 1、“离子学说”:细胞内外各种离子分布是不均匀的;细胞膜对各种离子的通透具有选择性。 2、产生的机理:K+外移,故又称为 K+ 平衡电位。 二、动作电位 (一)概念:可兴奋细胞受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传播的电位变化过程。 (二)波形:1、膜内电位由-90mV 上升到 0mV 的过程称为去极化,即膜电位的消失过程 2、膜内电位由 0mV 上升到+30mV 的过程称为反极化, 3、膜内电位由+30mV 又恢复到静息电位的过程称为复极化。(三)特点:(1)“全或无”现象;(2)不衰减性传导;(3)脉冲式;(4)

11、内正外负。 (四)产生机理:Na+顺电化学梯度内流,故又称为 Na +的平衡电位。 (五)意义:兴奋的指标。 三、动作电位的传导 (一)传导:动作电位在同一细胞上的传播。 (二)传递:在两个细胞之间的传播。 (三)形式:局部电流。 (四)神经冲动:沿神经纤维传导的动作电位。四、细胞间的兴奋传递 (一)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 神经肌肉接头处由接头前膜、接头后膜和接头间隙三部分组成。(二)神经肌肉接头的兴奋传递 1、过程:轴突末稍去极化Ca2+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突触前膜融合、破裂、释放经递质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对 K+Na+通透性提突触后膜去极化、产突触后电位引发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 2

12、、特点:(1)单向传递;(2)时间延搁;(3)易受环境变化的影响;(4)1 对1 传递。3、模式:电-化学-电的传递。 第三节 骨骼肌的特性一、肌肉的物理特性 1、伸展性:肌肉在外力的作用下可被拉长的特性叫伸展性。 2、弹性:当拉长肌肉的外力取消后,肌肉又能恢复原状的特性叫弹性。 3、粘滞性:肌肉被拉长或撤消力后回弹的难易程度。肌肉是一个粘弹性体。 二、肌肉的生理特性 (一)生理特性: 1、兴奋性:骨骼肌受到刺激后能产生兴奋的特性。 2、收缩性:肌肉兴奋后能够产生缩短反应的特性。 (二)引起兴奋的刺激条件1、刺激强度 (1)阈强度(又叫阈值):引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小刺激强度。 (2)阈刺激:引

13、起组织产生兴奋的最小强度的刺激。 (3)阈上刺激;阈下刺激。 2、刺激时间 要使组织兴奋,刺激必须持续足够的时间。 3、刺激强度变化率 三、单收缩和强直收缩 (一)单收缩 1、概念:肌肉接受单一刺激产生一次收缩。 2、单收缩曲线:肌肉收缩分为三个时期,即潜伏期、收缩期和舒张期。 (二)强直收缩 1、概念:给予肌肉一系列彼此间隔很短刺激而发生持续性的缩短状态。 2、类型:(1)不完全强直收缩;(2)完全强直收缩。 第四节 肌肉收缩的形式和影响因素一、肌肉收缩的形式 (一)缩短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所产生的张力大于外加阻力时,肌肉缩短的一种收缩形式。 缩短收缩时肌肉起止点靠近,又称向心收缩。 2

14、、特点:肌肉做正功。 3、类型:(1)非等动收缩(又称等张收缩),在整个收缩过程中负荷是恒定的,由于关节角度的变化,引起肌肉收缩力与负荷不相等,收缩速度也变化。 (2)等动收缩是通过专门的等动练习器来实现的。在整个关节范围内肌肉产生的张力始终与负荷相同,肌肉能以恒定速度进行收缩。 (二)拉长收缩 1、概念:肌肉收缩力小于外力时,肌肉被拉长的收缩形式,又称离心收缩。 2、特点:肌肉做负功。 (三)等长收缩 1、概念:当肌肉收缩力等于或小于外力时,肌肉收缩长度不变的收缩形式。 2、特点:作功为零。 二、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一)前负荷 1、概念:肌肉收缩前加在肌肉上的负荷,它使肌肉在收缩前处于

15、一定的拉长状态。2、前负荷与肌肉张力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前负荷越大,肌肉收缩的初长度越长, 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越大。 3、最适初长度:引起肌肉产生最大收缩力的初长度。 (二)后负荷 1、概念:肌肉开始收缩时所拉动的负荷或克服的阻力。 2、后负荷与肌肉张力的关系:在一定范围内,后负荷越大,肌肉收缩时产生的张力越大,但肌肉开始收缩的速度减小。 (三)肌肉收缩能力 肌肉收缩能力是指肌肉本身的收缩能力(内因)。 三、肌肉的做功、功率和机械效率 (一)肌肉的做功:包括外功和内功。人体运动时既作外功有作内功。但通常所讲的肌肉作功,主要是指肌肉作的外功,即机械功。 (二)肌肉的功率 即:肌肉收缩的爆发力

16、。 (三)肌肉的机械效率 肌肉收缩时消耗的能量被转变为功和热。人的机械效率一般为 25%30%。 第五节 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一、骨骼肌纤维的分类 1、按照肌纤维的颜色:红肌、白肌。 2、按肌肉收缩速度:慢肌(ST)、快肌(FT)。 3、依据肌原纤维 ATP 酶组织化学染色法: 型、型(a、b、c三种亚型)。 4、根据肌肉的收缩速度及代谢特征:慢、氧化型,快、糖酵解型,快、氧化、糖酵解型。 二、肌纤维类型的形态学、生理学和代谢特征 (一)形态学特征 肌纤维类型的形态学特征(二)生理学特征 1、收缩速度:肌肉中如果快肌纤维的百分比较高,肌肉的收缩速度较快。 2、肌肉力量:快肌运动单位的收缩力量

17、明显大于慢肌运动单位。 3、抗疲劳性:慢肌纤维抗疲劳的能力比快肌纤维强得多。 (三)代谢特征 慢肌纤维中的线粒体多而大,有氧代谢酶活性高,因而有氧代谢能力强,快肌中的无氧代谢酶活性高,因而快肌纤维的无氧代谢能力较慢肌纤维高。 (四)运动单位募集 1、运动单位:一个运动神经原和受其支配的肌纤维所组成的收缩单位。 2、运动单位募集:运动过程中不同类型运动单位参与活动的次序和程度。 三、骨骼肌纤维的类型与运动的关系 (一)运动员的肌纤维类型 1、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的运动员:快肌纤维百分比大; 2、耐力性运动项目的运动员:慢肌纤维百分比大; 3、对有氧能力和无氧能力需求均较高的运动员其两类肌纤维

18、分布接近。 (二)训练对肌纤维的影响 1、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类型的转变的影响:“遗传学派”,“训练适应学派”。 2、运动训练对肌纤维的面积和数量的影响:肌纤维增粗,即肥大;肌纤维数目增多。 3、训练对肌纤维代谢特征的影响 (1)训练对肌纤维有氧能力的影响; (2)训练对肌纤维无氧能力的影响; (3)训练对肌纤维影响的专一性,即训练所引起的肌纤维的适应性变化。 作业: 1、名词解释:阈强度,强制收缩,前负荷,后负荷。 2、试述肌纤维的兴奋收缩耦联过程及其影响因素。 3、举例说明影响肌肉收缩的主要因素。 4、论述快肌和慢肌纤维的生理、生化特点及其与运动实践的关系。 小结: 1、总结肌纤维收缩的过程、

19、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2、举例说明肌肉各种收缩形式的特点及其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3、根据肌纤维与运动之间的关系,分析肌纤维在运动选材中的意义。 第二章 血液与运动与运动第一节 概述一、体液 (一)概念:组成人体的水分和溶解在水中各种物质的总称。成人体液约占体重的 6070%。 (二)组成:细胞内液,约占体重的 40%左右;细胞外液,约占体重的 20%。二、血量 (一)概念:存在于循环系统中全部血液的容量。 (二)比例:正常人血量约占体重的 7%8%,每千克体重约有7080ml 血液。每千克体重的血量男子比女子多,幼儿比成年人多,肥胖者少于正常人。 (三)组成:循环血量,储存血量。 (四)血

20、量相对稳定:人体内血量比较恒定,其变动范围不超过 10%, 三、血液的组成 (一)血浆(无形成分):占血液总量 50%60%。 (二)血细胞(有形成分):占血液总量 40%50%。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 (三)红细胞比容(或称为压积):红细胞占全血容积的百分比,健康成年男子红细胞比容约为 40%50%,女子约为37%48% 四、血液的机能 (一)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二)运输机能 1、运输气体;2、运输营养;3、运输代谢产物;4、运输热量。 (三)参与调节 激素随血液循环运送到相应的靶细胞,以调节其机能活动。 (四)防御与保护机能 1、白细胞吞噬分解作用细胞防御; 2、血浆中免疫物质免

21、疫化学防御; 3、血小板凝血和止血保护作用。 第二节 血液的理化特性 一、血液的颜色、比重及粘滞性 (一)颜色:决定于血红蛋白的含量,以及血液含氧量的多少。 (二)密度:血液的密度主要决定于红细胞的数量,其次决定于血浆蛋白的浓度。 (三)粘滞性 1、产生原因:血液内部各种物质的分子或颗粒之间的摩擦而产生阻力。 2、影响因素:红细胞的数量及血浆蛋白的含量。 二、渗透压 (一)概念:水分子通过半透膜,从浓度较低的溶液向浓度较高的溶液渗透所产生的压力。 (二)影响因素:溶液的浓度。 (三)正常值:正常人血浆的渗透压约为770kPa(5776mmHg)。 (四)血浆渗透压的组成:1、晶体渗透压;2、胶

22、体渗透压。 (五)血浆渗透压的作用: 1、血浆晶体渗透压:维持血细胞及其它组织细胞正常机能活动的重要条件; 2、血浆胶体渗透压:维持机体水平衡。 (六)等渗溶液:与血浆渗透压相等的溶液称为等渗溶液,其大小相当于 0.9%NaCI(生理盐水)或 5%葡萄糖溶液。 高渗溶液,低渗溶液。 三、酸碱度 (一)正常 pH值:7.357.45,平均为 7.40。人体耐受的最大 pH值变化范围为 6.97.8。(二)PH值相对稳定的原因:血液中含有数对具有抗酸和抗碱作用的物质(称为缓冲对)。 (三)缓冲对:NaHCO3H2 CO3、Na2HPO4 /Na H 2P O4 、Na蛋白质/H蛋白质等。 (四)碱

23、储备:100ml 血浆中碳酸氢钠的含量。 第三节 血细胞 一、红细胞 (一)数量和功能 1、数量:男子:(4.05.5)1012/L,平均 5.01012 /L; 女子:(3.55.0)1012/L,平均为 4.21012 /L。 2、机能:(1)运输O2和CO2 ;(2)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二)血红蛋白 1、含量:男子:约为 120160g/L,女子约为 110150g/L。 2、作用:(1)运输O2和CO2 ;(2)缓冲血液的酸碱度。 (三)红细胞的生成 1、红细胞的生成:原始血细胞原始红细胞早幼红细胞、中幼红细胞、晚幼红细胞网织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 2、原料:(1)蛋白质;(2)铁。

24、3、成熟因子:(1)维生素 B12;(2)叶酸。4、调节因子:(1)促红细胞生成素;(2)雄性激素。 5、条件:机体缺氧所致。 (四)血型 1、概念:血细胞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2、血型系统:人体具有二十几种彼此独立的血型系统,如 ABO、Rh、P、MNSs 等。 3、ABO血型系统 ABO 血型系统中的凝集原和凝集素 4、鉴定:依据 A凝集原+抗 A凝集素凝集反应; B 凝集原+抗B 凝集素凝集反应。 血型的鉴定注:+ 表示有凝集;- 表示无凝集。二、白细胞 (一)数量:正常人血液中白细胞总数为(4.010.0)109/L 平均为7.010 9/L。 (二)分类 1、颗粒白细胞:嗜中性粒细胞、

25、嗜碱性粒细胞及嗜酸性粒细胞; 2、无颗粒白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正常人白细胞分类记数和主要功能(三)白细胞的机能 白细胞的主要机能是保护机体,抵抗外来微生物的侵害和免疫作用。 1、吞噬细胞:吞噬细胞依靠吞噬活动消除异物,参与炎症反应; 2、免疫细胞:淋巴细胞被侵入体内的异物刺激后,能产生特异性抗体或局部细胞反应。 三、血小板 (一)数量:正常成年人血小板的正常值为(100300)109/L。 (二)血小板的机能 1、促进止血; 2、加速凝血。 凝血过程包括三个阶段:第一阶段,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第二段,凝血酶原转变成凝血酶;第三阶段,纤维蛋白原转变成纤维蛋白。其具体过程是: Ca2+ 凝

26、血因子+血小板因子 凝血酶原激活酶 凝血酶原激活酶、Ca2+ 凝血酶原 凝血酶 凝血酶、Ca2+ 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 第四节 运动与血液 一、运动与血量 血量包括循环血量和储存血量。运动过程中,储存血液被迅速释放出来加入循环血中,从而增加循环血量。运动时一般人大约可增加 10%;而运动员可增加 2030%以上。 1、短时间大强度运动:血细胞容量和血浆容量均明显增加,而且血液出现浓缩性变化。该变化可能与储存血液释放有关。 2、长时间耐力性运动:循环血液中红细胞总数变化不大,血容量变化情况由血浆水分转移而定。若血浆水分从毛细血管渗出到组织液或排出体外,血浆容量将减少,血液浓缩;反之,血浆容量增加

27、,血液稀释。 二、运动与红细胞及血红蛋白 长期运动训练,对运动员单位体积红细胞数量影响不大,甚至有所下降。但是,运动员红细胞总数较一般人有明显增加,尤其是耐力性项目运动员,其增加幅度更加明显(增加15%)。 三、运动与白细胞 肌动白细胞增多,分为三个时相,即淋巴细胞时相、中性粒细胞时相和中毒时相。 1、淋巴细胞时相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略有增加,淋巴细胞增加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有所下降。 2、中性粒细胞时相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明显增加,中性粒细胞增加明显,淋巴细胞减少。 3、中毒时相分为两个阶段,再生阶段和变质阶段。再生阶段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大大增加,嗜酸性粒细胞消失。变质阶段的特点是白细胞总数开始减

28、少。 作业: 1、名词解释:内环境,渗透压,碱储备。 2、试述血液的机能。 3、试述机体维持酸碱度相对稳定的机理和途径。 4、论述运动与血液之间的关系。 小结: 1、总结血液的作用及其在运动中的作用。 2、举例说明血液血红蛋白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3、概括运动对血液的影响及其可能的原因。第三章 循环与运动第一节 心肌的生理特性 一、自动节律性 (一)概念:心肌能够自动地、按一定节律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二)起搏点:窦房结。 (三)窦性心律:以窦房结为起搏点引起心脏的节律性变化。 窦性心率的正常范围在 60100 次/分之间,若超过 100 次/分称为 窦性心动过速; 慢于 60 次/分

29、,称为窦性心动过缓。 二、传导性(一)概念:心肌细胞传导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二)组成:心脏的传导系统和心肌纤维。心脏的特殊传导系统包括: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和浦肯野氏纤维。 (三)途径:窦房结房室结房室束左、右束支浦肯野纤维网心室肌。 (四)特点:传导速度快。原因是机能合胞体及特殊传导系统。 (五)意义:心房肌或心室肌产生同步型收缩。 三、兴奋性 (一)概念:心肌细胞具有对刺激产生兴奋的能力或特性。 (二)特点:有效不应期特别长。 (三)意义:不发生强直收缩。 四、收缩性 (一)机理:心肌细胞和骨骼肌细胞一样。 (二)特点: 1、不发生强直收缩;2、“全或无”式的收缩;3、对细胞外的 Ca

30、2+有明显的依赖性。 第二节 心脏的泵血功能一、心动周期与心率 (一)心动周期:心房或心室每收缩和舒张一次。 (二)心率:每分钟心脏搏动的次数。正常人安静时,心率约在 60100次/分之间。(三)心率的意义:1、了解循环系统机能的指标;2、反映运动强度和生理负荷量。 (四)最大心率:=220-年龄。 二、心脏的泵血过程和机理 (一)心室收缩与射血过程 1、等容收缩期; 2、快速射血期; 3、减慢射血期。 (二)心室舒张与充盈过程 1、等容舒张期;2、快速充盈期; 3、减慢充盈期。 三、心电图(体表心电图) (一)概念:在一个心动周期中,由窦房结发出的兴奋按一定的途径和时程,依次传向心房和心室,

31、并通过心脏周围的导电组织和体液反映传导到到体表,用引导电极置于肢体或身体的一定部位记录出来的心脏电变化曲线图。 (二)意义:心电图反映心脏兴奋的产生、传导和恢复过程中的生物电变化。 (三)心电图中各波形及其间期的生理意义: 1、P 波:表示左右心房兴奋除极时所产生的电变化。 2、QRS:波群:表示左右心室兴奋除极化所产生的电变化。 3、T 波:表示心室复极化过程中的电变化。 4、P-R(P-Q)间期:表示心房除极化开始到心室除极化开始所需要的时间。 5、Q-T 间期:表示心室开始兴奋除极化到全部复极化所需的时间。 6、S-T 段:表示心室除极完毕,复极尚未开始,各电极之间无电位差。 四、心脏泵

32、功能的评定 (一)心输出量 1、每搏输出量:左心室每次收缩所射出的血量,简称搏出量。 2、射血分数:每搏输出量占心室舒张末期的容积百分比。 3、每分输出量:左心室每分钟射出的血量,通常所说的心输出量是指每分输出量。 4、心指数:空腹、安静状态下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计算的心输出量。5、心力贮备:心输出量随机体代谢需要而增长的能力,包括心率贮备和搏出量贮备。 6、心脏作功量 (二)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1、影响搏出量 (1)前负荷(心室充盈量);(2)后负荷(动脉血压);(3)心肌收缩能力。 2、心率的影响 在一定的范围内,心率与心输出量呈正变关系。 第三节 血管生理 一、血管的结构和功能特点 (一)主

33、动脉和大动脉:称为弹性贮器血管。 (二)小动脉、微动脉:称为阻力血管。 (三)毛细血管:称交换血管。 (四)静脉血管:称为容量血管。 二、动脉血压 (一)概念:在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血管壁的侧压力。 (二)动脉血压的形成 1、血管内有足够的血液充盈;2、心脏收缩射血;3、外周阻力;4、大动脉弹性。 (三)动脉血压的正常值 1、收缩压:心室收缩时,动脉血压的最高值。为 13.316.0kPa(100120mmHg)。 2、舒张压:心室舒张时,动脉血压的最低值。为 8.010.6kPa(6080mmHg)。 3、脉搏压或脉压:收缩压与舒张压之差。为 4.05.3kPa(3040mmHg)。 4、平均

34、动脉压:约等于舒张压1/3脉压。 安静时,如果血压持续高于 21.3/12.6kPa(160/95mmHg),即可认为是高血压; 在 18.6/12.0 与 21.3/12.6kPa 之间(140/90160/95mmHg)为临界高血压;血压持续在 12.0/6.6kPa(90/50mmHg)以下者,则是低血压。 (四)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1、每搏输出量(SV):主要影响收缩压。 2、心率(HR):主要影响舒张压。 3、外周阻力(R):主要影响舒张压。 4、主动脉和大动脉的弹性:具有缓冲动脉血压的作用。 5、循环血量与血管容积的比例:主要影响体循环平均充盈压。 三、影响静脉回流因素 1、心肌收

35、缩力量; 2、呼吸运动; 3、体位改变 4、骨骼肌的挤压作用。 第四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一、神经调节 (一)心脏的神经支配 1、心交感神经及其作用:心交感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NE),它对心脏有兴奋作用,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 2、心迷走神经及其作用:心迷走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乙酰胆碱(Ach),它对心脏有抑制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肌收缩力量减弱。 (二)血管的神经支配 1交感缩血管神经:神经末梢释放的递质是去甲肾上腺素。2舒血管神经 神经纤维的末梢都释放乙酰胆碱。 (三)心血管中枢 1、延髓心血管中枢:延髓是心血管的基本中枢,包括心交感中枢和心迷走中枢。 2、延髓以上的

36、心血管中枢:在延髓以上的脑干部分、间脑和大脑存在高级中枢。 (四)心血管反射 1、减压反射: (1)感受器: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血管外膜下。分别称为颈动脉窦压力感受器和主动脉弓压力感受器。 (2)机理:动脉血压升高颈动脉窦和主动脉弓的经窦神经和迷走神经延髓后心迷走中枢的活动加强;心交感中枢和交感缩血管中枢活动减弱心脏的活动减弱,血管外周阻力降低,从而使动脉血压下降。 (3)意义:保持动脉血压的相对稳定。 (4)特点:减压反射是一种典型的负反馈调节, 2、化学感受性反射:当血液缺氧,CO2或H+浓度升高刺激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的化学感受器窦神经和迷走神经传入延髓刺激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加强;另一方面

37、也刺激心血管中枢,使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加 3、本体感受性反射:反射性地引起心率加快,血压升高。 二、体液调节 (一)肾上腺素(E)和去甲肾上腺素(NE):可使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量加强,心输出量增加,血压升高;对外周血管的作用可使皮肤、肾脏、肠胃等内脏的血管收缩,而使骨骼肌和肝脏中的血管及冠状血管舒张。 (二)肾素血管紧张素:肾脏的肾旁器细胞可分泌一种蛋白水解酶,称为肾素。肾素进入血液后可将血浆中的血管紧张素原转变成有活性的血管紧张素。 第五节 运动与血液循环一、一次性运动时血液循环功能的变化 (一)心输出量的变化:心率加快、心肌收缩力加强,因此心输出量增加。 (二)各器官血流量的变化:各器

38、官的血流量进行重新分配。 (三)动脉血压的变化 1、动力性运动:收缩压升高,舒张压变化不大或降低,脉压增大。 2、静力性运动:血压升高,舒张压升高显著。 二、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一)窦性心动徐缓 1、概念:由训练而引起的安静心率减慢现象。 2、原因:迷走神经作用相对加强,交感神经的作用相对减弱的结果。 3、特点:窦性心动徐缓是可逆的。(二)运动性低血压 长期耐力训练可出现安静时血压减低的现象。一般收缩压可降到 11.314.0kPa(85105mmHg),舒张压可降到 5.38.0kPa(4060mmHg),脉压不变或加大。 (三)运动性心脏增大 1、特点:外形丰实,收缩力强,心力贮

39、备高。 2、原因:对抗超负荷刺激的一种生物学适应,即蛋白质合成大于分解。 3、对不同性质的运动训练具有专一性适应,(1)静力及力量性运动以心肌增厚为主;(2)耐力性运动以心室容积增大为主。(四)心血管机能改善 心血管机能动员快、恢复快、机能反应小。进行最大强度运动时,运动员心力贮备大。 三、测定心率和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一)心率 1、基础心率:清晨基础状态下的心率。 2、安静心率:空腹不运动状态下的心率。 3、意义:(1)评定心脏功能、身体机能及运动能力; (2)控制运动强度。 (二)血压 1、晨起卧床血压:运动疲劳恢复程度;2、定量负荷前后血压:心血管系统机能; 3、运动训练时:心血管

40、机能对运动负荷的适应情况。 作业: 1、名词解释:心指数,摄血分数,心力储备,自动节律性,血压。 2、试述心肌的生理特性。 3、论述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 4、影响动脉血压的因素。 5、论述运动训练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6、试述心率、血压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小结: 1、比较分析骨骼肌细胞和心肌细胞的异同点。 2、在总结评价心脏功能指标的基础上,介绍评价心脏泵血功能的方法。 3、举例分析心率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4、总结分析运动与心血管系统之间的关系。 第四章 呼吸与运动第四章 呼吸生理一、概念: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二、呼吸的过程: 1、外呼吸, 2、气体在血

41、液中的运输, 3、内呼吸。 第一节 肺的通气功能 一、肺通气的动力学 (一)呼吸运动 1、概念:胸腔节律性扩大与缩小的活动。 2、动力:(1)原动力:呼吸肌的舒缩活动; (2)直接动力:肺内压与大气压之差。 3、呼吸肌: (1)吸气肌:膈肌、肋间外肌;(2)呼气肌:肋间内肌和腹壁肌。 4、类型:(1)平静呼吸:特点吸气是主动的,呼气是被动的。 (2)用力呼吸:特点吸气和呼气都是主动的。 (二)呼吸过程中肺内压的变化 1、概念:肺泡腔内的气体压力。 2、变化:吸气时肺内压低于大气压;呼气时肺内压高于大气压。 (三)呼吸过程中胸内压的变化 1、概念:胸膜腔内的压力。 2、正常值:小于大气压。故称为

42、胸内负压。 3、原因:肺回缩力。胸内压肺内压肺回缩力 4、胸内负压的生理意义:(1)使肺泡维持扩张状态,维持正常呼吸; (2)促进静脉血液与淋巴液的回流。 二、肺通气功能的评价 (一)肺容量 1、潮气量;2、补吸气量;3、补呼气量;4、余气量;5、功能余气量;6、肺活量;7、时间肺活量 (二)肺通气量 1、每分通气量: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总量。其数值等于潮气量与呼吸频率的乘积。2、最大通气量:每分钟所能吸入或呼出的最大气量。反映肺通气的最大能力。3、肺通气贮量百分比:肺通气贮量%(VEmaxVEr)/VEmax100% ;4、肺泡通气量:肺泡通气量(潮气量-生理无效腔气量)呼吸频率(次/分)

43、 5、氧通气当量:每分通气量与每分摄氧量的比值(VE/VO2)。约为 24(6L/0.25L)。 第二节 气体交换和运输 一、气体交换 (一)气体的动力:气体分压差 (二)影响气体交换的因素 1、影响肺换气的因素(1)气体扩散速率;(2)呼吸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肺通气血流比值(V/Q)。 2、影响组织换气的因素 (1)气体扩散速率;(2)组织换气膜的通透性和面积;(3)组织血流量。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少量的气体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大量的气体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 (一)氧的运输 1、基本概念: (1)氧容量:每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所能结合的最大氧量。 (2)氧含量:每

44、 100ml血液中血红蛋白实际结合的氧量。 (3)血氧饱和度:血液氧含量占氧容量的百分数。 (4)氧利用率 每100ml 动脉雪流经组织时所释放的 O2占动脉血氧含量的百分数。 (5)氧脉搏 组织从搏出量血液中摄取的氧量。 2、氧离曲线 (1)概念:血氧饱和度随 PO2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 (2)意义:反映了血氧饱和度随PO2的变化而变化的特征。 (3)特征:(4)影响氧离曲线的因素 氧分压、PCO2 、pH和温度的影响。 3、氧气的运输过程 少量的氧气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1.5%); 大量的氧气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98.5%)。 Hb+O2HbO2(二)二氧化碳的运输 少量的 C

45、O2以物理溶解的方式进行运输(6%); 大量的 CO2以化学结合的方式进行运输(94%)。 1形式氨基甲酸血红蛋白(占 7%) 。 2形成碳酸氢盐(占 87%)。 第三节 呼吸的调节 一、呼吸中枢 呼吸基本中枢位于延髓。 二、呼吸的反射性调节 (一)机械感受器反射 1、肺牵张反射:肺扩张或缩小而引起呼吸的反射性变化,称肺牵张反射。该反射的感受器分布于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的平滑肌。其意义是阻止吸气过深过长,促使吸气转为呼气。 2、呼吸肌本体感受器反射:由呼吸肌本体感受器传入冲动所引起的反射性呼吸变化。该反射的感受器是肌梭。意义是随着呼吸肌负荷的增加而相应地增加呼吸运动,这在克服气道阻力上起重要作用。

46、 (二)化学感受器反射 化学感受器通常分为外周化学感受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外周化学感受器是指颈动脉体和主动脉体;中枢化学感受器位于延髓腹外侧,对 H+浓度的变化敏感,对 PO2 的变不敏感。 1、CO2对呼吸的影响:CO2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CO2是维持正常呼吸不可缺少的体液因子。 2、缺 O2 对呼吸的影响:O2 供应不足可直接抑制呼吸中枢活动。轻度缺氧时反射效应优势,引起呼吸加强。 3、H+对呼吸的影响:H+ 对中枢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弱,对外周化学感受器的作用较强。但它的总效应比CO2弱。 第四节 运动与呼吸 一、运动时呼吸的变化和调节 (一)一次性运动

47、时呼吸的变化 1、运动时每分通气量的增加主要是潮气量的增加;当运动强度增加到一定程度时,则主要依靠呼吸频率的增加。 2、在一定范围内每分通气量与运动强度呈线性相关,若超过这一范围,每分通气量的增加幅度将明显大于运动强度的增加。 3、定量负荷运动时,通气量的增加规律类似于饱和曲线的形式,即先快速增加,再缓慢增加,最后达到一个平稳水平。 (二)一次性运动时呼吸的调节 1、神经调节:运动前的通气量增大是赛前状态生理机能变化之一。运动开始后通气量快速增加的因素为:大脑皮质发出两路指令,一路指令使肌肉收缩,另一路到达呼吸中枢,引起呼吸增强。肌肉活动时,引起本体感受器兴奋增加,反射性地引起呼吸增强。 2、

48、体液调节 主要是指 PCO2、PO2 及 pH 的作用。在中、轻度运动时,由于它们的浓度变化较小,因此起作用较小;但在大强度运动时,作用明显增加。 (三)训练对呼吸的影响 1、肺通气效率提高;2、最大通气量增加;3、氧通气当量下降,氧的摄取效率高。 二、运动中的氧供应与氧消耗 (一)需氧量 1、概念:人体为维持某种生理活动所需要的氧量。通常以 L/min 为单位。 2、正常值:成人安静时的每分需氧量约为 0.25L/min。 3、总需氧量:完成某项运动总共所需要的氧量。 (二)摄氧量(耗氧量,VO) 1、概念:单位时间内人体实际消耗或利用的氧量。通常以 L/min 为单位。 2、正常值:约为

49、0.25L/min,其数值与需氧量一致。 3、最大摄氧量:进行较长时间剧烈运动时,人体每分钟所能摄取的最大氧量。 (1)单位:绝对值: L/min(升/分);相对值:ml/kg.min(毫升/千克分)。 (2)决定最大摄氧量的生理学基础 A、心脏泵血功能:是影响 VO2max 的中心限制因素。 B、肌肉利用氧的能力:是影响 VO2max 的外周限制因素。 (3)正常值:一般人 23L/min;运动员 46L/min。 (4)意义:A、评价有氧耐力;B、评价有氧训练效果;C、运动选材。 (三)无氧阈 1、乳酸阈:人体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血乳酸浓度随负荷的增加而增加。当运动强度达到某一负荷时,血乳酸

50、浓度急剧上升,这个急剧上升的起点。乳酸阈对应的血乳酸平均浓度约为4mmol/L,其变化范围大约在1.47.5mmol/L之间。对应的运动强度大约在 55%85%VO2max。 2、通气阈:在渐增负荷运动中,肺通气量、二氧化碳排出量等指标发生非线性上升的转折点。 3、意义:(1)评定运动员的耐力水平;(2)制定训练强度;(3)制定运动处方;(4)评价有氧训练效果。作业: 1、名词解释:呼吸,胸内压,时间肺活量,最大通气量,最大摄氧量,无氧阈。 2、试述评价肺通气功能的指标及其意义。 3、论述氧气和二氧化碳的运输过程。 4、试述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在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小结: 1、总结呼吸的过程及其

51、影响因素。 2、分析影响血液运输的因素。 3、总结最大摄氧量及无氧阈在体育运动实践中的应用。 4、针对不同运动项目,分析总结运动与呼吸之间的关系。 第五章 消化与吸收第一节 消化一、概念:食物在消化道中被分解的过程。 二、消化的形式: (一)机械性消化: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活动,将食物磨碎,和消化液混合,推动食物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 (二)化学性消化:指通过消化腺分泌的各种消化液中的消化酶将大分子物质分解为小分子物质的过程。 三、消化管平滑肌的一般特性 (一)消化管平滑肌的兴奋性较骨骼肌为低; (二)在体外适宜的环境中仍能进行节律性收缩,但其收缩缓慢,节律性远不如心肌规则;(三)经常处于微弱

52、的持续收缩状态,即具有紧张性; (四)有较大的伸展性;(五)对电刺激不敏感,但对于牵张、温度和化学刺激很敏感。 四、消化液的一般作用 (一)稀释食物,以利于消化吸收; (二)改变消化腔内的 pH值,使之适应于消化酶的需要; (三)水解复杂的食物成分使之便于吸收; (四)保护消化管粘膜,防止物理性和化学性损伤。 五、各器官消化简述 (一)口腔内消化 1、唾液的主要作用有: (1)湿润与溶解食物; (2)保护口腔作用,可消除口腔中的残余物质; (3)唾液中的溶菌酶还有杀菌作用; (4)唾液淀粉酶,可将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2、机械消化:(1)咀嚼;(2)吞咽。 3、化学消化: 淀粉分解为麦芽糖。 (

53、二)胃内的消化 1、胃液及其作用 (1)胃液:盐酸、胃蛋白酶原、粘液 (2)胃液的主要作用:盐酸具有杀菌作用;盐酸能激活胃蛋白酶原; 胃蛋白酶能水解食物中的蛋白质; 粘液有保护胃粘摸的作用; 有助于小肠消化液的分泌及小肠对铁和钙的吸收。 2、机械消化: (1)胃的运动: 蠕动;容受性舒张;紧张性收缩。 3、胃的排空:食物由胃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 4、化学消化:蛋白质被分解成蛋白石和蛋白胨。 (三)小肠内消化 1、小肠内的液体: (1)胰液 胰液是由胰腺分泌的消化液。其作用有:胰淀粉酶可使淀粉分解为麦芽糖,麦芽糖再被分解为葡萄糖。胰脂肪酶可使脂肪分解为脂肪酸和甘油。胰蛋白酶可使蛋白质分解为氨基酸

54、。 (2)胆汁 胆汁由肝细胞生成。其主要作用有:乳化作用; 促进脂肪吸收;能促进维生素 A、D、E、K的吸收。 (3)小肠液 小肠液主要由小肠内肠腺分泌。小肠腺分泌的酶只有肠致活酶,能激活胰蛋白酶原,从而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 2、小肠的机械消化:紧张性收缩;分节运动;蠕动。(四)大肠内的消化 人类大肠没有复杂的消化活动,大肠的主要功能在于吸收水分,同时为消化后的残余物质提供暂时储存场所。大肠内粘膜分泌大肠液,主要作用是保护肠粘膜和润湿作用。特有的机械消化是集团运动。 一、吸收概念:食物经过消化后透过消化道粘膜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二、吸收的部位 (一)胃内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二)小肠是吸

55、收的主要部位。三、小肠内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及方式 (一)无机盐的吸收: (二)无机盐的吸收: 1、Na+的重吸收可达 95%99%; 2、食物中的Fe3还原为 Fe2+ 后,才能被吸收; 3、食物中的Ca2+仅有一小部分被吸收。(二)糖、脂肪和蛋白质的吸收 1、糖类的吸收形式是单糖(葡萄糖);2、蛋白质的吸收形式是氨基酸; 3、脂肪的吸收形式是脂肪酸和甘油一酯等。 第二节 吸收 第三节 肌肉运动对消化和吸收机能的影响 一、轻缓的肌肉运动如散步等,可以促进消化器官的血液循环,适度加深的呼吸运动及膈肌腹肌活动对消化器官起到一定的按摩作用,能促进消化和吸收。 二、剧烈的肌肉活动,可使骨骼肌血管扩展,

56、血流量增加;内脏血管收缩,血流量减少。消化液的分泌量明显下降,导致消化力减弱。 作业: 1、名词解释:消化,吸收。 2、论述食物在消化道内的消化形式。 3、论述运动与消化之间的关系。 小结: 1、总结食物的消化过程。 2、总结食物在消化道内的吸收过程及形式。 第六章 物质和能量代谢及体温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体内伴随物质的代谢过程而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利用的过程。 二、基础代谢:人体在清醒、安静、空腹、室温在 2025条件下的能量代谢。 三、基础代谢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常以 kJ/m2h 来表示。 四、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一)肌肉活动:肌肉活动时耗氧量增加,消耗能量增

57、加,因而能量代谢率增高。 (二)精神活动:精神紧张状态下,能量代谢率可显著增高。其原因是骨骼肌张力增高、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释放刺激代谢活动增加有关。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由食物引起人体产生额外热量的现象。进食蛋白质额外增加的产热量可达 30%左右,糖类和脂肪的可增加产热量约为 10。而混合食物可使产热量增加 19。 (四)环境温度:在 2030的环境最为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 20时,代谢率开始有所增加,在 10以下,代谢率便明显增加。当环境温度达到 3040时,代谢率又会逐渐增加。 五、人体运动时的能量供应与消耗 (一)运动时的供能物质 ATP、CP、糖、脂肪和蛋白质。其中,ATP是

58、骨骼肌收缩的直接能源。 (二)人体运动的供能形式 1、磷酸原系统,又称 ATPCP系统。 CP+ADPATP+C 2、糖酵解供能系统,又称乳酸能系统。 糖原ADPPi乳酸ATP 3、氧化供能系统,又称为有氧供能系统。糖类(或脂肪)+O2CO 2+H2 O+ATP (三)能源系统与运动能力 1、不同运动项目的能量供应:运动中不存在绝对的单一能源系统的供能。 (1)速度性项目:磷酸原系统为主; (2)长时间耐力性项目:以氧化能系统为主; (3)速度耐力性项目:以糖酵解供能系统为主。 2、运动中能源物质的动员 运动开始时机体首先分解肌糖原;持续运动 510min 后,血糖开始参与供能;随着运动时间继

59、续延长,肝糖原分解补充血糖。当运动达 30min 左右时,脂肪的输出功率达最大。在运动持续 30min 以上的耐力项目中。蛋白质方参与供能。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人的正常体温及生理波动 (一)正常体温 1、概念:身体深部的平均温度。 2、正常值: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 36.937.9,口腔温度平均比直肠低 0.3,腋窝温度又比口腔温度低约 0.4。 (二)体温的生理波动 1、昼夜的波动(日节律性):清晨2.006.00 体温最低,午后 13.0018.00 最高,不超1。其原因是生物钟的调节。 2、性别: 3年龄:儿童由于基础代谢率较高,体温也略高于成人,老年人则略低于成人。 4肌肉活动:

60、肌肉活动时代谢增强,产热量因而增加,结果可导致体温升高, 二、人体的产热和散热 (一)产热过程 产热部位:安静时大脑及内脏产热占机体总产热量的 80左右,骨骼肌占 20 左右。进行运动时,总产热量增加,骨骼肌是主要的产热器官。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途径: (1)由皮肤散发大多数热量。(2)经呼吸道蒸发散发小部分热量。 (3)随尿液、粪便排泄散发一部分热量。(4)加温冷空气、冷饮、冷食。 2、皮肤散热的主要形式:(1)辐射散热,(2)传导散热,(3)对流散热,(4)蒸发散热。 三、体温的调节 体温调节是生物自动控制系统的实例。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四、运动中体温的变化及调节 运动中体温适度升高

61、的作用:1、提高神经系统的兴奋性;2、降低肌肉的粘滞性,加快肌肉收缩速度;3、加快肌肉血流速度和血流量;4、促进红细胞氧合血红蛋白的解离及二氧化碳的交换。 作业: 1、名词解释:基础代谢,体温。 2、论述不同运动项目能量代谢的特点。 3、论述影响能量代谢的因素。 小结: 1、总结不同运动项目能量代谢的特点、原因及其影响因素。 2、总结运动过程中体温的变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3、在总结不同能量代谢系统特点的基础上分析发展不同代谢系统的方法。 第七章 排泄第七章 排泄一、排泄:人体在新陈代谢过程中产生的代谢产物、多余的水分和进入人体的各种异物经血液循环运送到排泄器官并排出体外的过程。 二、排泄的途径

62、:1、肾脏, 2、呼吸器官, 3、皮肤, 4、消化道。 第一节 肾脏的结构和血液循环 一、肾单位和集合管 每个肾单位包括肾小体和肾小管两部分。肾小体包括肾小球和肾小囊;肾小管包括近球小管、髓袢和远球小管三部分。集合管在结构和功能上和远球小管密切相关。 二、肾脏的血液循环 (一)血流量大;(二)两次小动脉;(三)两套毛细血管网。 第二节 尿的生成过程 一、肾小球的滤过作用 (一)概念:循环血液经过肾小球毛细血管时,血浆中的水和小分子溶质,通过滤过膜进入肾小囊内的过程。滤液也称原尿。 (二)影响肾小球滤过作用的因素: 1、滤过膜的通透性和滤过面积 2、有效滤过压:肾小球毛细血管压(血浆胶体渗透压肾

63、小囊内压) (三)肾血浆流量 二、肾小管和集合管的重吸收 重吸收方式: 1、主动重吸收 指滤液中的溶质逆电、化学梯度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如葡萄糖、氨基酸、钠、钾、钙等。 2、被动重吸收 滤液中的溶质顺电化学梯度通过肾小管上皮细胞进入血液的过程。 三、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集合管上皮细胞新陈代谢的产物分泌到小管液的过程。 第三节 肾脏的作用一、维持水平衡:1、改变血浆晶体渗透压;2、改变血容量。 二、维持酸碱平衡:排酸保碱。 三、生成生物活性物质 第四节 运动对肾脏机能的影响 一、尿量 正常人一昼夜尿量约为 1.5L,运动后尿量的变化主要受气温、运动强度、运动持续时间、

64、泌汗和饮水量等因素影响。 二、运动性蛋白尿 1、概念:因运动而引起的尿中出现蛋白的现象称为运动性蛋白尿。 2、原因:多数人认为是由于运动负荷使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改变而引起的,但对通透性改变的解释却不一致。运动性蛋白尿受运动项目、运动员个体差异、运动量及强度、年龄和环境及人体机能状态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运动性蛋白尿经过一段时间的休息或运动强度、运动量的调整,不需治疗即可自行恢复,故大多认为这种变化是生理性的。 3、意义:评定运动量、运动强度、运动员对负荷量的适应能力及评价运动员的训练水平。 作业: 1、名词解释:排泄,肾小球滤过作用,运动性蛋白尿。 2、论述尿液生成过程。 3、论述运动

65、性蛋白尿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小结: 1、总结尿液生成过程。 2、总结运动性蛋白尿产生的原因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第八章 内分泌第一节 内分泌概述 一、内分泌:内分泌细胞将自身合成的激素直接排放到细胞外的过程。 二、激素: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特异性生物活性的物质。 (一)激素的分类; 1、含氮激素,2、类固醇激素。 (二)激素作用的一般特征: 1、相对特异性,2、信使作用,3、高效性,4、拮抗与协同作用。 (三)激素的作用机制 1、含氮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与受体结合激活细胞膜上的腺苷酸环化酶ATP 分解为 CAMP激活蛋白激酶产生一系列的继发性、特异性生理反应。 2、

66、类固醇激素的作用机制:激素直接进入细胞内部与细胞质受体形成复合物进入细胞核基因活化蛋白质的合成继发生理反应。(四)激素的作用 1、激活酶系统;2、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3、引起肌肉收缩或放松; 4、刺激蛋白质的合成;5、引起细胞分泌。 三、靶器官:能被某种激素作用的器官、组织或细胞。 第二节 主要激素及作用 一、脑垂体 (一)生长素: 1、进生长, 2、对代谢的影响。 (二)催乳素:促进妊娠期乳腺发育,使乳腺开始泌乳并维持泌乳。 (三)促甲状腺素:促进甲状腺腺泡细胞的增生和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四)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进肾上腺皮质增生和糖皮质激素的合成与释放。 (二)神经垂体分泌的激素及其生理作

67、用 1、抗利尿激素:(1)加强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2)收缩小血管,血压升高。 2、催产素:促进子宫收缩和排乳的作用。 二、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 1、对代谢的影响:(1)甲状腺激素促进体内糖和脂肪的分解。(2)生理剂量甲状腺素对蛋白质合成有促进作用,大剂量则促进蛋白质分解,出现负氮平衡。(3)提高能量代谢水平,增加组织耗氧量和产热量。 2、对生长、发育的影响:促进机体生长、发育,特别是对婴儿脑和长骨的生长和发育。若先天性甲状腺素分泌不足患呆小症。 3、对神经系统的影响: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兴奋性。 4、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心率加快,心输出量增大,外周血管扩张,脉压增大。 三、甲状旁腺 甲

68、状旁腺素的作用:升血钙、降血磷。 1、对骨的作用:动员骨钙入血,提高血钙浓度。 2、对肾脏的作用:调节肾小管的重吸收比例,增加血钙,降低血磷。 3、促进维生素 D3活化,进而促进小肠对钙的吸收。 四、肾上腺 肾上腺包括肾上腺皮质和肾上腺髓质,二者分泌的激素种类不同。 (一)肾上腺皮质 糖皮质激素的生理作用: 1、对物质代谢的作用:(1)促使肝糖原异生,增加糖原的贮存,使血糖浓度升高。 (2)促进蛋白质分解、抑制其合成的作用。 (3)促进脂肪组织中的脂肪分解,使血中的游离脂肪酸增加。 2、在“应激反应”中的作用: (二)肾上腺髓质: 1、心脏;2、血管; 3、气管平滑肌; 4、能量代谢。 五、胰

69、岛腺 胰岛素的生理作用: 1、对糖代谢作用:(1)促进全身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加速葡萄糖合成糖原,促进葡萄糖转变为脂肪;(2)抑制糖原分解和糖异生,因而能使血糖降低。 2、对脂肪代谢的作用:胰岛素能促进脂肪的合成与贮存,同时抑制脂肪的分解氧化,使血中游离脂肪酸减少。 3、对蛋白质代谢的作用:促进细胞对氨基酸的摄取和蛋白质合成,抑制蛋白质的分解。 六、性腺 (一)睾酮的生理作用:1、促进男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出现; 2、促进蛋白质合成,对肌肉和骨骼蛋白质的作用最为明显; 3、促进红细胞生成。 (二)雌激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女性附性器官的发育和副性征的出现; 2、加速骨骼生长,促进肌

70、肉蛋白质的合成。 (三)孕激素的生理作用:1、促进受精卵在子宫内着床;2、保证妊娠。 第三节 激素分泌的调控一、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控 激素分泌主要的调控方式是“负反馈”。二、神经系统对激素分泌的调控 目前已肯定的有三个功能轴,分别是:1、下丘脑一垂体一肾上腺轴(HPA); 2、下丘脑一垂体一性腺轴(HPGn); 3、下丘脑一垂体一甲状腺轴(HPT)。 第四节 运动和激素一、儿茶酚胺 肾上腺素(E)与去甲肾上腺素(NE)属于儿茶酚胺类物质。当运动强度60%VO2max 时,血液中儿茶酚胺浓度明显升高,其升高的程度与运动强度呈正相关。运动时儿茶酚胺水平升高可提高心血管系统和代谢系统的功能。对运动能

71、力有重要促进作用。 二、糖皮质激素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糖皮质激素的分泌活动受控于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与运动强度成正相关。小强度负荷运动时,血液中的糖皮质激素水平变化较小;剧烈运动时,糖皮质激素水平会相应升高,糖皮质激素升高能促进肝脏的糖异生作用,使运动时可供利用的能源物质增多。 三、生长激素 运动时血液中生长激素的浓度与运动强度、持续时间以及运动员的训练水平有关。在定量负荷时,训练水平较低者血液中的生长激素水平高于训练水平高者。力竭性运动后, 训练水平较高者血中生长激素的下降速度高于训练水平较低者。 四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 血液中胰岛素浓度随运动强度的增大,以及运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降低。但胰高

72、血糖素的浓度则呈相反的变化特征。该变化有利于机体对葡萄糖和脂肪酸等能源物质的利用。 作业: 1、名词解释:内分泌,激素。 2、简述激素的作用机理和特征。 3、试述运动与激素之间的关系。 小结: 1、总结激素的作用、作用特征及机理。 2、总结运动与激素之间的关系。 3、总结分析血睾酮在运动实践中的作用。 第九章 感觉系统第一节 感觉生理概述 一、感觉 (一)概念:客观事物在人脑中主观上的反映。 (二)结构:1、感觉器官;2、传入途径;3、大脑皮质。 二、感受器 (一)概念:能够接受内外环境变化的刺激,并将刺激能力转变成神经冲动的一种 特殊结构。 (二)分类:1、外感受器; 2、内感受器。 三、感

73、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一)适宜刺激:1、刺激的性质;2、刺激的强度。 (二)换能作用:将其它形式的刺激能量转换为神经冲动。 (三)编码作用:将刺激信号所包含的信息转移到动作电位的排列组合之中。 (四)适应现象:随刺激作用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减少。 四、感觉信息的传导 (一)脊髓对感觉的传导:来自躯干、四肢和一些内脏器官的感觉神经的信息都经过脊髓上传到丘脑,交换神经元后再传入大脑皮质。 (二)丘脑及其投射系统 1、特异投射系统:各感受器脊髓、脑干丘脑换神经原大脑皮质的特定区域特异的感觉。 2、非特异投射系统:神经纤维经脑干发出侧枝并与脑干网状结构的神经元发生突触联系多次换神经元丘脑内侧部,再次交换神

74、经元大脑皮质的广泛区域大脑皮质的兴奋和觉醒状态。 五、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功能 (一)体表感觉;(二)肌肉本体感觉;(三)视觉; (四)听觉和前庭觉;(五)内脏感觉。 第二节 视觉 一、结构基础:眼、视神经和视觉中枢 二、视觉器官的组成:折光系统;感光系统。三、 眼的折光系统及其调节 (一)眼的折光系统及成像:在视网膜上物象的形成和物理上的透镜成像原理一样。(二)视调节 1、晶状体调节:成像在视网膜上。 异常:(1)近视;(2)远视;(3)散光。 2、瞳孔调节:调节进入眼球的光量。 (1)瞳孔调节反射;(2)瞳孔对光反射。 四、眼的感光机能 (一)视网膜的感光细胞 1、视锥细胞:主要感受强光和颜

75、色的刺激;2、视杆细胞:主要接受弱光刺激。 (二)视网膜的光化学反应 1、概念:细胞内含有的感光色素,在光的作用下能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2、光照视紫红质分解为视黄醛和视蛋白感光细胞产生感受器电位引起视觉。 3、无光照视黄醛和视蛋白由重新合成视紫红质。 (三)色觉 三原色学说:红、绿、蓝是三种基本颜色,其它颜色由这三种颜色以不同比例复合而成。 (四)视敏度:眼对物体微细结构的最大分辨能力。 (五)视 野:单眼不动注视正前方一点时,该眼所能看到的空间范围。 第三节 听觉与位觉 一、听觉 (一)听觉的适宜刺激:声波。 (二)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外耳道中耳鼓膜振动听骨链振动耳蜗中外淋巴和基底膜振

76、动基底膜上螺旋器中毛细胞产生去极化感受器电位听神经末稍产生动作电位听神经大脑皮质听觉中枢产生听觉。 二、位觉 (一)概念:身体进行各种变速运动时引起位觉感受器兴奋并产生的感觉。 (二)位觉的作用:维持身体姿势和平衡的位觉感受装置。 (三)前庭器官:包括椭圆囊、球囊和三个半规管。 (四)位觉的适宜刺激 1、囊斑的适宜刺激:感受直线变速运动。 2、壶腹嵴的适宜刺激:旋转变速运动。(五)前庭反应和前庭稳定性 1、前庭反应;2、前庭器官的姿势反射; 3、前庭器官的内脏反应;4、前庭功能的稳定性。 第四节 其它感觉 一、本体感觉(一)肌梭:肌梭与梭外肌纤维呈并联关系,主要感受肌肉长度的变化。 (二)腱器

77、官:腱器官与梭外肌纤维串联,主要感受肌肉张力的变化。 (三)运动与本体感受器:运动员的一切运动技能是在本体感觉的基础上形成的。经常参加体育训练,能提高本体感受器和大脑对肌肉运动的分析能力。 二、皮肤感觉 皮肤具有感觉、分泌、排泄和参与体温调节等功能。皮肤分布着多种感受器,能产生触觉、压觉、冷觉、温觉和痛觉等。 作业: 1、名词解释:视野,视力,本体感受器。 2、论述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3、试述不同感受器的作用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小结: 1、总结感受器的一般生理特征。 2、总结不同感受器的适宜刺激、作用及其在运动实践中的意义。 第十章 神经系统 第十章 神经系统一、神经系统组成:1、中

78、枢神经系统;2、周围神经系统。 二、结构:反射弧。 三、基本的活动方式:反射。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一、神经元:复习 二、突触 (一)概念: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与另一个神经元接触并进行信息传递的部位。 (二)结构:突触前膜、突触间隙、突触后膜。(三)突触的传递过程: 1、兴奋性突触:突触前膜释放兴奋性递质突触后膜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2、抑制性突触:突触前膜释放抑制性递质引起突触后膜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 电位。 三、反射中枢及中枢兴奋传导的特征 (一)反射中枢:中枢神经系统内对某一特定生理机能具有调节作用的神经细胞群。 (二)中枢兴奋传导的特征 1、单向传导;2、中枢延搁3、兴奋的总

79、合;4、兴奋的后作用;5、兴奋的扩散;6、兴奋的节律转化。 四、反射活动的协调 (一)交互抑制:当某一中枢兴奋时,在功能上与它相对抗的中枢便产生抑制。 (二)扩散与集中 1、兴奋的扩散:一个中枢引起协同中枢或附近中枢的兴奋; 2、兴奋的集中:扩散后的兴奋经过一段时间后又集中在发起兴奋的中枢。 (三)反馈 (四)大脑的协调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各部位的机能概述 一、脊髓:其机能是实现兴奋的传导和完成基本的反射活动。 二、延髓和脑桥 1、延髓是中枢神经系统高级部位与低级部位之间,以及它们与小脑之间的重要通道。2、延髓和脑桥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中枢所在地。 三、中脑:中脑位于脑桥和间脑之间。 四、小脑:

80、1、维持身体平衡;2、调节肌紧张;3、协调随意运动。 五、间脑 1、丘脑是绝大多数感受性冲动传向大脑皮层的中转站; 2、丘脑下部是植物性机能调节中枢, 六、大脑:中枢神经系统机能调节的最高部位。 第三节 神经系统对躯体运动的调节 一、牵张反射 (一)概念:当骨骼肌受到外力牵拉时,该肌就会产生反射性收缩。 (二)类型:1、腱反射; 2、肌紧张。 (三)牵张反射弧的特点: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块肌肉中。 二、姿势反射 (一)姿势反射:人和动物为维持身体基本姿势而发生肌肉张力重新调配的反射活动。 (二)分类: 1、静位反射:头部姿势改变所引起的一种姿势反射。 (1)状态反射: A、概念:当头部在空间的

81、位置改变时,可反射性地引起四肢和躯干的肌肉张力重新调整的反射活动。 B、状态反射的规律:头侧倾或扭转时,同侧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 头部后仰时,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加强; 头部前倾时,引起上、下肢及背部伸肌紧张性减弱。 (2)翻正反射:通过一系列反射活动将不正常体位翻正过来的反射活动。 2、静位运动反射:身体在空间发生位移时引起肌肉张力改变的反射活动。 (1)旋转运动反射; (2)直线运动反射(包括升降反射和着地反射)。 第四节 植物神经系统 一、概念:指支配内脏器官活动的神经装置。 二、作用:1、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2、调节各组织和整个身体的物质代谢。 三、组成:1、交感神经

82、系统;2、副交感神经系统。 四、机能特点:1、植物神经比运动神经的灵活性低;2、兴奋和抑制的转换需要较长的时间;3、植物神经的传导速度慢;4、植物神经的惰性大。 第十一章 运动技能的学习第一节 运动技能学习和记忆的神经基础 一、学习 (一)概念:人和动物依赖于经验来改变自身行为以适应环境的神经活动过程。 (二)过程: 1、经典条件反射(即巴甫洛夫条件反射):形成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就是无关刺激与非条件刺激在时间上结合(即强化)。 2、操作式条件反射:认为运动技能的形成是通过建立操作式条件反射来实现的。特点是:动物必须通过自己完成某种运动或操作后才能得到强化。 二、记忆 (一)概念:则是学习到的信

83、息贮存和输出的神经活动过程。 (二)阶段:短时性记忆、长时性记忆。 三、条件反射活动的基本规律 (一)建立条件反射的基本条件 1、条件刺激要在非条件刺激之前出现,并且二者必须结合一段时间; 2、建立条件反射时,大脑皮层必须处于良性的兴奋状态; 3、条件反射建立的快慢同两种刺激的性质和强度有关; 4、在建立条件反射时,应尽量排除干扰因素。 (二)条件反射的抑制 1、非条件性抑制 (1)概念:先天的、不需任何特殊条件便能发生的抑制活动。 (2)分类: 外抑制; 超限抑制。 2、条件性抑制 (1)概念:通过后天学习获得反射活动。 (2)分类:消退抑制; 分化抑制; 延缓抑制; 条件抑制。 (三)人类

84、条件反射的特征 1、第一信号:指具体的信号。 2、第二信号:指抽象的信号。 3、第一信号系统:对第一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 4、第二信号系统:对第二信号发生反应的皮层机能系统。 5 人和动物的不同点:人类具有第二信号系统。 第二节 运动技能的概念与形成机理 一、运动技能的概念: 人体在运动中掌握和有效地完成专门动作的能力。 二|、运动技能的分类 (一)闭式运动技能: 特点:1、 完成动作时,基本上不因外界环境的变化而改变自己的动作; 2、 在运动结构上多属周期性重复动作; 3、 完成动作时,反馈信息主要来自本体感受器。 (二)开式运动技能: 特点:1、完成动作时,往往随外界的环境的改变而

85、改变自己的动作; 2、在运动结构上表现出多样性或非周期性特征; 3、完成动作时,由多种分析器参与工作,并综合总的反馈信息,往往以视觉分析器起主导作用。 三、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理 (一)人随意运动的本质:简单的运动条件反射。 (二)人运动技能形成的生理机理:形成运动技能的生理本质就是形成复杂的、连锁的和本体感受性的运动条件反射。 第三节 运动技能形成的过程及影响因素 一、运动技能的形成的过程 (一)泛化阶段 1、特点:动作表现往往是僵硬和不协调,出现多余的动作。 2、原因:大脑皮层中的兴奋与抑制都呈扩散状态。 3、教师应该抓住动作的主要环节和学生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教学。 (二)分化阶段 1、特

86、点:不协调和多余的动作也逐渐消除,错误动作也逐步得到一定程度的纠正。 2、原因:大脑皮层运动中枢兴奋和抑制过程逐渐集中。 3、教师应特别注意错动作的纠正,让学生体会动作的细节。 (三)巩固阶段 1、特点:动作准确和优美,而且某些环节的动作还可以出现自动化。2、原因:大脑皮层的兴奋和抑制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更加集中。 3、教师应对学生提出进一步要求,并指导学生进行技术理论学习。 (四)动作自动化:练习某一套技术动作时,可以在无意识的条件下完成。 二、影响运动技能形成的因素 (一)调整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使大脑皮层处于适宜的兴奋状态。 (二)充分利用各感觉信息,建立正确的运动感觉,促进运动技能的形成。

87、 (三)合理利用反馈信息 1、学会利用反馈信息教学;2、不同阶段使用不同反馈信息; 3、合理应用正负反馈信息;4、利用想象和回忆动作练习的反馈信息。 (四)消除防御反射:在初学时,应适当降低动作难度或高度,消除学生的害怕心理。 (五)运动技能之间的影响 1、良好影响:表现为原有的运动技能可以促进新的运动技能的形成。 2、不良影响:表现为同时学习几种运动技能时相互妨碍,新形成的运动技能破坏原有的运动技能。 第十二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第十二章 身体素质的生理学基础一、身体素质:人体在运动过程中所表现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及灵敏等机能能力。 二、分类:力量素质、速度素质、耐力素质、柔韧素质及灵

88、敏素质。 三、基础素质:力量素质。 四、综合素质:灵敏素质。 五、身体素质与运动技能的关系:身体素质是学习和掌握运动技能、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 六、身体素质的特点:身体素质的训练效果是可逆的。停训后身体素质趋于下降,其下降度和程度与训练水平及停训时间有关。训练水平高、停训时间短者,身体素质下降速度缓慢且程度较小;反之,下降速度及程度较大。 第一节 力量素质 一、概念:肌肉收缩对抗或克服阻力的能力。 二、力量素质与其它素质的关系:是其它身体素质的基础,是素质的素质。 三、力量素质的分类 (一)按照肌肉收缩的形式:1、静力性力量; 2、动力性力量。(二)按照肌肉力量的表现形式及构成成分: 1、绝对

89、力量; 2、相对力量; 3、力量耐力; 4、快速力量。 四、决定力量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骨骼肌的形态及机能特点 1、肌肉的生理横断面积; 2、肌肉结缔组织; 3、肌肉长度; 4、肌纤维类型。 (二)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1、中枢神经系统的募集能力:参与收缩的运动单位增多; 2、神经系统的协调能力:改善主动肌、协同肌及对抗肌之间的协调关系。 五、力量训练的原则 (一)超负荷原则;(二)渐增负荷原则;(三)有效运动负荷原则;(四)专门性原则; (五)合理练习顺序原则;(六)系统性原则。 六、影响力量训练效果的因素 (一)运动强度:包括物理负荷强度和生理负荷强度; (二)重复次数:力量练习重复次数

90、决于负荷强度的大小; (三)练习组数:每组力量练习包括一定的重复次数,并在练习结束后间歇休息; (四)间歇时间和间歇方式; (五)运动量:包括运动强度和运动时间两个因素。 七、力量练习方法 (一)等张练习; (二)等长练习 (三)等动练习:1、概念:指借助等动练习器进行的练习。 2、特点:运动过程中器械产生的阻力始终和用力的大小相适应。 (四)超等长练习 1、概念:指肌肉离心收缩之后,紧接着迅速进行向心收缩的练习。 2、特点:可产生较大的力量。 (五)电刺激法:电刺激法是指利用脉冲电流代替大脑皮质发放神经冲动使肌肉产生收缩的力量练习方法。 一、概念:人体进行长时间肌肉工作的能力;或者人体对抗疲

91、劳的能力。 二、分类: (一)按照运动时的外在表现:1、速度耐力;2、力量耐力;3、静力耐力。 (二)按照参与的主要器官: 1、呼吸循环耐力;2、肌肉耐力。 (三)按照参加主要工作所动员肌群的数量:1、全身耐力;2、局部耐力。 (四)按照运动时能量代谢的特点:1、有氧耐力;2、无氧耐力。 (五)按照耐力素质和专项运动的关系:1、一般耐力;2、专项耐力。 三、有氧耐力 (一)概念:人体长时间进行有氧工作的能力。 (二)有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肺通气功能; 2、肺换气功能; 3、血液运氧能力; 4、血液循环功能; 5、组织换气; 6、肌肉组织有氧代谢能力。 (三)有氧耐力的评价指标 1、最大摄氧

92、量(VO2max) 常人 VO 2max 约为 23L/min, 优秀耐力性运动员可达 46L/min。2、无氧阈(AT) 常人无氧阈约为 55%65%VO2 max, 优秀耐力性运动员可达 80% VO2max 以上。 (四)有氧耐力的训练 1、训练方法 (1)间断训练法:包括间歇训练和重复训练。 (2)持续训练法:包括匀速练习和变速练习。 2、不同训练方法的生理学作用 (1)间歇性训练:对于提高呼吸及循环系统的机能具有良好的效果。 (2)持续性训练:能提高大脑皮质神经过程的均衡性及机能的稳定性,改善运动中枢间的协调性,提高心肺功能,并可引起肌纤维的选择性肥大,肌红蛋白增加,导致最大摄氧量提

93、高。 3、运动强度: (1)采用超过本人 VO2max50%的强度进行训练。 (2)美国学者库珀提出:运动过程中心率保持在 150 次/分。 (3)德国学者克莱斯提出:适宜运动强度的公式:(HRmaxHRres)2HRres;(4)荷兰学者卡沃宁提出:适宜运动强度公式为:(HRmaxHRres)60%HRres, (5)个体乳酸阈强度是发展有氧耐力的最佳强度。 4、运动训练时间:最短时间限度应为 5min 以上,甚至可持续 2030min。 四、无氧耐力 (一)概念:机体在缺氧情况下,进行较长时间肌肉活动的能力。 (二)无氧耐力的生理学基础 1、肌肉中糖酵解供能能力;2、消除乳酸的能力; 3、

94、脑细胞耐受酸能力。 (三)无氧耐力的指标:氧债。 (四)无氧耐力的训练: 1、间歇训练法; 2、高原训练; 3、缺氧训练。 第三节 速度素质 一、概念:人体进行快速运动的能力或人体在最短的时间完成一定运动的能力。 二、分类: (一)反应速度:指人体对刺激发生反应的快慢。 (二)动作速度:指机体完成单个动作的速度。 (三)位移速度:指人体在单位时间通过的距离或人体通过某一特定距离的快慢。 三、速度素质的生理学基础 (一)反应速度 :1、指标:反应时 2、生理学基础:(1)感受器的敏感程度;(2)中枢延搁;(3)效应器的兴奋性。 (二)动作速度 1、指标:动作时。 2、生理学基础:(1)肌纤维的百

95、分组成及其面积;(2)肌肉收缩力量; (3)肌肉组织兴奋性; (4)条件反射的巩固程度: (5)神经系统的调节能力。 (三)位移速度 1、步长:(1)肌力;(2)下肢的长度;(3)髋关节的柔韧性。 2、步频:(1)大脑皮层运动中枢的灵活性;(2)中枢神经系统各中枢间的协调性。(3)肌肉中快肌纤维的百分组成及其肥大程度; 3、条件反射巩固程度; 4、肌肉的舒张能力 四、速度素质的训练 (一)提高动作速度的训练 采用变换各种刺激信号让练习者及时对其作出反应的练习,也可以做各种高频率动作的练习以改善和提高神经系统的灵活性。 (二)发展磷酸原系统供能的能力 速度性练习主要依靠 ATPCP 系统供能。因

96、此,训练中常用重复训练法,如 3060m或 10s以内的短距离反复疾跑,来发展磷酸原系统的供能能力。 (三)提高肌肉的放松能力 采用肌肉放松练习对力量及速度素质的发展都有良好的影响。不仅能减少肌肉收缩时的阻力,而且有利于 ATP的再合成及速度素质的提高。 (四)发展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 短跑训练中应重视腿部力量及关节的柔韧性的练习。 第四节 柔韧和灵敏素质 一、灵敏素质 (一)概念:人体迅速改变体位、转换动作及随机应变的能力。 (二)生理基础: 1、大脑皮质的灵活性及分析综合能力。2、感觉器官的机能状态。 3、运动技能及身体素质水平。 二、柔韧素质 (一)概念:运动时关节活动的范围或幅度。

97、(二)生理基础: 1、肌肉、韧带及肌腱的伸展性;2、关节周围的体积。 3、神经系统对骨骼肌的调节能力;4、关节的结构。 第十三章 运动过程中 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 第一节 赛前状态 一、概念:在正式比赛或训练前,人体的某些器官、系统产生的一系列条件反射性变化。 二、赛前状态的生理变化 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提高、体温升高、内脏器官活动增强以及物质代谢加强等。 三、赛前状态产生的机理 :自然条件反射。 四、赛前状态的类型 (一)准备状态; (二)起赛热症; (三)起赛冷淡。 五、影响赛前状态的因素及调整 (一)影响因素:1、枢神经系统兴奋性;2、思想问题。 (二)调整方法:1、运动员应不断提高心理素质

98、,正确认识比赛的意义,端正比赛态度;2、组织运动员多参加比赛,积累比赛经验;3、安排适宜的准备活动;4、按摩;5、加强思想教育和管理。 第二节 准备活动 一、概念: 在正式训练或比赛前进行的各种身体练习。 二、目的: 在赛前状态的基础上通过各种身体练习,预先动员人体的机能,克服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缩短进入工作状态的时间,为正式比赛或训练作好机能上的准备。 三、准备活动的类型 (一)一般性准备活动;(二)专门性准备活动。四、准备活动的生理作用 (一)提高代谢水平和升高体温 1、降低肌肉的粘滞性,提高肌肉收缩及舒张的速度,提高肌肉及韧带的伸展性。2、可增强体内代谢酶的活性,提高机体物质代谢水平。

99、(二)增加氧运输系统的功能 克服呼吸、循环等内脏器官的生理惰性,提高输氧能力。 (三)提高参与运动有关中枢间的协调性 专门性准备活动可使运动条件反射联系多次接通,从而提高相关中枢间的协调性。 (四)调整赛前状态 五、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及影响因素 (一)准备活动的生理机理:痕迹效应。 (二)影响准备活动的因素:时间、强度、与正式比赛之间的时间、内容等。 第三节 进入工作状态 一、概念:在运动的开始阶段,人体各器官系统的机能逐步提高的过程。 二、产生进入工作状态的原因 (一)物理惰性:指人体所必须克服的物理惯性。 (二)生理惰性:指人体机能提高的难易程度。 1、人体的所有活动都是反射活动 2、内脏

100、器官的生理惰性 (1)内脏器官受植物性神经的支配;(2)内脏器官受神经体液的调节。 三、影响进入工作状态的因素 (一)运动项目;(二)训练水平;(三)运动强度;(四)赛前状态;(五)准备活动。 四、极点 (一)概念:在进行长时间剧烈运动时,由于运动开始阶段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往往产生一种非常难受的感觉。 (二)原因:内脏器官的活动赶不上肌肉活动的需要。 五、第二次呼吸 (一)概念:“极点”出现后,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整,躯体性和植物性动力定型的协调关系得到恢复,机体不良的反应逐渐减轻或消失,动作变得轻松有力,呼吸均匀自如的现象。 (二)原因:1、植物性神经的惰性逐步得到克服; 2、

101、“极点”出现后,运动速度减慢,需氧量减少。 (三)意义:标志着进入工作状态的结束,人体机能活动开始进入到稳定状态。第四节 稳定状态 一、概念: 进入工作状态结束后,人体机能活动保持在一个相对较高的稳定水平。 二、分类:根据摄氧量与需氧量的关系。 1、真稳定状态:其特点是摄氧量满足需氧量。2、假稳定状态:其特点是需氧量大于摄氧量。 第五节 运动性疲劳 一、概念:机体不能将它的机能保持在某一特定的水平,或者不能维持某一特定的运动强度。二、疲劳的分类 (一)根据其发生部位:1、中枢疲劳;2、外周疲劳。 (二)根据产生疲劳的主要器官:1、骨骼肌疲劳;2、心血管疲劳;3、呼吸系统疲劳。(三)根据运动方式

102、:1、快速疲劳;2、耐力疲劳。 (四)根据整体与局部的关系:1、整体疲劳;2、局部疲劳。 三、疲劳产生的机理 (一)衰竭学说:认为疲劳产生的原因是由能源物质耗竭造成的。 (二)堵塞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运动过程中某些代谢产物在肌肉组织中大量堆积造成的。 (三)内环境稳定性失调学说:认为疲劳是由于血液中 PH 值下降,细胞内、外离子平衡破坏以及血浆渗透压改变等因素造成的。 (四)保护抑制性学说:认为疲劳是大脑皮层保护性抑制发展的结果。 (五)突变学说:认为运动性疲劳的发展一般是在能量消耗及兴奋性衰减过程中,为避免能量储备进一步下降而存在的一个运动能力急剧下降阶段。 (六)自由基损伤学说:由基导致细

103、胞结构破坏、功能下降。 四、不同运动练习时疲劳产生的原因 (一)短时间、最大强度运动时:是中枢神经系统机能下降、磷酸肌酸耗竭所致; (二)短时间、次最大强度运动时:肌肉和血液中乳酸大量堆积、pH值下降的原因; (三)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时:血糖浓度下降、内环境稳定性失调等因素有关; (四)静力性运动:中枢神经系统持续性兴奋、肌肉中血液供应减少等因素有关。 五、疲劳产生的部位 (一)中枢性疲劳1、概念:指发生的脑至脊髓部位的疲劳。 2、表现:(1)脑细胞工作强度下降;(2)运动神经元工作能力下降。 (二)外周性疲劳 1、概念:发生在神经肌肉接点、肌细胞膜、细胞器和肌肉收缩蛋白等部位的疲劳。 2、

104、表现:(1)神经肌肉接点;(2)细胞膜;(3)收缩蛋白 六、判断疲劳的方法 (一)骨骼肌疲劳测定 1、肌肉力量:(1)握力及背肌力;(2)呼吸肌力量。 2、肌肉硬度:疲劳时肌肉硬度增加。 3、肌电图:积分肌电图下降,振幅增大,频率降低,电机械延迟延长等现象。 (二)心血管疲劳测定 1、血压体位反射:血压体位反射是反映植物性神经调节能力的指标。 2、心率: (1)基础心率;(2)运动中心率;(3)恢复期心率。 3、心电图:运动疲劳时心电图的 ST 段下移、T波下降或倒置,常出现肌电干扰。 (三)感官及神经系统疲劳测定 1、皮肤空间阈;2、闪光频率融合阈;3、反应时;4、脑电图。 (四)主观感觉判

105、断(RPE) (五)教育学观察 第六节 恢复过程 一、概念:人体在运动过程中和运动结束后,各种生理机能及运动中所消耗的能源物质逐渐恢复到运动前水平的过程。 二、恢复过程的阶段划分 (一)运动时恢复阶段:能源物质消耗占优势,消耗大于恢复,机能下降。 (二)运动后恢复阶段:消耗过程减弱,恢复过程明显占优势,机能回升。能 (三)超量恢复阶段:运动时消耗的物质及各器官、系统的机能恢复得超过原有的水平。 三、超量恢复的特点: (一)在一定的范围内,运动量越大,物质消耗的越多,超量恢复越明显,但出现的时间延迟;反之,超量恢复不明显,但出现的时间较早。 (二)不同能源物质出现超量恢复的快慢也不同。 四、促进

106、人体机能恢复的措施 (一)活动性手段 1、整理活动;2、积极性休息。 (二)营养性手段:安排合理的营养有助于消除疲劳,促进恢复。(三)睡眠:睡眠时机体能量消耗较少,代谢活动以合成代谢为主。 (四)中医药手段 (五)物理手段:采用按摩、理疗、吸氧、针灸、气功、洗浴等医学和物理手段。 第十四章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第十四章 运动效果的生理学评价一、概念:人在重复运动的影响下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机能所产生的适应性变化及良好反应。 二、评价运动效果的三态:1、安静状态;2、定量负荷状态;3、最大负荷状态。 三、评价运动效果时应注意以下几方面问题: (一)运动员的个体特点; (二)运动年限; (三

107、)运动项目; (四)测试项目的可靠性; (五)树立全面、综合、动态的观点。 第一节 运动效果评价的原则及指标一、运动效果评价的原则 (一)定量化原则:指利用定量分析方法,通过对各种生理指标变化特征的研究,进而对其运动效果进行评价的原则。 (二)定性化原则:对于一些不能进行量化的指标原则对其进行准确的定量分析。 (三)综合性原则:对人体各器官、系统的形态、结构及生理机能进行全面的综合研究。 二、运动效果评价的一般程序 1、对受试者身体状况进行必要的医学检查。 2、了解和掌握运动项目的生理学基础以及从事该项目运动时机体机能的变化规律。 3、按运动项目的特点或身体素质的特点,选择合理的指标。 4、根

108、据运动项目的特点及运动员的机能特点,选择最佳的测试方法,在保证测试精度的前提下尽可能选择简单易行的测试方法 5、了解测试方法的使用范围和必要条件,选择适宜的时间、地点进行测试。 6、对所测试的数据进行正确的统计学处理。 7、根据统计处理的结果,结合运动项目特点对运动效果作出全面、准确的评价。 三、运动效果评价的指标 (一)心血管系统指标;(二)呼吸、代谢系统指标; (三)运动系统系统指标;(四)神经、感官系统指标; (五)身体成分指标; (六)效率指标; (七)身体形态学指标。第二节 安静状态下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一、运动系统 (一)骨骼:骨小梁增生,骨小梁排列密集,肌肉附着处的骨突增大,骨外

109、层的密质增厚,骨间质下降,骨骼增粗等。 (二)关节:关节软骨厚度、可压缩性,接触面积、肌腱及韧带的体积均得到发展。 (三)肌肉:可使肌肉体积增大,肌横断面增粗,结缔组织增多。 二、神经系统: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灵活性、稳定性、强度及神经细胞工作的耐久性。 三、血液循环系统 (一)血液:运动员红细胞及血红蛋白总量多于一般人。 (二)循环系统:安静时运动员心肌收缩的力量、幅度以及每搏输出量均大于一般人,但心输出量却略有下降;安静时有训练者心电图 PR 间期延长;P 波高度降低;R 波高度升高;但 QRS 波时限在 0.050.07s 的正常范围内,且无心室内传导缓慢现象。 四、呼吸系统:肺通气机能、

110、通气效率及其调节能力得到改善。 第三节 不同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一、定量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1、运动开始阶段机能动员快;2、运动时能量消耗少,机能反应低,且呈稳定状态;3、运动结束后的恢复阶段明显缩短。 二、最大负荷运动时运动效果的生物学特征 (一)最大摄氧量、氧脉搏、无氧阈 最大摄氧量、无氧阈和氧脉搏都是反映有氧能力的综合指标。 (二)氧债 高水平运动员在进行最大负荷运动时,其氧债绝对值可达 20L 以上,而一般人最高氧债仅为 57L,因此,氧债绝对值可作为评价无氧运动能力的重要指标。 (三)内环境变异时的忍受性 进行衰竭性或最大负荷运动时,人体内产生高额氧债、酸中毒

111、、低血糖及肌肉酸痛等内环境变异的综合反应,因此常导致内环境急剧变化。此时,一般人不能保持原有的运动能力,甚至不能坚持运动,但高水平运动员却能保持较高水平的运动能力。 (四)连续心音现象 机体在从事最大负荷运动时出现连续心音现象。 第四节 影响运动效果的因素一、运动强度、频率和持续时间 (一)时间短、强度大的运动项目,其运动训练应以增加运动强度为主。 (二)中、长距离运动项目则以增加运动训练频率和持续时间为主。 二、遗传因素 有氧能力遗传力为 93%,乳酸能力为 81%,最大心率为 86%。 三、年龄和性别差异 四、生物节律因素:生物节律是指生物体机能变化的周期性规律。生物节律可按频率的高低,分

112、为高频节律、中频节律及低频节律三种。 第五节 适宜运动量的生理学评价一、生理指标的检查 如果运动量适宜,晨脉变化不超过 34 次/分;血压变化范围不超过 10mmHg;体重减少不超过 0.5kg。如果运动后数天内脉搏、血压持续上升,而体重、肺活量持续下降,则说明运动量过大。 二、运动员的自我感觉和教育学观察 主观感觉是机体对自身机能变化的综合反应,其反应特点与疲劳程度有关。 第十五章 儿童少年、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及体育教学与训练第一节 概述 一、年龄阶段的划分 (一) 胎儿期;(二)婴儿期;(三)幼儿期; (四)学龄前儿童期(五)学龄儿童期;(六)少年期; (七)青年期;(八)成年期。 二、青

113、春发育期 (一)概念:人体由儿童少年时期过渡到成年人的一个迅速发育时期。 以生长突增为青春发育期开始的标志,以性成熟作为结束的标志。 (二)阶段:1、前期; 2、中期; 3、后期。 三、影响儿童少年生长发育的因素 (一)营养;(二)疾病;(三)气候与季节;(四)社会因素;(五)遗传因素。 第二节 儿童少年的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一、骨骼与关节 (一)骨骼:儿童骨骼具有抗拉能力差、不易骨折而易发生弯曲和变形的特点。 在教学或训练中应做到: 1、保持正确的姿势;2、注意身体全面训练;3、合理安排运动负荷量;4、选择合理的运动项目。 (二)关节:儿童少年关节活动范围较大,灵活性及柔韧性均比成年人

114、好,但关节的牢固性及稳定性较差。 运动训练:发展柔韧素质,对抗性练习时应注意保护,防止关节损伤。 二、肌肉系统 肌肉收缩力量较弱,耐力较差,易产生疲劳但恢复速度较快,肌群发育具有不平衡。体育教学与训练:1、在发展大肌群力量的同时,加强小肌肉的力量和协调性练习; 2、生长加速期,宜多做肢体伸展练习,不宜做大负荷的力量练习;3、以动力性练习为主,辅以适当的静力性练习; 4、不宜做单一的专项力量训练,力量练习应以全面发展为主。 三、血液循环系统 (一)血液:在运动训练过程中需要补充更多的的营养原料,如蛋白质、铁、无机盐及维生素等。 (二)循环:儿童少年心脏的重量、心输出量及每搏输出量均小于成年人。运

115、动时心输出量的增加主要依赖心率,所以在运动过程中,心脏的负担将大大增加,容易造成心肌缺血,进而导致机体疲劳。 在体育教学与训练过程中应做到:1、负荷量不宜过大、尽量减少憋气、紧张性及静力性练习;2、坚持循序渐进、个别对待的原则,对不同个体采取不同的训练方法, 四、呼吸系统 儿童少年的有氧能力及无氧能力均比成年人低。 体育教学与训练中:1、 多采用发展有氧耐力的练习;2、应掌握合理的呼吸方法;3、注意呼吸道卫生,养成用鼻呼吸的习惯。 五、神经系统 儿童少年神经系统的灵活性高;神经系统的兴奋过程占优势,所以具有易激动、易疲劳、不集中、不稳定的特点。 体育教学与训练:1、体育课内容要生动活泼,且形式

116、具有多样性;2、教学方法应多采用直观教学法;3、加强意志品质的培养和组织纪律性的教育。第三节 儿童少年身体素质的发展 一、身体素质的自然增长:身体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增长的现象。 二、身体素质发展的阶段性 (一)增长阶段; (二)稳定阶段。 三、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敏感期:身体素质增长速度特别快的年龄阶段或年龄点。 四、各项身体素质发展的年龄特征 (一)力量素质:力量素质的发展特点与肌肉和神经系统的发育有密切关系。(二)速度素质:速度素质是发展最早的素质,尤其是反应速度更为明显。 (三)耐力素质:儿童少年耐力素质较其它素质发展晚,尤其是有氧耐力。 (四)柔韧素质和灵敏素质:柔韧素质随年龄的增长而下

117、降;灵敏素质是一种综合素质。 第四节 女子的生理特点和体育教学与训练 一、女子生理阶段的划分 (一)幼年期:指出生后 2 个月到12 岁左右之间的一段时期;(二)青春期:青春期一般为 10 岁到 18 岁; (三)性成熟期:指卵巢功能成熟的时期; (四)更年期:指卵巢机能开始下降,直到最后趋于消失的过渡时期; (五)老年期:指卵巢功能完全丧失的时期。一般指 60 岁以后。 二、女子的解剖生理特点 (一)身体发育特点:主要特点是青春发育的生长加速期比男子早两年左右。 (二)动器官运的特点:女子骨骼重量为男子的 75%左右。骨组织中水分和有机物含量较多,无机盐含量较少;骨骼的粗隆、结节较少;骨密质

118、厚度较薄,脊柱椎骨间软骨较厚,弹性及柔韧性优于男子,关节囊及韧带较松。 (三)氧运输系统 女子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总量均少于男子;故运输氧气的能力及耐酸能力不及男子。 (四)身体成分: 三、女子的运动能力 (一)力量:女子的各种力量相对较小。其大小仅相当于男子的 2/3 左右。 (二)耐力:女子的最大摄氧量小于男子,其大小相当于男子的 80%左右。 (三)速度:女子的位移速度约为男子的 50%85%。 (四)柔韧及灵敏:女子柔韧性优于男子。 四、不同负荷运动时男女机能变化的差异 定量负荷运动时,女子的反应程度大于男子,而且机能变化以增加频率为主;最大负荷运动时则表现为机能动员慢、潜力小、恢复慢的特点。 五、月经周期与运动 (一)月经周期: 1、概念:由于性激素分泌量发生周期性变化,导致子宫内膜发生周期性剥落、出现流血现象。通常,月经周期为 28 天左右,经期持续时间约为 37 天。 2、时期: (1)卵泡期;(2)黄体期;(3)月经期。 (二)月经周期中机体运动能力的变化 (三)月经期的运动安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